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旗袍的發展和演變歷史及各個階段的特色
現代旗袍的起源
二十世紀初盛行內穿喇叭型寬大袖子的短襖,外套前後擺及地的無袖長馬甲。
此後旗袍在邊、袖、襟、領等處作了一些改動,增加了裝飾,出現繁復的變化。
但仍保持舊式旗袍馬甲的平直寬大風格,襲用傳統的直線裁製方式,顯露不出女性的窈窕身段。
二十年代後期和三十年代,旗袍在長短、寬窄、開衩高低以及袖長袖短、領高領低等方面的改動尺度有所反復。
1929年,受歐美短裙影響,原來長短適中的旗袍開始變短,下擺上縮至膝蓋,袖口變短變小。
後來又有校服式旗袍,下擺縮至膝蓋以上1寸,袖子採用西式。
這一改變遭非議,1931年後旗袍又開始變長,下擺下垂。
三十年代中期發展到極或洞點,袍底落地遮住雙腳,稱為「掃地旗袍」。
原先能遮住手腕的旗袍袖子縮短至肘部。
以後袖長越來越短,縮至肩下兩寸,1936年後幾乎無袖。
清代旗袍不開衩,旗袍在縮短袖子時也悄悄在左邊開低衩。
後來衩越開越高漸漸及膝部高到大腿。
由於有人反對,袍衩一度回到膝蓋以下。
但輿論壓力一減小,袍衩又迅速升高,1933年後流行大開衩旗袍。
傳統旗袍是上下一條直線,外加高高的硬領。
三十年代初期,袍腰開始日積月累地收縮,到一九三四年後,女性身材的曲線終於全部顯露出來。
高聳及耳的領子也逐漸變矮,後來有的成了無領旗袍。
傳統滿族旗袍的起源
順治年間(公元1644年),清世祖入關,定都北京,繼而統一全國。
隨著政權的初步穩固,開始強制實行服制改革。
至此傳統服飾漢服幾乎全被禁止穿戴,相傳千年的上衣下裳的漢服形制只被保留在漢族女子家居時的著裝中。
慶典場合不分男女都要著袍,各類袍服名目繁多,有朝袍、龍袍、蟒袍及常服袍等之分。
從字義解,旗袍泛指旗人(無論男女)所穿的長袍,不過只有八旗婦女日常所穿的長袍才與後世的旗袍有著血緣關系,用作禮服的朝袍、蟒袍等習慣上己不歸為「旗袍」的范疇。
從順治、嘉慶年間屢次頒布的禁令中,滿族女子違禁仿效漢族婦女裝束的風氣之盛。
至清後期,亦有漢族女子效仿滿族裝束的。
滿漢婦女服飾風格的悄相交融,使雙方服飾的差別日益減小,遂成為旗袍流行全國的前奏。
清朝後期,旗女所穿的長袍,衣身較為寬博,造型線條平直硬朗,衣長至腳踝。
「元寶領」用得十分普遍,領高蓋住腮碰到耳,袍身上多綉以各色花紋,領、袖、襟、據都有多重寬闊的滾邊。
至咸豐、同治年間,鑲滾達到高峰時期,有的甚至整件衣服全用花邊鑲滾,以至幾乎難以辨識本來的衣汪螞料。
旗女袍服的裝飾之繁瑣,幾至登峰造極的境界,此時的清王朝正為挽救危亡,清廷洋務派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救國方略,派遣大批留學生到國外學習。
在中國學生最先出現了西式學生的操衣、操帽,洋裝的輸入,提供了評判美的另一種參照系,直接影響社會服飾觀念的變更。
日後旗袍演化為融貫中西的新式款型,其受西方影響的改變可說即是由此開始。
民國時的旗袍
1911年辛亥革命風暴驟起,推翻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為西式服裝在中國的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礙,同時也把傳統苛刻的禮教與風化觀念丟在了一邊,解除了服制上等級森嚴的種種桎桔。
服裝走向平民化、國際化的自由變革,已經水到渠成,旗袍由此卸去了傳統沉重的負擔。
舊式的旗女長袍既被摒棄,新式旗袍則在亂世妝扮中開始釀成。
此時的時裝流行中心早已由蘇、揚移至上海。
上海又是婦女尋求解放的重鎮。
傳教士、商人、革命黨人競相創辦女學,掀起了一股女權運動浪潮,尋求解困團埋放的社會大氣候盪滌著服飾妝扮上的陳規陋習,趨向於簡潔,色調力求淡雅,注重體現女性的自然之美。
旗袍最初是以馬甲的形式出現,馬甲長及足背,加在短襖上。
後將長馬甲改成有袖的式樣,也就成了新式旗袍的雛形。
據說得風氣之先的上海女學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俑者。
當時的女學生作為知識女性的代表,成為社會的理想形象,她們是文明的象徵、時尚的先導,以至社會名流時髦人物都紛紛作女學生裝扮。
30、40年代是旗袍的頂盛期,這時出現的改良旗袍又在結構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為稱身合體。
旗袍雖然脫胎於清旗女長袍,但已不同於舊制,成為兼收並蓄中西服飾特色的近代中國女子的標准服裝。
旗袍源於旗人之袍,而北京是旗人聚居最多之地,所以直至清末民初,旗袍是屬於京派文化的。
清代的旗人之袍包括男袍和女袍,但由於旗袍是女裝,所以也可以說旗袍源於旗女之袍。
清初較為瘦長緊窄小袖素簡的旗女之袍,到了清末已變得寬大繁褥。
辛亥革命之後,旗人多棄袍服而著大褂與褲,故20世紀10年著旗袍者極少,20年代才略有回復。
鼎革後的旗袍有了質的變化,這個變化的主要發生之地,卻是上海。
清末旗女之袍與民國旗袍的主要差別有三點:
1. 旗女之袍寬大平直,不顯露形體;民國旗袍開省收腰,表現體態或女性曲線。
2. 旗女之袍內著長褲,在開衩處可見綉花的褲腳;民國旗袍內著 *** 和 *** ,開衩處露腿。
3. 旗女之袍面料以厚重織錦或其他提花織物居多,裝飾繁瑣;民國旗袍面料較輕薄,印花織物增多,裝飾亦較簡約。
正是這三點差別,使旗袍發生了質的變化--從傳統的袍服變成可與西方裙服相類比的新品種。
袍服是外套,是強調功能(防寒、遮體、表示身份等)的服裝種類,其審美意味是傳統的含蓄。
裙服,法語中的robe或英語中的one-piece dress,雖也有著與中國袍服相仿的歷史和強調功能的傳統,但表現女性體態曲線卻也是它悠久的傳統之一;而現代裙裝則加強了這一特點,由含蓄的、理想化的、局部的表現,變為暴露、性感和全身的表現。
現代西方裙裝的所有這些表現女性體態細微變化的表現而言,民國旗袍是無與倫比的。
新中國成立之後,大陸穿旗袍的女性急劇減少。
有一位知名人曾不無遺憾地說:"對身材較好的女子而言,不能穿旗袍實在是一大損失!"
② 旗袍的歷史文化
一、旗袍發展的歷史
清朝男人的服飾以長袍馬褂為主,此風在康熙後期雍正時期最為流行,婦女服飾在清代可謂滿、漢服飾並存。滿族婦女以長袍為主,漢族婦女則仍以上衣下裙為時尚。清代中期始,滿漢各有仿效,至後期,滿族效仿漢族的風氣頗盛,甚至史書有「大半旗裝改漢裝,宮袍截作短衣裳」之記載。而漢族仿效滿族服飾的風氣,也於此時在達官貴婦中流行。婦女服飾的樣式及品種至清代也愈來愈多樣,如背心、一裹圓、裙子、大衣、雲肩、圍巾、手籠、抹胸、腰帶、眼鏡......,層出不窮。
1840年以後進入近代,西洋文化浸襲著中國本土文化,許多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上海這樣的大都會,因華洋雜居,得西文風氣之先,服飾也開始發生潛在的變革。
旗袍是中華女性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服裝。說到傳統,人們總要想到封建主義的保守 、 封閉,還有封建主義對婦女的各方面的禁錮。數千年來,中華女性的著裝是嚴肅的。直到現在,嚴肅而正規的「職業女裝」仍然占據著中國女性服裝的主要地位。
二、旗袍的發展的過程
服裝不能脫離人體而孤立存在,旗袍也一樣。女性的頭、頸、肩、臂、胸、腰、臀、 腿以及手足,眾多曲線巧妙結合的完美整體。旗袍的審美,似乎可以從這里談起 。
(1)旗袍之源~~「棗」(Zao三聲)旗袍,大家族中的一員,其發源有人認為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深衣。
旗人之袍與旗袍棗旗袍不是一個固定的形式,而有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把旗袍視為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雖看似無大錯,但卻難免有望文生義之嫌。
(2)民國之初旗袍開始了悄然過渡和發展。
民國20世紀初,中國政治風雲跌宕。辛亥革命廢除帝制,創立民國,剪辮發,易服色,摧枯拉朽,把屬於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級制度送進了歷史博物館,這一切都在為新式旗袍的誕生創造了條件。
(3)民國初期20年代出現的倒大袖與新樣式。
民國20世紀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時興過一陣「文明新裝」。
30年代旗袍迎來了它的第一個黃金時代。
本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國女裝最光輝燦爛的時期,而30年代又可謂這一時期燦爛的頂峰。也就是在此時,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裝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為中國女裝的典型代表。
民國的30~40年代,旗袍迎來了它的第二個黃金時代
旗袍走向經典的過程,可說在30年代已基本完成,而40年代是其黃金時代在時間上的延續。
(4)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50年代裡~~旗袍也有過燦爛的一瞬間,那是因為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時代,如果說服裝也有流行的話,那流行的主導已轉向平民化。
(5)在中國的60年中葉~70年代是旗袍被冷落的20年。
從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是對傳統民俗文化的一場浩劫,也是旗袍經歷的災難期。
到了中國改革開放的80~90年代旗袍已是輝煌難再了
旗袍的鼎盛年代已經遠去,被冷落了30年之久的它,在80年代以來開放後的國土上顯得有些落伍了。
③ 旗袍的由來和歷史是啥
旗袍產生於20世紀初,盛行於50年代後,旗袍被譽為中國的國粹。
學術界對旗袍的來源有多種解釋,但解釋最多的是,清朝後期,滿族女子紛紛效仿漢族女子的衣服,於是就把她們身上穿的旗裝、宮袍加以改良,然後,這些改良後的衣服在一些達官顯貴中流行起來,最後就形成了旗袍。旗袍是我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穿著旗袍能突顯出女子們的曲線美。
④ 請問旗袍在我國有多少年的歷史
旗袍改自滿族婦女服裝(旗服)。區別於沿襲了3000多年的漢服服制,清朝三百餘年的中國女裝以旗服為主流。 陳好旗袍照而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中國婦女開始領悟到「曲線美」,對旗袍不斷改進,推陳出新,力求把自己優美的身材曲線表現出來。但這並非一帆風順,於是中西文化沖突的「拉鋸戰」,便被縫在旗袍上。(1)旗袍表現曲線美二十世紀初期,盛行「旗袍馬甲」。也就是內穿喇叭型寬大袖子的短襖,外套前後擺及地的無袖長馬甲。一九二六年,短襖和長馬甲合二為一,成為現代旗袍的最初款式。以後兩年,旗袍在邊、袖、襟、領等處作了一些改動,增加了裝飾,出現繁復的變化。但仍保持舊式旗袍馬甲的平直寬大風格,襲用傳統的直線裁製方式,顯露不出女性的窈窕身段。二十年代後期和三十年代,圍繞思想潮流的此消彼長,旗袍在長短、寬窄、開衩高低以及袖長袖短、領高領低等方面展開「較量」。(2)開衩時高時低1929年,受歐美短裙影響,原來長短適中的旗袍開始變短,下擺上縮至膝蓋,袖口變短變小。後來又有校服式旗袍,下擺縮至膝蓋以上1寸,袖子採用西式。這一改變遭到輿論非議,1931年後旗袍又開始變長,下擺下垂。三十年代中期,旗袍長度發展到極點,袍底落地遮住雙腳,稱為「掃地旗袍」。原先能遮住手腕的旗袍袖子縮短至肘部。以後袖長越來越短,縮至肩下兩寸,1936年後幾乎無袖。過去的旗袍是不開衩的,旗袍在縮短袖子時,也悄悄地在左邊開了低衩。後來衩越開越高,漸漸高及膝部,高到大腿。由於有人反對,袍衩一度回到膝蓋以下。但輿論壓力一減小,袍衩又迅速升高,1933年後流行大開衩旗袍。傳統旗袍是上下一條直線,外加高高的硬領。三十年代初期,袍腰開始日積月累地收縮,到一九三四年後,女性身材的曲線終於全部顯露出來。高聳及耳的領子也逐漸變矮,後來有的成了無領旗袍。在傳統與現代、維護傳統的「善」與追求美的思想潮流碰撞中,旗袍越來越貼近時代、貼近生活,脫離原來的樣式,變得經濟便利、美觀適體。(3)文革也革旗袍的命但是,從五十年代到改革開放前的一段時期,旗袍被說成「四舊」、「封、資、修」。國家主席劉少奇夫人王光美出國訪問穿了一身旗袍,在「文革」中竟成了一大罪狀。中國的改革開放,促進了思想大解放,原來單調的黑、灰、藍色被五彩繽紛取代。消失三十餘年的旗袍又重新穿在愛美女士的身上。這時人們主要推廣海派旗袍。
⑤ 旗袍的由來和歷史
旗袍是我國一種富有民族風情的婦女服裝,由滿族婦女的長袍演變而來。由於滿族稱為旗人,故將其稱之為旗袍。
旗袍的發展
清初,滿族婦女以長袍為主,而漢人婦女仍以上衣下裙為時尚;
清中期,滿漢各有仿效;
到了清代後期,滿族效仿漢族的風氣日盛,甚至出現了大半旗裝改漢裝,宮袍截作短衣裳的情況,而漢族仿效滿族服飾的風氣,也於此時在一些達官貴婦中流行起來。
到了20世紀20年代,受西方服飾影響,經改進之後的旗袍逐漸在廣大婦女中流行起來。
這種旗袍是漢族婦女在吸收西洋服裝樣式後,通過不斷改進,才進入千家萬戶的。改良後的旗袍在20世紀30年代,幾乎成為中國婦女的標准服裝。
⑥ 旗袍的由來和歷史
2017年2月17日旗袍是袍子的一種,是我國特有的一種傳統女裝。旗袍始於清代,旗人婦女習慣穿長袍,故在'袍'上加一'旗'字,以此得名。旗袍是清宮歷代沿襲的服裝...
⑦ 旗袍的歷史及形制特點
一、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是民國20年代之後最普遍的女子服裝 ,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
二、50年代後,旗袍在大陸漸漸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視為「封建糟粕」、「資產階級情調」遭受批判。80年代之後隨著傳統文化在內地被重新重視,以及影視文化、時裝表演、選美等帶來的影響,旗袍不僅逐漸在大陸地區復興,還遍及世界各個時尚之地。1984年,旗袍被國務院指定為女性外交人員禮服。從1990年北京亞運會起,歷次大陸舉行的奧運會、亞運會以及國際會議、博覽會多選擇旗袍作為大會禮儀服裝。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製作工藝成為國務院批准公布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2014年11月,在北京舉行的第22屆APEC會議上,中國政府選擇旗袍作為與會各國領導人夫人的服裝。
三、它的形制特點豐富多彩:旗袍歷經百年的演進,隨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審美情趣的變化,演繹出多姿多彩的樣式,讓人目不暇接。20世紀30、40年代旗袍發展的黃金時代,樣式變化多且非常豐富。旗袍的襟、領、袖、裙擺等部位風格別樣:襟有圓襟、方襟、長襟等;領有上海領、元寶領、低領等;袖子有長袖、短袖,有挽大袖、套花袖,還有喇叭形的倒大袖,在袖口鑲、綉、滾、盪各種紋樣,十分別致;裙擺除了長短變化,還增加了魚尾形、波浪形等裙擺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