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上海女子圖鑒 | 論那些年在上海聽過的精準地圖炮
本片劇情:
來自安徽阜陽的羅海燕(王真兒飾)大學畢業後選擇留在上海,立志成為上海那10%的人,十多年間一路打拚的勵志故事。生活不止對事業的追求,也有情感的浸潤,當張天皓(李程彬飾)、陳曉偉(李現飾)、嚴冰(盛一倫飾)等各型各款的男士接連出現在她的生命 中,影響著她的小世界,而她依舊不忘初心,堅定、獨立的朝著目標前進,有野心、靠自己、最終享自由,實現了「魔系女子」的漂亮進階。
雖然看這類劇有損本人一貫以來的逼格,但是前幾天由於想看看什麼不用動腦筋的東西,鬼使神差地打開了這部劇。大概中國的編劇不太上班吧,這部劇有著國產劇一貫的YY職場戲,這是通病了(雖然比歡樂頌還是好那麼一丟丟的)但是這部劇也不是沒有亮點的,而這亮點,我千算萬算也沒算到,居然是地圖炮,這些地圖炮精準老套到簡直讓你覺得恐怖。全然不是那些老式論壇(比如kds)裡面刻板的標簽(比如 硬碟,鄉wo寧,蘇bo寧,安徽寧 )能概括的!!人物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每個細節都反映著本片編劇們在上海幾十年豐富的生活經驗(不是職場經驗),一集看完了讓人慾罷不能只想看看這編劇還能開出哪些更加精準的地圖炮……
上海自開埠以來,就是中國人口流動性最大的地方之一,也是一個充斥著各種地圖炮的地方,從解放前的山東人、蘇bo寧、浙江商幫、廣東商幫,到改革開放以來的港台商人、外企老外高管、義烏幫、寧波幫、溫州幫,現在的white trash、安徽人……沒在上海聽過幾個地圖炮段子那簡直不算是到過上海了。而感人至深的是,編劇除了對以上的 硬碟 群體開了火力極猛的地圖炮,瞄射最精準的地圖炮,居然是對准上海人開的……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上海媽寶男、媽寶男的媽、地產鑽石王老五、貴婦、撈女……一應俱全一個都沒有放過……
—1—
那首先說說最先登場的女主的初戀男朋友——山東男,他是女主的大學初戀男友,在找工作的路上有著極差的心理素質,相反地,在面對女朋友的時候有著極強的自信心,口頭禪是「 我養你 」。
女主面試遲到了——「沒事 我養你 」
女主面試沒過——「沒事 我養你 」
女主沒自信心——「沒事 我養你 」
結果兩人去面試同一家公司,女主過了山東男沒過,山東男二話不說跑回老家托老爹找了份公務員的工作。
山東男回到上海想把一心沉醉大城市的女主帶回山東——「回了老家我會讓爸媽托關系幫你找工作的,實在不行 我養你 」
……
當然女主沒和他回山東,最後分手了。分手之後女主有一次不小心撥通了他的電話,他和一大堆人在山東漢子式敬酒。最後一集山東男也有戲份,同學會他和女主打了個照面之後,他和他相貌平凡的太太與已經會打醬油的女兒離開了同學會。
—2—
第二任男友,上海媽寶男:這個上海男和女主是上英語班認識的,上海男是英語班的老師,女主為了提升職場競爭力讀的英語班。女主的英語水平有沒有得到提高我沒注意(應該提高了),但提高了女主感情生活的豐富度倒是真的。上海男媽寶也不是那種天涯論壇上的老套媽寶男,是那種經常提「我媽說」、「我媽很隨和」的男的。上海媽也是那種不露聲色、表面功夫做得很好、「不搞明面地域歧視」、特別難搞的上海阿姨。最經典的台詞是,吃飯的時候,阿姨給女主夾菜說「這個魚很新鮮你們鄉下沒有的」——一句話嗆死你不償命啊簡直!!最後女主和上海男分手的原因是什麼呢?媽媽嫌棄女主沒有上海戶口,於是上海男聽了媽媽的話,去相親了。最後這上海媽還給了差不多兩萬塊【?如果我沒看錯】的分手費,看了這點錢我居然覺得這家人真的蠻厚道的???囧,比較05年之前兩萬塊和現在二十萬差不多了。
分手多年之後的某個情人節,媽寶男也出現了,媽寶男的媽在超市裡挑了把玫瑰花,這對母子開車離開超市,可以看出來媽寶男依然單身……
—3—
第三任男友,香港摳門男:在這幾年外資撤退之前,江浙滬地區(相信廣東福建更多)有很多港台人高管和很多港台小老闆,而這些港台有一個愛好,就是包二奶(性質和現在海外派遣或者做生意的溫州人在非洲印尼找當地女人始亂終棄差不多,誰也不比誰強哈)。 港台摳逼男的故事呢,這幾年雖然少了,但從小到大也聽得不少了,總體特徵是喜歡給大陸女生灌輸各種男女平等民主自由的思想然後吃飯一定要AA。 而香港摳門男是怎麼和女主相遇的呢?女主跑步崴腳的時候,港男掏出了一瓶冰水,給女主敷了jio,又揉了揉,然後叫了自己還沒下班的司機【不用想,外企給配的】,送女主回家,成功遞上了名片,這一段我簡直快笑死了。
後來,油頭粉面、西裝筆挺、人模狗樣【無貶義、客觀描述】的港男通過了教女主各種裝逼的生活方式,職場訣竅,女主沒聽過的高端心靈雞湯,和卡地亞的定製手鐲,拿下了女主。女主住著港男(公司給租的)陸家嘴的大平層,以為自己開始了高貴甜蜜的同居生活,實際上,非常俗套地「被小三了」【簡直比當二奶還慘,二奶的房都是有產權的】。
某一天女主回到了同居愛巢,結果大奶出現啦!然後普通話標準的大奶對女主說:「哎呀!他要不是騙你怎麼能夠和你這么優秀的女生在一起呢!」自尊自強的女主當然不會願意做小三啦,於是果斷分手,還把那個卡地亞刻字的手鐲還掉了。
之後的劇情就更加刻薄了,11集的彩蛋是北京女子圖鑒的女主收到了「香港一個客戶」送的一大把玫瑰和刻了名字的卡地亞手鐲……估計是把手鐲上原來的字抹掉重新刻了,循環利用,多環保啊【敲黑板!!!】
Likewise,港男在分手多年之後的某個情人節也有一點戲份,他現身一個便利店,花了12塊錢買了的兩個冰淇淋,一個給老婆,一個自己吃,老婆說:「這么大年紀還吃冰淇淋!」,港男說:「沒關系,今天系特別的易滋嘛!」,於是老婆喜滋滋的開始舔這個6塊錢的冰淇淋。
你說編劇是不是令人肅然起敬???!!!
—4—
女主和港男分手之後意興闌珊,跑去相親了,認識了一位江蘇鹽城男,這位戲份比較短,但並不妨礙編劇黑某地男性黑得一塌糊塗,黑得發亮,黑得令人叫絕,江蘇鹽城,在上海,那就是標準的蘇bo!我們簡稱這位大哥為蘇bo寧。相親的時候,蘇bo寧第一次見面就和女主介紹自己籍貫年齡,強調上海交大畢業(沒說是交大的專升本,交大的本科,還是交大的研究生,我猜編劇考慮到女主自己是上大畢業的,不講究這個),原來在銀行,和女主相遇的時候自己在創業,享受自己把握人生的感覺,一副企 (liú) 業 (qiáng) 家(dōng) 的派頭。
(他算不算全國最著名的蘇bo男?)
和女主訂婚了之後,送完戒指就開始談房子,說要買哪裡哪裡的別墅,然後房產證名字要寫誰的怎麼寫,首付怎麼出,原來那套房怎麼安排。如果不是看著電視劇我還以為是財上海植入了呢!!!!!
—5—
第五位登場的,是一位上海老克勒,和女主在畫廊認識的。這位上海老克勒,從事地產行業,家住(目測)青浦豪華大城堡,家門口的水晶燈大概和中石化那個差不多大,目測五六十歲了,從來沒有結過婚,是傳說中的🦅上鑲鑽的鑽石王老五。這類富豪已經遠離我的交際圈了,我認識最有錢的也就住住湯臣或者藍色錢江整層樓,而且我認識的最多一把年紀有個花瓶太太若乾乾女兒,並不認識這么大年紀不肯結婚的,所以我也不知道這種人描述的是否精準,但這富豪實在是太浮誇了 。老克勒給女朋友送5克拉大鑽戒(劇組看上去有點窮,找了個鋯石戒指),只和女朋友簽生活協議,5年為期,每年工資多少錢,生兒子給三千萬,生女兒給一千萬,5年後分手了給幾套房,但就是不結婚。然後給一臉震驚的女主上課,說:「之前沒有人像我和你這樣談人生!你的心情我特別理解」
真的不是黑么???!!!
—6—
當然女主還交往過一個小演員和一個游戲行業IT男,這兩人反倒沒什麼地域標簽。我在豆瓣上看到有人吐槽說沒講過那麼浪的IT男 ,我想說你大概是不了解慾望驅動的游戲行業都有怎樣的豺狼虎豹……
裡面對上海女人的描述就更黑了……
一龍套對女主說:
敢情虹口老公房長大的就不是上海人了??老西門石庫門長大的就不是上海人了??
一自稱上海囡囡的女配對女主說:
雖然我也不是不認識這樣的人,但這樣的人還是少數啦,少數
片中對整天比小孩比老公比國外房子大的貴婦也很有,這類反倒是最常見的,不是只有上海才有的。
—6—
不過片中描述最精準的還是那位來自安徽阜陽的女主。她有著18線小城市女性的特點,比如說,對大城市的生活有著各種各樣的憧憬,不認識a貨包包,比如說剛開始工作的時候,英語口音特別重,然後會用盡自己半個月的工資去英語補習班以提高職場競爭力。當然電視劇也不會放過對他親戚的描述,他安徽阜陽的親戚是怎麼樣的呢?首先女主在老家還有個弟弟,回老家了,弟弟會說,「哎呀,姐,你在上海混得這么好啊,什麼時候可以帶我也在上海混混啊?」。還有各種親戚朋友的小孩都來取經,問大城市的生活是怎麼樣的,也有親戚朋友會在背後議論說女主那些年經歷的各種男人,把女主描述成,八卦雜志裡面的那種人物。
總之,這片子隨意看看就行,但地圖炮真的太搞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