當前位置:首頁 » 皮衣種類 » 樹皮衣是由什麼製作
擴展閱讀
棉睡衣明貼袋怎麼縫 2024-09-29 13:20:25
穿什麼顏色睡衣助孕 2024-09-29 13:11:46

樹皮衣是由什麼製作

發布時間: 2024-09-29 11:08:29

⑴ 黎族樹皮布服飾的由來及工藝

在當代,人們為了追求時尚,發重金買各種限量版服飾,甚至有的人用黃金為自己量身定做黃金衣,但你有沒有見過一種用樹皮做的衣服呢?在黎族文化史中,樹皮衣已經流傳了幾千年,它作為黎族文化的重要標志,凝聚了黎族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下面,隨我一起看看黎族樹皮布服飾的由來及工藝吧。

樹皮布是一種無紡織布,是以植物的樹皮為原料,經過拍打技術加工製成的布料。古代人民在用麻和木棉紡織之前,曾經歷過相當長時期的無紡織年代,後來古代的黎族人民發現,粗纖維的樹皮布可以當作製造衣服的好原料,便用它來製作蔽體的衣物、墊單、腰帶等等。

黎族樹皮布服飾的由來

樹皮布的歷史非常悠久,據古代典籍記載,至少在3000年以前海南島便出現了樹皮布。由晉人裴洲《東觀漢記》一書可知,漢代已有用樹皮布做冠的記載,當時邊疆少數民族還以樹皮布制衣裳、被褥。古代文獻中所稱的楮冠、谷布衣,就是用樹皮製成的衣冠產品。由於樹皮布本身容易腐爛,難以作為歷史證據久遠留存,唯有製作樹皮布的工具之一,石拍被遺留了下來。

宋代《太平寰宇記》、元代《文獻通考》和清代《黎歧紀聞》等書籍中,均有海南黎族績木皮為布的記載。據清代瓊州定安縣知縣張慶長(1752-1755在任)《黎岐紀聞》載:生黎隆冬時取樹皮捶軟,用以蔽體,夜間即以代被。其樹名加布皮,黎產也。而且在今天的白沙、昌江、陵水、保亭等縣博物館均收藏有樹皮布。

黎族樹皮布服飾的工藝

樹皮衣的製作有一套很繁瑣的工序,包括扒樹皮、修整、將樹皮放在水中浸泡脫膠、漂洗、曬干、拍打成片狀和縫制。然後人們利用加工好的樹皮布剪裁縫制帽子、枕頭、被子、上衣、裙子、兜卵布、口袋等生活用品。盡管這一技藝分為若干工序,但所用工具並不多,其中以錘打工具最為重要,石拍是製作樹皮布的器具之一,也是樹皮布文化的標志。

黎族樹皮布服飾是具有世界性的一項重大發明,其在人類學及文化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是黎族人們智慧的結晶,是黎族人們對社會的偉大貢獻,為我們研究黎族服飾、黎族文化及人類文化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您可能還會喜歡:

流淌著異彩紛呈的服飾文化

納西族最盛大的節日:「三朵節」

納西族所特有的傳統習俗:木雕

布爾克特畢:哈薩克族鷹舞

⑵ 樹皮衣樹皮衣歷史起源

樹皮衣的歷史源遠流長,早在3000多年前的海南島,就已經有了樹皮衣的蹤影。據晉人裴洲的《東觀漢記》記載,漢代時期,樹皮布已經被用於製作冠冕,甚至邊疆的少數民族還將其用於製作衣物和被褥,其中的楮冠和谷布衣就是典型的樹皮製品。然而,由於樹皮布易腐爛,使得實物證據難以保存,唯有製作工具——石拍,成為了歷史的見證。


在宋代的《太平寰宇記》、元代的《文獻通考》以及清代的《黎歧紀聞》中,海南黎族人「績木皮為布」的傳統被詳細記錄。清代知縣張慶長在《黎岐紀聞》中提到,黎族人在隆冬時節會取樹皮,經過捶打使其柔軟,作為日常的遮體物,甚至夜晚還能作為被褥使用。這些樹皮布主要來自黎族特有的「加布皮」樹。現今,白沙、昌江、陵水、保亭等地的博物館里,仍收藏有樹皮布的實物。


盡管黎族人掌握了棉紡織技術,但樹皮布並未完全被替代,特別是在楮樹皮的利用上,黎族人製作墊單、衣物和腰帶等生活用品。這得益於樹皮原料的豐富和易於採集,以及黎族人對此技藝的精湛掌握。樹皮布因其耐用性,仍然在一些偏遠的黎族村落中被使用。


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樹皮布逐漸淡出了黎族人的日常生活。據專家推測,明代時期海南沿海地區可能已經不再使用樹皮布,而中部黎區則大約在清代之後才停止。盡管如此,這項古老的傳統在一些老人中仍然保留著,他們的記憶里保存著樹皮布製作的方法,見證了黎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2)樹皮衣是由什麼製作擴展閱讀

黎族樹皮衣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由樹皮製成的服飾,它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價值,被譽為「服裝活化石」。海南島的黎族樹皮衣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它是由海南黎族先民用楮樹等樹皮經過繁瑣的工序手工製成,主要用於遮羞、保暖,海南黎族樹皮衣主要分布在中南部黎族集聚區,包括三亞、五指山、東方等市及瓊中、保亭、陵水、樂東、昌江、白沙等縣。

⑶ 阿伊奴族的歷史

公元前300年左右,本州迎來了彌生時代,從這時到室町時代這段時間內,在北海道,陸續產生了後繩文時代·擦文時代·奧波斯庫文化和土器文化時代。其後的15世紀左右到17世紀前半期這段時間,被稱為阿伊奴文化時代。
15世紀中期,北海道南部,以江差、松前等地為中心的和人勢力逐漸強大起來,開始壓迫阿伊奴民族。為此,阿伊奴人多次進行反抗,其中以1457年、1669年,1789年的三次舉兵反抗規模最大,但是三次都失敗了,此後阿伊奴人完全被和人控制,受盡壓迫·榨取,就這樣迎來了明治時代。
明治時代,由於當時日本政府實行的同化政策,阿伊奴族的傳統生活習俗被禁止,阿伊奴人被強制按照「日本人」的習慣生活。1899年,日本政府制定了《北海道舊土人保護法》。雖然這部法律的目的是救濟阿伊奴人和教授他們農業生產,但是,阿伊奴民族的地位被明確定位為「舊土人」,被與「和人」明確區分開來。到了明治後半期,大量的本州居民移居北海道,「和人」和「阿伊奴人」間的各種「差別」日益擴大,一直延續到現在,成為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
二戰後,阿伊奴人開始尋求自己的平等權力,成立了「社團法人北海道阿伊奴協會」,並積極推廣、復興阿伊奴族文化。教授阿伊奴語言、傳統舞蹈、儀式的活動在全道各地展開。在這些活動氣氛影響下,1997年,《北海道舊土人保護法》被廢除,取而代之的是《阿伊奴文化振興及阿伊奴傳統相關知識普及及開發相關法律》,簡稱《阿伊奴文化法》。該法對阿伊奴人主張的文化方面的要求給予了充分肯定,但是對他們要求的原住權卻只以附帶決議的形式確認。阿伊奴人要實現民族運動的目標還有一段路要走。 阿伊奴族過去居住在北海道、本州東北地方北部、千島、樺太等廣大地區,分別被稱為北海道阿伊奴、東北阿伊奴、千島阿伊奴和樺太阿伊奴。但是後來因為受到日俄戰爭和兩次世界大戰影響,大多數都遷居到了北海道,戰後漸漸分布到日本全國。為了能夠方便控制阿伊奴人,自1800年起,和人開始對阿伊奴人進行人口調查,以下是從1807年到1931年的幾次調查結果。
1807年26,256人
1822年23,563人
1854年17,810人
1873年16,272人
1903年17,783人
1931年15,969人
可以看出,在這一百多年裡,阿伊奴人口不斷的減少,尤其是1822年到1854年間,人口銳減,究其原因,是因為和人帶來的傳染病,以及被強制勞動而造成的家庭破壞。不過依據1993年進行的人口調查,北海道地區的阿伊奴人口已經恢復到了23830人。 阿伊奴人通過打漁、狩獵、採集、農耕等方式獲取食物。為了過冬和防備荒年,他們會把食物貯藏在倉庫里,阿伊奴語稱這種倉庫為「プ」(音:布)。阿伊奴人把熊·鹿等獸肉用大鍋煮,然後放在太陽下曬干,而後放在室內爐子上的火棚上乾燥,用爐煙熏制,最後用樺樹皮包起來,貯藏到倉庫里。對於大馬哈魚、鱒魚等魚類,是連頭背剖開兩半,用與加工獸肉相同的方法熏制貯藏。由於鱒魚的油脂比較多,容易腐爛變質,所以必須烤乾後再進行乾燥處理。
山菜等農作物,則直接用日光曬干,或者煮一次後曬干,然後放進倉庫儲存。有一種叫姥百合的植物,取其球莖,碾碎,放於水中沉澱,取其澱粉乾燥後保存。或者將澱粉和其他沉澱物捏在一起,做成圓盤狀的團子,兩個一組在戶外曬干後,懸掛在屋內保存。下圖就是這種「團子」。
阿伊奴人一般是把獸肉放在鍋里煮湯吃,不食用生肉。但是如果是熊和鹿的內臟的話,他們會切的很細後生吃。魚類的話,如果是新鮮的,他們會把魚穿起來烤著吃,但是如果是曬乾的魚,他們還是會煮湯吃。在冬天他們還會把鮭魚凍起來,好像吃冰棍一樣咬著吃。山菜蔬果類,他們一般是生吃。莖葉類和根菜類,他們會和魚、獸肉一起煮湯,就著粥、飯食用。這里所謂的湯,原文寫為「汁」,和我們平素見到的湯不大一樣,沒有我們中式的湯這么多的液體。
料理的種類:阿伊奴人一般來說一天只吃早晚兩餐,午飯有時候吃,有時候不吃,並沒有一定。他們經常以他們稱作「噢哈烏」、「魯」的湯為主食,而以他們稱為「薩由」的粥為副食(和我們相反)。「噢哈烏」的材料,一般是肉汁、行者葫(一種百合科植物)的汁液、二輪草(鵝掌草)汁液等。而粥的做法似乎和我們差不多,也就是煮的時候多加水就是了,依照使用的各種不同的材料,作出來的粥也分很多種。其他的料理還有各種的山菜,蔬菜,而米飯則是在儀式上才使用的。
阿伊奴人使用的調料只有動物油、魚油、鹽等,不使用味噌、醬油這類調料。 對於以漁業、狩獵、採集為生的阿伊奴人來說,野外的各種植物也都是重要的糧食。
這里舉些採摘時間和採摘植物的名字。春天的3月到5月,他們可以採摘行者葫、蜂斗葉、艾、甘乳(?)、土當歸、花土當歸、二輪草、蕨、薇菜、藪豆等;夏天的6月到8月間,有姥百合、蝦夷延胡索、黑色鶯神樂(荷杯子?ハスカップ)、玫瑰等;秋天的9月到10月,有庫利(?クリ)、胡桃、栗子、山葡萄、獮猴梨、西棵羅(?シコロ)、菱的果實、蘑菇等。(注,以上列舉植物名,部分名字後有?那是因為它們的原文是阿伊奴族語,或者是日本語但找不到相應中文名字或漢字寫法,故不能確定名字)。
採集都是女性的工作,只要是在自己居住集落的范圍內,她們都可以自由的採摘。針對不同的植物,她們使用不同的採摘工具。對於藪豆和行者葫,她們使用一種叫做「西塔布」的鹿角,或者用木質的前端彎曲成鉤狀的掘土工具來挖,對姥百合則用棒子,對一些莖、根類的,則使用小刀或山刀。採集到的東西放在用椴樹皮和其他植物纖維編制的口袋裡帶回去,這種口袋阿伊奴人稱之為「サラニプ」 (音:薩拉尼布) 打漁和狩獵,是阿伊奴族最重要的生活方式。阿伊奴族的村落多數建造在鱒魚和大馬哈魚逆流而上必經的河流和海邊。
夏天的鱒魚,秋天的大馬哈魚是阿伊奴人在河裡捕捉的最具代表性的魚類,此外還有伊富魚、石斑魚等魚。阿伊奴人有多種方法捕魚,最普遍的捕魚工具是一種帶鉤子的長桿,用這個一條條的抓。到了大馬哈魚繁殖的季節,他們就會用石頭等東西堵住河流,只留一個缺口,就在這個缺口上等溯流而上的大馬哈魚自動送上門來。他們還會用竹枝和柳枝編成圓錐形的陷阱籠子放在河裡抓魚。
阿伊奴人的集落一般都在河流的旁邊,這些漁場分別屬於各個部落或個人,其他人不能隨意在漁場范圍內捕魚。
阿伊奴人不但在河裡捕魚,也到海里捕魚。他們駕著長3~4米的小船,使用投擲魚叉,獵殺旗魚、金槍魚、翻車魚等。還有海狗、海豹、鯨魚等大型的海洋哺乳類。特別是在噴火灣地區,盛產海狗和鯨魚。
狩獵
狩獵期一般是從晚秋到初冬。因為此時一般採集植物和捕捉大馬哈魚的日子已經結束了。還有一個原因是,這個時期山中的草木枯萎,比較容易發現獵物。獵場一般由一個部族佔有,或者由幾個部族共同使用。其他部族的人如果侵入的話,將會遭到重罰。
獵捕的對象,獸類中主要是棕熊、蝦夷鹿、兔子、狐狸、狸貓等。特別是蝦夷鹿,對阿伊奴人來說,是和大馬哈魚並列的最重要的食物來源。鳥類中的獵捕對象主要是白尾海雕、虎頭海雕、渡鴉。捕捉這些鳥類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這些鳥的尾羽是阿伊奴人與和人進行交易的重要交易品。
阿伊奴人常常在箭頭和槍頭上塗抹毒物。這種毒物是從附子中提取的,其具體的製作方法每家各異,密不外傳。使用的時候,為了增強毒性,還會再混合上生馬(植物名,阿伊奴語中是「神之足」的意思)的根莖、長腳蜘蛛、松藻蟲、煙草的煮汁等。此外,阿伊奴人還使用紅鰩魚帶劇毒的尾刺外皮,或者直接用這個尾刺本身做箭毒。
出門打獵的時候,阿伊奴人會帶著狗,和幾個要好的夥伴一起去。特別是去獵熊的時候,要向火神、家的守護神祈求打獵豐收和安全。獵熊,一般是在冰雪消融的春季,趁著熊經過長時間冬眠,體力衰弱的時候進行,獵捕還在冬眠中的熊或剛出洞的熊。到了夏天的時候,他們會用名叫機關弓的圈套來獵熊。這種機關弓,是把弓箭固定在某處,順著箭瞄準的方向拉一根繩子,繩子的這頭連著發射機關,那頭也固定,熊一觸動繩子就會引發弓箭。
獵鹿的時候,一般是使用弓箭,不過也會使用陷阱和機關弓。有時候,他們也會把鹿趕落到海里或河裡後用弓箭射殺。在一次獵捕很多鹿的時候,部落會全體出動,把鹿群趕落懸崖摔死。 阿伊奴人一般被認為是狩獵民族,不會農耕,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從北海道的遺跡發掘出來的物品,表明在擦土式土器文化時代就有進行農耕了。目前已經確認的作物品種有小米、玉米、稗子等。阿伊奴人的農耕只是為了補充漁獵,山菜採集不足而進行的副業。耕種的面積很小,由阿伊奴的女性當作普通家務勞作。男性只負責漁獵,從不進行農耕。
栽培作物
阿伊奴人栽培的穀物類作物主要有稗子、小米、玉米、麥子、蕎麥、豆、蕪菁等。其中小麥和稗子分別被稱為男性的穀物和女性的穀物,合在一起被作為神聖的夫婦穀物而受到阿伊奴人尊重。
蔬菜的栽培就比較遲了。比如馬鈴薯,就是在1798年(寬政10年),由和人帶來的種子,之後阿伊奴人才開始栽種。而蘿卜、蔥、黃瓜、南瓜等也都是從江戶時代開始栽培的,據說也是受到在漁場勞動的和人的影響才開始栽培的。
除了這些以外,還有一種阿伊奴人自古以來就栽種的蔬菜,被稱做「阿達內」,是蕪菁的一種。
從耕耘到收獲
耕作的土地選取草木稀少的土地,大多都在河邊。耕地的時候,先用鐮刀割掉雜草,而後用鹿角或樹枝製做的挖土工具把土裡的草木的根挖出來,同時把土塊碾碎。再用耙子把土耙平。播種的時候,以穀物為例,他們把種子放在碗或者樹皮做成的容器里,用播撒的方式播種。
由於對神的信仰觀,阿伊奴族人從來不使用任何肥料,連除草都很少做。收獲的時候,對於穀物類作物,他們會使用川珍珠貝的貝殼做成的收割工具來摘取谷穗,不會從根部割取。對於穀物以外的作物,則基本是用手作業的。另外,在給穀物脫殼的時候,阿伊奴人使用臼和杵。並使用簸箕除去糠殼,並分離精谷和粗谷。 阿伊奴民族的衣服,原來是用海鸕鶿、花魁鳥等帶著羽毛的皮製作的鳥羽衣,和用熊、鹿、狐狸、狗、海豹等動物的皮製作的獸皮衣,也有用鱒魚,鮭魚等皮製作的魚皮衣。不過這些傳統現在已經沒有了。現在還在使用的最具代表性的是樹皮衣。其中最有名的アットゥシ織,就是用青榆樹內皮纖維編織而成的。
此外,還有一種用萇楚(植物名)纖維編織而成的草衣,因為是白顏色的,所以被稱為レタラペ(音:雷塔拉貝,阿伊奴語,意為白色的東西)。樺太地區的阿伊奴人常穿著這種衣服。他們在這種衣服上加上刺綉和切伏紋樣(所謂切伏,是指在衣服上貼上其他的布,以形成各種圖案),作為節日時穿的盛裝使用。而沒有紋樣的,則作為平時穿的衣服使用。
從江戶時代後半期開始,通過與本州的和人的交易,阿伊奴人得到了大量的木棉,於是就開始在布上刺綉和切伏,這叫チカラカラぺ(音:奇卡拉卡拉貝),意思為「我們刺綉的東西」。
除此以外,阿伊奴人的服飾還有以下分類。
ルウンペ(音:魯烏恩貝),是在細致的切伏布上經過精巧刺綉的衣服。其傳統現在只留存於噴火灣和白老地區。
カパラミプ(音:卡巴拉米部),是一種布上大量使用白色布為切伏,進行刺綉的衣服的總稱。カパラミプ的意思就是薄衣。
チヂリ(音:奇幾利),是不使用切伏布,直接在布上進行刺綉的衣物的總稱。
此外,也有以外來的衣服作為盛裝的情況。通過與本州和人的交易,得到的和人的打掛和陣羽織,通過山丹交易(阿伊奴樺太地區和黑龍江下游地區的北方民族間的交易,阿伊奴人稱對方為山丹人)獲得的山丹服飾都傳到了阿伊奴地區,對當地的服飾文化有很大影響。
關於內衣,以前似乎男性和女性都有不同的內衣,但是現在流傳下來的只有女性內衣,穿的時候是從頭部開始套下去的。 阿伊奴的男性在舉行重要的儀式時會在頭上戴一種他們稱為サパンペ(音:薩跋恩貝)的頭冠。這是一種樹木纖維編制的頭冠,用一些削制過的植物枝葉包著,在中間有動物神形象的木偶。肩上還挎著傳統的阿伊奴刀エムシ(音:誒姆西)阿伊奴的女性在頭上包著名為マタンプシ(音:瑪塔恩布西)的刺綉布卷。耳朵上掛ニンカリ(音:尼恩卡利),這是一種金屬制的耳環,環上帶著珠子。當然穿帶前必須在耳朵上開個洞了。這兩種飾物其實本來都是男性用的,但是現在卻成了女性用飾物。還有一種名為マイダリ(音:瑪依達利)的圍裙,現在是作為女性盛裝服飾之一使用,但是按照古代的資料來看,這原本也是男性用品。還有女性戴在手上的名為テクンカニ(音:忒庫恩卡尼)的手環也是這種情況。
有一種戴在脖子上的,細長的帶狀布上裝飾金屬飾板的首飾,稱為レクトゥンペ(音:雷庫托烏恩貝)。還有一種名為タマサイ(音:塔瑪薩依)或シトキ(西托基)的一直掛到胸部的脖飾,上面使用了很多玻璃珠子。這些玻璃珠子是通過與大陸的交易得到的。以前松前藩也曾秘密製作這些,用來與阿伊奴人交易。 集落
集落在阿伊奴語中叫コタン(音:扣塔恩)。コタン一般都建造在河邊或海邊等較容易獲得食物的地方,尤其是大馬哈魚逆流而上要經過的河流邊比較多。コタン一般都是父系血緣的集團,一般每個集落有4~7戶人家,極少有超過10戶的。但是到了近世,由於被強制到和人的漁場勞動,為了確保勞動力和漁場遷移時的便利,コタン被強制移動,結果,原本的コタン消失了,形成了以漁場為中心的,有數十戶人家的大集落。
家的構造
コタン里的阿伊奴人居住的房子是用茅草或矮竹、樹皮等為材料建造的。房子以東西方向為長軸,或與河流的流向並行。大小約為寬5米長7米,長軸的西側是庫房兼入口。房子一共有3個窗口,其中正對著入口的正東的窗子叫ロルンプヤラ(音:樓路恩布牙拉),是神明出入的窗子,還有一些儀式中使用的器物也通過這個窗子出入,被視為神聖的窗子,絕對不可以窺看。
屋內的入口附近是爐子,爐子左邊是シソ(音:西索),是這家主人夫婦的位置,孩子和客人的位置在爐子右邊。在シソ的後面則是寶壇,各種與和人交易所得的行器、矢筒等貴重的物品就放在這里。
附屬建築
家的附屬建築有:廁所(男女分開的),儲藏食物的倉庫,養小熊的圍欄,曬干魚和山菜用的曬架。在家的東側,正對著神聖的窗口ルンプヤラ的是熊的送靈儀式的祭壇。 信仰:阿伊奴人把太陽、月亮、風、火、雷、水等自然現象,動物、植物、物品等,所有和人類生活相關的事物與現象都視為神,或是神的化身,進行各種祈禱和儀式。
家的守護神、火神、窗神、爐神、戶口神、庭神、山神、海神、湖神、河神、成長守護神、熊神、貓頭鷹神,還有船神、臼神、鍋神等,阿伊奴人的世界中到處都是神。這些神守護著阿伊奴人,給予阿伊奴人食物,有時候也會給予嚴厲的考驗。其中火神似乎是阿伊奴人最重要並與生活最密切相關的神,大小事情都會向火神祈禱。
但是,在阿伊奴人看來,如果神對人類做了不好的壞事,人也可以進行抗議。神幫助了人類會得到感謝,人也可以回過來幫助神。神與人之間其實是互相扶持互相幫助的關系。
阿伊奴人認為神總是生活在東面上方的カムイモシリ(音:卡姆伊摸西利,阿伊奴語意為神的世界)。神的外貌和人類一樣,過著和人一般無二的生活。神守護著人類,並向人類的世界(アイヌモシリ)降下大馬哈魚·鹿等食物。有的時候,神也會親自化身成各種動物、植物、物品等降臨人間。比如穿上熊的衣服化身為熊,或者給予人類食糧、毛皮、鍋、碗等日用品。相對的,人也把大馬哈魚、大馬哈魚干、御幣等神喜歡的東西,通過儀式獻給神。
但是,這些神當中也有給人類帶來疾病和災難的惡神和魔神,特別是散布天花的パコロカムイ(音:巴扣樓卡姆依),尤其為人們所恐懼,為了驅趕這些惡神和魔神,阿伊奴人會進行各種咒術儀式。
送靈 :阿伊奴人經常進行各種儀式,其中包括送靈、祭祖、新房落成的儀式,每年初次捕捉大馬哈魚前也要舉行儀式。
其中舉行的最多、最重要的就是送靈儀式了。所謂送靈儀式,就是神化身為動物、植物或器物,為人類帶來食糧等各種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為了送這些神返回神的世界,就必須要進行送靈儀式。其中最大最重要的,就是イヨマンテ(音:依尤瑪恩忒),即:熊的送靈儀式。
イヨマンテ,就是把在冬季獵熊中捕獲的小熊先飼養1~2年,然後舉行一個盛大的儀式後送回神之國。一般這個儀式在雪最厚的1~2月左右舉行。所謂「送」,實際就是「殺」,支解也是儀式的一部分。在現代動物保護主義者眼裡,這種行為可能有些殘忍。但是對以狩獵為主要生存手段的阿伊奴人來說,熊是至高的神之一,熊的送靈儀式是他們最大最重要的儀式,同時甚至可以說是阿伊奴文化的核心。
還有イワクテ(音:依瓦庫忒),是把破損的、舊的或者已經不用的日用器具、祭具等送回神之國的儀式。有的地方也把送松鼠、兔子等小動物的送靈儀式稱為イワクテ。此外,爐灰·小麥和稗子等作物的糠也會被放到一定的地方,送回神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