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旗袍展示 » 旗袍怎麼挖袖籠
擴展閱讀
獸皮衣是什麼樣的 2025-04-16 17:02:18

旗袍怎麼挖袖籠

發布時間: 2025-04-10 04:33:02

㈠ 兒童旗袍裁剪圖解與製作方法

方法/步驟一:首先,將金絲絨布料正面對折,用劃粉在反面標注兒童的身長和腰圍尺寸,並通過劃橫線進行定位。
方法/步驟二:接著,根據測量的身長、領寬、肩寬和袖籠深度等尺寸,在布料上標注並用直線連接各點,畫出前片衣服的輪廓尺寸,然後進行裁剪。
方法/步驟三:對於後片,將布料對折,根據測量出的尺寸標注後片衣服的各個部分,並用線連接後進行裁剪。注意,後肩的袖籠深度應比前肩的袖籠深度多1厘米。
方法/步驟四:將布料對折,根據肩高、袖深和袖口寬度等尺寸,對袖子的各部分進行標注並連線,然後進行裁剪。注意,前後片的袖籠弧線深度是不同的。
方法/步驟五:對於開襟旗袍,通常在前片上進行開襟處理。為了方便製作,可以在前片上進行分割,然後裁剪一片內襟布即可。
方法/步驟六:另一種節省布料的方法是在裁剪時就將開襟裁好。這種方法的制圖也一並分享給大家。
方法/步驟七:領子是旗袍的關鍵部分。在所有其他部分准備就緒後,開始測量和裁剪領子。通常在裁剪前後片後,會留出搭扣部分,用軟尺測量領口大小後進行裁剪。旗袍的領子不宜過高。
方法/步驟八:裁剪完成後,可以開始製作成衣。這個過程大家通常都很熟悉,因此不再詳細介紹。我只是上傳成衣的圖片,供大家比較。
方法/步驟九:以下是兒童穿上成衣後的效果圖。希望大家都喜歡!

㈡ 自己做旗袍裁剪圖步驟

1. 首先,測量自己的身材尺寸並記錄下來,確保准確性。
2. 接著,參考裁剪圖中的「公式換算」,了解每個公式對應的衣服部位。例如,以胸寬線為例,「胸*1/5-0.3」計算得出胸寬線,「胸*1/5-0.5」得出袖籠深,「肩*1/2」得出肩斜線,「領*1/5-0.4」得出橫領線,「0.6」得出袖籠弧度,「腰*1/4+1」得出腰圍,「臀*1/4」得出臀圍,「胸*1/4」得出胸圍。
3. 繪制腰省,即在胸寬線1/2處,以腰圍為中心,對半分割成8寸。
4. 將量取的尺寸代入公式進行換算。注意,腰圍位置在衣長方向上12寸處,臀圍位置在腰圍向下5寸的距離。
5. 裁剪圖是縫紉衣服的重要步驟,需要經過多次嘗試和繪制,以逐步提高技巧,從而踏上創意與夢想的旅程。

㈢ 旗袍袖籠怎麼算合適

可以測量臂根圍尺寸,袖籠弧線長度比臂根圍尺寸大4-6cm左右就行,這樣就可以計算袖籠深尺寸。
袖籠尺寸計算公式:可以按1.5b/10+調整數字計算,也可以測量臂根圍大小,根據袖籠弧線長比臂根圍大3~4公分,計算出袖籠深尺寸。

㈣ 旗袍袖籠省咋樣找位置

把緊的位置剪開,從肩省或者腰省里轉一點點量過來就有空位了

㈤ 旗袍肩膀緊是袖籠的原因嗎

旗袍肩膀緊是袖籠的原因是型衫戚袖籠開的深了。袖籠版型屬於蝙蝠塌帆袖的,自然導致肩膀緊。卜陵想改小的話,前後都出現斜綹,可以把肩部上提,胸圍改小,袖籠就自然小了,肩部上提之後,前後的領口就會變高。

㈥ 中國傳統女裝的剪裁方法

有苗族的
黔東南苗族服飾不下200種,是我國和世界上苗族服飾種類最多、保存最好的區域,被稱為「苗族服飾博物館」。苗族服飾從總體來看,保持著中國民間的織、綉、挑、染的傳統工藝技法,往往在運用一種主要的工藝手法的同時,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藝手法,或者挑中帶綉,或者染中帶綉,或者織綉結合,從而使這些服飾圖案花團錦簇,溢彩流光,顯示出鮮明的民族藝術特色。從內容上看,服飾圖案大多取材於日常生活中各種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識別族類、支系及語言的重要作用,這些形象記錄被專家學者稱為「穿在身上的史詩」。從造型上 看,採用中國傳統的線描式或近乎線描式的、以單線為紋樣輪廓的造型手法。從製作技藝看,服飾發展史上的五種形制,即編制型、織制型、縫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在黔東南苗族服飾中均有範例,歷史層級關系清晰,堪稱服飾製作史陳列館。從用色上看,她們善於選用多種強烈的對比色彩,努力追求顏色的濃郁和厚重的艷麗感,一般均為紅、黑、白、黃、藍五種。從構圖上看,它並不強調突出主題,只注重適應服裝的整體感的要求。從形式上看,分為盛裝和便裝。盛裝,為節日禮賓和婚嫁時穿著的服裝,繁復華麗,集中體現苗族服飾的藝術水平。便裝,樣式比盛裝樣式素靜、簡潔,用料少,費工少,供日常穿著之用。除盛裝與便裝之分外,苗族服飾還有年齡和地區差別。

㈦ 無袖旗袍袖籠底為什麼要做上提處理!

是為了人體手臂下部圍狀弧線相吻合。
袖籠主要用於服裝製作常見尺寸部位的的專業名稱。與人體手臂下部圍狀弧線相吻合,形狀與尺寸均來自於人體,在服裝研究中,通過解剖人體,觀察人手臂與身體接觸部分的形狀而得出。
古代旗袍的工藝特點:是精細的手工製作,適用各種刺綉、鑲、嵌、滾等工藝;近代旗袍的工藝特點:是式樣簡潔合體的線條結構代替精細的手工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