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醫學生實驗用什麼樣的手套,戴手套都干什麼
第一是不傳染,第二不交叉感染,第三手套是滅菌手套很薄,第四帶手套一般是做細胞分析或活體手術。
㈡ 外科醫生做手術時為啥帶手套,外科醫生帶什麼手套
樓上說對一半吧。外科手術前會洗手消毒,然後穿手術衣,戴手套,戴手套基本是兩個原因:
保護病人,即使你的手是消毒了,但是不是無菌,而手套是滅菌處理了,是無菌的
保護自己,天知道病人的體液有什麼問題,腫瘤細胞還是各種細菌病毒,戴手套就不用直接接觸了,就保護了自己。
手套也有分的,手術用的是無菌的手術手套,並沒有說拿到醫院要消毒,人家都是滅菌處理了,當然不用再消毒了。平時檢查用的叫檢查手套,那個就不是無菌的,不過也沒有說拿來醫院要消毒。手套都是人家公司搞好的,很多都有獨立包裝,你拆開來用就是了,拆開來消毒就是多此一舉。
㈢ 為什麼檢驗科要戴雙層手套
%,而雙層手套盡管外層手套也有著8.85%,但是內層穿孔率僅為0.52%。
2、在大於2個小時的手術中,單層手套和雙層手套的外層均有大於50%的幾率破損,而內層手套的穿孔率僅為5.26%,明顯低於單層手套穿孔暴露的機會。因為術中很多時候手套穿孔破損都很微小,可能完全沒有察覺
3、誰的手套最容易破損呢?答案是手術醫生和洗手護士!
4、手套哪個部位最容易破損呢?答案是左手的示指,左手示指穿孔為36個,占穿孔手套總數的40%, 明顯多於其他部位。
㈣ 什麼情況下醫務人員要戴雙層手套
做大型外科手術還有傳染性較強的疾病吧
㈤ 戴手套有用嗎
戴手套有用嗎
戴手套有用嗎,在很多的地方都是需要用到手套的,手套是為了保護雙手長手繭和磨出水泡或者是隔絕外界的臟東西,達到保護雙手的作用。以下分享戴手套有用嗎?一起來看看。
戴手套有用嗎1
關於戴手套的重要性
外科手術為侵入性操作,由於皮膚完整性破壞,可能會引起病原體在患者與術者之間接觸傳播,導致患者發生術後SSI或術者發生血源性病原體感染。手套具有雙重屏障作用,一方面可防止術者手上的細菌進入手術切口,降低患者SSI危險,另一方面手套可以保護術者雙手,防止術者在手術中感染患者血液、體液中的血源性病原體。
如肝炎病毒以及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因此,自1894年手套應用於外科手術以來,戴手套已成為外科無菌技術的常規操作。一般認為,術中手套破損可能會導致感染率上升,增加血源性病原體感染的危險性。近期還有建議術中應戴兩幅手套以降低手套破損導致術者皮膚微生物對傷口污染的潛在危險性。
手套破損或微穿孔率
目前已報道的術中手套破損或微穿孔率不等。Chan等對手套破損的常見原因、部位以及手術人員是否意識到手套破損進行了前瞻性研究,研究共納入了130例連續進行的骨科手術,手術結束後,對所有手套進行了水負載測試(water-loading test)。在測試的1452副手套中,手套破損率為3.58%,大約61.5%的破損在術中沒有被發現。
在破損的手套中,發生於主刀醫生者佔76.9%,其次為第一助手(13.5%)和第二助手(9.6%);手套破損主要發生於非優勢手(non-dominant hand),主要發生部位為食指,其次為拇指;手術器械的剪切力所致手套破損占未意識到的破損的45%;手套破損主要發生於訂皮釘(33%)和使用鋼絲進行內固定(19%)時。
該研究發現,術中手套破損主要由於剪切力而非銳器刺破所致。此外,大部分的手套破損未在術中被發現。由此可見,手套破損增加了術中污染的危險性。其他研究也證實手術時手套破損或微穿孔主要發生於非優勢手,左手食指和拇指最易發生手套破損或微穿孔,手術醫生發生手套破損的概率最高。
雙層手套和單層手套對SSI發生的影響
由於手套破損可增加切口污染的危險性,從而增加SSI,尤其是在進行骨科或牙科等涉及尖銳表面的手術時,因此有越來越多的醫生戴雙層手套。那麼戴雙層手套是否可降低感染的危險性?2006年Tanner等就戴雙層手套是否會降低患者SSI和術者及患者血源性病原體感染的發生進行了meta分析。
他們發現有2項隨機臨床試驗比較了戴雙層手套是否會降低患者SSI,這2項研究均為骨科手術,其中一項研究納入50名受試者,另一項納入71例受試者,這兩項研究均未報道有SSI的發生。
由於這2項研究均未發現有SSI發生,現有數據提示未發現有足夠的證據可表明戴雙層手套和單層手套是否影響SSI的發生,也沒有足夠的證據可確證手套破損與SSI發生率之間的關系。因此需要更多的大型臨床試驗來驗證雙層手套對SSI發生的影響效果。
手術時間與手套微穿孔發生率呈正相關
手術持續時間與手套的微穿孔發生率呈正相關,手術時間越長手套的微穿孔發生率越高。如一項研究顯示戴手套時間小於90min時,微穿孔率為15.4%,佩戴時間為91~150min時微穿孔率為18.1%,而手套佩戴時間長於150min時,微穿孔率升高至23.7%。
有研究發現心臟手術中如手術時間短於3h,手套穿孔率為30%,但手術時間超過5h時,手套穿孔率升至65%,而且在持續時間長的手術中,術後術者手上的細菌培養計數也更高。此外,手術時間也與手套物理性能改變程度有關,研究表明手術時間超過3.5h時,手套易發生不同程度的物理性能改變。
手套物理性能的改變使手套在術中不能有效地貼合手指進行手術操作,易引起手套的破損。因此,建議手術持續時間超過4h時應及時更換手套,降低因物理性能改變所致手套破損的危險性。國外還有人建議手術時間超過90min時,手術醫生、第一助手以及洗手護士應更換手套。
戴手套有用嗎2
開車戴手套的必要性
戴手套開車的都是司機嗎?當然不是,手套的作用其實是非常大的,雖然一般周邊就沒有哪個車主戴手套開車,而且主要只是看到服務行業的司機才會戴手套,他們戴手套一方面確實是形象問題,但手套其實還有防滑的目的,另外還能防止磨出老繭,甚至還有震動病。
戴手套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冬天開車摸著方向盤不會手冷,保暖的作用很明顯。不過大多數時候它都起著防滑的作用,開車的時候手心很容易出汗,這必然會導致方向盤打滑,而戴上手套,手心出汗也不會直接放映在方向盤上,就可以避免打方向盤打滑了。
還有一點很重要,戴手套開車能夠很大程度上防止震動病的發生,沒聽過這個病?沒事,車子在發動時和行駛途中,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震動吧,這種震動對人體是有害無益的,而且研究表明,長期駕駛機動車的人,機械振動會是神經系統功能下降,還會讓手掌多汗,震動過強還會導致手臂疲勞,握力下降,甚至是痙攣、萎縮,引起骨關節的改變。
所以你說開車帶手套好不好?肯定是好的',但是要選擇正確的手套,比如說女式那種絲質手套、尼龍手套、普通的皮手套,這些都是不行的,真正駕駛用的手套都會在手掌和手指處使用防滑和翻皮或植入細小的顆粒,用來防止打滑,所以選擇一款對的手套也是非常重要的。
戴手套有用嗎3
為什麼足球的守門員都要戴手套?
國際足聯貌似沒有明確規定「守門員必須戴手套」,記得早期的足球比賽,很多門將就沒有戴手套,一直到2004年歐洲杯葡萄牙隊與英格蘭隊的淘汰賽,葡萄牙門將里卡多在點球大戰的階段,就脫掉手套,不但撲出英格蘭隊的點球,而且自己也打進點球,堪稱神奇。
可見,守門員不存在「都要戴手套」的說法。
至於大部分門將都選擇戴手套的原因,不外乎就是以下幾點,冬天怕冷,怕手指關節凍僵,影響撲救時的反應。
再者,戴上手套,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手滑,增加門將撲救時手部與足球之間的摩擦力,減少脫手的可能。
不然的話,一旦門將手掌出汗,個個都可能變成「黃油手」。
還有一點就是,門將手套,還能緩解對手大力射門的力度,人的手掌比較薄,硬接對手的射門,屬於硬碰硬。而門將手套上有彈性,接到對手大力射門時,可以起到「卸力」的效果,讓門將更好控制住足球。
你看看像C羅,卡洛斯,阿德里亞諾或者巴蒂斯圖塔這些「重炮手」射門時的力度如何?足球飛行的時速那麼高,直接用手指硬接的話,相當於遭受了一場小型車禍!
所以,手套的保護手部功能,也能避免門將手指過度彎曲,減少門將受傷的可能
㈥ 配置化療葯物時應戴什麼手套
接觸化療葯物的防護:配製前洗手,穿一次性防護衣,佩戴一次性口罩及帽子、雙層手套(聚氯乙烯手套起防護作用,乳膠手套便於操作),戴防護眼鏡或眼罩,以減少呼吸道吸入及皮膚接觸。操作台應覆以一次性防護墊,減少葯液污染。一旦污染或操作完畢,應及時更換,希望能幫到你
㈦ 怎樣戴膠皮手套最快求最快方法
1、戴膠皮手套法雙手先沾滑石粉(或醫用澱粉)少許,以利戴手套,右手拿住手套反折部之內面,取出一雙干手套,左手先伸入左側手套中,戴手套後,將左手伸入右手反折部之外圈內,然後右手伸入手套(先戴右側手套亦可);將手套之反折部,拉到袖口之上不露出手腕;在未戴手套前,手不能接觸手套之外面,已戴手套後,不能接觸皮膚,以後用無菌鹽水沖凈手套上滑石粉再操作。
2、戴濕手套法手消毒後,趁濕戴手套,從盛手套的盆內取濕手套一雙,盛水於手套內,左手伸入手套後,稍抬高左手,讓積水順腕部流出戴好,然後左手伸入反折部之外圈戴右手套,抬起右手,使積水順腕部流出(先戴右側手套亦可),穿好手術衣,將手套反折部位到袖口上,不可露出手腕,有條件醫院一般不宜採用此法。
3、戴雙層手套戴雙層手套可以減少佩戴者暴露於危險的機會,如果在特定的操作中需要佩帶雙層手套(如化療、骨髓穿刺術)就需要寬松的手套,以便可以把一隻套在另一隻上面。
4、更換手套在接觸了同一患者的可疑污染區或物品後,在要接觸粘膜前,就應該更換手套。在接觸非污染物或需處置其他患者前,都應該脫去手套,立即洗手或用消毒液清洗,避免將微生物傳播到別的患者或物品上。
5、手套佩帶的時間戴手套的時間越長,保護屏障越易受損。在惡劣的條件下使用手套,或接觸多種化學葯品都可能導致手套的疲勞,因此,應該在操作過程中適當地更換手套。在手術過程中如手套破損或懷疑被污染都應該立即更換。
6、脫手套使用過程中,感染源會污染手套的外表面,正確地脫手套是很重要的,脫手套時不能強行拉扯,應將手套翻轉輕輕脫下,手盡量不要碰到手套外面,脫下的手套應該及時消毒處理,而不應該拋入廢物桶中。錯誤的脫手套,將可能導致手套外面的污染物的傳播,這時,再好的屏障功能也顯得毫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