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酒妹和旗袍酒妹是一個人嗎
就是一個人!兩個ip都是淄博,只不過換成九妹就多了一個在貴州有家業的背景。估計是公司運作的網紅
❷ 旗袍起源於中國哪個民族
旗袍的起源
旗袍的起源有人認為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深衣。深衣自春秋戰國至漢代曾為時人所重,後世的袍服或與深衣有著一定的淵源關系。
袍服自漢代被用於朝服,袍服式樣歷代有變制,漢代深衣制袍,唐代圓領襇袍,明代直身,都是典型的寬身長袍,穿著者多為知識分子及統治階層,久而久之蔚成風尚。袍服因而代表的是一種不事生產的上層人士及文化人的清閑生活。寬衫大袍,褒衣博帶,逐漸成為中原地區衣飾文明的一種象徵。
在遼、金、元及清朝等少數民族政權統治時期,合身的袍服都曾一度扮演著服飾的主角,雖然又都經歷或表現出變得寬博的過程或趨勢。清代由於歷時最長且較穩定,故袍服可視為典型服飾。
順治年間(公元1644年),清世祖入關,定都北京,繼而統一全國。隨著政權的初步穩固,開始強制實行服制改革。至此傳統的冠戴衣裳幾乎全被禁止穿戴,相傳千年的上衣下裳的服飾形制只被保留在漢族女子家居時的著裝中。慶典場合不分男女都要著袍,各類袍服名目繁多,有朝袍、龍袍、蟒袍及常服袍等之分。
從字義解,旗袍泛指旗人(無論男女)所穿的長袍,不過只有八旗婦女日常所穿的長袍才與後世的旗袍有著血緣關系,用作禮服的朝袍、蟒袍等習慣上己不歸為「旗袍」的范疇。從順治、嘉慶年間屢次頒布的禁令中,滿族女子違禁仿效漢族婦女裝束的風氣之盛。至清後期,亦有漢族女子效仿滿族裝束的。滿漢婦女服飾風格的悄相交融,使雙方服飾的差別日益減小,遂成為旗袍流行全國的前奏。
清朝後期,旗女所穿的長袍,衣身較為寬博,造型線條平直硬朗,衣長至腳踝。「元寶領」用得十分普遍,領高蓋住腮碰到耳,袍身上多綉以各色花紋,領、袖、襟、據都有多重寬闊的滾邊。至咸豐、同治年間,鑲滾達到高峰時期,有的甚至整件衣服全用花邊鑲滾,以至幾乎難以辨識本來的衣料。旗女袍服的裝飾之繁瑣,幾至登峰造極的境界,此時的清王朝正為挽救危亡,清廷洋務派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救國方略,派遣大批留學生到國外學習。在中國學生最先出現了西式學生的操衣、操帽,洋裝的輸入,提供了評判美的另一種參照系,直接影響社會服飾觀念的變更。日後旗袍演化為融貫中西的新式款型,其受西方影響的改變可說即是由此開始。
1911年辛亥革命風暴驟起,推翻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為西式服裝在中國的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礙,同時也把傳統苛刻的禮教與風化觀念丟在了一邊,解除了服制上等級森嚴的種種桎桔。服裝走向平民化、國際化的自由變革,已經水到渠成,旗袍由此卸去了傳統沉重的負擔。舊式的旗女長袍既被摒棄,新式旗袍則在亂世妝扮中開始釀成。
此時的時裝流行中心早已由蘇、揚移至上海。上海又是婦女尋求解放的重鎮。傳教士、商人、革命黨人競相創辦女學,掀起了一股女權運動浪潮,尋求解放的社會大氣候盪滌著服飾妝扮上的陳規陋習,趨向於簡潔,色調力求淡雅,注重體現女性的自然之美。旗袍最初是以馬甲的形式出現,馬甲長及足背,加在短襖上。後將長馬甲改成有袖的式樣,也就成了新式旗袍的雛形。據說得風氣之先的上海女學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俑者。當時的女學生作為知識女性的代表,成為社會的理想形象,她們是文明的象徵、時尚的先導,以至社會名流時髦人物都紛紛作女學生裝扮。
30、40年代是旗袍的頂盛期,這時出現的改良旗袍又在結構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為稱身合體。旗袍雖然脫胎於清旗女長袍,但已不同於舊制,成為兼收並蓄中西服飾特色的近代中國女子的標准服裝。
❸ 英語介紹旗袍
翻譯如下
旗袍
清統一中國,也統一全國服飾,男人穿長袍馬褂,女人穿旗袍。到了上世紀30年代初,旗袍已經極為流行了。旗袍正以濃郁的民族風格,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的服飾美。棉製旗袍很受歡迎,尤其是那些具有中國傳統圖案和文字的式樣更受歡迎。至二十年代末,因受歐美服裝的影響,旗袍的樣式也有了明顯的改變。旗袍的袖口便逐漸收小,而且綉邊也不像之前那麼寬了。如今中山裝和旗袍已經成為我國男女服裝的代表。
The Qing Dynasty unified China, and unified the nationwide costume as well. By the early 19306, Chi-pao had been very popular. Cheongsam features strong national flavor and embodies beaut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ostume. The cotton cheongsams are selling well, especially the ones with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atterns and characters.At the end of20s, with the influenced of occident, the style of cheongsam changed obviously. The cuff was reced graally, and embroidered border was not as broad as the previous one. Nowadays, Zhongshan Suit and Qipao have become the representatives of Chinese men and women clothing.
❹ 急急~用英語介紹旗袍
Qipao (Ch'ipau) is one of the most typical, traditional costumes for Chinese women. Also known as cheongsam, it is like a wonderful flower in the Chinese colorful fashion scene because of its particular charm.
In the early 17th century in North China, Nurhachi, a great political and military strategist, unified the various Nuzhen tribes and set up the Eight Banner System. Later he led his troops into Beijing and overthrew the Ming Dynasty. Over the years, a collarless tube-shaped gown was developed, which was worn by men and women. This is the embryo of the Qipao. It became popular among the royal palace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mansions of the Manchu nobility. At that time, it was loosely fitted and long enough to reach the insteps. Usually it was made of silk, and embroidered, with broad laces trimmed at the collar, sleeves and edges. The dress empresses of past dynasties wore them. Their style of dress was regarded as the highest of standards for Chinese women for several thousand years.
The only medium to display the elegance of a human body is an elegant costume. Whatever costume a woman wears, in addition to magnificence and nobility, she must have a thirst for elegance or beauty. Perhaps that's the reason why Qipao was born.
In the past, the collar of the costume was made high and tight-fitting to keep warm. Qipao has incorporated this feature, not just for preventing coldness but also for beauty. The collar of Qipao generally takes the shape of a semicircle, its right and left sides being symmetrical, flattering the soft and slender neck of a woman. The collar of Qipao is meticulously made, especially the buttonhole loop on the collar, which serves as the finishing touch. We can't help but admire the designers' artistic originality. The design of the front of Qipao depicts the maturity of women properly, reminding people of the line of a Chinese poem 'A garden full of the beauty of spring can not be prevented from being enjoyed.'
Qipao generally has two big slits at either side of the hem for convenient movement and display of the slender legs of women. Unlike a short-length skirt, the slits of Qipao expose a woman's legs indistinctly when she walks, as if there was a blurred emotional appeal of 'enjoying flowers in mist.'
Qipaos can display Chinese women's modesty, softness and beauty. Like Chinese women's temperament, Qipaos are elegant and gentle.
Like other costumes, the beauty of Qipao comes first. Simplicity is one of its features from the collar, loop, chest, waist and hips to the lower hem, and a Qipao almost varies with a woman's figure. It not only lays stress on the natural beauty of a female figure, but also makes women's legs appear more slender. Mature women in Qipaos can display their graceful refined manner.
Besides its simplicity, Qipao provides designers with vast, creative space: some short, some long, with low, high, or even no collars at all.
Practicality always goes with beauty. Qipaos are worn in both urban and rural areas, its long-standing elegance and serenity making wearers fascinating.
When wearing Qipao, wome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match as a whole; particularly middle-aged or elderly women should do so. Hairstyles, jewelry, socks and shoes should match Qipaos properly in color and design.
Toda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in China, designs or styles of fashions are so dazzling as the stars that the eye cannot take them all in. As a result, people are often at a loss what to choose when facing the vast sea of fashions.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just a golden opportunity for Chinese national costumes to regain their popularity. Fashion culture has become a point of intersection of social culture, reflec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s, social progress and ecational level. It represents people's spirit, living standards and aspirations towards beauty.
❺ 旗袍是起源於我國的那個少數民族
論旗袍的流行起源
世界服裝網 www.csfz.cn 2005-10-09 16:00:25.0
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學術界抑或設計界,旗袍在很多人看來屬中國傳統服裝的當然代表,甚至已經成為中國服裝傳統的代名詞。但是,站在21世紀的高處回首中國悠久的服裝歷史,旗袍真就那麼傳統嗎?從某種意義上說,旗袍從流行之初就註定了它是拖著西化影子的中華國粹。深入考察旗袍流行的起源,不但有助於澄清中國的服裝及設計史實,亦為中國現代服裝設計如何將民族傳統與國際流行交融提供一個生動的範例。
一、旗袍風尚的基本特徵
所謂「旗袍」,指衣裳連屬的一件制服裝(One-piece Dress),同時,它必須全部具有或部分突出以下典型外觀表徵:右衽大襟的開襟或半開襟形式,立領盤紐、擺側開衩的細節布置,單片衣料、衣身連袖的平面裁剪等。盡管有觀點認為旗袍包含清代旗裝的袍和民國女性的袍,但是通常意義上的旗袍一般是指20世紀民國以後的一種女裝式樣。而所謂「旗袍風尚」則更多是從裝扮行為模式和社會群體角度考慮,其基本特徵為:以旗袍為基本品類,在配伍上則具有一件制服裝的特點,下身基本不再配穿可能外露的裙或長褲,在一定的社會群體中風行一時。
二、旗袍風行的起始時間、地點和人群
論及旗袍風尚的起始時間,通常認為在20世紀民國時期,鄭逸梅先生即稱「原來女子在清代穿短衣,不穿旗袍,旗袍在民國後始御之」。至於具體的年份,以往的研究相對比較含糊。周錫保先生和張愛玲女士均以為旗袍的流行在1921年以後,周氏還以1923年的畫報等資料推斷所謂旗袍在其時的上海數十人中不過一二。事實上,以當時上海的新聞界對社會現象敏感程度,一種新式樣的風行必然會引起廣泛的關注,但是在1925年5月以前的如《申報》等報紙上很難查到有關於旗袍的文字,而大量資料為旗袍在1925年的出現提供了佐證。在作為舊帝都的北京,也有記載表明旗袍時尚始於1925年。因此,將旗袍流行的起始時間視為1925年當為合理。
至於旗袍風尚的始發地,應在其時對中國服裝流行影響最為廣泛的上海或北京。盡管旗袍從名稱上望文生義應與滿族人有必然的聯系,而北京的滿族人非但在數量遠多於上海,還在衣著上保持有本族旗裝(Qi Style,也稱滿裝Manchu Style)傳統,且兩地旗袍風尚的起始時間也較為一致,但是,旗袍在當時是一種新派的時興,它與滿族人舊時的袍在穿法上有諸多不同,但卻和西式裙裝頗為類似,以上海在中國唯一的時尚中心地位、西風東漸的先得之地以及追求衣著時興的城市特徵而言,1948年屠詩聘先生斷言旗袍「開始流行於上海,逐漸流入內地」並非虛妄,而許地山先生早在1935年也曾有過類似論述。
關於旗袍風尚的始發群體,有諸多原始記載和研究結論表明為上海的女學生群體。以當時其「女界領袖」的衣著引領地位和對西化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而論,也只有她們才可能是旗袍最早的主要使用者。
三、旗袍式樣的起源分析
關於旗袍的式樣起源已經有諸多的研究。很多結論認為民國旗袍是清代旗裝中的袍的延續,其主要依據為兩者之間形的類似和名的聯想,國外也有將其稱為「Mandarin Dress」。但是,此類推論很難解讀旗袍風尚中棄裙褲而穿襪甚至裸腿的迥異於此前中國傳統的裝扮特徵。事實上,服裝歷史中很多款式的類似純屬巧合,斷言其承襲卻又不盡然。在清代,女式旗裝袍一般稱為襯衣或氅衣,卻很少有旗袍之說。盡管沈從文先生在論述雍正四妃子便服時曾談到其中兩件長袍「已經具有後來旗袍規模」,但本意應該是求得對研究主體的形象說明而非指兩者之間的因襲必然。張愛玲曾將最早的旗袍解釋為1921年女學生對男裝袍的款式借用,但少有論證。還有境外研究認為旗袍的起源是漢裝、旗裝和西方服裝的元素結合,卻又語焉不詳。
作者無意否認旗袍與中國傳統服裝的必然聯系,但是如果仔細考察旗袍的早期時尚,我們會發現它盡管具有中國傳統服裝的部分款式特徵,但並非清代旗裝袍的嫡生,如今被看作國粹的旗袍從風行之初就脫不了西化的胎記。
首先,必須看到傳統的袍在中國女性中的普遍使用曾出現斷層。清代的滿族女性穿袍,漢族女子則主要為褂、襖配裙和褲。盡管滿漢服裝間的區別到清末已很模糊,但民國初年女性穿袍者「極不普遍」。其次,從歷史的沿革角度考慮,自19世紀末起包括服裝在內的部分舊傳統習俗就被有識之士當作妨礙中國進步的障礙,1911年辛亥革命期間廢除了清代的服裝禮儀制度,還發生了短暫的排滿風潮,其後又有「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洗禮,在受西方文明影響最早也最大的上海,復制清代旗裝袍的社會條件似不充分。再從旗袍的使用群體角度分析,旗袍初始的穿用者和最早的倡導者是都市中受西學影響較深的學生等社會群體,她(他)們絕大多數是漢族人,她(他)們的祖先在清初經過流血抗爭才為漢族婦女取得不穿滿式服裝的權利,服裝史上由此有了清代女裝的「漢裝(Han Style或Chinese Style)」和「旗裝」之分,盡管自清末起上海女裝就是西洋東洋、漢裝滿裝兼而有之,但要讓其照搬曾為之唾棄的舊傳統服裝少有可能。由此可見,旗袍與清代旗裝中的袍應該不會有直接的淵源關系。
任何新流行的興起在其偶發性的背後都有必然性。聯系1925年前後的上海女裝時尚,可以對旗袍式樣的誕生作如下解釋:自20世紀10年代起,傳自留學東洋女學生的少有紋飾短衣長裙的「文明新裝」成為新派女性的時髦;馬甲原本是清代以來上海婦女的常用衣類,短可及腰長可至膝,20世紀20年代初時興一種長至小腿的大馬甲,類似旗裝式樣的袍而無袖,有人為求區別也為標榜新奇將它稱為「旗袍馬甲」;至旗袍風行之前,開始有將旗袍馬甲著於褂襖之外而取代裙和褲的穿法,部分研究認為旗袍即脫胎於此;再將日常生活中的旗袍馬甲加上文明新裝中風行的及肘喇叭袖(時稱倒大袖),構成了旗袍最早的流行式樣。
但是,如此僅說明了旗袍本身的形的由來,卻無法解釋旗袍風尚中與舊傳統完全不同的服裝配伍方法,而這恰恰是民國的旗袍和以往傳統衣著習俗之最大區別所在:自清代至旗袍風行之前,無論是漢族還是滿族女性均通過與袍服或上裝相配的裙和長褲將下肢基本遮蓋。而在旗袍的配伍中,除1925年旗袍流行的萌芽期有少量袍中穿褲的記載外,其時尚主流基本為旗袍內不著可能外露的裙及長褲,而是配穿合體的襪,甚至不著襪而裸露小腿。
作者注意到,旗袍與當時的連衣裙等西式裙裝在衣裳連屬的制式和衣裝搭配上均有出奇的相似,包銘新先生也曾將旗袍比喻為中國的One-piece Dress。早在20世紀初,上海已經於華洋雜處中見識並開始寬容地接納了包括西式裙裝在內的西方服裝體系;10年代中期後上海流行跳交際舞(時稱「交際茶舞」),摩登女子穿用的「茶舞服」中就有西式連衣裙;對於部分受西方文明影響較大的女性群體而言,西式裙裝也常為其所用;而且作為旗袍母體之一的文明新裝亦不同於日本和中國傳統服裝,它是西方服裝體系通過日本再迂迴傳到中國的結果,裙已經不是中國傳統的圍系式而改為西式套穿,裙內也不再穿著長褲;加之上海「時髦機器」的城市特性對服裝流行求新求變的訴求,在上海的西式學堂的女學生群體中最早出現了融旗袍馬甲、文明新裝和西式裙的諸多特性於一體的旗袍新流行也就不難理解。旗袍之所以「只不過略仿旗裝,和真正滿人的袍,相去很遠」,其根本原因應在於此,而這又是過去的某些研究較為忽略之處。
四、旗袍稱謂的由來推斷
盡管自清代以來,袍就不是普通漢族女性的日常服裝,在上海只有旗人和少數欲以衣裝獵奇爭艷者穿用,但由於男子的普遍使用,當時的人們對袍並不陌生,而所謂旗袍確實與其在外形上十分類似,將它歸類為「袍」也很合理,何況還有男袍女穿之旗袍起源說。同時,因為漢族男性早在清初就改穿滿式男裝,而旗裝中的男、女袍除大小和裝飾不同外幾乎形出一轍,加上旗袍前身之旗袍馬甲也與旗裝的袍多有相似之處,由此可以理出旗袍與旗裝袍的間接聯系。「旗」字則可從「旗袍馬甲」中得到解讀,「旗袍」稱謂甚至還可能是它的直接衍化。非但如此,較先採納旗袍的又是一個鼓吹男女同權的社會群體,她們不但要通過旗袍摒棄過去婦女上衣下裙兩截穿衣的習俗以改變中國女性的弱勢群體形象,更想無論在稱呼上還是在式樣上都取得和男性一樣使用袍的權利。而且盡管其時的上海已經較為開放,保守思想仍有相當勢力,對西式裝扮和新奇時髦雖然見怪不怪,但在流行的推廣過程中還是阻力重重。新式、樣冠以看似傳統的「旗袍」之名以強調中式模糊西化,也許是為體現五族共和及男女平等的民主思想,更可能是期待以此減輕社會的群體壓力。
五、旗袍流行的美學解讀、消費保證和社會機遇
任何一種式樣要成為時尚,必須為大眾的美學理念所認可、消費相對便利並包容於一定的社會氛圍。風行之始的旗袍是中式表觀下的西化穿用,其既有中國服裝傳統的外觀承襲,但又是西風吹拂下的傳統變異。時尚美好出乎想像的強大力量,渴望和想往包括服裝流行在內的西方文明的社會風氣,加上民眾重視衣飾的習俗和傳統服裝製作業的基礎,以及北伐革命風起雲涌的時代背景,終於成就了旗袍的在中國的全面流行。
對於旗袍時尚的美學解讀,盡管有觀點認為其在於類似西式審美所嘉許的人體曲線顯露,但事實上旗袍風尚仍體現了中國傳統審美的潛意識並構成了具有中國20世紀前期的時代特徵的新的衣飾美學觀⒂。早期的旗袍依然是傳統的平面結構,其連身通袖強調的還是手臂下垂時傳統美人的溜肩,腿也只在袍衩間得到意念上的完整;盡管旗袍在胸臀的最大處是合體的,但由於沒有橫向腰線分割和胸腰省道,腰部雖通過邊縫內收但仍具相當的寬松度,在順暢的廓形下,胸的突顯依然較西式服裝為弱,而東方人種臂的扁平卻被忽略;至於纖腰則是概念想像的必然,身段婀娜者自不必說,即便是腰變粗腹顯贅穿上旗袍仍有臆想中的苗條,最多隻是使袍在腹前有一個不明顯的凸出曲面,反而顯出中國傳統式的「富態」,這使得旗袍無論二八佳麗或六十年紀均相適相宜。如此構成的旗袍非但中國的女人喜歡它,即便男人也欣賞它,老派人物接納它是因為其有傳統的服裝表徵和審美意趣,西式因素的融入又迎合了當時所必需的開明 ;新派人物歡迎它則著眼於其中西交融的衣著方式,還具有緊跟西方的流行感和一個完全中國味道的名字。而旗袍對於服飾配伍的中西包容又體現出不同社會群體的審美偏愛。
由於早期旗袍的結構和傳統服裝脈絡相承並不復雜,同時其簡練的廓型和局部裝飾又對材料具有極大的兼容性,服裝製作因人而異相當便利,這使得旗袍的風行在物質上成為可能。旗袍可以到弄堂口胡同旁的裁縫攤或把裁縫請到家裡量身而制,如果付不起工錢則乾脆自做自穿或請人幫忙,而當時的時裝店通常只賣西式服裝,至多有一兩個櫃面承接那些不滿意江湖裁縫又不願自己動手的富家女子的旗袍定做。盡管其時並沒有設計師的職業分工,但是具有優秀服裝傳統的中國女性特別如上海的時尚民眾,將其流行主張通過裁縫之手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現代概念中的設計行為。正是由於旗袍的這種泛設計性使旗袍看似大同小異但有著豐富的局部變化,進而造就了旗袍個性充沛的風尚流行。
20世紀20年代的中國社會背景為旗袍的風行提供了有利時機。北伐革命的隆隆炮聲和婦女解放的陣陣口號,成了作為新女性的標志之一的旗袍為社會接納乃至贊許的最好理由。社會各界特別是商業功利驅使下的紡織廠、服裝店等則對旗袍時尚的推波助瀾。婦女特別是城市女性的時髦天性也使旗袍加速進入百姓衣裝生活。自1927年以後,旗袍的流行逐漸由城市向鄉村推廣,至20世紀30年代,旗袍已經取代上衣下裙而成為中國女性的主要服裝品類。
六、結論
旗袍風尚是中國服裝傳統的西化變異。它起始於1925年上海的女學生群體,1927年後風行全國。早期旗袍的式樣融合了旗袍馬甲和文明新裝的特點,同時又結合了西式裙裝的配伍形式,構成了既有西方流行的影子而不同於中國傳統袍服、又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和時代象徵的新的時尚流行和服裝審美,並被現代人視為20世紀中國衣著傳統的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設計典範。鑒於旗袍風尚與以往袍服的區別,可將「旗袍」作為20世紀20年代以後的全部具備或部分突出如右衽開襟、立領、盤紐、擺側開衩等局部特徵的一件制女裝的專門指稱,而將此前旗裝中的袍稱作「旗裝袍」。同時,由於境外研究以及英文翻譯對旗袍的表述多種多樣,如「Mandarin Dress」、「Ch'ipau」以及「Cheongsam」等,建議統一以「Qi Pao」指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