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旗袍展示 » 旗袍上的蘇綉怎麼綉上去的
擴展閱讀
男人問我睡衣什麼樣 2025-02-24 05:20:04
濮院的童裝怎麼拿貨 2025-02-24 05:18:41

旗袍上的蘇綉怎麼綉上去的

發布時間: 2025-02-24 01:19:51

❶ 手推綉與蘇綉有何區別

手推綉是一種傳統的工藝。也是一種刺綉方法,它延續蘇綉的手法,用專供縫紉,刺綉的機器,配合靈活的手部操作進行推綉。常與改良過的旗袍傳統款式結合一起,製成手推綉旗袍,穿著既時尚又帶有民族特色。

蘇綉是漢族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是蘇州地區刺綉產品的總稱,其發源地在蘇州吳縣一帶,現已遍衍無錫、常州等地。刺綉與養蠶,繅絲分不開,所以刺綉,又稱絲綉。清代確立了「蘇綉、湘綉、粵綉、蜀綉」為中國四大名綉。清代是蘇綉的全盛時期,真可謂流派繁衍,名手競秀。蘇綉具有圖案秀麗、構思巧妙、綉工細致、針法活潑、色彩清雅的獨特風格,地方特色濃郁。

❷ 什麼是手推綉手推綉的工藝流程是什麼

手推綉是一種傳統的工藝。也是一種刺綉方法,它延續蘇綉的手法,用專供縫紉,刺綉的機器,配合靈活的手部操作進行推綉。常與改良過的旗袍傳統款式結合一起,製成手推綉旗袍,穿著既時尚又帶有民族特色。
手推綉的工藝流程:
1、畫稿:設計師設計花型的圖稿。
2、紙樣:把圖案按1:1的比例畫在樣紙上。
3、打版:將圖案進行打版製成針稿。
4、定位:把針稿放在面料上,圖案與綉布相對應。
5、印圖:採用褪色粉加煤油攪拌混合的粉印在圖紙上。
6、配線:也是最關鍵的步奏,用各色絲線來配花的顏色,配出圖案的彩色效果。絲線劃分得越齊全,漸變越自然,色彩越豐富,綉出的圖案更加立體,生動。
7、上綳:用綳子緊面料,開始一種顏色一種顏色的逐步綉制。在圓圓的綳架把布料固定住,把用綳架固定好的布料置於手推綉機下,一點一點地去綉。利用手部的不斷靈活轉移和腳的速度控制來確保做工精細質量。
8、熨燙:綉完後,剪掉多餘線頭用蒸汽熨斗熨燙定型,綉品完成。

❸ 蘇綉旗袍的歷史背景

蘇綉即蘇州刺綉 ,其發源地在蘇州吳縣一帶,仍以蘇州為中心,現已遍衍江蘇省的揚州、無錫、常州、宿遷、東台等地。 蘇綉產地江蘇土地肥沃,氣候溫和,蠶桑發達,盛產絲綢,自古以來就是錦綉之鄉。優越的地理環境,絢麗豐富的錦緞,五光十色的花線,為蘇綉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據西漢劉向《說苑》記載,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吳國已將蘇綉用於服飾。三國時代,吳王孫權曾命趙達丞相之妹手綉《列國圖》。據《清秘藏》敘述蘇綉「宋人之綉,針線細密,用線一、二絲,用針如發細者為之。設色精妙,光彩射目。」可見在宋代蘇綉藝術已具有相當高的水平。文化古城蘇州,素有「人間天堂」之稱,在這優美環境里孕育出的蘇州刺綉藝術,亦早已聞名於世。 小橋,流水,人家,園林,崑曲,美食。古典格局,詩意江南。二千五百年的蘇州文 蘇綉精品明熠熠生輝。

❹ 旗袍怎麼鑒別質量

兩方面:在杭州買旗袍意在喜愛絲質品的蘇綉品牌,判斷真絲和仿絲是為第一要素。:全真絲織物的價格大約是化纖、模擬絲綢緞的一倍左右。 真絲面料的外觀光澤幽雅柔和,像珍珠的光澤;手感柔軟光滑,富有彈性,容易起皺;模擬絲外觀的色澤不如真絲柔和,比較刺目,手感挺括,易出摺痕,且不易恢復原狀。 可將其毛頭抽一點 真絲纖維遇火會緩慢燃燒,縮成一團,燃燒時發出燒毛發的臭味,沒有明火,燃燒後會形成易碎的黑褐色微粒;模擬絲面料遇火會有火苗,燃燒後邊緣會有硬質膠塊產生。 其次就是分辨手綉和機綉的差別,以及手綉的色彩圖案及針腳是否細致。 最後就是剪裁和做工,上品綉袍應該是純手工縫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