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唐裝、旗袍是不是漢服漢服和唐裝的區別是什麼
唐裝和旗袍都是漢服,它們都是漢服的一種,是經過了時代的演變,慢慢改良而來的。而漢服和唐裝是由很大區別的,像是兩個歷史不同、概念不同、文化也有所不同,這兩種服飾雖然都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文化瑰寶,但是本質上還是存在很大差別的。下面我來簡單介紹一下唐裝和旗袍,還有漢服和唐裝的區別:
唐裝是是中國的一種服飾,泛指唐制漢服,它是漢族服飾系統中一種款式,唐裝的特徵是交領、右衽、系帶、無扣或布扣。唐裝的代表代表服飾有齊胸襦裙、唐圓領袍、交領襦裙等。唐裝中的婦女上衣種類一般分為襦,襖,衫三種,其中襦是一種衣身狹窄短小的夾衣或棉衣;襖長於襦而短於袍,衣身比較寬松;襦、襖有窄袖和長袖兩種而唐裝承載了中華民族的染、織、綉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它是一種服飾,同時也是一種傳統文化傳承。
B. 旗袍的由來是什麼
旗袍是我國一種富有民族風情的婦女服裝,由滿族婦女的長袍演變而來。由於滿族稱為「旗人」,故將其稱之為「旗袍」。在清代,婦女服飾可謂是滿漢並存。
清初,滿族婦女以長袍為主,而漢人婦女仍以上衣下裙為時尚;清中期,滿漢各有仿效;到了清代後期,滿族效仿漢族的風氣日盛,甚至出現了「大半旗裝改漢裝,宮袍截作短衣裳」的情況,而漢族仿效滿族服飾的風氣,也於此時在一些達官貴婦中流行起來。
拓展資料: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 ,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 。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 ,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民國20年代之後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裝 ,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
清代旗裝的裁製一直採用直線,胸、肩、腰、臀完全平直,使女性身體的曲線毫不外露。盡管旗袍改於滿族婦女的旗裝,但旗袍並不是旗裝。旗袍是帶有中國特色、體現西式審美、並採用西式剪裁的時裝。旗裝是滿族的民族服飾。
民國旗袍起源的原因,有眾多學者和當時的媒介認為,民國初女子為尋求思想的獨立和女權的解放,效仿男穿子長袍是一個重要原因。
C. 旗袍算不算古裝
不算。清朝的旗裝可以算古裝,旗袍是由旗裝演變過來的,盛行於民國,已經進入近代了,所以旗袍不算古裝。
D. 不得不入手,旗袍裙為何比較好看
旗袍可以突出女性優美的曲線和優雅的外表,同時又充滿濃郁的中國風情。旗袍不僅是一種服飾,更是一種文化。所以旗袍之所以漂亮,是因為它有意境,有韻味,有內涵,有文化。現在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旗袍是中國女性的象徵,充滿濃郁的中國風情。
讓我們從一棟穿著旗袍的鞏俐鎮建築開始。這是鞏俐在1994年戛納電影節上宣傳的電影《活著》。當時她只有28歲,穿著一件綠色天鵝絨的無袖旗袍,優雅性感。綠色天鵝絨旗袍高貴,有強烈的中國風格。當時,國外對中國的了解並不多。參加這次活動的大多數中國女明星都穿著旗袍。旗袍是中國的國粹。
在最近閉幕的第72屆電影節上,電影製片廠的老闆娘金帶著女兒走上了紅地毯。母女倆穿著定做的旗袍尾裙。中國風格的優雅氛圍。44歲的金身材很好,這件旗袍很有氣場。
旗袍能充分展現女性的魅力、搖曳生姿、風情萬種。
5.改良後的旗袍裙更時尚
改良旗袍融合了藝術氣質和生活元素,如水墨畫、青花瓷等富有中國古典元素的圖案,將中國古典文化與現代文明完美融合;而且低調優雅的顏色也很適合日常穿著。雖然現代穿旗袍的女性很少,但現代旗袍中的許多地方仍然保持著傳統的魅力,同時也能體現時尚之美。
看到這個問題,我忍不住笑了。的確,很多人覺得旗袍很好看。但如果真的要講旗袍的美,估計很多人只能想到它的體型和氣質。在這里,我想就旗袍的美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美模式
在你穿上它感受絲綢般的面料之前,你是否對它的圖案感到驚訝?
美線
中國旗袍的肩線和腰線流暢自然,與西式服裝統一,不同於緊身的卡身。它具有那曲線美的東方魅力,這可能是旗袍流傳很久的原因之一。
身體和姿勢美氣質美
喜歡鞏俐的旗袍,每次走紅毯都會穿。看氣質和體態。
旗袍之所以是美,是因為它不僅充分展現了女性曲線的美,而且嚴謹得體地掩蓋了過度的“性感”。回頭看看,嘖嘖!胯是胯,腿是腿,魅力由內而外,無法抗拒。
內在美
旗袍是檢驗女人身材的絕對標准,自信的女人應該有自己的旗袍。每件旗袍都有自己的歲月故事,詮釋了成熟女性知性優雅的一面。它高貴,它迷人,他背後的故事被介紹來接近和探索。這是旗袍的另一個魅力吧。是內美
反正我覺得穿旗袍的女人很有魅力。要有自己的旗袍。我不知道你怎麼看官員。同意就誇我一句!
旗袍最能代表女性李,經過多年的發展和完善,旗袍並沒有從日常服裝中被淘汰,而是成為了一種日常服裝。一方面,旗袍可以代表中國,的女性服裝文化,另一方面,旗袍確實是一種可以裝飾女性身材,顯示女性美旗袍非常漂亮的服裝,值得擁有。旗袍雖然不是最日常的穿著,但也是一種宏大的造型。
長款旗袍優雅大氣,每一個微笑都吸引著人們的目光。無論是中袖、短袖還是無袖旗袍,都很好看。哪怕只有一雙高跟鞋,氣質也會立刻出來。
現在有些印刷風格很時尚。穿出街絕對搶眼,回報率100%。
與長款,的旗袍相比,短旗袍可能更時尚,更適合日常穿著。今年,我看到許多年輕的女士穿著出街,旗袍,非常漂亮。
早晚都涼快,穿夾克也好看。基本的毛衣或者西裝外套都可以。穿旗袍最好的方式就是穿手包和尖尖的高跟鞋,這樣最優雅。
這是中華民族的國粹和文化遺產,也是東方美女性的象徵服飾,相當於西方的驕傲服。個人覺得旗袍穿心,不會說話。
E. 你了解古代衣裙嗎華服重現,3款帶你了解中國古代連衣裙之美
如何穿衣打扮,看似是個人的事,卻又從來都不是。服章之美謂之華,禮儀之大謂之夏。衣冠服飾,直接成為“華夏”定義的一個組成部分。一個人的妝容,往往是一個時代,一段歷史文化的表現。
我特別喜歡穿長裙,特別是帶有復古元素設計的長裙,我都是無法抗拒的。總認為只有復古連衣裙才能體現女性的端莊柔美。喜愛之至,以至於選擇看古裝劇的時候,劇中服飾是我判斷該劇是否值得繼續追的標准。
下面,請跟隨我的腳步,帶大家一起了解中國古代連衣裙演變的美。
中國最早的服飾,也是漢服體系的第一款式,叫“衣裳”。上衣下裝,周正莊重,雍容典雅,這是傳統中國的主流審美觀。
春秋戰國之際,出現了一種服裝,名叫“深衣”,其實就是將上衣及下裝合並一起,如同連身服,但是它在裁剪時,依舊先裁出上衣和下裳來,縫制時再將上下相連。古人這么費事,相傳是對衣裳的繼承,也就是遵從祖制。這就是中國古代最早的連衣裙,它體現了漢服的端莊大氣。
旗袍式袍子
如果您也和我一樣喜歡復古元素,那麼,為自己選一身優雅旗袍吧!
F. 古裝款式,分類,漢服大家說說,越詳細越好
一、古代漢服
形制主要有「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上衣下裳」制(上衣和下裳分開)、「襦裙」制(襦,即短衣)等類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朝服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禮服;袍服(深衣)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則為婦女喜愛的穿著。普通勞動人民一般上身著短衣,下穿長褲。
漢服的款式雖然繁多復雜,且有禮服、常服、特種服飾之分,但是仔細分析,根據其整體結構主要分為三大種類。
1.第一種是「上衣下裳」相連在一起的「深衣」制。上下連裳制最典型的就是深衣。因為它上下相連,「被體深遂」,稱之為深衣。包括直裾深衣、曲裾深衣、袍、直裰、褙子、長衫等,這類屬於長衣類。
深衣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上衣和下裳分開裁剪,在腰部相連,形成整體;上下連裳,在裁剪上就是分別裁好上衣和下裙,然後再縫綴在一起,最後衣服還是一體的樣式。衣服縫成一體是為了方便,但上下分裁則是為了遵循古制傳統。
深衣男女均可穿。即被用作禮服,又可日常穿著,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服飾。它也是君主百官及士人燕居時服裝,燕居指非正式場合,屬於休閑類服飾。深衣普及率很高,流傳的時間有三千多年,從先秦到明代末年,並逐漸形成了深衣制。
2.第二種是「上衣下裳」分開的「深衣」制,包括冕服、玄端等,是君主百官參加祭祀等隆重儀式的正式禮服。顧名思義是分為上身穿的和下身穿的衣物。華夏服飾自古以來,崇尚上衣下裳,並規定「衣正色,裳間色」,也就是說,上衣是顏色端正而且純一,下裳則色彩相交錯。
這種方式好比是「天玄地黃」,因為天是清輕之氣上升而成,所以用純色,地是重濁之氣下降而成,所以用間色。
3.第三種為「襦裙」制,主要有齊胸襦裙、齊腰襦裙、對襟襦裙等,實際上也屬於上衣下裳制,但是,這種方式沒有很多的禮儀規定,一般是用於常服的。襦裙也是上下分裁的服制最大的反映。「三面梳頭,兩截穿衣」成了傳統女子的服飾特點的描述 。
漢服的款式以交領(兼有圓領、直領)右衽為主要特點,無口、系帶,寬衣大袖,線條柔美流動,飄逸靈動。而交領有衽是貫穿始終的靈魂所在。漢服的裁剪方法一直採用平面裁剪。沒有省道和肩斜,且用料一般都大於覆蓋人體的最小需要,所以無論是秦漢的大袖衣還是明朝的大袖衫,其袖長遠遠長出手臂,袖肥甚至在穿著後寬到及地。
二、元朝服飾
元代的服裝制度與遼金宋相似。元代是由蒙古人統治,所以元代的服飾也比較特別。蒙古人多把額上的頭發弄成一小綹,像個桃子,其他的就編成兩條辮子,再繞成兩個大環垂在耳朵後面,頭上戴笠子帽。元代人的衣服主要是「質孫服」是較短的長袍,比較緊、比較窄,在腰部有很多衣褶,這種衣服很方便上馬下馬。
元代的貴族婦女,常戴著一頂高高長長,看起來很奇怪的帽子,這種帽子叫做「罟罟冠」。她們穿的袍子,寬大而且長,走起路來很不方便,常常要兩個婢女在後面幫她們拉著袍角,一般的平民婦女,多是穿黑色的袍子。
男服服飾:冕服: 天子袞冕服、皇太子袞冕服。公服:行禮時百官所穿的。常服:元代上層主要服裝。元朝留辮束發。元朝並沒有完整的冠服制度。蒙古人入主中原後仍保持其生活習俗,但同時又受漢族的影響,服飾日趨華麗。
元代服裝以長袍為主。官員和士庶的日常服裝多為窄袖長袍。另外,在元代大宴活動中,天子百官要穿統一顏色的服裝,稱為「質孫服」,據古籍記載,天子的質孫服款式繁多,冬服有 11 種,夏服有 15 種。
這個時期的婦女也穿長袍,而漢族婦女則以襦裙為主。由於蒙古民族的風俗習慣影響,在元代,男子流行留辮發和髡發,其特徵是先用刀剃開兩道直線,腦後頭發全部剃去,左右兩側留出辮發或隨意散落披肩。
三、清代旗裝
戲曲演出中的清代服飾。康熙年間已有清裝在戲曲舞台上出現。如孔尚任的《桃花扇》,其最後一出《余韻》,劇本註明:「副凈時服扮皂隸暗上」。「時服」就是清朝服裝。這出戲在康熙三十九年(1700)由金斗班首先演出。
戲曲運用清裝是受到過許多限制的。乾隆年間曾禁止「演學本朝服色」的戲演出(見江西巡撫郝碩奏摺,《史料旬刊》第22期)。嘉慶年間也發生過副憲下令奪優人冠珊瑚頂的事件,認為優人褻瀆朝廷「名器」(焦循《劇說》)。所以,反映在乾隆末年《揚州畫舫錄》所記的「江湖行頭」以及道光年間平署《穿戴提綱》中,清裝都很少。
清末出現了一批清代故事戲,清裝的增加仍然不多。除了上述的原因外,還由於戲曲的裝扮歷來不注重表現某朝某代的歷史細節的具體性。近百年來保留在傳統衣箱中的比較明顯的清裝,也就是馬褂、箭衣、緯帽等有數的幾種,並且作了不同程度的藝術加工。
在戲曲舞台上,清代故事戲一般並不全按清裝打扮。如《連環套》,黃天霸穿了清裝──箭衣、馬褂,而施世綸則戴方翅紗帽、穿紅蟒,基本上接近於明朝的打扮。就是穿了箭衣、馬褂的黃天霸,也並非完整的清朝打扮,他同時戴的大額子、白夫子盔就不是清裝。少數清裝進入戲曲衣箱之後,也不限於只扮清代人物。
如《穿戴提綱》記載崑腔《昭君》:「二達子」作「時扮黃馬褂」。這里的「達子」是指漢代的匈奴,可知馬褂已成為裝扮少數民族的通用的服飾之一了。用得最多的是楊家將一類戲中的遼邦人物。如京劇《金沙灘》中的韓昌、蕭天佑,上黨梆子《三關排宴》中的楊四郎(遼邦駙馬),都著清裝,戴緯帽,穿箭衣、馬褂。
除了少數民族外,有時漢族也穿部分清裝,如《長坂坡》中的劉備。這就如同戲曲吸收了宋代的直腳襆頭並不只用於宋人,吸收了明代的烏紗帽和補子圓領並不只用於明人一樣,它們都成了戲曲的程式化裝扮的造型因素。
(6)旗袍古裝裙怎麼畫擴展閱讀:
文化內涵
漢服是從「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衣裳發展而來。古老的天子六服、王後六服、儒服、劍服位於漢服體系的中心,沿襲四千多年。冕服是漢服的根源,也最能體現「絕地天通」的華夏信仰,更是漢人千年來祭神祀祖,與天地交通的吉服。
天子六服和王後六服相加不僅象徵天之大數十二,也分別代表乾坤天地、三辰五行之天道,以分別代表了漢服的兩種基礎服制——衣裳制和深衣制。
孔子在姬姓魯國衣逢掖之衣,來自周公的燕居之服,長居宋國則冠章甫之冠 。「章甫之冠」指的是一種殷冠,周朝叫委貌冠或緇布冠,治理朝政所冠 。莊子則提到了儒服以及武士之服劍服 。因此儒服又成為後世的道袍。因此儒服和劍服成為華夏王朝文武百官的法服,也是士大夫和武士的漢服基本服制。
漢服是漢民族傳承四千多年的傳統民族服裝,是四書五經中的冠服系統,以儒家經典《詩經》、《尚書》、《周禮》、《禮記》、《易經》、《春秋》,大唐《開元禮》、二十四史輿服志和其他經史子集為基礎繼承下來的禮儀文化的必要組成。漢服體系展現了華夏文明的等級文化、親屬文化、政治文化、重嫡輕庶、重長輕幼以及儒家的仁義思想。
在中國古代的宗法文化背景下,服飾具有昭名分、辨等威、別貴賤的作用,為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嘉禮的禮服。除去國家大事的禮儀,普通漢人的家禮包括冠婚喪祭四禮。四書五經對漢服禮服有詳細的描述。
漢族服飾幾千年來的總體風格是以清淡平易為主,講究天人合一。漢族古代的袍服最能體現這一風格,這種袍服的主要特點是寬袍。大袖,褒衣博帶。從漢代的帛畫和魏晉隋唐遺留下的一些人物畫中窺其神貌之一二——形制簡單的漢裝大衣附著在不同體態的人物身上頓時具有了一種鮮活的生命力,線條柔美流暢。
袍服充分體現了漢民族柔靜安逸和嫻雅超脫、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審美情趣。
以最典型的深衣為例,其形制必須符合「規、矩、繩、權衡」。深衣的下擺所用布帛共12幅,以應一年有12月之意,體現了強烈的法天思想,衣袖呈圓弧狀以應規,交領處成矩形以應方,這代表做人要有規矩,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衣帶下垂很長,一直到腳踝,代表正直,下襟與地面齊平,代表權衡。包含很多儒家思想。當人穿上漢服,自然就會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由此可見,漢服里蘊涵著相當的文化內涵,受「儒、道、墨、法」等縱橫諸家的哲學思想,倫理道德的影響充分在服飾里體現出來。
追求平和自然,與世無爭,寬厚仁愛的境界,塑造了「漢服」天人合一,飄逸灑脫的風格。「漢服」也體現出穿著者的寬大,隨和以及包容四海的氣度。
同時,漢服與孝文化也有著緊密的關系。如《禮記》規定,父母健在的時候,孩子的冠飾衣緣不應該用白色,如果父親去世了,喪禮完畢之後,別的孩子穿衣就沒有什麼特殊忌諱了,但是嫡子仍不能穿帶顏色的衣服或使用彩色布緣衣邊。另外喪有五服,即:斬衰(cuī)、齊衰(zī cuī)、大功、小功、緦麻。
古裝攝影
古裝攝影屬於藝術攝影中的一部分,多是在影樓或攝影工作室拍攝的。
拍攝時,模特或消費者要換上具有古代(民國以前)元素的服裝,裝扮上相對而言復古的妝面和造型,通過角度、光線、表情、衣服、化妝、背景等等,充分發掘每一位被拍攝者的古典氣質,從而達到復古的效果。
在以往的婚紗攝影拍攝中,古裝攝影占的比重並不大,更多隻是作為主婚紗外的補充,這也是廣大婚紗攝影消費者對此不太重視的原因之一。不過,就當前社會潮流的發展趨勢來看,古裝攝影已經越來越多為廣大新人們所看好,進而成為眾多主題婚照之選,這也使古裝攝影逐漸成為一種新潮流。
G. 歷代古裝的製作方式,製作過程。有圖更好
神話及傳說時代 傳說中的上古帝王軒轅氏黃帝統一華夏部落。在他治下,政治安定,文化進步,國勢強盛,有很多的發明和創作。傳說黃帝的正妃嫘祖首創養蠶制絲織絹,從而發明漢服。嫘祖衣被天下,絲美中華,西周以來,奉為中華母祖,尊為先蠶。遠古時期,服飾的起源出於實用。石器時代後,人們掌握製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方法,發明骨錐和骨針.從而創造原始服裝。約五千年前,人們的生活日趨穩定,產生原始的農業和紡織業,開始用織成的麻布做衣服,後又發明飼蠶和絲紡,人們的服飾日臻完備。
夏朝 夏朝是占木德成天下,尚青色,故服飾用青色夏代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朝代。其服飾帶有鮮明的宗教信仰色彩,確立的上衣下裳的形制上衣代表天,因為天在未明時為玄色,故上衣用玄色,下裳象徵地,因為土地為黃色,故下裳用黃色。夏朝建立了一套以帝王的祭服——冕服為中心的服飾制度,它的形式、色彩、紋樣均源於對天地的尊崇和對乾坤秩序的追求。 商朝 商朝是中國第一個有文字記載的朝代。根據眾多的考古發現,這一時期的漢服基本樣式已經完全成型。這一時期的服裝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上衣和下裳(裙)。袖口較窄,沒有扣子,在腰部束著一條寬邊的腰帶,肚圍前再加一條像裙一樣的「蔽膝」,用來遮蔽膝蓋。這個時期的織物顏色,以暖色為多,尤其以黃紅為主,間有棕色和褐色,但並不等於不存在籃、綠等冷色。只是以硃砂和石黃製成的紅黃二色,比其他顏色更鮮艷,滲透力也較強,所以經久不變並一直保存至今。經現代科技分析,商周時期的染織方法往往染繪並用,尤其是紅、黃等正色,常在織物織好之後,再用畫筆添繪。 商代的服裝形式,採用的上衣下裳制,一般以小袖為多,衣服的長度大多在膝蓋上下。西周以前, 上衣下裳制, 一律做成上下兩截:一截穿在上身,稱衣,襦是短上衣,短衣有兩種,一種齊腰,一種至膝蓋,襦為一般人平時所穿;一截穿在下身,稱裳.衣後的褲褶,襦裙等都是這種服裝的遺制.民間女子著裝大體上與男裝相同,唯於腰下系一圍裙,長不過膝, 稱為襜.。 周朝 周朝以封建制度建國,以嚴密的階級制度來鞏固帝國,制定一套非常詳盡周密的禮儀規范社會,安定天下。服裝是每個人階級的標志,因此服裝制度是立政的基礎之一,規定是非常嚴格的。
周代服飾大致沿襲商代服制而略有變化。樣式比商代略為寬松。衣袖有大小兩種樣式,領子通用交領右衽。不使用鈕扣,一般腰間系帶。 春秋戰國時期誕生了一種重要的漢服---深衣。深衣是直筒式的長衫,把衣、裳連在一起包住身子,分開裁但是上下縫合,因為「被體深邃」,因而得名。深衣延續了漢服交領右衽的特點,在社會上影響很大,不論貴賤男女、文武職別,都可以穿著。裙分為曲裾和直裾兩種樣式,外觀區別在於下身是否有圍繞的線條。這一時期紡織和染色技術已經非常發達,漢服上已經出現很多繁復華麗的圖案。 秦朝 由於生產力的發展,秦漢時期的服飾日益講究,著裝也漸趨華麗。女裝方面有作為禮服的深衣和日常之用的襦裙。深衣一改戰國時期的肥大,轉而形成瘦且窄的特點。裙裾長可及地,下擺一般呈喇叭狀,行走時不會露出腳裸。 衣袖有寬窄兩種形式,袖口大多鑲邊。衣領部分很有特色,通常左右交叉,領口很低,可露出裡衣。勞動女子總是上穿短襦,下著長裙,腰帶長垂。 主要承前朝影響,仍以袍為典型服裝樣式,分為曲裾和直裾兩種,袖也有長短兩種樣式。秦代男女日常生活中的服飾形制差別不大,都是大襟窄袖,不同之處是男子的腰間系有革帶,帶端裝有帶鉤;而婦女腰間只以絲帶系扎。秦漢以黑色為尊貴之色,衣飾也以黑色為時尚顏色。 漢朝 漢代曲裾深衣不僅男子可穿,也是女服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服式。這種服裝通身緊窄,長可曳地,下擺一般呈喇叭狀,行不露足。衣袖有寬窄兩式,袖口大多鑲邊。衣領部分通常用交領,領口很低,露出裡衣。 漢代窄袖緊身的繞襟深衣幾經轉折繞至臀部,用綢帶系束,繪有精美華麗的紋樣。男女均可穿著。在西漢時就出現,不能作為正式的禮服。隨著服飾的日益完備,褲子形式得到改進。由於內衣的改進,曲裾繞襟深衣已屬多餘,至東漢以後,直裾逐漸替代深衣。 上襦下裙的女服樣式,在戰國時代已經出現。漢代的襦裙樣式,一般上襦極短,只到腰間,而裙子很長,下垂至地。襦裙是中國婦女服裝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自戰國直至明朝,前後二千多年,盡管長短寬窄時有變化,但基本形制始終保持著最初的樣式。漢代的染織工藝有著飛躍的發展,染織工藝的進步是漢代服裝質量得以提高的基礎。 魏晉南北朝 風流名士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誕而風流自賞。這一時期男子都以寬衫大袖,褒衣博帶為尚。衫和袍在樣式上有明顯的區別,照漢習俗,稱為袍的袖端當收斂,並有祛口,袖口寬敞。 婦女服裝承襲秦漢的遺俗,並吸收少數民族服飾特色有所改進,特點為:對襟,束腰,衣袖寬大,並在袖口、衣襟、下擺綴有不同色的緣飾,下著條紋間色裙,腰間用一塊帛帶系扎。衣身部分緊身合體,袖口肥大,裙為多折襇裙,裙長曳地,下擺寬松。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雜裾服 :這種服裝與漢代相比,已有較大的差異。在衣服的下擺部位,加一些飾物,通常以絲織物製成。其特點是上寬下尖形如三角,並層層相疊。另外,由於從圍裳中伸出來的飄帶比較長,走起路來,如燕飛舞。到南北朝時,這種服飾又有了變化,去掉了曳地的飄帶,而將尖角的「燕尾」加長,使兩者合為一體。
褲褶的基本款式為上身穿齊膝大袖衣,下身穿肥管褲。這種服裝的面料,常用較粗厚的毛布來製作。穿褲和短上襦,合稱襦褲,但封建貴族必須在襦褲外加穿袍裳,只有騎馬者、廝徒等從事勞動的人為了行動方便,才直接把褲露在外面。封建貴族是不得穿短衣和褲外出的。到了晉代這種習慣才有所改變。南北朝的褲有大口褲和小口褲,以大口褲為時髦,穿大口褲行動不便,故用錦帶將褲管縛住,又稱縛褲。
隋唐 隋唐服裝都表現其開放的思想、開拓的精神,反映鮮明的時代性和強烈的民族性,襦裙是唐代婦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唐初,婦女的短襦小袖,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以絲帶系扎。披帛,又稱「畫帛」,通常輕薄的紗羅製成,印畫圖紋,二米以上,用時將它披搭在肩上,並盤繞於兩臂之間。唐代婦女,以體態豐腴為美。裙子的寬度比隋末唐初時要肥大的多。 圓領式樣很早便出現,到隋唐才盛行為官式常服。延續了唐,五代,宋,明,並對日本,高麗等國產生很大的影響。唐代男子以襆頭袍衫為尚。襆頭稱袱頭,是在漢魏幅巾基礎上形成的一種首服。唐代後,人們在襆頭裡面增加了一個固定的飾物,名為「巾子」。其形狀各個時期不同。除巾子,襆頭的兩腳有許多變化,晚唐五代,已由軟腳改變成左右各一的硬腳 即便是在其最盛行的唐朝,也多局限於以長安為中心的地區,以及官員,皇室成員之中,而在如吳越地區以及普通百姓之間,則以大襟右衽交領這種漢服為主。唐代官吏,除穿圓領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場合,仍穿禮服。禮服的樣式,多承襲隋朝舊制。圓領漢服和交領漢服一樣,是漢民族服飾的重要組成部分。 盛唐以後,胡服的影響減弱,女服的樣式日趨寬大。中晚唐時期一般婦女袖寬四尺以上。中晚唐的貴族禮服,一般多在重要場合穿著。穿著這種禮服,發上簪有金翠花鈿,又稱「鈿釵禮衣」。大袖衫裙樣式為大袖、對襟,佩以長裙、披帛。以紗羅作女服的衣料,是唐代服飾中的一個特點,這和當時的思想開放有密切關系。 宋朝 宋代服飾總體來說可分官服與民服兩大類。官服又分朝服和公服。朝服用於朝會及祭祀等重要場合,皆朱衣朱裳,佩帶和襯以不同顏色和質地的衣飾,還有相應的冠冕。公服是官員的常服,式樣是圓領大袖,腰間束以革帶,頭戴襆頭,腳穿革履或絲麻織造的鞋子。庶民百姓只許穿白色衣服,後又允許流外官、舉人、庶人可穿黑色衣服。但實際生活中,民間服色五彩斑斕,根本不受約束 宋代一般婦女所穿服飾有襖、襦、衫、背子、半臂、裙子、褲等。婦女以裙裝穿著為主,但也有長褲。婦女的穿著與漢代相似,都是瘦長、窄袖、交領,下穿各式的長裙,顏色淡雅。襦和襖形式比較短小,下身配裙子。顏色常以紅、紫為主,黃次之。宋代的襦裙樣式和唐代的襦裙大體相同。身上的裝飾並不復雜,除披帛,只在腰間正中部位佩的飄帶上增加一個玉制圓環飾物,主要是為了壓住裙幅,使其在走路或活動時不至會隨風飄舞而影響美觀,史書所稱的「玉環綬」,就是這種裝飾。
宋朝流行褙子,長袖、長衣身,腋下開胯,即衣服前後襟不縫合,而在腋下和背後綴有帶子的樣式。腋下的雙帶本來可以把前後兩片衣襟系住,宋代是垂掛著作裝飾用。穿褙子時,在腰間用勒帛系住。領型有直領對襟式、斜領交襟式、盤領交襟式三種,以直領式為多。斜領和盤領二式只在男子穿在公服裡面,婦女都穿直領對襟式。宋代女子所穿褙子,初期短小,後加長,發展為袖大於衫、長與裙齊。 元朝以長袍為主。官員和士庶的日常服裝多為窄袖長袍。大宴活動中,天子百官穿統一顏色的服裝,稱「質孫服」。 元代婦女服裝分貴族和平民兩種衣。貴族多為蒙古人,以皮衣皮帽為民族裝,材料多為貂鼠皮和羊皮。多為寬大的袍式,衣袖形似燈籠,袖口窄小,袖身寬肥。這種袍式肩部裝飾十分華美。面料質地十分考究,採用雲錦、茸類及毛氈織物,顏色多為紅色。 明朝 明代服飾儀態端莊,氣度宏美,是華夏近古服飾藝術的典範,當今中國戲曲服裝的款式紋彩,多采自明服飾。明代的章服衣冠更豪奢,織綉技藝邁向頂峰,文化內涵更豐富。棉花為服裝的主要原料。明代女裝上衣拉長,露裙縮短,以圓領為主。裙邊有綉邊,裝飾作用。女子冠服制度更完備。有一種特殊式樣的帔子,其形美如彩霞,名「霞帔」。與「鳳冠」一起成為最具代表性的貴婦禮服,一般的平民女子,在出嫁時穿戴鳳冠霞帔。 明代上襦下裙的服裝在年輕婦女中間,加一條短小的腰裙便活動。上襦為交領、長袖短衣。裙子的顏色,初尚淺淡。裙幅初為六幅,後八幅,腰間有很多細褶,行動輒如水紋。明末,腰間的褶襇變密,每褶有一種顏色,微風吹來,色如月華,故稱「月華裙」。 腰帶上掛一根以絲帶編成的「宮絛」,中間打幾個環結,然後下垂至地以壓裙幅,作用與宋代的玉環綬相似。 官員戴烏紗帽、襆頭,身穿盤領窄袖大袍。「盤領」即一種加有圓形沿口的高領。這種袍服是明代男子的主要服式,不僅官宦可用,士庶也可穿著,只是顏色有所區別。明朝建國二十五年以後,凡文武官員,不論級別,都必須在袍服的胸前和後背綴一方補子,以示區別。這是明代官服中最有特色的裝束明代穿公服其制為盤領右衽,袖寬三尺。袍服所用的紋樣及顏色,因級別而異。以上服飾,與展腳襆頭搭配,多用於重大朝會。
清朝 清朝入關後,衣袖短窄,素樸肅穆的滿族旗裝在服飾中取得了統治地位。特點為用料節省、製作簡便、穿著便利。,清朝旗袍多為圓領,衣扣均在右側,一般為五粒。衣袖、衣身平直,在襟邊、領邊和袖邊都飾有寬邊花紋,整體看來較為保守。不同時期的旗袍個性特徵的。清代男子服裝主要有袍服、褂、襖、衫、褲等。有一種為「馬甲」或稱「坎肩」,男女皆著。一般穿在裡面, 樣式較窄小。一種多鈕扣的馬甲,四周鑲邊,正胸釘一橫排鈕扣,共十三粒,俗稱「一字襟」馬甲,或稱「十三太保」。清代禮服一般無領,穿時需在袍服上另加一硬領。春秋用淺湖色緞,冬用絨或皮,稱「領衣」,形似牛舌,俗稱「牛舌頭」。質料用布或綢緞,前為對襟,用鈕扣系之,束在腰間。還有一種形似菱角,上面綉以紋樣,多用於官員朝服。 漢族婦女服飾,初期仍如明末。不斷的演變後形成一代特色。凡後妃命婦, 用鳳冠、霞帔。普通婦女除婚嫁及入殮時「借穿」一下這種服飾外,其它場合以披風、襖裙作為禮服。袍衫(旗袍)也深受漢族婦女的喜愛,不過滿族的女裝沒有漢族的寬大。滿族女裝一般為窄而瘦長,多在外面加坎肩。 民國時期 民國初年的男子服飾,主要採用馬褂、長衫。用作禮服的馬褂、長衫,在款式、質料、色彩及具體尺寸上都有一定的格式。在初春或深秋之季,常在長衫上加著一件無袖馬甲,以代馬褂。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喜歡穿一種簡便的西服,被稱為「學生裝」。穿著這種服裝,能給人以莊重、儒雅之感。孫中山先生當年十分喜歡穿著這種服裝,稍作改制,後流傳開來,被尊稱為「中山裝」。 婦女服飾的最大特點是普遍穿著旗袍。從20年代起,旗袍開始在上海普及並逐漸傳到各地。但旗袍在款式上還沒有從清末旗裝中脫胎出來,至20年代末,受歐美服裝影響,旗袍的式樣明顯變化。發展到30年代,旗袍款式在傳統的基礎上廣泛吸取西服特點,不斷創新,不斷變化。旗袍變化先是流行高領,轉而又流行低領,袖子的變化也是如此,時而流行長袖;時而又流行短袖,。至於旗袍的長度,更有許多變化,曾經流行長式,;後來又改為短式,。 總的說來,各朝代的服飾是不斷發展的,它們的特點鮮明各異,體現了不同朝代的文化特點以及人們的審美觀念,也體現出不同時期人類的智慧。由於民族和地域的關系,每一個朝代的服飾都融入不同的特色,所以才使得中國文化如此絢麗多姿、豐富多彩,爭奇斗艷。徜徉在這些千姿百態,美不勝收的中國古代服飾中,我們更加體會到中國古代文化的底韻和內涵,博大與精深。真可謂是「此衣只應天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