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進行氣管鏡操作時應佩戴什麼手套
擴展閱讀
皮衣為什麼一戳就一個洞 2025-03-31 00:03:47
旗袍皺紋怎麼去除 2025-03-30 23:56:45
毛毯怎麼疊睡衣 2025-03-30 23:51:36

進行氣管鏡操作時應佩戴什麼手套

發布時間: 2025-03-27 07:31:28

① 密切接觸者轉運時工作人員應做好哪些防護

轉運時工作人員應穿防護服,戴手套、工作帽、N95/KN95顆粒物防護口罩或以上級別的口罩;司機應穿工作服,戴N95/KN95顆粒物防護口罩或以上級別的口罩、手套。轉運後須及時更換全套防護物品。

轉運病例時醫務人員應穿防護服,戴手套、工作帽、醫用防護口罩、防護面屏或護目鏡;司機應穿工作服,戴醫用防護口罩、手套。轉運後須及時更換全套防護物品。發熱病人需要轉運時參照以上要求執行。

轉運要求:

轉運前要做好人員的組織管理,由社區防控組通知轉運人員所在社區組織做好相關人員轉運隔離准備。轉運過程中要及時掌握轉運人員隔離進展,對於因為特殊原因進行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的人員,要及時向流調組和病例所在社區反饋,組織做好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密切接觸者應在8小時內轉運至集中隔離點,不能與核酸檢測陽性人員同一車輛進行轉運。

② 醫護人員接觸HIV病毒物質時應採取哪些措施

戴手套 醫護人員直接接觸患者的血液和體液,以及接觸黏膜和不完整的皮膚都應戴手套。當處理污染的物品或表面時也應戴手套。當有可能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其他被污染的物品時都應戴手套。當進行靜脈切開、內鏡檢查、侵襲性診治、牙科治療、屍體料理時必須戴手套。在接觸每位患者後都應換手套。手套發生撕裂、刺破等破損時應更換。
戴口罩或防護眼鏡 一般接觸患者不需戴口罩和防護眼鏡。當處理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有可能濺出時,特別在進行氣管內插管、支氣管鏡及鏡檢查或手術時應戴口罩和防護眼鏡。對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施行手術時均應戴口罩和防護眼鏡。

穿隔離衣和圍裙 對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施行手術時或衣服有可能被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時均應穿隔離衣和圍裙。

雙手及皮膚破損的防護 操作者雙手有皮膚損傷時應用防水綳帶包紮後戴手套操作。在檢查患者和每次接觸患者後,接觸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和污染後的物品後都要洗手,即使當時戴手套亦應該在流水下或肥皂水沖洗。必要時應在洗手用消毒劑浸泡雙手。

銳器的處理 使用後的銳器應當直接放入耐刺、防滲漏的利器盒,或者用針頭處理設備進行安全處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輸液器等醫用銳器以防刺傷。禁止將使用後的一次性針頭回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觸使用後的針頭、刀片等銳器。采血時要用安全的蝶形真空針具,降低直接接觸血液的危險性。

物品和環境的消毒處理 (1)原則:對所有器具嚴格消毒,為保證消毒效果,器具必須用熱水和清潔劑洗干凈後再消毒。所有符合消毒規范的消毒程序都足以殺滅HIV、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2)具體作法:溫度計及其盛器應放在病床邊。每次使用後可放入加入70%~75%乙醇溶液的盛器內,並加蓋。分泌物、排泄物和醫用敷料、病理廢物等污物應放入結實的一次性袋內,如袋外有污染物時需再加套一層,直接焚化處理或在消毒後處理。污染被服應置於污衣袋或塑料袋內,並將「隔離」二字標上,盡量高壓消毒。如污染嚴重,高壓消毒後棄去。被患者血液、體液污染的地板等外環境,應用次氯酸鈉(1∶10)稀釋,即有效氯約(500 mg/L)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