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旗袍是中西合璧的產物嗎
首先,從民族融合的角度來說,旗袍是滿漢結合的產物。旗袍一開始也沒有像現在這樣曼妙生姿,穿上後可以讓女性變得婀娜多姿。它是從滿族女人所穿的長袍演變而來的。清朝早期婦女的服飾可謂「滿漢並存、滿族 婦女以長袍為主,漢族婦女仍以上衣下裙 為時尚。從清代中期開始,滿漢服飾相互效仿,後來這種相互效仿的風氣越來越重,旗袍在滿漢服飾的相互融合中不斷得到發展。
其次,從文化融合的角度來說,旗袍也是中西合璧的產物。1840年以後,中國被迫打開國門,西風東漸,許多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上海這樣的大都會,因華洋雜居,服飾也發生著潛在的變革。當時的上海是婦女尋求解放的重鎮。傳教士、商人、革命黨人競相創辦女學, 掀起了一股女權運動浪潮,尋求解放的 社會大氣候滌盪著服飾裝扮上的陳規陋習,女裝趨於簡潔,色調力求淡雅,注重體現女性的自然之美,於是旗袍日漸流行。當時的女學生作為知識女性的代表, 是社會的理想形象、文明的象徵和時尚的 先導,以至社會名流、時髦人物都紛紛作女 學生裝扮。20世紀30、40年代,旗袍在汲取西式裁剪方法的基礎上改良了式樣,使其更為合體。
久而久之,旗袍就演變成了今天 的樣子。所以,旗袍是滿漢結合、中西合璧的產物。
『貳』 旗袍是如何演變而來的
從滿族古老的服裝演變而來的。
第一,旗袍。
旗袍在最近的這些年,逐漸的演變成了國服,1984年的時候是指定的女性外交人員的禮服,而1990年的時候,我國舉行的各種國際大型會議都使用旗袍作為禮儀服裝。2014年被選為了中國國母出席其他國家時,與其他國家的各領導人夫人會面時穿的禮服。
『叄』 旗袍的起源是怎樣的 [民風民俗]
旗袍起源於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穿的一種長袍。這種長袍沒有明顯的男女分別,現在英語中仍把旗袍音譯為"長衫"(cheongsam)。為了起到保暖作用,這種服裝有一種較高和很緊的衣領。旗袍繼承了長袍衣的特徵,但這種衣領不僅僅為了禦寒,更多的是為了美觀。
Chipau stems from a kind of long robe worn by both men and women of the north minority nationalities in China. To keep warm, the collar of the costume was made high and tight-fitting. Chipau has incorporated this feature, not just for preventing coldness but for beauty.
旗袍的衣領多呈弧形左右對稱,誇張地表現女性頸部柔軟、纖細的特點。同時與婦女的唇、顎相映成趣,在相互呼應中描繪女性的性感。
The collar of chipau generally takes the shape of a semicircle, its right and left sides being symmetrical, flattering the soft and slender neck of a woman. Also, against the woman's lips and chin, it brings out her sex appeal.
旗袍的胸襟很普通,它是鬆弛而又緊綳的。更確切地說,旗袍的胸襟是恰到好處地籠在女性的胸部。旗袍的胸襟設計是單純而流暢的傑作,簡潔的前胸大襟上全無裝飾,一帶而過。旗袍在交代婦女隆起的胸部時採用了避實就虛的設計手法,把整個女性身體視為一個聯系性很強的整體,通過腰肢纖細的設計而突現胸部的豐腴;通過背的平展而誇前胸的波型。
The front of chipau is rather ordinary, loose and tight. To be more exact, its bust girth is appropriate. The design of the front of chipau is simple and flowing without any decoration. To display the protruding breast of a woman, the designers make the waist girth appear as thin as possible to represent the high breast indirectly; by means of the flat back of chipau they highlight the wavy shape of the breast.
旗袍的袖型是多種多樣的。首先是無袖,與"籠酥胸、罩蜂腰"的旗袍封閉特徵相反,無袖旗袍將婦女的"玉臂","藕腕"袒露於外,一方面不乏服裝的涼爽,另一方面也蘊含了設計者巨大的創想力。還有直袖、半袖、喇叭袖、雙層袖等等類型。
Chipaus may have a variety of sleeves. Consider chipau without sleeves first. Quite contrary to the traditional chipau with a protrusive front and tiny waist, sleeveless, chipau exposes a woman's slender arms, making her feel comfortably cool, on the other hand, showing the ingenuity of the designer. For example, there are long-length sleeves, elbow-length sleeves, cornet sleeves, double sleeves, etc.
旗袍的袖口變化最多,其各類型範例不勝枚舉。旗袍的袖口與女性的手部與腕部相連接,旨在渲染女性手的柔軟嬌嫩與其能夠表達豐富感情的陰柔美感。
The cuffs of chipau are so varied that they are too numerous to mention one by one. The cuffs set off women's hands and wrists, to reveal the delicacy of their hand and their feminine beauty expressive of rich sentiment.
旗袍多有兩個高大的開衩,一來是為了行動方便,另一方面則是為了表現女性修長的雙腿。雙開衩的旗袍非比短裙,它並不是明晃晃地把女性雙腿全部暴露在外,而是在走動中,時隱時現的表現女性的腿部。旗袍對於腿部的表現力是十分豐富的,也是審美想像最復雜,最活躍的部分。
Chipau generally has two big openings at either side of the hem for convenient movement and display of the slender legs of women. Unlike a short-length skirt, the openings of chipau expose a woman's legs indistinctly when she walks. Chipau can express the elegance of a woman's legs vividly and involve the most complicated and active aesthetic imagination.
『肆』 旗袍的發展和演變歷史及各個階段的特色
現代旗袍的起源
二十世紀初盛行內穿喇叭型寬大袖子的短襖,外套前後擺及地的無袖長馬甲。
此後旗袍在邊、袖、襟、領等處作了一些改動,增加了裝飾,出現繁復的變化。
但仍保持舊式旗袍馬甲的平直寬大風格,襲用傳統的直線裁製方式,顯露不出女性的窈窕身段。
二十年代後期和三十年代,旗袍在長短、寬窄、開衩高低以及袖長袖短、領高領低等方面的改動尺度有所反復。
1929年,受歐美短裙影響,原來長短適中的旗袍開始變短,下擺上縮至膝蓋,袖口變短變小。
後來又有校服式旗袍,下擺縮至膝蓋以上1寸,袖子採用西式。
這一改變遭非議,1931年後旗袍又開始變長,下擺下垂。
三十年代中期發展到極或洞點,袍底落地遮住雙腳,稱為「掃地旗袍」。
原先能遮住手腕的旗袍袖子縮短至肘部。
以後袖長越來越短,縮至肩下兩寸,1936年後幾乎無袖。
清代旗袍不開衩,旗袍在縮短袖子時也悄悄在左邊開低衩。
後來衩越開越高漸漸及膝部高到大腿。
由於有人反對,袍衩一度回到膝蓋以下。
但輿論壓力一減小,袍衩又迅速升高,1933年後流行大開衩旗袍。
傳統旗袍是上下一條直線,外加高高的硬領。
三十年代初期,袍腰開始日積月累地收縮,到一九三四年後,女性身材的曲線終於全部顯露出來。
高聳及耳的領子也逐漸變矮,後來有的成了無領旗袍。
傳統滿族旗袍的起源
順治年間(公元1644年),清世祖入關,定都北京,繼而統一全國。
隨著政權的初步穩固,開始強制實行服制改革。
至此傳統服飾漢服幾乎全被禁止穿戴,相傳千年的上衣下裳的漢服形制只被保留在漢族女子家居時的著裝中。
慶典場合不分男女都要著袍,各類袍服名目繁多,有朝袍、龍袍、蟒袍及常服袍等之分。
從字義解,旗袍泛指旗人(無論男女)所穿的長袍,不過只有八旗婦女日常所穿的長袍才與後世的旗袍有著血緣關系,用作禮服的朝袍、蟒袍等習慣上己不歸為「旗袍」的范疇。
從順治、嘉慶年間屢次頒布的禁令中,滿族女子違禁仿效漢族婦女裝束的風氣之盛。
至清後期,亦有漢族女子效仿滿族裝束的。
滿漢婦女服飾風格的悄相交融,使雙方服飾的差別日益減小,遂成為旗袍流行全國的前奏。
清朝後期,旗女所穿的長袍,衣身較為寬博,造型線條平直硬朗,衣長至腳踝。
「元寶領」用得十分普遍,領高蓋住腮碰到耳,袍身上多綉以各色花紋,領、袖、襟、據都有多重寬闊的滾邊。
至咸豐、同治年間,鑲滾達到高峰時期,有的甚至整件衣服全用花邊鑲滾,以至幾乎難以辨識本來的衣汪螞料。
旗女袍服的裝飾之繁瑣,幾至登峰造極的境界,此時的清王朝正為挽救危亡,清廷洋務派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救國方略,派遣大批留學生到國外學習。
在中國學生最先出現了西式學生的操衣、操帽,洋裝的輸入,提供了評判美的另一種參照系,直接影響社會服飾觀念的變更。
日後旗袍演化為融貫中西的新式款型,其受西方影響的改變可說即是由此開始。
民國時的旗袍
1911年辛亥革命風暴驟起,推翻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為西式服裝在中國的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礙,同時也把傳統苛刻的禮教與風化觀念丟在了一邊,解除了服制上等級森嚴的種種桎桔。
服裝走向平民化、國際化的自由變革,已經水到渠成,旗袍由此卸去了傳統沉重的負擔。
舊式的旗女長袍既被摒棄,新式旗袍則在亂世妝扮中開始釀成。
此時的時裝流行中心早已由蘇、揚移至上海。
上海又是婦女尋求解放的重鎮。
傳教士、商人、革命黨人競相創辦女學,掀起了一股女權運動浪潮,尋求解困團埋放的社會大氣候盪滌著服飾妝扮上的陳規陋習,趨向於簡潔,色調力求淡雅,注重體現女性的自然之美。
旗袍最初是以馬甲的形式出現,馬甲長及足背,加在短襖上。
後將長馬甲改成有袖的式樣,也就成了新式旗袍的雛形。
據說得風氣之先的上海女學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俑者。
當時的女學生作為知識女性的代表,成為社會的理想形象,她們是文明的象徵、時尚的先導,以至社會名流時髦人物都紛紛作女學生裝扮。
30、40年代是旗袍的頂盛期,這時出現的改良旗袍又在結構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為稱身合體。
旗袍雖然脫胎於清旗女長袍,但已不同於舊制,成為兼收並蓄中西服飾特色的近代中國女子的標准服裝。
旗袍源於旗人之袍,而北京是旗人聚居最多之地,所以直至清末民初,旗袍是屬於京派文化的。
清代的旗人之袍包括男袍和女袍,但由於旗袍是女裝,所以也可以說旗袍源於旗女之袍。
清初較為瘦長緊窄小袖素簡的旗女之袍,到了清末已變得寬大繁褥。
辛亥革命之後,旗人多棄袍服而著大褂與褲,故20世紀10年著旗袍者極少,20年代才略有回復。
鼎革後的旗袍有了質的變化,這個變化的主要發生之地,卻是上海。
清末旗女之袍與民國旗袍的主要差別有三點:
1. 旗女之袍寬大平直,不顯露形體;民國旗袍開省收腰,表現體態或女性曲線。
2. 旗女之袍內著長褲,在開衩處可見綉花的褲腳;民國旗袍內著 *** 和 *** ,開衩處露腿。
3. 旗女之袍面料以厚重織錦或其他提花織物居多,裝飾繁瑣;民國旗袍面料較輕薄,印花織物增多,裝飾亦較簡約。
正是這三點差別,使旗袍發生了質的變化--從傳統的袍服變成可與西方裙服相類比的新品種。
袍服是外套,是強調功能(防寒、遮體、表示身份等)的服裝種類,其審美意味是傳統的含蓄。
裙服,法語中的robe或英語中的one-piece dress,雖也有著與中國袍服相仿的歷史和強調功能的傳統,但表現女性體態曲線卻也是它悠久的傳統之一;而現代裙裝則加強了這一特點,由含蓄的、理想化的、局部的表現,變為暴露、性感和全身的表現。
現代西方裙裝的所有這些表現女性體態細微變化的表現而言,民國旗袍是無與倫比的。
新中國成立之後,大陸穿旗袍的女性急劇減少。
有一位知名人曾不無遺憾地說:"對身材較好的女子而言,不能穿旗袍實在是一大損失!"
『伍』 旗袍是經過哪些變化而成
風行於本世紀20年代的旗袍,脫胎於清代滿族婦女服裝,是由漢族婦女在穿著中吸收西洋服裝式樣不斷改進而定型的。當時的變化並不復雜。從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末,中國旗袍風行了20多年,它的款式幾經變化,如領子的高低、袖子的長短、開衩的高矮等,這些變化使旗袍徹底擺脫了老式樣,改變了中國婦女長期來束胸裹臀的舊貌,讓女性的體態和曲線美充分顯示出來。其中的青布旗袍最受當時女學生的喜愛,一時間盛行全國。旗袍的誕生幾乎成為上世紀20年代後期中國新女性的典型裝扮。後來,旗袍傳到了外國,被西洋女子效仿穿著。如今,旗袍的樣式、花色都逐漸繁多,隨著復古風尚的流行,旗袍開始重新演繹昔日的精彩。
『陸』 旗袍的歷史及形制特點
一、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是民國20年代之後最普遍的女子服裝 ,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
二、50年代後,旗袍在大陸漸漸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視為「封建糟粕」、「資產階級情調」遭受批判。80年代之後隨著傳統文化在內地被重新重視,以及影視文化、時裝表演、選美等帶來的影響,旗袍不僅逐漸在大陸地區復興,還遍及世界各個時尚之地。1984年,旗袍被國務院指定為女性外交人員禮服。從1990年北京亞運會起,歷次大陸舉行的奧運會、亞運會以及國際會議、博覽會多選擇旗袍作為大會禮儀服裝。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製作工藝成為國務院批准公布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2014年11月,在北京舉行的第22屆APEC會議上,中國政府選擇旗袍作為與會各國領導人夫人的服裝。
三、它的形制特點豐富多彩:旗袍歷經百年的演進,隨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審美情趣的變化,演繹出多姿多彩的樣式,讓人目不暇接。20世紀30、40年代旗袍發展的黃金時代,樣式變化多且非常豐富。旗袍的襟、領、袖、裙擺等部位風格別樣:襟有圓襟、方襟、長襟等;領有上海領、元寶領、低領等;袖子有長袖、短袖,有挽大袖、套花袖,還有喇叭形的倒大袖,在袖口鑲、綉、滾、盪各種紋樣,十分別致;裙擺除了長短變化,還增加了魚尾形、波浪形等裙擺款式。
『柒』 我國旗袍是從蒙古族演變而來的嗎
不是,是滿族服飾。
旗袍的由來:
旗袍是我國一種富有民族風情的婦女服裝,由滿族婦女的長袍演變而來。由於滿族稱為「旗人」,故將其稱之為「旗袍」。在清代,婦女服飾可謂是滿漢並存。清初,滿族婦女以長袍為主,而漢人婦女仍以上衣下裙為時尚;清中期,滿漢各有仿效;到了清代後期,滿族效仿漢族的風氣日盛,甚至出現了「大半旗裝改漢裝,宮袍截作短衣裳」的情況,而漢族仿效滿族服飾的風氣,也於此時在一些達官貴婦中流行起來。
『捌』 旗袍的歷史發展過程
答:民國之初——悄然過渡過的旗袍。
20世紀初,中國政治風雲跌宕。辛亥革命廢除帝制,創立民國,剪辮發,易服色,摧枯拉朽,把屬於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級制度送進了歷史博物館,這一切為新式旗袍的延生創造了條件。辛亥革命以"驅除韃虜"的口號推翻了滿話政權,同時也使旗人袍服走向了暫時的沉寂。三百年來終得一吐的對滿族統治政權的不滿,使"達拉翅"、"花盆底"等旗女的特徵裝束在一夜之間銷聲匿跡……
1924年,末代皇帝溥儀被逐出紫禁城,清朝冠服就此成為絕唱。1920年前後,新文化運動的春潮喚醒了人們對美的渴望,年輕一代顯出空前的天真、輕松和愉悅。
這一時期,上海成為以女性妝飾的新展示台,追求服飾的新穎時髦成為當時的社會風尚,時髦女子對政治與服飾流行有著雙重的敏感。
受日本式服裝影響,20世紀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文明新裝"開始流行,女學生與女教師愛著的黑色裙成為時尚。
20年代——倒大袖與新樣式。
20世紀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時興過一陣「文明新裝」。
30年代——黃金時代(i)
本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國女裝最光輝燦爛的時期,而30年代又可謂這一時期燦爛的頂峰。也就是在此時,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裝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為中國女裝的典型代表。
40年代——黃金時代(ii)
旗袍走向經典的過程,可說在30年代已基本完成,40年代是其黃金時代在時間上的延續。
20年代以後到40年代,是近代中國女裝最光輝燦爛的時期,而30年代又可謂這一時期燦爛的頂峰。也就是在此時,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裝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為中國女裝的典型代表。
進入30年代後,旗袍造型完美成熟,堪稱經典之作,使得以後的旗袍始終難以跳出該種廓形,只能在長短、胖瘦及裝飾上略作變化而已……
全世界家喻戶曉的旗袍,被稱作Chinese dress的旗袍,實際上正是指30年代的旗袍。旗袍文化完成於30年代,30年代是屬於旗袍的黃金時代。
可以說到這時中國才有了真正的時裝,現代意義上的時裝。外國衣料的源源輸入,各大報刊雜志開辟的服裝專欄,還有紅極一時的月份牌時裝美女畫,都無疑推動著時裝的產生與流行。由於旗袍的修長適體正好迎合了南方女性清瘦玲瓏的身材特點,所以在上海灘倍受青睞……
而加入西式服裝特點的海派旗袍,也就自然很快從上海風靡於全國各地。這樣,作為海派文化的重要代表,海派旗袍便成為30年代旗袍的主流,我們所講的30年代的旗袍也就是海派旗袍了。
30年代後期出現的改良旗袍又在結構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為稱身合體。旗袍雖然脫胎於清旗女長袍,但已迥然不同於舊制,成為兼收並蓄中西服飾特色的近代中國女子的標准服裝……
建國之初,婦女穿衣服都學解放區的樣子,鄙夷穿紅戴綠扔"資產階級小姐"。
人們對衣著美的追求似乎已完全轉化成了對革命工作的狂熱。旗袍所代表的悠閑、舒適的淑女形象在這種氛圍里失去了其生存空間……
50年代——也有過燦爛的一瞬
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時代,如果說服裝也有流行的話,那流行的主導已轉向平民。
到1956年,據說前蘇聯的某領袖人物到中國訪問時提出,中國人的服裝要體現社會主義欣欣向榮的新面貌,於是,政府號召「人人穿花衣裳。
這時出現的旗袍比以往增添了健康自然的氣質。不妖、不媚、不纖巧、不病態,符合當時"美觀大方"的標准,而且更為實用……
60、70年代——被冷落的20年
從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是傳統文化的浩劫,也是旗袍的災難。
80、90年代——輝煌難再
整個80年代,一直有人預測旗袍將會流行。尤其是80、90年代,女性的理想形象又有所改變,高挑細長、平肩窄臀的身材為人們所嚮往。
做為最能體現這種完美身材的旗袍有了生存和發展的空間。照說當年大受青睞的旗袍會再次回到人們當中。但出人意料的是,旗袍並未再度流行,而是只有少數人在穿……
旗袍的鼎盛年代已經遠去,被冷落了30年之久的它,在80年代以來開放後的國土上顯得有些落伍了。
不過,在80、90年代卻出現了一種具有職業象徵意義的"制服旗袍"。為了宣傳和促銷等目的,禮儀小姐、迎賓小姐以及娛樂場合和賓館餐廳的女性服務員都穿起了旗袍。
這種旗袍千篇一律,多用化纖模擬絲面料,色彩鮮艷,開衩很高,做工粗糙。這實在有損旗袍在人們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人們為了區別自己的身份,更不敢貿然穿旗袍了……
90年代以來,女性理想形象又有所改變。高挑細長,平肩窄臀的身材為人們所嚮往。而作為最能襯托中國女性身材和氣質的中國時裝代表--旗袍,再一次吸引了人們注意的目光。國外,還有不少設計大師以旗袍為靈感,推出了有國際風味的旗袍,甚至是中國旗袍與歐洲夜禮服的結合產物
【旗袍的審美】
近十幾年來,時裝中重新出現的旗袍,在國際時裝舞頻頻亮相,風姿綽約有勝當年,並被做為一種有民族代表意義的正式禮服出現在各種國際社禮儀場合。
旗袍的京派與海派
京派與海派代表著藝術、文化上的兩種風格。海派風格以吸收西藝為特點,標新且靈活多樣,商業氣息濃厚;京派風格則帶有官派作風,顯得矜持凝練。
藝術家與旗袍
藝術,是通過塑造形象具體地反映社會生活、表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
【設計師與旗袍】
經過20世紀上半葉的演變,旗袍的各種基本特徵和組成元素慢慢穩定下來。旗袍成為一種經典女裝。經典相對穩定,而時裝千變萬化。但時裝設計師常從經典的寶庫中尋找靈感,旗袍也是設計師靈感的來源之一。
總之,旗袍是中國婦女的傳統服裝,而並非已經湮滅失傳的歷史服裝。它既有滄桑變幻的往昔,更擁有煥然一新的現在。旗袍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加之可欣賞度高,因而極富有收藏價值。現代穿旗袍的女性雖然不多,但現代旗袍中不少地方仍保持了傳統韻味,同時又能體現時尚之美,所以也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