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嘔吐物及污染物品時應戴哪種手套
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嘔吐物及污染物品時應戴醫用橡膠手套。
一、手套的分類
(一)一次性使用醫用手套
1、一次性使用滅菌橡膠外科手套:符合GB7543。
2、一次性使用醫用橡膠檢查手套:符合GB10213。
(二)可重復使用手套
1、橡膠耐油手套:符合AQ6101,為接觸礦物油、植物油以及脂肪族的各種溶劑時戴用的手套。
2、耐酸(鹼)手套:符合AQ6102,為接觸酸鹼嚳液時戴用的手套。
3、浸塑手套:符合GB/T18843,用於防水、洗滌劑、臟污及輕微機械等傷害,僅適用於清潔工等類似工種手套。
(1)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應戴什麼手套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醫用手套加入粉末後形成的風險為可能造成患者傷口感染、形成肉芽腫、臟器粘連等並發症,導致醫務人員過敏反應等。在有粉醫用手套生產過程中,由於需要向手套中添加粉末,也會導致環境污染及對操作工人的傷害。
有粉醫用手套生產企業應進一步完善產品說明書和標簽中的警示信息,提醒醫療機構和使用者合理選擇、安全使用。
❷ 醫用手套的作用是什麼
外科醫用手套主要作用就是滅菌:無菌一次性使用。主要用於無菌程度要求較高的操作如手術操作、分娩、中央導管置管、全胃腸外營養液配製等。
清潔檢查手套:清潔非無菌,一次性使用。用於直接或間接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體液明顯污染的物品時使用。
家政手套:清潔可重復使用。主要用於不直接接觸人體的情況下,環境物表的清潔均可使用家政手套。
二、醫用手套使用要求
1、根據不同操作的需要,選擇合適種類和規格的醫用手套;
2、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嘔吐物及污染物品時,應戴清潔手套;
3、進行手術等無菌操作、接觸患者破損皮膚、粘膜時,應戴無菌醫用手套;
4、一次性醫用手套應一次性使用,使用後隨即丟棄。
三、醫用手套使用注意事項
1、診療護理不同的患者之間應更換醫用手套。
2、操作完成後脫去醫用手套,應按規定程序與方法洗手,戴醫用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時進行手消毒。
3、操作時發現醫用手套破損時,應及時更換。
4、戴無菌醫用手套時,應防止手套污染。
❸ 醫用手套有哪些使用注意事項
一、醫用手套的種類有哪些
1.外科醫用滅菌手套:無菌一次性使用。主要用於無菌程度要求較高的操作如手術操作、分娩、中央導管置管、全胃腸外營養液配製等。
2.清潔檢查手套:清潔非無菌,一次性使用。用於直接或間接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體液明顯污染的物品時使用。
3.家政手套:清潔可重復使用。主要用於不直接接觸人體的情況下,環境物表的清潔均可使用家政手套。
二、醫用手套使用注意事項
1、診療護理不同的患者之間應更換醫用手套。
2、操作完成後脫去醫用手套,應按規定程序與方法洗手,戴醫用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時進行手消毒。
3、操作時發現醫用手套破損時,應及時更換。
4、戴無菌醫用手套時,應防止手套污染。
❹ 接診,轉運確診或疑似傳染患者的醫護人員幾級防護
二級防護。
根據《醫院感染管理辦法》規定,接診轉為枝悔緩確診或疑似傳染患者的醫護人員,要進行二級防護。醫護人員需要穿戴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或防護面屏、一次性猛模工作帽、穿防滲隔離衣或防護服、一次性乳膠手套或丁腈手套、鞋套等。
醫護人員防護方法: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嘔吐物及污染物品時,戴清潔手前芹套,脫手套後洗手;可能受到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等噴濺時,戴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穿防滲隔離衣。
❺ 醫護人員接觸HIV病毒物質時應採取哪些措施
戴手套 醫護人員直接接觸患者的血液和體液,以及接觸黏膜和不完整的皮膚都應戴手套。當處理污染的物品或表面時也應戴手套。當有可能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其他被污染的物品時都應戴手套。當進行靜脈切開、內鏡檢查、侵襲性診治、牙科治療、屍體料理時必須戴手套。在接觸每位患者後都應換手套。手套發生撕裂、刺破等破損時應更換。
戴口罩或防護眼鏡 一般接觸患者不需戴口罩和防護眼鏡。當處理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有可能濺出時,特別在進行氣管內插管、支氣管鏡及鏡檢查或手術時應戴口罩和防護眼鏡。對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施行手術時均應戴口罩和防護眼鏡。
穿隔離衣和圍裙 對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施行手術時或衣服有可能被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時均應穿隔離衣和圍裙。
雙手及皮膚破損的防護 操作者雙手有皮膚損傷時應用防水綳帶包紮後戴手套操作。在檢查患者和每次接觸患者後,接觸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和污染後的物品後都要洗手,即使當時戴手套亦應該在流水下或肥皂水沖洗。必要時應在洗手用消毒劑浸泡雙手。
銳器的處理 使用後的銳器應當直接放入耐刺、防滲漏的利器盒,或者用針頭處理設備進行安全處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輸液器等醫用銳器以防刺傷。禁止將使用後的一次性針頭回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觸使用後的針頭、刀片等銳器。采血時要用安全的蝶形真空針具,降低直接接觸血液的危險性。
物品和環境的消毒處理 (1)原則:對所有器具嚴格消毒,為保證消毒效果,器具必須用熱水和清潔劑洗干凈後再消毒。所有符合消毒規范的消毒程序都足以殺滅HIV、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2)具體作法:溫度計及其盛器應放在病床邊。每次使用後可放入加入70%~75%乙醇溶液的盛器內,並加蓋。分泌物、排泄物和醫用敷料、病理廢物等污物應放入結實的一次性袋內,如袋外有污染物時需再加套一層,直接焚化處理或在消毒後處理。污染被服應置於污衣袋或塑料袋內,並將「隔離」二字標上,盡量高壓消毒。如污染嚴重,高壓消毒後棄去。被患者血液、體液污染的地板等外環境,應用次氯酸鈉(1∶10)稀釋,即有效氯約(500 mg/L)消毒。
❻ 作為一名醫護人員呼吸道暴露後怎麼消毒
(一)個人防護用品通用准則
醫務人員應當根據感染風險採取相應的防護措施。
1、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嘔吐物及污染物品時應當戴清潔手套,脫手套後洗手。
2、可能受到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等物質噴濺時,應當戴外科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或防護面罩(防護面屏),穿隔離衣。
3、進行氣管插管等有創操作時,應當戴醫用防護口罩、醫用乳膠手套、護目鏡、防護面屏,穿防滲隔離衣。
4、當口罩、護目鏡、隔離衣等防護用品被血液、體液、分泌物等污染時,應及時更換。
5、所有一次性個人防護用品必須在使用後仔細棄置,避免再利用。如果資源有限無法獲得一次性個人防護用品,則使用可再利用的裝備(如布料的隔離衣或防護服),每次用完後正確消毒。在摘脫及拋棄任何個人防護用品後,總是立即執行手衛生措施。
(二)個人防護用品
醫務人員使用的防護用品應當符合國家有關標准。個人防護用品應該包括保護軀干、手臂、手、眼、鼻和口的裝置。
1、一級防護:適用於醫務人員在預檢分診處和感染性疾病科門診從事一般性診療活動時。穿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外科口罩和工作服(白大褂),必要時戴一次性乳膠手套。
2、二級防護:適用於醫務人員在感染性疾病科門診患者留觀室和感染性疾病科病區患者病房從事診療活動時。穿戴一次性工作帽、防護眼鏡(防霧型)、醫用防護口罩(N95)、防護服或工作服(白大褂)外套一次性防護服和一次性乳膠手套,必要時穿一次性鞋套。
3、三級防護:適用於在感染性疾病科病區為患者實施吸痰、呼吸道采樣、氣管插管和氣管切開等有可能發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體內物質的噴射或飛濺的工作時。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全面型呼吸防護器或正壓式頭套、醫用防護口罩(N95)、防護服或工作服(白大褂)外套一次性防護服、一次性乳膠手套和(或)一次性鞋套。
❼ 三級防護應穿戴哪些防護用品
三級防護用品主要包括:正壓頭套或全面防護型呼吸防護器、防滲隔離衣或防護服、一次性乳膠手套或丁腈手套、鞋套等。
三級防護需要做好診區、病區的通風管理,根據診療護理操作中可能的暴露風險選擇適當的防護用品:可能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嘔吐物及污染物品時,戴清潔手套,脫手套後洗手。
可能受到血液、體液、分泌物等噴濺時,戴護目鏡/防護面屏、穿防滲隔離衣;可能出現呼吸道暴露時,戴醫用外科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
一級防護用品主要包括:
醫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工作帽、工作服、一次性乳膠手套或丁腈手套等。
二級防護用品主要包括: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或防護面屏、一次性工作帽、防滲隔離衣或防護服、一次性乳膠手套或丁腈手套、鞋套等。
❽ 醫務人員口罩穿戴防護要求
醫務人員防護用品的使用
防護用品應符合國家相關標准,在有效期內使用。
一、口罩的使用
應根據不同的操作要求選用不同種類的口罩。
五、鞋套的使用
1.鞋套應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並一次性應用。
2.從潛在污染區進入污染區時和從緩沖間進入負壓病室時應穿鞋套。
3.應在規定區域內穿鞋套,離開該區域時應及時脫掉。發現破損應及時更換。
六、防水圍裙的的使用
1.分為重復使用的圍裙和一次性使用的圍裙。
2.可能受到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及其他污染物質噴濺、進行復用醫療器械的清洗時,應穿防水圍裙。
3.重復使用的圍裙,每班使用後應及時清洗與消毒。遇有破損或滲透時,應及時更換。
4.一次性使用圍裙應一次性使用,受到明顯污染時應及時更換。
七、帽子的使用
1.分為布制帽子和一次性帽子。
2.進入污染區和潔凈環境前、進行無菌操作等時應戴帽子。
3.被患者血液、體液污染時,應立即更換。
4.布制帽子應保持清潔,每次或每天更換與清潔。
5.一次性帽子應一次性使用。
❾ 一次性醫用薄膜手套
一次性醫用薄膜手套
一次性醫用薄膜手套,一次性手套在各個行業中使用都是比較廣泛的,手套的種類繁多,每種類型的功能也是不一樣的,應該根據用途選擇合適的手套,尤其是在醫院這種對衛生要求很高的地方,下面來了解一下一次性醫用薄膜手套。
一次性醫用薄膜手套1
一次性使用醫用手套的使用范圍是什麼
1、接觸或預料到要接觸分泌物、排泄物、體液、血液或其他污染,如抽血、靜脈穿刺、傷口換葯、料理血液污染器械、持血標本等方面;
2、醫護人員手指破損而需接觸有傳染性患者時;
3、醫護人員接觸開放性創口或實行侵入性無菌操作時。
一、臨床不需要使用醫用手套情況:
1、直接接觸:量血壓、測體溫脈搏、皮下和肌內注射,轉運患者等。
2、間接接觸:使用電話、書寫醫療文書、操作電腦、發放口服葯、更換被服、移動患者設備等。
二、需要戴醫用手套的情況:
1、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嘔吐物及污染物品時,應戴清潔手套。
2、進行手術等無菌操作、接觸患者破損皮膚、粘膜時,應戴無菌手套。
三、需要脫醫用手套的情況:
1、醫用手套破損或疑有破損時。
2、接觸血液、體液、破損皮膚和粘膜之後或操作結束之後。
3、接觸患者和患者周圍環境或污染的身體部位之後。
醫用手套的使用注意事項:
1、戴醫用手套前和脫手套後不洗手的。
2、接觸一個以上患者戴同一副手套的。
3、戴醫用手套從同一患者身上從污染部位到清潔部位不更換手套的。
4、接觸污染部位後再接觸周圍環境前不更換手套的。
5、護理患者後不摘手套進行其他操作的。
6、工勤人員和個別醫務人員戴醫用手套頻繁接觸電梯按鈕等公共設施的。
如何挑選到好的一次性醫用手套
1、正規生產廠家
市場上一次性醫用手套魚龍混雜,質量參差不齊。選擇正規醫用手套生產廠家提供的手套證書齊全、標識清晰,實現流程可追溯,避免不必要的'風險。
2、手套材質
一次性醫用手套,最常見的兩種材質是丁腈和乳膠。一次性醫用乳膠手套採用天然橡膠製成,具備良好彈性和柔軟質感,提供手部舒適的柔韌性。
3、手套類型
就場所而言,醫用手套通常分為檢查手套和外科手術手套。醫用檢查手套一般用於檢查患者口腔或皮膚表面,必須含有CFDA實驗葯品安全認證證書。優良的拉力伸張率,抗磨損能力強,可以適應人體肌膚內部各種弱酸弱鹼環境。
4、無粉手套優於有粉手套
市面上手套也會按照有粉和無粉進行區分。為保證安全,麥迪斯有粉醫用乳膠手套內的粉末,均採用人體可吸收的食品級玉米澱粉,穿戴方便。就醫用領域而言,使用無粉醫用乳膠手套更加安全。因為無粉手套採用先進的無粉處理PU高分子塗層工藝,手感柔軟,佩戴舒適。尤其是當醫護人員在檢查或做手術時,醫用手套內的粉末不會誤入患者體內,影響診斷或治療結果。
一次性醫用薄膜手套2
如何選擇一次性醫用手套?
首先,在選擇一次性手套時,要考慮手套材質。一次性手套按材質主要包括PVC、PE、丁腈和乳膠幾類。
在實驗室特別是化學實驗室,很多試劑都有一定的腐蝕性,會對皮膚造成刺激和產生危害。所以,實驗室人員的手套必須能夠具備一定的耐腐蝕性,才能保障個人安全。因此不建議在化學實驗室使用PVC或PE手套,我們更常見到的是乳膠和丁腈手套。那這兩者又該如何選擇呢?我們先來看下兩者的對比。
乳膠手套有卓越的彈性和拉伸強度,有著極佳穿戴舒適度,但化學耐受性稍遜於丁腈手套;丁腈比乳膠的永久定形性高,也就是說一旦被拉伸後,它不會完全恢復原狀
因此,丁腈手套往往比乳膠手套穿戴起來更寬松,這些可能會影響實驗者的觸覺感受。丁腈手套對多種化學試劑都有著極好的耐受性,但不耐酮、酯、醛類試劑。建議大家在選擇前參考廠家提供的化學兼容性表,或參考MSDS所列的使用建議。
確定了材質,那有粉和無粉的又有什麼區別呢?含有粉末的手套更容易穿戴,也不易粘合在一起。但是粉末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可導致雙手變得乾燥;粉末也可能吸收化學增感劑,誘發化學過敏;另外,粉末可能會給化學實驗帶來干擾。所以更推薦使用無粉手套,但是該如何解決無粉手套難以穿戴的問題呢?常見的方式是使用氯化處理或者聚合物塗層。
那麼,這兩種工藝又有什麼差異呢?該如何選擇呢?
在一般化學實驗室使用,兩者並無太大差異,但如果是半導體車間或潔凈度要求高於1000級的,則推薦使用氯洗的低顆粒含量手套。
選擇好材質後,還要選擇合適的大小。手套尺寸要適當,如果手套太緊,容易造成佩戴不舒適且手套易破損;而如果太松,使用不靈活且容易脫落。一般建議按如下圖示選擇
那選擇好手套後,在使用過程中還有哪些問題呢?
一次性醫用薄膜手套3
一次性手套可以重復使用嗎
一次性手套的一般要求為一次性使用,用後即丟。但在日常使用中,很多人覺得手套沒有破損的話,丟了怪可惜。
這種想法是要不得的。使用過的一次性手套,防護性能會大大降低,再次使用是不能保證安全性的。尤其是對一次性手套防護要求較高的行業(如醫療、食品加工、紋身、牙科等),手套用來保護使用者安全的同時,還要保障患者或客戶的安全,操作的衛生,更要嚴格遵守一客一換的原則。
反復使用性手套 將成為細菌的傳播媒介,一次性手套顧名思議就是一個人用過之後就丟掉,如果反復使用將造成疾病傳染。例如理發店裡使用性薄膜手套給一個有頭癬的顧客洗頭或者染發,病菌就會沾在薄膜手套上,由於性薄膜手套不能徹底消毒,下一個使用這個沾有病菌的薄膜手套的顧客就有可能感染頭癬,所以最好不要反復使用性的用品。
—次性醫用手套可以重復使用嗎?
世界衛生組織不鼓勵重復使用一次性醫用手套。確需重復使用則必須保證醫用手套的安全和質量。醫用手套重復性使用存在如下問題:
(1) 重復使用的醫用手套採用壓力蒸汽滅菌時,125°C的溫度會使醫用手套相互粘連,而分離時會導致撕破和小洞,有作者發現41%重復使用的醫用手套其完整性會遭到破壞;使用酒精類配方溶劑消毒戴塑料醫用手套的手時,會在早期導致塑料溶解。
(2) 為了防止重復使用的醫用手套內部相互粘連而使用的粉末會導致醫護人員皮膚過敏。
(3) 重復使用醫用手套的穿孔率高於新醫用手套。
資源有限的醫療機構,經過徹底的評估流程,確實有必要重復使用一次性醫用手套時,應建立明確的規章制度,以確定臨床哪些場所不需要全部使用醫用手套、什麼情況下只能使用新的滅菌醫用手套、什麼時候可以使用重復使用的醫用手套、什麼時候醫用手套應該丟棄或不能再使用了(如檢測到洞)、什麼時候必須使用雙層醫用手套等。
醫用手套重復使用必須有評估重復使用的方法和流程,目前還沒有經過專家組評估的任何流程可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