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手套的做法和裁剪圖片
量取我們要縫制的手套的尺寸,對比我們的裁剪圖
對這我們繪制的紙板,裁剪出各個部分。
1、先用熨斗把可愛的貓爪圖案印在手面上,把貓的圖案印在手背上。
2、首先要做的就是形成一個手指,如下圖所示,邊緣對齊。
3、沿著下圖紅虛線縫合在一起。
4、重復上面的步驟,縫制出4個。
5、現在把手套的正面和背面邊緣對齊在一起。
6、並把邊緣縫合在一起。
7、重復上面的步驟,縫制4個。
8、接下來,兩兩套在一起,把每一個手套的底端和外側縫合在一起。
9、把袖口縫合,留一個返口便於翻到正面。
10、翻到正面後,把返口縫合,這樣我們舒適保暖的手套就完成咯!
② 手套製版的製版工具
1. 鉛筆:鉛筆是用來畫樣板輪廓的,越細越好,因為每個型號不過偏差1毫米所說,細一些減少做樣板的偏差。(建議用0.3毫米的鉛筆)
2. 刀:可用美工刀、裁皮刀
3. 橡皮
4. 格尺:最好使用刻度精準的塑料尺一把,鐵尺一把。
5. 紙 :白紙或者紙板均可
備註: 如計算機制圖軟體使用靈活,也可以用計算機直接編輯,但其中修改比較麻煩。
③ 做手套上條怎樣做快
手套上條。設計首先根據要求設計相應的手套圖案,打板:根據設計出的手套圖案,製造圖版訂料並裁剪選擇需要使用的面料,之後安裝圖版進行裁剪,縫制燙熨成型:裁剪之後進行布條縫制,之後進行熨燙成,備一塊模板做手套的模板,這樣比較方便操作。
如果家裡有,也沒關系直接依著自己的手型放大5cm左右在布上或者硬紙板上畫上,或者按照家裡現有的防燙手套畫上也沒問題,這里我剪了兩塊模板裡布的模板比鋪棉用到的模板大0.4cm左右,所以這兩塊模板是不一樣大小的。
簡介:
不管你用什麼工具切記兩塊模板不能一樣大小哦~依著模板在鋪棉上畫上形狀,然後剪下來熨燙到表布上,鋪棉的選擇,國產的鋪棉會比較硬日本產的鋪棉柔軟,手感好至於國產的還是日本或韓國的看個人喜歡,我用的是300g日本鋪棉。
有些鋪棉是背面帶膠的,直接粘到布上即可,有些是需要熨燙的,其中一面有點顆粒感的對著布的背面,反過來到布的正面,熨燙幾秒即可,形狀是畫在鋪棉的光滑面會比較好操作,表布不需要畫形狀,直接把鋪棉剪下來和表布熨燙在一起會更方便操作尺寸也會更精準。
在鋪棉外留一圈縫份,我習慣留0.7cm,建議0.7-1cm都可我用拼布直尺畫的縫份,某寶也有賣各種尺寸的縫份圈很方便,也很便宜如果都沒有,就用目測靠感覺畫一圈不管怎樣縫份一定必須得留哈。
④ 手工怎麼製作手套
1.設計手套
這是工作的首步,在自己選擇好布料後,上下兩面一定要疊整齊對應,將布料攤平,然後將自己的手掌或者之前的合適手套拿出來,然後順著手或者原有的手套版本畫需要製作的手套輪廓。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用手貼上去畫的話,外部輪廓要記著放大點;如果是用自己之前的手套來畫的話,需要根據自己手套原有的大小,如果本來的手套是厚的,在畫輪廓的時候,要適當地貼著手套的邊緣畫;若之前都比較合適,那就直接按照畫;不過最後的大小也可以在自己縫制的過程中,進行調整的。不管怎麼樣,做出適合自己手掌的手套才是好手套。
如何手工打造一雙合適的手套?
2
2.裁剪出手套樣子
在上下兩片布料對齊整平的基礎上,將一隻手按照布料的一邊,另一隻手拿著剪刀,順著自己所畫的手套輪廓線,然後慢慢地進行裁剪。在裁剪的時候一定注意,上下兩面的手套布料一定要保持整齊和一致,不然到時兩片布料湊不到一起,那手套是出不來效果的,所以,裁剪這一步也很重要的,在剪的同時一定要細心,避免剪刀過快,剪掉了本該保留的部分,也可以用一個稍微重點的東西壓著尚未裁剪的部分,這樣的話,慢慢地進行推移,逐步過渡到未剪裁的區域,只要能夠注意到上下兩面的一致性,然後裁剪准確的話,這一步基本上沒有什麼問題的。
如何手工打造一雙合適的手套?
3
3.縫制手套
裁剪完成之後,將已經重疊的上下兩面再躺平,放在桌子上,自己用手來回壓下,看是否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如果有的話,及時進行修改。修改完畢後,關鍵的製作開始了,拿出已經穿好線的針,從一個方向開始,沿著手套的邊緣進行穿針引線的縫制了,如果你覺得手套剪得比較大的話,這步也可以相應的收一下以使手套變小點,怎麼收呢,在縫制的時候,將真向手套的內側靠下,然後在縫,也就是離邊緣遠點,這樣的話,手套出來了就會小點的,也可以順著手套的外輪廓再進行適當的裁剪。在縫的過程中,確保上下兩面對應一致,然後自己用小針腳縫就很ok了,為了確保結實使用,小編在縫了一圈之後,又回縫了一圈,感覺還是挺不錯的,而且縫制效果大大地好。
如何手工打造一雙合適的手套?
4
4.縫補效果展示
在縫的過程,也是關鍵的一步,直接關繫到手套的使用壽命,所以這一步也需要製作人特別的留心。小編為了結實耐用,在原有縫補一圈的基礎上,又加縫了一圈,針法比較密集,相應的也就比較結實了,縫補完成之後,自己看了下,里外都拉扯了下,感覺還是挺不錯的,只要在縫的時候,不管你用什麼針法,都要確保中間沒有縫隙,那縫補完畢之後,肯定也是「天衣無縫」的,嘿嘿。小編用的是「蚯蚓工法」,直接順著針腳走的,但是用的針腳比較的小,然後又回一圈,感覺特別的好。縫補完成之後,攤平一看,是不是覺得還是挺不錯的呢,自己在家用的,也沒圖個什麼特別的樣子。
⑤ 大班手工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備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手工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手工教案 篇1
製作名稱:
七星瓢蟲。
製作目的:
培養寶寶的創造精神。
製作準備:
塑料瓶、彩色的紙、彩筆、膠棒、剪刀。
製作過程:
1.將塑料瓶洗干凈,放置通風處晾乾備用;
2.將准備好的彩色的紙分別剪出七星瓢蟲的頭、一對翅膀、觸須等;
3.將剪好的頭、翅膀等,用彩色的紙畫好,做好裝飾;
4.用剩餘的廢紙剪出兩條長紙條,做七星瓢蟲肚子的裝飾用;
5.將准備好的塑料瓶取來,將剪好的頭等裝飾用膠棒粘合在塑料瓶上;
6.稍作整理,一隻可愛的七星瓢蟲就做好了。
小網路:瓢蟲科之一種。 又名「七星瓢?」、「七星花雞」。我國各地均有分布。概體圓卵形,背弓似半球。體長5—7毫米,寬4—5.6毫米。觸角節狀,短,褐色;頭、口器、復眼、前胸、小盾片及腹面、六足皆為黑色。鞘翅紅色或橙黃色,具7個不規則黑色圓斑,其中一個黑斑由兩鞘翅中間接拼而成。年生4—5代。多見於田野、樹林、果園,嗜食小型昆蟲。性頗機靈,常跌落匿蹤或擦飛而去。體色美麗,玲瓏嬌小。飼用透明蟲盒或生境箱,亦可作瓢蟲牌點及標本賞玩。同科尚有二十八星瓢蟲、龜紋瓢蟲及瓜茄瓢蟲等,皆可飼以玩賞。
大班手工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本活動選自大班下冊主題十一《什麼變了》,在幼兒初步掌握揉、搓、團、捏等基本手法基礎上,結合幼兒愛動手愛探索的特點,通過體驗親自製作面點這一過程,鍛煉幼兒的精細動作及手眼協調能力,體驗勞動過程中的快樂,培養孩子分組合作能力,同時讓幼兒體驗分享的快樂。
活動目標
1、 激發幼兒製作面點的興趣,感受動手勞動的快樂。
2、 培養幼兒耐心細致地做事態度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3、 引導幼兒學習製作面點的技巧,感知面製成面點的變化過程。
活動准備
1、叉子、勺子、瓶蓋、硬幣、安全剪刀、安全小刀、筷子、果脯(葡萄乾、芝麻、花生、瓜子若干自選)和好的面團每小組一份,已製作好的點心樣品、大面板、牙簽。
2、 根據所制面點的需要做好其他物質准備:盛面點用的盤子人手一個、微波爐、圍裙、廚師帽每人一套、保溫桶、臉盆、毛巾。
3、 課件:各種點心的圖片、輕柔音樂。
活動過程
1、教師以面點師的身份帶領幼兒進入活動場地。
師:小朋友們看老師今天繫上圍裙戴上帽子知道我們要做什麼嗎?今天老師跟小朋友一起當一次面點師。
2、教師介紹各種面點的名稱及方法
(1)出示面點及圖片,引導幼兒欣賞並說出各種面點的不同。
(2)教師講述和面的方法,並簡單介紹幾種不同材料做成的面團。
3、帶領幼兒按順序洗手。
4、教師帶領幼兒動手製作面點(輕柔音樂)
(1)鼓勵幼兒用揉、搓、捏等技能製作面點,並啟發幼兒創作性的製作面點如動物形狀、各種器械的形狀,或自選輔助食品。
(2)鼓勵幼兒用不同工具製作面點。
5、加工成熟
(1)幼兒製作完畢送到微波爐蒸熟(引導幼兒討論還可以用什麼工具製作)
(2)教師和幼兒一起清理衛生,把剩餘的面和輔助食品送到指定的地方。
(3)洗手
6、品嘗面點:教師和幼兒一起欣賞烤製成熟的面點,分享勞動成果。
五、活動延伸:
製作單餅,包水餃等。
大班手工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各種材料有規律地裝飾扇面,感受扇子的美;
2、引導幼兒大膽創作,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准備:
1、扇子展覽(牆面環境布置:幼兒帶來的扇子,收集的材料。)
2、用卡紙等剪成的各種形狀的扇面、事先製作。
3、裝飾材料(半成品各種圖形或圖案)、扇柄(冰棍棒)、蠟筆、漿糊等。
活動過程:
一、 欣賞激發
1、現在是什麼季節?(夏天到,天氣熱)
你有什麼好辦法,使自己涼快呢?(空調、電扇、冷飲、洗澡、扇子等)
2、欣賞各種各樣的扇子:這些扇子都是我們小朋友帶來的、還有是老師在電腦上搜集的扇子圖片(牆面布置的扇子)這些扇子漂亮嗎?你最喜歡哪一把扇子,為什麼?
二、討論製作
1、老師這里還有一些扇子,你們看,這兩把扇子有什麼不同?(引導幼兒發現一把已經裝飾好了,另一把還沒裝飾)你喜歡哪一把,為什麼?
2、(出示沒裝飾的扇子)這把扇子好看嗎?請你想想辦法讓扇子好看一點,你想用什麼來裝飾扇子?(幼兒發表看法)
3、這里還有許多要裝飾的扇面,你們想不想試一試。
三、嘗試製作
幼兒製作扇子,裝飾扇面,教師巡迴指導。
1、引導能力強的幼兒有規律地裝飾扇面,提醒幼兒大膽嘗試用各種材料使畫面更美。
2、及時鼓勵幫助能力差的幼兒。
3、及時地肯定幼兒的表現。
四、欣賞評價
1、展示與欣賞
(1)你覺得自己的扇子美不美,美在哪裡?還有誰的扇子也很美?
(2)把自己的扇子介紹給朋友和客人老師,說說你是用什麼材料裝飾的?
(3)教師評價:你們做的扇子都很美,我們來開個扇子展覽會吧。
活動延伸:
回家再去尋找使自己涼快的辦法。
大班手工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制陶的一些基本術語,掌握新的捏陶技法。
2、運用多種方法創造表現不同形狀、特徵的杯子底座,充分體驗創作的快樂。
3、能根據自己的構思創意,獨立設計製作,有初步的創新意識。
【活動准備】
1、幼兒了解陶藝的一些基本知識,掌握兩種以上基本技能。
2、各種高腳杯的課件。
3、背景音樂,數碼照相機。
4、工作服、陶泥及操作工具等。
【活動過程】
1、幼兒聽音樂做「泥巴變身」的律動進入活動室。
師:我們學一學好玩的泥巴,跟著音樂動起來!(變高了、變矮了、捲起來、變成小面條了、變成泥巴球)
2、教師以兒歌形式演示操作,引出主題。
(1)出示泥團,引導幼兒想像:這是什麼?我們已經學會搓大湯圓了。(我搓我搓我搓搓搓)
(2)教師演示:看!這是什麼動作?我們一起來學一學。(我捏、我捏、我捏捏捏,往上捏、往下捏、兩邊捏)連接泥條,它變成什麼了?(杯子)
[將泥人擬人化表現,再配以朗朗上口的兒歌,操作過程更直觀、生動、形象,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技能。]
3、引導幼兒觀看各種高腳杯的課件,啟發創作。
(1)師:在我們生活中還有許多長有腳的杯子,我們一起來看看。
(2)欣賞課件,重點引導幼兒觀看不同形狀、特徵的杯子底座,為幼兒創作打下基礎。
(3)教師小結:這些杯子有高的、矮的、胖的、瘦的;有水果形狀、小動物形狀、小人形狀的;杯腳就更不同了,有各種幾何圖形的,有卡通的,很可愛。你們想不想自己試著做一個會走路的杯子呢?看看誰做得與眾不同,做得更有趣。
4、幼兒討論、交流如何製作杯子。
(1)師:你准備怎麼做?跟你的好朋友說說。(幼兒充分想像,大膽製作)
要點提示:提醒幼兒運用手捏、盤築連接的方法創意製作。
(2)教師巡迴指導,及時捕捉幼兒有創意的想法與製作,並用照相機拍下來。
5、展示作品,欣賞、評價。
(1)欣賞同伴作品,相互交流、評價。
(2)教師從中選出幾件有代表性的幼兒作品,從造型上分析作品的優點。
活動建議:
環境創設
①開辟「杯子展覽館」。引導幼兒搜集和展示各種不同材料、不同形狀的杯子,並隨著活動內容的深入,不斷地豐富有關杯子的知識。
②設置「杯子創意吧」,展示幼兒設計的各種杯子的創意繪畫作品。
☆家園共育
①與幼兒共同搜集各種杯子的實物或圖片,幫助幼兒了解各種造型的杯子。
②親子活動:帶幼兒逛一逛附近的禮品店,引導幼兒觀察各種奇特造型的杯子。
③引導幼兒在生活中尋找各種有腳的器皿,觀察其形態,激發幼兒的聯想創造。
大班手工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學慣用粘貼的方法把杯子裝飾成獅子。
2.體驗自己動手操作裝飾的快樂。
3.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設計能力、審美能力。
二、活動准備; 紙漿等
三、活動流程:
(一)導入
師:我們把紙漿杯子,變成了漂亮的紙漿娃娃,那小朋友們,開動你們的小腦筋想一想,我們還可以把紙漿杯子變成什麼呢?幼:娃娃、水杯,小花籃。
師:那你們想不想知道,老師能把紙漿杯子變成什麼?幼:想。
師:看,這是誰啊?幼:是獅子,真漂亮。
師:其實啊,杯子可以變成很多的小動物的,今天啊。老師就教小朋友製作大獅子。
(二)演示
我們先用黑色的即時貼剪兩隻眼睛貼上去,然後再用金黃色的即時貼剪兩個三角形作獅子的眼珠子。用紅色的長圓形作獅子的大鼻子。用即時貼剪成彎彎的紅色的嘴巴,嘴巴上面的胡須用歡色的。最後,做獅子的頭發,我們用桔黃色的剪成一絲一絲的,粘滿他的頭,粘得多一點,我們看,一頭大獅子製作好了。
(三)操作
師:你們也來嘗試著做一隻可愛的大獅子吧!
幼兒操作,老師巡迴指導,給與幫助。
(四)欣賞
師:小朋友都製作好了嗎?我發現好多小朋友真的很厲害啊。做的大獅子可真漂亮啊,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看看誰製作的最好呢,下次老師教小朋友製作另一個小動物。
大班手工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一次性的物品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是這些物品的隨便丟棄又造成對環境的污染。這個月,實習生在我園實習,老師喝水用玻璃杯,小朋友喝水用不銹鋼杯,實習生喝水用一次性紙杯。一次性紙杯用過後是留是扔,小朋友曾有過激烈的爭議,最後老師和新老師、小朋友討論後形成共識:把紙杯放在美工角用於手工製作。木偶表演是我們漳州深受喜愛的鄉土民間藝術,木偶是我園小朋友最喜歡操作的玩具。小朋友經常在美工角用各種紙製作成紙偶,放到木偶台表演區表演故事。新綱要指出: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製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生活。因此我們生成了這個活動。活動中設計三種杯子是好朋友,不願相互離別的情境,讓「情」貫穿於活動過程。鼓勵幼兒大膽進行創新製作,既培養了幼兒動手動腦能力,又培養了幼兒的創新意識;在製作過程中,讓幼兒體驗到了變廢為寶的樂趣和好朋友相互眷戀的美好情感;選擇本活動利用了本地、本園資源,既符合幼兒興趣和現有經驗,又有助於形成符合目標的新經驗,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此活動來源於生活,又能服務於幼兒的生活。
活動目標:
1、通過運用各種工具進行扎、剪、貼、繪畫、塗色等製作自己最喜歡的紙杯玩偶,培養幼兒大膽創新意識,提高幼兒手工製作能力,增強小肌肉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2、通過讓幼兒討論構思怎樣製作裝飾紙杯和介紹、評價自己和或他人製作的紙杯玩偶,培養幼兒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習慣和口頭表達能力。
3、通過活動體驗變廢為寶的樂趣和好朋友互相眷念的美好情感,培養幼兒環保意識。
經驗准備:
對一次性紙杯有初步的了解,幼兒已掌握用別針在紙板上扎孔的經驗。
物質准備:
1、相關課件、音樂磁帶兩盤。
2、班級小朋友收集的一次性紙杯、別針、剪刀、雙面膠、彩筆、各種邊角材料若干。
3、用冰箱包裝箱做的不銹鋼杯和玻璃杯套身大玩偶各一個。_ 兒童網
大班手工教案 篇7
典型經驗:
美術、能用多種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現手法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像。
玩具准備:
棉布方巾衣服、橡皮筋或夾子、各色染料、臉盆、勺子、水。
游戲玩法:
1、清水浸潤要染的布料或衣物後擰干備用。
2、根據染法和活動人數,提前配好染料(25g染料可染10件衣服)。
3、方巾染色過程:
(1)將方巾疊成W狀長條再折成三角形;
(2)用木夾夾住三個角固定造型;
(3)戴上手套,滴染料;
(4)裝入密封袋放24小時;
(5)清水漂洗,去掉浮色晾乾。
4、T恤染色過程:
(1)准備T恤和扎染材料;
(2)從衣服中間抓起,旋轉;
(3)用皮筋固定造型;
(4)滴染料並放入密封袋存放24小時;
(5)清水漂洗,去掉浮色晾乾。
指導建議:
1、扎染的面積以及顏料的稀釋程度都會影響扎染效果。
2、5g扎染粉配置比1瓶60ml的水。
3、粉末里添加固定色劑,無需再調配顏色。
大班手工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培養動手動腦能力,發展小肌肉靈活能力,增進親子間情感。
2、利用紙卡通過黏貼、組裝製作摩天輪。
活動准備:
1、材料包:造型紙卡、毛根。
2、自備材料:膠棒、雙面膠、剪刀、水彩筆。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教師:小朋友你們都有願望嗎?傳說摩天輪每一個格子里都裝滿了幸福和快樂,只要把你的心願說出來,摩天輪就會把你的心願帶給天使,天使就會幫助我們實現願望。小朋友們想和爸爸媽媽一起做個摩天輪來實現願望嗎?
2、出示已做好的摩天輪,討論摩天輪的結構
教師:摩天輪有哪些部位?
3、出示紙卡,討論製作方法。
教師:你看見了哪些材料?這些材料分別成為摩天輪的什麼部位?
教師:摩天輪的底座可以怎麼做?
教師:將大紙卡沿線折好。底座兩端的邊緣線分別用剪刀剪開,一直剪到沿虛線標明的位置就可以。將較短的邊緣線那端用膠水固定好,底座就完成了。
教師:把兩張卡紙十字交叉,紙卡上的圓孔重合。用毛根穿入長條紙卡上的圓孔和底座上的圓孔,並固定使其能夠轉動。
教師:最後可以將另一根毛根平均分成四段,將摩天輪的四個座位分別固定在旋轉支架上。
4、親子手工快樂的摩天輪,教師巡迴指導。
5、活動評價。
大班手工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動手能力。
2、養成幼兒愛衛生的好習慣。
活動准備:
小青蟲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青蟲
1、教師出示小青蟲
2、小朋友們這是什麼你認識它嗎?
二、製作方法
1、教師示範講解
2、將圖形剪下,沿線折疊。
3、先將小青蟲的頭貼找葉子上,再把折好的身體貼找頭的後面。
三、幼兒操作
1、教師分發手工紙和剪刀。
2、教師請幼兒在操作過程中保持安靜。
3、教師提醒幼兒要剪得工整,不要留出小白點,請幼兒將廢紙扔進垃圾桶,不可隨地扔垃圾。
4、教師來回巡查並指導
——幫助一些能力較弱的幼兒
——提醒幼兒教師提醒幼兒要剪得工整,不要留出小白點,請幼兒將廢紙扔進垃圾桶,不可隨地扔垃圾。
四、活動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