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吐司手套膜什麼概念怎麼拉出手套膜
吐司手套膜其實就是在揉面團中出現的一個膜,可以拉扯還不容易破,做出手膜後就可以開始二次發酵和成型,如果你不知道怎麼拉出手套膜,可以看看本站提供的詳細介紹哦!
吐司手套膜什麼概念
吐司手套膜做出來後會是香軟可口的麵包,如果沒有手套膜,烤出來的大概率是烤饃,所以,手套膜很重要,一般長這樣:
吐司手套膜怎麼做
1、出來的面團靜置一下下,准備酵母化開,不要放太多水或者牛奶,如果你覺得自己面團濕度不夠可以多加一點點,加進面團,重復相同的按壓推卷回來摔的手法十分鍾左右切下來一小塊面團,你可以看見稍微厚一點的膜。
2、加入鹽和黃油重復相同手法,油沒有關系,繼續堅持!!中途不怎麼粘了可以切開三個小塊,相同按摩手法不到20min,再切下一小塊就可以看見手套膜,如果還想再薄,可以重復手法喲。
出膜的關鍵是面濕,我手揉十幾分鍾就出很薄的膜了,做過好多個吐司了,都超級軟而且拉絲,APP有很多手揉手套膜方法,好好看裡面的文字,好好學,會成功的。
如果你還是做不出來手套膜,可以試試摔打法,這種可以提高手套膜的誕生。不知道怎麼做的朋友們多細心,多觀察,你們就會做了。
⑵ 麵包和面怎麼揉出薄膜
問題一:麵包和面怎麼揉出薄膜 首先,麵粉要使用高筋粉,或麵包專用粉。
然後,要有足夠的水,作為溶粘劑。
適量的加鹽,有助於麵筋的更早形成。
溫度控制,面團在揉制過程中的溫度要低於20度,揉好時的溫度在25-26度左右。避免面團太熱,自身先發大了,麵筋就無法完全擴展,就出不了膜了。
打面的過程:
以甜麵包的配方為例:
麵粉、水、糖、酵母、鹽、雞蛋、奶粉、黃油。
1、麵粉+奶粉+冰水+糖+雞蛋+酵母+水++++鹽,混合均勻。(現在天氣熱鹽也可以一起加入,鹽對酵母的生長有抑製作用,在夏天能防止面團過早發酵。冬天的晚加為宜,而且冬天酵母要用溫水化開後加入。)
2、若是機器揉面,那麼現在開始慢速,揉至乾粉顆粒都已經收起。再可以換成快速,打到面團表面看起來比較光滑。用手扯麵團,不能一下子扯斷,加入黃油。
如果,手揉,那就不停的揉到沒有乾粉,然後,用手用力摔打面團,直到表面有些光滑,面團不容易扯斷。
3、加入黃油,也是先慢速,讓面團吸收黃油,然後快速打至面團光滑,用手拍不粘手。這樣,用手拉一塊小面團出來,撐出膜很容易了。
手工的話,面團包入黃油,拍開,折起,再拍開,再折起重復五六次,又是用力的摔打面團,直到面團光滑不粘手,就可以試著撐膜看看了。沒有到位就繼續摔打到出膜為止。
問題二:怎麼可以把面團揉出膜 這是我從別人那看到,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幫助!揉面最最關鍵的問題是----干濕原料的配比!乾性原料主要是麵粉和少許奶粉,可可粉之類的;而濕性原料主要是水、牛奶(含88%的水),包括蛋液(含73%的水)。為敘述簡單,下面分別以麵粉和水代表干、濕原料。如果幹濕原料配比合適,面團最初是很粘手的,但是經過數分鍾的揉搓之後就會慢慢變的光滑。如果你採取正確的手法揉了半個多小時還是很粘手,那絕對是水多了,這時只能加麵粉了,雖說各種原材料都是以麵粉為標准配備的,最好不要輕易加麵粉,但是這種水多的情況下,不加麵粉揉到天黑也出不了膜。我曾有兩次水加多了,揉了四十分鍾面團一點變化也沒有,後來只能一點點加麵粉,一共揉了一個半小時才差不多。而另一種情況,面團雖然成團但是很乾的話,也是揉不膜的。因為麵筋的形成是靠麵粉和水的結合,如果水分不足,也是不行的。如何判斷水分是否充足?如果面團很乾,摸起來會較硬,用手掌根部揉面時,感覺到面團內部是偏硬且沒有彈性的,那就是面團偏幹了。干濕配比得當且最後揉出膜的面團的特點是用手掌按下去時能感覺到面團內部是柔軟而富有彈性的。(文中提到的出膜都是能拉出大片薄膜且破洞邊緣光滑的膜,即完全階段。)
我這里想說的是,面團寧干不濕!加水過多的面團就像一場噩夢,手都黏在裡面出不來就甭提揉了。所以不要一次把水全加進去。[/b[b]](因為你很少那麼幸運的和配方的作者的原料、作業環境完全相同,麵粉吸濕性不盡相同等各種原因會造成即使配方一樣,面團也不一樣。)那水加到什麼程度呢?加到能把面盆里的麵粉攢成一個面團的程度就好了,不要有剩餘的乾麵粉就成。然後就可以把面團拿出來放到大理石檯面上開揉(記得把面盆用刮板刮干凈噢)。這個過程中要不斷地往裡加水,但是每次只加一點點。我管這個過程叫「揣水」,可以這么操作:每次把面團中間按出一個小坑,用手沾一點點水進來。然後像包包子似的把中間的水包進去,邊包邊揉,這時檯面上可能會粘連粘面,那是因為水還未全部被吸收。可以盡量用面團乾的部分去把檯面上的粘面粘起來,大概半分鍾左右水就會慢慢地被面團吸收進去,這時就是三光(手光、面光、檯面光)了。然後再重復前面的做法,按個坑,沾點水進去繼續揉。直到面團越來越柔軟,手掌按下去時感覺內部也越來越有彈性,甚至有點氣體的感覺時,不用檢驗,膜肯定出來了。當然這時,你如果想讓成品更濕潤綿軟的話,還可以這樣再揣幾次水。這樣一點點揣水的好處是不會加多,你能隨時感受到面團的狀態。這時面團會非常柔軟濕潤,手接觸和按壓上去的感覺很是享受,就像在和它打太極一樣。你可以繼續享受一會這樣的狀態,然後差不多就可以收工了,雖然不至於把麵筋揉斷,但是我們可以把力氣留給下一個麵包哈。
整個過程的關鍵就是每次只需一點點水,然後揉到三光以後再加下一次水。我上次做孟老師書里的鮮奶油麵包,所有原料(包括全部水)都加進去之後,居然還有好多乾麵粉(所以即使是書上的配方也不能生搬硬套也要靈活使用),然後通過這種方法加了大概十多次共計40多克水。這個過程千萬要有耐心,其實每次如果只加一點點水,半分鍾就能三光。即使加20次也只需十分鍾。而這時,基本上已經能出薄膜了。假設這40g水一次或者比如5次加入,那後果不堪設想,不僅出不了膜,你的手都會黏在面團里出不來。所以,欲速則不達。只要遵循這個原則,揉500g左右的面團半個小時之內完全能搞定,而且整個過程手和檯面會很乾凈。網上的很多方法我都試過,比如泡麵法,還有酵母提前溶解至有大泡泡時再加入麵粉等等,個人認為效果不是很明顯。泡麵法可能是和溫度有關,北京這里室溫20度可能不適合......>>
問題三:請問怎麼用手能揉出麵包手套膜嗎 一、暢法
1
將麵粉、奶粉、糖、鹽放入盆中,加入蛋液和水(一定要冷水),用筷子攪均,直到沒有乾麵粉。蓋上保鮮膜或濕紗布,放入冰箱冷藏室或就放在室內,醒15-20分鍾。
2
拿出醒好的面,加入酵母粉(酵母也可以加量溫水後放入,前面的水減量即可)稍微揉成團就將面團移到案板上揉。一兩分鍾面團就光滑了(冰箱里拿出來的容易成團,越揉也會越沾)這時可以摔打面團了(摔面團也是有方法的,不會的一定要去搜視頻看。其實就是把面團摔長了,疊起來,換個方向再摔……)。
3
摔打比較省力,又不會覺得很粘手,當然速度不能太慢,大概六七分鍾就可以出膜了,這時的膜還容易破,這時可以加黃油了(黃油不要提前拿到室內軟化,最好是直接從冷凍室拿出來的,很冰很硬的),直接把黃油揉進面團,因為它很硬,容易跑出來,跑出來又塞進去揉就是啦……
二、 大概五六分鍾,黃油基本全揉進去了,這時切一小塊面團,旋轉著扯開就可以拉出薄膜,就算破了,斷面也很光滑,做麵包是可以的啦!要做土司,就繼續摔打吧!最多半小時就能出手套膜了……
三. 小貼士
1、和面的水一定要冷的,不然會促使酵母發酵,會影響出膜的,我之前一直不成功就是揉著揉著就覺得面團膨脹了,加上中途哄孩子,面團越是發酵的厲害,所以徹底失敗。
2、黃油最好先放到冷凍室凍成硬塊,這樣加黃油到面團的時候會讓面團降溫,不用擔心天氣太熱揉著揉著發酵起來; 其次,這樣黃油就是一點點的融入到面團,等黃油完全融入時,膜已經出來了,省事!
3、摔面是很好的方法,但一定要注意方法,不知道怎樣摔的,就去看看《保羅教你做麵包》第一集。其實就是把面團摔兩下,它就變長了,然後疊起來,換個方向再摔!
4、希望愛麵包的廚友們都能把面團套手上……加油,親愛的們,只有自己總結了方法,才能得心應手!
問題四:做麵包時,手工揉面要揉多長時間? 這個要看你一次揉多少面,還有你揉面的速度。 一般我自己做麵包就家裡三個人吃一次最多300克麵粉,揉十幾分鍾就可以了。面是否揉好不是看時間,而是看面團的狀態,可以把面團拉開,如果能拉成半透明的膜而不容易破,或者破裂的口成圓形,面團就揉好了。
希望採納
問題五:麵包揉麵包出膜技巧 麵包揉麵包出膜方法
材料:高粉230g,低粉70g,一個蛋+牛奶=210g,糖50g,鹽3g,酵母3g,黃油30g。
1.按照說明書上的投料順序:先放液體(蛋+奶),糖鹽分置兩角,加入麵粉,上面挖一坑,填入酵母覆蓋好。放好桶,插電源,選擇菜單10發面團,按啟動鍵。
(其實我覺得這樣的順序應該是為了定時啟動時用的,需要保持酵母的乾燥啊,以及酵母不能和鹽接觸這樣的問題。如果直接開始做,怎麼放料並不是太重要,鹽是會降低酵母的效力沒錯,但也不至於一定要挖坑放酵母的。但用麵包機揉面需要注意的是,因為揉面過程一般很長,普通甜麵包也得30分鍾,而吐司則需要40-50分裝,麵包機本身工作過程中發熱很厲害,夏天溫度較高,揉面時一定要使用冰水和冰蛋來幫助降溫,否則中途面還沒有揉好就發酵,很影響最後成品的口感。揉面過程中也可以開著蓋幫助散熱,或者使用電風扇,吹空調等辦法。)
2.為了防止麵粉外撲,系統會自動慢轉2分鍾,之後攪拌刀會連續運轉。麵包機與廚師機的揉面原理不太一樣,它沒有廚師機那麼強大,只是底部有個攪拌刀來攪動面團以達到需要的程度。所以,面團柔軟是出膜的關鍵,太硬的面團,很難用麵包機揉到想要的效果。怎麼來界定面團軟硬合適呢?如圖倒計時1:55,也就是轉了5分鍾時,如果桶中基本沒有乾粉,而面團也恰好成團,刀能在面團里帶動面團轉動,而不是面團被刀撥來撥去的樣子,也不會濕軟成一灘,這樣就正合適。
3.轉了10分鍾,也就是倒計時1:50時,檢視面團情況,勉強能拉出薄膜,但不均勻,且易破。
4.揉面20分鍾,也就是倒計時1:40時,檢視面團情況,拉出的薄膜稍微有點筋度,但還是易破。麵包機會有幾秒中短暫的停頓,這時可以投入黃油。
5.放入切小塊的黃油,夏天不需軟化。這時長按關閉程序3秒鍾。再從新啟動。還是發面團程序,倒計時又從2:00開始。
6.這是轉動5分鍾,6分鍾,7分鍾的樣子。可以看到,面團已經光滑了。
7.繼續揉至倒計時1:50,也就是總共揉了30分鍾時,檢視面團,可以拉出較大片的薄膜,有一定的筋度。破洞的邊緣有小鋸齒樣,不光滑。這個程度,就可以做甜麵包了。如果要放入乾果或者果泥等做各種口味的甜面團,也可以這時投放,繼續揉個兩三分鍾的樣子,稍微均勻即可。揉入雜料後若再揉太長時間,會破壞面團筋度。
8.如果繼續揉,倒計時1:40時,檢視面團,可以拉出很有筋度的薄膜,用手指捅也不輕易破,破了的話,破洞的邊緣很光滑,這個程度就可以做吐司了。當然,只用麵包機很難揉出那種可以套在整隻手上的手套膜。而揉到這個程度,尤其是夏天,面團就會有稍微的發酵現象了,繼續揉下去只會破壞麵包的口感。而這個程度做出的吐司一樣可以拉絲,口感細膩,甚至要比買的吐司都柔軟。
9.做小排包。圖中是用了8寸方模和6寸圓模。面團根據自己想要的程度揉好後,拿出來滾圓,放入抹了黃油的盆中,蓋保鮮膜,室溫發酵1-1.5小時至兩倍大。可以手指粘麵粉插一下,不回縮,不塌陷即成。
問題六:為什麼做麵包和面要揉出膜而做包子卻不用 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是一種東西。
問題七:如何揉麵包用的面團,死活做不了手套膜 麵包可以說成兩種, 一種就是能食用的麵包,另一種就是指的物質上的東西,或者食物,或者是金錢,這就是更深層次的意義。 也不知道你說的是哪一種。
所謂麵包,就是以黑麥、小麥等糧食作物為基本原料,先磨成粉,再加入水、鹽、酵母等和面並製成面團坯料,然後再以烘、烤、蒸、煎等方式加熱製成的食品。
通常,我們提到麵包,大都會想到歐美麵包或日式的夾餡麵包、甜麵包等。其實,世界上還有許多特殊種類的麵包。世界上廣泛使用的製作麵包的原料除了黑麥粉、小麥粉以外,還有蕎麥粉、糙米粉、玉米粉等。有些麵包經酵母發酵,在烘烤過程中變得更加彭鬆柔軟;還有許多麵包恰恰相反,用不著發酵。盡管原料和製作工藝不盡相同,它們都被稱為麵包。
麵包又被稱為人造果實,品種繁多,各具風味。
麵包是高熱量碳水化合物食品,多吃容易肥胖。
溫度高時較為松軟好吃,低溫的狀態下會變硬,風味口感都會差很多。
問題八:做麵包的面團為什麼要揉出膜 揉出膜,表示麵筋完全擴展,有利於下一步成形,醒發和烘烤,麵包會有更好的感官性狀,吃起來也會更加韌,有嚼勁~
問題九:做麵包,為什麼要能拉出薄薄的膜?揉面排出空氣?二次發酵? 那是因為面裡面的麵筋在你和面的時候已經形成,我們和面就是為了讓他形成麵筋,而醒面就是為了讓麵筋能有一個舒緩的過程,讓本來被我們和在一起的麵筋慢慢舒展開,舒展完之後,面團中間會有氣,那是因為面團在醒制過程中會發生一系列反應,就像是呼吸一樣,我們要將那些空氣揉沒再次讓麵筋聚攏也就是讓他更加結實,也是為了讓麵筋更加均勻,其實那薄薄的膜就像是織好的布,麵筋就像是布裡面那一根根線一樣,縱橫交錯,我們通過二次發酵會讓麵筋更加緊密結實,就形成了膜一樣的感覺,這也是為了使我們做出的麵包口感更有層次,更加能發揮面團中神奇的力量,做出更加或蓬鬆或緊實的麵包,只要掌握好面團的呼吸,讓他們得到很好的舒展,相信你一定能做出好吃的麵包!
⑶ 做吐司時,明明出手套膜為什麼還是失敗了
做吐司時,明明出手套膜為什麼還是失敗了?
做吐司其實不難,揉出手套膜也不難,只要記住關鍵的幾點就行不知為什麼,特別喜歡烤吐司,雖然我以前烤吐司經常失敗,但仍擋不住我要繼續烤的熱情,直到成功!所以對於做吐司,新手也有一些常見的誤區,導致不容易成功。
比如說,最常見的是怎麼也揉不出手套膜。其實很簡單,面團的水量要適中,可以讓面團底部始終粘在攪拌棒上,這樣可以使面團的上半身不停的捶打在缸壁,使面團間形成抻扯,這樣可以加速出膜。如果一直沒出膜,說明攪拌面團時間或力度不夠,這個時間可能會有10-20分鍾左右。
另外,可以輔助出膜的重要問題,也就是所用到的高粉了,可以多嘗試幾種不同的高粉來感受,自己覺得哪種高粉容易出膜。蛋白質含量越高,麵粉吸水性越強。這款金山日式吐司粉比較吃水,揉出來的面團軟而不粘,很好操作,這個配方因為加了淡奶油可以使麵包的風味更棒,葡萄乾的點綴,讓口感更好,我個人覺得製作出來的吐司很好吃。
做吐司其實不難,揉出手套膜也不難,只要記住關鍵的幾點就行。
喜歡我做的菜,就請點個贊!別忘記收藏,想做美食的時候方便查看!想學習各種家常菜、烘焙,就請關注我!有更新的美食可以及時看到,麻煩大家多多點贊、收藏、轉發,您的轉發是對我最大的鼓勵!也歡迎親在下方留言討論。
⑷ 麵包揉麵包出膜技巧
准備材料:高筋麵粉250g、 黃油(帶鹽)25g輔料: 酵母3g、水120g、細砂糖35g、食鹽3g 、雞蛋40g。
1、先打入雞蛋40g(兩顆),水120g,糖35g,鹽3g;
⑸ 請問怎麼用手能揉出麵包手套膜嗎
一、做法
1
將麵粉、奶粉、糖、鹽放入盆中,加入蛋液和水(一定要冷水),用筷子攪均,直到沒有乾麵粉。蓋上保鮮膜或濕紗布,放入冰箱冷藏室或就放在室內,醒15-20分鍾。
2
拿出醒好的面,加入酵母粉(酵母也可以加量溫水後放入,前面的水減量即可)稍微揉成團就將面團移到案板上揉。一兩分鍾面團就光滑了(冰箱里拿出來的容易成團,越揉也會越沾)這時可以摔打面團了(摔面團也是有方法的,不會的一定要去搜視頻看。其實就是把面團摔長了,疊起來,換個方向再摔……)。
3
摔打比較省力,又不會覺得很粘手,當然速度不能太慢,大概六七分鍾就可以出膜了,這時的膜還容易破,這時可以加黃油了(黃油不要提前拿到室內軟化,最好是直接從冷凍室拿出來的,很冰很硬的),直接把黃油揉進面團,因為它很硬,容易跑出來,跑出來又塞進去揉就是啦……
二、 大概五六分鍾,黃油基本全揉進去了,這時切一小塊面團,旋轉著扯開就可以拉出薄膜,就算破了,斷面也很光滑,做麵包是可以的啦!要做土司,就繼續摔打吧!最多半小時就能出手套膜了……
三. 小貼士
1、和面的水一定要冷的,不然會促使酵母發酵,會影響出膜的,我之前一直不成功就是揉著揉著就覺得面團膨脹了,加上中途哄孩子,面團越是發酵的厲害,所以徹底失敗。
2、黃油最好先放到冷凍室凍成硬塊,這樣加黃油到面團的時候會讓面團降溫,不用擔心天氣太熱揉著揉著發酵起來; 其次,這樣黃油就是一點點的融入到面團,等黃油完全融入時,膜已經出來了,省事!
⑹ 麵包揉不出手套膜怎麼辦
麵包揉不出手套膜加黃油補救,反復的多摔面團,很快可以出膜。手工揉面首先要把乾性材料和濕性材料混合在一起。然後放到揉面台上,進行初步的糅合。讓面團基本成型,軟硬統一。雙手持面團,然後一隻手向上另一隻手向下揉搓面團。利用揉面台使它們互相摩擦。然後包入奶油揉勻,一邊摔打一邊揉和。然後把手指插到面團的底部,然後拿起面團。將面團翻轉,在揉面台上摔打面團下半部分。直至拉起面團的兩端,能形成薄膜即可。
⑺ 面團揉不出膜能做麵包嗎 做麵包一定要揉出手套膜嗎
我們都知道,麵包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麵食甜點,它的做法多樣,口味豐富,吃起來香軟可口,味道很不錯,深受人們喜歡,很多人都會在家做麵包吃。那麼做麵包一定要揉出手套膜嗎?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
做麵包一定要揉出手套膜嗎
不是所有麵包都需要手套膜。
面團在不同力度和時間的攪拌下,拉出的膜也不同,「手套膜」大概是最高的標准,所謂「手套膜」,它就是一種形象的叫法,指的是面團攪打到完全擴展階段,它的特點是透明又光滑,不容易破裂和斷開,可以清晰地看到手指上的紋路。
雖然我們經常把「手套膜」掛在嘴邊,但嚴格地來說,只有吐司才需要把面團攪拌出手套膜,其他的麵包則沒那麼高的要求,當然如果想要更細膩和綿軟的口感,揉出手套膜也是可以的。
做麵包揉出手套膜的好處
「手套膜」是烘焙愛好者製作麵包時,將高筋面團揉到可以套在手上類似薄膜而不破的一種狀態,俗稱手套膜。面團揉到手套膜對提升麵包口感有如下優點:
1、手套膜意味著高筋面團已經揉到最佳的出筋狀態。
2、高筋面團揉成手套膜後,烤制的麵包,特別是手撕包、北海道吐司等,麵包的組織會很細膩,可以達到「拉絲」狀態。
3、手套膜也是檢驗烘焙者對麵粉、黃油、水、鹽、酵母比例的掌握,揉面力度、發酵時間、麵粉好壞的檢驗,太油或者麵粉不對,都會影響手套膜的出筋狀態,所以手工揉面的烘焙者往往力求達到手套膜。
反之做麵包如果揉不出手套膜也就不是麵包的靈魂所在了。
麵包揉出膜的注意事項
第一、水分的多少將影響面團的軟硬,如果水分少了麵筋就會特別脆弱容易斷,水分多了也會照成麵筋容易斷裂。
第二、麵粉:麵粉不能長期囤放,麵粉放久了筋度會隨著時間降低。當用著同樣的配方同樣的器材同樣的時間會發現麵筋已經斷裂了。
第三、後油法:黃油會阻斷麵筋的形成,所以要等麵筋形成一定的擴展階段後,再加入黃油這時揉面更容易形成手套膜。
第四、拉膜:拉膜不能急要從四周慢慢撐開,不是在中間往外拉,不然是拉不出手套膜的。我用過4種麵粉筋度都不一樣,出膜時間也不一樣。用同一檯麵包機同樣的配方時間最短的是23分鍾最長的45分鍾。
麵包揉出膜的具體做法
准備材料:
廚房用的電子秤一個、牛奶一盒、一包酵母(視頻中開始錯拿成了甜酒麴)、雞蛋、麵粉、白砂糖。餡料:香蕉、菠蘿、罐頭裝的黃桃、椰果、紅豆、火腿腸、葡萄乾、果凍。
製作步驟:
1、先在一個稍微大一點的容器裡面加入300克的麵粉,再加入30克的白砂糖,再加入2克的乾酵母,加入兩個雞蛋,然後用筷子攪拌麵粉,是麵粉變成均勻的絮狀,然後再邊加牛奶邊攪拌,當容器里的麵粉快要變成面團的時候拿出面團,放在砧板上開始揉面,直至面團光滑出現手套膜,若中途比較粘手,可以在手上塗抹少量的植物油。
2、待面團醒發至兩倍大,先在砧板上均勻的塗抹植物油,然後拿出面團放在砧板上輕輕的揉,讓面團變得光滑。
3、開始製作,面團分為兩半。一般的面團用來製作烤的麵包,一半用蒸鍋蒸制。拿出一半的面團,用刀切成均勻的小劑子,把小劑子揉成規整的小面團。然後用小捏一下,把准備的餡料包進去,就像包小包子一樣,包好的小麵包,整齊的碼在塗了植物油的盤子里二次發酵20分鍾左右,冷水上鍋,先不要蓋鍋蓋,進行三次發酵,待水開後,蓋上鍋蓋,蒸制40分鍾左右,做的麵包越大蒸的時間就要相應增加。
4、准備烤制的小麵包。做法和第④步驟相似。
5、開始烤制
6、試吃
總結:用蒸鍋蒸出來的小麵包吃起來更加酥軟,比較適合小朋友、老人以及牙口不好的人食用。用電餅鐺烤制的小麵包,死起來比較乾爽脆甜。這八種餡料裡面香腸的是最好吃,第二好吃是葡萄乾,第三好菠蘿(酸酸甜甜會讓你有戀愛的感覺)。
⑻ 家裡做麵包怎麼和出薄膜我怎麼做成饅頭了
麵包,顏色誘人,味道香甜,膨鬆暄軟又拉絲,吃起來有嚼頭,越嚼越香,是大家很喜歡的一種副食類點心,既可以當作零食,更可以當作早餐來食用,自己在家做,無添加吃起來安全又放心。相信這段時間,大家也肯定掌握了不少這方面的廚藝,當然也體會到,想要做出好吃的麵包,特別是柔軟又拉絲,口感口味俱佳的麵包,那可是要費一番功夫的,否則一不小心,做出來的口感就感覺像饅頭了。
(3)和好的面團要先餳20分鍾再揉,給它一個麵筋自然形成的過程,然後再充分揉面,揉至出膜,面團只有揉出手套膜,烤出的麵包效果才好,我以上也分享了三種把面團揉出膜的方法,大家可參考一下。
(4)揉好的面團要充分餳發至兩倍大,排氣後再做成生胚,而且做好的生胚也要進行二次餳發後再烤,這樣做出的麵包才會膨鬆暄軟,組織細膩均勻,拉絲有嚼頭。
⑼ 家用小烤箱如何烤麵包
現在在家裡烘培已經成為了一種潮流,越來越多的女性會在家裡購買麵包機或烤箱,在悠閑的時光中做出一款完美的麵包,健康又實惠。家庭做麵包一般製作一兩個,選擇最簡單的方法就可以完工,烤箱初學者的必備食品。
做麵包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揉面,發酵,看著面團長大的滿足感,當烤箱里的麵包成熟時,飄出誘人的香氣,滿屋子都是幸福的味道~這款肉鬆麵包應該大家都喜歡吃,其實很容易成功。口感非常好,組織細膩松軟,真的不輸外面的麵包店哦!一次就成功了~~真不錯~
第一個:
首先准備:高筋麵粉150克,食鹽1克,酵母2克,奶粉8克,常溫雞蛋1顆,白糖30克,黃油5克,溫牛奶80克,蜂蜜水適量。
第一步,把高筋麵粉倒入容器里,加入食鹽、酵母、奶粉、白糖、黃油(提前從冰箱里取出來,讓黃油室溫軟化)、磕入雞蛋,攪拌均勻,把溫牛奶緩緩倒入麵粉里,一邊倒一邊用筷子攪拌,攪成絮狀,下手揉面,揉成光滑細膩的面團。
第二步,把揉好的面團,放在面板上揉搓,可以像洗衣服那樣搓,也可以把面團往面板上摔打,揉的時間稍微長一點,直到揉搓出手套膜狀才算好了,揉成光滑的面團,放在容器里,蓋上蓋子,放在溫暖的地方發酵至兩倍大。
第三步,發酵好的面團有很多氣孔,我們把面團放在面板上時間揉搓,排排氣,排完氣搓成長條,切成小一點的一樣大的面劑子,把每一個面劑子整理成小圓球。
第四步,都揉好後,取出模具,用刷子刷一層食用油,把揉好的小圓球,依次擺在模具里,不要擠在一起,要把每個留有一定的縫隙,放入烤箱中層,下面放一碗溫水,進行二次餳發,餳發至兩倍大就可以了。
第五步,餳發好後取出模具,烤箱預熱十分鍾,把模具放在烤箱中層,上下管180度,烤二十五分鍾 ,烤的時候我們不要離開烤箱,觀察表面上色後,取一塊錫箔紙蓋在上面,繼續烤,時間到了,麵包的香味已經飄出來了,打開烤箱,更是香味飄滿整個屋子。
取出模具,用刷子在小麵包上刷一層蜂蜜水,就可以吃了,顏色是不是很漂亮,用手掰一下,松軟還拉絲,吃一個取一個,非常方便,比買的好吃多了,最重要的是自己在家做的干凈衛生,絕對無添加,吃的放心,這個方子是不是很簡單啊,趕緊試做一下吧,絕對不會讓你失望的。
自己在家做的,干凈又衛生,吃起來才放心,只要按照這個比例,新手也會零失敗,不信你就試一試,做給家人吃保證一次就成功。
第二個:
烤好的麵包成品圖
我們的前期工作就是准備食材:高筋麵粉300克,酵母3克,白糖50克,雞蛋兩個,溫牛奶150克,玉米油15毫升,白芝麻適量,葡萄乾適量,蔓越莓干適量。
麵粉裡面加雞蛋和牛奶
第一步,把高筋麵粉放入大碗里,加入三克酵母,五十克白糖,磕入兩個雞蛋,攪拌均勻,倒入一百五十克溫牛奶,慢慢倒入 ,一邊倒一邊攪拌,要順著一個方向攪拌,倒入十五毫升玉米油,攪拌均勻,還是要順著一個方向攪,這樣玉米油很快就會融入面里,蓋上保鮮膜,放在溫暖的地方,餳發至兩倍大。
餳發至兩倍大
第二步,面已經餳發好了,餳發好的麵糊裡面有很多蜂窩狀的氣孔,我們使用一雙筷子順著一個方向攪,多攪動一會兒給它排排氣,使裡面的氣泡消失。
模具里刷油放果乾
第三步,取一個模具,裡面刷上一層食用油防粘,防止麵包不好脫模,撒一層白芝麻,放點葡萄乾,再放點蔓越莓干(這是根據個人口味可放可不放),也可以放你自己喜歡吃的其它果乾。
攤平後二次餳發
第四步,把排好氣的麵糊倒入模具中,用筷子把麵糊攤的平整一些,然後蓋上保鮮膜,再次餳發至兩倍大。
烤好的麵包脫模
第五步,餳好後在上面均勻的刷上一層蛋黃液(只要蛋黃,不要蛋清),上面再撒一層白芝麻,烤箱提前預熱五分鍾,把麵包丕放在烤箱的中層,下面可以放一碗溫水,保持烤箱里的濕度,這樣做烤出的麵包才不會開裂,烤箱上下管一百六十度,烤二十五分鍾,還沒等打開烤箱,麵包的香氣就飄滿整個屋子了,隔壁的小孩會不會饞哭了?哦,他去幼兒園了哈哈。
烤好的大麵包
時間到了之後,打開烤箱,香味撲鼻而來,顏色非常鮮亮,金黃金黃的,取出稍微放涼,麵包脫模,按一下,蓬鬆喧軟,裡面還有好多果乾,非常好吃,自己在家做的用料十足,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往裡加一些果乾堅果之類的都可以。這個麵包的做法非常簡單,比較容易操作,小夥伴們可否喜歡?喜歡的話就趕緊試試吧,自己在家做的,特別干凈,用料也是非常講究,吃了之後可以安心,也不用擔心有什麼添加劑了
第三個:
會拉絲的排包——製作方法
配方用量
高筋麵粉350克,雞蛋1個,白砂糖40克,煉乳40克,純牛奶180克,酵母5克,鹽3克,黃油40克
製作方法和步驟
1,牛奶先放在微波爐中加熱20秒,再倒入酵母粉,攪拌至酵母粉融化。
*溫牛奶可以使酵母的活性被快速激活,但是一定要掌握好溫度,35度左右就好,過高的溫度會殺死酵母的活性*
2,揉面機桶內,依次放入高筋麵粉350克,化開酵母的牛奶,雞蛋1個,白砂糖40克,煉乳40克,鹽3克。
3,先開低速攪拌,約3分鍾後,轉中速,持續攪拌至面團光滑有韌性。
*攪拌的過程,就是水與麵粉相互融合的過程,也是麵筋形成的過程*
4,如何才能知道麵筋是否形成呢,可以檢查一下面團的狀態,用手輕輕拉開一個小面團,會出現這樣的麵筋膜,不易破,這表示面團狀態剛剛好。
*如果覺得拉麵團有阻力,表示麵筋還沒有擴展開;如果覺得拉麵團會有點沾手,可以給手抹點食用油,這樣光滑的雙手比較容易操作*
5,將面團摁扁一下,放入軟化的黃油粒,用面將黃油包起來,先低速攪拌至黃油融於面團中,再轉中速攪拌至黃油完全被吸收,面團光滑有彈性。
*黃油包入面團中,會使黃油被快速的帶入面團中,更快速的被融入面團中*
6,持續攪拌至能拉出一個這樣的手套膜。
*這次拉膜要比加黃油前更容易,黃油會軟化麵筋,增加面團的延展性,所以拉出的手套膜會更加細膩、更加薄*
7,將面團收圓後放入小盆內,覆蓋保鮮膜,放置溫暖處發酵,發酵至兩倍大小,用手指戳個洞,不反彈也不回縮,代表發酵剛剛好。
*保鮮膜的作用是防止發酵過程中水分流失;如果是直接放到發酵箱,就可以不用覆蓋保鮮膜了,發酵箱內的濕度足夠了,發酵箱溫度一般是36,濕度是82左右*
8,發酵完成的面團拖至揉面墊上,揉壓排氣,當面團變成發酵前的樣子就是排氣完成。
*發酵就是讓麵筋有一個舒展的過程,舒展完成後面團中會有氣,就像呼吸一樣,吸進來的空氣也要全部排出,讓麵筋更加均勻。排氣的過程可以用揉壓的方法或者擀開都可以,如果是擀開,一定要從中間向外擀,不可以來回擀,會把麵筋弄斷*
9,排完氣的面團搓長,切成12等份。用手將面團滾圓,覆蓋保鮮膜鬆弛10分鍾。
*滾圓的過程其實就是四個指頭和虎口相配合的把面團往下往裡收圓,它是最快、最有效的一個整形方式*
10,鬆弛完成後,取一個面團,摁扁,用擀麵杖擀長,然後翻過來,底端盡量壓薄,從頭向下捲起來,卷的緊實一點。
*卷的過程要用四個指頭向下卷,每卷一圈,就要用手指往前推一下,這樣才能卷得緊密,發酵後才不會塌陷*
11,卷好後要整齊排列在烤盤內,長度盡量保持一致,如果卷的過程中導致長度有偏差,可以搓一下,使長度一致就好,烤盤底部要鋪油紙或者油布。
*送入溫暖處發酵,如果是室溫發酵則一定覆蓋保鮮膜,防止水分流失造成干皮*
12,發酵完成後,表面刷全蛋液,均勻的、薄薄的刷一層就好。
*雞蛋液打的不均勻?沒有關系,攪拌以後過濾一下就可以了*
13,送入烤箱進行烘烤,上下火180度,中層,烘烤18分鍾,表面金黃色出爐。
*每個烤箱的溫度不一樣,烘烤時間也不一樣,根據自己烤箱設定時間。時刻觀察著麵包上色的情況,發現顏色夠了要及時加蓋錫紙*
14,烘烤出來的麵包微震一下,放置涼網上冷卻。
*麵包經烘烤升溫膨脹而產生熱氣,震動是為了使麵包內部的熱氣快速排出,很好的形成內部結構,而且讓麵包快速定型、不收腰、不回縮*
15,稍微冷卻就可以脫模了,排包的表面有硬硬的金黃色的外殼,那是因為高溫所致,冷卻後就會變軟了。
*如果想讓麵包表面是柔軟的,可以刷一層黃油,通過油脂讓麵包變軟*
16,輕輕掰開,可以看到綿軟的拉絲效果。
17,排包入口綿軟,但卻有嚼勁,而且好吃又營養。吃不完的記得要裝入保鮮袋密封保存,2-3天內吃完就可以。如果做多了,可以冷凍起來,吃之前解凍,然後120度烘烤10分鍾,就跟剛出爐一樣了!
技術總結
1,做麵包的面團為什麼一定要揉出手套膜?如果沒有手套膜,那烤出來的就不是麵包了,而是烤饅頭,手套膜代表面團的拉力和粘性,也代表麵包的柔軟程度。其實只要出筋了,也能做出不錯的麵包,但是有手套膜的話,效果要好很多。
2,做麵包為什麼要加黃油?不是一定非要加黃油,也可以加入其他油脂,只不過黃油可以增加面團的奶香味,做出的麵包才會噴香好吃。
3,做麵包為什麼需要醒發兩次?因為二次醒發可以使面團更加彭松,而且做出的麵包口感和味道都會更好。
4,烘烤麵包的時間是固定的嗎?不固定的,要根據每個烤箱實際的溫度情況而定。
5,為什麼麵包出爐要震一下?簡單來說,震一下是為了讓麵包定型、不塌陷、不回縮。因為麵包在高溫的烘烤中內部會產生一定膨脹的氣體,震一下會使這些氣體快速的排出來,使麵包內部組織更好。
結語
無論何種花型的麵包,只要是面團揉好了,做什麼造型都是沒有問題的,這個面團是基礎的,只要學會了它,那麼任何花型都難不倒你了!
小貼士
1,因為各品牌麵粉的吸水量不同,牛奶的用量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只要保證最後用筷子攪拌出來的面團光滑成團即可。
2,發酵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攪好的面團抹油後,放置溫暖處發酵至兩倍大,大約90分鍾,即可進行下一步操作。另一種是把攪好的面團,抹上油,蓋上保鮮膜,放入冰箱冷藏發酵1晚,第二天早上拿出來,進行下一步操作。
3,烤箱的溫度根據自己家烤箱的脾氣調整,注意觀察,麵包上色後,立即加蓋錫紙,防止顏色過深,影響美觀哦。
4,麵包保存方法:冷卻後放入密封袋室溫保存即可,保質期3天。切忌放冰箱,加速麵粉老化,導致口感干硬。
6449閱讀
搜索
1000種烘焙教學視頻
300種烤箱食譜大全
免費烘焙自學網
初次使用電烤箱的步驟
成人零基礎學習烘焙
1000種烘焙蛋糕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