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裝穿搭 » 童裝競品分析怎麼做

童裝競品分析怎麼做

發布時間: 2022-07-03 18:05:18

❶ 電商網站分析:如何做競品分析

做競品分析首先要問三個問題: 根據以上三個問題,可以有一個做競品分析的基本思路了。分析競品,分三個步驟: 1.選擇競品,做好定位(選擇兩個產品最好,最多三個) 2.競品分析,得出結論(選擇恰當的分析方法來分析,根據分析得出結論) 3.根據結論,得出建議 一個網站,你要跟根據它的PV(易觀網路:PV)、UV(易觀網路:UV)、IP等多方面的運營數據來得出結論,數據的變化原因是什麼。競爭對手的網站你可以去相互對比,比較趨勢,一般的數據你可以在站長或alexa那找一下,然後再對比多個統計網站,有一些網站它在不同統計網站的數據是不一樣的,不能輕易下結論,多找幾家找正確的數據。 分析維度可考慮以下幾點: 1.運營數據(IP,UV,PV,著陸頁,跳出率等) 2.網站體驗(界面,操作,能用,亮點,優勢等) 再看PC客戶端產品: 剛剛網站的不適用於PC客戶端。你可以查到自己的一些數據,很難難查到對手產品的客戶端的數據,比如一些裝機量、使用時間,這個時候你做競品分析就不能從數據過多入手了,你可以從用戶體驗和產品性能等方面來下手分析,PC客戶端的競品分析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入手: 1.用戶體驗(易觀網路:用戶體驗)(包括產品細節、UI設計、BUG數量和用戶反饋等等) 2.信息架構(從界面、性能、功能完善等多維度入手,把競爭對手的優勢學習,劣勢做預防等等) 3.產品趨勢(從用戶需求、市場需求、競爭需求三個維度入手) 不限以上三個,可自由散發思維。 最後是手機客戶端,移動APP的分析。這次可以有數據了。比如裝機量,你可以從各大網站以及電子市場來綜合一下一個大概,數據可能不是很精準,但可以作為一個分析的維度來做參考性或決策,可從以下幾個維度入手: 1.產品體驗 2.產品數據4.功能對比、需求對比、迭代對比等

❷ 競品分析怎麼做

1、客觀結論:

(1)比分類、賽事類系統的市場布局狀況;

(2)它們的數據情況如何(全還是不全,專業程度);

(3)操作情況(刷新、頁面跳轉、查詢等);

(4)界面情況(視覺、布局);

(5)產品的詳細功能點(常規功能、特色功能,實現程度如何);

2、主觀結論:

(1)用戶流程分析(網站可用性、易用性等體驗,喜惡程度);

(2)內部產品的優勢與不足。

(2)童裝競品分析怎麼做擴展閱讀

競爭對手和周邊門店的商品類別銷售數據對商品的銷售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比如一家做時尚休閑服飾品牌的商店,商品類別非常廣泛,而隔壁有一個定位與自己完全相符的專業牛仔品牌專賣店。這時自己的牛仔服飾銷售數量肯定會受到沖擊,那麼在訂貨管理中就要避開與之相近的牛仔款式,而挑選與之有一定差異的牛仔款式,並減少牛仔服飾的訂貨數量。

又如自己的同類競爭品牌,其襯衫銷售較好,而自己則是T恤更為強勢,這樣自己在訂貨管理中則把重點放到T恤上,同時研究該品牌襯衫的特點,在自己的襯衫訂貨當中加以區別。

當然,這里所說的訂貨管理的訂貨量減少是指訂貨數量,而不是在款式數量,如果減少了款式數量就會讓整體的陳列和搭配不合理,從而影響整體門店陳列形象。只有充分發揮自身品牌優勢,避開對手的強勢,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於更強的地位。

❸ 怎麼對競品研究呢

競品分析主要有幾個步驟:
一、做競品分析之前,首先想清楚要從那幾個維度展開分析
做競品分析,主要是從這幾個維度展開的:競品對手的市場份額是多少?核心競爭力是什麼?推廣、營銷、運營手段有什麼不同?競品對手是如何切入市場的?產品的迭代過程或者是怎麼演化到今天的?
二、找競品對像,找出所有競品,包括直接競品和間接競品
對競品進行過濾篩選,對其中有價值的競品展開分析。應用市場應用多如牛毛,怎麼樣去找到你的競品呢?這里提高一些參考方法。網路、應用市場、知乎、微博、行業動態網站、google……。去這些地方採用關鍵詞關聯搜索,例如FM行業,去到網路關鍵詞:喜馬拉雅FM+荔枝FM+企鵝FM,進行關鍵詞定位搜索,得出大關鍵詞內容。
三、競品分析文檔的輸出形式
競品分析文檔的輸出形式不一,格式呢,不拘一格。重點是清晰表達出自己的思路和觀點、得出相應的分析結論。
競品分析文檔格式舉例:
1、全局包含概述或背景目標、競品對像、競品產品模式、競品市場份額、競品切入市場的切入點
概述或則背景目標,主要說明這個文檔的,目的以及一些份文檔的背景,便於看這份文檔的人,能快速讀懂寫文檔的人的意圖。競品對像,則要說明這次分析的競品對像,有哪些。競品的各自產品模式是什麼(B2B、B2C,還是其他)?競品目前的份額在各大應用市場的份額有多少?競品是如何切入這個市場的?
2、競品的迭代過程、競品的結構布局、競品流程、競品的推廣、運營、營銷手段
了解競品迭代過程所完善的功能,都完善了哪些功能?現如今競品的結構布局是怎麼樣的?競品的各個功能點的操作流程是怎麼樣的?以及不同階段的推廣、運營、營銷手段又是怎麼樣的?逐一把競品列出來,最後做個綜合對比。
3、得出相應的結論,做個swot分析,明白現在市場競品的優、劣勢,以及現在市場上的風險和機會
4、最後擺出自己的觀點。

❹ 為什麼要做淘寶競品分析如何分析你的競品店鋪

在淘寶開店,既然有你所銷售的商品分類,就意味著有競品存在,不管是小眾還是大眾化,都是由多家店鋪,多種商品共同支撐這類目的。競購存在的意義,一方面是給消費者更多的選擇性,另一方面是保持平台上良好的交易氣氛,促進店與店之間的相互發展,畢竟有競爭才有進步。
那為什麼還要進行競品分析呢?
人知其所以然。大家都想贏得更多的消費者,達到贏利的目的,但流量是有限的,大家都想要大的那一塊「蛋糕」,那就要各取所需。投標分析有兩個主要目的:
其一,對比。經過對比,我們可以發現自己店裡的不足,從而對產品進行優化,以彌補這部分的不足,畢竟只看自己店裡的東西,看久了會覺得哪方面都好,很難發現問題。
第二,要把握好市場行情。一家店的觀察力有限,很容易陷入自己封閉的圈子,從而與市場脫節。但通過對競品進行分析,可以更准確地幫助我們把握市場的最新動態,包括最新的熱點,趨勢,人群的消費意向等。
理解了為什麼要做競品分析,接下來就是明白競品分析的流程是什麼。
步驟一:觀察市場容量。
這個市場太大了,要建立一個新的市場很難,我們要做的就是搶占流量。
將類目前20名的商品進行屬性分析,包括:產品價格,產品功能,進入關鍵字,成交關鍵字,詳細頁面布局等。
與此同時分析銷量前20的店鋪,包括店鋪是天貓還是淘寶店,產品是否是品牌,怎樣的大部分店鋪都是天貓店鋪,那我們就用淘寶店鋪來比會比較吃力。類似地,如果商店的大部分產品都是品牌產品,我們就用非品牌的商品進行比較。
步驟二:分析競品屬性。
假如我們是第一層的賣家,就不必去第七層的早期賣家那裡進行分析。並非一個層次,把對方的數據拿來做參考也沒有實際意義,還耽誤了時間。
根據商業顧問的報價分析,記錄流失寶貝的每日訪問者人數,支付件數,支付訂單數,訪問者來源,成交詞和引流詞。進而計算對手寶貝的轉化率、推廣費、銷售量、每日銷售量等關鍵信息。
分析對手是如何運作的,有哪些賣點,主圖的詳細頁面是如何布局的,當前的活動是什麼。
步驟三:可攻可守。
當掌握了對手的上述信息後,我們就可以輕松應對下一步的防守和競爭了,產品的每日銷售是所有權重的一個方面。其它維度包括但不限於:
一是坑產關鍵詞。
二是轉化率。
三、收購金額。
四是收藏品增加率。
五是跳失率
把上面的尺寸做好,官方不可能不給你流量。與此同時,我們可以通過直通車來帶動以上維度,拉動自然搜索。

❺ 怎麼做簡單且有效的競品分析

1.找出同類現象或事物;
2.按照比較的目的將同類現象或事物編組作表;
3.根據比較結果作進一步分析。
我們把它對應到互聯網產品中來,可以認為「競品分析」應該有這樣的步驟。
1.設定分析目標——競爭對手;
2.將同類功能模塊或外觀細節編組作表;
3.根據比較結果作進一步分析。

❻ 如何做競品分析

競品分析主要是做競品基礎數據管理、競品流程管理、競品分析、競品展示,而重點在競品數據結構的搭建和競品分析管理。

方法:

(1)客觀分析

即從競爭對手或市場相關產品中,圈定一些需要考察的角度,得出真實的情況,此時,不需要加入任何個人的判斷,應該用事實說話,主要分析市場布局狀況、產品數量、銷售情況、操作情況、產品的詳細功能等。

(2)主觀分析

這是一種接近於用戶流程模擬的結論,比如可以根據事實或者個人情感,列出對方門店的優缺點與自己所銷商品的情況,或者競爭對手競品與自己產品的優勢與不足。這種分析主要包括:用戶流程分析、產品的優勢與不足等。

(3)競爭對手的銷售商品類別分析

競爭對手和周邊門店的商品類別銷售數據對商品的銷售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比如一家做時尚休閑服飾品牌的商店,商品類別非常廣泛,而隔壁有一個定位與自己完全相符的專業牛仔品牌專賣店。這時自己的牛仔服飾銷售數量肯定會受到沖擊,那麼在訂貨管理中就要避開與之相近的牛仔款式,而挑選與之有一定差異的牛仔款式,並減少牛仔服飾的訂貨數量。

(4)競爭對手的促銷調查與分析

競爭對手和周邊門店的促銷對自己的銷售有著非常大的影響,這一點在現今的百貨商場銷售中顯得尤為突出。曾經有兩個相鄰的定位相似的百貨商場,在節日的促銷戰中,A商場制定了"滿400減160,滿800減320"的活動,B商場得到這一情報以後馬上制定對策--"滿400減160,滿600減180,滿800減320"。

這兩個看似相同的促銷活動,卻讓B商場在此次活動大獲全勝,因為雖然其活動力度完全相同,但由於此時商場內的服裝大部分吊牌價格均在600~700元之間,這讓B商場的活動更有優勢。這不得不說是對競爭對手促銷方案的調查而起的作用。

所以,在經營過程中,對於促銷手段的調查應該進行合理的分析,同時應該注意揚長避短,注意發揮自己的優勢,最終達到最佳效果。以上商場促銷的案例就充分說明了這點,不僅要注意分析競爭對手的促銷手段的方法,還要分析自身的產品及價格體系,同時還要考慮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及消費習慣……只有將各種數據進行有效的綜合分析,才能達到最終的活動效果,贏得市場先機。

❼ 如何進行競品分析

如何開展競品分析

一、以「人」為本的場景分析——你不懂我,憑什麼要求我懂你?
你若不懂得用戶需要什麼?憑什麼要求用戶懂你在傳遞什麼?

做不好的產品大部分源自於不懂用戶,不從用戶這個埠去下鑽。

用戶對你的產品沒有深度交集的原因一般有三個:

沒有get到用戶的利益/興趣點,吸引失敗;
交互過程中的體驗不友好,用戶中途產生了放棄;
用戶自身沒有需求驅動——沒有100分的產品,如果把前面兩點做到位了,相信體驗一定不會糟糕。
那麼,用戶可以通過這個產品為企業帶來什麼?

這里的重點就是場景:當用戶與產品發生交集的時候,交集成為了觸點;觸點串聯起來,就是我們說的場景。觸點比場景重要,因為搞不清觸點就串不出高價值的場景。

知道用戶需求/痛點,分析過觸點輸出了場景之後,便可以開展你的進一步的競品分析工作了。

二、重思路,求結論——六個不可取原則
競品分析的方法論並不是最重要的,我打算把方法論放到最後寫,思路先行。

拿起PPT就開始截圖的行為不可取。
競對的都是最好的認知不可取。
只截圖不分析的方式不可取。
只分析無結論的方式不可取。
只下結論沒有計劃的方式不可取。
有計劃沒重點的方案不可取。
三、競品分析需要有持續的業務/行業認知積累
這里尤其想說學習的重要性,主觀學習的重要性:

每天花10分鍾快閱各類資訊,必讀的有:行業動態、國內外資訊、新業態、國家政策;
每天花10-30分鍾去體驗/了解你的競對;
每天花30-60分鍾去看看消費者對你的吐槽;
每天問自己一遍,今天你是否比昨天進步了?
不要總是說你很忙,大家都很忙。再忙,也是有碎片時間的,這些碎片時間如果可以用來吸收一些碎片化的知識、認知,日積月累,也是相當可怕的。有些你看著眼前不重要的信息、資訊,在某一天某一個時候會真真切切為你帶來價值。

四、淺入深出的競品分析
主要的流程如下:(黃色標記部分為重點難點)

競品分析主要流程

下面,重點講下如何進行競品分析:

1. 確定調研目標
萬事開頭難,競品分析恰恰相反,是開頭容易,越開展越難。核心的目標其實就是為了自身產品提升去尋找機會點,競品分析是需求獲取的渠道之一。

挖掘機會這里重點講一下,就是有一個誤區需要糾正「競品都是好的」這中思維千萬不可以有,競品也有很多缺陷要你去挖掘發現,並且,競品的缺陷恰恰是你的機會點。

2. 選擇競品
這里的重點是:選什麼競品?為什麼選擇他?

關於選什麼競品?

——一般競品數量3-5個之間,本品+核心競對1-2個,還可以補充的是異業或者行業內做的比較優秀的產品。

為什麼選擇他?

——就是選擇標準的衡量,通常可以根據一些網路指數、行業排名、業務相似程度來確定競品。

3. 場景化競品
以用戶為中心的前提是清楚地知道用戶的需求。

從需求出發,以觸點為重點,以實現產品目標為導向,輸出競品分析的場景——場景簡單翻譯為「用戶動線」。

如果要對評價的產品做一份競品分析,你應該從什麼場景開始呢?

——圍繞用戶場景,帶入用戶視角,以看評價的場景為例,可以很輕鬆通過用戶觸點抽出用戶看評價時最關注的信息:有評價&有高質量的評價;圍繞這2個核心關注點,再去看本品/競品做的如何。這樣看起來,問題洞察是不是一點也不難。

評價產品的用戶場景

再繼續舉個例子:下圖是場景化競品中關於用戶動線的一個分析,一個頻道頁面中帶入用戶場景,可見該頻道動線比較復雜,用戶在使用中容易搞不清自己在哪裡。頁面層級過深不能快速分發流量,帶來流失的高風險(圖片模糊處理,主要想表達結構)。

場景化用戶分析的動線

繪制上面這樣的動線圖其實一點不難,卻可以快速實現對比。

4. 輸出結論
前面做了很多事情,但我常常形容為草稿紙。競品分析的過程是學習跟自查的過程,通過這樣系統的學習及思考,必須要輸出結論的。

然而在輸出結論的時候,你必須藉助更多的信息來論證你的結論或者你的猜測:數據、用戶需求、經營目標等。

所以,如果把競品分析理解為「截圖貼圖」,說明還處在入門級產品經理階段,充其量算試用期。

5. 宣講報告
其實這里對宣講人要求特別高,因為做競品分析的人是沉浸式的。他自己非常清楚各種模塊怎麼怎麼做的,但如果拿著PPT就長篇大論起來,聽的人會非常累。

宣講核心:

陳述清晰的競品目標,思路,結構;
差異點/你的結論/你結論的原因依據;
你的方案與計劃。
五、基於競品分析的延伸
產品都有極強的生命周期管理,從產品規劃到上線運營的全流程,需要持續對行業動態、產品體驗、價值去分析。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卓越的過程並非一蹴而就,是提升裂變的一個過程,驗證成敗的關鍵即是用戶體量和優質用戶量了。

該方法主要是從產品體驗的角度來講競品分析,實際工作中視覺設計、交互設計、市場營銷、產品運營等角色,運用此方法分析競品體驗,在競品的選擇及分析決策中關注的點會有差異,大的分析思路是一致的。

❽ 如何做競品分析

1、客觀分析

即從競爭對手或市場相關產品中,圈定一些需要考察的角度,得出真實的情況,此時,不需要加入任何個人的判斷,應該用事實說話,主要分析市場布局狀況、產品數量、銷售情況、操作情況、產品的詳細功能等。

2、主觀分析

這是一種接近於用戶流程模擬的結論,比如可以根據事實或者個人情感,列出對方門店的優缺點與自己所銷商品的情況,或者競爭對手競品與自己產品的優勢與不足。這種分析主要包括:用戶流程分析、產品的優勢與不足等。

3、競爭對手的銷售商品類別分析

競爭對手和周邊門店的商品類別銷售數據對商品的銷售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比如一家做時尚休閑服飾品牌的商店,商品類別非常廣泛,而隔壁有一個定位與自己完全相符的專業牛仔品牌專賣店。

這時自己的牛仔服飾銷售數量肯定會受到沖擊,那麼在訂貨管理中就要避開與之相近的牛仔款式,而挑選與之有一定差異的牛仔款式,並減少牛仔服飾的訂貨數量。

(8)童裝競品分析怎麼做擴展閱讀:

競品分析的書寫結構,典型的有兩種:橫向與縱向。

1、橫向:將需要做分析的方向列出,然後分別觀察和比較對手情況。最後得出評分表、比較表、各式圖型或結論陳述段落。

2、縱向:將所有對手或相關產品列出,分別體驗並撰寫需要分析的點。因為每個對手或產品具有的點並不完全相同,比如綜合門戶和垂直網站,他們所包含的東西肯定不一樣,所以,這時候採取縱向評析,是科學有效的。最後得出詳盡的各路產品的打分圖或對比陳述報告。

❾ 怎樣做一份良好的競品分析通常有哪些方法

「1、市場趨勢、業界現狀;2、競爭對手的企業願景、產品定位及發展策略;」這兩條尤關重要但對新手PM來說又最難掌控,這里補充些我的看法。在我參與的數次競品討論中,發現大家往往喜歡把注意力放在產品具體的功能、交互、設計等直接和使用體驗相關的部分,這部分當然重要,但在我看來並非競爭成敗的關鍵,設計產品,首先要考慮的是產品的目標及目標過程中的Milestone,以及其執行過程(產品體驗只是這個過程的手段之一),各家競品公司的目標及所處階段往往不一致,在這樣的基礎上談競品分析往往只會是緣木求魚,何況競品分析者主觀上又容易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錯誤估計了競品公司的真正目標和實現路徑。舉一例,大概一年前,我當時參與的一款產品剛剛取得了初步的成績,正准備進入UGC直播領域,首先我們需要了解UGC直播的市場情況和未來趨勢,UGC直播市場在PC端已被證實且成熟的機會是美女直播,剛起步等待加速的機會是游戲直播,時機尚不成熟但未來空間巨大的機會是大型活動直播(發布會等)和教育直播。如果任選其一,讓你就上文提到的機會做競品分析,你會大概想到些什麼呢?首先,我覺得UGC直播的模式基本上是一個以內容及內容提供者為核心,產品上以一個易用的內容製作和發布平台做為基礎,強調如何創造內容生產者的收益(現金收益、流量收益、品牌收益)的產業。美女直播?PC端上有YY和9158等巨頭,美女直播對產品的依賴較低,對主播數量、社區文化(運營)和ARPU(付費用戶規模及習慣)有較高要求,模式基本確定也比較嚴實。YY的發展一騎絕塵(主觀使用體驗、官方數據財報等),並以此為支柱產品之一重點發展,未來會將優勢帶到移動端;從主播潛力、社區文化、ARPU習慣來看,移動端的唱吧和陌陌也有可能進入該領域;幾乎沒有新品直接競爭的機會。游戲直播?隨著游戲尤其是競技型游戲(DOTA、LOL)的高速發展,國外又有從JustinTV分出來單獨融資$15M(B輪)的模式在前,游戲直播的未來必然不差。從當時的游戲直播流量分析,游戲直播包括專業媒體製作(國內大小有十數家)和個人主播,前者的內容主要是賽事和活動,後者則更加個性化——頂級高手的第一視角直播被證實非常受歡迎;但這個領域存在著規模尚小但市場需求大(萬人以上在線尚不常見,但點播視頻輕易可達數十萬VV)、產品基礎體驗不完整(發布門檻、錄制質量、播放的清晰流暢度等)、盈利模式尚不清晰等機會。競爭對手有包括PPLIVE和PPS這一類傳統在線視頻服務商和YY,前者主要的精力更多在傳統內容上(綜藝、影視劇),在web視頻巨頭侵蝕的背景下盡可能保住已有規模並尋求出路應當是他們的目標;而YY當時正待上市,而游戲直播在對清晰要求較高帶來更大的帶寬成本的同時,並不能帶來與之對應的ARPU增長,因此也較難成為他們的主要目標;而當前的市場背景。了解了游戲直播的競爭關鍵點:產品基礎體驗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錄制和播放),內容製作者的利益訴求沒人滿足,盈利模式雖然不清晰但可以持有一定信心的前提下,結合自己的特點,我們應當進入該領域,可以並以解決上述關鍵點制定發展目標和執行計劃。多說一句,據我了解,目前手游的直播領域尚屬空白,當前的主要限制在錄制方法和錄制性能上,但基於未來手游市場至少十倍於端游市場的預期,這個機會更加巨大,而且已經有國外公司通過巧妙的方法實現了錄制,雖然錄制性能上仍存在問題但前景可期。說到游戲直播,其實在我來看教育直播和游戲直播很多方面很像,但教育直播有兩個游戲直播解決得很好或者不存在的問題:1,直播內容,除了一些比較小眾的例如微信營銷課、泡學、在線學PS等等,目前並沒有看到非常適合線上直播的教育內容。2,產品體驗,教育直播對互動和氛圍的要求較高,目前尚無很好的產品方案(國外似乎有一家不錯,但我沒有體驗過)。更重要的是,在線教育的熱度已經不是一兩天了,也有大小多家公司涉足,但尚無真正達到一定規模的成果(歡迎指證),這里恐怕有一些難以解決的習慣和需求問題。最後是發布會直播,無論是蘋果、小米、錘子的互聯網科技新品的發布會,還是大公司的年會、商業機構的大型活動,又甚至只是某個大學的迎新晚會、某個酒吧的某次重要活動、婚慶現場等等,用我曾經的某位夥伴的話說,「凡是花費過萬的活動,都需要現場直播。」。過去數年,也有一些公司提供付費直播的服務,但效果並不夠好,整體來看,這是一個巨大但尚屬空白的市場;在我看來,這個機會最大的難度在於直播門檻上,包括直播設備的硬體性能、無線速度、軟體性能,說白了就是手機不行、專業設備太笨、3G太慢;如果說手機還能勉強應付一些休閑業余個人的小場景,如何在一些專業大型機構場景上(例如發布會),通過怎樣的軟硬體辦法,讓那台笨重專業的錄影設備連上現場的WIFI並「一鍵直播」,恐怕是這個場景的「需求痛點」。當然除了這個問題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問題,但這個問題恐怕最為關鍵。

❿ 如何做好競品分析

網路上關於寫產品競品分析的文章很多,做運營類競品分析的文章比較少,所以今天拋磚引玉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分析競品運營中的思考和心得。


每天發生在我們APP里各種變化都是值得運營學習的最好材料,尤其是競品的變化,更是有許多與自己直接相關的經驗可以學習。


通過觀察和分析競品,能夠幫助我們了解動態變化,市場格局,找到細分機會;獲取靈感,吸收經驗,策劃優質活動。當競品出現殺手級功能或病毒型活動的時候,也能夠迅速跟進,被對手驗證不成功的活動,我們也可以少走彎路。


1.報告閱讀體驗要好:

要充分考慮到閱讀報告人的體驗,能夠讓他清晰地理解到你的觀點、論據。一般我們在認真看長文件之前,都會先快速拉一遍掃一眼,對於閱讀體驗差的文件,都會下意識地認為這份文件的質量不會太高。


閱讀體驗好,有幾個具體的注意事項:

a. 要有目錄,章節結構明了,規范段落,加上「1.1、1.2」這樣的標識。

b. 排版清晰,段距、行距適中,字體大小有層次感。

c. 圖文並茂,多用圖表,不容易描述的地方要加截圖。


2.一定要有結論:

分析報告不是小說,一定要有結論!不能讓別人看了你很長的研究論述之後,還要費盡心思猜你想要得出的結論。


即使分析的對象比較復雜,目前無法准確判斷得到推論,也是有一個「結論」,即「情況復雜有待進一步研究」。


分析的結論一般可以包括兩大部分,一是對研究對象的分析總結,二是對自己的行動建議。


3.觀點和描述不要過於主觀

過於主觀的分析,很難讓人信服和接受。即使有主觀感受,也試著分析一下,是由哪些客觀原因造成的?


舉例:「這個界面我比較喜歡"就比較主觀,可以分析下喜歡的原因是什麼?是更簡潔?間距合適?色彩更好?效果很酷?


「這個下單流程體驗還不錯」也比較主觀,好在哪裡?載入更快?步驟更少?更符合原有習慣?支持支付方式更多?


如果比較復雜的主觀描述,可以用打分替代。


比如對於某個模塊的體驗,描述好不好的如果用詞語的話,就會有「還行」、「很好」、「很棒」、「不錯」、「牛逼」、「超贊」的話,就不好進行對比,到底是「牛逼」更好,還是「超贊」更好?


這種情況下,就可以對於這個方面用分數進行衡量,比如用0~10分對這個體驗進行打分,這樣就能夠相對客觀地得出不同產品更直接的對比了。


4.求職提交報告的建議

在結構清晰的情況下,字數多、頁數多一般代表你的投入了很多,這會在態度上首先贏得一部分加分。


寫整體競品分析比只分析求職產品風險小一些,因為只分析求職的這家產品,不太可能在認知上超過面試官,有亮點也不容易出現,有紕漏卻很容易顯現,加上競品一起寫就會更容易出彩。


報告最好生成在線鏈接,再用短鏈接+二維碼工具生成一個二維碼,嵌入到簡歷中,方便HR打開。


最後說的話


其實要完整看完這篇完整挺不容易的,要實際開始寫更不容易,甚至是痛苦的,這是很正常的,因為畢竟對這個行業不夠了解,需要消耗大量腦細胞進行學習、思考。

但也正是因為這樣,寫競品分析報告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成長的機會。


不想寫、懶得寫的人會逐漸落後,相反的,能夠沉下心來寫的人,能夠在職場上逐漸擁有一個差異化的競爭力。

你想什麼時候開始寫一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