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衣種類 » 皮衣怎麼搭配黃毛
擴展閱讀
女裝天意的副牌叫什麼 2025-01-17 00:57:42
皮衣俏皮了怎麼辦 2025-01-17 00:33:58

皮衣怎麼搭配黃毛

發布時間: 2024-08-15 22:02:12

A.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2020.7.8    佳豫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解讀論語第143天)

日經第448篇(鄉黨第十)

經典原文1:君子不以紺緅飾。紅紫不以為褻服。當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黃衣,狐裘。褻裘長,短右袂。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喪,無所不佩。非帷裳,必殺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君子不用深青透紅或黑中透紅的布鑲邊,不用紅色或紫色的布做平常在家穿的衣服。

夏天穿粗的或細的葛布單衣,但一定要套在內衣外面。黑色的羔羊皮袍,配黑色的罩衣。白色的鹿皮袍,配白色的罩衣。黃色的狐皮袍,配黃色的罩衣。

平常在家穿的皮袍做得長一些,右邊的袖子短一些。睡覺一定要有睡衣,要有一身半長。用狐貉的厚毛皮做坐墊。

喪服期滿,脫下喪服後,便佩帶上各種各樣的裝飾品。如果不是禮服,一定要加以剪裁。不穿著黑色的羔羊皮袍和戴著黑色的帽子去吊喪。每月初一,一定要穿著禮服去朝拜君主。

這里的君子不光是專指孔子,指一切符合周禮的人。

但凡穿衣、吃飯,夫子都循禮,絕不違犯禮,所以這里是講他對於顏色的取捨。

紺是指顏色:深青而含赤色;緅也是指顏色:深青而帶微黑。

飾就是衣服的領口和袖口上的邊緣,古代的衣服上面都有一個較寬的滾邊,袖口、領口都有邊,這叫飾。

因為紺飾是齊祭之服,緅飾是喪祭之服,所以孔子穿的衣服,不用紺緅這兩種顏色飾邊。

這個褻服是指他們穿的內衣,也可以通指私居日常穿的衣服,居家的便服。按照古禮,紅色和紫色都不是正色,所以孔子不用這兩個顏色做褻服。

接下來講的是春夏秋冬這四季該怎麼穿衣。

這里的表衣與下面的緇衣、素衣、黃衣,都指的是裼衣。

絺綌就是葛所做的布料,比較薄,比較涼快,所以是夏天用來穿的衣服。

古人穿衣,先穿貼身的內衣,次加外衣。夏天叫絺綌,春秋叫袷褶。袷褶就是雙層的外衣,跟我們現在講的風衣差不多。

他們夏天穿的裼衣,有點類似於我們現在夏天穿旗袍,外面再套一個小披肩似的。古代套在外面的是那種很薄很薄的無袖馬甲,就像北方人說的坎肩。

冬天穿裘衣,就是指毛皮大衣類。外面會再套一件裼衣,然後再在外面穿上正式的禮服。

那在家裡是不需要穿裼衣的,只有出門的時候需要穿上這層無袖的裼衣,叫必表而出之。

羔裘是指黑毛羊皮,那就要與黑色的裼衣(緇衣)相稱。

麑裘是小鹿皮,毛色接近白色,所以要與素衣相稱。

狐裘是指黃毛狐皮,要與黃色的相稱,所以穿狐裘的時候,需要套黃色的裼衣,或者叫表衣。

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黃衣狐裘。是講什麼顏色的裼衣配什麼顏色的皮衣。也就是說加的裼衣顏色要相稱,不相稱就又不好看了。

緇衣羔裘是諸侯視朝的衣服,諸侯視朝與群臣同服。

國家如有凶荒,那國君穿素服,群臣隨之也穿素服。

到了年終的時候,要舉行蠟祭報功。蠟祭是指年終的時候祭百穀神,祭農神,祭百穀。那魯君穿黃衣狐裘,孔子作為助祭的臣子,當然也要隨君主一樣穿黃衣狐裘。

褻裘是指家常便服,做得比較長,就可以保暖。同時這個居家服,左右手的袖子不一樣長,右手袖子比較短,便於做事,勞動。

寢是指睡覺的時候,寢衣這里可以理解為睡覺時候蓋的被子,而不是指睡衣。

被子的長度是一身又半,就是大概是身長的一點五倍。這樣睡眠的時候因為被子比較長,可以折成一個被窩,不會透風,睡覺就比較舒服。(比如我們現在的被子大部分都是240x200的,寬度幾乎是人的身高再加一半)

狐貉就是狐皮和貉皮,古時候只有富貴人家,才穿的起狐貉的皮衣。

古人大都是跪坐聊天,由於這個狐貉又輕又保暖,所以會放在座位上做坐墊,當然只有在接待貴賓時才用。

古人身上都會佩戴一些飾物,這些裝飾品往往都有主人想表達的意思在。男子戴得最多的是玉,君子於玉來比德,也就是說,德行要像玉一樣,要完好無瑕。

去喪,無所不佩。就是在服喪期間不能佩戴這些個玉等飾物。待服喪期滿,就可以什麼都戴了。

帷裳(chang)這兩個字合在一起講,就是古代的人上朝的時候,或者祭祀的時候穿的禮服。非帷裳就是指除了這些衣服以外,其它的衣服必殺(shai衣服縫合的那個縫合口叫殺)之。

我們知道所有的衣服都要有一個縫口的,只有天衣無縫。

但是禮服除外,也就是指在做禮服的時候,那個裁縫要特別的細致,要做到像天衣無縫那樣。

羔裘玄冠,不以吊。吊是指在吊喪的時候,玄冠,玄是黑色,雖然羔裘那個顏色也是黑色的,但是孔子認為不能穿這些黑色的衣服去吊喪,做喪事的時候要以素為主。

孔子認為禮的形式是可以改變的,但是禮的精神、德行和恭敬,這些實質性內涵是不能改變的。

現在我們也沒有一個特定的規定,百姓都無所適從,紅白事的辦理都是按自己的心情,有點混亂,很多都是學的西方那一套,沒有固定的禮節在。

吉月是指正月,就是一年的第一個月,這里指正月的第一天,也就是元旦。

孔子在魯國當官的時候,在元旦那日,會穿著朝服去朝賀,給人拜年。

夫子是非常講究禮治的,認為以禮治國,以德治國,比以法治國更為優勝。

儒家講究威儀三千,對於這么一點點細致的東西都能一絲不苟,我們可想而知,對於大的行為、大的禮儀,那孔子必定更加嚴謹的遵守。

經典原文2:齊,必有明衣,布。齊必變食,居必遷坐。

齋戒沐浴的時候,一定要有明衣,用布做的。齋戒的時候,一定要改變平常的飲食,居住也一定搬移地方,不與妻妾同房。

這裡面講的是古人在祭祀之前需要齋戒,齋戒有專門的衣服叫明衣。變食是不吃葷,吃素,齋戒沐浴之後,以誠信之心表蒼天,居必遷坐,就是夫妻分床睡。一般齋戒或3日或7日,表示對上天的恭敬。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孔子對待服裝的這些搭配,以及在齋戒時所遵循的禮節,從現在看來,好像很古板,有人要說,這些古時候的禮節跟我們現在有何關系?

我們說君子的德行是看不見摸不著的,通過這些個穿著、言行舉止便可以收攝自己的心。

也就是說,我們平時穿衣服不能太隨便,比如在重大事情的時候,別忘提醒自己要穿吉服,比如每個月齋戒幾次……

佛教裡面也有講「八關齋戒」,就是通過用一個特殊的時期,讓自己全身心地來到恭敬面前,謙恭地面對自己,有點類似於我們說的打坐冥想,這是修行上非常重要關鍵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