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生兒剪指甲、帶手套 利避大解析
導讀: 家長擔心剛出生的新生嬰兒,小手會抓傷自己的臉,又不太敢幫新生寶寶修剪指甲,所以就給孩子戴上一雙手套,專家認為,戴手套可能對剛出生的寶寶造成多種傷害。家長如何為新生嬰兒修剪指甲呢?
新生兒指甲長的比較快,定期為孩子修剪指甲很重要給新生寶寶帶手套的弊端
1、手套的空間太小,孩子的手伸展不開,不僅影響孩子手部運動,還影響控制手部運動的相應的大腦皮層的發育,進而影響孩子智力的發育。
2、如果抓過幾次後再帶上手套,條件反射就建立不起來,反而傷害自己的次數會更多。
3、戴手套看上去好像可以保護剛出生嬰兒的皮膚,但從嬰兒發育的角度看,這種做法直接束縛了孩子的雙手,使手指活動受到限制,不利於觸覺發育。
4、毛巾手套或用其它棉織品做的手套,如裡面的線頭脫落,很容易纏住孩子的手指,影響手指局部血液循環,如果發現不及時,有可能引起新生兒手指壞死而造成嚴重後果。
5、給寶寶戴上手套勢必會減少寶寶與媽媽的接觸,而皮膚的接觸會促進腦部神經的發育。此外,給寶寶戴手套還會束縛到寶寶的雙手,使手指活動受到限制,也不利於觸覺發育。
6、嬰兒抓傷自己的動作是迷散性動作,是由於腦對周圍神經系統的控制不到位,經過2—3次抓傷,新生兒的隋鞘發育完善,逐漸被包圍起來,反射弧就會很快建立了起來,即形成了條件反射,從而獲取了經驗,不再抓傷自己
給寶寶修剪指甲的技巧
1.選用工具。
指甲鉗: 對於新手媽媽來說,嬰兒指甲鉗是個不錯的選擇。這種指甲鉗專門針對嬰兒的小指甲而設計,安全實用,而且修剪後有自然弧度。尤其適合3個月以內的寶寶。
指甲剪: 對已經能靈活使用指甲鉗的前輩媽媽,我們建議選用專用嬰兒指甲剪。這些指甲剪靈活度高、刀面鋒利,可一次順利修剪成型。頂部是鈍頭設計,即使寶寶突然動作,也不用擔心會被戳傷。
2.幫小寶寶修剪指甲的最佳時機
(1)0-1歲: 建議在寶寶熟睡時進行修剪。
因為熟睡中的寶寶對外界敏感度大大降低,媽媽就可以放心進行修剪工作了。
(2)1-2歲: 熟睡後當然還是一個好時機,但這個階段的寶寶睡眠時間逐漸減少,媽媽也可以嘗試在他喝奶或做安靜游戲時給他修剪。
(3)2-3歲: 這個階段的寶寶已經能領會大人的意圖了。媽媽不妨明確告訴他剪指甲的目的,並要求他配合,在剪完後給予鼓勵和表揚。
3.媽媽給寶寶剪指竅門
1.寶寶躺卧床上,媽媽跪坐在寶寶一旁,再將胳膊支撐大腿上,以求手部動作穩固。
2.握住寶寶的小手,將寶寶的手指盡量分開,用新生兒專用指甲刀靠著指甲剪。
3.要把指甲剪成圓弧狀,不要尖,剪完後,媽媽用自己的拇指肚,摸一摸有無不光滑的部分。
為新生嬰兒修剪指甲注意事項
1. 給新生兒用的指甲剪應是鈍頭的前部呈弧形的小剪刀或指甲剪。
2.選擇修剪指甲的時間最好在新生兒不亂動的時候剪,可選擇在餵奶過程中或是等孩子熟睡時。
3.由於新生兒的指甲很小,很難剪,所以盡量使用專為新生兒設計的指甲剪,注意不要剪得太深或太多,以免剪傷皮膚;此外,不要剪得過短,以免損傷甲床。
4.如果指甲下方有污垢,不可用銼刀尖或其他銳利的東西清洗,應在剪完指甲後用水洗干凈,以防被感染。
5.如果不慎誤傷了小兒手指,應盡快用殺毒紗布或棉球壓迫傷口,直到流血停止為止,再塗抹一些碘酒消毒或消炎軟膏。
6.不愛剪指甲的寶寶可在他熟睡時或喝牛奶時剪。
7.最好一周內剪2~3次指甲。
8.也應為寶寶剪腳指甲。
9.不要在寶寶正玩得高興的時候給他剪指甲。
結論: 一般新生兒的指甲長的都比較快,若是修剪的不及時,一來孩子可能會抓破自己的皮膚而引起感染,二來孩子指甲下藏的污垢會成為一些疾病的傳染源,因此定期為孩子修剪指甲很重要,也這是保持皮膚清潔的方法之一!
B. 初生寶寶總把臉劃破,能給他戴防抓手套嗎
前兩天和大家去探望剛出月子的同事,寶寶白白嫩嫩的很可愛,可手上戴著手套。
她見大家有些疑惑,就說是小寶寶的指甲總劃傷皮膚,頭兩天在臉上劃的一道子現在還沒好呢,婆婆就特地買了手套給他戴上,就不怕把臉抓破感染了。
說實話,當時還蠻震驚的,回家後給她普及了一下相關知識,小寶寶最好不要戴手套,確實能防抓傷,但其它看不見的危害遠大於抓傷。
同事看了相關資料也很重視這個問題,試著和婆婆周旋去了。
但如果長大到三歲、四歲,寶寶仍沒有改掉吮吸手指、咬指甲的習慣,就要追根溯源,尋找深層次的原因了。
現代研究認為,寶寶長大後仍有吃手的習慣,與年幼時的吮吸本能未得到滿足有關,這是種「非營養性吮吸」。
3、被線頭勒住,增加手指壞死風險
給小嬰兒戴手套,還有一種危害,也是需要考慮的。
比如手套內的線頭,會不小心勒住嬰兒的手指,使局部血液循環受阻,形成手指缺血性壞死。
寶寶剛出生時神經系統還在發育中,不像成人那般敏感,對疼痛的感覺較為遲鈍,因此大人很難注意到異常,這會造成難以修復的傷害。
C. 預產8月的寶寶,准備什麼衣服合適
待產包需要准備的新生寶寶用品: 1、嬰兒包巾:1條(根據季節選擇厚薄)這是寶寶出院時用的,在醫院時一般有專用的提供。 2、嬰兒衣服:1套也是出院時穿的,根據季節選擇合適厚度,在醫院時一般有專用的提供。 3、圍兜或手口巾:喝奶時臟了可以用。 4、手套:防止寶寶抓傷自己. 5、奶瓶:2個在媽媽沒有奶的時候可以用。 6、小勺:1個如果希望母乳喂養,最好不要使用奶瓶,此時可以用小勺喂,建議選軟頭的,以免傷到寶寶。 7、嬰兒奶粉:1罐不準備母乳喂養的媽媽肯定得帶上,准備母乳喂養的也需要帶上,以備不時之需。 8、紙尿褲:1包,在醫院時一般有提供一包。
D. 許多父母總是給新生兒戴上小手套,寶寶帶手套有什麼影響
在生活當中有許多新手爸爸媽媽,在面對新生兒出生的時候,都會考慮給新生兒戴上一個小手套。給寶寶戴手套主要是因為想到寶寶的指甲太長,由於小寶寶月份比較小,就很容易出現撓傷自己的現象。所以給一個新生兒戴上小手套,能夠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防止小寶寶在夜晚睡覺,手指甲會隨意的抓撓,以免小寶寶自己把臉抓傷了以後,也會留下明顯的抓痕。
照顧小寶寶的細心
由於孩子的月份比較小,在照顧的時候也需要格外的細心。如果發現孩子有撓傷自己的情況,就需要及時的買嬰兒的指甲剪,給孩子修剪手指甲。如果孩子出現了撓傷自己的情況,等到下一次孩子就不會再有同樣的問題,這是因為孩子也會知道疼,也就不會再隨隨便便用手抓撓自己。可以考慮給孩子穿的衣服袖子稍微長一點,這樣孩子的指甲也不會傷害到自己。
E. 我的寶寶6月份出生,現在該准備些什麼請有經驗的媽媽們指教,最好能列個清單給我,謝謝
一、 必備品 奶瓶(1大1小):母乳喂養的話一個小的就夠了,用於喝水,最好要帶吸管帶把手的,吸管把手不用時可以先拿下來。 奶瓶奶嘴刷子(1套):清洗奶瓶奶嘴,最好要海綿的。 嬰兒碗、勺(1套):吃葯、喝水用,勺最好買感溫的。 洗澡盆:(1 個): 最好買橢圓形的不要買圓的。 小盆:(2 個):一個洗臉一個洗屁屁。 紗布手帕 (2包):可以洗澡和洗臉用 洗澡巾(3條):紗布的或拆口罩用 大浴巾(1-2條):純棉、吸水、保暖,沐浴必備 小毛巾和紗布毛巾(共6-8條):洗屁屁用擦小嘴用,紗布毛巾很好。紗布巾多買幾條,毛巾少買幾條。 衣服(3套):和尚袍、純棉、柔軟、舒適、吸汗 尿褲(2條):s號1條,m號1條,透氣、防漏、兩側可調節,穿脫容易,清洗方便 口水肩(2條):用口罩拆了或紗布毛巾更好 尿布(40-60條):紗布的好 紙尿褲(1包):nb碼,用尿布的可先買1包備晚上或外出時用,不用尿布的要多買 小被子、墊被(2條):最好用棉花做 防漏尿墊(3張):1大2小,防止尿濕床單 嬰兒車(1輛): 小玩具(若干):鮮艷、會發聲、可懸掛。 奶瓶清潔液(1瓶):專門清洗奶瓶餐具、玩具 洗發水(1瓶):清潔污垢、滋潤營養,無淚配方 沐浴露(1瓶) : 溫和清潔,不會洗掉皮膚天然油脂 潤膚露(1瓶) : 防止皮膚乾燥,去除壞死的皮膚層和污物 爽身粉(1瓶) : 保持皮膚乾爽,預防皮膚過敏和尿布疹 護臀膏(1盒) : 改善尿布症、褥瘡和濕疹等症狀 濕紙巾(4包):用量很大,多准備幾包,媽媽也要用 一次性隔尿墊巾:也叫尿布伴侶,主要作用是迅速將尿滲透,不浸著寶寶屁股,尿布容易洗。 棉簽: 清潔耳垢、肚臍、鼻孔和皮膚 嬰兒洗衣液或肥皂:洗嬰兒衣服、尿布等,一般老人說以前的長條肥皂好用。 二、可買可不買品: 奶嘴(2個):小號、十字開口,母乳喂養,奶嘴可以先不必買多。奶瓶上帶的奶嘴就夠了。 奶粉盒(1個):定量存儲奶粉,攜帶方便。 消毒鍋(1個):消毒奶瓶、奶嘴、吸奶器,用家裡的不銹剛鍋也可。 奶瓶保溫桶(1個):外出時用於保溫。 暖奶器(1個) :給奶加熱、恆溫。 食物調理組:可榨汁、磨泥、過濾及搗漿。 奶瓶及奶嘴夾(1個):處理已消毒的奶瓶、奶嘴。 沐浴床(1個): 有的說好用有的說沒用處,各位見仁見智吧 包被(1條):根據季節選擇面料 水溫計(1個):清晰顯示洗澡水溫度,不含水銀,使用安全。 嬰兒腳套,手套(各1-2套): 防止寶寶抓傷、碰傷自己 嬰兒襪子:一般剛出生不穿 帽子(1個):反正外出才用,又不容易臟。而且嬰兒的頭長得很快,用不了幾次就小了。 護臍帶(1條) 小床(1張):木質,可固定可搖晃,提前買了晾味。 床圍:圍系在童床四周,保護寶寶的安全,孩子大點再買也來的及 睡袋(1套): 根據季節選擇面料 嬰兒專用指甲鉗(1個) :可避免剪傷嬰兒手指 體溫計(1個):快速測溫、方便准確 奶粉:如果決心母乳喂養就不要買,實在不行了買一瓶400克裝的,為了給心裡墊底,也在實在不夠的時候添點。 喂葯器(1個):安全省事,不會溢出浪費葯物 吸鼻器(1個):解除鼻塞、保持濕潤,預防感冒 嬰兒安全梳/刷(1套):圓頭梳防止劃傷頭皮,刷子可刷去新生兒頭皮上的胎癬 紀念印泥(1套):最好是那種雙手雙腳都能印上去的。 相機或攝像機。 (1) 證件:孕婦保健手冊、獻血證、生育證、身份證、社保卡。 (2) 內褲至少3-4條 (3) 肥大、易於穿脫的開衫睡衣或哺乳衣兩件 (4) 冬季需長大衣一件、帽子圍巾1套、毛巾被1床(去衛生間或離開病房做其他檢查時用) (5) 哺乳胸罩或背心2-3件 (6) 吸奶器(1個):有的說好用有的說還不如手擠,各位見仁見智吧。 (7) 棉襪2雙,帶跟拖鞋1雙 (8) 洗臉毛巾2條,洗腳毛巾1條,洗下身毛巾1條 (9) 防溢乳墊:最好用一次性的 (10) 小臉盆2個:1個洗臉1個洗下身 (1 1) 牙刷、肥皂、頭梳、護膚品等洗漱用具1套 (1 2) 紙巾若干、產後衛生巾、長衛生紙若干,塑料袋若干(裝零散物品、垃圾等) (1 3) 餐具一套、喝水杯一個(最好帶吸管) (1 4) 筆和小記事本(住院期間記事用) (1 5) 住院押金
F. 為了防止抓傷給新生兒戴手套,會對新生兒產生什麼影響嗎
戴手套對寶寶的成長不利在嬰兒時期,寶寶最敏感的部位除了嘴巴就是手了,手是寶寶認識世界、探索世界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戴手套就是阻斷他與世界的接觸,對他的觸覺、精細動作和智力發育都有不利影響。有的寶媽還特意把寶寶的衣服袖子做得很長,讓孩子的兩只小手伸不出來,這也會影響寶寶的發育。手套給寶寶抓傷?醫生說,給新生兒戴手套有一個弊端如果小手套或袖子是用紗布做的,媽媽們要特別小心。
最嚴重的情況下,整個手掌會缺血、壞死,導致截肢。為了保暖和防止指甲劃傷小臉,很多新生兒父母在照顧嬰兒時,往往選擇讓嬰兒戴上專門的嬰兒手套來保護。一根細線釀成大禍! 手套上的細線傷是指嬰兒截肢為了保暖和防止指甲劃傷小臉,很多新生兒家長在照顧嬰兒時,往往選擇讓嬰兒戴上專門的嬰兒手套,加以保護。在這種情況下,這對陳姓夫婦也做了同樣的事情。他們的女嬰出生後,洗完澡後會讓她戴上手套保暖,直到下次洗澡。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G. 剛出生的寶寶需要准備幾套衣服
剛出生的寶寶需要准備幾套衣服
剛出生的寶寶需要准備幾套衣服,在孕後期的時候,媽媽們期待著寶寶的帶來,同時整個家庭也都在准備著各種寶寶出生所需要的東西,在准備這些的時候,媽媽們常常會有很多疑問,怕自己准備的不充分,下面了解剛出生的寶寶需要准備幾套衣服及相關資料。
剛出生的寶寶需要准備幾套衣服1
6~8件嬰兒上衣
3~4件連體衣
3~4套嬰兒睡衣(連腳款)
2件嬰兒車杉只線衣
2頂嬰兒帽
4雙嬰兒襪子
4~6條黔匕抱毯:根據季節選擇薄厚。
1套嬰兒毛巾(盡量選擇連帽浴巾)
3~5個口水巾。防水強,便於清洗的那種。
選購衣服注意事項
1、新生兒汗腺分泌旺盛,最好選用棉布作衣料
2、新生兒的骨骼細嫩,不適合穿套頭衫。最好讓寶寶穿開衫,以方便穿脫。
3、新生兒如果患有奶癬,其上衣更不宜穿化纖及羊毛一類衣服,而應選擇棉布或絲綢做衣服
4、新生兒的衣服以結帶斜襟式為最好。這種衣服前襟要做得長些,後背可稍短些,以避免或減少大便的污染。
5、新生兒的活動是無意識、不規則和不協調的,四肢還大多是曲屈狀,為了不束縛他們的發育,衣服宜做得寬大。這樣,一來便於他們活動,二來便於穿脫
6、為避免劃傷嬌嫩的皮膚,衣服上不要釘鈕扣,更不能使用別針,可以用帶子系在身側,冬天的衣服也可採用上述式樣做成雙層,中間墊以薄棉胎。夏季,新生兒最適宜的衣服為連衣裙式的長單衣,背後系帶,便於換尿布。
7、新生兒衣服的顏色以淺淡為宜。深色顏料染成的布對皮
8、保證你所購買的衣服不影響尿布的使用,換尿布時不用脫下很多的衣服。購買寬松毛巾連衣褲,需買那種在褲襠處或是前襠處帶有金屬衣扣的。
9、衣服的`材料應該柔軟、舒適、縫合處不能堅硬。在購買前,檢查好領口的大小和腰圍。給孩子買襁褓巾時,最好買棉線或羊毛絨的,如果購買布質的,一定要保證質地柔軟、舒適。
10、購買不易燃衣服。
11、不宜購買帶有花邊的衣服,孩子可能會把手插到其中的孔
寶寶馬上要出生的時候,不只媽媽,整個家庭應當都是非常期待的,這時候一定要注意准備好寶寶出生所需要的東西,這樣才能更好的迎接寶寶的到來,而不是慌亂的臨時在准備東西。這時候媽媽們要注意休息,不要太過緊張,放鬆心態等待寶寶的出生就好。
剛出生的寶寶需要准備幾套衣服2
十月底出生的寶寶應該准備的衣服:
衣服(3套):和尚袍、中號、長袖(可以買大點兒)
褲子(3條):中號、長,(頭兩個月不用穿褲子,可用尿布兜代替)
我的經驗:衣服多了大人看著挺過癮,少了不夠用。嬰兒經常吐奶,汗濕,多備點沒壞處。不過,我沒用過尿布兜,所以褲子准備了三條都不夠用,月子里讓老公買了救急。
嬰兒襪子(3對):
我的經驗:夏天生的沒用,到了冬天才用。很多媽媽都說襪子是最難買的,瘦了勒腿,胖了穿不住,買了五雙也不一定有一雙合用,唉,我也是啊。
帽子(2個):
我的經驗:1個就夠了,反正外出才用,又不容易臟。而且嬰兒的頭長得很快,用不了幾次就小了。老人們都說:小孩子戴帽子要麼就總戴,一不戴了就容易感冒。要麼就一直不要戴。我們親戚倒是給了我們好多帽子,每天出門要想戴哪個,純粹是為了好看。
防抓手套(2對):
我的經驗:就是一對也用不了幾次,勤剪指甲就夠了。
護臍帶(3條):
我的經驗:我買了兩條,一條也沒用。肚臍就要見空氣才好得快。
口水肩(5條)小號3個,中號2個
我的經驗:2個就夠了,大小我覺得無所謂,我買了一大一小。初生嬰兒能吃什麼,不就是奶、水、葯嗎?一個臟了馬上洗,就可以了。不過考慮到下雨天幹不了的 ,多備幾個也無所謂,以後反正也要用。
布尿片(中號2包):中號,白天用(或自製20-40條)
我的經驗:買的紗布的就挺好。月子里用得多,應自製一些。到兩個月20條就夠了,三個月以上10條就差不多了。
應准備 的寢具:
小床(1張):木質,無漆,可固定可搖晃。
我的經驗:當然需要。
小被子(2條)
我的經驗:我買了一套陽光鼠的床墊、被子、床帷,花了四百多,出院時把小床布置得十分漂亮,結果被鄰居看見,三下兩個扯下去--說不通風,太熱,到現在還沒用上。我姐給我寄了嬰兒毛巾被,我一直給她蓋這個,當然做為替換的,也蓋過媽媽傳下來的小毯子、浴巾,最熱的時候只蓋塊布呢。
墊被(2張)
我的經驗:太熱,我們用的是嬰兒毛毯,夏天的時候上面是涼席,再上面是隔尿墊子,再上面是床單。
睡袋(1套)
我的經驗:至少我沒用。頭半個月用布裹住下半身,後來發現她就算睡得不穩,大人在旁邊一般有點動靜就醒了,也不會發生踢了被子著涼的情況。當然為了保險起見,還是備一個的好。這個秋天開始用,一開始你們用不到,最好自己做一個,用棉花的
包被(2條):可根據天氣購買夏天或冬天用的。 我的經驗:別人送了一條,沒用。夏天根本用不著,用塊布就行了。冬天穿得就夠多了,不想再讓寶寶束手束腳的。
小蚊帳(1套): 我的經驗:絕對有用處。
枕頭(1個):高約3CM,填充物柔軟透氣(頭3個月不用枕頭)。 我的經驗:枕頭是最有爭議的東西。書上都說頭三個月不用,可媽媽和婆婆都說最好枕一個。寶寶月子里是睡頭型最關鍵的時候,有一個定型枕最好。住院的時候醫院就准備有一個枕頭差不多有3CM厚,主要是初生嬰兒容易吐奶,枕高點會吐得少一些。記得枕的時候要脖子和頭都枕上去,醫生說的。
剛出生的寶寶需要准備幾套衣服3
十月份出生的寶寶穿什麼衣服
以下是寶媽們的意見
親,10月的寶寶裡面肯定要穿棉質的衣服了,我家的大千金就是10月底出生的,不過還沒你婆婆說的那麼冷。不過孩子出生很小,都是穿了一套衣服外面就是拿小毯子裹住的啊!
最好是穿連體的長袖,因為寶寶一周歲以內最好少穿或者不穿帶松緊帶的褲子,如果穿褲子,那就穿那種護臍的寬邊褲子,不會勒到寶寶。另外再買個外套非常實用。我朋友送了套兩歲寶寶穿的三件套,其中那外套我寶只要天冷就穿上,穿的次數比較多。
十月份天氣有點涼快了,寶寶的衣物准備四套,毛巾、小盆、小碗和小勺,毛巾毯,尿片,尿布,玉米粉。自己的衣服兩套,布鞋,盆,毛巾,熱水瓶,衛生巾,帽子。你只要穿厚一點的睡衣就行了。
10月份的天氣已經轉涼,尤其是晚上,涼意更濃。要給寶寶裝備厚一些的棉質的連體衣,或者厚點的秋衣秋褲,小帽子,小毛毯,紙尿褲,奶粉,奶瓶。媽媽裝備一些秋裝,有兩套秋季的睡衣也可以。
十月份出生的寶寶穿衣搭配穿件小肚兜保護肚子
夏末秋初,寶寶很容易腹瀉,要特別注意腹部的保暖。
原因:
中醫認為,腹部是脾胃之所,保持「肚暖」就等於保護了脾胃。平時脾胃不好的寶寶,當冷空氣直接刺激到腹部,就容易出肚子痛,甚至是拉肚子,使脾胃不能正常穩定地運轉,影響食物消化吸收,進一步影響生長發育。
建議:
1、給寶寶養成穿肚兜的習慣,護好小肚子,這樣無論穿多穿少,肚子都不會露出來而著涼。
2、另外,還可以用大浴巾或者薄被按長形對折幾層,蓋在寶寶的腹部,把他的手腳露在外面,當寶寶睡著或者翻身時,不容易把浴巾或者薄被踢掉。
小貼士:
1、如果寶寶蓋的是小棉被,就不應該太厚,也不能捂得太緊,否則寶寶更會踢掉棉被而受涼。
2、媽媽還可以拿件連體睡衣給寶寶穿,不管寶寶怎麼踢,睡衣都在腳上,而且衣服的部分還能蓋住小肚子。
要穿襪子貼身保暖
一旦寶寶的腳受涼了,神經系統會帶動血液循環至全身,涼氣走遍全身的寶寶,想不得病也難了。所以寶寶腳部保持溫暖,才能保證身體適應外界氣候的變化。
具體表現:
1、無論什麼季節都要給寶寶套上襪子。棉襪、毛巾襪都是最佳的選擇,既溫暖又舒適。襪子的尺寸要稍大一些,可以有利於空氣隔熱,增加保暖性。
2、像下雨天,一旦寶寶在外腳被雨淋濕了,要盡快擦乾,不要讓水汽長時間停留在寶寶的腳上。
小貼士:
一年四季堅持給寶寶用溫水洗腳,躺下後蓋好雙腳,使小腳免受冷空氣的刺激,既能預防感冒,又能幫助寶寶快點入睡,對提高寶寶睡眠質量還有很大的幫助。
寶寶穿衣要適量
秋季寶寶穿衣要適量,宜少不宜多。
具體表現:
1、小寶寶的體溫調節功能尚不健全,需要外界溫度變化的不斷刺激。入秋時,如果寶寶穿衣過多,會影響皮膚散熱,降低調節散熱和抵禦低溫的能力。
2、其實媽媽就是寶寶穿衣的最好衡量標准。當媽媽與寶寶穿一樣厚薄衣服,靜坐時不感到冷,那寶寶就感覺正好合適。
小貼士:
1、關注天氣預報,及時了解天氣變化,是媽媽每天的功課。如果天氣跟前一天沒有大的變化,就不要輕易給寶寶添加衣服。
2、給寶寶穿多少衣服最好在早晨起床時決定,因為早晨穿得多,到感覺熱時再脫下,容易使寶寶感冒。
十月份寶寶穿衣注意事項
1、寶寶的衣物要及時更換,單獨清洗。寶寶出汗後,媽媽要及時給寶寶更換衣服,以免秋風一吹,使寶寶的身體著涼。
2、回家後不要馬上給寶寶脫外套、摘帽子。十月份的天氣常常是「外面熱而室內涼」,進門一下子就把寶寶的外套脫掉了,容易使寶寶著涼,畢竟寶寶適應溫度的能力不及成人。應先讓寶寶稍微適應一下室內的溫度,再給寶寶脫外套、摘帽子。
H. 寶寶產前必備清單
寶寶用品: 1. 尿不濕。推薦品牌:好奇NB幫寶適超級柔棉NB。建議最好減少用尿不濕。如果單純用這個,每天至少也要十個八個的,若只有晚上用3片就夠了。不過一般出生半個月後就要改用s碼了,好計算好了哦~~~~~。 2. 奶粉。先買個400g小罐的,孩子剛生下來時,媽媽基本都沒什麼奶。不過最好還是盡量讓寶寶吸,越吸越多的,不要太擔心; 3. 奶瓶。小的時候大人拿著喂,最好用玻璃的。建議貝親的硅膠奶嘴的,還有更好的一個牌子是布朗博士的,有防脹氣功能,我後悔沒買這個。准備兩個,一大一小即可。安撫奶嘴最好不用。(建議 品牌:布朗博士防脹氣奶瓶) 4.嬰兒薄荷油。寶寶剛出生不久後,會很容易脹氣,嬰兒薄荷油是可以給寶寶預防和治療脹氣的,寶寶出生後老是哭鬧,這個可以減少哭鬧。這個很重要,因為是很常見的。(哺乳期的媽媽不能用噢,只能寶寶用,有停乳的功效)(建議品牌:益兒樂幼兒專用純天然薄荷油精) 5. 奶瓶刷。必備,買可旋轉的,還有專門刷奶嘴的,有的是一套,有的單獨買。注意,有的奶嘴刷不能刷NUK那種扁嘴的。 6. 尿介子。用家裡的老秋褲、背心什麼的自製,一定要全面的,不怕舊。剪成40*30左右的長方行,上鍋蒸20分鍾後晾乾,折成三折待用。另外把裁下來的邊角剪成10cm左右,小方布放在介子中間,一旦寶寶拉臭臭了就仍掉小的。本人覺得這個方法最好,尿不濕太不透氣了,尤其對1-3個月的嬰兒不好。 7. 隔尿褲、尿布和隔尿巾。如果沒有上面提到的那些棉布可以買現成的,純棉紗布和無紡布的隔尿巾不錯。全面隔尿褲+介子是比較好的組合。 8. 濕紙巾。這是比毛巾省事的東東,寶寶大小便後換新尿布前都要給寶寶擦一擦。冬天出生的寶寶就不那麼方便了,有條件的話買個專門加熱器,不過我覺得放在暖氣上也不錯,用得頻率比較高不用擔心會失掉水分。 9. 潤膚油、爽身粉。哪個品牌都差不多。出生頭兩個月用得較多,每次洗澡後、擦屁屁後用爽身粉,做撫觸時用潤膚油。 10. 沐浴露、沐浴棉。現在寶寶用的沐浴露多半都是和洗發水二合一的。不過,月子里我們很少用,多用清水比較好。但可以准備出來。 1 1. 浴盆、浴床。十分有用,一個人就能給寶寶洗澡了。 1 2. 紗布手絹。必備,3-5條。 1 3. 服裝。月科的寶寶有2、3身和尚服或開衫就可以了,一定不要鑽的。以後的衣服隨著買,受季節和成長快慢的限制。 1 4. 小墊子。棉花的小墊子多做幾個,倒著用。 1 5. 襪套、手套和帽子。手套有必要,怕劃傷臉。襪套根據季節,夏季容易漏出腳就帶上。帽子要全棉的嬰兒專用的那種。嬰兒護住頭芯兒和腳心最重要。 1 6. 枕頭。書本上不建議1-3個月的寶寶用枕頭,但傳統上來說都用。夏季用蠶屎的,冬天用蕎麥皮的,一定不要高。 1 7. 暖奶寶。對於我要擠奶來喂這種特殊情況下,這個東東幫了好大的忙,一般直接母乳喂養就好多了,不過可以溫白開水,恆溫。 1 8. 消毒器。用來消毒奶瓶或手絹等。條件好的話可以買,不過本人覺得不是很必要,完全可以用家裡蒸鍋代替。 1 9. 指甲鉗。買寶寶專用的有槽的那種。 20. 棉棒。擦鼻孔和耳洞。我買的是貝親紙棒的那種。 2 1. 體溫計。買寶寶專用的軟頭的那種。 2 2. 梳子。有新生兒專用的軟毛梳。我覺得用大人牙刷可替代。 2 3. 被子。一定要純棉。從薄到厚都要准備。 2 4. 玩具。若寶寶睡小床可買「寶寶第一本書」之類的純棉掛圖,還有可按在床上的旋轉鈴等,若沒有小床,紅色氣球和小花啦即可。 2 5. 浴巾。 2 6. 溫度計、體溫計。測量洗澡水溫度。 2 7. 奶瓶夾。消毒時必要,用筷子或其他東西夾不住,而且衛生。 28 嬰兒床。不必要,但建議使用。因為它會給媽媽帶來空間上的麻煩,但會給孩子養成好的習慣。 29. 手推車。可折疊的那種,能躺能坐帶遮陽傘就夠了。 30. 尿桶。前兩個月孩子太小用不到,但大些給寶寶養成這個習慣對以後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