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現在童裝這個行業怎麼樣
隨著越來越多的大牌入駐搶占市場,而要比同行具備更多的優勢就要不斷升級,從而行業間的競爭也在不斷升級。不但在價格上生產力上競爭,品牌商在產品的設計、渠道擴張和市場推廣上迎來了統統全方位的挑戰。
隨著家庭收入不斷提升,不同於早期注重服裝的實用性,當下新生兒童的父母對價格敏感度降低。對童裝店渴望更加優質的服務和體驗,滿足兒童的好奇心,追求多元化消費。
隨著童裝的消費需求升級,安踏童裝早期的產品理念和專業的運動服裝領域,到轉變為多元化消費需求。注重於科技、生活領域和時尚。早在2005年,安踏創建了國內首家運動科學實驗室,成為國內第一家擁有獨立研究機構的國內運動品牌。在2017公布的財政顯示,公司的研發成本占收入5.7%,為國內第一。安踏兒童品牌舉重於科技研發創新,酷爽系列跑步T恤、高分子粒子能量材質的A-FLASHFOAM蟲洞跑鞋子,都是科技產品。
在影視IP跨界合作屢試不爽。安踏童裝也展開合作。如近年來熱門的漫威和小黃人等等均獲得好評。又比如,阿迪達斯聯合影視大片《星球大戰》推出「星戰」主題系列。
各大童裝品牌在推廣活動上也是創意滿滿。如巴拉巴垃推出親子互動營銷活動《塗鴉大賽》,以服裝禮包作為獎品,調動親子間參與,增強親子互動。迎合愛曬寶寶家長們的心理。
童裝市場趨向品牌化和細分化行業將進行重新洗牌
目前,國內的兒童3個多億,消費群體極其龐大。根據《中國童裝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13到2017年,國內童裝市場規模將以9.68%增長。增速大於成人服裝。
相較於國外成熟的童裝市場,國內的童裝市場的容量還遠沒有飽和。美、日、英三國的人均童裝支出在57.98到117.4美元間。相較下,國內的僅為19.2美元。長遠看來,國內的童裝市場還有很在的提升空間。
隨著國內各大服裝品牌從粗放式向規模化和精細化轉型載,國內的童裝市場將逐步走向成熟,品牌化和品牌效應用更加突出。
在面對這個未來3億多人口需求的童裝市場,每一位入局者都帶有野心。當中,安踏集團旗下擁有FILA KIDS、安踏童裝和Kingkow三個品牌。它們的市場定位 、目標群眾和產品風格都不相同,有助於覆蓋中高端市場,形成行業領頭羊。目前安踏童裝經過5-6年的發展,已經實現200億的營收和10%的市場佔有率。
隨著資本不斷湧入,國內的品牌童裝已經成為一片紅海。如果僅靠市場紅利就想持續發展下去是不現實的。當規模化、精細化和品牌化成為標配,那麼童裝市場也將進行洗牌。弱勢企業會逐漸出局,只有「真正」強大的品牌會留下來。
童裝行業前景分析資料來源於童裝市場將迎來變革 千億級市場重新洗牌後誰能笑到最後》
Ⅱ 2017年童裝生意好做嗎
看怎麼經營吧,有賺錢也有虧錢的,關鍵看你人員、店流量等。品牌有西瓜王子、巴拉巴拉、嘰嘰哇哇、E童依派
Ⅲ 我賣童裝好多年今年不掙錢我還賣童裝嗎
童優會認為生意做不好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你店鋪的位子,租金於你賺的是否成正比,你的童裝款式,價格是否適合當地的消費水平。還要學會管理老客戶群體其實做童裝也有做發的,關鍵是看你怎麼做。你如果沒有好的營銷策略,做什麼都不見得比賣童裝更好。
Ⅳ 今年的童裝市場前景怎麼樣
——原標題:2019年中國童裝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二胎+新一輪消費升級推動需求釋放
童裝市場增長勢頭強勁
「感覺小孩的服裝比大人的還要貴,但該買的還是要買。」日前,在烏魯木齊市時代廣場挑選童裝的市民劉女士感慨地說,「價錢不是首先考慮的,面料、款式等才是首選。」
我國的童裝行業發展的較遲,但近年來,隨著二孩政策放開以及人們消費水平的提升,品牌童裝企業更是迎來了發展的機遇。
自2008年開始,我國童裝行業保持持續高速增長態勢。受益於我國消費升級與二胎政策紅利。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高端童裝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中國童裝行業市場規模已達722億元,並呈現出逐年增長態勢,2012年中國童裝行業市場規模首次突破千億元,截止至2017年中國童裝行業市場規模增速更是創下近六年來新高,市場規模達到了1796億元,同比增長14.3%。初步測算2018年中國童裝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2000億元,達到2058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4.6%。
2008-2018年中國童裝行業市場規模統計及增長情況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備註:2010年市場規模增速為10.5%)
童裝消費需求進一步釋放
「六一前夕銷量特別好,很多款式都賣斷貨了。」烏魯木齊市時代廣場一家童裝專賣店的促銷員告訴記者,「接下來暑期又快到了,應該又會迎來銷售高峰,這幾天我們門店在忙著補充貨品,還將推出不少促銷活動。」
「原來大家並不看好童裝,從事該行業的人也不多。之前增長可能在20%左右,從2016年開始,增長速度相當快,到今年年底,我們的增長量應該會達到50%。」福建晉江專業從事童裝生產的一家服裝企業負責人陳明表示。
近年來,我國童裝行業實現快速增長,鼓勵生育政策使童裝消費需求進一步釋放。2017年中國童裝市場零售規模達1597億元,同比增長9.76%,近五年復合增速8.23%,而整體服裝行業零售規模2017年同比增長僅1.36%,童裝零售額增速明顯高於整體服裝市場。
「二胎政策的放開,讓市場的規模進一步增大,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遇。」陳明說。
有數據顯示,近年來,兒童業在購物中心所佔的比重從2012年的8%已提升至2017的20%。2013年獨生子女政策開放二胎後,2014年中國新生兒出生率開始回升,隨著鼓勵生育政策的不斷推行,未來新生兒數量有望進一步增加,童裝消費需求將進一步釋放。
「小孩子身體長得比較快,大多衣服只能穿上一季,就穿不下了。」采訪中,大部分家長表示,童裝消費相比成人服裝具有替換頻次高的特點。
從投資者關注的業績來看,童裝板塊相關上市公司股價表現較好。近期A股市場上涉及童裝的上市企業相繼發布了2019年一季報。其中,安奈兒2019年一季報凈利潤4692.88萬元,同比增長30.01%;起步股份2019年一季報凈利潤4660.85萬元,同比增長47.63%;森馬服飾2019年一季報凈利潤3.47億元,同比增長11.6%。
新一輪消費升級推動品牌化發展
「價格不是問題,最重要的是質量和款式。」采訪中,不少家長都持這樣的觀點。
據了解,80後、90後的年輕一代父母逐漸成為童裝消費的主力軍,他們對童裝的面料、設計等都更為注重。新的消費觀念不僅促進童裝消費規模的快速增長,也對生活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過去幾年童裝產品同質化、消費場景單一化的現象比較普遍。但隨著90後進入婚育高峰期,有著更高審美要求的年輕父母們,對童裝有了更多不同場景的需求。」陳明說,新一輪的消費升級,對童裝生產企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挑戰,必須抓住消費趨勢的變化,加大研發設計的力度,讓童裝的風格更具場景化。
福建一家童裝生產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2015年之前大量的三四線城市以下的消費者市場,對於童裝的購買都是去輕紡市場、服裝市場來完成的。但在這幾年,對品牌的要求更高了。
在互聯網時代,網上購買衣服已經成為很多人的選擇,服裝商場也變得冷清。但記者在烏魯木齊多個商超走訪發現,童裝銷售處人流量都比較多,特別是一些品牌童裝,前來試衣服的小孩子更多。
據了解,對童裝市場而言,具有綜合消費體驗的購物中心是童裝銷售的重要渠道,「讓孩子在購買過程中享受體驗的快樂感覺,特別穿上新衣服的新鮮感是無比快樂的。」烏魯木齊市民主路上一家商超的負責人表示。
正是看到童裝的發展前景,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服裝品牌開始進軍童裝市場。目前,中國童裝行業角逐者主要來自浙江、福建、廣東,約20多個童裝品牌。
高端童裝行業有待發展
據了解,童裝市場的受眾主要是0~16歲年齡段人群,按價格劃分為高端、中端和低端市場。我國童裝行業起步較晚,目前正處於成長階段,具有市場需求增長迅速、成長空間加大等特點。但是真正意義上的國產品牌尚沒有形成,高端市場長期由國際品牌主導,國內缺乏知名大牌。
「童裝企業的規模普遍不大,貼牌、雜牌、無牌工廠仍然較多,以及童裝企業的設計人員嚴重缺乏,企業之間的同質化競爭比較嚴重等一系列問題。」陳明表示,「傳統童裝品牌面臨著不小的壓力,不少成人品牌延伸到童裝領域,成人品牌的童裝業務來勢洶洶,童裝品牌受到不小的沖擊。」
在浙江省湖州市織里鎮,聚集了近1.3萬家童裝生產企業、7000餘家童裝電商企業。從最開始只供線下渠道到藉助淘寶等電商渠道,2017年,織里童裝的線上銷售額高達70億元。在青島,即墨區政府此前宣布,該區將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共建世界級童裝產業集群先行區,爭取用5~10年時間,將即墨打造成全國首個世界級童裝產業集群。
中國童裝市場的集中程度遠遠小於英美等其他發達國家,仍有較高的增長空間。童裝市場份額呈現分散化特徵,單個品牌的市場佔有率和競爭力有限。中投顧問的報告顯示,國內童裝前十品牌的市場佔有率總和為11.3%。
這也給了中小企業一些競爭機會。「高端童裝行業還沒有形成強勢領導品牌,市場集中度比較低,童裝行業已然成為我國服裝業的最後一塊蛋糕,誰都有可能成為童裝市場的領導者。」前瞻產業研究院在報告中分析。
「童裝的最終購買決策者歸根結底並不是孩子本身,而是他們的父母。父母的個性化審美也會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穿什麼往往會彰顯家庭品位。因此,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不再對性價比敏感,而是更看重品牌、設計感和個性化。」業內人士說。
Ⅳ 我國童裝市場現狀及發展分析
相對於女裝、男裝和運動裝等正在進入成熟階段或正處於成熟階段的細分市場,中國童裝行業仍處於增長較快的成長期,是中國服裝行業的熱門細分市場。兒童處在快速生長階段,服裝的更換頻次相比成人更高,每年更新約為15-20 件,而成人約為10件;此外我國素來有重視下一代的觀念,對兒童的日常開支表現為價格敏感度低、追求品質化等特點,因此童裝相對於成人裝,家長更樂於消費、並願意為品牌買單。綜合來看,中國童裝行業市場前景廣闊。
我國童裝市場處於成長期
我國童裝市場發展於90 年代初期,相對於整個國際童裝市場起步較晚。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大眾對童裝的需求開始呈現多元化的趨勢,國內的童裝品牌逐漸崛起,海外的童裝品牌也紛紛進入市場,但我國童裝市場整體的發展與男女裝相比,還處於一個較低的水平。
——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高端童裝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Ⅵ 為什麼有人覺得今年的童裝批發不好做了
覺得實體店生意難做了的人都有同樣的難處,但是覺得童裝生意好做的人都是有不一樣的特點。失敗總是那麼的相似,而成功總是那麼的不同。很多人都在抱怨童裝實體店難做了,被電商給沖擊的體無完膚,可是真的就是這樣的嗎?為什麼別人就能做得這么好呢?是沒有管理好店鋪還是沒有找到好的貨源,是銷售技巧不到家還是陳列的不好,我們應該從失敗中總結經營。
知道我國現在有多少兒童嗎?目前我國有3億左右兒童,而且隨著「二胎」政策的出台,每年新生兒呈逐年遞增的趨勢,由此形成我國龐大的童裝消費群體,童裝市場具有極大的開拓潛力。
童裝生意如果想要做好,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貨源。做生意首先看的是產品,也就是貨源,沒有好的貨源就相當於失去了最大的優勢,現在很多人都會從網上找資源、找思賓童裝進行考察。
陳列對於實體店來說也是相當重要的,一個好看的陳列是可以留住顧客的。可是很多朋友可能連最簡單的合理陳列都沒有做到。因為很多店鋪會因為陳列內容擴大,不放過一點剩餘空間。但是站在顧客立場,一個進去感覺很擁擠,購物空間不是很舒暢的門店,你覺得他會怎麼考慮呢?現在已經有很多童裝品牌會為想要開實體店的朋友免費設計陳列
其實童裝實體店生意並不是很難做,童裝的市場很大,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以質量和服務取勝,這樣才能在童裝市場里越做越大。
Ⅶ 現在童裝市場怎麼樣
線上和線下,線上的價格有優勢,但質量不一定有保證,線下的價格雖然沒有優勢,但孩子的體型有不一定所以可以試穿,而且能知道質量怎麼樣。所以建議還是線下。
Ⅷ 近幾年,童裝行業發展前景怎麼樣
挺有市場的,不光是童裝,服裝的市場就如同餐飲一樣,總會有人要買的,不過做的人比較多,競爭還是比較大的,具體的情況多去看看、考慮一下才好。
Ⅸ 被騙5個億,童裝公司「涼了」,解約王力宏,娃哈哈公關部長是怎麼想的
說到王力宏,我們首先想到的是他是一個非常有影響力的歌手。當然,說到王力宏代言的廣告,給他印象最深的是他代言了20年的娃哈哈。
現在想想,王力宏的毅力太強了,直接代表了20年。據報道,當王力宏走紅時,他並沒有提高他的代言費。
令他驚訝的是,已經離職的王力宏,仍然被他的前公司貼上「過氣明星」的標簽。
陳東升在現場再也看不見了,只好出來說話。其實,宗慶後一直很寵宗馥莉,公司的老員工都被宗馥莉解僱了,宗慶只能一個個去請回來。
最後我們不能說宗馥莉的管理能力不好,只能說這個小女孩是在父親的羽翼下長大的,沒有經歷過社會的「打」。
給她點時間,她會慢慢長大,長大後就不再是她父親了。
Ⅹ 現在的童裝生意還好做嗎
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現在父母給孩子買衣服都很捨得,所以童裝應該來說是比以前需求量更大。但是也不能盲目跟風,至少要做好以下幾點。
定位 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平價的看不上,高端的又覺得沒有必要,我覺得精品比較合適,精品拿貨比平價也就貴5-10一件,但是樣子和品質卻相差很多。
要與線上結合 利用好實體店一定要把線上做起來,不會也要學,不能偷懶[偷笑R]
陳列 可以擺放一些小飾品,小植物,小玩偶。近色系掛在一起,但不能出現同款式。一定要用心做陳列,這樣可以提升整體形象,給人舒服的感覺。
第一次拿貨真的很重要,不能盲目拿,如果拿回來不好mai那就尷尬了,這樣會很沒信心,導致第二次就要掏腰包拿貨了,因為第一次的沒回本,然後又一直想把庫存出掉,真的很累的。而且如果調整不好心態會很容易把這種情緒壓力帶給客人的。我覺得第一次拿貨要做好功課,用本子記下來,男童多少,女童多少,裙子多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