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清代和民國的女裝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浙教版八下歷史與社會。
清末民國是中國社會劇烈震盪的年代,各種文化因素交織碰撞。從封建帝制的清王朝,到辛亥革命,再到五四新文化運動,一系列劃時代的變革使中國女性從深閨真正走入了社會。一批像魯迅筆下子君式的嶄新女性應運而生。在這次變革中,中國女性第一次「入世」,面對善惡美醜、真假是非的對抗,面對傳統與現代的抉擇、中西文明的碰撞,她們的思想正發生著世界觀的轉變,也清楚地體現在她們的服裝上。
清末女裝的延續
1911年以前清末的紫禁城中,慈禧太後的服裝最能夠代表清末女裝頂級豪華的形制。德齡在第一次見到慈禧的時候就被她華貴的服飾所震驚:「(慈禧)穿著黃緞袍,上面綉滿大朵的紅牡丹,冠冕的周圍掛滿了珠玉和翡翠,左邊有一串珠絡,中間是一隻最純的翡翠製成的鳳凰,綉袍的外面是披肩。這個魚網形的披肩,用了3500顆金絲雀蛋那麼大的珍珠做成,圓潤光滑,而且全都一樣的顏色和大小,邊緣綴著翡翠垂飾,被兩個純翡翠的扣子連綴起來。」除了這位權傾一時的「老佛爺」外,其他清末宮中女性的服裝也大都用錦、緞、綢等高檔材料製成,其上裝的裝飾手法多樣,精緻華美。且因款式數量的多少以及顏色的差異反映著等級的高低。皇太後至嬪的朝服分為冬、夏兩種。冬朝服三種,夏朝服兩種;而皇子福晉以下至奉國將軍淑人的朝服,為冬朝服一種,夏朝服一種;四品命婦、奉恩將軍淑人以下至七品命婦的朝服款式冬、夏都完全一樣,只是有單、夾、棉、皮的厚薄區分等。清末女貴族的服裝,特別是正式服裝都按照規定的制度縫制。以朝褂為例:朝廷皇後、太皇太後、皇太後、皇貴妃朝褂共有三種款式,均石青色,其上用織錦緞或織金綢鑲邊。第一種是圓領對襟,後開裾,無袖的長背心。自胸圍線以下作褶襇。在胸圍線以上前後各綉兩條立龍,胸圍線以下的裝飾橫分4層:1、3兩層分別織綉行龍前後各2條,剩餘兩層分別織綉萬福(蝙蝠)萬壽(團壽字),各層均以彩雲相間。第二種是圓領對襟無袖,後開裾,腰下有褶襇的長背心,前後各織綉正龍一條,腰帷織綉行龍前後各2條,下幅織綉行龍8條。三個裝飾帶的下部均有織綉的壽山紋、平水江牙等裝飾。第三種與前兩種大體相近,只是裝飾風格是縱向分割。左右開裾腋下的長背心,前後身各織綉大立龍兩條相向戲珠。下幅為八寶壽山江牙立水、立龍之間彩雲相同。妃嬪及其以下品級的朝褂與此制度大體相同,但因其有等級差別,紋飾、顏色等稍有差異。
清末一般女子的服裝雖然不如皇族命婦那樣華麗多樣,但服裝的形制大體仿照宮中,也同樣十分重視細節的修飾。在領托、袖口、衣領至腋下相交處及側擺、下擺都鑲滾不同色彩、不同工藝、不同質料的花邊、花絛等,俗以多鑲為美。主要由馬褂、襯衣、坎肩、褂襕、裙子、氅衣等搭配。馬褂有挽袖(袖比手臂長)、舒袖(袖比手臂短)兩類。衣身長短肥瘦也在不同時期稍有變化。清末上等的女式馬褂大都全身施紋彩,並用花邊鑲飾。坎肩,是無袖短身的上衣,式樣有一字襟、琵琶襟、對襟、大捻襟、人字襟等。多穿在氅衣、襯衣、旗袍的外面。工藝有織花、緙絲、刺綉等。內容都寓有吉祥含意。清末在坎肩上施加如意頭、多層滾邊。除刺綉花邊之外,還有多層絛子花邊、捻金綢緞鑲邊。有的更在下擺加流蘇串珠等為飾。還有在春秋天涼時穿於袍衫之外的長坎肩,又稱褂襕。這種坎肩是圓領、對襟、直身、無袖、左右及後身開禊、兩側開禊至腋下,前胸及開禊的上端各飾一個如意頭。周身加邊飾。兩腋下各綴有兩根長帶,身長至膝下。襯衣,為圓領、右衽、捻襟、直身、平袖、無開禊的長衣,一般有5顆紐扣,袖子形式有舒袖、半寬袖兩類,袖口內再另加飾袖頭,是婦女一般日常便服,其裝飾以絨綉、納紗、平金、織花的為多。周身加邊飾,晚清時邊飾越來越多,常在襯衣外加穿坎肩。與襯衣款式大同小異的是氅衣。氅衣左右開禊高至腋下,開禊的頂端必飾雲頭;紋飾也更加華麗,邊飾的鑲滾更為講究。清代裙子主要是漢族婦女所穿,滿族命婦除朝裙外,一般不穿裙子。至晚清時期,漢滿服裝互相交流,漢滿婦女都穿。清代裙子有百褶裙、馬面裙、襴干裙、魚鱗裙、鳳尾裙、紅喜裙、玉裙、月華裙、墨花裙、粗藍葛布裙等。
總體而言,清末女性的服裝中黑色較多,且通常是層層包裹,襯衣、小襖、中襖、大襖、再加上雲肩背心等,女性在這一層層衣衫的重壓下變成了「一個衣架子」。如《相見歡》中伍太太年輕隨丈夫留學時還是一身清代女性的裝飾:「一件仿古小折枝織花摹本緞短襖,大圓角下擺;不長不短的黑綢縐襇裙,距下緣半尺密密層層鑲著幾道松花彩蛋色花邊,也足有半尺闊。」這種密密層層半尺闊的花邊裝束,正是清末女裝的特點。另外,她們也有一些代表吉祥寓意的掛飾配搭服裝隨身攜帶。
民國女裝的變革
辛亥革命後,清代冠服一律隨之摒棄。民國元年七月,參議員曾公布男女禮服。女禮服按公布的服制,長與膝齊,有領、對襟式、左右及後下端開衩,周身加綉飾。下著馬面裙,左右打襇,上緣兩端用帶,基本上為清代漢族女裝的發展。民國初年很快出現了「大半旗裝改漢裝,宮袍裁作短衣裳,腳跟形勢先融化,說道蓮鉤六寸長」的情景。按等級穿著的現象不見了,服裝的式樣和色彩自由選擇。女士多為上衣下裙。在上世紀20年代,女裝以上衣下裙最流行,上衣有衫、襖、背心,式樣有對襟、琵琶襟、一字襟、大襟、直襟、斜襟等變化,衣擺有方有圓、寬窄長短的變化也較多。領、袖、襟、擺多鑲滾花邊、刺綉,或加精美的盤扣點綴其上。至上世紀30年代,前後有中幅的馬面裙逐漸淘汰,繞膝裙、喇叭裙、百褶裙等逐漸流行。
由於時代的新舊交替,此時女裝也往往新舊相雜,打扮得不滿不漢、不中不洋、不倫不類,但也使服裝式樣多元化,服裝面料和顏色也更加多樣化。當時清代的服裝舊俗,遺風未盡。總的來看,民國初年女裝在不同地區的或漸變或激變都是不爭事實,而且不同階層的女性一般有著各自的著裝特點。
這個時期女學生大都上衣下裙,以樸素雅潔為特色。衣角有弧形、直角、圓角等多種變化,領、袖、襟加以不同的花邊。到「五四」時期,素衣黑裙已成為典型的裝束,突破了傳統服色禁忌。另外連衣裙也是有一部分留學生及文藝界、知識界人士的常穿服裝,其特點是上衣和下裙相連,在腰間緊縮,有的腰間加帶袢,可束腰帶。此時女裝改變得更加稱身適體以顯示女性體態之美,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旗袍的風靡。旗袍源自清代的襯衣和氅衣,20年代中晚期,旗袍逐漸在城市婦女中流行,腰身較寬松,袖口寬大,長度至腳面,並作滾邊鑲邊。至上世紀30年代廣為普及,腰身、袖口相應縮小,長度縮短近膝。30年代中期以後,旗袍加長,兩邊開高衩,腰間緊綳貼身,充分顯示女性體型的曲線美,視覺上也增添人體的修長比例,使人亭亭玉立。此時旗袍用紗、綢、緞、毛呢、棉布等面料製作。形式也多樣,可變化成高領、低領、西式翻領、一字形平口領、方口領、圓領、U字領、V字領等。
清末民國的女性還有穿著男裝的情況。最先穿著男裝的女性,一部分是像秋瑾這樣的革命女性,她們追求思想解放,服裝的標新立異自然也是內心精神訴求的外化。另一部分就是引領時尚風潮的妓女了。另外,此時為符合女性參與社會工作的特點和要求,出現了正式女褲、女式制服、運動服、工作服等。除卻這樣的時裝先鋒外,許多地區的中國女子仍舊穿著傳統的遮風襖、掃地裙,再加上一雙馬蹄鞋。
透過民國時期的女性服裝變遷,我們可以看到女性開始追求自由平等,個性解放的時代風貌,以及女性在傳統生活中的歷史地位、傳統價值觀念的重大轉變。這意味著嶄新女性角色確立的發端。另外,清末民國女性服裝的變遷對中外現代女性服裝審美觀念及服制的多元化與個性化都產生了一定影響,為現代女性服裝設計提供了重要的借鑒和參考。
❷ 民國名媛穿著
民國服裝;旗袍;文明新裝
民國時期的服裝是中國服裝史的一個重要的時期,是中國傳統服裝走向衰落和蛻變的一個重要的時期。同時也是新服裝孕育新生的時期。旗袍作為民國時期女性最有代表性的服裝,她的產生、變化、發展都伴隨著整個民國社會。
一、民國初年的旗袍
在民國初期,整個國家社會一直處在革命與動盪中,人們經歷革命的洗禮為時不久,衣著觀念、生活方式都處於新舊更迭的大轉折時期,旗袍也正在亂世妝扮中悄然過渡。總體說來,旗袍在此時已退居到一個不太顯眼的位置,不復昔日的顯赫地位。此時的旗袍在廓形上變化不大,仍以清末的寬敞為其特點,領子由早期的無領或低領變化為「元寶高領」,最高時可與鼻尖齊平;袖子稍有收緊並略有縮短,至肘與手腕之間;袍身長度減短至膝與腳踝之間。旗袍線條造型仍較為平直,色調力求素雅,領、袖、襟等部位也用鑲滾,但比以前簡練概括得多,通常只有少許幾道。綉紋也趨於簡單,不復以裝飾體現地位與身分,而且開始注重體現女性的曲線。
二、20年代嶄露頭腳
隨著民國社會的不斷開放,中西方交流的加強,西方大量的女裝樣式流入中國,許多報刊、雜志都進行大篇幅的刊載;當時留學歸來的留學生也帶回了許多國外的思想和服裝;當時的許多女裝設計師們都跟隨西方模仿西方的樣式設計女裝。因而西方的女裝大量充斥在社會上,而且這些服裝樣式和設計方法日益被人們接受並推崇。西方流行女裝的這些特徵,在旗袍上也是有所映射。
20年代中葉起,一種新的旗袍誕生。在當時的上海是公認的服飾時尚中心,其聲勢遠遠領先於全國各地並左右著中國服飾時尚的變化。上海旗袍時尚的最初,是以無袖的長馬甲形式出現的,短襖外面的長馬甲代替了長裙。1926年,長馬甲同短襖合並,就有了民國新旗袍最初的款式。張愛玲評價道:「初興的旗袍是嚴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風格。[1]」袍身寬松、廓形平直,長度在踝關下之上或大約小腿肚的地方,倒大袖。領、襟、擺等處仍喜做滾邊鑲飾,但繁褥之風日減,「襇干」和闊滾條被視為過時的象徵。秋冬時穿的夾旗袍,倒大袖,只有一道花邊裝飾,已略顯腰身。1924年秋,末代狀元劉春霖之女劉沅穎下嫁《玉梨魂》作者徐枕亞,新娘當時穿的就是這種倒大袖旗袍[2]。1926年後,旗袍的下擺一升再升。
至20年代末,旗袍開始收腰,受歐美短裙流行潮流的影響,擺線提高至膝下,女子大大方方地露出她們秀麗的小腿。雖仍為倒大袖,但袖口變小。裝飾性質的鑲滾趨潔,甚至完全取消,色調也力求淡雅和諧,後體上顯得十分簡潔方便。1929年上海女學生穿的旗袍,擺線已到膝蓋處,袍身變得合體,有的袖口裝上仿西式的克夫,成為流行一時的時尚。民國初的「文明新裝」也是倒大袖,20年代的旗袍一直沿用這種袖形,直至30年代才慢慢消失[3]。整個20年代,中西交流的機會增多,從歐洲進口的布匹、羽紗、呢、絨、蕾絲等紡織品,擴大了國人的著裝選擇,改變著人們的著裝觀念。人們不再那麼固執地追求「做一件傳三代」,從而刺激了購買慾望,推動了旗袍的流行和變革。20年代的旗袍就明顯受迪考藝術的影響,主要表現為直線造型、對稱的裝飾品和紋樣圖案。
三、走向經典
三四十年代是中國革命最為壯烈,中國女性解放運動最為波瀾壯闊的二十年。此時也是女性進步思想和自我意識最為活躍的年代,所以三四十年代也是中國近代女裝最為燦爛繁榮的年代。而恰恰就在此時,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裝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為中國女裝典型代表。被稱作Chinesedress的旗袍和加入西式風格的海派旗袍,很快地從上海風靡全國各地。讓全世界家喻戶曉的實際上是三十年代的旗袍。
旗袍比較適合中國女性清瘦玲瓏的身材特點。加上這一時期外國的面料不斷地進入中國,各大報刊雜志上都有服裝專欄,還有流行的月份牌時裝美女畫,都推動時裝的產生與流行。各大百貨公司也常常舉行時裝表演及展覽。尤其是上海,成了全國的時裝中心,因為當時歐美的最新款式僅隔三、四個月就流行到上海,全國各地都以上海為樣板,競相模仿。海派旗袍便成了30年代旗袍的主流了。而且這時期,旗袍被很多中學、大學採用為校服。30年代歐美流行收腰,更能體現出女性美,這就註定旗袍會變得更修長而緊身,並有高叉。1934年就幾近臀下,腰身又裁得窄,行走起來雙腿隱隱可見。可見當時對女性的行為約束已經大大放鬆,從而符合了30年代精緻玲瓏、開放活潑的理想形象。
30年代旗袍的款式有兩個特點:「中西合璧,變化多端」。當時愛美女性旗袍穿著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有局部西化,也有在旗袍外搭配西式外套。局部西化是指領和袖採用西式服裝做法。如西式翻領、荷葉袖、開叉袖、還有下擺綴荷葉邊,或綴不對稱蕾絲等誇張的樣子。但這僅是一些明星和貴婦的社交禮服,大多數人還是喜歡將旗袍和西式服裝搭配起來穿。比如:在旗袍外穿西式外套、裘皮大衣、絨線衫、背心等,在脖子上系圍巾或戴上珍珠項鏈顯得大方而別致。當時修長而收腰的旗袍配上燙發、透明絲襪、高跟皮鞋、項鏈、耳環、手錶、皮包,都是最時尚的裝扮,女性角色的扮演得到了充分的強調。旗袍,成為中華民族別具一格的「國服」了。
四、經典的延續
旗袍走向經典的過程,可以說在30年代已基本完成,40年代是其黃金時代在時間上的延續。抗日戰爭硝煙燃起,大多數國民皆無心於服飾的奢侈。出於經濟、便於活動等實用的功能考慮,40年代初的旗袍不復30年代衣邊掃地的奢靡之風,長度縮短至小腿中部,高時到膝蓋處。炎夏季節多傾向於取消袖子,領高減低,省去了種種繁瑣的裝飾。使其更為簡便、適體,從而形成了40年代旗袍獨特的風格。
改良旗袍最早出現於30年代後期,短袖旗袍上始有肩縫,起初尚無省,歸拔比較多。後來逐漸有了胸省,開始時收省還不明顯,以後漸漸發展到吸腰省並使用裝袖,裝袖在40年代中期得以推廣,自此旗袍更為合身適體。據40年代初報載,衣料漲價百分之百。故而服飾裝扮上力行節儉,倡導「舊衣運動」,普遍興起國貨運動,使旗袍在面料的使用上也頗具特色。當時頗有影響的《申報》元旦新春例發「衣食住行」計劃:「在這國難深重的今日,正應節約救難,提倡穿舊衣運動,衣服新舊無關宏旨,但求有新思想。新腦筋就好了……4]」;只要求其適體、經濟,萬一要做新的,就採用純粹的土布。因此土布成為旗袍常見的用料就不足為奇了。抗戰初期的上海還一度流行用國產白棉布或毛藍布(又稱愛國布)做成的旗袍。此時的旗袍雖然裝飾極為簡單,用料也十分平常,但仍不失為日常服裝的主流。40年代中期的旗袍還引進了兩種西式配件——墊肩與拉鏈。把傳統的盤香紐、直角紐換成拉鏈,也成為當時的時尚之一。禮服旗袍稍長一些,裝飾更為考究,校服則以樸素、淡雅為尚;工廠女工夏季風行穿一種簡便型的旗袍:略似麵粉袋上挖個圓孔——無袖無領或低領,不收身、小開衩,長度在膝蓋上下,內穿一條短褲,以圖涼快,勞動輕便。
五、旗袍退位
在解放戰爭結束後,新中國成立,人們似乎沉浸在了革命的浪潮中;人們的熱情似乎完全轉到了革命和勞動中,旗袍所代表的舒適、悠閑似乎已經失去了生存的空間。更多的代表勞動女性,適合勞動女性,能展現新時代和革命的女性服裝成為了主流;旗袍悄悄的退隱到了一個歷史的角落裡,至此民國時期的旗袍到此結束。
圖片參考:
(1)最初的旗袍
(2)20年代末期,南洋兄弟煙草廣告。署名之光(謝之光)。發式袖端仍帶20年代余韻,整件旗袍的風格已開30年代的先河。
(3)1938年的海外旗袍,高領而低擺,開衩至膝,袍身緊窄修長且無袖,更顯穿著者的婀娜身段,兩道滾邊十分細巧精製。
(4)受歐美影響,30年代中期流行「透、露、瘦」。透明的絲織品用來做旗袍了,開衩高至臀下。
(5)30年代末40年代初流行的旗袍,陰丹士林藍布面料作禮服在月份牌畫中處理得更像絲綢旗袍,袖短呈臂,窄身修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