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羅口手套什麼意思
擴展閱讀
csgo摩托手套什麼板塊好 2025-02-09 05:17:59
咖色小皮衣搭配什麼鞋子 2025-02-09 05:08:26

羅口手套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3-08-20 20:19:54

Ⅰ 手套大小號怎麼分

「L」(large)表示大號,「M」(midd1e)表示中號,「S」(small)表示小號,「XL」表示特大號,」XS」表示特小號。

一般手套規定代號:

男士(M),女士(L),兒童(J)。M/S=男士S號,L/M=女士M號,J/L=兒童L號。

手套按照製作方法分為縫制、針織、浸膠等。手套用各種皮革、橡膠、針織物或機織物裁剪縫制而成。針織手套用各種紡織纖維純紡或混紡紗線,在手套機上編織,經縫制加工,如裝夾里、羅口、縫指尖和指叉等,再經過拉絨或縮絨、熱定形整理而成產品。針織手套的組織有平針、羅紋、集圈、紗羅等,花式有素色和色織提花等。



Ⅱ 羅口手套算勞保嗎

勞保不勞保 關鍵看發票 只要主意真 西裝就是勞保

Ⅲ 手套羅口和平口有什麼區別

螺口手套袖口會縫松緊帶,能夠緊貼手,長的螺口手套由於有松緊帶就不會掉,平口手套袖口沒有松緊帶,長的平口手套由於沒有手套就會容易掉。

Ⅳ 手套分為哪幾種

手套是手部保暖或勞動保護用品,也有裝飾用的。手套是個很特別的東西,當初它的產生並不是為了實用,只是到近代,它才成了寒冷地區保溫必備之物,或是醫療防菌、工業防護用品。

手套分類

一、手套分縫制和針織兩大類。

有獨指和分指等式樣。手套用各種皮革、針織物或機織物裁剪縫制而成。針織手套用各種紡織纖維純紡或混紡紗線,在手套機上編織,經縫制加工,如裝夾里、羅口、縫指尖和指叉等,再經過拉絨或縮絨、熱定形整理而成產品。針織手套的組織有平 針、羅紋、集圈、紗羅等,花式有素色和色織提花等。勞動保護用手套要求比較厚實,有的經過表面塗塑處理,以提高耐磨、防滑、防水性能。裝飾手套要求美觀,大多經過綉花、釘珠等藝術加工。

二、手套按材料分 分有棉紗、毛絨、皮革等;按式樣分有長、短、單指、分指;有僅護手背而露十指的,也有全護十指的。有些精緻的長手套或網眼手套,主要是用於禮儀和裝飾。男女都戴用, 清代時已流行。

三、手套按照指部外形

分開的手指越少,對手指的保溫效果也越好,但同時限制了手部的活動。半指和無指手套除了裝飾外,比分指手套的手指靈活性也有增加。分指手套:每隻有5個分開的長袋裝手指。三指手套:拇指和食指分開,其餘3個手指連在一起。連指手套:中國東北稱手悶子,拇指分開,其餘4個手指連在一起。直型手套:5個手指連在一起。半指手套:每個手指部分不閉合,只遮到第一節。無指手套:沒有手指部分,在指跟處開口。

Ⅳ 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一雙的

生活是一雙的物品有鞋子、襪子、手套、袖套、筷子等。

1、鞋子

鞋子有著悠久的發展史。大約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就出現了獸皮縫制的最原始的鞋。鞋子是人們保護腳不受傷的一種工具。最早人們為了克服特殊情況,不讓腳難受或者受傷,就發明了毛皮鞋子。鞋子發展到現在,就形成了現在這個樣子。各種樣式功能的鞋子隨處可見。

2、襪子

一種穿在腳上的服飾用品。《說文》:「韤,足衣也。」起著保護腳和防腳臭的作用。襪子是總稱,按原料分有棉紗襪、毛襪、絲襪和各類化纖襪等,按造型上有長筒襪、中筒襪、船襪等,還有平口、羅口,有跟、無跟和提花、織花等多種式樣和品種。

3、手套

手套是手部保暖或勞動保護用品,也有裝飾用的。手套是個很特別的東西,當初它的產生並不是為了實用,只是到近代,它才成了寒冷地區保溫必備之物,或是醫療防菌、工業防護用品。但是除了傳統意義上的手套,現在的手套更有了深一層的含義,與傳統的手套迥然不同。手套最早起源於古希臘。

4、袖套

袖套,也稱套袖。是戴在袖管外的套子,旨在保護衣服的袖管。通常戴時松垂於另外一隻衣袖外面的袖子。適用於廚房作業、打掃衛生、其上所粘污物極易清除,使用方便,對各種油污永不煩惱。還有學生也很適合,比如可以避免筆墨那些弄在衣袖上。

5、筷子

筷子,是指中國常用的飲食工具,通常由竹、木、骨、瓷、象牙、金屬、塑料等材料製作。是世界上常用餐具之一,中華飲食文化的標志之一,發明於中國,後傳至朝鮮、日本、越南等漢字文化圈。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筷子是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出土的銅筷子。

Ⅵ 防護手套的技術要求

1、塑料(PVC)防護手套
該類手套要使用不會引起皮膚過敏、發炎的原料製作,手套雙側的厚度不小於0.6mm,不允許漏氣。
2、乳膠防護手套
此類手套不允許漏氣,表面無明顯裂痕、氣泡、雜質等缺陷。
3、橡膠防護手套
此類手套不能含有再生膠和油膏,表面必須無裂痕、折縫、發粘、噴霜、發脆等缺陷,除了硫化配料和其他配合劑外,膠料的含量要佔總質量的70%以上。
4、帆布防護手套
帆布手套分為五指、三指和二指三種。縫制的針碼為每厘米4-5針,帆布的質量不小於380g/m²。
5、白紗防護手套
白紗手套分為平口和羅口兩種。
平口白紗手套要使用白粗號棉紗(21×8)根合並織成,重量不小於45g/副。
羅口白紗手套要使用本白粗號棉紗(21×9)並合製成,重量不小於52g/副。
6、皮革防護手套
①要使用經過鉻鞣製的成品皮革製作
②手套表面不得有刀傷、擦傷、蟲傷等殘缺現象
③手套單層的厚度不小於0.8mm
④手套用皮的鉻含量不少於3.5%
⑤不允許使用能遮蔽缺陷的方法處理手套用皮
⑥不允許使用刺激皮膚的化合物處理手套用皮

Ⅶ 手套論什麼

手套是手部保暖或勞動保護用品,也有裝飾用的。手套是個很特別的東西,當初它的產生並不是為了實用,只是到近代,它才成了寒冷地區保溫必備之物,或是醫療防菌、工業防護用品。手套按照製作方法分為縫制、針織、浸膠等。但除了傳統意義上的手套,如今的手套更有了深一層的含義,與傳統的手套迥然不同。這是由於網路游戲的興起,使得鋪天蓋地的游戲裝備名稱出現,由於游戲玩家數量眾多,尤其是相比於傳統行業,使得網路上的手套信息更多的卻是網路游戲裝備的相關信息,手套最早起源於古希臘。分類按製作方法分類手套按照製作方法分為縫制、針織、浸膠等。手套用各種皮革、橡膠、針織物或機織物裁剪縫制而成。針織手套用各種紡織纖維純紡或混紡紗線,在手套機上編織,經縫制加工,如裝夾里、羅口、縫指尖和指叉等,再經過拉絨或縮絨、熱定形整理而成產品。針織手套的組織有平針、羅紋、集圈、紗羅等,花式有素色和色織提花等。勞動保護用手套要求比較厚實,有的經過表面塗塑處理,以提高耐磨、防滑、防水性能。裝飾手套要求美觀,大多經過綉花、釘珠等藝術加工。按材料分類手套按材料分有棉紗、毛絨、皮革,超纖,布料,橡膠等。按指部外形分類按照指部外形分,有:分指手套:每隻有5個分開的長袋裝手指;連指手套:中國東北稱手悶子,拇指分開,其餘4個手指連在一起。三指手套:拇指和食指分開,其餘3個手指連在一起。直型手套:5個手指連在一起。半指手套:每個手指部分不閉合,只遮到第一節。無指手套:沒有手指部分,在指跟處開口。分開的手指越少,對手指的保溫效果也越好,但同時限制了手部的活動。半指和無指手套除了裝飾外,比分指手套的手指靈活性也有增加。

Ⅷ 什麼是套子

套子,指做成一定形狀、套在外面的東西。見明 謝榛《四溟詩話》卷三:"學選詩不免乎套子,去套子則語新而句奇。"
1.圈套。

《西遊記》第二七回:"師父,我若來遲,你定入他套子,遭他毒手。"

2. 固定的格式、辦法。

《紅樓夢》第五四回:"這些書就是一套子,左不過是些佳人才子,最沒趣兒。" 清李漁《意中緣·誑姻》:"娘子,我和你是文字知己,比尋常夫婦不同,須要脫去成親的套子,歡飲幾杯,談一談衷曲。" 朱自清《新詩的進步》:"詠男女自然和舊詩不同,可是大家都泛泛著筆,也就成了套子。"

俄國作家契柯夫有一篇小說《裝載套子里的人》,諷刺了沙皇統治下一些墨守成規,不敢接受新事物的"把自己裝載套子里的人"

3. 情節。

明 史盤 《鶼釵記·尤侯》:"我女兒小小年紀,那曉得這些套子?"

4. 做成一定形狀、罩在物體外面的物件。

曹禺《北京人》第三幕:"牆角倒懸那張七弦琴,琴上的套子不知拿去作了什麼,橙黃的穗子仍舊沉沉地垂下來。"

5. 棉衣、棉被裡的棉絮稱套子。

李南力《姜老三入黨》:"就一套套子,拿走了家裡沒得蓋。"

6. 武術運動的成套動作。通常由"起勢"至"收勢",少則十幾個動作,多則幾十個乃至上百個動作組成一個完整的套子。

7. 套路,按照一定的模式進行某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