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什麼國家對醫用手套需求量大
擴展閱讀
網上去哪裡找童裝貨源 2025-02-08 23:29:19
麂皮衣服沾油怎麼清洗 2025-02-08 23:29:17

什麼國家對醫用手套需求量大

發布時間: 2023-08-22 12:41:34

① 「志不在手套大王」的藍帆醫療想做什麼


作者|姚悅

編輯|繆凌雲


同為國內防護手套龍頭,2020年英科醫療(300677.SZ)股價漲了14倍,藍帆醫療(002382.SZ)卻只漲了2倍,目前市值相差了150多億元。


兩者相比,市場上就藍帆醫療是否被低估,或者還是不是「手套大王」之辯始終未絕,對此,藍帆醫療表示「手套大王」是以前年度的事情,未來十年「將朝著更高、更有挑戰的目標進軍」,志不在此。



「公司近期有收到部分轉移訂單」、「公司訂單量有所增加」……互動易平台上,國內多家防護手套頭部企業不斷透露訂單利好。


新冠疫情發生後,一次性醫用手套需求暴漲,尤其是傳統乳膠類手套生產大國馬來西亞深陷疫情之困,致使全球最大橡膠手套商工廠大面積關停,中國防護手套產能持續得到大量釋放。


作為去年全球PVC手套大王,藍帆醫療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51.88億元,同比增長127.11%;歸母凈利潤34.42億元,同比增長453.9%。



在行業景氣期被大幅反超,藍帆醫療表示「志不在手套大王」。


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藍帆醫療防護手套營收佔比升至9成,重金布局的第二曲線——心腦血管高值耗材醫用器械貢獻營收、毛利率分別同比下降29%、26%。



轉型三年,老本行佔比反升至9成

藍帆醫療成立於2002年,隸屬於藍帆集團,前身為淄博藍帆塑膠製品有限公司,最初主營一次性PVC手套的研發、生產、銷售。


2012年,藍帆醫療的PVC手套規模達到120億支,位居全球第一,也因此獲稱「手套大王」。


但作為行業龍頭的藍帆醫療,在2017年前基本觸及行業天花板。2012年-2017年營收分別為12.33億元、13.35億元、15.35億元、15.09億元、12.89億元、15.76億元,其中在2016年甚至還出現了下滑。凈利潤也徘徊在1億左右,最高不超過2億元。


藍帆醫療不得不布局新的賽道,發展第二曲線。


自2013年起,藍帆醫療陸續收購了東澤醫療、上海透析、陽和生物等多家公司,產品線擴大至家庭護理箱、便攜護理包、公共護理箱等 健康 防護組合。



2018年成為藍帆醫療跨越性發展的一年。 藍帆醫療通過收購全球排名第四的心臟支架製造商——柏盛國際,切入了心腦血管高值耗材醫用器械領域。


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藍帆醫療確定了「A+X」的戰略,目標成為擁有中低值耗材和高值耗材完整布局的跨國醫療器械龍頭企業。 並將旗下業務板塊分為防護事業部、心腦血管事業部和護理事業部。


2018年、2019年,藍帆醫療心腦血管事業部的營收佔比不斷逼近防護事業部,2018年兩者佔比分別為60.27%、38.17%;2019年兩者佔比分別為48.28%、49.99%。



但到了2020年,受疫情爆發和心臟支架集采影響,藍帆醫療防護事業部與心腦血管事業部的營收佔比急速反轉,分別為69.13%、22.33%。2021年上半年,二者營收佔比差距加劇擴大,分別為92.15%、7.02%。


今年上半年,受集采影響,藍帆醫療心腦血管產品毛利率的絕對優勢也開始落後於 健康 防護產品。2018年、2019年、2020年,藍帆醫療 健康 防護產品與心腦血管產品的毛利率比分別為23.91%:67.56%;15.30%:77.76%;48.55%:77.91%。今年上半年,二者的毛利率比為62.31%:52.19%。


為應對全球需求增長和國內產能釋放,藍帆醫療還在加緊擴大防護手套產能。


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藍帆醫療「2億副/年手術手套項目」第一期6000萬副/年手術手套項目、「第一期年產75億支 健康 防護(丁腈手套)項目」建成投產,越南8億支PVC手套項目前已建成。


2021年7月,「200 億支/年高端 健康 防護丁腈手套項目」一期(100 億支/年)部分生產線建成投產,「200 億支/年高端 健康 防護丁腈手套項目」二期(100億支/年)正在推進中。


藍帆醫療表示,2021年預計將至少增加175億支丁腈手套、2億支乳膠手套新產能。



「志不在手套大王」




2020年以前,無論從營收,還是利潤角度看,藍帆醫療一直穩壓英科醫療一籌。2019年,藍帆醫療營收34.75億元,凈利潤4.93億元;英科醫療營收20.83億元,凈利潤1.78億元。


但從2020年疫情爆發後,英科醫療一年內就實現了對藍帆醫療的反超。2020年,藍帆醫療營收22.84億元,凈利潤6.2億元;英科醫療營收138.36億元,凈利潤70.07億元;今年上半年,藍帆醫療營收51.88億元,凈利潤34.42億元;英科醫療營收106.74億元,凈利潤58.79億元。


見此情形,有藍帆醫療的投資者還在互動易平台溫馨提醒,要警惕隔壁的英科,提防英科打價格戰。但藍帆醫療回復,公司不是為了與誰競爭,要按照自己的節奏和方向,最終實現全球化醫療器械平台型公司。在回復另外一位投資者提問時, 藍帆醫療表示公司的定位和目標不是手套大王,也不追求手套產能第一。



上述藍帆醫療所指的「自己的方向」就是「A+X」戰略。藍帆醫療表示低值、中值和高值耗材產品相結合,可以形成模式互補,風險對沖。通過中低值耗材 「A」產業的線性增長彌補高值耗材「X」產業的產品研發、取證窗口期以及政策的沖擊,而「X」產業則可以有更大的創新空間,能承載更高層次人才,從而驅動公司由規模型增長向創新型增長轉變。


為了加上那個「X」,至少從資金投入和標的資質來看,藍帆醫療可是投入了很大精力。


2018年,完成A股有史以來最大醫療器械並購案——收購柏盛國際集團93.37%的股份,藍帆醫療大手筆支出58.95億元;2019年,收購全球首家獲批「瓣中瓣」適應症的瑞士經導管介入心臟瓣膜研發生產企業New Valve Technology(下稱:「NVT」)100%股權,花了13.9億元;2020年收購亞洲最大的車載急救包生產企業武漢必凱爾100%股權及CBCH II 6.63%的少數股權,總共花費約5.97億元。


近三年藍帆醫療在收購上花了接近80億元,佔了2018-2020三年合計營收(26.53億元、34.76億元、78.79億元)5成以上。


買了車,還得加滿油,才能開得遠。 有醫療器械行業人士表示,對於頭部企業來說是,強者恆強,中層玩家都沒有生存空間。想要坐擁頭部位置,不斷的投入研發,保持產品創新是一大必要因素。


雖然藍帆醫療的研發投入金額從2020年上半年的1.32億元增長至今年上半年的2.28億元,但 今年上半年的研發投入占營收的比例卻從5.7%下降至4.3%,下滑1個百分點。


在醫療器械行業,有的公司研發投入占營收比已經超過兩成,甚至更高。2021年上半年,信立泰(002294.SZ)研發投入營收佔比24.05%;微創醫療(0853.HK)研發投入營收佔比30.4%。



利潤之問


在藍帆醫療高增長的半年報中,還隱藏著二季度利潤之謎。


通過今年上半年的數據減去今年一季度的數據,可以得出二季度的營收為20.21億元,歸母凈利潤為17.24億元,扣非凈利潤為6.18億元,營業成本為10.13億元。



可以發現,藍帆醫療今年二季度的營收環比下降了36.19%,雖然歸母凈利潤基本持平,但扣非凈利潤環比下降了63.3%。


數據顯示,同為防護手套概念股的英科醫療、中紅醫療(300981.SZ)今年二季度營收分別環比下降了41.51%、39.55%,下降幅度都大於藍帆醫療。



英科醫療、中紅醫療今年二季度扣非凈利潤分別環比下降了約42%、51%。相比之下,藍帆醫療的扣非凈利潤下降幅度要比前兩家公司大一些。


針對扣非凈利潤對比一季度縮水,藍帆醫療表示,是將10.95億元業績補償款及補償股份計入2021年前半年的會計報表。


值得注意的是,英科醫療和中紅醫療的成本在今年二季度都有所下降,分別環比下降了42.05%、23.04%,而藍帆醫療則上升了2.63%。


除此之外,大量收購給藍帆醫療帶來了不少商譽,截至2021年上半年,公司還有著53.07億元的商譽。這其中,2020年,因對子公司CBCHII部分商譽減值准備增加計提至約為17.6億元,藍帆醫療的凈利直接從預計的30億元-34億元,減少至17.58億元。


藍帆醫療表示,受疫情影響,CBCHII2020年度業績有所下滑,加上公司中標的醫保心臟支架集采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預計將對未來年度的盈利能力造成一定負面影響。

② 醫用外科橡膠手套廠

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產生了巨大影響。疫情之下,人們的戶外活動大大減少,很多消費銳減。但也有一些產品或消費,如醫用手套、口罩、洗手液、體溫計、防護服等防護衛生用品,短時間內激增。在利潤面前,很多廠家都加入了防護產品的生產和研發,而這類產品的原生產廠家也加大了產量和技術投入。但在眾多競爭對手中,疫情發生前已經發展起來的廠商在防護用品市場上比後來的競爭對手更有優勢。現在,我們來盤點一下國內最有實力的十家醫用手套生產企業,1:美德西普醫用手套。Medis Medipso醫用手套是桂林恆寶健康防護有限公司(簡稱「恆寶防護」)的主打品牌。從2002年開始,防護用品行業開始出現恆護。在過去20年的風風雨雨中,Medispo早已成為中國知名品牌,其產品暢銷全球50多個國家。自成立以來,Medispo一直致力於醫用外科手套行業應用技術的創新。其主要產品包括乳膠醫用外科手套、乳膠醫用檢查手套和醫用口罩。在恆寶的不懈努力下,美迪斯波的市場份額在過去三年中迅速增長,現已成為中國排名第二的醫用外科手套品牌:Aimas AMMEX。Aimas原為美國品牌,2006年進入中國,並在上海成立了Aimax貿易(上海)有限公司,作為其在中國的全資子公司,負責大中華區的產品銷售。艾瑪斯在防護用品方面的產品主要是乳膠醫用檢查手套和腈類檢查手套,在醫用手術手套領域並未涉及。3.藍帆醫療中心。公司成立於2002年,是一家低值易耗品和高值易耗品經銷齊全的醫療器械企業。公司有四個板塊,以醫用手套為核心,以心臟支架為核心,以吻合器和超聲刀為核心,以急救包為核心。PVC檢查手套和乳膠檢查手套是藍帆醫療在醫用手套領域的主要產品。4.英國醫學。公司是一家致力於醫療設備耗材研發、生產和營銷的高科技製造企業,業務涵蓋醫用耗材、康復器械、理療、護理等系列產品。醫用手套產品主要是醫用檢查手套。5:紅瑞宏瑞。該品牌由石家莊紅瑞集團生產,該集團是全球領先的一次性衛生手套供應商,專業生產手套30年。其主要產品是PVC醫用檢查手套和腈類檢查手套。6.中宏普林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總部位於北京。中宏普林集團專注於醫療用品及服務、食品和消費領域,旗下醫用手套產品包括乳膠檢驗手套和腈檢驗手套。7.穩操勝券。穩健醫療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1991年,是一家專業從事醫療衛生材料、醫用敷料和高端棉日用品的公司。其主要產品系列包括醫用衛生材料、醫用敷料、醫用組合袋、護理袋、家庭護理袋和家庭保健產品。除了不斷的保護,它是另一個滲茄可以提供醫用手術手套的企業。8.高邦的戈邦。Gobon Bang由成立於1966年的桂林紫竹乳膠製品有限公司生產。公司年產高質量避孕套9.7億只,高質量手術手套7200萬雙。可生產檢驗手套、家用手套等高品質乳膠製品,年產銷超2.2億元,利稅超1000萬元州慎。避孕套和醫用手套的產銷量在同行業中名列前茅。9.科邦KB科邦。上海科邦醫用乳膠設備有限公司專業生產醫用手套。主要產品有:一次性消毒橡膠外科手套、一次性醫用橡膠檢查手套(消毒和未消毒)、一次性薄膜(PE)衛生手套等。我公司將台灣省進口的生產設備與國內先進技術相結合,設備精良,工藝先進。擁有符合醫療器械生產規范的高標准凈化車間,並通過了ISO13485醫療器械質量體系認證和歐盟ce認證。10.安塞爾。安塞爾於1905年在澳大利亞成立,作為一家世界知名的公司有著悠久的歷史。該公司在全球個人防護裝備和醫用手套市場以及性健康和性保健品行業占據領先地位。安塞爾的主要業務分為四大類:醫療解決方案、工業解決方案、一次性手套和性保健。安塞爾的醫療部冊喊敬門負責手術和檢查手套的生產和銷售。其醫療領域的客戶群包括急救醫院、急救服務、替代護理、牙科和獸醫診所,為患者和醫務人員提供出色的保護。

③ 年內股價上漲十幾倍,英科醫療不只是踩在了風口上|品質公司


出品|每日財報

作者|劉陽


2020年突發的疫情讓全球經濟一度陷入癱瘓,各個行業大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負面沖擊,但醫療板塊的某些細分領域卻迎來了史詩性的業績爆發,其中以口罩、醫療手套等防護品最為受益,這些領域內也誕生了超級大牛股,英科醫療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企業之一。


根據統計,公司今年前3季度實現營業收入89.45億元,同比增長486.44%,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3.73億元,同比大增3376.72%。英科醫療在2013年至2019年的七年內總計實現盈利7.17億元,而今年僅用了半年的時間,公司的盈利規模就達到過去七年總和的接近3倍。與此同時,公司的股價在2019年以10.63元/股的價格收官,但在2020年實現了十幾倍的增長,最高價達到166.90元/股。


股價飆升的背後既有風口的推動,也有公司自身價值的體現。


十年磨劍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英科醫療成立於2009年,自成立至今已有十年,2017年公司成功登陸創業板,隨後在資本的支持下開啟了擴張之路。英科醫療的實控人劉方毅曾經在美國留過學,90年代開始在國外做醫療防護品貿易業務,積累了大量海外客戶渠道,對外藉助ODM模式率先開拓海外市場,且國外客戶基本都是國際頂級批發商和零售巨頭。



自成立以來,英科醫療的主營業務涵蓋醫療防護、康復護理、保健理療、檢查耗材四大板塊,主要產品包括一次性手套、輪椅、冷熱敷、電極片等多種類型的護理產品,其中一次性手套是公司的主營業務,公司生產的手套主要包括PVC手套和丁腈手套。


PVC手套起源於美國,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PVC手套生產技術傳入中國。經過多年發展,國內企業PVC手套技術已經十分成熟,目前全球PVC手套產能絕大部分集中在中國,主要企業有英科醫療、藍帆醫療、石家莊鴻銳、中紅普林等。而丁腈手套在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問世,它解決了乳膠手套致敏的缺陷,同時具備記憶手型,不易疲勞,具備耐穿刺耐撕扯性能,顏色易區分管理和上游原材料價格波動小等優點,是最具生命力的一次性防護手套。


英科醫療是最早從馬來西亞引進先進丁腈手套生產線的本土企業,也是目前國內少數熟練掌握雙手模丁腈手套生產線的廠家,公司新建的丁腈生產線已達到國際頂尖水平,擁有自主研發生產線和87項專利技術,產品規格獲得多項國際認證,是國內少有的大規模穩定生產醫療級丁腈和PVC手套的企業。


新冠疫情爆發之後,英科醫療為全世界各個國家輸送了大量的醫用手套,一下子成為一家明星公司。英科醫療近期在互動平台表示,目前一次性手套供需依然嚴重失衡,受疫情影響海內外多個大客戶均有加大一次性手套采購量的意向,公司PVC手套和丁腈手套產品一直處於滿產滿銷狀態,部分客戶訂單已排期至2021年二季度。


在此之前,英科醫療主要還是依賴ODM模式,但英科醫療並不是完全的貼牌商,也有自己的直銷和經銷渠道,疫情反而提升了公司自有品牌影響力。公司約40%-50%的自有品牌逐漸繞過海外品牌商直接進入歐美醫院終端,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今後的運營模式大概率將從ODM逐步向OBM轉變。


東風已來,崛起正當時


馬來西亞依託橡膠原產國等優勢是乳膠類一次性手套最大生產基地。頂級手套、賀特佳、科山橡膠、速伯瑪等均為大型手套生產企業,占據了全球銷量近 30%的市場份額,其中成本優勢是這些企業的重要競爭力,包括原材料的優勢和人工成本的優勢。


為了降低成本,英科醫療也是花了不少的心思,公司通過自建電廠實現熱電聯產,預計50%左右的丁腈手套產能的能源成本將下降20%左右,同時建設上游原材料工廠,拓展對丁腈膠乳成本控制能力,預計將降低10-15%左右。


此外,英科醫療較高的自動化水平也為公司降低了成本,一般來說,一條丁腈手套的生產線主鏈條長度接近1.5公里,控制點近3000個,通過這些控制點英科醫療實現了生產環節的自動化控制,有效的降低了生產成本。


總體來看,未來英科醫療的丁腈生產成本將降至89.29元/千隻左右(下降12.1%),大幅領先於賀特佳113-120元/千隻。另一方面,RCEP協定簽署後,如果丁腈膠乳等原料進口關稅迎來下降,將對公司原材料成本下降帶來一定的積極作用。


需求是推動企業發展的根本,光大證券的研究報告顯示,目前國內一次性醫用手套消費量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疫情有望催生新需求。由於全球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當前醫療手套主要消費地為美歐日等發達國家和地區。


根據馬來西亞橡膠出口促進會(MREPC)數據,2017年的時候全世界一次性醫用手套的人均使用量為29隻,美國平均水平為 250隻,但我國的人均消費量僅為6隻,遠低於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此次疫情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國內佩戴手套的意識,龐大的中國市場對英科醫療來說是一大優勢,特別是在內循環發展戰略的推動下,英科醫療可以說是近水樓台先得月。


最後一點,手套產能是無法在短期內大幅提升的,其原因在於手套生產線建設的技術難度和資金投入均非常巨大,且生產要素需求較高,因此僅有具備技術及資金優勢的龍頭廠商能夠大規模新建一次性手套產線。


此外,東南亞傳統手套巨頭們普遍面臨生產線老化的問題,而英科醫療作為後起之秀,其生產設備和環保設備都是很先進的。與此同時,英科醫療去年就著手擴產,2019年4月,英科醫療發行可轉債募集資金4.7億用於「年產110.8 億只高端醫用手套」,二期項目剩餘產能169.2億只,用於生產PVC手套,新增產能在今年正好派上用場,這無疑是抓住了重要的戰略機遇期。按照目前的產能規劃,英科醫療有望在2021年成為全球最大的PVC手套企業,在三年內成為全球最大的丁腈手套生產企業。


因此,整體來看,英科醫療有望迎來發展的機遇期。

④ 醫用丁腈手套價格為什麼比pvc手套的價格貴

醫用丁腈手套作為一種應用廣泛的工業用品,具有潔凈度高、強度高、延伸性和抗滲透性好、手感柔軟、耐化學葯品性等優點,且不會對皮膚產生過敏現象,適合體質易過敏者和長時間穿戴。
所以相當於PVC手套,醫用丁腈手套製造成本較高,價格也相對應的貴,長遠看來,由於手套普及率較低、龐大的人口基數和提高的衛生標准,亞洲、東歐、拉美等新興市場將會大量增加天然膠手套的需求。這些市場會從規范衛生潔凈行業入手,使用合成丁腈手套替代天然膠手套將會使醫院衛生保健消耗品支出增加10%-25%。
據反應在醫用丁腈手套市場持續升溫的狀態下,以AClean、Riverstone等高檔潔凈手套的品牌也投入資源在也醫用手套市場中開發新產品,推出了AClean醫用丁腈手套等系列防護手套專用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