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旗袍展示 » 南方旗袍北方是什麼
擴展閱讀
睡衣怎麼樣疊 2025-01-16 08:43:54
三角皮帶6米是什麼型號 2025-01-16 08:34:05

南方旗袍北方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4-08-31 22:25:50

Ⅰ 旗袍分為哪幾派

旗袍的四大流派
一、海派旗袍
海派旗袍來自魔都上海。包羅萬象的氣度,妖嬈艷麗是這一流派的定位。
海派旗袍強調女性身段,更加在於表現人,而非衣服本身。海派旗袍的圖案則以繁復的刺綉紋樣或花紋為美。
海派旗袍的最大的特點在於對傳統樣式與西式服飾的兼收並蓄。肩袖的設計越來越大膽,並且開始量身定製。有的旗袍在使用較軟的墊肩來襯托女性的美,在當時被稱為"美人肩"。花紋樣式也是多彩選擇,面料選擇也變得豐富起來。
當時,不僅流行把西式外套、大衣、羊絨衫穿在旗袍外,在領型上更採用洋裝中的翻領、V領、荷葉領,袖型也有了更多的變化,出現荷葉袖、開衩袖等。後來也出現了一些半透明的或者鏤空與旗袍相結合,種類逐漸繁多起來。從30年代開始,海派旗袍的款式改良前衛大膽,旗袍長度也不斷在變化,就連領型上也採用洋裝中的翻領、水滴領、荷葉領,袖形變化也很多,完美的把東方女性特有的曲線美的化身給展現出來。
二、京派旗袍
京派旗袍,起源於北京,生在皇室,造就了京派旗袍的矜持內斂的個性。它帶有官派作風,宮廷味道濃郁。
將旗裝進行收腰設計,吸收漢族服裝的立領,左右兩面開叉,便有了京派旗袍。
色彩上多選黑色,棕色等偏凝重的色彩,它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汁原味的中國女性服飾特色,所以服飾上的款式則是平直寬肥的款型,寬寬的緄邊,內斂淳樸。
京派旗袍的滾邊非常的寬,長度過膝,比較保守,袖口也是。在花紋樣式上選擇的也是一些傳統的牡丹、梅蘭、青瓷等。顏色方面也是沉穩大氣、非常端莊的色系,不會太艷。京派旗袍獨有一種端莊傳統在裡面。給人一種非常成熟的魅力。
在服飾的面料選擇上,則多以傳統綢緞為主,偏厚重。而在印花面料上運用的比較少,在花色圖案的設計上也未受到西方的影響,或許就是這份固執的拙樸才讓她在眾多旗袍中顯得與眾不同,不過,如今京派旗袍一般作為高級定製款。
三、蘇派旗袍
在江南水鄉誕生的蘇派旗袍,與京派和海派個性完全不同,她溫婉柔情,有著標志的美人兒,精緻的圖案刺綉讓她擁有傾國傾城的面容。蘇綉 精緻,蘇派旗袍是「吳門畫派」,將中國最傳統的戲曲和旗袍合而為一。
清朝建立以後,滿漢融合,旗袍逐漸漢化,越來越精緻講究,領口、衣襟、袖口邊緣開始鑲綉花紋,旗身也開始綉制當時流行的花卉和吉祥圖案。於是,蘇綉旗袍應運而生。
蘇派旗袍,以精緻秀麗為特色,面料多用優質軟緞、素縐緞等,刺綉圖案尤為豐富。梅、蘭、竹、菊、牡丹、月季皆可綉,針法活潑多樣,綉工細膩,色彩雅潔。融合吳門畫派的手繪藝術,書畫之美融入服裝,讓蘇派旗袍從骨子裡透出一種優雅韻味。
蘇派旗袍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又有創新,比如在大襟上既有斜襟、琵琶襟、雙開襟等。近年來,精緻秀麗的蘇式旗袍受到了不少年輕女性的喜愛,幾乎每個年輕女子的衣櫃里,都不可或缺的有著一件刺綉精美的蘇式旗袍。
蘇派旗袍,就像是溫潤的流水。乍見之下平平無奇,一旦凝望,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像不斷涌現的水花與驚喜,讓人聯想到雨巷的姑娘,游園的杜麗娘......
四、粵派旗袍
最不像旗袍的旗袍
粵派旗袍又叫廣派旗袍,被稱為「最不像旗袍的旗袍」,流行於南方沿海省份,受西方影響較深。粵派強調露、亮、奇,是最不像旗袍的一個派別。在廣東、香港習慣稱旗袍為「長衫」。
在港粵因為旗袍與男裝長衫相似,並也將之稱為「長衫」。
後來旗袍長衫就變成了女性的普通裝束,她們會穿著旗袍買菜做飯,操持家務,更把長衫當作上班的日常服。
旗袍樣式,有張愛玲說的「刺目玫瑰紅印著粉紅花朵,嫩綠葉子印著深紫」。也有十分簡約,常常是單色無圖案,無緄邊盤扣的長衫。
在婚宴,或者比較重要的場合,會定製花樣稍微繁雜些的旗袍,這些特稱為「飲衫」。

Ⅱ 北方地區服飾的特點

北方地區服飾的特點:

1、冬裝比較厚重。北方天氣比較冷一些,尤其是冬天的氣溫,要比南方寒冷很多,而且冬天也比南方長幾個月。夏裝則與南方相差不大。

2、面料更加多樣。北方服裝不僅有南方常見的化纖、混紡、純棉等面料,還有呢絨、燈芯絨、水貂絨、羽絨、PU皮人造革等防寒面料。橡明北方的東北、內蒙、新疆等地,因為靠近羊皮、鹿皮、貂皮、狐皮的產地,所以毛皮服裝也更加常見。

3、款式更加寬松一些。北方傳統服裝寬大一些,冬衣的下擺和袖子比較長,可以更好防止寒風帶走溫度。另外也有兼顧季節的考慮,一件外套春秋天可以穿,到了冬天,裡面穿上秋衣毛衣,外面可以繼續穿這件外套。

(2)南方旗袍北方是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北方少數民族服飾的主要特色

1、蒙古族服飾

蒙古族的傳統服裝是蒙古袍,按季節分為 單袍、夾袍、棉袍和皮袍。蒙古袍袖子比較長而寬,高領從右方開襟且有衽,在右邊開叉(方便勞作)袍子邊沿和領口和袖口常有皮毛裝飾或著綢緞刺綉花邊。

男式長袍肥大一些,一般用深藍色、海藍色或天藍色的衣料製作,男子扎腰時多把袍向上提一點,這樣便梁咐告於騎馬。女式長袍,緊身一些,以使身體線條清晰,顯得苗條健美。腰帶多用棉布或綢布縫制而成,選 用與袍服協調或對比的色彩。

2、鄂倫春族服飾

鄂倫春族用打來的獵物皮被縫製成狍皮衣,多半保持狍皮子原有的本色,款式上通常為右偏襟長袍,既美觀又結實。鄂倫春族的帽子是狍子毛皮做成,很保暖。皮靴是用狍子、野鹿的腿皮製作的,很結實。所有衣服上都刺綉著花、鳥、魚、蟲和小動物的圖案。

3、滿族的服飾

上世紀30年代,滿族男女都穿直統式的寬襟大袖長袍。解放後,受國內外新式服飾新潮的沖擊,滿族男性旗袍已廢棄;女性旗袍簡帆由寬袖變窄袖,變緊身貼腰,臀部略大,下擺回收,長及踝。逐漸形成今日各色各樣講究色彩裝飾和人體色彩裝飾和人體線條美的旗袍樣式。

Ⅲ 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有那些比如說「旗袍,詩詞歌賦,中國功夫」之類的

�中國書法、篆刻印章、中國結、京戲臉譜、皮影、武術

�秦磚漢瓦、兵馬俑、桃花扇、景泰藍、玉雕、中國漆器、紅燈籠(宮燈、紗燈)

�木版水印、甲骨文、鍾鼎文、漢代竹簡

�茶、中葯、文房四寶(硯台、毛筆、宣紙、墨)、四大發明

�豎排線裝書、剪紙、風箏

�佛、道、儒、法寶、陰陽、禪宗、觀音手、孝服、紙錢

�樂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

�龍鳳紋樣(饕餮紋、如意紋、雷紋、回紋、巴紋)、祥雲圖案、中國織綉(刺綉等)、鳳眼

�彩陶、紫砂壺、蠟染、中國瓷器

�古代兵器(盔甲、劍等)、青銅器�鼎

�國畫、敦煌壁畫、山清水秀、寫意畫、太極圖

�石獅、飛天、太極

�對聯、門神、年畫、鞭炮、謎語、餃子、舞獅、中秋月餅

�鳥籠、盆景、五針松、毛竹、牡丹、梅花、蓮花

�大熊貓、鯉魚、芭蕉扇、風箱

�黑頭發黃皮膚、丹鳳眼

�紅旗、天安門、五角星、紅領巾、紅太陽、長江、黃河

�唐裝、綉花鞋、老虎頭鞋、旗袍、肚兜、斗笠、帝王的皇冠、皇後的鳳冠

�泥人麵塑、鋤頭、清朝大辮子、銅鏡、大花轎、水煙袋、鼻煙壺、筷子

�華表、牌坊、長城、園林、寺院、古鍾、古塔、廟宇、亭、井、黃土、民宅

�漢字、唐詩、宋詞、《三十六計》、《孫子兵法》、《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詩經》

�金元寶、如意、燭台、羅盤、八卦、司南、棋子與棋盤、中國象棋、圍棋

�黃包車、鼻煙壺、鳥籠、長命鎖、糖葫蘆

�玉佩、鷲、千層底、刺綉、絲綢、檐

另外我國有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很多事情有各種禮儀和習俗……

每個地方還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Ⅳ 請問女的穿的叫旗袍,男的穿的叫什麼啊

男的穿的是長袍馬褂。

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 ,民國20年代之後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裝,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國民政府於民國十八年(1929年)公布的《服制條例中》正式將藍長袍、黑馬褂列為「國民禮服」。長袍馬褂是一種男性服飾名,為男性傳統服飾,由長袍與馬褂兩部分組成。

長袍,為大襟右衽、平袖端、盤扣、左右開裾的直身式袍,這種沒有馬蹄袖端的袍式服飾在清代原屬便服,稱為「衫」、「襖」,又俗稱「大褂」。馬褂,對襟、平袖端、身長至腰,前襟綴扣襻五枚。馬褂原為清代的「行裝」之褂,後逐漸成為日常穿用的便服。

(4)南方旗袍北方是什麼擴展閱讀:

民國建立後,前後約曾頒布過三個全民性的服飾制度,分別為民國元年的《服制案》、民國三年的《祭祀冠服制》、民國十八年的《服制條例》,另有汪偽政權的《國民服制條例》。

民國元年(1912),北洋政府制定了一個《服制案》,公布了男女禮服條文,男款禮服較為繁雜,分大禮服和常禮服,常禮服又分為甲乙兩類,其中大禮服和甲種常禮服再細分為晝用和晚用兩種,均以西方的燕尾服、晨禮服等服飾為藍本;乙種常禮服則為長袍和馬褂組合的套裝,來自晚清的男子便服。

民國三年(1914)曾公布過有《祭祀冠服制》,為根據古經書臆造的祭服(「士庶」祭服可通用乙種常禮服),帶有濃厚的以等級尊卑為特徵的帝制時代輿服制度色彩,國民政府時期被廢除,此不詳敘。

到民國十八年(1929),國民政府又重新制定了一個《服制條例》,條文由禮服、制服和附則三章構成並有附圖。此條例台灣地區一直到2000年之後才被正式廢除。

Ⅳ 當時尚新元素碰上中國旗袍,應當怎麼搭配才能更加美麗

首先,背景非常重要。古代城市的街道、小巷和老房子都適合做旗袍。其次,旗袍的選擇非常重要。北方的古城有著濃厚的氣氛。您可以選擇純度較高的旗袍,如大紅、朱珠紅棗紅、綠、海藍、圖案較大的旗袍;南方古城美麗典雅。您可以選擇純度低、色彩優雅的旗袍,如淺綠色、淺黃色、淺藍色粉末、碎花。剛從江南古城南潯返回,展示了一組旗袍照片。

拍攝旗袍,要拉出外在美曲線和內在美曲線,旗袍的美突出肩部、背部、身體、曲線(胸部、生命和臀部產生的曲線,肩部和手臂產生的曲線)和手腕的變化,充分展現旗袍的美。如果配備雨傘,它會更優雅。

Ⅵ 南方和北方在衣食住行和娛樂方面的差異

中國的南北方劃分標准:是以秦嶺--淮河為界,劃分的南北方,這是自然的界限,是人文的界限,也是一個社會經濟的界限。各種差異都是比較明顯的,在諸多方面都有著明顯的不同。南北方分界線為秦嶺淮河。原因是:秦嶺擋住氣流,導致南北差異大;太平洋暖空氣在五六月間北移到達長江和南嶺之間,六月中旬前後抵達長江兩岸,這時控制江淮流域的冷空氣勢力還較強,不易迅速向北撤退。因此冷暖空氣在長江下游地區相遭遇,相持不下,形成江淮准靜止鋒,造成了連綿陰雨天氣。鋒面以北是冷空氣控制,南面由暖空氣控制。此外,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秦嶺-淮河還體現了南北方在人文、經濟乃至政局等方面的差異。在南北政權對峙的時期,秦嶺淮河常常作為南北政權的分界線;在大一統的王朝時期,秦嶺淮河常作為王朝的行政區域界限。在中國的習慣用語上,將渭河-黃河下游的區域稱為「中原」。所以,按照通常的定義,南方指將秦嶺淮河以南的地區;北方指秦嶺淮河到長城一線的地區,包括中國傳統意義上的中原地區。南北差異主要表現在自然、體質、語言、性格、文藝、飲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個方面.自然差異:以秦嶺--淮河為界,自然氣候明顯變化.體質差異:以秦嶺--淮河為界,北方體質高胖、南方體質矮瘦,南方人小巧玲瓏,北方人五大三粗。性格差異:以秦嶺--淮河為界,北方粗獷豪爽、南方細膩柔和最大的差異:以秦嶺--淮河為界,北方政治與軍事比較活躍、南方經濟與文化比較發達北方地區是指中國東部季風區的北部,主要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大興安嶺、烏鞘嶺以東的地區,東臨渤海和黃海。包括東北三省、黃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肅東南部,內蒙古、江蘇、安徽北部。面積約佔全國的20%,人口約佔全國的40%,其中漢族占絕大多數,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有居住在東北的滿族、朝鮮族等南方地區是指中國東部季風區的南部,主要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的地區,西面為青藏高原,東與南面臨東海和南海,大陸海岸線長度約佔全國的2/3以上。本區的范圍包括長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南部沿海和西南四省、市大部分地區。面積約佔全國的25%,人口約佔全國的55%,漢族佔大多數。區內的少數民族有30多個,其人數5000多萬,主要分布在桂、雲、貴、川、湘、瓊等地,人數較多的為壯、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族。北方與南方漢族的區別:從外觀上,能很明顯的分辨出兩者的區別。北方漢族種族上屬於遠東人種,南方漢族屬於南亞人種與遠東人種的過度種族。具體的講,北方漢族具有以下特點:1.身材高大,華北,西北,東北人普遍比南方人高6-10cm.是東亞身高最高種族,也是除巴塔哥尼亞印第安人外,最高的黃種人。2.皮下脂肪厚,這與氣候寒冷有關。3.膚色較淺。4.鼻骨高,鼻翼不發達,鼻指數小。5.顴骨位置靠近眼眶。6.眼裂小,既小眼睛。且多單鳳眼,既單眼皮多。7.內眼角低,外眼角高,既眼睛向上傾斜。8.眼角內側有蒙古褶,既內側上眼皮在眼角處向下遮蓋淚腺,而形成的褶。9.面骨寬。10.第二期被毛(性毛)比南方人少,這是與我們的一貫印象不同的。11.頭指數小(所謂頭指數,既頭骨的左右寬占前後長的比例。北方人頭指數79.4,屬於中頭型,與北亞和蒙古草原上各族相似。南方人頭指數80以上,與朝鮮81,日本84相似,屬於短頭型)。12.唇薄。13.骨骼輪廓模糊。相應的,南方人具有以下特徵:1.身材較矮。2.皮下脂肪薄。3.膚色深。4.鼻骨低,鼻翼發達,鼻指數大。5.顴骨低。6.眼裂大,既大眼睛,且多雙眼皮。7.內外眼角在同一水平線上。8.只有南方人中的"北方人",和少部分人有蒙古褶。9.面骨窄。10.性毛比北方人發達。11.頭指數大。12.唇薄。13.骨骼輪廓清晰。但這也不是絕對的,總體上有此趨勢。南方人與北方人的巨大差異,不僅與氣候有關,還與漢族的歷史發展有關。北方漢族和南方漢族的種族雖然不同,但共同點遠多於不同點。這里告訴你兩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一個是鏟型門齒,既門齒斷面呈'['型;另一個是哺乳期長奶蘚,又叫胎跡,學名蒙古斑。這兩個形狀漢族中98%的人都有。當然,和漢族相近的藏族,蒙古族,滿族,朝鮮族,回族中90-95%的人也都有。畢竟我們都是是中華民族的一員嗎。

Ⅶ 旗袍四大派別有著怎樣的美

旗袍四大派分別是:京派,海派,蘇派,廣派。各派都有各派的美。

四、大膽開放的廣派旗袍。還有一個派別,叫廣派,也有叫粵派的,流行於南方沿海省份,受西方影響較深,廣派強調露、亮、奇,在四個派別中是最不像旗袍的一個派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