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裝穿搭 » 童裝的肩斜怎麼定
擴展閱讀
一歲寶寶穿什麼睡衣好 2025-02-05 21:23:04

童裝的肩斜怎麼定

發布時間: 2025-02-05 18:49:34

① 童裝肩斜計算公式

童裝設計時,肩斜的計算是一個關鍵步驟,直接影響到衣物的舒適度和外觀美感。肩斜的計算公式為:肩斜=(前肩寬-後肩寬)÷2。通過這個公式,設計者能夠准確地確定肩斜的具體數值。

肩斜在童裝設計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合理的肩斜不僅能提升衣物的整體美感,還能確保兒童穿著時的舒適度。肩斜過小,可能會導致兒童穿著時肩膀受力不均,產生不適感;而肩斜過大,則可能使衣物顯得松垮,缺乏精緻感。

每個品牌和系列的童裝肩斜會有差異,需要依據具體的尺碼表進行計算。一般來說,肩斜越小,適合年齡較小的兒童,因為他們的肩膀較為嬌嫩,需要更加貼合的穿著體驗。而肩斜較大的設計,則更適合年齡較大的兒童,因為他們的肩膀已經發育得較為成熟,能夠承受稍微寬松的設計。

在童裝設計過程中,肩斜的調整需要綜合考慮兒童的成長特點和穿著需求。例如,在設計嬰兒裝時,設計師通常會選用較小的肩斜,以確保嬰兒穿著時的舒適度。而對於學齡前兒童或青少年裝,肩斜則可以根據具體需求適當調整,以達到美觀與舒適的最佳平衡。

此外,肩斜的計算還應考慮童裝的材質和風格。柔軟的材質通常需要較小的肩斜,以確保穿著的舒適性。而硬挺的材質則可以適當增加肩斜,以保持衣物的挺括感。不同風格的童裝,如休閑裝、運動裝或正式裝,肩斜的大小也會有所不同。

總之,合理地計算肩斜是童裝設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設計者在進行肩斜計算時,需要充分考慮兒童的生理特點、穿著需求以及服裝材質和風格等因素,以確保最終產品既美觀又舒適。

② 現在學童裝製版師有前途嗎

服裝製版師這工作有前途。
一、服裝製版師職業前景: 目前,服裝業製版師普遍短缺。據了解,以我國5萬家服裝企業計算,至少需要依0萬名服裝製版師,僅上海服裝企業就需要近萬名製版師(近三000家服裝企業)。 目前我國在職服裝製版師中,
受過高等教育的不足依0%,受過專業訓練的不足陸%,絕大部分製版師都是縫紉工出身,不少是先做三年縫紉工,再跟著製版師傅做依年徒弟,就算學成出師了,個別人只參加過幾個月的職業培訓。
目前,服裝製版師被視作把設計理念轉化為可操作實現的承上啟下的靈魂人物,受過專業培訓,有專業職稱,有多年工作經驗,特別是具有專業製版經驗的服裝製版師供不應求。
二、服裝製版師市場價位: 打版師像老中醫,越「老」越值錢,目前服裝製版師緊俏,市場最低價月薪依貳00元,最高月薪貳0000元,平均月薪在三000元。服裝製版師的薪酬主要由其培訓程度、職位水平和工作檢驗決定。 設計需要創意和靈感,對於服裝設計師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年輕些可能會更有利,在企業的招聘上,
常常看到企業對設計師的年齡要求是不超過三5歲。對打版師而言,雖少有年齡限制,但是幾年的經驗確是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對打版師進行的一份問卷調查中有這樣一個問題:
企業會對有中國年經驗的打版師最感興趣?在北京地區回收的近三0份問卷中。絕大多數選擇了四-5年。看來,打版師自己心裡也非常清楚,經驗的積累對自己職業生涯的意義。
製版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容納了很多瑣碎、繁雜的細節處理,對於人體結構的理解,對尺寸、部位的精確把握等,都需要豐富的經驗,還要有很高的靈活性,而靈活處理版型則是以嫻熟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為前提支撐的。比如,一般男裝插肩的肩斜設計是四5。而中性化男裝強調美觀多一些,
其插肩的肩斜設計是三5。那麼,在什麼范圍內調整肩斜度以達到美觀與舒適的最佳結合,則是考驗版師水準的時候了,此時,能助版師一臂之力的經驗非常重要。再比如,提到的國內第一件滑雪服,分割竟然達到漆吧片之多,這漆吧片的分割要順著人體肌肉的感覺,制出的版既要視覺美觀、線條流暢,還要符合人體運動的需要,試想,沒有豐富的製版經驗恐怕很難出色地完成。
三、服裝製版師基本素質如下: 依、服裝設計、美術、計算機等相關專業中等和以上學歷,經專業培訓合格,掌握基本的製版工藝(場景:相關專業的教育、培訓情況); 貳、熟悉各類服裝面料特性(場景:主要服裝面料展示);
三、具備基本的服裝制圖技能(場景:服裝制圖現場);
四、掌握人體造型、結構特點,要熟悉行進中人體各個部分之間的尺寸規律(場景:立體裁縫演示);
5、能領會服裝設計師的基本設計意圖(場景:服裝製版師與服裝設計師溝通); 陸、熟悉常用的計算機服裝設計、制圖軟體(服裝設計、制圖軟體演示); 漆、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和溝通能力; 吧、有強烈的事業心,對服裝製版工作投入,善於不斷學習,努力提高工作技能

③ 怎麼計算毛衣的公式

你說的是手打的毛衣編織計算公式吧!
我們做毛衣的,一般是按一寸或者一尺來算的,一寸等於10/3厘米,約等於3.33厘米 ,一般手打毛衣都是粗針,大概就是六針的樣子,也就是一寸等與6隻針,(就是織六下),從你上面就可以得出來,你要打毛衣的大小,按上面的公式就可以了,你上面的2厘米就是多出來的,一般領要長一點.我們把它叫做嚇欄,是前,後幅長度的110%,多餘的可以裁掉.現在我來詳細的說一下你上面的公式:
這是抄別人的,你看看
袖山是指袖子收完針後留下來的針數!

袖長高就是袖山高 ! (一)上衣各部位編織尺寸計算

上衣後片

1. 底邊起針=(1/2胸圍-1厘米)×橫密+縫耗(針)
2. 身長行數=(身長-底邊羅紋)×直密
3. 正身長行數=(身長-底邊羅紋-掛肩)×直密
4. 肩寬針數=肩寬×橫密縫耗(針)
5. 掛肩總行數=掛肩長×直密
6. 掛肩收針針數=(1\2胸圍針數-肩寬針數)÷2
7. 掛肩收針方法:
平收3針~6針後,佘針一般每2行減1針,在7厘米~9厘米的高度內,將應收針數收完。
8. 後領口針數=後領口寬×橫密+縫耗(針)
9. 單肩針數=(肩寬針數-後領口寬針數)÷2
10.肩坡每行收針針數=單肩針數÷肩高行數

上衣前片

1. 底邊起針=(1/2胸圍+1厘米)×橫密+縫耗(針)
2. 身長行數,與後片「2」相同。
3. 正身長行數,與後片「3」相同。
4. 肩寬針數,與後片「4」相同。
5. 掛肩總行數,與後片「5」相同。
6. 掛肩收針針數,與後片「6」相同。
7. 掛肩收針方法: 可比照後片,但前片比後片多出1厘米,收針要比後片多收次。可在平收時,
收掉這1厘米的針數。

袖片

編織袖片時,它的直密和橫密與原密度略有差別:
袖橫密=原密度×125% 袖直密=願密度×95%
1. 袖口起針=袖寬×2×袖橫密+縫耗(針)
2. 袖長行數=(袖長-袖口羅紋長)×袖直密+縫耗(針)
3. 袖根針數=袖根寬×2×袖橫密+縫耗(針)
4. 袖身每邊應加針數=(袖根針數-袖口針數)÷2
5. 袖身行數=袖長行數-袖山行數
6. 袖山行數=袖長高×袖直密×+縫耗(針)
7. 袖山單側收針針數=(袖根針數-袖山寬針數)÷2

領片

1.領片針數=(領深×2+後領寬+2厘米)×羅紋橫密
2.領片行數=領高×羅紋直密

其它

在做編織工藝時,有些規律性的尺寸關系及簡便計算方法可以借鑒:
1.一般成人袖寬比掛肩少3厘米~3.5厘米,童裝袖寬比掛肩少1.5厘米~2厘米。
2.一般男衫的袖口寬為21厘米~24厘米,女衫的袖口寬為17厘米~21厘米。
3.編織袖片時,若加針,宜先快後慢,若減針,則先慢後快。
4.成人的袖山高尺寸一般為12厘米~14厘米。
5.袖山收針行數接近於前、後片掛肩的收針行數。
6.為編織操作簡便,一般後領口可不予考慮。
7.後領口寬一般為肩寬的1/3。

④ 童裝肩斜比例

2.5--3厘米。

斜肩的症狀是兩個肩膀一高一低,而正常的兩個肩膀是應該一樣高的。

斜滑衫肩一般是都念散是長期單肩負重,使得兩肩受力不均,這會讓脊柱輕度側仔讓氏彎,孩子小不一樣是斜肩。

⑤ 怎樣才能學會童裝打版呢

要先學會縫制服裝
裁縫!裁縫!固名思義,會裁、會縫。不能只會裁不會縫,若是樣板有了問題,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所以學制板以前要先學會製作服裝,學習製作服裝最好學會製作一套有里子、有襯的男式或者女式的西服套裝,不可男、女裝同時學,因為男裝的工藝處理上使服裝有著陽剛的健美效果,女裝有著柔和秀麗的效果,用裁縫的話說「做出的活男裝要硬、女裝要軟」。在學制衣時尤其要學會褲子的拔檔和上衣的推歸拔燙,它們的變型對將來制板時對各部位線條的收束與擴展的處理,會有很大的幫助。
2
/4
不要陷入數字迷途
我國在二十世紀50年代以前服裝裁剪和制板使用的都是加減法,也就是對常用的中間號型、各部位都有個固定的尺寸,在裁衣和制板時各個部位大號加一個數值,小號減一個數值,它的數值是在中式服裝裁剪法的基礎上經過幾代師傅的總結而得出的,它是很科學的。到了50年代之後為了出書和教學,當時的一個業余技術研究小組,借用了日本胸圍裁剪法的分數法和加減法的數值,創造出比例分本法。後來出書的人多了,為了區別於別人便出現了三分法、六分法、八分法、十分法、百分法等等,不論哪種方法,都是在湊加減法的數值。80年代之後紡織、藝術院校相繼建立了服裝專業之後,大學要區別於中級技校,於是便出現了勾股定理裁肩斜,微積分裁袖子等等高等數學的方法,目前國際上出版的服裝裁剪書籍越來越少,但是方法越來越簡單,比例分配法學起來很復雜實際它只是為了求領口、肩斜和袖窿深和寬這三個部位的數值,這幾個數值在幾十年中變化是很小的,如求袖窿寬的方法,在早期英國出版的裁剪書籍中即採用了胸寬和背寬各佔3/8,袖窿寬佔1/4,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目前的袖窿寬還是佔l/4,只是胸、背寬略有調整而已,即連樣板縮放時的坐標平移,xv數值也是加減法。用簡單的方法即可取得的數值,何必要搞復雜化?在你學習開始時,無論老師教的是哪種方法,最後都是回歸到加減法上去,所以在學習中不必用數學的方法去找答案,它會使人走人數字迷途,答案應該在人體胸架上面。
3
/4
要有一套順手的好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沒有順手的好工具,是很難製成好樣板的。制定服裝樣板時白屯要有一個平整的工作台,若是使用辦公桌,必須將桌上的物品拿走,將整張紙放平整,要有一個50cm的三角板和一根100cm長的有機板的直尺以及彎尺及曲線板和20一30cm的小尺,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標準的胸架以便打完的樣板之後在上面比一下是否合體。沒有這些工具,只用一根竹尺雖然也能制板,用它制出的樣板是較為粗糙的。
4
/4
不要脫離時代的步伐
電子計算機制板、縮放板、排料、裁剪技術早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期,在國外企業中已開始應用,由於各種因素,我國服裝製造業在這方面的普及落後了幾十年,目前一些大、中型企業已開始使用它,隨著電子計算機的普及以及軟體的開發,它會像無紙辦公一樣,在服裝制板領域中普及開來,為了就業,你必需掌握和學會使用它。

⑥ 斜肩衣服怎樣量袖長和肩寬

按普通量體 肩寬 /2+袖長 或者從後背中上開始經過肩部往小袖口方向量/2-肩寬
就是

⑦ 童裝M相當於90-100碼嗎

不一定,要看是做的小童還是中童還是大童的衣服了,比如亨亨小豬的童裝,屬於中小童,年齡在3-10歲,碼數從100-150,10cm一跳。100碼就屬於最小S碼數了。

如果你那個是嬰幼兒衣服的話就是0-3歲,那麼90-100又屬於大碼L了。

你最好問清適合多高的孩子穿著,再不然就問清楚衣長(肩點到衣服下擺)。

相關介紹:

常見服裝有兩種型號標法:一是S(小)、M(中)、L(大)、XL(加大);二是身高加胸圍的形式,比如160/80A、165/85A、170/85A等。第一種標注不規范。

不管是國產服裝還是進口服裝,必須按中國的服裝型號標准GB/T1335標注型號,英文字母只能作為輔助代碼標注。

在國家標准GB/T1335中,女裝上衣S號(小號)的號型是155/80A;M號(中號)為160/84A;L號(大號)為165/88A。

「號」是指服裝的長短,「型」是指服裝的肥瘦。如165/88A,斜線前後的數字表示人體高度和人的胸圍或腰圍,斜線後面的字母表示人的體形特徵。

Y型指胸大腰細的體型,A型表示一般體型,B型表示微胖體型,C型表示胖體型,區別體型的方法是看胸圍減去腰圍的數值而定。

⑧ 童裝肩斜計算公式

我國人體肩斜度一般為前19度-22度,後17度-19度,孩子可以按照下圖的測量技巧進行精準測量。

其實每個人的形體不同,肩斜度也各不相同。國標(國家標准)數據是根據大數據的採集,最後得到的平均值。國標的數據一般會應用與工業大批量的生產使用。

找到前中線的位置,做好標記,領寬的位置(領寬的位置可以隨意定)再測量出肩寬的位置,分別在紙上畫出這三條線的位置。在領寬的點的位置做垂線,這就是上平線。再連接領寬到肩寬位置的肩斜線。肩斜線與上平線的夾角的度數,就是肩斜度。

服裝肩部的計算方式

肩部是服裝最重要的支撐點,無論多麼寬松的服裝,肩部的放鬆量均為零。我國人體肩斜度一般為前19度-22度,後17度-19度,在服裝制圖中常採用定數法4-5cm或公式法B/20或S/10求出。

由於服裝款式千變萬化,如果橫開領加大,仍採用上述方法確定肩斜度,就會造成斜角度過大,導致外肩貼緊,頸肩點起空;如果橫開領減小,會使肩斜角度變小,導致外肩點壓在人體肩峰點時,服裝表面形成在胸大肌與三角肌結合處的溝帶型皺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