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旗袍展示 » 怎麼做老衣旗袍
擴展閱讀
在家穿睡衣怎麼拍照好看 2024-11-26 02:01:14
xl睡衣合適什麼樣的人穿 2024-11-26 01:51:04
奶嘴童裝是什麼品牌 2024-11-26 01:41:10

怎麼做老衣旗袍

發布時間: 2024-08-31 21:44:29

A. 合肥民俗文化

合肥為皖之中,古稱廬州,《(嘉慶)合肥縣志》對合肥民俗有這樣的描述:「其民質直,而無二心;其俗勤生,而無外慕之好;其才強悍,而無孱弱可乘之氣。」

1.生活民俗

飲食 合肥城鄉居民素以大米為主食,兼食其他雜糧。舊社會常有「半年瓜菜半年糧」情況,雜糧主要有大麥、小麥、玉米、山芋、南瓜、豆類等。改革開放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以麵食、豆類為時尚,如面條、油條、包子、豆漿、豆粉、千張等,營養、口味成為入食新的標准。合肥素有「一日三餐」之俗,平時一稀二干。解放前亦常有一日二餐情況。現在三餐之外,兼食「點心」,如包子、餅干、牛奶、水果等。合肥地區烹調以紅燒、炒、炸、燉、煎為主。菜餚重色重油重味,調味品以菜油為主,佐以醬油、食鹽、生薑、味精、醋、麻油等。菜餚以素菜、豆腐為主,兼有魚、肉、蛋等。逢年過節,婚喪嫁娶,均備雞、蛋、肉、魚等葷菜。肉類有紅燒肉、炒肉絲、炒豬肝;魚類有紅燒鯽魚、紅燒黃鱔,禽類有白斬雞、紅燒雞塊、紅燒鵝(鴨)塊;蛋類有炒蛋、鹹蛋、蒸蛋,蔬菜有炒青菜、炒菠菜、炒茄子、韭菜炒千張、青椒炒南瓜、炒扁豆、炒青椒等。特色菜有雪菜炒肉絲、鹵菜(鹵鵝爪、膀、頭)。民間素有吃早點之習俗,如三河米餃、豐樂醬乾等。另有饅頭、油炸鍋粑、春卷、麻花等。早年,民間有以茶、酒作飲料的習俗。近年以汽水、雪碧、可樂為主要飲料。酒,是生活中重要飲料,逢年過節,必不可少。舊時民間以散裝酒為主,如「老燒酒」,如今皆飲瓶裝酒,且品牌繁多、檔次多樣。古井、口子、沙河、文王貢、高爐家、老明光、金鍾子、宣酒等品牌在市場上「你方唱罷我登場」。

服飾 解放前,男穿長衫、對襟,女穿旗袍為主;解放後,男穿中山裝、列寧裝,女穿中裝、青年裝。新舊雜穿,夏穿短衫、短褲。20世紀60年代中後期,綠軍裝盛行,接著流行拉鏈衫、茄克衫。改革開放後一段時間,男女青年以穿喇叭褲、直筒褲為時尚,西服開始在城鄉流行,休閑服、羽絨服、毛線衣也逐漸盛行,服裝式樣己沖破「男不露臍、女不露皮」的標准。色調與質料,舊時男多以藏青、鐵灰、草綠、黑、白色居多,女以花色為主。20世紀80年代以後,服裝花色繁多,五顏六色。布料以化纖品、開司米、毛織品為時尚。

建房 合肥地區建房多坐北朝南,舊社會多為土牆草頂結構,解放後隨著生活條件改善,有土牆瓦頂、磚瓦相間結構等。多在屋前留有一塊空地作打穀場,房後建豬圈、牛棚、廁所等。舊時居民對建宅很講究,從宅基選擇、破土動工到上樑完工有一套程序。建宅前先需請陰陽風水先生看風水定宅基,富有人家更看重擇基,尋龍脈,觀水點穴。宅主大多選擇背山面水之地。背靠山丘,象徵主人有勢可倚,面對池塘河溪,象徵主人家有源源不斷的財源。上樑時很是熱鬧,但必須趕在日出前,象徵生活如日東升,越來越光亮。這天,親戚朋友們也攜煙、酒、糕點、紅布幛等禮品前來喝酒祝賀。新宅還要張貼吉慶的楹聯、賀對。20世紀80年代後,水泥磚瓦屋漸代替草屋土牆,講究整體、統一、裝璜。近年農村住宅建多層和小高層樓房漸成風尚,城市更是高樓大廈、鱗次櫛比。

喬遷 房主搬遷,親友鄰居要來恭賀。鄰居親友在送禮品時,寫有「恭賀喬遷之喜」等吉祥賀詞,還要幫忙搬運傢具。一般情況下,房主要在頭天晚上整理好傢具,第二天早晨或上午搬遷,以求吉利,象徵在新家生活如日東升。老鄰居鳴鞭炮相送,新鄰居鳴鞭炮迎接。要辦酒席,請老鄰居喝「搬家酒」,請新鄰居喝「入戶酒」(俗稱「和鄰酒」)。

生活器具 舊時農家多用土灶,有的配以風箱。灶台平列一至三口鍋,在兩鍋間的灶旁置一圓形鐵罐,利用余熱熱水。灶台有一神龕,供奉灶神。現代用上了燃氣灶、煤氣灶、電爐。鍋的種類除鐵鍋、鋁鍋外,還有高壓鍋、炒鍋、電熱鍋等。舊時的土坑、木板床已淘汰,城鄉多用接梗床,可自行卸裝,簡捷方便。堂前多擺八仙桌、圓桌等,配長凳。桌前有香案,上方掛中堂畫等。民間多用床頭櫃、大衣櫃,現多用壁櫃、電視櫃。盆有劃盆、澡盆、腳盆、臉盆等,以木製為主。現為塑料、不銹鋼製作。家用電器發展很快,由簡單向多功能方向發展,有收錄機、電視機、電風扇、空調機、電冰箱等。照明工具,過去城鄉均用煤油燈、蠟燭;現城鄉普遍用白熾燈、日光燈、吸頂燈等。街道各色霓虹燈閃爍,成為迷人景色。

2.禮儀民俗

生育 孕婦在產前,吃一碗紅糖雞蛋,謂催生蛋。吃過之後,要來回走動,俗稱趕著生,意即生產快、順意。嬰兒出生3天後,通常有接生婆或奶奶、外婆用艾水或金銀花藤煮水給嬰兒洗浴,俗稱「洗三」。艾水或金銀花藤水有殺菌消毒之功效。洗三這天,通常要給接生婆吃喜蛋。而今多在醫院出生,由院方安排淋浴、護理。舊俗在嬰兒出生3天後,由女婿向岳父母報喜訊,生男帶公雞或公鵝作禮品,生女則用母雞作禮品。現隨著通訊、交通的發展,此俗己淘汰,在生育前,一般其女婿就會和岳母陪同在醫院護理,非異地不再報喜訊。外婆家准備好嬰兒衣物用具,在嬰兒落地第九天送去,祝賀外孫誕生。嬰兒從落地到周歲的四季衣物用具,小到尿布,大到籮窩均由外婆家提供。當天須備酒席招待親友。現此俗漸被淘汰,但九天吃喜酒卻日漸隆重,多在酒店舉辦宴席,以酬謝親友。小兒滿周歲時,給孩子賀周歲,俗稱抓周或做周。這天,外婆家帶著禮物(多為小孩衣物、小坐車等)來給外孫穿用。抓周時,地上放一大團簸,小孩坐中央,周圍放著各種生活用具和糕點,以首次抓取的東西預測小兒的前程。此俗漸淡,但一周歲時,親朋來賀的習俗依舊。禮物多為現金,數額不等。

婚嫁 說媒,又稱「傳年庚」「起媒」。男方先托媒人到女家做媒,女家同意後,則由男家請人寫求婚庚貼,而男方的生辰八字,貼面上有「恭求」字樣,連同禮品由媒人傳送到女家,女家若同意,則按上述內容寫上女方生辰八字,帖面上寫「敬允」兩個字,傳回男家。自20世紀50年代後,此俗漸淡,除少數偏遠閉塞的鄉村外,男女多自由戀愛,無需媒人說合,即使有媒人說合,也是形式。互換年庚後,女方要帶著兄嫂或親屬的小孩(俗稱帶子)到男方家「看門樓」,即看看家庭收入和住房情況。女方若有意留下吃飯,則表示同意,男家這時要給見面錢,錢數要帶「半」,指「伴」。如不同意則不留下。男女自由戀愛,男方帶女子首次回家,男方的父母依然會給女子「見面禮」,以雙數為多,或整數。

定婚,俗稱「下日子」「起紅」「下期單」,即男女雙方約定成婚之日。現部分鄉村仍有此俗,但城區已無此習俗。

迎娶。舊時,此日男家請來族親和友人設早餐宴請媒人,安排迎娶諸事,撤席後媒人帶著男方的迎娶人員到女家迎親,風雨無阻。至女家時,女家須緊閉大門,以示女兒不是隨便嫁出去的,媒人先得遞上開門錢,俗稱「梳頭錢」「開面錢」等。上轎前,由女方家兄弟背其出門,出門前要「哭嫁」,前一天要洗澡。至男家,男家也緊閉大門,俗稱「抑性子」。下轎後,鳴炮進家拜堂,後參加宴席,敬酒致禮,宴後鬧房,此時有「新婚三天無大小」之俗,即鬧房時有出格,也不能生氣翻臉、爭吵。此俗漸淡,鬧新房多是同事。如今城鄉多在酒店承辦婚宴。是日,新郎西裝打扮,戴紅花,女方披婚紗在酒店大廳迎接嘉賓。開宴後,在主婚人的陪同下,到各桌敬酒,接受親友的祝福。也有其他形式,如旅遊結婚、集體婚禮,還有在教堂舉辦結婚的儀式。近年來,在婚慶公司的炒作下,也有沿用舊式婚禮習俗,戴紅花,用轎子迎親。但多用轎車,車數以雙為吉,配專業攝影。

回門,俗稱「看三」,即婚後3天由娘家兄弟接新娘回家看望父母。這天娘家要置辦酒席招待姑爺,還要找長輩至親作陪,叫陪生親。隨著社會的發展,男女自由戀愛,在酒店舉辦婚禮後第一天即回娘家省親。

壽誕 合肥習俗在人滿60歲時做壽。生日那天,要慶祝一番。壽禮一般有壽面、生辰蛋糕、魚肉、老雞、煙酒、禮金等。壽星要備酒席熱情招待。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做壽習俗不但延續至今,而且越來越隆重。長壽者且有身份,多選擇在賓館酒店賀壽。近年,有些人家還給孩子滿10歲做賀歲生日。

喪葬 病人在臨終前,子女接訊後必須趕回,聽取臨終囑咐或宣布早已擬就的遺囑,送別死者(民間多半將彌留之際父或母靠在長子的懷里讓其瞑目),俗稱「送終」。世人均以未送到老人終者為遺憾。故送終習俗在合肥地區至今尚存。子女須托親鄰向諸親六眷報送喪事,俗稱「報喪」。如今,死者單位常以張貼訃告或登報來發布喪事消息。父母過世,兒子須披麻戴孝,身穿白長衫,腰系稻草繩,頭戴三靈冠。夫亡,妻子全身素白,布上扎麻,頭扎白頭巾,腳穿白鞋;妻亡,夫不戴孝。親戚斜掛或腰束白布帶,頭戴白布帽;長輩不戴,孫輩分別以白布紅頂帽、紅帽、綠帽處別孫子、重孫、玄孫。喪家發孝布,以孝布長短處別輩份。孝鞋用白布或麻布蒙腳面。親朋弔唁一般以草紙、孝帳、孝對(即毛毯、被面、太空被)、花圈(多指鮮花)、現金等。兒女親家多備豬頭肉、魚、鵝及煙酒設「三抬」,由樂隊隨從至喪家。凡來弔唁者,長子均於孝堂里向外作揖致禮。城鎮弔唁,一般先設靈堂,將遺體延喪1至3天,靈堂前供奉遺像,兩側懸掛輓聯,遺像前焚香並置放供品,喪家兒女穿孝服或佩戴黑袖紗於靈前拱手還禮,並奏哀樂。弔唁者佩戴黑紗,先送上孝帳、孝對及鮮花紮成的花圈、現金等,在哀樂聲中向遺體默哀致敬以示悼念。出殯時,諸親穿著孝衣,長子披麻戴孝,手捧逝者遺像在前,他人依次魚貫而行,弔唁者所送物品,由專人用長竹竿抬著隨隊而行,每到一村口或是三岔道口,都燃放爆竹、樂隊奏樂。哭喪人一路悲慟啼哭直到墓地。事畢,送葬人須從點燃的一堆稻草火上越過,以驅晦氣。近年,隨著城鄉一體化進程,大多將骨灰盒統一送到政府指定的地方下葬。

交際 稱謂。新時期家族、親戚之間的稱謂習俗,少數有些變化,如稱父母的亦有叫「老爸、老媽」或「爹地、媽咪」。社會稱謂,通常以身份、職務相稱為主,如主任、書記、科長、局長、王專家、張學者、李教授。青年人多以「哥們」「姐們」為時尚。宴席多以老闆、領導通稱,師傅、同志稱謂漸少。還有一種以稱領導為「頭」「某處」「某局」「處座」「局座」為時髦。

握手。親友相見或辭別,雙方以右手相握;初次見面或遇長者(領導)以對方伸手再握手為宜。如戴手套須脫下再握,以示禮貌。在公眾場合領導多以拱手、揮手以代握手,鄉村以點頭為主,少有握手之禮。

敬煙、敬酒。宴席上敬酒,晚輩或下級要主動站起用雙手持杯相敬,並以先干為敬,同時示意對方慢喝或隨意。忌對方在說話或挾菜時敬酒,且要衡量自身的酒量,切忌漏敬或不敬現象。敬煙亦同此俗,以一手敬煙、一手打手勢為禮貌。

交談。談話時目光要注意注視對方,洗耳恭聽,不要東張西望,且時而發出「是」「好」之聲。

3.信仰民俗

禁忌 生肖婚配有「六沖」「六害」。在鄉村青年男女相親時,忌打雨傘,因「傘」與「散」諧音,城區隨著自由戀愛,已無此忌。婚嫁擇日選雙忌單,但十一、五一等重大節日也是現代婚嫁佳日。辦喜事時,穿戴以色彩鮮艷為主,忌白,但現代城區以婚紗選白是主流。忌本命年

結婚。民間新婚夫婦一般不在外夜宿,如宿親友家,忌房事。婦女的裙、褲忌高處曬,忌女性抽煙。在人死前抬至鋪草(臨時鋪的地鋪),忌在床上咽氣。給死者穿老衣,忌毛線、皮

革,忌紐扣。嬰兒胎衣忌亂扔,需裝入瓦罐埋掉。產婦忌吃綠豆煮制的湯、稀飯。正月初一忌掃地、向外倒水。忌七出八歸。農歷六月初六忌用水。吃飯忌將筷子插在飯碗上,忌「龜席」坐法,小孩忌吃魚子。服飾「男不露臍,女不露皮」。忌將衣帽、枕頭、被頭等坐在屁股下面,忌男女內褲不分。正月初一忌索債。賀禮忌單,忌送鍾為禮,忌以手摸別人頭。人死忌說死,叫「老了」「走了」「過世」。生病一般說「不調和」「不稱朗」,懷孕稱「有喜」,忌講「懷孕」,以避諧音「壞運」。吃飯時,忌說「要不要飯」,說「添不添飯」。

人物崇拜 合肥民間以崇拜包公為榮。包公,廬州人,以執法嚴明、剛直不阿譽滿人間。合肥建有包公祠,歷代奉祀,近年祈奉包公活動日漸火熱,如舉辦包公文化研討、徵文等。同時亦有崇拜關公等歷史人物。

4.歲時•節日

小年 民間臘月(農歷十二月)二十三為小年,當天晚上稱「過小年」。小年意味著一年即將結束,從這一天起,人們開始准備迎接新一年的到來,民間有祭灶、掃塵、采辦年貨的習俗。民謠「二十三,過小年;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宰豬肉;二十七,洗一洗;二十八,貼窗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貼對子」是合肥年俗的生動寫照。「臘月二十三,撣塵掃房子」,每逢此日,家家戶戶都要打掃房間,清理家中各種物品。祭灶,就是送灶神升天的習俗。

春節 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俗稱「新年」「年初一」。進入臘月,合肥鄉村人家宰殺禽畜腌制臘肉,熬糖稀做炒米糖果,加工年糕、豆腐,購買香燭、冥票、鞭炮、煙酒茶、糕點、對聯(也有手寫的)、燈籠等等。俗稱「打年貨」。除夕貼春聯、年畫。新時期,青年人常貼影視劇照及明星圖像。城區多以山水國畫代替年畫。對聯多以歌頌改革開放為內容。經商的多貼「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從教的常貼「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等等。商家多數架設霓紅燈增加節日氣氛。籌辦年夜飯以家庭主婦為主,全家相助,蒸、煮、炒、炸、煎等烹飪技術全用上。菜餚的品種質量,煙酒檔次的高低,視其家境而定,但雞、魚、肉、圓子是必備的傳統菜。吃過「年夜飯」,長輩以紅紙包錢分送晚輩,名曰「壓歲錢」。近年來,娛樂、休閑方式較多,守歲之夜,也有串門打麻將、打牌的,但多數以看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為主,酒店、飯館也為吃年飯的提供娛樂設備齊全的場所。大年初一的早餐多吃長壽面。膳畢,鄰居串拜。來客,主人以沏茶、遞煙、邀吃糕點、糖果、元寶蛋等形式招待。親朋好友上門,以紅紙包錢給主人家小孩。異地的親朋好友,多以打電話、發簡訊、發微信等方式相互問候,城區有的以網路電子郵件拜年。年初一不掃地、不潑水、不動剪刀、不晾曬衣物。初一至初三,忌諱小孩說不吉利的話,禁止打罵小孩,有些家長用草紙抹小孩的嘴巴,示意「屁股嘴」,說話不算數。合肥有民謠:「初一不出門,初二祭祖靈,初三拜丈人,初四拜母舅,初五、初六隨便拜,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初十往家歸」。但近年因生活節奏加快,初一就開始互相拜年,遠方親友以打電話、發簡訊等致問候。拜年送禮也日漸多元化,五花八門,而且檔次、品味也逐年提高。年後,因外出務工的青壯年較多,舞獅子、玩燈等傳統節目也很稀少。城區文藝團體有的利用春節,組織文藝演出、匯演、打腰鼓等活動,豐富節日生活。春節為法定假日,放假7天。春節前後,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多以不同形式開展團拜、慰問軍烈屬、送溫暖、慰問孤寡老人、慰問離退休人員等活動。

元宵節 合肥地區農歷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上元節。農村也有俗稱「過小年」。有吃小年年夜飯及放爆竹的習俗。盛行吃元宵。玩燈、耍獅子等習俗在城區現已漸盛,政府文化部門常舉辦猜燈謎、球賽、棋賽、廟會等活動。

清明節 又稱「踏青節」,時間在農歷三月間,即公歷四月五日前後。舊時,清明節的主要風俗為:插柳、植樹、掃墓、踏青等。是日,男女老少,折柳枝,攜帶爆竹、紙錢、冥幣及供品上墳掃墓、祭祖,於墳上培土掛錢,以示對祖宗的緬懷。同姓族人,輪流做東,上墳後聚餐,謂之「做清明」。近年,許多僑居港、澳、台地區及工作較遠的合肥人,不顧車馬勞頓,也於此日與族人上墳拜祭。清明掃墓,供鮮花、水果,植青松、翠柏已成為時尚。也常於此日,組織學生到大蜀山烈士陵園掃墓,敬獻花圈,緬懷先烈,接受傳統教育。

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俗稱「端午」「端陽」,民間有吃粽子、喝雄黃酒、劃龍船等習俗。裹粽子很講究,有紅豆粽子、火腿粽子等。城區食用多數在市場購買,許多村鎮農民成為裹粽子出售的專業戶。民間把菖蒲、艾草倒插於門窗之上。菖蒲形如利劍可避邪,艾可入葯祛病。室內陰暗處用艾煙熏可避瘟祛毒。曬乾的艾蒿可供小兒洗澡泡用。劃龍船,紀念屈原。近年,有些地方為提高知名度或招商引資,常舉辦龍舟大賽。賽期,政府忙於舉辦招商洽談會,新聞媒體忙於攝影、拍照、采訪等活動。

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為中秋,俗稱「仲秋節」「八月半」。是日晚,家人團坐,分食月餅,共享菱藕之鮮。中秋又是家人團聚的重要節日。改革開放以來,在外人員常用打電話、發簡訊、發電子郵件等形式向家人祝福、問候。女兒、女婿有向岳父母饋送月餅的習慣,機關、單位常購月餅分送職工。包裝盒由原來的紙包變成鐵盒包、真空包,包裝趨於豪華。民間有「摸秋」、玩火把等習俗。

冬至 農歷十一月二十二日為冬至日,是日「進九」。農諺有「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之說(即晝長夜短始於此日)。民間有行冬祭禮、遷葬、撿殖、祭祖的習俗,還有吃南瓜粑粑、吃狗肉等習俗。

臘八 農歷十二月初八為臘八,俗稱「臘八節」。民間以糯米、豆等穀物和棗、桂圓、蓮子等乾果煮成粥,名「臘八粥」,全家食之吉祥如意。現有相約到寺院吃臘八粥之習。

B. 民國人們穿什麼服裝

《民國服制》規定:「男子禮服分為大禮服、黨禮服2種。

其中大禮服分書用、夜用2種,書用大禮服為西式大氅式;夜用大禮服類似燕尾服,但後擺呈圓形,褲用西式長褲。

常禮服也分2種:一為西式,一為袍褂式,均為黑色,衣料採用國產絲、毛織品或棉、麻織品。

女子禮服則只有1款:上用長與膝齊的對襟長衫,下用長裙;衫裙均加綉飾。

穿著禮服出席喪禮時,男子要在左腕纏上黑紗,女子則在胸前綴以黑紗結。

(2)怎麼做老衣旗袍擴展閱讀

民國代表性服裝

1、中山裝

直立領,有四個貼袋,袋蓋倒山形筆蓋式,門襟五粒紐扣。這種服裝既是對西式服裝的模仿,吸收了西裝貼身、干練的優點,同時也加入了新的中國元素,如立領、貼袋、及五粒紐扣的設計增添了對稱、莊重的風格。

2、旗袍

旗袍局部被西化,在領、袖外採用西式的處理,如用荷葉領、西式翻領、荷葉袖等,或用左右開襟的雙襟。常見的大紅旗袍,色彩絢麗醒目,款式別致,充分展現出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著重體現東方女性含蓄優雅的魅力。

C. 很多農村老人會在快去世的時候,自己穿上孝衣,這其中有什麼說法嗎

這個沒有什麼說法,但是,這裡面有農村的一種喪葬習俗。



老人去世,需要換壽衣,那麼,誰來換?

這個各地習慣應該不一樣,黑嫂在這里只說我們這邊的。

在我們這邊,老人去世後第一時間並不是換衣服,而是通知本家本戶的人,大家都來後,給老人押第一道紙,也叫「押魂」。

每個村裡都有這樣一個廟,有人去世,家裡後輩就哭著到這個廟前燒一道紙,等於是把去世老人的魂押在了廟里,或者說存放在了廟里。

壓完第一道紙後,村裡人也都知道誰家老人去世了,一些中年婦女就來了,她們經常干這個,都是差不多五十多的婦女。

這里就出現題主的問題了:換壽衣。



有這些老人,一輩子倔強,自尊心也強,他們不想在去世後讓人看見自己的身體,於是就會自己還沒咽氣前,或者自己換上,或者讓子女幫忙換上。

這樣就可以避免被別人看到了。

當然了,大多數自己是換不了的,老人去世前大多糊塗或者恐懼,他們沒能力也沒那個心情去換衣服,多由這些婦女來完成。

其實,人死如燈滅,為老人換壽衣是件非常嚴肅的事,沒有人笑話,更沒有人說胡話。

最後,等到停靈結束,到了要出殯發喪那一天,臨出殯前,還得去廟里,這叫「起魂」,意思是把押在廟里的老人魂再請回來,隨著老人屍體一起入土為安。



殯葬風俗非常嚴肅和繁復,而且不容出差錯,都是有經驗的人來操持這種事。

一代人老了後,年輕一代還得出現這樣的操持人,送走一代,再來一代。如此循環,生生不息,村莊由此延續,村民由此傳承。

這種風俗,現在已經很少了。上個世紀50年代以前,人老了都要提前做好棺材,准備好壽衣。有些老人在快去世的時候還要自己穿上壽衣。

提前做好棺材,人過六十,兒女們一般都好提前為老人做好棺材。俗話說」六十望棺」,本意是當時人的壽命比較短,人到六十,離死就不遠了。而在農村的風俗中,也有為兒女後代」望官」」望財」的含義。為什麼要提前做好呢?這是三個原因,一是農村人朴實節儉,認為只有自己做的既結實,花錢又少。二是精工細做,當時都是手工操作,做一個棺材需要好幾天時間。臨時做怕來不及。三是,做好以後老人親自看到,心裡感到滿意踏實,反而能多活些時間。當時農村好的棺材,多數由柏木製做。板材厚度3寸以上,做好以後只上底漆,待使用時再刷紅漆。

提前做好壽衣,人過七十就要提前做好壽衣。一般都是里里外外一茬新,從內衣,上衣,褲子,鞋襪,帽子,袍子,那時侯外衣一般都用綢緞,緞子上衣,湖綢袍子。壽衣農村也是自己做,很少去壽衣店買,家裡的婦女們好幾個人也要做好幾天。提前做好壽衣,也是為了老人高興踏實,多活幾年。當然也怕來不及。

王老漢60歲兒子們就准備了上好的柏木棺材。老漢心裡很滿意,放在自家的南屋裡,每年夏天老漢都要在棺材頂上睡幾天。過了七十,兒女們又為老漢准備好了壽衣,比當新郎時穿得還好。老漢把壽衣包好放在衣櫃的最上層,每年都要檢查好次,又怕受潮又怕鼠咬。王老漢過完84歲生日,覺得身體大不如前。這天他把兩個兒子叫到跟前,跟他們說,我這些天老是夢見死去的親人,還有夢中你媽媽也常來叫我,恐怕活不了幾天了。果然,苐三天晚上,王老漢穿好壽衣,安安靜靜地死去了。

問:很多農村老人會在快去世的時候,自己穿上孝衣,這其中有什麼說法嗎?

老人快去世時自己穿壽衣的很少見,但也有。大多是老人快故去時兒子和兒媳給穿上的。

農村人的習俗是,如果是壽終正寢的老人,決不能讓他背著炕走,一定要盡量讓他死在床板上,死在床板上才是真正的修來的好。

那就是在老人快咽氣前,堂屋裡就有人給搭好床板,里房的炕上兒子和兒媳給老把壽衣穿上,然後把老人抬到床板上安頓穩當,老人才咽下最後一口氣,這就是壽終正寢。

老人沒斷氣前身體是軟的,穿衣服好穿,也好抬,老人故去後身體逐漸僵硬,再穿壽衣就不好穿了。

給老人搭的床板有的是兩扇門板,沒有門板的也可以捆七個秫秸把,兩條板凳一搭,頭南腳北蹬後房檐,蓋上蒙簾被,臉用黃紙蓋上,就可以放聲嚎哭了。

說老人自己穿上壽衣,那是在大年三十晚上,七八十歲的老人覺得自己不久於人世,就把提前做好的壽衣穿在身上,坐在房山炕尾的煙囪根處,等著新舊年交替,老人們認為,只有三十晚上穿上壽衣坐在煙囪根處,才能通達望鄉台,這身壽衣才屬於自己,否則到了陰間閻王見到的還是平常的裝束,壽衣根本沒帶過去。

我姥姥去世時已經84歲了,她在70多歲的時候,就張羅著給自己做好了壽衣。農村有句俗話: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她可能是為自己七十三歲的坎兒做准備吧。她做壽衣所用布料棉花,都是自己她親自置辦的,所有的壽衣,都是她本人親手縫制的。壽衣做好以後,就一直存放在她自己的一個箱子里,別人根本見不到。

我姥爺去世的早,我對姥爺的印象一點都沒有,但是我姥姥的音容相貌我始終都沒忘。我姥姥七十三歲平安度過了,可是七十四歲的時候,卻得了偏癱,在床上足足度過了十年。

她隔壁的鄰居是她的表姐妹,她們老兩口獨自生活,我記事的時候,老頭也是癱瘓在床的,都是由老太太自己侍候的。一年冬天,老太太忽然去世了。她晚上睡覺的時候還好好的呢,中午的時候,老太太的兒子過來看她們,才發現老太太已經去世多時了。由於老頭癱瘓,一動不能動,只能眼看著老太太去世了,他想喊人,卻只能發出微弱的聲音,冬天都關緊了門窗,誰能聽得到啊!

姥姥聽說以後,自然是大哭一場。她說,她的表妹昨天過來和她嘮嗑的時候,她就覺得有些不對,她表妹說話有些和平常不一樣,她已經感覺到不好了,可是卻沒想到會這么快,而且還死在了炕上,活著已經夠遭罪的了,死後還得背著炕,這是上輩子造了多大孽啊!

姥姥自從她表妹死後,精神也變得很低迷,食慾很差。吃的少身體自然就越來越弱,以前自己還能翻身,也能坐起來。後來就全靠別人侍候了。她的屋裡也漸漸的多了一種怪怪的味道,我也慢慢的不喜歡去她的屋裡了。可是每次母親帶我過去,都逼著我在姥姥的屋裡呆一會,我只是停留一會兒後,就想方設法的逃去舅舅的屋裡,去和表哥表姐們玩了。

姥姥84歲了。有一天我母親在我放學的時候,就接上我去了姥姥家。這天姥姥家的人很多,舅舅和大姨家的人都在,我們家的人也都來了。但是氣氛上也沒看出有什麼異常,我們這些孩子聚在一起,都是特別興奮,很快的就瘋狂的玩在一起了。

晚飯是在姥姥的屋裡吃的,據說是姥姥要求的。姥姥的炕上地下都放上了桌子,一大家子就擠在姥姥的屋裡吃了一頓飯。舅母給姥姥做了一大碗疙瘩湯,姥姥卻一口沒吃,只是邪靠在捲起來的行李上,看著我們吃。舅媽見姥姥實在不吃,就把疙瘩湯分給了我們幾個孩子,那疙瘩湯真挺好吃,我到現在還記得那個味道。

晚飯後,我們這些孩子都跑出去玩了,一直到九點鍾左右了,我母親還沒叫我回家去,每天這個時候,我們可都早就回去了。我都有些困了,剛想去叫母親回家,忽然聽見姥姥的屋裡傳來一片哭聲,還夾雜著媽媽、媽媽的叫喊聲。我們這些孩子都楞了一下,隨後就趕緊跑了過去。

我們跑到姥姥的屋裡,看見姥姥已經躺在地上的一個門板上了。她全身穿著青衣青褲,頭戴青布帽,腳穿青布鞋,閉著眼睛,嘴微張著,已經過世了。大人們見我們這些孩子突然擠進來,急忙把我們趕了出去。我們站在院子里,看著大人們急匆匆的忙這忙那,女人們都哭哭啼啼的,有些不知所措了。這會兒倒是都老實了。

過了一會,舅媽過來把我們領回她家的屋裡,讓我們趕緊睡覺,今天誰都不能回家睡覺了,由於發生了這么大的變故,我們這些孩子也老實了許多,都默不作聲的躺在那兒,很快的,我就進入了夢鄉。

天還沒有大亮,我們就被喊了起來,母親們過來給我們戴上了孝布,讓我們來到院子里,原來姥姥已經入殮了。院子里已經擺放了一口紫紅色的棺材,棺材前面擺著供品,一個泥盆里正燒著紙,母親們把我們領到棺材面前,讓我們跪在棺材前磕了幾個頭後,又把我們領到了一邊。不久,就有很多人一起把棺材抬走了,隨後又響起一片女人的哭聲。

後來聽說,那天早上,舅媽發現姥姥醒來時就好像添病了,神智有些不清,嘴裡胡言亂語的,她說的什麼也聽不明白。她讓舅舅去請了村裡的大夫過來。大夫過來看了看,就告訴舅舅准備後事吧,老太太可能要走了。給姥姥喝了點葯之後,到了下午,姥姥似乎清醒了過來,這才讓大家在她的屋裡吃了頓飯,她也借機看看所有的人。

晚飯以後,她讓舅媽把自己的壽衣拿出來,放在了她的身邊。九點的時候,她的呼吸變得紊亂了,她指著自己的壽衣,意思就是讓大家幫她把壽衣穿上。由於穿衣服折騰了一下,穿好壽衣以後,姥姥已經是出氣多進氣少了,大家只好把她抬到地上那塊事先准備好的門板上,放上去後剛把衣服理順,姥姥就咽氣了。

老人在去世前自己能穿上壽衣的很少見,但是,在去世前讓兒女幫著穿上壽衣的很多,據說如果不能在咽氣以前穿上壽衣,以後再穿上的就帶不走了,就只能光著身子上路了。有的老人在去世前可能會有預感,所以會要求子女幫著把壽衣穿上。據說,人死的時候,也不能死在炕上,死在炕上,就得背著炕走,就得始終被炕壓著,永遠都翻不了身。當然,這只是傳說,究竟是不是這樣,我們活著的人,自然是不得而知了。

很多農村老人在快去世的時候,會自己穿上壽衣,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呢?其實這種文化由來已久,不但會讓子孫們幫忙穿上壽衣,甚至還要提前幾年置辦自己的壽衣,棺木等。

喜葬

比如我們在莫言《豐乳肥臀》當中,母親穿上了她婆婆在60歲大壽的時候縫制好的壽衣,她母親還別出心裁,在雙乳處挖了兩個圓洞,讓孩子們吃奶方便。

正常情況下我們的壽衣是死後才穿的,可是很多地方有「喜葬」的傳統,也就是說,人過60之後就是「喜葬」,要和結婚的時候一樣熱鬧,敲鑼打鼓,宴請賓客,給老人穿上,這一輩子都沒有享受過的壽衣。

壽衣由來

壽衣分為帽子、衣褲、鞋襪,至少有3套,套數一般要求單數,不能是雙數,因為雙數意味著成雙成對,還要帶走一人。山東地區對於壽衣特別講究,目前很多老人駕崩的時候,穿上9件套,上5下4。也有5件套的,上3,下2,如果歲數不到是不能享受這種待遇的,所以在壽衣上要減半。

壽衣的由來據說是清軍入關時期流行開來的,清軍入關之後不但要求蓄辮子,而且還要求穿清朝的衣服。但是這些規定沒有包含死者,於是很多人在臨終之時會穿上前朝的衣冠,這一風俗也得以保留下來。



這些壽衣非常講究,要求用棉線織成的布,還要求從被褥到內衣,還有袍子,鞋襪等都要子女親自做,這樣才能凸顯孝順。可是近些年,人們都逐漸喜歡購買成衣,不再親自做。壽衣基本上按照明朝官服來定製的,多以青色為主,也有用紅布做的,寓意為子孫紅火。因為人們相信,老人的魂魄留在祠堂,能夠保佑子孫。此外壽衣不能用紐扣,只能用小布帶,寓意為傳宗接代,後繼有人。

所以從這一套禮儀來看,古時候人們對於壽衣是非常看重的,老人希望自己能夠風風光光地去到另外一個世界,不希望毫無顏面、赤溜溜地見到自己的祖宗。即使在民國末年,兵荒馬亂的時期,很多家庭也會省吃儉用,為老人准備一套壽衣,還有棺木等。

厚葬文化

近些年很多南方地區盛行厚葬,不但在棺木上更加奢靡,在壽衣上也是無所不用其極,甚至穿上了古代皇帝才穿的15件衣服,寓意為九五之尊,而且還要縫制上蛟龍。

如此精心的准備,是子女的心願,也是老人的夙願,所以很多老人在60歲之後就開始准備自己的壽衣,陵墓等,而且時不時會拿出來穿一下,在棺木當中躺一下,試一下是否合身。除非家道中落,或者遇到災年,人們是不願意把自己的壽衣、棺木等進行典當的,壽衣、棺木等寄託著老人對於未來世界的想像。

死後世界的憧憬

我們中國人對於死亡是非常忌諱的,不會在公開場合進行談論,尤其是建國之後,除「四舊」,打到了牛鬼蛇神,同時也消滅了我們對於宗教的敬畏。所以在城市當中,這些經過無產階級無神論教育的新一代人,對於未來世界沒有任何寄託,同時也是臨終之際也是絕望的。

而我們農村當中,「厚葬」不但會蔭及子孫,而且讓老人對來世,對死後的世界有很好的憧憬。

在很多南方地區,比如湖南、湖北等,很多地區甚至還有壽衣展,人們在結合明朝衣冠的時候,還加入了現代 時尚 藝術,除了不能用紐扣,奇數這些規則不變之外,很多壽衣還融入了中山裝、旗袍等元素,看上去不像離去,更像是重生。

所以這也就不奇怪,很多老人對於死亡不但沒有恐懼,甚至還有期待。有些地方老人會讓自己的子孫穿上自己的壽衣,以躲過子孫的「災年」,讓孩子能夠健 健康 康地成長。所以壽衣在他們看來,不但沒有恐懼,甚至是家族當中的鎮宅之寶。因此很多農村老人,在還沒有去世的時候,就迫不及待穿上壽衣,也就不奇怪了。

生老病死,這是人生規跡,不管你是達官貴人還是平頭老百姓,誰都無法改變[暈]!

農村裡只要有七、八十歲的老年人,比較講究的婦女活到這歲數都為自已做好壽衣。我們這里俗稱壽衣是"裝裹衣"和"送老衣"。認為自已做的合身,自已挑選的布料和顏色自已待見,做工仔細穿起來舒服。

如果老人久病在床病情日益加重,病入膏肓湯水不進,有的兒女就幫助老人把壽衣穿上。民間傳說這是"沖一沖″晦氣!啟盼病人迴光返照、棄死回生。提前穿上壽衣,是告訴老人衣服給他穿好了讓他安心,老人如有知覺、知道自已沒有赤裸裸的離開人間,撒手人寰走的舒心。再者這時候身體柔軟不僵硬穿壽衣好穿,穿的舒展。這也是為什麼快去世時穿上壽衣的目的。

但是老人沒有嚥氣就提前穿上壽衣,這樣的例子只佔少數,多數人是斷氣死亡後,一方面通知管事的人到場,另一方面找有經驗的人或者家人給故人穿壽衣。穿壽衣有講究,講穿單不穿雙,穿四件六件壽衣,對家人不吉利,男女一般都穿五件和七件。(內衣,布衫,夾襖,棉長袍)顏色以黑色藍色為主,頭戴帽子;女者穿紅裙大褂棉襖,男女都穿襪子和鞋,內外衣裳均無紐扣。穿好後給亡者嘴裡放枚銅錢叫"噙口錢″,說再轉人世說話穩重,一言九鼎。臉上蓋上白紙,就可以抬到輔有黃底白邊褥子的靈床上,用麻繩梱住雙腳蓋好蒙頭,貢桌上點上長明燈、燃上三根通天香、擺好四個鮮水果盤,四個擺有喂狗餅的盤子,中間弄一口大碗裝滿爐渣灰,插上七棵打狗棒,白事就可以往下進行了。且記!亡者要頭西腳東擺放屍體。

農村人講話"死者為大",為了辦好白事老祖宗留下了很多講究和規矩,但在日新月異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生活發生了翻天復地的變化,一切都是快節奏,所以必須要破舊立新 、吐故納新,以環保、文明、節儉為中心來操辦白事!不管以前有什麼講究說法,老人生前多盡孝,反對死後瞎胡鬧!尊老愛幼人人愛,和諧 社會 渡小康。

我的想法代表你嗎,列位師友?歡迎交流!












人之將死,苟延殘喘之後,有一段時間會非常清楚,精神,也就是所謂的迴光返照。這時,病人就會讓人給他把壽衣穿上,然後照著鏡子擺弄一番,然後闔然辭世。他們為什麼要這么做呢?我想應該出於以下幾個原因吧。

人走到生命的盡頭了,為了衣著整齊的進入另一個世界,他們會感到自己穿上衣服才放心。如果在斷氣後讓別人草草給穿上,弄的前後左右不大妥貼,到了另一個世界,會被人笑話的。

另外,農村還有一個說法,壽衣要在人斷氣前穿上,如果斷氣前沒有穿上衣服,這就是人的魂魄光著屁股走了。赤身裸體去到西天極樂世界,那可就丟了大人了。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人死的時間長了,胳膊腿不能打彎了,衣服就不好穿了,有時要把衣服剪破才能穿上,好好的衣服,怎忍心讓他們給鉸壞呢。

鑒於以上的原因,老人都願意在生前就把壽衣穿上,這樣才會放心的離去。

李大爺是我老家的鄰居,很喜歡跟人開玩笑,平時就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樣。幾年前他患上了肺癌,到了晚期,在了解了自己的病情後,知道了已經沒有多少日子可活了;家人也早就給他准備好了壽衣。

李大爺也是一個開明的人,在快去世的前幾天,他把自己的壽衣穿在身上,要家人扶著從上街到下街轉了一圈,搞得大家又稀奇又害怕。

用他自己的話說,從來都沒有人穿著壽衣在大街上行走過,今天他來讓大家見識一下穿著壽衣的大活人。

像李大爺這樣,在快去世的時候,自己穿上壽衣,我想他的心裡應該是很里悲涼的;這裡面既有他對生命快走到盡頭時的無可無奈何,也有人在臨近死亡時,對人世的留戀心情吧。

這還能有什麼說法,很多農村老人是因為不想過多的麻煩子女們,所以才自己知道自己快不行的時候提前穿上了壽衣!也有可能老人和媳婦之間關系不怎麼好的,所以想著死後不想讓她們幫著穿,有些關系不好的媳婦不一樣能給過世的婆婆穿壽衣。

有些人老人過世之後子女根本就不給他們穿壽衣,只是換了身干凈的衣服,甚至連衣服都不換,用毛巾擦拭逝世老人的臉和頸部就可以了!而幾乎所有的老人逝世之後都希望穿上壽衣,再不濟也能穿上一身新衣服,可是有些子女就是沒有做到這一點。所以有些老人自己准備了壽衣,在自己快不行了的時候囑咐子女或者老伴(老伴未過世的)幫忙穿上,甚至自己珍著還能動的時候就已經自己穿上了壽衣!

我們村裡就有一個老人(老伴已離世),由於和媳婦之間的關系不太好,她沒有女兒,有一次她生了病,覺得自己快不行,所以珍著自己還能動作就自己穿上了壽衣。沒想到的是她過了一段時間好了起來了,之前她的兒子們也帶她到醫院檢查和治療了一段時間,並不是什麼大病之類的,但是病也是挺嚴重的,醫生建議住院治療一段時間再回,可是兒子沒有多少錢給她治療,所以只住了一天就出院了。老人以為自己得了絕症之類的(懷疑兒子瞞著不讓她知道),想著自己必死無疑了,所以就提前為自己穿上了壽衣。

生活在農村的農民朋友,農村老人在去世後會有很多的喪葬儀式,每個地方都不同,每個村子都有他自己的習俗,家中人會請來司儀,讓老人穿上壽衣,一切流程走完之後會將老人下葬,雖然其中村莊的儀式非常的不同,但是唯一相同點老人們都是要穿壽衣的,這是為什麼呢?

據悉,在給去世的人穿壽衣時,老人的親屬要先來個象徵性的試穿。試穿之後用一根沒有秤錘的秤來秤一下,並在人面前說一句:「這是子孫用錢買來的。」表示子孫的孝心。不過說來,壽衣可不是單單穿上那麼簡單,怎麼穿,穿幾件都是有講究的。說來,壽衣的數量通常都是奇數的,上下相差二,如上七下五或上九下七,最多是上十一下九,即穿十一件上衣,九條褲子。

第二個原因是為了表達尊敬。現代人們生活好了,覺得壽衣並不是什麼值錢的東西,但在古代壽衣還是很貴重的,很多普通的百姓都買不起,而子女為老人買壽衣穿,其實就是為了讓老人走的體面一點,這不僅是一種尊敬更被認為是一種孝順。

綜上所述,人死後穿壽衣、辦葬禮,並不是迷信,而是一種對逝者的敬意。其實,在農村還有很多像這樣的習俗,不管是否科學,但都是人們對對於未來生活的美好祝願,以及對長輩們的尊敬。對此,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嗎?

D. 進入民國後服裝發生變化的原因

民國以前,涵江老百姓大多穿「漢裝」(漢族傳統的服裝,俗叫「本地衫」)。

民國時,官紳、富豪人家多穿長衫,迎賓、赴會或參加慶典大禮時外罩「馬褂」。公務人員、教師,男的以穿長衫、中山裝(即中山服)為主,少數穿西裝;女的以穿旗袍或藍色短衫配黑色褶裙為主。男學生穿黑色學生裝,念初中的是黃色童子軍裝,高中是軍訓服裝;女學生穿藍衫黑褲。群眾則穿本地人設計的「本地衫」———男的上衣中間對襟布鈕;女的右開襟布鈕,左為一小塊內衣。「本地衫」所用的鈕,是用小布條縫制的。褲是褲襠上接五寸左右的白布褲頭。小孩子穿的多為開襠褲。男女衣服的布料,春、秋、冬季以棉布為主,包括外來的機織棉布和手織的「土家布」。夏季以薴布(俗叫「夏布」)為主。官紳、富豪人家有名貴的綾、羅、綢、緞、嗶吱、花達呢、香雲和毛織品。貧富之間差別很大。布色隨季節而定,男的以白、黑、灰、藍色為主,女的增加紅、綠、黃等色。婦女愛穿花衫和紅衫,紅衫有水紅、桃紅和大紅的,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有所區別。過去逢年過節和喜慶日子,婦女多穿紅衫。寡婦在未再嫁之前,有不穿紅衫的習俗。

民國時期的成衣業,是個體手工經營的一個行業,俗叫「做衣裳」、「衣裳師傅」、「衣裳店」。除這種小店外,婦女的衣服,往往是家庭能手婦女的副業,尤其富有人家的嫁妝,多是向她們定做的。

全鎮開設的成衣店,先後有四、五十家,多分布在宮下、鑒前、樓下、保尾等地的小街大巷。在民國初期,規模較大的,有王祥泉、建亞等家。至20世紀30年代,又有福州人開設的華新、益海、華興等家,他們多是以自己的名字為招牌的。

開設成衣店的,自己都是會剪裁的,規模較大的,還雇有幫手(俗稱「半師傅」)和帶有學徒,故一般多為三、四人;還有單人店、夫妻店的。(所謂「半師傅」,一般是指沒有負責剪裁的,只是做一些縫紉而已。他們的待遇:每月工資,多的為銀元七、八元,少的為三、四元。其伙食是由店主供應的。)

成衣店所裁縫的衣服,大都以「本地衫」和「中山裝」為主,每套衣服的加工費為銀元三、四角。老人死者的壽衣(俗叫「老衣」),其加工費高一些。福州人所開的成衣店,有洋服部製作西裝。

當時,一年中,只有逢年過節、或冬季、或喜慶之時,才是旺季;其餘都是淡季。造成淡季的主要原因:一、群眾所穿的衣服,大多是由自己裁縫的,是半自給自足社會生活的寫照;二、莆陽民風淳樸節儉,大多數群眾的生活都很貧困,所穿的衣服,往往是「縫縫補補又一年」;三、富家婚娶嫁妝,大多是請師傅到家裡裁縫的。

E. 民國時男人穿什麼衣服

長袍馬褂,洋裝,中山裝,唐裝。

長袍馬褂的男性造型,其實早在清末就有了,不過民國其實並未因其曾經在前朝廣為流行而禁止,相反的,袍褂一直是民國男性的常禮服。

民國18年所定《服制條例》中的「男子禮服」,由於該條例一直到民國92年才廢除,而後也沒公布新的服制條例,所以在一些需要傳統禮服的地方,仍然會穿著袍褂。

民國元年的大禮服(級別高於常禮服袍褂)所採用的就是洋裝,並且在常禮服中也可採用洋裝,其餘各種行政職務的制服,也是採用洋裝,民國主流力量對於洋務的推崇可見一斑。

一般來說,民國略有身份的人,至少都是長袍打扮,而短裝因為行動便利,一般都是社會下層及勞動人民的裝扮。

袍褂不見得非得是名流才可以穿著,但是相對於短裝自然是正式了許多。

中山裝起源眾說紛紜,但是這種極具軍裝風格的服飾,對於當時處於戰時的中國,為了標榜軍中職務,常有領導人穿著。如蔣中正,印象中的他一生似乎都是軍裝打扮,只有在私下生活里才會穿著袍褂,他的西裝形象反而極為少見。

(5)怎麼做老衣旗袍擴展閱讀:

民國時期的服飾風格:

由於當時社會呈現出動盪不定,混亂無序,在這一時期,大量的無法解決的社會問題隨之出現。需要了解著一些社會問題,得應用歷史方法,考察當時人民的社會風尚變化。通過生活細節,可以看到大時代背景下的整體社會狀況 。

民國初年受清朝和西方文化的雙重影響,出現了以廢除傳統服飾為中心內容的服飾改革。男子服出現了從長袍馬褂向中山裝和西裝逐步過渡的趨向,女子服飾變得日益豐富多彩,出現了普及旗袍的趨向。尤其便現在東部沿海港口城市,由於沿海口岸城市較早開放,得風氣之先。

以京師宮眷顯貴為代表而被全國效尤的傳統京派服飾,漸漸失去了領導服飾潮流的優勢,轉而仿效蘇杭、上海。這一現象也表現出了西方文化滲透的方向。全國總體表現在,從東向西男子服飾由大量的中山裝和西裝向大量馬褂長袍的變化。

男子服飾這一變化主要還來源於,清末民初,大批青年出國留學,國內也大辦新式學堂,社會上出現了服裝西洋化得趨勢。各個學堂服飾皆效仿西式。

社會上的西服大致有三類:一類是軍服,包括英美式,俄式,日式軍服,第二類是駐外使館文職官員,買辦商人,留學生所穿的西服。在一類就是日本式的士官服和學生服裝。這些學生裝,是大量留學青年帶回國的。

這種服裝形制簡便,給人一種莊重和充滿活力的感覺,因此,傳入中國後,在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中風行一時。

中山裝是中西合璧的產物,它拜託了中國傳統的寬袍大袖,吸收了西裝的貼身、干練的風格,但又有鮮明的中國特色。給人以一種朴實莊重之感。各個階層皆可以穿,出一定意義上說明了它的活力。

服裝上的差別不僅僅是因為審美觀的不同,其中還有經濟因素和個人生活習慣因素,穿中山裝和西服的人,沿海多於內地,城鎮多於農村。在一,不論城鎮還是農村,沿海與內地,富有者都是衣帽光鮮,穿著入時,窮人則大都維持溫飽而已,穿著也沒法講究,以衣禦寒。

女子服飾的變革主要表現在:隨著清末革命運動和女子解放運動的興起,一些新型知識分子把服飾變革與女子解放聯系起來,認為傳統服飾是束縛婦女的枷鎖,主張予以改革。民國初年,女子衣著特點:首先是取消了服飾上的等級差別,這一舉措無疑不成為婦女解放運動推向成功的訊號。

其次滿族婦女的服裝遭到摒棄。除此之外,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中國婦女服裝改變了傳統的胸、肩、背完全成平直的造型,變得更加稱身合體,並能體現女性的秀體之美。於是旗袍的走向了大街小巷,一時成為時尚的代名詞。

同時還有各式各樣的服裝,可以說是百花爭艷的服飾大潮流,歐洲國家時尚代表的巴黎各種流行服飾在當時應經到上海。上海的交際市場中女裝層出不窮,當時同樣在流行時尚推廣過程中,女裝很安裝有同樣的問題,這也是主要的社會問題。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我們需不需要有國服 (4)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山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馬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唐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