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在騎馬過程中保證安全
騎馬是一件有趣但也有風險的戶外活動,那麼騎馬如何保證自己的安全呢?跟著我一起來看看吧。
騎馬過程中保證安全的要點
1、騎馬千萬不要靠近馬屁股,如果不遵守這一條,還沒騎馬就可能會受傷。一直說遠離馬屁股,但是經常看到很多人走過馬的時候離馬屁股太近。馬看到有個東西晃悠就會認為你會傷害它,就本能的進攻踢人,其實是自衛反映,被踢傷的 故事 太多了。所以不要離馬屁股太近。
2、頭部最容易受傷,首先要保護頭。近年,連過去的安全帽都不允許戴了,現在規定必須戴三點固定式的頭盔。要選用和你的頭形適合的這種頭盔。每次騎馬必戴頭盔。
3、不要大呼、小叫。碰到敏感的馬有可能使它受驚了出現危險,女生尤其要特別注意這點。
4、背心可以保護胸部、肋骨和內臟,有減震作用,且外表緊身、舒適、瀟灑。選厚實、耐用的馬褲,可以防止擦傷。靴鞋最好是長筒馬靴,或者是高腰皮鞋,關鍵在要有不高不矮的後跟。高跟鞋和平底鞋都不行。特別是鞋底要光滑連續直到後跟,不能釘掌。鞋頭最好附有鋼板,可以保護腳不被踏傷。
5、腳蹬千萬別踩得太深。踩進腳蹬太深是非常危險的。如果你踩得位置不對,千萬記住要隨時調整,因為這可是性命攸關的大事。
6、騎馬時禁止戴各種裝飾品和化裝品。例如項鏈、耳墜和各種珠寶,因為這些東西很可能被纏住,使人受傷。這就象女機床工必須戴帽子,把長發都收到帽子裡面去一樣。
7、不要隨意放開馬韁繩。任何時候都不要放開馬韁。上馬的時候馬韁繩一定要拉緊,相當於車的手剎,馬不會挪動,然後再上馬。還有,經常碰到休息的時候,不會騎馬的就會隨意的松開馬韁繩,有很多人就是因為松開了韁繩,馬跑了。俗話說的好“馬韁在手,命在手”。
8、行走奔跑時也不要離馬屁股太近。我有兩個慘痛教訓告誡我不要緊跟在馬後面跑。我曾經有一次跟在一個哥們的馬後面跑,他的馬突然轉彎,我的馬也緊跟著轉彎,太突然了我沒有防備差點掉下來,用手使勁抓住馬鞍沒掉下來,但是把手指掰了又由於沒有及時治療落下了小殘疾。
9、千萬別在馬上換衣服。在馬上脫衣服是犯忌的,會導致馬受驚摔下馬來。
10、鞍襠、鞍板要適合馬背,並且軟硬適度,才不會傷及馬背。每次騎馬前都要檢查蹬門,轉動軸要常滴油,保持活動,防止生綉。
11、有條件的話可以向旅遊點借馬靴或是綁腿,這樣不僅能防止磨破腿,一旦落馬也可以避免將整隻腳套入馬蹬。為預防人被套蹬,用安全蹬當然最好。蹬寬應比靴底寬2厘米,使腳能自由滑脫。肚帶、扣帶,俗稱‘肚帶根子’,最容易斷掉,要經常檢查,及時 修理 。
12、不要穿太長的衣服,否則飄起來可能驚嚇到馬。將有可能掉的物品都放下,如果從馬背上掉下會使馬突然朝反方向閃避將人摔下。
13、上馬時要聽從馬主人的指導。馬見到生人都會緊張,不要在馬的附近打鬧,動作也要放緩。馬的眼睛可以看到270度的范圍,即使馴好的馬也容易大驚和後驚,所以上馬時一定要從馬的前方繞過,並且盡量站在馬的左邊。
14、不要穿旅遊登山鞋騎馬。登山鞋鞋底的花紋非常深,而且鞋都較寬,尤其是男生的鞋,踩進腳蹬很不容易脫出來,所以不要穿登山鞋騎馬。旅遊鞋也有這樣的問題。
15、不要中途換馬匹。如果不是萬不得已不要中途換馬。因為你不可能對每匹馬的特性都很熟悉。
16、不要忘記檢查鞍具。很多時候出去野騎有可能沒有教練或者馬倌,或者他們忘記為咱們檢查鞍具,就要靠自己隨時檢查鞍具了。這是關繫到安全的一個知識。因為有很多人騎馬因為鞍具出問題而導致落馬或受傷的。所以都要學會檢查鞍具。
17、不要把韁繩套在手上,因為容易使大拇指受傷。
18、騎馬時不要噴香水。因為有些馬對香水的味道很敏感,因此很容易對騎馬者造成傷害。
19、下馬時,最安全的辦法是由馬主人把馬牽住後再下。如果要下馬,一定要先調整好腳蹬的位置,腳後跟向下墜,然後一隻手抓緊鞍前的鐵環,另一隻手把韁繩帶向左邊,盡量讓馬頭向左邊歪,這樣即使馬驚了也只能圍著左邊跑小圈,不會把遊客拖走或是踢傷了。
騎馬必備裝備
1、馬鞍
馬鞍是騎乘時最重要的裝備,工藝精良、大小合適的鞍子是人與馬在運動中和諧與舒適的重要保證。通常,通過馬與人的身高大小和運動項目來確定選擇什麼樣的馬鞍。
2、馬鞭
馬鞭以真皮或纖維製品製作,一般為長,中短三種,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普通騎乘通常使用中等長度的馬鞭。
3、銜鐵
銜鐵的種類有上千種,不同性格品種的馬對銜鐵的使用要求各不相同。銜鐵以不銹鋼材質為主,表面光滑,重量適中,不生銹不傷馬。
4、水勒和韁繩
水勒和韁繩如同馬的方向盤和制動系統,一般由皮革和PVC製作。好的水勒和韁繩有很好的柔韌性能,在騎乘運動中更能准確地傳遞動作信息,實現人與馬的默契配合。
5、馬褲
在騎馬過程中免不了運動摩擦,馬褲可以幫助騎手方便動作。
通常馬褲的樣式以胯部寬松,腿部收緊為主。胯部寬松、下腿收緊,騎乘時不妨礙動作。
傳統馬褲通常以萊卡和棉質材料製成,具有很好的彈性。腿的內側至臀部採用化纖皮加層處理,提高馬褲的耐磨性能。好的馬褲設計時尚,做工考究,穿著貼身,亦風度瀟灑。
6、騎士服
騎士服有點類似於西裝,穿起來簡潔干練,在專業比賽中要求騎手必須著騎士服。
平時練習,可以不穿禮服,穿上舒適的有領POLO衫與馬褲上陣即可。但比賽就要遵守傳統禮儀,穿上正式禮服。
障礙超越的禮服,跟一般的西裝差不多,顏色可為黑色或紅色。而馬場馬術的禮服,在初級的比賽為西裝式,在高級的比賽則為燕尾服式,顏色則必須為黑色或深藍色。
7、馬刺
馬刺是用來加強腳跟與馬肚溝通的訊號。多是不銹鋼制,其尾端的設計有許多種,有圓的、方的、帶輪子的,甚至帶齒輪的,適合不同狀況的馬。
初學者在上馬前,一定要請示教練,針對這次要騎乘的馬匹,選擇適當的馬刺。
8、馬蹬
馬蹬分為標准蹬和安全蹬,選擇大小適宜的馬蹬能夠提高騎乘的舒服度。
9、頭盔
好的馬術頭盔,要求能在一定的沖擊力作用下裂開,以分散撞擊力,盡可能的降低沖擊力對頭部造成的傷害。
頭盔的材料通常是化工塑料和玻璃鋼,重量輕。頭盔一般分為障礙頭盔和速度賽盔,障礙頭盔適用於日常騎乘。
10、手套
套馬的韁繩非常的粗糙,很容易擦傷皮膚,手套就成為騎馬必不可少的一種裝備。
通常手套的選擇要耐磨並且舒適感好。真皮的手套舒適感和實用性都很好,而化纖手套大多數掌面帶有膠粒,能夠增加摩擦以便抓緊韁繩。
選購時注意手套的虎口以及小指和無名指之間是否增加一層皮墊,增強韁繩的摩擦。
11、防護背心
防護背心外形酷似防彈衣,一般由特種塑料泡沫製作。可以防止騎手墜馬時受傷,主要保護腰背脊椎,肩、肋及內臟等部位。
騎手在初學騎馬和野外騎乘時,一定要挑選一款合適的防護背心。
12、馬靴
馬靴是騎士的重要標志之一,分為長靴和短靴。馬靴對於腿部和腳部都有保護作用,防止騎馬時磨到腿腳,即使出現墜馬情況時也不容易出現危險。
馬靴通常為優質的牛皮製作,結實耐用。通常靴頭尖,靴跟為方形,這有利於在落馬的時候人腳與馬蹬的脫離。靴頭有硬度是為了保護人腳在被馬蹄踩著時不會受傷。在正規的馬術運動比賽中必須要穿高統長靴,而普通的騎乘與訓練用長靴、短靴(配上護腿)就可以了。
看過如何在騎馬過程中保證安全的人還會看:
1. 初學騎馬有哪些要點 初學騎馬要點
2. 騎馬如何跳障礙 騎馬跳障礙技巧
3. 如何飼養馬匹
4. 怎樣騎馬減肥
Ⅱ 怎樣正確戴手套
禮儀往往映照著一個時代。我們回顧一下歷史便能了解到人們的行為舉止是如何反映一個時代的社會結構,以及傳統是如何對配戴手套的禮儀產生強烈影響的。
戴手套時,要盡可能輕柔地戴上手套,手指不要緊抓袖口而要把手部輕輕送進手套。當你不需要佩戴手套的時候要記住要小心保管你的手套,絕對不能隨便把它們塞到你的大包里。
脫下手套時,要先解開手腕處的紐扣,然後從開口把手輕輕褪出。你可以把脫下的手套部分整齊地卷至腕部位置。
下面我們來看看二十世紀佩戴手套的幾點重要注意事項:
1)在禮拜場所要配戴手套顯示尊重。
2)正式的室內場合要配戴手套。
3)正式的聚會上跳舞時要佩戴手套。
4)雞尾酒會上要佩戴手套,除非服務生拿飲料或開胃菜走過身邊時,你才能摘下一隻手套取用食物。
5)用餐前,如果佩戴的是短手套或者3/4長度的手套,就需要完全摘掉手套;如果佩戴的是長手套,就應該松開紐扣並把手套疊好。
6)到達一個非正式的聚會或午餐會之後要脫去手套,使把他們與你的外套放在一起。
7)用餐、喝飲料、抽煙、打牌或化妝時不要佩戴手套。
8)手套外不要佩戴珠寶首飾,但手鐲例外。
9)手套應成為你的整體服裝的一部分,而不能總是被你拿在手裡。
10)與人握手時不要摘下手套。
如何選擇手套
在出席各種場合之時選擇最合適的手套款式需要注意以下三個要素:型號、顏色和手套的長度。當然任何時候還要保持佩戴手套的禮儀。
首先是如何選擇合適的手套型號。想要確定手套型號,就要先用捲尺測量不包括拇指的其它四指與手掌連接的關節處最寬部分。
而顏色方面,黑色手套自然最為百搭,但正式場合更建議佩戴白色或米色的手套。如今多種顏色的手套越來越受歡迎,尤其是參加婚禮的時候,佩戴合適的手套和女帽會為你的形象大大加分。如果手套的顏色與你的服裝袖子部分的顏色相同會讓你的手臂看起來更修長,相對的,不一樣的顏色則會讓你的手臂顯得更短。
手套的長度由當下潮流以及衣服袖子的長度決定。上街時、白天以及出席非正式夜間活動時通常只需要戴短手套;而正式場合則需要佩戴長手套。
如何正確佩戴手套
在不同的場合,配戴手套的方式會有所不同。
正式場合(如觀看歌劇或參加舞會時):
如果身著晚禮服,一雙黑色長歌劇手套是最優雅的選擇。理想的手套長度取決於你禮服袖子的長度:短袖則佩戴長手套,因此歌劇手套通常都會搭配無袖或短袖晚禮服。至於到手腕長的短手套則更適合在身著短款禮服或參加夏季舞會或婚禮時佩戴,同時也是一種出席晚宴時的時尚搭配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黑色歌劇手套不要搭配淺色的服裝,而只能搭配黑色或深色的衣服。
婚禮和教堂場合:
新娘通常都要穿無肩帶連衣裙搭配蕾絲披肩以覆蓋肩膀,除非是參加非正式的夏季婚禮或在婚禮後跳舞時。新娘在婚禮儀式中佩戴戒指時不要戴手套。傳統的婚紗手套顏色應為白色。在婚禮上,新娘的侍者和到場來賓可以根據自己服裝的需要選擇白色或者其它各色的長款或短款手套。新娘、迎賓隊伍成員和來賓應該時刻佩戴手套直到迎賓結束。
旅遊、休閑或運動場合:
滑雪、滑冰、駕車的時候都需要佩戴高品質的戶外手套。在寒冷的季節里,毛皮襯里的皮手套或內襯輕薄的羊毛手套最受歡迎。而駕車時,掌心部分為皮質的針織手套能夠確保雙手握住方向盤是不會打滑,既實用又時髦。
其它與都市運動相配的功能性手套還有搭配騎馬裝和馬術表演服裝的騎術手套,通常由棕色皮革製成。
高爾夫手套。手套沒有指尖部分,讓手指可以露出來。
打獵手套,通常由針織羊毛或純棉製成。
Ⅲ 學馬術要買哪些裝備
一.頭盔
在小編看來,頭盔絕對是每一個騎手的馬術生涯中最重要的馬具,沒有之一!!!頭盔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證騎手的安全,在出現落馬等意外事故時,保護住騎手的頭部,甚至頸椎。要知道,頭部是最脆弱的器官之一,相較於大腿,胳膊,頭部幾乎沒有脂肪作為緩沖,同時,要量好自己的頭圍選擇好自己的尺碼,所以,選擇一個質量好和合適的頭盔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證你的安全。
有一個很容易被忽略的問題,買專業的馬術頭因為自行車頭盔和馬術頭盔看起來比較相似,所以有很多新手在學習馬術的初期不購盔而用自行車頭盔替代,有一些教練會友善提醒會員購買專業的馬術頭盔,但卻會被會員誤解為推銷。在這里,要為這些負責任的教練們聲明!他們在為你的安全負責!請不要再使用自行車頭盔替代了,因為落馬的沖擊力絕對不是自行車頭盔能承受的,一些好的馬術頭盔在被馬踩的情況下也不容易碎,但自行車頭盔卻遠遠不能!(自行腦補一下這個畫面,咦~好血腥)。
二.馬褲
是不是有些意外,馬術居然有專門的褲子!在大多數人的印象里,騎馬是要穿牛仔褲的,那是在西部馬術里哦,但是在馬場馬術中,是要穿正規的馬褲的,馬褲相比其他褲子更加柔軟舒適,最主要的是耐磨!有一部分馬褲在膝蓋和臀部外加了一層硅膠用來防滑,起到固定的作用,能讓你坐在馬鞍上更穩。
還有一點哦,不要穿短褲騎馬!即使不穿馬褲也要穿一條合身的長褲騎馬,不然······誰大腿疼誰知道~
三.馬靴
馬靴分為長靴和短靴,這里小編建議初學者買短靴哦~因為短靴可以讓你在初學馬術時更好的下沉腳跟,有助於你找到重心,而長靴會比較束縛你的腳踝。不過長靴和短靴都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可以幫助你在落馬的時候快速脫蹬,因為馬靴的鞋跟是有一點點高度的,這就會避免你在墜馬時整隻腳都死死地卡在腳蹬里,這是一件很危險的事哦!所以,買一雙短靴是有必要的!
四.護腿
一般在第一次騎乘之前,俱樂部會為會員准備護腿,但這些護腿大多是公用的且不合身。為什麼我認為護腿是必要的呢?在騎乘中我們始終是要小腿緊貼馬的,如果不帶護腿在極大可能會磨到腿。同時,有很多人學習馬術是為了塑形健體的,一個合適自己腿圍甚至小一號的護腿可以起到束腿的作用,塑形的效果就會比較顯著,所以,買一個適合自己的護腿就相當於量身定製自己的身材。
在這里建議大家可以一步到位買一個皮護腿,皮革材質的護腿相較於其他材質更加貼合自己的身材,而且,在騎乘中,馬兒對皮革的親密度比對布的親密度更高,會讓馬兒更愛你哦!
五.手套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必買品居然有手套?冬天戴手套可以禦寒保暖,這個可以理解,但是一年四季都要帶哦!專業的馬術手套上會有硅膠防滑顆粒,跟硅膠馬褲是同樣原理哦,可以防滑增加阻力,讓你的韁繩抓得更加牢固,會提升你的控馬能力哦。如果不戴手套拉韁繩,有的韁繩會比較磨手,手會痛,不經意間就會放鬆韁繩!所以,買一雙馬術手套是必要的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准備好這些,來騎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