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旗袍展示 » 古法旗袍長度有什麼講究
擴展閱讀
女裝直播對口型怎麼拍 2025-02-10 22:22:56

古法旗袍長度有什麼講究

發布時間: 2025-02-10 03:28:36

A. 古法曳地旗袍和其它旗袍的區別

古法曳地旗袍是一種傳統的中國女性服裝,與其他旗袍的區別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1. 長度不同:古法曳地旗袍的裙擺非常長,一般會拖到地面,而其他旗袍的裙擺則相對較短,一般在膝蓋以下。
2. 設計風格不同:古法曳地旗袍的設計風格較為傳統,裙子呈直筒形,腰身較高,袖子較長;而其他旗袍的設計則更加多樣化,可以有V領、圓領、立領等不同的款式,同時還有各種花紋和圖案的裝飾。
3. 穿著場合不同:古法曳地旗袍一般用於正式或隆重的場合,如婚禮、晚宴、演出等,而其他旗袍則更加適合日常穿著或一些輕松的社交場合。
4. 面料不同:古法曳地旗袍一般採用傳統的絲綢面料,具有光澤和質感,而其他旗袍則可以使用各種面料,如棉、麻、化纖等。
綜上所述,古法曳地旗袍與其他旗袍在長度、設計風格、穿著場合和面料等方面都存在不同。

B. 一件旗袍用多少米線

做旗袍要多少米布由以下幾個因素決定
1)布料寬度
絲綢布料一般幅寬110厘米,也有130厘米的。
仿絲綢布料幅寬一般145厘米。
標準的縮水率應該是小於3%。但市場上的東西都不好說。
你需要放10%的縮水空間。
2)三圍尺寸
以最寬的凈尺寸加上8厘米的餘量作為計算基數。
比如胸圍84厘米,腰圍70厘米,臀圍90厘米。
加上8厘米後按照98厘米為計算基數。
3)旗袍款式結合旗袍長度計算
一片式旗袍的計算是以布料寬度為基準。
比如110厘米寬的布料,你雙手水平舉平。
從後背水平量110厘米,看開始和結束在二邊手臂的哪裡?
這開始和結束就是你旗袍袖口的位置。
一般110寬的布料不適合做一片式平裁旗袍,因為袖子太短。
古法平裁旗袍一般布料寬度以130厘米寬度合適。
要購買幾米布料看你做旗袍的長度,你要做130厘米長的。
2倍數量就是260厘米,加上10%縮水率。就買3米布料。
非一片式旗袍,按照以上98厘米基數。
98厘米在110厘米寬度內,這個寬度只夠你旗袍前後整體。
沒有袖子的。 如果你要有袖子,購買的布料還要加上袖子長度。
要購買幾米布料,比如旗袍長度130厘米。
沒有袖子的旗袍,你可以購買1.5布料就可以了。
如果你要袖子長一點的,比如袖子長度40厘米的。
那1.3米長度+0.4米=1.7米,那你就要購買2米布料。

C. 古法大裁旗袍可以穿大一碼嗎

這個衣服可以穿大一碼。
1、傳統旗袍來說緊身的會比較好看,具體還是根據自身身材來定。所以買正好尺碼的也是可以的,那樣穿出來可以凸顯身材,也可以有線條感,穿出來旗袍的風格。我們可以量身定做,那樣出來比較顯效果。
2、有的旗袍大一碼穿出來會很寬松,就失去了旗袍衣服本身的價值,失去了原味,但是如果身材微胖的話,可以選擇大一碼的,因為那樣穿出來不會顯贅肉,還可以起到遮擋贅肉的作用,但不要碼數大的太多,不然穿出來效果也不會很好看的。

D. 古法旗袍的放鬆量

旗袍臀圍放鬆量3公分。胸圍放鬆量為4至6cm,確定衣長從模特頸肩點起,過胸高點量到需要長的尺寸,確定胸圍因為是從模特胸部最豐滿處圍量一周,松緊度以能放進兩個手指為宜,然後放20厘米,確定腰節長度從頸肩點起到人腰部最細處的長度。

旗袍放鬆量的尺寸特點

所謂服裝的加放鬆量,說簡單點就是當你量出一個人的個部位的凈尺寸之後,在製作紙樣時應增加大的尺寸,但也受到服裝款式的影響而有區別,一般胸圍按凈尺寸加放4至6厘米放鬆量,定製旗袍尺寸測量方法身高。

最好使用花素全棉府綢或滌棉面料,腰圍加放4至5厘米,做旗袍以劃橫線的方式定位,確定腰圍量取腰部,最細處圍量一周放兩厘米的量,確定臀圍領取模特臀部最寬處,一周加七厘米,我領取的臀圍是103厘米確定領圍,圍量頸部一周加兩厘米。

E. 平裁旗袍肩膀有褶皺

而傳統古法旗袍的肩膀其實並沒有這么板正挺括,反而肩膀綳緊,腋下有褶。

傳統旗袍是用「平裁」,出來的感覺更多是包容和內斂感,所謂平面一片式裁剪是指:衣服的整體是由一片布整體裁剪而成,只有立領,小衣襟部分是另一片拼接。

古法旗袍是清代時期的服裝慢慢演化過來,清代的服裝都是比較寬松肥大,到了民國時期受西方文化與服裝的影響才漸漸變得稍微合體一些,一些有經驗的老師傅順應時代發展創作出了古法旗袍的做法,古法旗袍的特殊性只能口口相傳,很難通過文字完全表述清楚。

因此古法旗袍雖然也是採用中式剪裁方式,但與傳統旗袍還是有很明顯的不同

傳統旗袍大多採用平直的線條,衣身寬松,兩邊開叉,胸腰圍度與衣裙的尺寸比例較為接近傳統旗袍在面料上的選擇上比較講究,多採用織錦緞、古香緞、綢等精緻的面料。這種面料極具高貴與奢華,適合參加晚宴、走秀、婚禮等社交場合,實用性較為有限。日常面料還有真絲、麻蠶絲、香雲紗、絲綢、絲絨、棉布、綢緞等

F. 旗袍要緊身一點的還是寬松一點的 關於旗袍的幾大誤區

旗袍是一種我國傳統的服飾,而現在我們有很多女生也都是非常喜歡旗袍的,但是很多女生在購買旗袍的時候不知道怎麼選碼數,那麼旗袍要緊身一點的還是寬松一點的?關於旗袍的幾大誤區?
旗袍要緊身一點的還是寬松一點的
傳統旗袍緊身的會比較好看,具體還是根據自身身材來定。同時要區分穿旗袍的場合來確定,假日你是走秀,那旗袍一定要穿緊身旗袍,這樣走起來既有形態又有神態,如果你是出門逛街、朋友聚會等場合穿,那就選擇略寬松一點的旗袍,這樣既不失女性的美還能穿出旗袍的個性特色,顯得優雅大方得體。古典旗裝大多採用平直的線條,衣身寬松,兩邊開叉,胸腰圍度與衣裙的尺寸比例較為接近。可以根據自己的三圍,把寬松度放寬2厘米左右,如果視覺上腿部較短,可以試著將腰線提高1一2厘米、在視覺上達到修長的效果,要注意旗袍側邊開衩的長短,開衩太長的話容易走光。

關於旗袍的幾大誤區
誤區一:旗袍是高檔的奢侈品。談起旗袍,很多人都會說,旗袍「貴」,旗袍是富人的消費品。隨著旗袍文化不斷滲入我們生活,以及各種時尚元素融入旗袍,旗袍早已成為了很多氣質女性的必選美服,且價格並非「昂貴」,而是根據面料、款式和做工進行選擇。

誤區二:穿旗袍要胸大。穿旗袍講究身材恰到好處,胸部若是太過豐滿,會在穿上旗袍後反而顯得不太美觀。因為胸部太大會在穿上旗袍後顯得女性身材很臃腫,不夠曼妙哦。所以穿旗袍要講究恰到好處。

誤區三:旗袍是參加隆重場合的美服。很多人覺得旗袍是蠢弊念正式的美服,比如:參加各種宴會、走秀、主持等場合的氣質美服。其實不然,隨著改良旗袍的出現,旗袍已逐漸成為女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美服。且如今旗袍款式眾多,女性可隨意選擇。

誤區四:旗袍是暴露的美學。這種說法是最不贊同的,旗袍從設計伊始,它就是符合中國女性內斂、含蓄美的服飾,它是最能夠展現中國女性美的服飾。尤其是它的款式,似露非露,並不暴露,它更適合氣質溫婉大方、低調內斂、含蓄優雅的中國女性。

誤區五:穿旗袍要身段高挑。這種說法太絕對。傳統的長旗袍可能對女性的身材具有一定的要求,但改良的旗袍已不存在這種說法。因為有很多玲瓏俏麗的短旗袍,很美麗,個子低的女性依舊可以輕松駕馭。

為什麼緊身的旗袍總是要兩邊開叉
第一點,旗袍是中國得傳統服飾改編來的,最初的旗袍可以追溯到清朝入關前,那個時候的旗袍,大多數都是男孩子在穿,他們需要騎馬,打獵,然後開叉的設計會更加的方便,很久以後女孩子才一起穿。

第二點,旗袍的款式一般都是比較緊身的,可是人走路的步伐一般都比較大,如果不設計一個開叉的話,可能直接會摔跤,所以人們為了方便行動,也會選擇去設計開叉。

當然人們在旗袍上面設計一個開叉,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這樣可以凸顯出良好的身材。特別的妖嬈,總是給人一種特別有魅力的感覺。

旗袍要求身材
一般要求身材苗條高挑。旗袍,中國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 和女性國服[ 。雖然其定義和產帶困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 ,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 ,是民國20年代之後最普卜世遍的女子服裝 ,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