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真的有必要戴手套上飛機嗎
有必要
飛行員戴手套是十分有必要的。以前技術不夠先進的時候,機艙總是透氣漏風的,一飛到數千米的高空溫度驟降,對飛行員的身體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因此他們必須穿戴好擋風的皮衣、飛行帽還有手套。手套一開始設計的材質是皮質的,雖然確實擋風,但是也有不透氣、容易粘膩並且不能很好貼合手型的諸多缺點。於是我國的飛行員放棄了皮質手套,對既能保暖又能透氣、還能防滑的勞保手套青睞有加。
⑵ 機場機務工作者工作存在什麼樣的危險
其實也沒有什麼危險。飛機機務人員的主要職責是:保障航空機務系統飛行安全,機械原因飛行事故萬時率控制在0.1以下,飛機完好率始終保持在80%以上。機務人員是一項十分專業、高技術性的工作,維修質量高、保障能力強的安全技術人員,其工作有內外勤之分。
飛機機務人員亦稱「地勤人員」。從事航空裝備維修管理和維修作業人員的統稱。是指在地面上擔任航空器機體、發動機及通信電子維護工作的人員,民航法上稱之為「地面機械員」。
機務人員要求:
航空公司機務維修人員大部分招考大學機械、電機、電子、航空等類科畢業或高工以上畢業的學生。基本上中專學歷即可參加工作,門檻不高,新進入員在公司服務二至四年後。
要求參加民航局所設的地面機械員考試,俾能從事適航簽證工作,而通過考試,取得執照也是機務維修人員升遷、考核、加薪的一個重要依據。
機務維修是一項專業、高技術性的工作,它不僅需要懂得機械、電子方面的常識,更需要了解飛機構造、航空通信等更專業的知識,並且肩負整架飛機安全,要求飛機達到「零事故」的狀況。
所以機務維修首重訓練,不但新進人員要訓練,現職人員也要每年接受在職訓練或專業訓練,培訓安排是嚴格按照民航局相關法規執行的。
⑶ 飛機上可以帶膠皮手套嗎
這些「個人防疫物品」
絕對不可以帶上飛機
75 度醫用酒精
(來自微博@鮮花村夜市的三十)
專家表示 75 度酒精可有效滅活新型冠狀病毒,大家都把它作為「居家旅行必備」去哪都要擦一擦。
但按照民航局的相關規定,嚴禁旅客攜帶易燃物品登上航空器,75 度醫用酒精屬於易燃物,無論是出於消毒還是何種用途,都嚴禁攜帶。
酒精消毒濕巾
( 來自微博@萬家泡)
那有的小夥伴會說「酒精消毒濕巾總可以了吧?」
濕巾是否能帶上飛機是根據其中所含酒精液體的濃度和所含液體的量來進行判斷。如果你攜帶的濕巾內含 75 度酒精,屬於易燃物,正常情況下是不可以帶上飛機的。
84消毒液
市場上銷售的 84 消毒液是以次氯酸鈉為主的高效消毒劑,有效氯濃度為 5%、10%,屬於航空運輸的危險品,旅客不能托運,也不能隨身攜帶。
️小橫提醒:含氯消毒液(如:84 消毒液)不能和潔廁靈合用,否則會產生氯氣造成呼吸道損傷。
雙氧水消毒液或過氧乙酸消毒液
這兩種消毒液的主要成分超過安全濃度,一旦攜帶上航空器,對飛機飛行和機上人員的安全都會造成威脅,所以旅客不能托運,也不能隨身攜帶。
含高錳酸鉀或含氯消毒片
(來自微博@LOU琳-LIN)
雖然產品為固體,類似葯片,但是由於所含成分屬於航空運輸危險品,所以旅客不能將其帶上飛機。
漂白粉
漂白粉是氫氧化鈣、氯化鈣、次氯酸鈣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鈣,有效氯含量為 30 % - 38 %,旅客不能托運,也不能隨身攜帶。
這些「個人防疫物品」
不可隨身攜帶但可托運
免洗洗手液
(來自微博@本本醬呀)
市面上大多數免洗洗手液均含有高濃度酒精,以達到消毒的作用,一般濃度在 60%-80% 之間。如果酒精濃度小於 70%,不能隨身攜帶登機,可以托運,托運時應放置在零售包裝內且每瓶不超過 500 mL。
水銀體溫計
疫情當下,很多小夥伴十分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想隨身攜帶體溫計。
但是水銀體溫計是不能隨身攜帶乘坐飛機的哦,將其放在特定保護盒,包裝符合規定,可以托運一支。
這些「個人防疫物品」
可在飛機上隨身攜帶
對於一些不會造成安全隱患的物品,是可以攜帶乘機的。
電子體溫計
如果電子體溫計含有鋰電池的額定能量不超過 100 Wh或鋰含量不超過 2 克。在做好防止短路措施的前提下,是可以隨身攜帶乘機的。
醫用口罩、N95口罩、外科桶帽、浴帽、護目鏡、普通防護服、橡膠手套等都可以隨身攜帶上飛機
⑷ 飛機可以帶膠皮手套嗎,就是那種,工人用的
膠皮手套在乾燥的情況下絕緣指數比較低,並且有微細孔的,水壓和潮氣大了會有水氣進入,不能做絕緣品用。橡膠手套按橡膠原料或製造工藝分膠乳手套和模壓手套等。其材料都是絕緣橡膠,常見的是電工修理時常使用的,其電阻巨大,是可以絕緣。
⑸ 汽車駕駛員開車時戴手套,那飛機駕駛員開飛機時戴不戴手套
空軍作戰飛機的飛行員是肯定戴的,主要是防寒和防滑,美軍戴的諾梅克斯材料的手套還能防火,那種手套美軍很多地面部隊都喜歡用。民航裡面戴手套主要就是防滑了,戴不戴主要是個人習慣,小日本的民航飛行員好像都戴,但是歐洲的和北美的都基本不用。
⑹ 飛機上可以帶膠皮手套嗎
飛機上可以帶膠皮手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