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時候戴無菌手套
進行手術操作或接觸患者體內組織、體液、血液或其他潛在傳染性物質的醫療程序時應佩戴無菌手套。
處理患者的傷口、黏膜或非完整皮膚時也需戴無菌手套。
侵入性操作如插管、穿刺等前後應戴手套。
在實驗室處理可能含有病原體的樣本時,無菌手套是必需的。
屍檢或處理屍體時,無菌手套提供必要保護。
進行動物實驗或處理實驗動物時,無菌手套也至關重要。
無菌手套提供有效防護,減少交叉感染風險,保護患者與醫護人員。
使用前需清潔雙手並消毒,戴手套後避免接觸未手套覆蓋區域,手套破損或接觸污染物時需更換。
脫下手套應從手腕開始,避免外部接觸皮膚,脫下後需洗手保持衛生。
無菌手套使用前應保持密封包裝,儲存於乾燥、通風處,避免陽光直射和高溫,過期手套不應再用。
一次性無菌手套主要由塑料製成,處理不當可能污染環境,應採取回收、使用可降解材料等方式減少環境影響。
未來無菌手套可能更環保、舒適,防護性能更強,如使用可降解材料或提高抗菌性能,減少對環境的負擔。
隨著科技發展,生產過程將更高效,成本降低,滿足醫療需求和環保要求。
無菌手套是醫療個人防護重要工具,正確使用和維護能確保安全,未來將更注重可持續性和功能性。
B. 腰椎穿刺術的穿刺方法
通常取彎腰側卧位,自腰2至骶1(以腰3-4為主)椎間隙穿刺。局部常規消毒及麻醉後,戴橡皮手套,用20號穿刺針(小兒用21-22號)沿棘突方向緩慢刺入,進針過程中針尖遇到骨質時,應將針退至皮下待糾正角度後再進行穿刺。成人進針約4-6cm(小兒約3-4cm)時,即可穿破硬脊膜而達蛛網膜下腔,抽出針芯流出腦脊液,測壓和緩慢放液後(不超過2-3ml),再放入針芯拔出穿刺針。穿刺點稍加壓止血,敷以消毒紗布並用膠布固定。術後平卧4-6小時。若初壓超過2.94kPa(300mm水柱)時則不宜放液,僅取測壓管內的腦脊液送細胞計數及蛋白定量即可。
1.囑患者側卧於硬板床上,背部與床面垂直,頭向前胸部屈曲,兩手抱膝緊貼腹部,使軀干呈弓形;或由助手在術者對面用一手抱住患者頭部,另一手挽住雙下肢腘窩處並用力抱緊,使脊柱盡量後凸以增寬椎間隙,便於進針。
2.確定穿刺點,以髂嵴連線與後正中線的交會處為穿刺點,一般取第3-4腰椎棘突間隙,有時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間隙進行。
3.常規消毒皮膚後戴無菌手套與蓋洞貼,用2%利多卡因自皮膚到椎間韌帶逐層作局部浸潤麻醉。
4.術者用左手固定穿刺點皮膚,右手持穿刺針以垂直背部的方向緩慢刺入,成人進針深度約為4-6cm,兒童則為2-4cm。當針頭穿過韌帶與硬腦膜時,可感到阻力突然消失有落空感。此時可將針芯慢慢抽出(以防腦脊液迅速流出,造成腦疝),即可見腦脊液流出。
5.在放液前先接上測壓管測量壓力。正常側卧位腦脊液壓力為0.69-1.764kPa或40-50滴/min。若了解蛛網膜下腔有無阻塞,可做Queckenstedt試驗。即在測定初壓後,由助手先壓迫一側頸靜脈約10s,然後再壓另一側,最後同時按壓雙側頸靜脈;正常時壓迫頸靜脈後,腦脊液壓力立即迅速升高一倍左右,解除壓迫後10-20s,迅速降至原來水平,稱為梗阻試驗陰性,示蛛網膜下腔通暢。若壓迫頸靜脈後,不能使腦脊液壓力升高,則為梗阻試驗陽性,示蛛網膜下腔完全阻塞;若施壓後壓力緩慢上升,放鬆後又緩慢下降,示有不完全阻塞。凡顱內壓增高者,禁作此試驗。
6.撤去測壓管,收集腦脊液2-5ml送檢;如需作培養時,應用無菌操作法留標本。
7.術畢,將針芯插入後一起拔出穿刺針,覆蓋消毒紗布,用膠布固定。
8.術後患者去枕俯卧(如有困難則平卧)4-6h,以免引起術後低顱壓頭痛
C. 如何正確佩戴一次性醫用手套 醫用一次性手套佩戴注意事項
一次性醫用手套是醫療工作者的重要防護裝備,通過佩戴它,可以有效防止病菌的傳播,確保患者與醫護人員的健康安全。正確的佩戴方法不僅能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還能保護醫護人員的健康,甚至減少家人接觸病菌的機會。
正確佩戴一次性醫用手套的方法多種多樣,根據手套的狀態不同,操作方式也會有所區別。例如,對於乾燥的手套,首先在手上塗抹少量滑石粉或醫用澱粉,方便戴手套。接著,用一隻手握住手套反折部分的內側,取出雙手套。然後,一隻手先插入左側手套,確保手套完全覆蓋手部,再將另一隻手伸入右側手套反折部分的外側,戴好手套後,將手套反折部分拉到袖口之上,確保不露出手腕。佩戴完畢後,用無菌鹽水清洗掉手套上的滑石粉,再進行操作。
對於濕手套,首先對手部進行消毒,然後從盛有濕手套的盆中取出手套,讓手套內部充滿水。左手先插入左側手套,確保手套完全覆蓋手部,再將右手伸入反折部分的外側,戴好手套後,抬起右手,讓積水順著手腕流出。同樣地,左手伸入右側手套反折部分的外側,戴好手套後,抬起右手,讓積水順著手腕流出。佩戴完畢後,將手套反折部分拉到袖口之上,確保不露出手腕。
當需要佩戴雙層手套時,可以增加防護效果。在特定的操作中,如化療和骨髓穿刺術,需要佩戴雙層手套,以便將一隻手套套在另一隻手套上。
正確佩戴一次性醫用手套時,需要注意以下事項:手套的使用不能替代洗手,在佩戴手套前後,務必要洗手並用酒精消毒。在使用手套期間,應盡量避免接觸非干凈的物品或表面,如果手套破損或穿孔,應及時更換。護理或診療操作時,一個以上患者不應佩戴同一副手套。如果從患者身上的污染部位移動到清潔部位時,應更換手套。醫用一次性手套不可重復使用,因為重復使用手套會增加感染風險,還會導致手套磨損和穿孔。使用完手套後,應從手腕處開始逐步脫下手套,避免接觸手套外部。使用完畢的手套應當在特定垃圾桶中廢棄,避免污染其他地方和其他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