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問女的穿的叫旗袍,男的穿的叫什麼啊
男的穿的是長袍馬褂。
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 ,民國20年代之後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裝,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國民政府於民國十八年(1929年)公布的《服制條例中》正式將藍長袍、黑馬褂列為「國民禮服」。長袍馬褂是一種男性服飾名,為男性傳統服飾,由長袍與馬褂兩部分組成。
長袍,為大襟右衽、平袖端、盤扣、左右開裾的直身式袍,這種沒有馬蹄袖端的袍式服飾在清代原屬便服,稱為「衫」、「襖」,又俗稱「大褂」。馬褂,對襟、平袖端、身長至腰,前襟綴扣襻五枚。馬褂原為清代的「行裝」之褂,後逐漸成為日常穿用的便服。
(1)女人穿旗袍照片男人穿什麼擴展閱讀:
民國建立後,前後約曾頒布過三個全民性的服飾制度,分別為民國元年的《服制案》、民國三年的《祭祀冠服制》、民國十八年的《服制條例》,另有汪偽政權的《國民服制條例》。
民國元年(1912),北洋政府制定了一個《服制案》,公布了男女禮服條文,男款禮服較為繁雜,分大禮服和常禮服,常禮服又分為甲乙兩類,其中大禮服和甲種常禮服再細分為晝用和晚用兩種,均以西方的燕尾服、晨禮服等服飾為藍本;乙種常禮服則為長袍和馬褂組合的套裝,來自晚清的男子便服。
民國三年(1914)曾公布過有《祭祀冠服制》,為根據古經書臆造的祭服(「士庶」祭服可通用乙種常禮服),帶有濃厚的以等級尊卑為特徵的帝制時代輿服制度色彩,國民政府時期被廢除,此不詳敘。
到民國十八年(1929),國民政府又重新制定了一個《服制條例》,條文由禮服、制服和附則三章構成並有附圖。此條例台灣地區一直到2000年之後才被正式廢除。
⑵ 女人穿的款式叫旗袍,男人穿的款式,不能也叫旗袍,那叫什麼呢
女人穿的款式叫旗袍,
男人穿的款式叫中山裝,
或者西裝,唐裝等。
⑶ 中國女人穿旗袍,那男人穿什麼呢
如果正式的話西裝或者中山裝(西裝上去與旗袍比較搭,而中山裝從意義上說更好)
如果比較自由一點穿唐裝
⑷ 我是男人卻喜歡穿女人的斜大襟棉襖為什麼呀
我喜歡穿紅色花旗袍,這是我穿旗袍的照片
⑸ 我想拍結婚照 我穿旗袍 男朋友穿什麼比較好 女人穿旗袍男人穿什麼合適
旗袍最開始流行性,有西裝、長袍馬褂和中山裝。
現在很多人依然喜歡穿旗袍,尤其重大典禮,男士多以西裝作為正裝,其實很多頒獎禮,不乏女士穿旗袍,男士穿西裝。
⑹ 男人可以穿旗袍嗎
如果一個男人特別有這種愛好的話,當然也可以穿旗袍的,但是主要這種東西還是給女人穿的,所以男人不要總是穿這樣的衣服。
⑺ 女性穿旗袍最優雅端莊,男性穿馬褂最莊重,你怎麼看
女人穿旗袍,更能顯出東方女性之美。男人穿長袍馬褂,能顯出男人紳士的品格,不見的。中國幾千年服飾文化,都要復古,顯然不現世。希望服裝設計師,能設計出復合中國人服裝風格。要把當代國人,打扮服裝新潮,顯然不是簡單的事情,需要設計師,深入生活,為每一個國人設計出自己風格的衣服,而任重道遠。
⑻ 男人可不可以穿女人旗袍,戴胸罩
1. 旗袍和胸罩通常是作為女性服飾而設計,體現了特定的文化內涵和性別特徵。
2. 在傳統觀念中,男性穿著女性的旗袍和佩戴胸罩可能會被認為是對傳統性別角色定位的挑戰。
3. 然而,隨著社會觀念的開放和時尚界不斷推陳出新,服飾的性別界限逐漸變得模糊。
4. 在現代社會,男性可以選擇穿著一些具有女性元素的衣服,但旗袍和胸罩仍然被視為比較具有性別指向性的服飾。
5. 即便如此,如果男性在特定的情境、如舞台表演、藝術創作或特定主題派對中穿著旗袍和佩戴胸罩,這更多是出於一種藝術表達或角色扮演的需要。
6. 總之,男性是否可以穿女人旗袍和戴胸罩,戴胸罩取決於個人選擇和社會接受度,但在日常生活中,這樣的穿著可能會引起注意。
⑼ 請問結婚時,女人穿旗袍時男人應該穿什麼才配呢
不用買。去婚紗店租就可以了。
我們那裡,是叫敬酒服,婚紗店裡有得租,你去看下哪種比較配你的旗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