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教!化療葯物對護士的職業損害及防護
搜集到一點資料,僅供參考!
化療葯物是癌症病人的主要治療葯物,但在治療過程中可對操作者及環境產生不利影響。有資料證實護理人員長期接觸、吸入低劑量的化療葯物可引起臟器損害,甚至有致畸致癌等潛在的危險。目前我國對化療葯物缺乏規范的管理,配置葯物的防護設施較少,操作人員缺少必要的防護用具以及對化療葯物廢棄物管理不善等一系列問題正對醫院環境及護士的健康構成威脅。現將臨床護士在接觸化療葯物應掌握的防護知識介紹如下。
1 操作前的准備工作
1.1 化療葯物配置 化療葯物的配置工作應在專用的配葯室由接受過專業訓練的護理人員進行,沒有專用配葯室時必須在空氣流通、人流較少的室內進行。
1.2 接觸化療葯物的防護 接觸化療葯物的護士操作前要穿一次性防護衣、戴口罩、帽子及雙層聚氯乙烯手套,以減少呼吸道吸入及皮膚接觸。
2 操作時的注意事項
2.1 開安瓿時 打開安瓿時,應墊無菌紗布以免劃破手套,打開冷凍粉劑安瓿時,有濺出的危險,應用無菌紗布包裹,並將溶媒沿安瓿壁緩緩注入瓶底,防止粉末溢出,待粉末浸透後再攪動。
2.2 抽葯液時 抽吸液體葯物時葯液不應超過注射器的3/4,以免葯液外溢。
2.3 加葯時 將化療葯加入瓶裝液體後應抽盡瓶內空氣,避免瓶內壓力過大導致更換液體時葯液外溢。
2.4 葯液濺身的處理 如果葯液不慎濺在皮膚上或眼睛裡應立即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
3加強污物處理
3.1 使用過物品的處理 操作中使用的注射器、輸液器、 輸液袋、敷料及放置化療葯物的安瓿等物品應放在專用的塑料袋內集中封閉處理,以免葯液蒸發污染室內空氣。
3.2 化療病人污物的處理 化療病人的尿液、糞便、嘔吐物、分泌物及其他體液均應按污物處理。清理時需戴手套、穿隔離衣,完畢後用肥皂徹底洗手。化療病人使用的水池、抽水馬桶用後反復用水沖洗。
4 加強自我保健
4.1 提高機體抵抗力 經常鍛煉身體,加強營養、增強體質,合理安排休息,提高機體抵抗力。
4.2 減少不必要的接觸 加強有關化療葯物的防護知識學習,嚴格執行化療葯物的操作規程,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接觸及對環境的污染。
4.3 護士孕期、哺乳期防護 護士在懷孕和哺乳期可申請暫時脫離接觸化療葯物的環境。
4.4 定期查體 定時進行體格檢查,包括重要臟器功能檢查及血常規檢查。化療是抗腫瘤治療的主要治療方法,腫瘤專科護理在防治腫瘤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雖然化療葯物可對環境及人體產生不利影響,但是只要有比較健全的防護措施,化療葯物對護士身體的損傷是可以避免的。
一,職業危害的主要途徑:
(1)抗癌葯物的准備過程、針劑安瓿瓶破碎、稀釋時的振盪、稀釋瓶內壓力太大和排氣時的葯液噴灑,這些均可能導致葯物外溢而使之造成危害。
(2)抗癌葯物的使用過程,靜脈注射前排氣、排氣時針頭銜接不緊、輸液時從輸液管銜接處外溢的葯液等,均可造成危害。
(3)抗癌葯物使用後的處理過程、抗癌葯物空瓶或剩餘葯物處理不當,可污染工作環境和儀器設備。
(4)直接接觸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或其他污染物。患者的嘔吐物、汗液、尿液中含有低濃度的抗癌葯物,其污染被服後處理不當,也可能使護士接觸到抗癌葯物,從而危害護士的健康。
二,對策
護士職業性危害的防護已引起國內外同行的普遍關注,特別是腫瘤專科護士,長期接觸多種抗腫瘤葯物,容易造成職業危害。要減少和降低醫護人員的職業危害,必須制定一整套包括組織、技術及醫學措施的防護方案,護士的健康體檢和管理也應受到高度重視。
1, 基礎防護措施
(1)增強身體素質。平時注意鍛煉身體,積極參加文體活動,充分調動人體抵禦有害刺激的能力。定期做好健康體檢,每隔6個月抽血檢查肝功能、血常規及免疫功能等,發現問題及時調離和治療。
(2)增強防護知識。要學習抗腫瘤葯物的毒副作用、防護知識,了解病區患者應用抗腫瘤葯物情況。崗前培訓中增設化療的防護課程,使新護士及時掌握有效的防護措施。工作時要牢記一個觀念:嚴格執行衛生工作制度就是很好的保護自己 ,一絲不苟地落實各項防護措施
Ⅱ 化學治療葯物使用規范
化療葯物的使用規范和護理措施主要有三點:首先,配葯要在中央葯房集中配置,沒有中央葯房者應在生物安全櫃下配製,減少污染。其次,配置化療葯的時候一定要帶手套,口罩,面罩和護目鏡,排氣的時候要在安瓿里排干凈再抽出注射器,不能將葯液排在空氣中,因為化療葯物可通過呼吸,皮膚等等各種途徑進入人體,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大家都比較重視自我防護,熟悉了之後就開始放鬆,但是,保護的概念要時刻保留在心中。最後,如果操作不慎,葯液有噴灑,濺到皮膚黏膜上要立馬用大量的清水沖洗干凈,所有的醫療廢物應單獨處理。
Ⅲ 多柔比星脂質體需要戴冰套嗎
不需要,多柔比星脂化療期間保持手和腳濕涼狀態,避免受熱;不能出汗!盡量不哪談外出。不要曬陽光,不要泡熱水,不戴手套;夏天在家全天開空調,手握冰箱冷凍坦咐的冰袋李信碰或瓶裝水(外裹層布),每天手腳浸泡涼水數次。
Ⅳ 白血病聯合化療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首先要掌握化療方案、給葯途徑、密切觀察化療葯物的毒性反應。鞘內注射時,葯物濃度神李不宜過大,葯液量不宜過多,應緩慢推陵瞎好入,術後需平卧4~6小時以減少不良反應。其次要熟練穿刺技術。化療葯物多為靜脈途徑給葯。且有較強的刺激性。葯物滲漏會引起局部疼痛、紅腫及組織壞死。注射時需確認靜脈通暢後方能注入。光照可引起某些葯物分解。特別注意的是操作時最好戴一次性手套保護,以免葯液污染操作者。
注意飲食,保持良好的心態
除了在化療上面的注意以外,對於患者還要增加營養,注意飲食衛生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飲食。鼓勵患兒進食。食品食具應消毒,水果應洗凈、去皮。特別注意的是要讓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消除心理障礙。
治療時的輸血護理
最後強調一下白血病治療時的輸血的護理,骨髓暫時再生低下是有效化療的必然結果。白血病在治療過程中往往需輸血液成分或輸血進行支持治療。輸注時應嚴格輸血制度。一般先慢速滴注觀察15分鍾,若無不良反應,再按患兒年齡、心肺功能、急慢性貧血及貧血程度調整滴速。輸血過程中應密切觀察輸血引起的不良反應尺鉛。
Ⅳ 化療前注意事項化療前要注意什麼
你好,護理上化療前要做好宣教工作,囑患者化療一周內避免用冷水漱口及洗臉、洗腳或洗澡,不可進食冷的飲料、食物、水果。注意保暖。避免受冷風刺激,外出時戴口罩、手套。冬季輸液時墊熱水袋。保持室溫在20℃~22℃,病室的門手柄用毛巾套上,如是鐵質病床,要提醒患者不可用手觸摸,以減少冷刺激。夜班加強巡視,防止患者暴露於蓋被外。觀察並記錄患者步態協調性,測試其四肢感覺功能,為醫生調節給葯劑量提供依據。在治療過程中,應嚴密觀察患者的呼吸情況,記錄呼吸、脈搏的頻率,一旦發現有喉痙攣的徵象,立即匯報醫生,為搶救贏得時間。 放化療時在殺死癌細胞同時會無選擇的殺死正常細胞,使得人體免疫力下降並且出現一系列副作用。作為輔助治療手段,可以根據自身情況服用人參皂苷Rh2(護命素),一方面減輕放化療毒副作用給患者帶來的傷害,一方面能夠增強治療效果,增加白細胞,防止復發及轉移,還能夠增加病人食慾、提高生活質量。
Ⅵ 簡述護理職業防護措施
簡述護理職業防護措施
簡述護理職業防護措施,護理人員在工作中採取多種有效 措施,保護護士免受職業暴露中 的危險因素的侵襲或將其所受傷 害降到最低程度。簡述護理職業防護措施有哪些?快來看看吧
簡述護理職業防護措施1
一、 洗手
常規洗手應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感染或傳染病流行期間,應使用消毒液洗手。
①直接接觸病人前後(包括病人的傷口、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周圍環境及物品等);
②進入和離開病房前;
③無菌操作前後;
④接觸清潔、無菌物品之前或處理污染物後;
⑤穿脫隔離衣前後,脫手套後;
⑥接觸不同的病人或從病人身體的污染部位移動到清潔部位時;
⑦處理葯物或配餐前。
二、銳器傷的防護
1、防護措施:
(1)進行有創性操作時,光線充足,嚴格按規程操作。
(2)使用安瓿時,先用砂輪劃痕並墊棉球或紗布。
(3)抽吸葯液後單手操作套上針帽;經三通裝置靜脈加葯時去除針頭。
(4)制定完善的手術器械擺放及傳遞規定。
(5)手持針頭或銳器時勿將針尖或銳器面對他人。
(6)禁止用手直接接觸使用後的銳器。
(7)禁止將使用後的針頭重新套上針帽;禁止用雙手分離污染的針頭和注射器,禁止用手摺彎或弄直針頭。
(8)使用後的銳器及時放入銳器盒。
(9)為不合作的病人做治療、護理時,須有他人的協助。
(10)選用有安全裝置的護理器材。
(11)發生銳器傷後立即做好局部處理。建檔,定期體檢,接種疫苗。
建立損傷後登記上報制度;建立銳器傷處理流程;建立受傷護士的監控系統,追蹤傷者的健康狀況;做好心理疏導,有效採取預防補救措施。
2、緊急處理方法
(1)擠:保持鎮靜,立即用手從傷口的近心端向遠心端擠壓,擠出傷口的血液,禁止進行傷口局部擠壓或按壓。
(2)洗:用肥皂水徹底清洗傷口,並在流動水下反復沖洗;用等滲鹽水沖洗黏膜。
(3)抹:用0、5%碘伏或75%乙醇消毒傷口,並包紮。
(4)報:向主管部門報告並及時填寫銳器傷登記表。
(5)估:根據病人血液中含病毒、細菌的多少和傷口的深度、暴露時間、范圍等進行評估,做相應處理。
(6)進行血清學檢測,必要時建立追蹤檔案,採取相應措施。
簡述護理職業防護措施2
一、執業安全預防措施
1、護理人員進行治療護理時應穿工作服、戴口罩,並保持工作服、口罩清潔乾燥。
2、操作前後洗凈雙手。
3、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治療時,有可能接觸病人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傳播途徑不明時實行標准預防:必須戴一次性手套,脫手套後用肥皂、流動水沖洗雙手;接觸烈性 傳染 病人時應參照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醫護人員個人防護指南(試行),見本院疾病護理常規P170頁。
二、職業性銳器損傷監測跟蹤制度
1、如不慎被銳器刺傷,用肥皂液和流動水清洗污染皮膚,用生理鹽水沖洗粘膜,有傷口,應在傷口旁端輕輕擠壓,盡快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再用肥皂水或流動水沖洗傷口,用絡合碘局部消毒,並包紮傷口。填寫銳器損傷追蹤表,了解病人情況。並進行血源性傳播疾病的`檢查和隨訪,根據其疾病的潛伏期,HBV追蹤時間6個月,HCV追蹤時間4個月,梅毒追蹤時間5個月。
2、被HBV陽性病人血液、體液污染的銳器刺傷,應在24小時內,注射乙
肝免疫高價球蛋白,同時進行血液乙肝標志物檢查,陰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lOug、5ug、5ug(按0、1月、6月間隔)。
3、艾滋病職業暴露按衛生部《醫務人員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防護工作指導原則》執行。
三、化療葯物操作防護措施
1、備葯:
建立化療葯物配製間或配製箱:
(1)配葯者配葯前洗手穿防護衣,戴防護袖套,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戴聚氯乙烯手套,其外再套一副乳膠手套。在操作中一旦手套破損應立即更換。
(2)操作檯面覆以一次性防護墊,減少葯物污染,一旦污染或操作完畢應及時更換。
(3)割鋸安瓿前應輕彈其頸部,使附著之葯粉降低至瓶底,打開安瓿時應墊以紗布,以防劃破手套。
(4)打開粉劑安瓿時應用無菌紗布圍繞安瓿頸部,溶解葯物時,溶劑應沿著瓶壁緩慢注入瓶底。待葯粉浸透後再行攪動,以防粉末逸出。
(5)瓶裝葯物稀釋及抽取葯液時,應插入雙針頭,以排出瓶內壓力防止針栓脫出造成的污染。並且要求抽取葯液後,在瓶內進行排氣和排液後再拔針,不使葯液排於空氣中。
(6)抽取葯液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並應注意抽出葯液以不超過4分之3為宜,抽取葯液後放於墊有聚氯乙烯薄膜的盤內備用,每次用後按化療污物處理。
(7)在完成全部葯物配備後,用消毒液擦拭操作櫃內部和操作台表面。
(8)備葯後所用一切污染物應放於污物專用袋集中封閉焚化處理。
(9)操作完畢脫去手套後用肥皂及流動水徹底洗手、淋浴,減少其污染。
2、靜脈給化療葯物防護
(1)靜脈給葯時護士應做好個人防護,並戴手套。
(2)滴注葯物時,注射溶液以塑料袋包裝為宜,以便液體輸入後污染物品的處理。
(3)靜脈沖葯時,必須先用無菌棉球圍在滴管開口處再行加葯,其速度不宜過快,以防葯液從管口溢出。污染後注射器及針頭應完整處理,放入專用袋中,以免拔下針頭時葯液撒漏造成污染。
(4)操作完畢脫掉手套後用肥皂流動水徹底洗手。
3、抗癌葯物污染處理防護原則
(1)抗癌葯物外濺後,應立即標明污染范圍,避免其它人員接觸。
①護士必須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手套等做好個人防護後方可處理污染區; ②如果葯液溢到桌面或地上,應用紗布吸附葯液,若為粉劑則利用濕紗布輕輕擦抹,以防葯物粉塵飛揚,污染空氣,並將污染紗布置於專用袋中封閉處理。
③把肥皂和水擦洗污染表面,再用75%的酒精或84液擦拭。
(2)在操作過程中如不慎將葯液濺到皮膚或眼裡,應立即用肥皂水或生理鹽水分別徹底沖洗。
(3)污染安瓿與葯瓶應放置專用袋中封閉並標識,以防蒸發污染室內空氣。
(4)注射器、輸液器、針頭均為一次性使用,用後放入專用袋中封閉處理。
(5)所有污染物包括用過的防護衣、口罩、帽子等需焚化處理。
(6)在處理病人化療後尿液、糞便、嘔吐物或分泌物時必須戴手套,以免污染皮膚。水池、便池用後反復用水沖洗,以免污染環境及空氣。
簡述護理職業防護措施3
一、、使用防護用物
1、口罩、防護鏡或面罩: 護理可能產生血液、體液、分泌物及排泄物飛濺或飛沫的病人時。
2 、隔離衣 :隔離衣污染後,應盡快脫下,立即洗手。
3、手套:
①有傷口時應戴雙層手套操作,加強防護;
②操作中,手套破損後應立即更換,脫手套後仍需立即徹底洗手;
③接觸黏膜或未污染的皮膚時,應更換清潔的手套;
④接觸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及污染物品時,必須戴上清潔手套;
⑤手套使用後,應注意脫掉並洗手。
二 、負重傷的防護
1、加強身體鍛煉
①提高肌肉的柔韌性,關節的靈活性,預防下肢靜脈曲張;
②鍛煉腰背肌、腰椎活動度,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預防椎間盤退變。
2、保持正確的工作姿勢
①工作間歇適當變換體位或姿勢;抬高下肢或鍛煉下肢;
②站時,雙下肢輪流支撐身體重量,適當做踮腳動作;
③站或坐時,腰椎伸直,使脊柱支撐力增大;
④彎腰搬重物時,伸直腰部,雙腳分開,屈髖下蹲,後髖及膝關節用力。
3、使用勞動保護用品
①佩戴腰圍;
②採用輔助器材協助病人翻身;
③穿彈力襪或綁彈力綳帶,穿軟底鞋。
4、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①選用硬板床或硬度、厚度適宜的床墊;
②避免長時間彎腰,盡量減少彎腰次數;
③減少持重物的時間和重量;
④合理膳食,均衡營養。
5、避免過重工作負荷 合理排班。
三 、化療葯物損害的防護
1、配製化療葯物的環境要求
①設專門化療葯物配葯間/化療葯物配製中心;
②配備空氣凈化裝置,在專用層流櫃內配葯;
③操作檯面應覆以一次性防滲透性防護墊吸附濺出葯液。
2、配製化療葯物的准備要求
①洗手,戴帽子、口罩、護目鏡,穿防滲透隔離衣,戴手套;
②輕彈安瓿頸部,墊紗布掰開。
3、執行化療葯物操作的要求
①溶媒沿瓶壁緩慢注入瓶底,葯粉浸透後再晃動;
②瓶裝葯液稀釋後抽出瓶內氣體;
③抽取的葯液不超過注射器容量的3/4;
④抽取葯液後,不要將葯液排於空氣中;
⑤操作結束後擦洗操作台、洗手、沐浴;
⑥靜脈給葯時戴手套;確保注射器及輸液管接頭連接緊密;
⑦加葯速度不宜過快。
4、化療葯物外漏和人員暴露時的處理要求
①應立即標明污染范圍,避免他人接觸;
②葯液溢灑,用吸水毛巾或紗布吸附葯粉溢灑,用濕紗布輕輕抹擦,再用肥皂水擦拭污染表面;
③葯液濺到工作服或口罩上,立即更換葯液濺到皮膚上,立即用肥皂水和清水清洗,葯液濺到眼睛裡,立即用清水或生理鹽水反復沖洗;
④記錄,必要時就醫。
5、污染廢棄物的處置要求
①凡與化療葯物接觸過的廢棄物放置在有特別標記的防刺破、防漏的專用容器中,由專人封閉處理;
②所有污染物、一次性防護衣、帽等焚燒處理。
非一次性物品如隔離衣等,與其他物品分開放置、標記,高溫處理。
③處理48小時內接受過化療的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等時,須穿隔離衣、戴手套;被化療葯物或病人體液污染的床單等單獨洗滌;
④病人使用過的洗手池、馬桶用清潔劑清洗;
⑤混有化療葯物的污水,應在醫院污水處理系統中專門處理後再排入城市污水系統。
Ⅶ 化療葯物對人體的危害!
化療的葯物醫學上叫「細胞毒性葯物」,即對細胞有毒性的葯物。癌症的本質是細胞瘋狂不受控制的生長,所以「細胞毒性葯物」對這些瘋長的細胞產生強烈的毒性,將其殺死。因此,說化療葯是「毒葯」並不為過。
雖然化療葯物具有強大的毒性,但是和正常細胞相比,癌細胞生長更快,因此更容易「中毒」。可惜,化療葯不具備辨別「敵我」的能力,所以正常的細胞也會被「誤傷」,尤其是骨髓細胞、頭發細胞這些生長同樣很快的細胞更容易「中槍」。
因此,放化療期間,患者身體會產生明顯的副作用反應,例如惡心、嘔吐,白細胞、血小板急劇下降。情況持續會造成機體免疫力下降 ,醫生建議除了針對不同副作用反應葯物干預治療以外,在日常生活調理中,也可以通過飲食、生活調節及中醫葯幫助改善症狀,提高免疫力。今幸-rh2明確有提高免疫力之功效,在放化療期間服用可以改善體質,減少感染可能性,聯合放化療促進病人身體盡快康復。
不過,雖然化療也會損傷正常細胞,但是化療治療癌症的功績是不容抹殺的。癌症對化療的敏感程度不一樣。有些癌症是化療高度敏感的,比如婦科的絨癌、兒科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等。這類癌症通過化療甚至能夠治癒。對於一些生殖細胞腫瘤,即便不能治癒,隨著化療的發展患者也可以獲得長期生存或者控制症狀,減少痛苦。
有些患者在化療過後會出現副作用,因此一些人從心底害怕化療,認為化療的過程肯定很可怕,其實,化療過程並不復雜,有可能和我們平時輸液一樣簡單,甚至有些化療葯物,就是把葯吃進肚子里就算完成了。化療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復雜和可怕。不過化療會造成白細胞下降、血小板減少、貧血、脫發等副作用,有些化療葯可能會發生嚴重的過敏反應。
化療不是什麼可怕的,害人的「怪物」,而是經過無數醫學實踐證明確實有效的治療方法,只不過,化療也是個「殺敵三千,自損八百」的過程。因此,化療也有一定的適應症,化療前要評價患者能不能做化療。如果所患的癌症對化療不敏感或者無效,那麼這個時候自然也不會用化療。
Ⅷ 夏天化療後患者還需要戴口罩和手套嗎我是直腸癌手術患者,現在做了第二次化療。現在天氣熱了感覺外東西
化療不能解決問題。建議你慎用
Ⅸ 醫用手套有哪些注意事項
醫用手套使用時應注意:
(1) 醫用手套應在實驗室工作時使用,不得戴著醫用手套離開實驗區域;
(2) 在接觸感染性物質(血液、體液、分泌物、滲出液)時,必須戴醫用手套;
(3) 醫用手套被污染或破損後,應盡快脫下更換;
(4) 一次性醫用手套不得重復使用;
(5) 戴醫用手套的手避免觸摸顏面部和避免觸摸或調整其他個人防護用品;
(6) 戴醫用手套的手不能觸摸不必要的物體表面如燈開關、門把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