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怎麼戴好無菌手套不卷邊
擴展閱讀
做猴菇適合什麼手套 2024-11-24 02:18:28
弓馬戴什麼手套 2024-11-24 02:18:27
吃雞怎麼獲得免費的手套 2024-11-24 02:07:46

怎麼戴好無菌手套不卷邊

發布時間: 2024-10-30 16:46:59

⑴ 請問各位網友醫生帶無菌手套老是卷邊怎麼辦啊,我手比較大。

選用12寸的手套試試。你平時帶的是9寸的吧

⑵ 你知道醫用橡膠手套是如何製成的嗎可以講一下嗎

第一、一排排整齊的假手是製作橡膠手套用的手膜,他們正在經過肥皂水槽進行徹底清洗。這是製作橡膠手套的第一步,清洗是為了要把在上次生產中留下的殘留物去掉,接著再用漂白劑清洗,把手膜上所有殘留的微粒都清理干凈,因為哪怕是在細小的污染物都有可能嵌入在橡膠手套裡面形成破洞。再漂白劑里清洗完之後,再通過旋轉的圓形毛刷清理掉假手手指間難以清洗的殘留物。接著把假手放進熱水池裡,這是手套製作前最後一道清洗工序。清洗結束後,假手會被旋轉傳送軌道,送進化學水時在其表面形成一層薄膜,這樣橡膠就不會粘附在假手上。

⑶ 為什麼白大褂是白的而手術服是藍色的

我記得我看過一個講解怪醫黑傑克的帖子中有說過,我整理復制科普大家,醫生基本都是三套衣服,洗手衣,手術服,和日常穿的白大褂。

首先是洗手衣,一場手術前先穿洗手衣,一般是藍色或綠色,短袖。參與手術以前,醫生會穿上它進行洗手和消毒工作。洗手衣並不是經過嚴格消毒的衣物,常被頻繁出入手術室的醫務人員也直接穿在白大褂裡面。

然後是手術服,這個最嚴格,顏色也是藍色或者綠色,所用織物屬於醫療用屏蔽織物,主要著重阻隔性能。阻隔性能包括防止液體與微生物滲透的性能。醫護人員在進行醫療救護中,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病人的血液與體液,病人的血液與體液往往可能攜帶各種病原體。穿衣服也要使用嚴格的無菌穿戴法,先是將手術衣輕輕抖開,提起衣領兩側,將雙手插入袖內,兩臂前伸,由巡迴護士協助穿上後,兩臂交叉提起腰帶送向後方,由護士在身後系緊。

手術服中還包含無菌帽子,無菌口罩和無菌手套,帽子和口罩戴法沒啥講究的,手套就比較嚴格了,因為手部接觸到的細菌最多。全名為無接觸戴無菌手套法,或者說是閉合式戴手套法。可有效防止戴無菌手套過程中手套卷邊率和術中袖口暴露率,從而降低手術切口感染風險和醫護人員職業危害。

⑷ 請問各位網友醫生帶外科手套老是卷邊怎麼辦啊,我手比較大。

這個考題的重點不是選擇手套的大小的,是戴手痛的手法的,也就是無菌操作方法的

⑸ 請問各位網友醫生帶外科手套老是卷邊怎麼辦啊我手比較大。

手法最重要了,按無菌操作技術就行.
帶8號半手套的人太少了,是不是你的手套型號有誤?
小經驗:考試時,穿長袖,用袖口衣褶撐就能撐住手套邊了.
手術時,就把手術衣袖口弄下一點,同理.

⑹ 三向瓣膜式PICC導管置入注意事項

腫瘤患者經常需要長期靜脈輸液、化療葯物治療及高濃度營養物質,臨床傳統的用葯途徑為反復淺靜脈穿刺,這種方法會不可避免地造成患者痛苦及化療葯物特殊不良反應對血管的破壞。三向瓣膜式PICC是第二代PICC,它具有革命性的專利設計,導管的末端是鈍圓的封閉結構,開口位於側壁,是Groshong三向瓣膜,回吸時瓣膜向內開放,可以給葯,不使用時導管瓣膜關閉,可以有效防止返血,進氣導管最長可留置1年[1]。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對2007年9月以來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腫瘤三病區住院的50例患者進行PICC置管化療,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齡13~65歲。置管時間為7~130天,平均置管時間為58.5天。50例一次置管成功率為98%,1例因穿刺成功後置入受阻,後予以拔管,患者及家屬拒絕行第二次置管術。不成功率2%.

1.2器材採用美國巴德公司生產的藍色PICC導管,管長60cm,管腔容積1ml,插管前紫外線消毒治療室,光線應充足,並備好用於穿刺的物品。PICC穿刺包、無菌手套、碘酒、乙醇、醫用棉簽、皮尺、止血帶、無菌肝素生理鹽水、可萊福輸液接頭、20ml注射器、靜脈穿刺包、3M透明貼膜。

2術前准備

(1)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使其了解到操作目的、過程及操作後的注意事項及可能出現的並發症,使患者有心理准備,並讓患者簽置管同意書。(2)協助患者擺好體位,並選擇合適的血管及導管(4F、5F)。(3)測量靜脈的長度。(4)PICC穿刺包,稀釋肝素液、生理鹽水。

3置管步驟

(1)確定靜脈和插管穿刺點,貴要靜脈粗、直、靜脈瓣少為首選,其次可選肘正中、頭靜脈。患者平卧,手臂外展與軀干呈90°,測量定位。採用鎖骨下靜脈測量法,從預穿刺點沿靜脈走向至胸骨切跡,再減去2cm[2]。(2)建立無菌區,消毒穿刺點,生理鹽水預沖導管,修剪導管的長度。(3)扎止血帶,以15°~30°進針,一旦回血立即放低角度推入導管針3~6mm,送外套管,左手示指固定導引套管,中指壓在套管尖端處的血管上,松止血帶,抽出穿刺針,用鑷子夾住導管尖端,逐漸將導管送入預定的長度,退出導引套管並劈開移去導引鋼絲,用注射器抽吸回血並注入生理鹽水,連接肝素帽,固定導管,覆蓋無菌紗布,貼無菌透明敷貼。(4)置管成功後,局部壓迫20min,並囑置管肢體避免劇烈活動,以防出血。

4置管後記錄

穿刺者姓名及PICC放置日期、PICC類型、導管型號、導管尖端位置、插入長度及外露長度、所穿刺靜脈名稱、穿刺過程是否順利、固定情況。

5護理

(1)置管前護理。置管前,操作護士要向患者或家屬講明置管的重要性,可能發生的情況以及在操作過程中需患者配合的要點,取得患者和家屬的理解和支持,並與其簽訂穿刺同意書。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及血小板的數值;仔細測量置管長度。在操作過程中嚴格無菌操作,並進行相應的心理護理。(2)置管中的護理。置管過程中注意保暖,當導管進入肩部時,讓患者頭部轉向穿刺側,下頜靠肩以防止導管進入頸內靜脈。送導管困難,可稍拉回導管,輕微調整穿刺針再送管,或邊推0.9%氯化鈉注射液邊送管,遇阻力不可強行送管,囑患者適當調整體位,使上肢與軀干垂直,或稍作停頓後再送管,如果不行則改以對側靜脈置入。(3)置管後護理。在穿刺點處放置一塊約2cm×2cm大小的紗布再加以透明貼膜,這樣一方面可以起到加壓止血的作用,另一方面利於觀察出血情況。一般情況下24h更換貼膜,以後每周更換一次,如有出血、污染、潮濕應隨時更換。更換時注意要自下而上的去除貼膜,不要用手觸動貼膜覆蓋區內的皮膚,嚴格無菌操作。嚴密觀察穿刺點有無出血、水腫,觸摸穿刺點有無疼痛、硬結。如有疼痛、硬結發生,可用喜遼妥塗抹效果較好。如出血量較少直接更換貼膜即可,出血量較大時可在貼膜外用彈力綳帶加壓包紮或在穿刺點放置凝膠海綿止血。每日觀察導管的刻度並記錄,查看導管有無打折。如導管有部分脫出,可採用局部固定,切不可將脫出導管再送入血管中,以防感染。每次輸液時觀察輸液速度,如滴速不暢,可能有管道堵塞現象,並於每日輸液完畢後用20ml生理鹽水脈沖封管。

6常見並發症的預防及處理

6.1導管堵塞護理人員需掌握正確的封管技術,正確的封管可防止血液進入管腔內,致使血液凝固而發生堵管。輸血、血漿、脂肪乳劑等可使導管堵塞的可能性增加,輸液完畢用0.9%氯化鈉注射液沖管;不要經導管采血檢驗。一旦發生導管堵塞,不可強行推注液體,否則有導管破裂或導致栓塞的危險。先檢查導管是否打折,排除以上原因後,若為不完全堵塞,用0.9%氯化鈉注射液反復抽吸或沖洗導管,可獲通管。經以上方法處理仍不通暢時,可用含20~50u/ml的肝素鈉液10ml的注射器抽吸,然後放鬆,藉助負壓,使液體充滿管腔,邊抽邊推,如此反復數次,導管可再通。我科有1例發生堵塞,經以上方法處理後導管通暢。

6.2靜脈炎行PICC後,由於血液流速減慢及導管在血管內造成異物刺激,加之患者緊張致使血管收縮痙攣,易造成上肢水腫、疼痛、靜脈炎[3]。為減少靜脈炎的發生,選擇導管的型號與血管的管徑相適宜,穿刺動作要輕柔,可減少對血管的機械性刺激和損傷血管內膜。輸入刺激性較強的化療葯物,易引起化學性靜脈炎,輸注前應確保導管尖端在上腔靜脈內。發生靜脈炎後,抬高患肢,局部濕熱敷,每日4次,每次20~30min,3天內症狀未能緩解,應考慮拔管。拔管後,應繼續給予濕熱敷,並停止從此部位輸注液體[4]。

7應用體會

(1)三向瓣膜式PICC採用醫用高等級硅膠材料,導管非常柔軟,不論是穿刺過程還是長期置管,都不會損傷血管內膜,不會造成血管壁穿透,降低了靜脈炎或血栓形成的可能。(2)PICC選用肘部靜脈插管至中心靜脈,肘部靜脈易於看到或捫到,其周圍無重要組織結構,操作創傷小,本組中無一例發生血、氣胸,動脈損傷、空氣栓塞等並發症。(3)輸液的高滲性、高黏稠度、刺激性葯物通過PICC導管,直接進入中心靜脈,從而被血液迅速稀釋,解除了葯物對周圍血管的毒性作用,保護了外周血管網,解決了葯物外滲、葯物性疼痛等問題[5]。(4)中心靜脈造成醫源性感染相當高,有報道PICC導管感染病死率為3%,多數感染是由插管處皮膚上的細菌經皮下隧道移居到導管腔外而引起;因此嚴格無菌操作,做好穿刺部位的清潔、消毒、保護非常重要。(5)PICC技術穿刺程序簡單,易於掌握,既消除患者反復靜脈穿刺的痛苦,又極大地減輕醫護工作量,並降低感染的危險,對腫瘤患者多療程化療尤為適用。我科由於使用時間較短,病例較少,可能有很多遠期護理問題未及時發現,如導管漂移、異位、斷裂、栓塞等,在今後的使用中將注意觀察,積累更多的護理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