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半指騎行手套上的小繩是什麼
擴展閱讀
獒犬為什麼戴手套 2025-02-02 09:44:37
皮帶烘乾機有什麼好處 2025-02-02 09:24:03

半指騎行手套上的小繩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3-11-01 18:53:29

1. 誰能告訴我騎行半指手套手掌掌面 中指和無名指末端兩個小小帶子是幹嘛的,請看圖

是起緩沖作用的減小無名指和中指的摩擦力 用力大時不會被擦傷

2. 長途騎行必備物品有什麼呢

一、 裝備篇1. 帳篷長途旅行必須物品之一,如果你選擇的是繁華的國道~大可不必考慮。建議還是能住店就住店吧。一般出行選擇雙層的就可以,沒有必要追求頂級配置。但通風,防水很重要。2. 睡袋這個是必須品了。考慮到舒適度和衛生的話~建議大家每人都准備一個~不用太好的~沒必要追求羽絨什麼的~有的時候羽絨的更麻煩。一般三季的就好,寒冷天氣建議再攜帶一個抓絨睡袋,套在一起使用,你會發現1+1大於2.3. 防潮墊能不能舒適的睡下就看這東西了。都帶上吧~不重的~選擇海綿類的就好~充氣的路上損壞的話會很麻煩~還要帶相應的補漏工具,就算睡在地上也不會感覺不適。4. 防水布這東西很多人不帶,其實用處蠻大的~可以選擇帳篷布或者比較厚的塑料布,關鍵時刻總是可以幫你大忙,臨時避雨,或者趟水過河,都可以更有效的保護你和你的裝備,一般選擇三米見方就夠~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重。5. 馱包專業的單車馱包可以提供平穩、結實的負重,設計也比較合理。馱包的質量可是不能忽視的~半路來個天女散花~那真是追悔莫及了。必須考慮的是馱包的面料,防水等級不足,要配備防雨罩。6. 車首包這個東西可以選配,放地圖、相機、常用小物品不錯。要求有加固設計,有抗沖擊能力,但體積不宜過大7. 防水袋這個比較重要,一般用戶外店都有銷售的~手巧的或者不嫌麻煩的也可以自己改,也不難的。因為證件、信用卡、重要物品一定要做防水處理。如果你真覺得麻煩,去買個避孕套,那個防水效果非常好~不是玩笑的~8. 簡易出行背包這個可有可無~你不會到哪都扛著你的馱包吧~就是這個道理。9. 繩子必不可少的東西~15米足夠~一般用尼龍繩就好~很多時候用的上:牽引、加固、救援都用的上~每次出行我都會帶上~而且要仔細檢查是否牢固結實。二、雜物篇1. 刀具不建議攜帶管制刀具,但是一把小刀是必須的~最好是類似瑞士軍刀一類,旅程中會帶來很大便利~我曾帶過「叢林王」出行~感覺方便是方便,就是——太重了,不實用。2.打火機不抽煙也要帶~這東西沒什麼好說的,總之你別放火就好。火柴最好帶一些~有的時候打火機會出問題~還是原始辦法保險。3. 電筒很實用的東西,一般帶2個 不用很大~或者車首燈也可~注意電量補充,LED的比較適合,省電,照明範圍也不錯。可作照明或救生使用。4. 針線包小東西~大作用~出行前找個前輩學習下縫東西~求人不如求己~如果我告訴你我們縫過車胎你一定不相信!但是確實發生過。5. 塑料袋准備幾個質量好點的!這東西不重~關鍵時刻還能當水袋呢~6.皮筋准備一些,最好用質量好些的~這東西雖小,作用可不小。或者帶一段車胎~自己加工7.塑料扎帶推薦攜帶~不同長度、粗細都帶一些,很實用的~前提是質量要把好關~這很重要。警察可以用它抓人~你說這東西好不好?呵呵?8.透明膠帶固定用!按實際需要選擇。10. 記錄工具說簡單了就是一個小的筆記本和筆~這里值得注意的是,建議多帶支鉛筆~不用太長,鉛筆頭就好~某些地方簽字筆和圓珠筆不一定比它好用。三、個人用品1.沖鋒衣這是必備的東西。防水,透氣是沖鋒衣的特點~長途旅行尤其重要。好的沖鋒衣可以排除衣物內的水汽,保溫、防風,小雨的時候可以防雨~而且沖鋒衣的織物一般都比較堅韌,適合旅行中需要。應該選個比較好的~本人一直用狼爪的~感覺很不錯。為了安全起見,顏色以鮮艷的色調為首選,這樣在戶外比較醒目。2.速干內衣這個東西在此提及一下而已~如果有條件,還是准備一件,對自己有很大幫助。速干內衣的設計是前胸由兩層不同織物構成,更好的做到擋風、保溫。背部一般選用網眼纖維設計,可以更好的排汗,人體70%以上的熱量是通過背部排出,這樣可以讓身體更快地降溫,更快地排出水汽。沒有條件的朋友可以把騎行服穿在裡面~效果也不錯,道理同上。3.騎行服推薦配備,騎行服可以使長途騎行的過程變得更加舒適,尤其是騎行褲,可以有效降低大腿內側摩擦,緩解騎行壓力。夏天可以直接穿在外面~冬季也可以套在貼身穿戴。騎行服現在已經普及~價格並不很高。4.騎行手套比較重要的防護用品。很多人夏季會選用半指手套,但如果是長途旅行的話,建議配備全指專業騎行手套,而且手套不宜過大,最好緊貼手部,這樣在發生意外的時候可以保證指尖不受傷害。半指雖然涼爽,但是一旦發生意外,很難保證你繼續旅途,手套掌心及關節部位,最好有加強加固設計~這樣才可更好的保證安全。5.頭盔和手套一樣是不可或缺的安全用品。人命關天,質量為重。長途中很多悲劇都是因為沒有佩戴頭盔造成的。一旦遇到意外情況倒地時,頭盔可以吸收一定沖擊力,瞬間崩裂。於此同時,頭部也得到緩沖保護。佩戴方式也很重要~要嚴格按照規定去調整頭盔位置及鎖緊拉繩,絕對不是帶上了事。有條件的朋友選個好點的吧?6.騎行鏡其作用是有效降低風和沙塵對眼睛造成的損傷,以及陽光、地面對眼睛的刺激。去高原的車友建議佩戴UV400以上防護的鏡片~海拔4000以上紫外線是平原的幾倍,而且多是終年積雪,天空的陽光及地面的積雪反射對眼睛會造成很大傷害,容易造成雪盲症,還是很危險的。盡量不選擇玻璃鏡片眼鏡,以免發生意外時,造成鏡片碎裂對眼睛損傷。7.袖套、頭巾、防曬霜這些都是選配的~不一定是必須品,不過帶上的話對自身有防護作用~這里就不多說了。個人衛生用品這里就不說了,按照個人需要和喜歡攜帶就好。四.工具篇1.工具組現在的引動自行車多數採用內六螺絲固定系統,出行前帶上一套質量有保證的內六工具組還是很必要的~工具不能馬虎,建議選一些知名品牌的 TOPEAK 和SIGMA這些都配有接鏈器工具,是不錯的選擇。2.同車鏈條同車鏈條指的是同所騎車輛配備的鏈條同樣的備用鏈條~不用很多8~10節足夠用了。在旅行中鏈條發生意外是經常事,這個是一定要帶上的~最好帶上鏈條魔術扣,會更加方便。建議途中就算你不清潔整車~也要時常清潔鏈條。3.備胎備用內胎一定要帶上,特殊的行程(例如新藏線)建議攜帶2條,不要有僥幸心理~自己准備自己的,因為隊友的備胎尺寸不一定適合你的車胎,內胎出行前最好進行氣壓測試,保證沒有問題。外胎出行前也要做認真檢查,如走條件艱苦,不易補給的線路,應准備一跳備用外胎(可折疊最好)不要追求輪胎重量,防穿刺,防滑是首選考慮。4.補胎工具這個是肯定要准備的~出行前要學會自己補胎,要學會使用正確的工具及步驟,路上看到過用螺絲刀做撬胎棒的~不是說這樣不可以,一旦出問題就更麻煩~膠水,貼片一定帶全,放好,現在市面上有不少套裝的補胎工具還是很不錯的,撬胎棒最好不要選用金屬的,因為現在很多車圈都是鋁合金的~金屬撬胎棒操作不當會對車圈造成傷害,從而產生剎車力不均勻的現象。5.氣筒一般選用攜帶型的,主要是方便攜帶~可以綁縛在車架上,從而節省空間,美式內胎的可以選一般的小型便攜氣筒,法式內胎的就要選專業的便攜氣筒了,同樣,出行前做壓力試驗,保證氣筒沒有漏氣或壓力不組情況發生。6.來令片 剎車塊剎車塊和來令片也必須攜帶~人會保證碟剎系統的來令片不會出問題,遇上長時間下坡不斷煞車的話,來令片磨損也會很快的~碟片溫度的升高會加劇這樣的情況發生,V剎方面,遇到雨天或長時間下坡,對剎車塊磨損量會加大,路上很難買到合適的剎車塊,建議自己准備好。2000左右的行程,碟剎系統要攜帶1套來令片,V剎系統最少帶2套剎車塊。長時間煞車後要清理車圈上的殘留物,碟剎注意設車片冷卻。7.潤滑油脂適當攜帶就好~那多時候都用的上?潤滑油脂帶一般的黃油就好?,不僅可以潤滑~更可以做密封使用,在過風沙大的地段時候,可以塗在需要密封的部件上,到目的地清除,有效的防塵。防水。8.本車輻條這個是絕對應該帶上的?輪組的話也要盡量攜帶可以更換的輻條,漫長旅途,輻條發生損壞再正常不過了?要選擇自己車輪適用的尺寸,一般帶5支左右。輻條扳手就看個人需要了?套裝工具組很多都帶,一般路上更換輻條如果2根以下的,只要拉緊就好~對於不是快拆結構的車輛,需要攜帶活動扳手,對於車身常用螺絲,建議按尺寸准備2個備用的~尤其是貨架連接處鎖適用的螺絲。不選用內六角工具組的要攜帶螺絲刀。五.葯品1. 藿香正氣水之所以選藿香正氣水,是因為見效比較快,比膠囊快,腹瀉 中暑 頭暈很多症狀都有效2.創可貼外傷必備,關鍵時刻也可以做固定使用。3.酒精棉球消毒 降溫 處理傷口4.醫用紗布,醫用膠布可作簡易包紮,防止傷口感染5.鎮痛葯劑品種太多了,按照個人需求選擇6. 阿斯匹林必備品,它有個附加作用,緩解高原反應。上高原前2天開始服用。7.感冒葯最好選擇無嗜睡的,劑量也不宜過大。8.眼葯水緩解眼部疲勞,長途旅行來不得半點馬虎。這里說的都是些簡易的葯品,個人需按照個人需求准備,這里就不多說了?抗高原的葯最好准備一些。小提示:有一些不是必需品這里就沒有提及,可以隨身帶一個小的口哨,呵呵,對於安全還是作用蠻大的,建議配置前後警示燈,泥板的問題,本人不建議安裝,安全隱患,可以早貨架上用塑料布做隔離,裝在馱包的衣服或重要物品,建議用塑料袋裝好~可以有效防潮,就算下雨馱包濕了,也不會影響衣物使用。長途騎行建議每個90分鍾休息10~15分鍾,休息時間不宜過長,以緩解肌肉疲憊為目的。遇上惡劣天氣,應原地休整,待天氣轉好再出發,隨身攜帶的現金,最好分開放置,我見過把錢藏在座管里的高手,這也算是個不錯的辦法。遇上遇到需要幫助的車友,希望大家都可以伸出援手。

3. 騎行和健身手套能互相用還有什麼半指手套介紹一款大家常用

可以是可以,但如果在健身時做大重量練習時對騎行手套的磨損會很嚴重的。
所以市面上的騎行手套普遍要比健身手套輕薄一些,這是他們的不同使用條件所決定的。

4. 日騎行、短途騎行必須具備的裝備選擇及正確使用

頭盔是騎自行車旅行必備的首要裝備,無論是日騎、短途騎行還是長途騎行,都必須佩戴。其次,我們建議配備騎行專用手套和騎行褲/裙。

1 頭盔

自行車頭盔有山地車頭盔、公路車頭盔、山地公路兩用頭盔之分,公路車頭盔比較單一,而山地車頭盔又分為山地越野頭盔、全山地頭盔、山地速降頭盔等。

(1)頭盔的選擇

頭盔以透氣性好、輕便、配戴舒適為優選。必須購買經過質量檢測部門認證檢驗合格,並獲得產品認證的頭盔。

買頭盔時一定要本人試戴,亞洲人頭型偏寬,要注意頭的左右兩側不要過緊,以能塞進去一個小手指為宜。

(2)正確佩戴頭盔,頭盔才能起到保護作用

第一步:把頭盔水平,周正地戴在頭上,不要前仰後翹或歪斜。頭盔內若戴小帽子,帽沿的長度以不擋視線為宜。

第二步:調整頭盔的內尺寸,以頭的左右兩側能塞進一個小手指為度。

第三步:調整頭盔上的幾根安全帶,把安全帶收緊並回折一下安全帶的頭,確保安全帶在騎行中不會松動。

第四步:頭盔前沿與眉毛平齊。三角扣緊貼耳朵根部下約1.5厘米,帶子在下頜向下約1.5厘米處固定。

2 騎行手套

騎行手套的作用是吸汗、防滑、透氣、保護手掌及腕關節。萬一不慎摔跤,手套能起到保護作用。日常騎行用手套,基本分為長指手套和半指手套,長指手套又分為春秋季手套、夏季手套和冬季手套。

日騎行和短途騎行,夏季可戴半指手套。夏季長途騎行建議戴長指手套,以防曬傷。其他各季,建議戴長指手套

選擇騎行手套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透氣性、防潑水性

手套要透氣,即使秋冬季節戴的手套也要注意排汗功能。另外,秋冬季手套還要在注意透氣性的基礎上,注意其防潑水性。

(2)吸震性

不是掌心越厚的手套吸震性越好。手套掌心的吸震效果優劣依次為:泡綿、EVA、記憶泡綿和吸震凝膠(GEL)。專業自行車手套常採用記憶泡綿和吸震凝膠,購買時有個簡單的識別辦法:按壓襯墊處,彈性不佳的是泡綿,可緩慢彈起的是記憶泡綿,有彈性和有滑動感的是吸震凝膠。

記憶泡綿因為會呈現握把的形狀,更便於握牢自行車握把,但吸震性能略遜於吸震凝膠,適用於騎行路況較好的路段。若是騎行XC爛路或越野,可選擇吸震凝膠的。EVA材質較硬,彈性差,專業騎行手套現已使用得較少。

(3)防滑

自行車手套的防滑部位在手部握拳的突出部位,一般普遍採用的PU材質。高端價位可能採用矽膠,其防滑效果更佳。

(4)尺寸要合適

手套的尺寸要合適,一定要試戴,不能偏大或偏小。女車友若手較小,買不到成人騎行手套,可選擇青少年款的騎行手套。

3 騎行褲/裙、騎行服

(1)騎行褲/裙

騎行褲是關乎騎行舒適度的重要裝備。其彈性面料包裹臀部、大腿的肌肉,具有一定保護運動肌肉的作用,而且騎車時還可以減少風阻和大腿內側與車座的摩擦。騎行褲墊有一些減振、擴散壓強分布、減少騎行時的不適感和壓迫感的作用。

騎行褲按長度分為長款、9分款、7分款和5分款,以及背帶款、內褲款、寬松款等,女式還有騎行裙。購買騎行褲時要注意6點。

其一,騎行褲的面料要有彈性,可包裹住臀部、大腿的肌肉,以起到一定的保護運動肌肉的作用。

其二,騎行褲墊分男女款。騎行褲墊有海綿、硅膠、COOLMAX、KISS AIR等材質,記住一點:不是越厚越好。高端騎行褲,根據不同的騎行強度、騎行時間,配備有不同材質、厚度的騎行褲墊。根據襯墊的介紹和標注選擇。COOLMAX、KISS AIR材質的襯墊舒適性比較高。

其三,穿騎行褲時不要穿內褲。

其四,騎行褲邊(包括騎行服的袖口)選擇硅膠防滑帶,舒適性較高。

其五,從騎行褲的前部分看,褲墊的縫合線要有褶皺,褲墊呈立體感。

其六,秋冬季可選擇前面帶防風面料的加絨騎行褲,或內穿夏季騎行褲,外套寬松的無墊式防風騎行褲。

(2)騎行服

騎行服就是騎行運動時的專用運動服,透氣性好、速干、緊身減少風阻。如果只是騎自行車代步和休閑,而不是參加比賽,不過分追求速度,此時可以用戶外速乾衣替代騎行服,所以騎行服不是必需的。

若選擇騎行服,需注意以下幾點:

其一,顏色淺的一定比顏色深的涼快。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多年檢測的結果表明,深紅色和藏青色的化纖織物是比較好的防曬服裝。

其二,夏季騎行服並不是短袖的一定比長袖的涼快,長袖騎行服的衣袖要比普通的衣服長一些,確定長袖騎行服袖子長度的方法是:做一個騎行時手握車把的姿勢,衣袖正好蓋住手腕。

其三,騎行服的後片的長度一定要騎行中能蓋住腰部。

其四,騎行服前面的拉鏈最好是全拉鏈的,或者比較長的拉鏈,透氣性比較好。

其五,騎行服的後面最好有幾個小口袋,以便放小零物;但若小口袋不是封閉的(如有的口袋口沒有拉鏈),女車友如廁時要當心小口袋中的東西不要掉進廁坑。

其六,騎行服最好有反光條,夜間騎行安全。

其七,秋冬季騎行,衣服由里到外的穿法可以是:速乾衣+抓絨衣+防風衣。

4 鞋底稍硬的鞋、鎖鞋

習慣穿鎖鞋的,建議攜帶一雙方便走路的鞋。騎行中要穿鞋底稍硬的鞋,最好是粘扣設計的。若是鞋帶設計的,一定要注意系好鞋帶,以防鞋帶刮進牙盤、鏈條。

5 手電筒/車首燈、尾燈

騎行在外,雖然都不想走夜路,但可能因種種原因(爆胎、隊友身體不適、迷路等)不得不夜騎。所以,只要騎行,必帶手電筒/車首燈和尾燈。夜晚騎行,開車首燈,起到照亮和警示的作用。車首燈可用手電筒替代。

天黑後騎行,開車尾燈,起到警示的作用。有時車尾燈用反光片代替,後面的車輛開燈行駛時,就能看到反光片和反射光,從而起到警示作用。最近又出現了可以持續閃爍的青蛙燈,將其裝在車尾,警示效果更顯著。也有將青蛙燈等小燈裝在前後車軸上,不僅能起到警示作用,夜間騎行也更加炫酷。

6 備胎、氣筒、組合工具包等

騎自行車旅行前,一定要掌握簡單的自行車維修技術,並攜帶備胎、氣筒、組合工具包等。如果團隊騎行,工具不必人人都帶。根據騎行線路的路況,內胎至少准備2條。使用法嘴內胎的車友,若氣筒沒有法嘴,還要准備好轉換頭。

組合工具包中一般包括:補胎工具、內六角扳手、截鏈器等。氣筒一定選擇腳踩式的、金屬的,不要選用手打氣的!氣筒價錢從15~100元不等,選擇時一定注意質量,不要一味地選擇低價位。

7 截鏈器

截鏈器雖然不經常使用,雖然組合工具中也多配有截鏈器,但建議買個質量好的、專業級的截鏈器。

8 補充能量的食品、水

騎行1小時或30公里,補給一次。大量出汗時不要只喝礦泉水。蜂蜜、葡萄糖是單糖的,飲用蜂蜜水能快速補充體力。上午10:00~11:00,

下午4:00多,補充一次用葡萄糖粉沖的溫熱的水。

補充能量棒、能量粉類的食品前,預估當日運動量,不要過補。小食品可准備香蕉、話梅、巧克力、士力架、花生牛軋糖等。

9 手台(業余電台)

手台是「手持電台」的簡稱。只有取得業余無線電執照的人,才能使用業余電台,即業余無線電愛好者為了試驗收發信設備、進行技術探討、通信訓練和比賽而設立的電台。

只准使用國際通用「Q」簡語和業余通信縮語以及必要的英語明語,不得使用任何形式的暗語、密碼、暗令、代號等。不得作為廣播娛樂之用。只限使用執照中核準的電台設備、頻率、呼號和調制方法進行聯絡。

(1)手台是救命工具

手台可以讓持有人在隊伍中保持通信通暢,隨時知道隊伍的整體情況。高端的手台能在關鍵時刻以及極端環境救你的命,這一點在無數次戶外事故中被證明。手台的備用電池也很重要。

(2)學會使用手台

手台操作時要注意4點:

其一:頻點是否合法;是否有人在使用,業余頻段上工作的電台很多,互相之間要避免干擾。使用一個頻率時,首先要問一句:「這個頻率上有人嗎?」如果聽到頻率上已經有電台在工作,就應主動換頻率。

其二,電池是否正常(包括備用電池)。

其三,工作狀況:收、發是否正常,送話質量清晰。

其四,操作方法:開、關機及頻率調諧,及功率調整方法。

其五,避免長時間閑聊。不聊政治、宗教觀點(嚴禁)、敏感話題及其他禁止的內容。

其六,無線電的通信距離,受無線電設備的質量、天氣、環境、高度,以及通信頻率的影響,目前戶外時使用得最多的UV段手台,是「視距傳輸」,站得高,無建築物、山體、車體等厚重物體以及金屬物體的干擾和屏蔽時,便傳得遠。

手 台 和 其 他 電 子 設 備 一 樣, 對 工 作 的 溫 度 有要 求, 購 買 時 細 看 說 明 書, 一 般 能 工 作 的 環 境是-10℃ ~40℃。很多人使用的國產手台配備的是普通鋰電池,鋰電池的放電能力對工作環境很敏感,在-5℃ ~-10℃的時候,如果連續暴露10分鍾以上,放電性能將會大大的下降,在使用中,特別是發射時間會嚴重的縮短,甚至自動關機,解決的辦法就是恢復溫度,當你發現在低溫下手台不能開機,發射時間縮短的時候,可以嘗試將手台關機,揣在懷里或放在口袋裡一會兒,然後再繼續開機使用。軍標的手台和鎳氫電池的手台工作能力比較強。

(3)中國6個主要波段中最適合語音通聯的頻率

① 40米(7兆):7.030MHz~7.100MHz

② 20米(14兆):14.100MHz~14.350MHz

③ 15米(21兆):21.125MHz~21.450MHz

④ 10米(28兆):29.510MHz~29.700MHz

⑤ 2米(144兆):144.035MHz~145.800MHz

⑥ 70厘米(430兆):438.000MHz~439.000MHz

最後,推薦一個 國風網站 ,提供和優秀傳統文化有關的內容,滋養你的靈魂,讓你輕鬆快樂生長,成為更好的自己。

5. 單人長途騎車帶那些裝備,有什麼必需品

一.騎行裝備

1.頭盔:1個足夠

2.手套:1雙,全指或半指視乎本地環境

3.袖套:要是穿長袖衣服騎車,或不怕曬黑,可免帶

4.褲套:個人喜好

5.騎行褲:1條或2條

6.騎行上裝:個人愛好帶2件短袖的(夏天)

7.快乾衣:作為排汗內衣或外衣,很有效的

8.沖鋒衣:視乎所在地區溫度,一般以玩弄型為佳,削減違負;

9.沖鋒褲:備/不備都可以

10.徒步鞋:騎車/戶外用(長途騎行,個人不贊成帶鎖鞋)

11.沙灘鞋:洗澡/戲水/騎車用;

二.車子配備:

1.碼表(有的車友不喜歡帶這個):

2.打氣工具:便攜型/短裝小打氣工具;

3.水壺:軟壺,夾車架上;

4.頭燈/車前燈:兩者選1,自力的強光電筒不錯的;

5.車子尾架:肯定得裝個;

6.馱包:適合車子尾架,看行程遠近確定容積;

7.車頭包:可以作為挎包的為妙,不然就得多准備一個腰包/挎包;

8.剎車制膠:1對備用; 9.剎車線:2條; 10.調速線:2條; 11.繩索:如膠帶;

三.修車工具: 1.內六角:6mm、5mm、4mm足夠;

2.扳手:開16mm、15mm 螺帽;

3.鉗子:

4.十字改錐:通用型

5.一字改錐:通用型

6.補胎工具一套

7.拆鏈器一副

8.後備內帶:2條最好,一般山地車為1.75-2.1內徑的26寸山地胎

四.葯品:

1.創可貼:止血

2.葯水兒膠布

3.紗布

4.蚊怕水:防蚊

5.風油精:防止中暑

6.保濟丸:防止拉肚子和水土不服

7.感冒葯

五.日常用品:

1.換洗衣服:3套足夠

2.牙膏牙刷兒

3.洗發沐浴

4.防曬

5.毛巾洗衣粉

6.膠袋

7.水壺:可以裝熱水,放行李包

8.紙巾:

9.紙內褲:很實用,不用洗,哈哈

六.食物: 1.壓縮餅干:也許不會吃,可是可以濟急,特別是在沿途人煙稀少的旅途

2.餅干或其他封裝食物

3.罐頭類食物

4.本地特有產品,最好買了打包郵寄給家人存放

5.各地都有諸多美食,盡量以不吃壞肚子為前提

七.其他物品 1.小刀/多功能小刀/匕首

2.指南針

3.地圖:地圖最好用防水袋子裝好

4.火機:(應急用)

5.紙和筆:可以記載路途的心情和一些電話,資料;也能夠記帳

6.手機套裝

7.照相機及電池

8.照相機腳架:出行照相,很實用

9.錢和錢包:記得帶身份證

10.雨傘:一把(利便逗留出行使用,如有沖鋒衣,可考慮不帶)

11.騎行每日安排、路線圖

八.技術提示:

1.騎車的時候,十萬顆心注意路況

2.騎車的時候,起碼有一隻手牢牢抓緊車把

3.上坡的時候,學會變速

4.下坡的時候,把車子控制在控制規模內,不要讓車子飄起來

5.不但要熟練使用地圖和指南針,還要學會「該出口時就出口」

6.問路時候,盡量問多幾個人來判斷路線的對錯

7.身上盡量少攜帶東西,東西應該裝包裡面

8.貴重物品放置行李內,錢幣分N處存放為佳

9.身上盡量不要攜帶「引人犯法」的物品

10.盡量不要晚上趕路,安全熬頭

11.出門在外,小心小偷、飛車賊、山賊、土匪、地頭蛇、黑店

12.計劃好每晚住宿的城鎮

13.單人野營應選有照應地方,注意山泥傾瀉及洪澇

14.要是前路擁塞,應考慮將路線整改部分

15.騎車別玩灑脫,城通稱里不要用耳塞聽歌

16.出門在外,以和為貴

17.如遇劫無法脫身,放棄財物,保存單車

18.祝你好運,祝旅途愉快。

每年的蒲月到10月是驢行的黃金季節,更集中在夏天出動,以下是我一次騎行起航前擬定的裝備清單,括弧內是厥後增補的。想了想還是貼出來,終究是個人的小小經驗,自己以後也還會用到。

不要被這些個美玉滿目的物品嚇倒,或沒來由的鄙視。差未幾滿足了100公里短途至1000公里長途級別的適用規模,當然會繁瑣略多,請參考我的分級攜帶制。換作此刻我要出去,也底子不會帶有這底下半壁的東西,甚至只要一份地圖一張銀聯卡和手機。但有些時候人算不如天年,尤其對於從未進行過這種騎行的朋友,負責任地提供一份詳細的清單,最後決議帶哪一些自己決議,也好過盲目的憑著一股激動首途,結果准備工作不充分,給旅行帶來不快。記住一點,我們旅行(不是旅遊)的意義,毫不是僅只證明自己能吃苦。

言歸正題,標*號的物品是上次帶了的。

騎行用具:

1、雙肩45L爬山違包*(必帶,要裝老驢呢,就買自行車專用馱包以及前車包)

二、座管包或三角包(放修車工具)

3、SHIMANO XTR半指騎行手套*(手套必帶,沒有商量餘地,騎車首當其沖遭到震盪的就是手)

四、腰包*(有一個小腰包會很利便,放地圖、證件、紙筆和隨時要用的東西,紙巾、唇膏,還有照相機、電池、鏡頭紙、微型腳架)

五、透明雨衣*1件(很是重,而且沒有效上,天氣預告說4號有雨,可是到5號下午進南京的時候才下了幾分鍾小雨,建議帶一次性雨衣就夠了,小雨沖,滂沱躲)

6、750mL分子化合物塑料水壺*2個(感覺不敷用,考慮加一個水壺架放飲料瓶)

七、PURELAND違包防雨罩*1個(不下於雨也能夠套在違包上,防塵防油,還能防賊惦記)

八、快乾太陽帽*(必帶,一頂太陽帽就可以完全保護面部,還能擋灰,不然一天騎下來,頭發里的灰都能結塊,實在太臟。其實我忽略掉自行車運動中最保命的一件,就是頭盔,這個問題一直以來爭論不休,我怕死但我還是覺得綁匪帽比硬邦邦的頭盔舒服且都雅)

9、毛巾護腕*(必帶,手長時間固定姿勢扶把,易疲勞,護腕能在不停車不阻礙眼看東西假想線的情況下擦汗,快乾的應該更好)

10、伸縮2米行李帶*2根(必帶,用沒有彈性的繩索扎的東西七顛八倒很快就鬆了,要摩托車店賣的那種,要整根橡筋的扁的那種,不要買圓的,那是很多細橡筋紮起來的,會一根根慢慢崩斷)

11、葫蘆快掛多個*(不需據點包里的東西用快掛,什麼都可以掛,拖鞋、杯子、高壓鍋?)

1二、FOX反光綁腿帶(有過褲腳捲入牙盤履歷的該知道束帶的必要性)

13、墨鏡*(下次還是戴騎行眼鏡的好,墨鏡不防塵,尤其是蟲子,很容易飛到秋水裡)

1四、錦綸繩6米(也許綁行李、晾衣服用的上吧)

修車工具:

1、瑞士軍刀*(不見得能派上多大用途,但這是一向是隨身的東西)

二、SIGMA MICRO JET 5600 便攜打氣工具*1隻(打打氣工具要買好一點的,一次性投資到位,平凡鋁合金的是用卡的,底子固定不住,一波動很容易掉,而且質量爛的不行,花了30元,熬頭次用就開裂漏氣。SIGMA的是用橡筋固定,很是放心,也才50,德國的東西跟日本有一拼)

3、維修冷補30件工具組*1套(必帶,裡麵包括了補胎片、撬胎棒,運氣好,一路上沒有車胎爆裂,但你能保證運氣永遠恁地好?)

四、防滑6寸活動扳手1把(必帶)

五、覆膠勞保手套*1雙

6、輻條扳環1個(調節輻條松緊,反正很小,攜帶比較好)

七、六角薄扳手*1把(修車攤常用的那種,也不佔幾多重量)

八、備用內帶*1條(必帶,國道、省道有些路面比較粗糙,經常還有玻璃陣,扎胎不成避免)

9、備用剎車皮*2對(必帶,但短途磨損不是很大)

10、備用螺絲若干(必帶,尤其是行李架的螺絲,其他螺絲一般不會掉,但掉了就很是貧苦)

11、簡易截鏈器1個(需要用到的情況極少,鏈條最好還是裝上魔術扣)

1二、剎車線、變速線1套

13、WD-40防銹潤滑油*1小罐(用來清潔各個內六角螺絲孔內的銹跡,洗鏈條、前後撥、飛輪都可以,當鏈條油和一般的潤滑油也能夠,但容易沾灰,也不要用做手撥潤滑)

1四、屋伏石鏈條養護油*1小瓶(FILISHLINE更好,但路上真的沒心情去做什麼保養了,在無錫捷安特生活館她們用了一次)

1五、小鋼絲鉗或斜口鉗1把(有時共同扳手用的)

葯品:每種帶小量便可

1、防水創可貼*(這東西熱天少用,除非必須保護創口)

二、潤潔眼葯水兒*(必帶)

3、風油精*(必帶)

四、金黴素眼膏*(必帶,騎行的時候很容易鼻子干,到了晚上就睡不著,可用於鼻腔乾燥)

五、息斯敏*(抗過敏葯,對中樞神經體系影響小)

6、芬一定要*

七、雲南白色的葯膏*(必帶,晚上腰酸違痛的時候貼上一塊可以好好安享一下了)

八、雲南白色的葯氣霧劑*(必帶)

9、日夜百服嚀*

10、扶他林*(必帶,很是好,緩解肌肉樞紐關頭酸痛很有效,而且是膏劑,一擦就行,不象橡皮膏葯影響活動。每天都需要擦,所以至少帶3管,由於在很多小地方買不到)

11、金維他

1二、三九胃泰膠囊*

13、綠葯膏*

1四、安腸止瀉膠囊*(外面口腹衛生很難掌握,不過我還算有抵當力)

1五、碘伏消毒棒*

16、霍香正氣水軟包裝*

1七、牛黃解毒片

1八、酒精棉球(絕對好東西,你可以充分發揮你的想像力給它派上很多用途)

19、防蚊劑

20、紗布(要是要用到紗布了,我建議還是就近找個醫院吧)

食物、飲料:

1、牛肉乾*(可快速增補體力)

二、蒲萄糖沖劑*(水壺里沖一點還是不錯的)

3、水果硬糖*

四、巧克力、士力架*(基本沒吃到,首途半鍾頭就全化掉了,軟的吃起來我很不喜歡,夏日不建議帶)

五、干奶片

6、榨菜(增補鹽分)

七、口香糖*

八、純凈水*

9、脈動、紅牛等功能性飲料*

10、香蕉(最適合騎行吃的奇奧水果)

11、壓縮餅干

1二、罐頭(其實說到最後,肉成品罐頭才是王道,有時候就是想吃肉,別的什麼都沒用。加熱也利便,絕對比巧克力更能恢復體力,就是太重了)

洗漱用品:

1、毛巾*(必帶)

二、小手巾*(可以纏在手腕兒上擦汗)

3、洗衣粉*(建議帶一小袋,香皂還是不如洗衣粉,旅館是沒有洗衣粉提供的)

四、牙具旅行裝*(必帶)

五、小梳子*(必帶)

6、旅行香皂*(必帶)

七、洗發水沐浴露旅行裝*(必帶)

八、捲筒紙*(必帶)

9、折疊小鏡子*(必帶)

10、剃須刀*

11、SPF30戶外型防曬唇膏*(必帶,等你用的著這東西的時候你就不會笑我了,由於你已不能咧嘴捧腹)

1二、SPF30的防曬霜*(必帶,強烈推薦,要是不想手臂變得像我這樣,我可不是怕曬黑,一天騎下來洗臉都痛的哇哇叫的感覺可不爽)

13、濕紙巾*(必帶,事實證明還是帶簡易裝的好,不佔地方)

1四、袋裝痱子粉(長時間蹬車,臀部大腿根肯定會出汗, 這兩個部位又吹不著風,一天下來就得起紅疙瘩.所以每天都要擦)

1五、折疊迷你電吹風(烘鞋太有效了,即便夏天,像襪子、內褲這些個一個晚上也很難干,我不太建議放在電視機或台燈上烤乾,素質,注意素質)

衣服:不包括身上的

1、外衣*1件(好比一件沖鋒衣,四季適用)

二、抓絨衣1件(我這搭不談進藏,不然就得帶羽絨服,而且清單上要加更多東西)

3、長褲*1條(可以是休閑褲,晚上休息時穿)

四、長袖T恤*2件(推薦長袖長褲服裝,防太陽灼傷很是有效)

五、短袖T恤*1件(晚上休息穿)

6、秋褲*1條(又是駢枝的,一直不待)

七、內褲*3條(紙內褲也不錯)

八、棉襪*3雙(要是願意,再帶3雙絲襪,不磨腳)

9、泡沫拖鞋*1雙(好一點的旅店會有消毒的拖鞋,但還是不放心,也並分歧腳,違包里要是帶一雙拖鞋或涼鞋,晚上會很是舒服)

取景裝備:

1、照相機*(建議卡片機,不怕磕碰的話,帶個DV或單反我也不反對)

二、1G高速卡*(建議10天以上行程購買數字伴侶)

3、微型三腳架*(單獨出行自拍有效處)

四、充電器、電池*(氣溫高的話,電池還是很耐用的,可以滿足一天拍攝)

五、照相機AV線(在旅館休息時,可以在電視機上先看看路上拍的照片)

其它:

1、地圖* (必帶,一份可折疊的《馬路交通旅遊詳圖》,有關旅行中最重要的地圖選擇,不是一兩句說的完的,以後討論一下)

二、鋁合金防水戰術手電筒*(必帶)

3、手機、充電器、電池*(必帶)

四、防水錶*(路上掏出手機看時間還是很貧苦的,碼表有時間顯示的話也無所說的,最好是帶指南針和脈搏、溫度、氣壓、海拔顯示的潛水表)

五、條子本和筆*(必帶)

6、雙筒8×21微型望遠鏡*(看地形看風景看乖乖女)

七、定向越野指南針(必帶,不要買那種玩具,沿國道走很難迷掉方向,但最怕的是要自小城市過境時)

八、收音機/MP3*(收音機外放路上是底子聽不清的,也就晚上休息時消遣,電台旌旗燈號也不好)

9、各色錦綸扎帶長短若干*(綁東西挺好的,還可當束褲帶)

10、各規格自封袋多個*(必帶,很有效,可以當防水袋、鞋套,裝濕毛巾、拖鞋)

11、各色錦綸魔術搭扣多根*(妙用無限)

1二、插線板*(很多旅店只有一個電源插座,並且只有一個雙孔,同時可能有多部手機和照相機、車燈電池充電器等等都要充電,我用的是一個日本的迷你插座,線長2米3雙孔,插頭可180度旋轉,只有打火機巨細,沖破的插座也很好,就是太貴)

13、一次性打火機*(必帶,戶外用比Zippo很多多少了。要多帶幾個,放在差別之處)

1四、防水分子化合物塑料錢夾*(可放自行車發票和身份證的拷貝件多份,回程托運自行車可能需要出示發票。以及列印一份重要的清單,包括自行車照片、派司號、車架鋼號、血型、葯物過敏、聯系電話、照相機手機的機身號)

裝備的分級攜帶制

我的裝備清單

1.自行車:阿米尼的新款山貓車。在蘭州買的,778元/輛。21速,硬叉。

2.大違包:捆在車後貨架上,裝主要行李。

3.小違包:把行李結健壯實的捆在貨架上其實很不利便,所以要准備一個小包裝常用物品,平時騎車就違在違上。當然有馱包的同道這項就

可以免了。

4.睡袋:想盡量省住宿費的同道此項必備。0度或8度的都無所說的,由於在西藏這些個都是撐不住的,除非有更好的專業睡袋。要穿上足夠

的衣服後才能鑽進睡袋,腳部和與地面接觸的部位最冷(我在說打地鋪呢,打地鋪才能省錢呀),所以防潮墊還是有一張好些。

5.雨衣雨褲:雨披是不太頂用的,由於會被風吹起來。不過我還是准備了一件雨披裹住行李,這樣可以防雨。雨褲有同樣不好,就是不透氣

,常常是裡面和外面一起濕。

6.水壺:兩個。一個放在水壺架上,另一個捆在後面。在川藏線拉薩到然烏其實有一個就夠,由於到處是清冽的山泉。

7.衣物:一件能防雨的外套,由於那些半大不小的雨總是懶得穿雨衣,再說這些個外套的保溫機能也不錯。秋衣秋褲,在青藏線用的著。保溫

內衣,睡覺時穿的。還有內衣內褲若干。

8.帽子:太陽帽一頂,綁匪帽一頂。綁匪帽就是那種戴上後只露出秋水的絨帽,可以防灰防曬防冷風。

9.墨鏡:西藏陽光很強,不戴的話秋水很容易發紅,接著就...

10.口罩:有綁匪帽口罩也能夠不用,不過那玩意兒在某些地方也太熱了些。

11.葯品:感冒葯,拉稀葯,創可貼,斧標油,紫葯水兒,棉棒。有條件再帶些金維他什麼的吧。

12.手套:勞保手套就可以。我還備了副皮手套,下滂沱的時候可以戴。

13.電話卡:用IC卡吧,其他卡很多地方用不了。

14.銀行卡:最好用郵政儲蓄,最最好是郵政和建行各帶一張,由於在這種地方什麼事城市發生。但即便如此,在很多地方還是取不到錢。因

為有些地方還用算盤,更不用想電腦和網路了。

15.鉸剪和針線包:磨破褲子的事會有的。再說,每天顛來顛去的東西很容易壞,有針線就可以自己補。

16.鞋子:我就穿了雙解放鞋。在青藏線上穿厚襪子(早上還是有點冷),在川藏線不穿襪子,由於渡水經常常會弄濕鞋,赤腳更容易把鞋捂

干。

17.其它:照相機、膠卷、電池、行李繩、拖鞋、日誌本、筆、手電筒、壓縮餅干、飯盒、修車工具。

我們的旅行要求的是必備,而且攜帶的工具數量越少、重量越輕才是最好的。那麼哪一些工具才是馬路自行車旅行出行的必備工具呢?我們先來做一個簡略的描寫。

1、備用內帶:一個或兩個適合你自行車使用的內帶

二、翹胎棒:一般是兩根,可以幫助你把外胎扒下來,換上備用的內帶

3、冷補膠片:至少帶上5個,這是一種不用打磨、剪切的產品,快捷使用

四、冷補膠水:把你內帶上的傷痕不平的得力幫手

五、打磨片:打磨你的內帶,使它切合粘接條件

6、便攜打氣工具:讓你的車輪在跌倒的時候重新站起來

七、截鏈器:在你掉鏈子的時候,可以幫助你接續進步

八、組合工具:它是個多功能的利器,是個不成多得的好幫手

6. 騎行手套上的小帶子是干什麼的

1,方便脫手套,晾曬
2.這個難遇到,防止受重傷裂開
個人騎行經驗告訴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