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外國人教你怎麼用手套
擴展閱讀
蘇州什麼市場批發旗袍 2025-01-11 06:32:01
綠茶裙子搭配什麼鞋 2025-01-11 06:28:53
皮衣怎麼保管好看 2025-01-11 06:28:30

外國人教你怎麼用手套

發布時間: 2024-11-15 08:10:51

❶ 握手,握手的規則。

無論是在商務場合還是一般性社交場合,我們都明白跟別人握手為禮的重要性,但是卻很少人要關注握手時的禮儀,這里我談談在握手的時候應該注意的幾個細節問題:

握手錶示一種尊重,簡單握握手,有的時候會讓別人感到「如沐春風」。

從交際禮儀上來講,握手有一個重要的禮儀問題,就是伸手的先後順序。

禮儀是人際交往中的行為規范。所以在比較正規的場合,人和人握手誰先伸手是有標准化做法的。兩個人同時伸手操作上概率不高,總有一個發起者。當然,作為我們自己有的時候也別和人家太較真,如果有人並不知道規范的禮儀而先伸手了,你要和人家合作,沒必要端架子,真正懂得社交禮儀的人還是強調平等和尊重的基本原則的。在禮儀之上,平等和尊重要比規范更加重要,只不過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理解禮儀的情況下,禮儀才發揮出來更加優雅的風度。

在一般性的交往應酬之中,握手的標准伸手順序應該是:

(1)地位高的人先伸手;
(2)男人和女人握手時,應該是女人先伸手,女士有主動選擇是否有進一步交往的權利;
(3)晚輩和長輩握手,應該是長輩先伸手;
(4)上級和下級握手,應該是上級先伸手;
(5)老師和學生握手,應該是老師先伸手。

在正規的商務場合,則應該基於位高者先伸手的原則下,上述的5個順序都完全適合於正規場合,但是身份不同是不一樣的。例如,女士是公關經理,男士是董事長,女士職位顯然比男士低,兩個單位商務交往,就是董事長地位高,因此應該由董事長先伸手。但是在一般性的社交場合,無論職位高低,仍然是女士優先,大家在一塊玩,不講職務,不講頭銜,那麼在禮儀上就是女士的地位高於男士,因此應該由女士先伸手。

除了場合外,握手還有特殊性。最重要的表現在在家裡或單位接待客人時,賓主之間握手。一般的規則是:

(1)客人到達時,主人先伸手。主人先伸手錶示對客人的一種歡迎(比如:客人來拜訪,主人不伸手說明不拿客人當回事。);
(2)客人告辭時。客人先伸手。(比如:中午到別人單位去拜訪,客人辭行先伸手錶示主人請留步,主人先伸手錶示逐客,別混飯。)

個人和群體握手的順序。

1、由尊而卑:如果在場的人是一個單位的或一個家的人的話,地位高低是很容易分清的。握手由地位高的開始依次往下排。

2、由近而遠:周圍有四五個人,或者在宴會廳門口排隊,領導排隊迎候客人,就不能跳越,應該伸手和最近的人開始握手。群體和個體握手,個體沒有伸手,群體的同志就不能先伸手。(舉例:某個體到一個公司去做報告,主人派一個司機和一個女辦公室主任隨同專車來接,個體應該先和女士握手,但司機卻先伸手了,這讓個體很尷尬。)

3、順時針方向前進:圍在一個圓桌上,或者坐在一個客廳裡面,四面都有人,握手的標准化做法是主人先和自己右手的人握手(右手的人一般是主賓),然後按順時針方向前進。順時針方向前進從國際上來講是一種比較吉利的方向。一般在社交場合人們不喜歡倒時針走,除了運動會入場式或轎車在酒店大堂停車(交通規則要求)、追悼會或遺體告別等情況外。

握手禮儀之中,手位也是有講究的,就是手伸出來的伸法。

一般情況下,標准化的手位應該是手掌與地面垂直,無論是掌心向下還是向上的手位都是禁忌而不可取的:

1、掌心向下:掌心向下給人一種傲慢的感覺,自認為是大人物,「俯視芸芸眾生」。掌心向下只有交警指揮交通時才會見到。

2、掌心向上:一般情況下掌心向上是表示謙恭。但平時最好別伸,搞不好就成「乞討狀」。

一雙手同時握住對方的手的手位在專業講法叫「手套式握手」,又叫「外交家握手」。除非是熟人之間表示故友重逢、認真慰問或者熱情祝賀,外人不講這種方式,尤其是對異性。一般而論,我們是用一個手去握對方的一個手,手掌握著對方的手掌,而不是握人家的手腕,除非人家沒有手掌,但也不要僅僅握對方的手指部分。

握手時的力度和時間恰當也是禮儀。

跟任何人握手,時間是很重要的一個點。例如,不太懂禮儀的男士握著女士的手長時間不放,這反而是一種不尊重。

一般和人家握手時間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長,所謂「過猶不及」。一般和人握手最佳的做法是三到五秒鍾,當然也不要一碰就跑。

握手時最佳的做法是稍微用力,但是不能太狠。有的人為了表示自己的熱情而刻意用力握手,其實握手無力確實是一種缺乏熱情的體現,但是每個人本身握手的自然力度其實可以在其外表個性和自然表現中察覺,過於刻意的用力握手是完全可以輕易被人察覺,這樣的力度不但不會為「熱情」加分,反而有些失禮會減分(例如,有些相似興奮過度的表現)。

握手時的幾個基本禁忌:

1、最重要的禁忌,心不在焉:不看著對方,甚至是與旁邊的人聊天。心不在焉的握手不如不握。
2、除非沒有右手,否則必須伸出左手:一般握手,尤其跟外國人握手,如新馬泰一帶、穆斯林地區、印度人,左右兩只手往往有各自的分工,只用右手行使禮節;另外在英語文化中「右」是上位,是好的位置;而「左」是下位,是不好的位置。
3、握手時戴手套:國際慣例只有女人在社交場合戴著的薄紗手套可以不摘。此外一般用的禦寒的手套一定要摘。
4、在國際交往中,尤其是到西方國家去,握手要避免所謂雙手交叉握著對方的雙手,即所謂「交叉握手

❷ 什麼是服飾禮儀

我們曾經說過:服飾在一個人的個人形象里居於重要地位。偉大的英國作家莎士比亞曾經說:「一個人的穿著打扮,就是他的教養、品位、地位的最真實的寫照。」在日常工作和交往中,尤其是在正規的場合,穿著打扮的問題正在越來越引起現代人的重視。從這個意義上,服飾禮儀是人人皆須認真去考慮、去面對的問題。但是,我們有相當數量的同志在穿著打扮方面,基本上還是處於無師自通的狀態。所以有鑒於此,我們有必要專門來談談服飾禮儀。我是個男人,我得先說說男人的問題,我想跟我們在場的觀眾和電視機前的觀眾出這樣一個問題:您認為一個男人打領帶的時候最重要的禮儀問題是什麼?

我們曾經有一句話:女人的時裝永遠少一件。女同志總覺得自己的衣服不夠穿,時裝總是少一件。但是同樣的道理,男人的領帶也永遠少一條。其實在比較重要的場合,男人打領帶是非常重要的一種禮貌。比如我們穿西裝,一般情況下男同志穿的西裝、套裝主要是藍色的純毛套裝,這是一般意義上的上班裝。上班裝你沒有必要天天換,你換襯衫、換領帶。比如一個男同志一個星期上五天班,他要足夠聰明的話,他的領帶每天換一條,他給別人的感覺就像是天天換衣服。

打領帶有些什麼問題比較重要呢?第一,與之配套的服裝有講究。金教授有一句很俗的話,穿套裝的時候不打領帶是不行的,像我現在穿的是套裝,那一定要打領帶。穿套裝要沒有領帶,這西裝就沒味道。倒過來說,不穿套裝的時候,大可不必去打領帶。我們一般同志會犯幾個常識性錯誤,比如我們經常見到同志穿短袖襯衫打領帶。我想告訴你,如果你穿的是短袖襯衫不是制服的話,大可不必去打領帶。短袖襯衫屬於休閑裝,嚴格意義上講,它跟褲頭兒差不多,它跟背心兒差不多,你穿褲頭兒穿背心兒會打領帶嗎?所以在行家眼裡你穿著短袖襯衫打領帶的話,你會給別人煞有介事之感。我有時候參加一些商務活動,我也挺有點不爽,比如一個簽字儀式,它在國際社會普遍受到重視,國外的客人來了,不管天氣多熱他們都是西服革履的,就我們這兒個別同志怕熱,給你穿件短袖襯衫再打一條領帶,這其實是不倫不類的感覺。

你要打領帶,它還有很多講究。比如領帶的色彩有講究,領帶的面料有講究,領帶的款式有講究。如果不穿制服,最好不要打「一拉得」領帶,就是帶拉鎖那種,穿制服的人用它配套,是為了省事。正式場合,假如你穿身高檔的西裝,你把這一拉得領帶一打,你的檔次就下來了。因為那玩意檔次不高,它是配套裝制服的。其實看一個男同志會不會打領帶,有兩個細節很重要。第一個很重要的細節,你得注意領帶的打法,前兩年流行一種打法,叫「男人的酒窩」。什麼叫「男人的酒窩」?其實就是在領結下面壓出一個槽來,你說是個坑也行,你說是個溝也行,「男人的酒窩」。大家看電視,看新聞聯播,你注意一下歐美的時尚人士,常常是這種情形。那天一個同志跟我講:「老金,我看你這「男人的酒窩」看了半天沒發現哪兒好看。」我說:「我跟你說實話,其一,它是時尚。其二,它等於變相告訴你,我打了一條高檔領帶。」因為只有真絲領帶它柔軟度好,壓的這個槽這個坑才能堅持下去。你拿個尼龍領帶壓個槽,一會兒它就回去了,它無法支撐,當然這些知識你得略知一二,你要是不略知一二就麻煩了。

那天一個同志過來跟我聊天,說:「金教授你比較忙吧?」

我說:「我最近是比較忙。」

他說:「你看你忙的,領帶都沒有打好。我來幫你。」

沒想到他過來就把我領帶上的這個酒窩給我滅了。

他認為我是沒有打好。

此外,你看一個男同志會不會打領帶還有第二個很重要的細節,就是他有沒有使用領帶夾。時尚的人士一般是不用領帶夾的。我們有些同志有個誤區,因為沒有人教他。他誤認為打領帶一定要用領帶夾,其實大可不必。穿西裝的時候只有兩種人才用領帶夾:第一種人是誰呢?穿制服的人。工商、稅務、警察、軍人、空中先生,你注意了嗎?他們領帶夾都是統一製作的,有標志,國徽、警徽、軍徽、航空公司的標志,它是配套的,屬於CIS,即企業形象可識別系統。他那個領帶夾一夾,咱們就知道他們是干什麼的。第二種人是誰呢?大人物——領導人,大老闆,他們應酬比較多,我現在陪著外商在一塊兒吃飯,說實話,沒有外商在場的時候我喝湯我怎麼喝都行,我拿起碗來倒著喝都行,但有外商在場的時候,大庭廣眾之下不是得注意舉止嗎?我得拿一隻調羹舀著喝,你想想,我拿調羹舀著喝的時候我這兒是不是要夾領帶夾?否則領帶亂竄,我這兒喝湯呢,我沒把領帶夾住,一彎腰,你說誰先喝湯?領帶。因此,領帶夾是大人物用,穿制服的人用,一般人沒必要用。我想通過這個簡單的例子講服飾禮儀的一個重要特點,即規范性。

服飾服飾,顧名思義即可分作兩塊:服和飾,下面我揀要點來進行講解。首先,我來講講服的禮儀。我們曾經說過,服裝有三個功能:第一個功能,重在實用。第二個功能,表示地位和身份。第三個功能,表示審美。就是你的品位,你的藝術造詣。一般而論,服的禮儀有四個要點:

第一個要點,符合身份。說俗了,男人要像男人,女人要像女人,孩子要像孩子,阿婆要像阿婆。我們經常見到這樣的同志,其衣著老的不像老的,小的不像小的,有點畫蛇添足。

假定我是一位60歲的老人,男同志,那我的穿著打扮就得注意,我不能穿一身童裝,我穿一身童裝簡直就是蠟筆小新,它不合適。同樣的道理,作為女同志,如果你60多歲了還把自己打扮得像一名超齡小甜甜一樣,也不太合適。所以你的著裝一定要注意符合身份,比如我這兒說個最老土的例子,裙子一般都是女人穿的,當然也有例外,蘇格蘭、英格蘭地區,男人穿裙子,查爾斯王子就穿過裙子,但是我們一般大陸來講,男人是不可能穿裙子的,除非有一些商場服務生他是特殊情況,招攬客人,否則的話如果金教授我現在穿一條裙子上街去了,別人該懷疑這是男人嗎?不正常。著裝一定要注意符合身份。我們一般強調男女之別,長幼之別,職業之別,身份之別,這四個別,國際交流中還要加上一個民族之別。一定要有所區別。

第二個要點,揚長避短。穿著打扮,在一般情況下要注意的一個點就是揚長避短。我們每個人的身材都有優點,都有缺點,有的人胖,有的人瘦,有的人黑,有的人白,那你是不是要注意揚長避短的問題。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穿西裝,一般情況下,工作場合我一般會穿藍色的或者灰色的,它是經典的上班裝。平常我要強調一些自己個性的話,我喜歡穿咖啡色西裝。說實話哪天你要在社交場合見到我,你會註:意到,我一般穿咖啡色西裝,大家有沒有看那個鳳凰衛視節目,鳳凰衛視節目裡面有一位著名主持人,很多人都知道他,竇文濤,一個帥哥,你注意到他的習慣嗎?他過去喜歡穿一個馬甲,最近則改穿花襯衫了,鏘鏘三人行,連續兩三年我記得他不斷地換馬甲,換花襯衫,那實際上是他的風格。但是你一定要注意,風格是風格,你得揚長避短,比如我曾經講過,如果我脖子比較短,我就不穿高領衫,我穿U領或者V領的服裝,露出一段胸部,冒充脖子。我穿一個高領衫,我沒有脖子了。我腿長得比較粗短,我盡量不穿超短裙,否則別人一看,那也叫腿?穿著打扮這一點其實是非常重要的,要揚長避短。

第三個要點,區分場合。在穿著打扮方面,實際上我們會遇到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就是一個人他面對的場合多種多樣。我們很多老百姓都有一個小小的缺點,就是著裝不分場合。比如有的同志在上班的場合穿得非常不正規,你有沒有見過這樣的人,在機關也好,在公司也好,穿得非常隨便,比如拖鞋式涼鞋,露腳趾涼鞋,露臍裝,超短裙,跨欄背心都穿進來了。顯得很是有點不務正業的感覺。工作場合你就是要穿套裝制服,表示鄭重其事,統一劃一,嚴肅嚴謹。倒過來說,我們還有的同志犯另外一個錯誤,不該講究的時候卻又講究了,逛八達嶺去了,游頤和園去了,西服革履,套裝套裙,有意思嗎?沒有意思!你穿高跟鞋爬八達嶺長城,你上得去下不來。它有難度啊。著裝一定要區分場合。從服飾禮儀的角度來講,著裝實際上存在下述三大場合。

其一,辦公場合。辦公場合指的是我們上班的時間,它的基本要求是四個字:莊重保守。在辦公場合隨便穿是不行的,辦公場合要求你莊重保守,要穿什麼?穿套裝,穿套裙,穿制服。沒有套裝、套裙和制服,則要穿長袖襯衫、長褲、長裙,這樣才顯得你鄭重其事。倒過來說,辦公場合穿時裝、穿休閑裝非常不合適,這個一定要講究。

其二,社交場合。社交場合指的是工作之餘的交往應酬的時間,就是下了班之後跟朋友跟熟人在一塊交際應酬的時間,比如宴會、舞會、音樂會、聚會、串門,都是典型的社交應酬。自己一個人吃飯那叫吃飯,和朋友在一塊兒吃飯那叫宴請,宴請實際上就是交往應酬。社交場合著裝的基本要求是什麼呢?四個字:時尚個性。如果說工作場合不能時髦不講個性的話,社交場合就是要時髦個性,要穿什麼衣服?穿時裝,穿禮服,穿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裝。說實話,西方男人穿的禮服——燕尾服不太適合我這種身材,燕尾服它是倒梯形的造型,適合肩膀比較寬大的人,中國人的身材一般是H型,不像他們,他們的肩比較寬廣。所以我參加社交場合,比較喜歡穿我們自己的中式服裝,中山裝,唐裝,甚至穿對襟的襖之類的,它比較合適。

社交場合的服裝通常都講究個性,我給大家講兩個笑話:

我有一名外國的學生,20世紀90年代中期要畢業前,到我家來看我,跟我聊天。聊著聊著突然就跟我說:「金教授,畢業之際想跟你要件禮物,作為紀念。」

我帶過不少留學生,沒聽過一個人張嘴問我要過東西,我很吃驚。我咬牙切齒想了想,就跟他說:「承蒙你抬舉看得起我,你金教授家房子不小,可是裡面值錢的東西沒幾個,你要看得上,我也就不客氣了,除了老婆孩子,看上什麼你就拿什麼。但限拿一件,不能多拿。」

你猜他看上什麼了?當時我在部隊大院住,他到我家來我也不跟他見外,熟人嘛。我穿的是軍褲,老頭衫,天熱,他看上我這個軍褲了,他說我想要這個。我挺高興,我說:「那就給你,給你弄一奈新的,再送你一件軍褂要嗎?現役軍人那種衣服咱不敢要,以前那種老式軍裝,淘汰的那種我有,你要嗎?」

他說:「要。」

我說:「腰帶呢?」

他都要,都拿走了。第二天他們的同學跟我舉報,說他穿著我送的那一身行頭跑天安門拍照去了。他覺得那樣子很酷,他其實追求的就是有個性。

我跟外國朋友打交道時,我喜歡送民族服裝給對方做禮物。送一身扎染的服裝,送一件真絲的襯衫,都很有特色。

我有一位朋友在外地的一個地方當縣長,那天來一位外商,跟他們那兒一個企業家談生意,非要見見縣長,國家扶植民營企業,縣長聽說企業提這個要求也就去了。本來縣長在工地,農田基本建設工地,穿得比較隨便,夾克衫。結果臨時去了,上了車才突然想起來,來不及換西裝了。時間有限,外商要趕飛機。縣長就盯上那司機了,看上了那司機穿的卡中山裝。他就問對方:「你身高多少?」

司機說:「1米74。」

「腰圍多少?」

「二尺五。」

「行,咱倆一樣,把車停一邊,咱倆換了。」

他在車上就把司機的卡中山裝給穿身上去了,車內比較狹窄,扣子就沒系好。大概就是第一個扣系第二個眼兒去了,還有口袋蓋一個在裡面一個在外面。就是反正有點別扭。

他到達後,跟那個外國客人談了一個多小時,這個扣子始終系錯一眼兒,而且一個口袋蓋在裡面另一個在外面,但無人察覺。

走的時候老外就跟他說:「哎呀!領導啊,感謝你:第一,說明你這個領導支持這個企業。第二,還學會了怎麼穿中山裝了。」

這位領導此時才發現自己的問題。對方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這個是我們自己的服裝,中式服裝、民族服裝,我要怎麼穿就怎麼穿,它的個性與特色我們才明白。

我們很多中國人為什麼穿西裝、穿套裙看著不太順,他不會穿。你穿自己的服裝其實最拿得准了,你有數,你有經驗,所以社交場合穿禮服、時裝、民族特色的服裝是最佳的選擇。當然社交場合最不該穿的衣服就是制服了。

其三,休閑場合。什麼是休閑呢?休閑的場合指的是工作之餘個人活動的時間。它指的大概是這幾個情況:第一,在家睡覺。第二,健身運動。第三,觀光游覽。第四,逛街購物。這樣一些場合我們把它叫作休閑的場合。這個場合穿著打扮的基本要求是什麼呢?四個字:舒適自然。用我的話來講,只要沒有違反法律,只要沒有違背倫理道德,只要沒有影響安定團結,自己完全可以隨便穿。這是最不該講究穿著打扮的地萬,穿褲衩、背心、牛仔、夾克、拖鞋、涼鞋、光大腳丫子,都可以隨你便。可是,我們經常還有同志出洋相。我有一次到美國去開會,一位美國友人就跟我講,說:「在我們這兒見到穿西裝、打領帶的人都是你們大陸來的。」把我氣壞了,當然這種人是個別人,可是你到國際交往中你被別人看到,影響形象。所以著裝要區別場合!公務場合,講究莊重保守。社交場合,講究時尚個性。休閑場合,則講究舒適自然。

第四個要點,遵守常規。有關著裝的約定俗成的規矩你一定要自覺遵守。下面分別跟大家講講穿西裝和穿套裙的規則。我已經講了一次,但是要點一定要講,穿西裝有些規則你是要注意的,譬如,西裝上衣下面這兩個口袋,有經驗的人知道,這兩個口袋裡是不能放東西的,聰明的人西裝買來之後那個口袋的線都不要拆開,不拆開誰能放東西。我們有的老兄,一看就比較老土,這邊一盒香煙,那邊一串鑰匙,跟開雜貨鋪似的,影響西裝整體造型。

穿西裝最重要的游戲規則,我們把它叫做三個三。為什麼叫三個三?有三個問題需要注意,每個問題里都有個三字,所以叫三個三。哪三個三?

第一個「三」,三色原則。我們曾經說了一次了,講究的男人都知道,穿西裝的時候,全身的顏色是不能多於三種的,包括上衣、下衣、襯衫、領帶、鞋子、襪子在內,全身顏色應該在三種之內,此即三色原則。

第二個「三」,三一定律。什麼叫三一定律?重要場合你穿西裝、套裝外出的時候。鞋子、腰帶、公文包應為同一顏色,而且首選黑色。說實話,這個男女有別,男人其實在服裝方面可選擇的餘地比較小,不像女同志,漂亮衣服全是你們的,我們有什麼選的?也就是西裝、夾克、牛仔,一個扣,兩個扣,三個扣,沒扣,黑的灰的藍的,所以男人強調的是細節。大家知道,認為男女會穿一般講什麼?女人穿流行,男人穿品牌。前者追求時尚,後者則關注。它講一個檔次。

第三個「三」,三個錯誤。我們也曾經說過一次了,穿西裝時有三種錯誤是不能犯的。第一個錯誤,袖子上的商標沒拆。買了西裝之後,商標是一定要拆掉的,說明西裝被啟用了,如果商標不拆,有畫蛇添足之感。第二個錯誤,就是非常重要的場合,尤其是國際交往中,穿夾克,穿襯衫,打領帶。這個不太合適。穿夾克、穿短袖衫打領帶自己人內部活動可以,對外交流不夠正式。第三個錯誤,襪子出現問題。重要場合,白色的襪子和尼龍絲襪都是不和西裝搭配的。所以這個一定要講究,這是西裝的規則。

我們再來談談職業場合著裝的禁忌。職業場合,男人也好,女人也好,只要在上班,著裝有六大禁忌。

第一個禁忌,過分雜亂。亂穿。比如我們見到有同志穿了一身很高檔的套裝和套裙,一看就是職業裝,你總覺得她不夠味。為什麼呢?風凰頭、掃帚腳。比如男同志穿西裝腳上卻穿雙布鞋。

那天我問一個老兄,我說:「你怎麼穿西裝穿雙布鞋啊?」

他告訴我:「舒服。」

我說:「你穿著舒服,我們看著不舒服啊。」

也有個別女同志這樣,穿很高檔的套裙,光腳丫子穿雙露腳趾的涼鞋,很不合適。重要場合你要注意,穿套裝、套裙時要穿制式皮鞋。制式皮鞋,男的是指系帶的黑皮鞋,女的指的是黑色的高跟、半高跟的船形皮鞋,跟制服配套的。這是非常重要的游戲規則。過分雜亂不可以。

第二個禁忌,過分鮮艷。制服也好,套裝也好,需要遵守三色原則,什麼是三色原則?我們剛才講了,全身顏色不多於三種,男女的制服、套裝都要遵守這個規則。不能過分鮮艷,圖案也要注意,重要場合套裝制服盡量是沒有圖案,或者規范的幾何圖案,比如我這個領帶,條紋的,我還可以打什麼領帶?格子的、點的,但是不能過分花哨,我不可能在這上面印上三個字:我愛你。我愛你,你愛我嗎?有的同志上面什麼阿貓、阿狗、熊貓盼盼,米老鼠、唐老鴨,一看就是不夠穩重,這個不可以。

第三個禁忌,過分暴露。一般我們在重要場合著裝講這樣幾個不露:第一,不暴露胸部,第二不暴露肩部,說白了,就是不穿無袖裝,你穿一個無袖裝,當然男同志一般沒機會穿無袖裝,穿無袖裝的主要是女同志。時裝、社交裝、休閑裝可以穿無袖裝,工作裝不能穿無袖裝,因為無袖裝會暴露腋毛,搞不好還露出一圈內衣,顯得不夠正式。不暴露胸部、不暴露肩部、不暴露腰部、不暴露背部、不暴露腳趾、不暴露腳跟,此所謂正式場合六不露。

第四個禁忌,過分透視。重要場合注意,內衣不能讓別人透過外衣看到,什麼顏色的,什麼款式的,是長的還是短的,有沒有圖案,這都是非常不禮貌的。

第五個禁忌,過分短小。

第六個禁忌,過分緊身。

職場著裝六不準,即過分雜亂,過分鮮艷,過分暴露,過分透視,過分短小,過分緊身。它是職場著裝最基本的規范。以上,就是我們講的關於服的札儀。

下面再跟各位簡單講講飾的禮儀。飾物,在比較重要的場合,男同志也好,女同志也好,身上的裝飾是比較重要的。我們所用的裝飾其實是兩種,第一種,是實用型的。比如男同志的手錶、鋼筆、打火機。我們私下有句話,把它叫男人三件寶,是實用性質。其實現在某種意義上很多男同志女同志拿這個手機,它有實用性質,也有裝飾性質。有的時候很貴的手機可以當小鏡子用,可以拿出來顯擺顯擺。大部分的飾物有實用性質的,像我們曾經講過,重要場合,男人看錶,女人看包。這個男人的表、女人的包它都是有實用性質的,但是更多的飾物它是裝飾性質的,它沒有什麼實用性質。第二種,就是裝飾型的。比如女同志的耳環,它有什麼實用性質?胸針它有什麼實用性質?耳環的實用性質是讓耳朵聽得更清楚?它不是助聽器,腳鏈戴一串它有什麼實用性質?減肥?不可能!所以它實際上是一個裝飾性質。

下面我簡單講一講飾物佩戴和飾物使用時需要注意的基本禮儀。大體上,我們要講以下四點:

第一點,最重要的一點,以少為佳。你在工作中也好,下了班在生活中也好,身上使用的飾物越少越好。就首飾而論,女同志戴戒指啊,項鏈啊,耳環啊,胸針之類,在一般場合身上的飾物三種之內是最好的。而每一種不多於兩件,則是最正規的。像耳環你可以戴一對,手鐲你也可以戴一對,但是每種最多戴兩件。全身上下不多於三種,多於三種有弄巧成拙之感。當然我們說實話有人可以例外,新娘就可以例外,因為新娘一輩子只有一次。飾物戴得太多就麻煩了,你能夠設想一個女同志,戴四個戒指,戴三副手鏈,再戴兩個鐲子,要是跟誰打招呼,手鐲、手鏈亂晃跟呼啦圈似的。

第二點,同質同色。什麼意思?色彩和款式要協調。我上次曾經講過一次了,我說比如我現在要戴一枚黃金的胸針,我穿旗袍裙參加酒會,黑色旗袍,戴一枚黃金的胸針,很醒目的。我要戴一枚黃金的胸針,我的戒指或者項鏈也要首選黃金質地的。我要戴眼鏡,金絲邊眼鏡跟我這個黃金胸針配起來就更好看了。質地、色彩要相同。現在流行戴白金首飾,那我戴個白金戒指,那我的項鏈則要首選白金,沒有白金我戴白銀,沒有白銀我戴不銹鋼的,即使重點,但它還是協調的。所以佩戴首飾的第二個原則就是同質同色。

第三點,符合習俗。入國而問境。入鄉而隨俗!現在大家經濟條件好了,戴黃金、白金的人倒少了,現在戴珠寶的人比較多,而且現在北方地區,他比較喜歡戴翡翠,北方人戴翡翠的一個講究是:男戴觀音女戴佛。它是一個習俗的問題。再比如,我跟我們很多申國同志講,我說:「你要在國內你就無所謂,你要到歐美國家去,特別信天主教的國家去,注意,十字架的掛件別常戴。」你要懂基督教、天主教你就會知道,那十字架是不吉利的標志。那上面釘死過基督耶穌的,你戴那個玩意有點不倫不類。

再比如,我們老祖宗有個習慣,這個是民俗,老祖宗一般規定戒指戴在左手上。不戴右手,因為右手幹活,容易碰撞、丟失、磨損,左手一般不幹活。目前,在國內外多數地方,人們左手無名指戴戒指的意思是結婚了,或者訂婚了,名花有主了。

我有一次看比賽去了,過來一個外國記者他就問我:「金SLR,你看那個女孩怎麼稱呼?」

我看不清楚,我有點眼花,我說:「那不是女人嗎?你叫她小姐就行了。別叫她大姐,北京人不喜歡被叫大姐,大姐顯老。你該叫小姐。當然別叫別人大小姐。港台叫大小姐是有錢人,咱們大陸你叫大小姐有諷刺之嫌,你就叫小姐。」

他說:「我不敢叫。」

我說:「為什麼不敢叫?」

他說:「你沒看,她戴四枚戒指。」

那個外國人還問我:「這是什麼含義?」

要跟咱自己人說,這個是沒文化,外國人在那兒,咱家醜不可外揚,我跟他踢皮球,我說:「這個在我們大陸還是有含義的,這個一般表示這個……」

我也想不起來啥含義,我編都編不出來。邊上有一位國內的記者,記者嘴快,救了我的命了。他告訴外國記者:「這個在我們大陸是有含義的,一般的含義是表示富有。」

沒曾想對方還真信,掏出本來一邊記一邊說:「怪不得,見過好幾個這種富有的人。」

這其實不是富有,這是沒文化。所以佩戴首飾要以少為佳,同質同色,符合習俗。

第四點,注意搭配。要和你的服裝和諧,要和你的其他的首飾和諧。比如你戴一個高檔的鑽戒,如果你這是真材實料一個高檔鑽戒,配時裝最好了。那至少它會相得益彰。你穿一牛仔褲,穿一乞丐裝,別人就會以為你戴的鑽戒是玻璃渣子。再說個不好聽的話,你戴一高檔鑽戒,上萬的,怎麼也得坐轎車、坐計程車吧?你騎一自行車,戴一鑽戒,別人可能會心裡想,是真貨嗎?很簡單的道理。與此同時,它其實還有跟其他飾物搭配的問題。比如我再給在場的同志和電視機前的同志出兩個小問題,如果你戴薄紗手套,穿無袖旗袍裙,戴薄紗手套,高袖,如果你戴戒指,戒指戴在手套裡面還是外面?如果你穿超短裙,你穿連褲襪,戴腳鏈,腳鏈藏在襪子裡面還是外面?

它們二者其實都是搭配的問題。具體而言,戴薄紗手套的時候戒指戴在哪兒?標准化做法是戒指戴在手套的裡面。你也許會說:「不可能嘛,我經常見到有人戴外面啊?」你下次瞪著眼睛看清楚那種人是誰,那是新娘。新娘在當眾結婚的時候,宣布承諾,戴在手套外面,等於宣誓自己嫁了。戒指者,戒其行止,有約束之嫌。一般人戴戒指沒必要戴在手套外面,戴在手套外面有招搖之嫌。

那麼,腳鏈在穿絲襪的時候,腳鏈戴在絲襪裡面還是外面呢?標准化做法,戴外面。誰戴腳鏈?腿長得漂亮,走路樣子好看的女人。腳鏈上有鈴有墜的,我們有經驗的人知道,穿制服、穿套裝、套裙的時候女士不戴腳鏈。上班時,提供的是愛崗敬業的精神和訓練有素的服務,而不是漂亮的造型和優美的大腿,但是社交場合是另外一回事了,社交場合就是要突出自己的漂亮。那個腳鏈在襪子外面晃,等於告訴別人:瞧瞧,咱真漂亮。你把它戴在絲襪裡面行嗎?那叫靜脈曲張,看不見所以戴首飾搭配協調的問題,跟我們前一講講的化妝協調的問題一樣,都是非常重要的。這是教養與品位的問題。一個人的服飾如果應用得到位,會為你的穿著打扮的美麗平添姿色。當然,如果一個人的穿著打扮得不到位,則會弄巧成拙、貽笑大方。我們在今天這里介紹服飾禮儀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能夠以服飾恰到好處地美化自身,美化生活,美化社會。

❸ 中國是世界最大軍用手套出口國,為何美國士兵都戴,中國很少戴

軍用手套對於士兵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裝備。手套的作用是很明顯的,如今各國軍隊里,都有發放軍用手套的制度。手套,可以很好地保護士兵的手部,可以讓士兵在復雜且惡劣的環境下,更靈活地使用雙手。

而我國的士兵,由於沒有這種傳統,就算是配發手套,也很少有人會帶(特殊任務除外)。並非是我國軍隊認為手套無用,而是在大部分中國士兵的心中,只有真正用手觸摸到武器,那麼才能發揮出武器最大的實力。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國是最大的軍用手套出口國,但是我國士兵卻不怎麼戴手套的原因。

❹ 外國人的手套尺碼和中國一樣么我們的大小尺碼是M,L,XL ,他們也是和我們一樣么

一般尺寸:

「L」(large)表示大號,「M」(midd1e)表示中號,「S」(small)表示小號,「XL」表示特大號,」XS」表示特小號。

一般手套規定代號:

男士(M),女士(L),兒童(J)。M/S=男士S號,L/M=女士M號,J/L=兒童L號。

外國人主流品牌的手套尺碼和中國一樣,為國際標准。但不同品牌的尺碼設計可能會出現輕微的偏差,因此在購買手套時最好到實體店進行試穿後再決定是否購買。

(4)外國人教你怎麼用手套擴展閱讀

測量製作左手五指並緊,用格尺測量手踝(手背手腕關節處)到中指指尖處長度此長度為手的總長度,然後在白紙上畫一條與測量長度相等的豎線,用格尺測量中指叉到中指尖的長度此長度為中指長度,然後在原有的豎線上測量出中指的長度畫一條平行的橫線。

以中指叉為准,用格尺測量食指外側到小指外側的寬度此寬度為手掌寬度,手掌寬度÷2得到中間值,然後在中指長度的橫線上畫出與手背總長平行的兩條豎線,紙上應該有了一個「田」字,接下來用手掌的寬度÷4得到的數字加上0.15CM第一個數字的合就是食指的寬度。

而中指的寬度與食指的寬度相差1MM無名指的寬度與食指相差2MM小指的寬度與中指的寬度相差3MM食指的寬度最數值最大,然後在手掌寬度畫上三根豎線,這樣手套樣板就做出來了。

❺ 有一部電影是講高科技的 是外國人 內容好像是 一個外國人帶著一個手套 可以在大廈外面爬上去

是 《碟中諜4》
不錯的看看吧。

❻ 外國人的手套尺碼和中國一樣么我們的大小尺碼是M,L,XL,他們也是和我們一樣么

外國人的手套尺碼和中國大致相同,採用國際通用的尺寸標准。常見的尺碼包括「S」(小號)、「M」(中號)、「L」(大號)和「XL」(特大號),以及「XS」(超小號)。手套的尺碼通常按照性別和年齡段來劃分,例如,男士用「M」,女士用「L」,兒童用「J」。有時,尺碼標識可能結合了男女童的尺寸,例如「M/S」代表男士小號,「L/M」代表女士中號,「J/L」代表兒童大號。
盡管國際標准在手套尺碼上提供了統一指導,但不同品牌可能會根據自身設計調整尺碼,這可能導致細微的尺碼差異。因此,在購買外國品牌手套時,建議消費者到實體店試戴,以確保手套的合身。
在製作或定製手套時,通常需要測量手的尺寸。測量方法包括從手腕到中指指尖的長度,以及從手指根部到指尖的寬度。通過這些測量數據,可以畫出一個「田」字型的參考線,進而計算出每個手指的寬度,以及手掌的整體寬度。這樣,就可以製作出合適的手套樣板。

❼ 西方國家的社交禮儀

一、社交場合中的禮儀
(一)見面禮節去繁就簡
西方國家人民在傳統上有一套繁瑣的見面禮節,從握手、問候到互相介紹都有約定俗成的習慣。相形之下,西方人在人與人間的交往上就比較隨便。在美國,朋友之間通常是熟不拘禮地招呼一聲「哈羅」,哪怕兩個人是第一次見面,也不一定握手,只要笑一笑,打個招呼就行了,還可直呼對方的名字,以示親熱。
但在正式場合下,人們就要講究禮節了。握手是最普通的見面禮。在美國,握手時,男女之間由女方先伸手。男子握女子的手不可太緊,如果對方無握手之意,男子就只能點頭鞠躬致意。長幼之間,年長的先伸手;上下級之間,上級先伸手;賓主之間,則由主人先伸手。
握手時應注視對方,並掐下手套。如果因故來不及脫掉手套,須向對方說明原因並表示歉意。還應注意人多時不可交叉握手,女性彼此見面時可不握手。同握手的先後順序一樣,介紹兩人認識時,要先把男子介紹給女子,先把年輕的介紹給年長的,先把職位低的介紹給職位高的。
(二)稱呼隨便舍姓喊名
大多數西方人不喜歡用先生、夫人或小姐這類稱呼,他們認為這類稱呼過於鄭重其事了。美國男女老少都喜歡別人直呼自己的名字,並把它視為親切友好的表示。
西方人之間,不論職位、年齡,總是盡量喊對方的名字,以縮短相互間的距離。
西方人很少用正式的頭銜來稱呼別人。正式的頭銜一般只用於法官、高級政府官員、軍官、醫生、教授和高級宗教人土等。例如:哈利法官、史密斯參議員、克拉克將軍、布朗醫生、格林教授、懷特主教等。值得注意的是,西方人從來不用行政職務如局長、經理、校長等頭銜稱呼別人。
(三)與人交談莫問私事。
人們的一切行為都以個人為中心,個人利益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這種准則滲透在社會生活的各方面。人們日常交談,不喜歡涉及個人私事。有些問題甚至是他們所忌談的,如詢問年齡、婚姻狀況、收人多少、宗教信仰、競選中投誰的票等等都是非常冒昧和失禮的。
講究「個人空間」。和西方人談話時,不可站得太近,一般保持在50公分以外為宜。平時無論到飯館還是圖書館也要盡量同他人保持一定距離。不得已與別人同坐一桌或緊挨著別人坐時,最好打個招呼,問一聲「我可以坐在這里嗎?」得到允許後再坐下。
(四)社交場合 女士優先
美國婦女在社會政治生活中的地位究竟如何,這里姑且不論。但在社交場合中,她們總是會得到格外的優待。尊重婦女是歐美國家的傳統習俗,從歷史角度分析,是受到歐洲中世紀騎士作風的影響;若從宗教的角度分析,它是出於對聖母瑪利亞的尊敬。
按照西方人的習慣,在社交場合,男子處處都要謙讓婦女,愛護婦女。步行時,男子應該走在靠馬路的一邊;入座時,應請女子先坐下;上下電梯,應讓女子走在前邊;進門時,男子應把門打開,請女子先進。但是下車、下樓時,男子卻應走在前邊,以便照顧女子;進餐廳、影劇院時,男子可以走在前邊,為婦女找好座位;進餐時,要請女子先點菜;同女子打招呼時,男子應該起立,而女子則不必站起,只要坐著點頭致意就可以了;男女握手時,男子必須摘下手套,而女子可以不必摘下。女子的東西掉在地上時,男子不論是否認識她,都應幫她拾起來。
(五)禮貌用語多多益善
西方人講話嘴很甜,他們對好聽的話從不吝嗇,常令聽者心舒意暢。在美國「請」、「謝謝」、「對不起」之類的語言隨處可聞,不絕於耳。
在美國,不論什麼人得到別人的幫助時都會說一聲「謝謝」,即使總統對待者也不例外。在商場里,售貨員的臉上總是堆著笑容,當顧客進門時,他們會主動迎上來,問一聲「我可以幫助你嗎?」當顧客付款時,他們會微笑著道謝。最後還會以謝聲送你離去。同樣,顧客接過商品時也會反復道謝。
西方人把在公共場所打嗝或與別人交談時打噴嚏、咳嗽都視為不雅,遇到這種情況,他們就會說聲「對不起」,請對方原諒。
二、送禮·約會·作客
(一)送禮
一般說,西方人不隨便送禮。有的在接到禮物時常常顯得有些難為情。如果他們湊巧沒有東西回禮,就更是如此。但是逢到節日、生日、婚禮或探視病人時,送禮還是免不了的。
西方人最盛行在聖誕節互贈禮品。聖誕節時,天真爛漫的孩子們為收到各種新奇玩具而興高采烈,以為這是聖誕老人送給他們的禮物。大人們之間常送些書籍、文具、巧克力糖或盆景等。禮物多用花紙包好,再繫上絲帶。
探病大多是贈鮮花,有時也贈盆景。在習慣上,如果自己親自去慰問,通常送插瓶的鮮花,不必附名片;如果請花店直接送去,就須附名片。 送朋友遠行時,也常贈禮品。禮物通常是鮮花、點心、水果或書籍雜志等。禮品上也附有名片,祝他一路平安。
此外,西方人認為單數是吉利的。有時只送三個梨也不感到菲簿,不同於中國人講究成雙成對。西方人收到禮物,一定要馬上打開,當著送禮入的面欣賞或品嘗禮物,並立即向送禮者道謝。
禮物包裝講究,外表富麗堂皇,裡面卻不一定是太貴重的東西。
(二)約會
西方人辦事講求效率,重視有計劃地安排自己每天的時間。因此他們絕對不希望有人突然來訪,打亂他們的計劃,只有至親好友才可以例外。不僅平時這樣,星期天也如此。
到別人家作客,應該提前一兩天寫信或打電話預約,約會之後不得失約,失約是非常失禮的行為。一旦臨時有事不能赴約,就要盡早通知對方,並表示自己的歉意。前往赴約時,最好准時到達。
(三)作客
約會要周到,赴約要守時,作客時更要彬彬有禮,自然大方。首先要敲門或按門鈴,得到主人允許之後才進門。有些人家門口放有擦鞋的棕氈。就應該把鞋上的泥土擦乾凈,以免弄臟主人的地毯。戴帽子的人進門後要摘帽,在房間里戴著帽於是很不禮貌的。如果是雨天走訪,應該注意把雨傘、雨衣放在室外。大衣、外套脫下後,主人一般會主動為你接過去掛起來,這時可以不必客氣。進屋後,要先向女主人間好,此後向男主人間好。如遇主人家賓朋滿堂,那麼只需同主人和相識者握手,對其他人點頭致意即可。
在西方人家中作客,不必過分拘禮。如果主人請你就座,你為 了表示客氣而不馬上坐下,反而會使主人感覺不安,以為椅子上不潔或有其他不便。作客時不可隨意觀看主人桌上的字紙或翻閱文件。不要撫弄室內的古董珍玩,更不要詢問室內用具的價格。
在西方人家中作客的時間不宜太長,以免耽擱主人過多的時間。但飯後不要立即告辭,應再和主人攀談一會兒,然後道謝離去。如果是夫婦一同到別人家去作客,應由妻子先起立告辭。

❽ 握手有什麼講究

1、不能用左手和別人相握,特別是和阿拉伯人、印度人打交道時,這是因為在他們看來左手是不潔的只能用於洗澡等。

2、不要戴著手套或墨鏡時與別人握手,只有女士在社交場合才能戴著薄紗手套握手。

3、握手時另外一隻手不能插在衣袋裡或拿著東西。

4、握手時面不能面無表情、不置一詞或長篇大論、點頭哈腰,過份客套。

5、握手時不能僅僅只握住對方的手指尖,好像有意與對方保持距離。正確的做法,是要握住整個手掌。即使是對異性,也是如此。

6、握手時不能把對方的手拉過來、推過去,或者上下左右抖個沒完。

7、不能拒絕和別人握手,即使有手疾或汗濕、弄臟了,也要和對方說一下「對不起,我的手現在不方便」。否則會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8)外國人教你怎麼用手套擴展閱讀:

握手順序

主人、長輩、上司、女士主動伸出手,客人、晚輩、下屬、男士再相迎握手。長輩與晚輩之間,長輩伸手後,晚輩才能伸手相握;上下級之間,上級伸手後,下級才能接握;主人與客人之間,主人宜主動伸手;男女之間,女方伸出手後,男方才能伸手相握。

如果男性年長,是女性的父輩年齡,在一般的社交場合中仍以女性先伸手為主,除非男性已是祖輩年齡,或女性未成年在20歲以下,則男性先伸手是適宜的。但無論什麼人如果他忽略了握手禮的先後次序而已經伸了手,對方都應不遲疑的回握。

時間和力度

男士之間或女士之間行握手禮時,只要遵從一般規范即可,握手時間及握手的力度都比較隨便。但是男士與女士之間握手,或者與長者、貴賓握手,則要遵從特定禮儀規范。

握手的力量、姿勢與時間的長短往往能夠表現握手人對對方的不同禮節與態度,我們應該根據不同的場合以及對方的年齡、性格、地位等因素正確使用。握手的時間要恰當,長短要因人而異。握手時間控制的一般原則可根據雙方的熟悉程度靈活掌握。

初次見面握手時間不宜過長,以三秒鍾為宜。切忌握住異性的手久久不松開,與同性握手的時間也不宜過長,以免對方欲罷不能。

握手時的力度要適當,可握得稍緊些,以示熱情,但不可太用力。男士握女士的手應輕一些,不宜握滿全手,只握其手指部位即可。

如果下級或晚輩與你的手緊緊相握,作為上級和長輩一般也應報以相同的力度,這容易使晚輩或下級對自己產生強烈的信任感,也可以使你的威望、感召力在晚輩或下級之中得到提高。與老人、貴賓、上級握手,不僅是為了表示問候,還有尊敬之意。

握手時除了注視對方和面帶微笑外,還應注意應由老人、貴賓、上級先伸手,如果你過於主動就顯得不禮貌。

握手時身體稍往前傾,不能挺胸昂頭。當老者伸手時,應急步趨前,用雙手握住對方的手,招呼「歡迎您」、「見到您很高興」等熱情洋溢的話語。

兩對男女相遇,應先是女士與女士先握手,再由女士分別與男士握手,最後再是男士與男士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