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手上粘有二氯甲烷怎麼辦
二氯甲烷與水接觸會緩慢分解產生氯化氫,可以用紙巾或者抹布擦乾凈。
二氯甲烷為無色透明液體,有芳香氣味。微溶於水,溶於乙醇和乙醚。是不可燃低沸點溶劑,常用來代替易燃的石油醚、乙醚等。二氯甲烷接觸手的表皮,表皮會輕微發白(可能與脫脂有關),幾滴或者幾毫升濺到手上是沒有問題。有麻醉作用,主要損害中樞神經和呼吸系統。人類接觸的主要途徑是吸入。
接觸二氯甲烷後的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⑵ 桐油散發的氣味有毒嗎
1. 桐油散發的氣味介紹
桐油是一種從桐樹的種子中提取的油,常用於木材保養、塗漆和醫學領域。由於其強烈的氣味,桐油經常被人們描述為「陳舊」、「刺鼻」和「酸臭」的味道。
2. 桐油散發的氣味的成分
桐油的氣味來自其主要成分,其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尤其明顯。這些化合物包括醛類、酮類、苯類和鹵代烷等,這些都是對人體有害的成分。
3. 桐油散發的氣味是否有毒
桐油散發的氣味雖然會對人體造成不適,但一般情況下並不會造成毒害。不過,長時間接觸此類氣味可能會引起喉嚨不適、惡心、頭痛等症狀。如果在密閉的環境中使用,可能會影響人體呼吸系統的正常皮膚吸氧量,導致缺氧等問題。因此,在使用桐油時要注意及時通風,避免長時間接觸。
4. 如何避免桐油的氣味
在使用桐油時,可以通過以下方法減少其氣味:
使用有機溶劑噴霧清洗木材和工具,避免使用桐油清洗;
盡可能在戶外或通風良好的區域進行塗漆和油漆保養,並保持通風良好;
佩戴適當的防護工具,如呼吸器、手套和眼鏡等;
使用桐油時不要超過規定的用量;
在塗漆前先將材料擦拭乾凈,以減少桐油的使用量和氣味強度。
5. 桐油的其他用途
除了塗漆和木材保養外,桐油還廣泛用於醫學領域。一些研究表明,桐油可以作為抗菌和消毒劑,用於治療一些皮膚病和燒傷。此外,桐油還有助於治療關節疼痛、消化不良和便秘等症狀。
6. 桐油的注意事項
使用桐油時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避免在孕婦和兒童的周圍使用;
使用桐油時避免過量,以免產生不適;
使用桐油時需要注意通風,以免長時間接觸其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使用桐油時需要佩戴適當的防護工具,如呼吸器、手套和眼鏡等。
7. 總結
桐油散發的氣味雖然不會直接對人體造成毒害,但長時間接觸可能會引起不適症狀。在使用桐油時需要注意通風,佩戴適當的防護工具,避免過度使用。此外,桐油還有一些醫學用途,但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⑶ 花白鰱自配餌料 可以這樣做
1、香味型。屬於這一類型的餌料,添加劑很多,如香精、曲酒、花露水、炒黃豆粉、炒花生粉、芝麻醬、香油等均可作為添加劑,選其中之一與基礎餌揉合混勻,即可應用。
為了使釣餌耐水泡,可在基礎餌中摻入適量的粘糕或粽子、粘米飯等。還有一種酒麴發酵餌,摻入點麵粉以增強其硬度,也可應用油性添加劑,可在餌料裝鉤後用羽毛刷塗上一點,但不宜摻入基礎餌中,以防餌料發渣縮短耐泡時間。水劑添加劑摻入要適量,過多易導致基礎餌過軟。
在施加水劑添加劑的同時,應加入適量乾麵粉,揉到軟硬適度,以延長耐泡時間。屬於這類的香食,不僅可以浮釣鰱魚,而且釣各種底層魚的效果也不錯。唯其軟硬度要調好,浮釣要求硬些,底釣要求軟些,特別是在深秋初春,魚兒咬鉤輕微,釣餌必須軟些。
2、怪味型。阿魏粉、韭菜大蔥發酵水、鮮牛奶、奶粉、雞血水等,都可作為怪味餌添加劑。取其中之一與基礎餌混合揉勻,即可使用。還有蕎麥面加等量細麥麩,用開水沖燙後蒸熟,揉成較硬的面團,即可直接裝鉤垂釣。
3、酸臭型。發酵基礎餌,是製作簡便、經濟、效果又好的釣鰱餌。隨著存放時間的延長,其酸臭度也相應加濃,放到第二年會變成黑色,可作為添加劑與基礎餌揉合,供常年使用。雞骨發酵水,也是相當不錯的。用臭豆腐乳湯加50%的陳醋,製成混合液,既可與基礎餌摻和,又可用基礎餌裝鉤並在混合液中蘸泡後投入釣域。
但這種含醋的添加劑,極易銹蝕漁鉤,每次釣魚回來要用清水將漁鉤浸泡,徹底沖洗干凈,晾曬後收起,並注意及時更換或淘汰已銹蝕的漁鉤。在製作酸臭餌過程中,最好是戴上薄膠皮手套,以防手被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