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旗袍先生》觀後感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是時候寫一篇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你會寫觀後感嗎?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旗袍先生》觀後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旗袍先生的名聲在高中時就早有耳聞,他在超級演說家上的演講還盤繞在耳畔。他就是安徽蝴戀花、雀之戀服裝公司的創始人、殘疾人企業家崔萬志先生。沒想到,上了大學之後,他還是我們學校的知名校友,我對他的欽佩之情愈加激烈。
出身農民家庭,自幼雙腿殘疾,說話口齒不清,這些挫折都沒有擊倒他,他信奉者老爸教育他的話「我們不怨別人,我們靠自己」,與磨難抗爭。命運是坎坷的,三次創業,三次失敗,從一無所有到成為老闆,又被昔日好友暗中捅肋,跌入深淵之中,但是他不放棄,不言棄,面對失敗不絕望,不抱怨。從心底里燃起了名為希望的火焰,忘卻了陷害自己的好友,向新征程出發,最終一舉成名,實現了自己的偉大抱負,成為年盈利超半億的淘寶商家,有了自己的品牌。
當上帝格外喜歡它,而多啃了他一口時,他沒有躲過命運的摧殘,但是他卻奮斗,從泥潭中逃出。陶行知說過「奮斗是萬物之父。」而我們也應當向旗袍先生學習,學習他的永不服輸的.精神。矛盾「奮斗以求改善生活,是可敬的行為。」我們要發揚這種精神,絕不在該努力的時間選擇安逸。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人生之於信念,如同航船之於舵手,航船沒有舵手,就會在大海中迷失;人生之於信念,如同飛鳥之於羽翼.飛鳥沒有羽翼,就不能展翅高飛.沒有調的歌永遠不能成為真正的歌,沒有信念的人生永遠都是沒有意義的人生,信念,如同夢想的翅膀.有了信念,才可以使你撥開雲霧,見到光明;這要求我們大一新生,要盡快適應大學生活,樹立正確的大學生活觀念,把握好方向,向自己的詩和遠方進發。
『貳』 艾滋病的勵志小故事
關於艾滋病的勵志小故事
艾滋病勵志小故事(一)
一片喧鬧中,李本剛說起他的新婚妻子,忍不住幸福地偷笑,到資中公民鎮看望艾滋病人的濮存昕剛離開“公民家園”,他就迫不及待地帶著我們去見他的妻子游莉。
他的幸福來得實在不容易——叔叔李孝春成功撮合了兩對艾滋感染者結為夫婦,這好比兩個掉進冰窟的人互相以身體取暖,他的幸福更值得驚喜,他的妻子是一個健康人,出身於幹部之家,在廣東打拚掙了一套房子。和健康人結婚,他是公民鎮艾滋感染者中第一人。
一見鍾情好像就是一家人
游莉比李本剛大5歲,資中縣銀山鎮人,父母年輕時在西藏工作,父親曾是一家醫院的院長,母親是部隊幹部。10多年前,游莉在廣東打工,掙了一套房子和滿屋傢具。和廣東丈夫離婚後,她回到家鄉散心。今年2月,她和李本剛相識。
李本剛今年32歲,1997年被查出感染艾滋後,他的妻子不聲不響地跑了,留下一個兒子,今年已經10歲。“我們是在資中縣城通過朋友介紹認識的,好像有點一見鍾情的意思。”李本剛笑嘻嘻地望著妻子的臉。游莉應和著他:“應該算吧,我當時就覺得他是一個好人,我和他的兒子也很合得來,好像生來就是一家人。”“他有一次笑扯扯地說,他有病,有艾滋病,問我會不會介意?我以為他說起耍的,以後再沒說到這個問題。”游莉看了一眼丈夫,眼裡有埋怨也有愛意。
舉辦婚禮妻子娘家沒來人
今年5月1日,兩人在公民鎮和大井村分別舉辦了婚禮。在鎮上,他們擺了十多桌酒席,李本剛的家人朋友鄰居都來了,有感染者,更多的是健康人。游莉家裡卻沒有來人,她自己作主嫁了自己,因為她不敢告訴父母,他們的新女婿是一個艾滋感染者。
他們的“新房”就是鎮上食品站的租房,水泥牆,牆頂間還有一段尼龍篷布,看得見灰濛蒙的天光。房中最顯喜氣的是那大紅的床罩。
補拍婚照新娘好想穿旗袍
婚禮上,游莉穿著漂亮的旗袍,但她卻沒有和丈夫拍結婚照。“今天你們來得正好,幫我們照些結婚照嘛,我好給父母寄去,再寫一封長信,讓他們知道我現在很幸福,我老公有多好,希望他們能接受他,包括他的病。”游莉很高興自己穿的'是紅色衣服,馬上她又遺憾起來,要是天氣不這樣涼,她可以穿旗袍照相,那一定更漂亮。
大紅的喜字貼在牆上,新郎新娘的佩花戴在胸前,他們相親相愛地靠在一起,閃光燈一亮,他們的幸福新生活在這一刻被定格。
專家說法
艾滋病人可以過夫妻生活
國家艾滋病綜合示範區專家、四川省疾控中心結防所所長劉剛說,在我國,艾滋病感染者結婚、生子都是可以的,但首先要告訴另一方,因為對方有知情權。在醫生指導下,艾滋病人過夫妻生活要戴安全套。生育時,如果是女方感染了艾滋病毒,可在醫生指導下,實行母嬰阻斷,孩子遺感測染艾滋病的概率可由30%下降到20%;如果是男方感染艾滋病毒,對小孩影響不大,也就是說,艾滋病遺傳只和母親有關,和父親無關。
艾滋病小故事(二)
“今天是什麼日子?12月1日,全世界艾滋病日,主題是男人的責任。艾滋病,人類目前面臨的最大敵人……”這樣的開場白,使我的心一下子沉了下來。“不,不是我,是我的女友得了艾滋病。”來電者,24歲的王先生,向記者講述了他和23歲的女友在艾滋病籠罩下的情與愛……
每周一次,都是我陪她去醫院進行例行檢查。上周,醫生將她的最新病況偷偷告訴我。她自己還不知謎底,可我已經悲痛欲絕。每天晚上我都會想,她離開我的那天,我不知道自己會做出什麼事情來!(小王抑制不住痛哭)。“無論她怎樣,她肯定希望你堅強,無愧於男子漢本色。”———我這樣安慰他。
最後的日子,我會每天陪著她。就像去年10月我陪她去海南看病時,醫生對我的囑咐:“你好好照顧她,這個病很難了。”每天一下班,我就和她在一起。白天我陪她去靈隱、西湖,我們在一起的時候有說有笑,她開心我就開心。那時候痛苦不在臉上,只淀在我一個人的心底。她最喜歡去的地方是寶亻叔塔,經常要我帶她去。我很奇怪,問她為什麼,她笑眯眯地對我說:“這里可以看到整個杭州,杭州太美了。”她很愛家鄉!
她曾經那麼充滿活力,走在西湖邊,生動得令那些花草失色。可現在她身體瘦得不成樣。前年3月在我就讀的大學門口吃早飯,認識了讀中專的她,我開始追求她,每天接送她。10月,我發覺她有點古怪,請她出去吃飯遊玩都不肯。後來才知道,那時她已經知道自己得了病。
一次,我知道她接受了我。朋友們問我她是誰,我說是我女朋友,這時她臉上總會泛出美麗的微笑。我很開心,為擁有這樣的戀人而感到驕傲。可女朋友連手都不讓我牽一下。後來她對我說了,她曾在醫院輸血,得了艾滋病。我不太相信這樣的得病原因,但我必須維護她的一切。她怕傳染給我,所以拒絕和我有任何親密行為。我們之間連親吻都沒有。我多次要求下,她才答應讓我牽手。牽手前她先戴上兩層手套,裡面是薄膜橡皮手套,外面再戴棉紗手套。我說用不著這樣,沒有傷口是不會傳染的,可她死也不肯脫掉。
後來我們就經常這樣手牽手走在大街上、西湖邊。她總是說沒力氣,稍微走點路就要休息一下。我說我們坐三輪車,她不肯,她就喜歡這樣走。她有個很要好的小姐妹。一次她找到我,叫我離開我的女友,另外再給我介紹朋友。我知道,這是我女友的意思。我回答那個小姐妹:“我絕對不會離開她的。”
這,讓我更深、更銘心刻骨地愛她。如果事先我知道她有這個病,我肯定不會去追求她的。但是現在,我無論怎樣都不會拋棄她,這不僅僅出於人道主義,更主要的是:我愛她!我要讓她堅信這一點。
;『叄』 對面是旗袍先生崔萬志,我該怎麼和他講話
禮貌認真的提出自己的需求,可以適當誇獎崔老師在旗袍領域做出的成績,就說您好,我需要什麼款式的旗袍,您的業績我很欽佩。
『肆』 旗袍先生什麼時候上映
《旗袍先生》上映時間為2018年11月23日。
《旗袍先生》在崔萬志家鄉肥東縣包公鎮等地取景拍攝,由王擇諺執導,王煜、李立群、成琪、趙慧仙聯合主演,影片於2018年11月23日全國上映。
影片以崔萬志的奮斗故事為原型,影片講述一個農村患病兒童,歷經艱苦,長大後成功創業,並成為萬眾仰慕的超級演說家的勵志故事。
《旗袍先生》主要角色
1、李雅文
聰明漂亮,大學畢業,被崔萬志的精神與獨到的商業頭腦所征服,並拋開世俗的眼光,毅然決然的喜歡上了崔萬志,在和萬志一起創業的道路上,留下過幸福也有過心酸與苦難。
2、崔大春
一個朴實豁達的農民,受傳統思維影響,因有了兒子而興奮不已,但又因兒子小兒麻痹陷入焦慮,花光所有的積蓄帶著兒子到處尋醫不曾放棄。同時也培養兒子成為全村第一個大學生,鼓勵出一個身殘志堅的優秀企業家。
『伍』 你聽說過旗袍先生崔萬志的故事嗎
文/夏子
我經常聽到各種各樣的抱怨,是的,生活中需要抱怨發泄的情緒太多了,可是又能解決什麼問題呢?
如果你的心裡有一個堅定的信念,你就不會再去抱怨什麼了,就比如崔萬志先生。
前幾年,旗袍先生崔萬志分享了自己艱難的故事,因為出生時腳先落地,腦袋被卡住,生產持續了10個小時,由於大腦缺氧造成了「殘疾」,連說話都說不清楚,腿腳也不方便。小時候被校長歧視,好不容易考上了重點高中,卻被校長給趕了出來,崔萬志父親下跪了兩個小時苦苦相求無濟於事,最後他們還是回家了,他的父親告他:「抱怨沒有用,一切靠自己!」這一句話成了崔先生在未來艱難的歲月里一盞明燈。
後來找工作被僱主歧視,創業時被人偷被人搶。但是他心中的這一個信念從來沒有動搖過:抱怨沒有用,一切靠自己。憑借這個信念,從2003年的20元創業到100萬,到1千萬,到3千萬到5千萬,一分鍾賣出4千件旗袍,最終他把旗袍做到了天貓店第一名,創造了一個「」電商神話」。
他說,從他出生的那一刻命運就告訴他一個道理:「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
永遠不要抱怨,要積極正面思考問題,從自己身上找問題,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你還在抱怨命運的不公平,請你靜下心來聽聽崔萬志的演講吧。他會告訴你如果不小心拿到一手爛牌如果反轉逆襲成功。
『陸』 有關人生感悟的文章:要有堅定的信念
堅定的新年在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因為在面對缺陷和挫折的時候,少不了它的支撐,下面就一起來欣賞這篇文章吧!
前幾天聽說身邊有一個70後的姐妹,得了宮頸癌,剛查出來癌症那段時間,她對生活真的沒有了一點希望,幾乎能感受到死神正在一步一步向她靠近。
但是考慮到她的兒子正在備戰高考,她接受繼續治療,兒子也說他倆一起加油。後來她自己在治療之餘,找了一點事做,慢慢的,她發現了自己的價值,她並不是家庭里的吸血蟲。
跟她聊天,我全然感受不到她是一個病人,更不用說是癌症病人,比我還更加的正能量更加積極。又仔細了解她的經歷,除了配合治療化療,在平時的生活工作里,她用極其端正的態度,認真地做好每一件事,而且特別有責任心。
當然,她也收獲到了很多,把她的小事業做的有聲有色,甚至比正常人做的更好。最重要的是,醫生說她的心態非常好,所以她的病情很穩定。真心希望這位姐妹可以創造醫學的奇跡,真正的好起來。
這不禁讓我想到,去年我看過的一個節目《超級演說家》旗袍先生崔萬志的故事,因為出生時腦部缺氧,導致行動不便,語言不流暢。畢業後因為身體殘疾,投了幾百份簡歷,一到面試,就被趕走了,找不到工作的他特別的絕望。
當時他的心裡只有一種信念:我要養活自己,我要養活自己,我要養活自己。抱怨沒有任何作用,他想,改變不了現實,只能改變自己。
於是他從擺攤賣舊書賣卡片,再到開書店開網吧,到開網店,以及到現在自己做起來的旗袍品牌,而且還獲得中國旗袍“十大領軍人物”“十大魅力旗袍人”榮譽。
這一路走來,即使是正常人,也會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難,也會走的很艱辛,或許在這其中,很多人走著走著就放棄了。然而,這位身體殘疾的崔萬志先生卻可以做到今天這么巨大的成就。
那天晚上知道那位患癌姐妹的事情後,我想了很多,除了被她深深的感動,除了聯想到崔萬志的演講,我想的更多的是,為什麼殘疾人或有病魔纏身的人,比很多四肢健全或身體健康的正常人做的更好?他們的智商、情商或家庭背景也並不突出,可是為什麼他們卻可以做的更好?
我想了又想,某一刻突然明白了。原因很簡單,因為前者無路可走,別無選擇。她們只能朝著目前看的到光的這條道路努力地前行著。前者要想擁有正常人的生活,他們必須付出翻倍的努力,使出自己的洪荒之力。
為此,他們心中擁有了堅定的信念,全力以赴的去做一件事。當一個人有這樣的信念,並且堅持努力去做的時候,他總會想各種辦法去克服困難,他始終用解決問題、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所有。
所以,不管他是什麼樣的人,他都會離成功不遠了,或者已經成功了。
而大多數正常人生活的道路看似很寬闊,反正用正常人擁有的基本能力也能養活自己啊,雖然生活的不盡如意,但吃飽三餐、逛逛花園還是可以滿足的。
所以,他們並沒有這樣堅定的信念,當他們遇到困難時,很少去想辦法解決,即使小試了一兩種辦法,一旦行不通,他們立即會被困難打倒、服軟,找外界因素,抱怨,很少從內在找自己的問題,同時,還錯覺地認為自己使出了自己的洪荒之力。
沒有誰的人生是那麼一帆風順的,尤其是在這個高速發展的信息社會,更需要保持一種不斷學習、用於嘗試、克服困難的精神。如果遇到困難就退縮,那隻能原地踏步,更可能是退步,因為別人在進步。
事實上,如果自己能滿足這樣狀態也沒什麼,但是他們偏偏還羨慕嫉妒恨別人高品質的生活,羨慕嫉妒別人做事認真的態度、遇事淡定樂觀的心態。
其實,人與人之間的區別,身體健全或健康狀態的不同,並沒有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起決定性作用的,是你的內心到底有沒有一個堅定必勝的信念:你願意為此不斷的努力奮斗下去,你願意看到一個正在變好的自己,你願意發現自己真正的價值,你願意看到自己的孩子也如你一般堅強、樂觀、真誠、相信愛,你願意自己這一生過得至少有那麼一點兒不同。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原標題:為什麼很多正常人使不出自己的洪荒之力
公眾號:90後自由職業者
『柒』 生活中有哪些真實的身殘志堅的人物
1、張海迪:在張海迪五歲的時候,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了高位截癱,但是張海迪並沒有因此對生活放棄希望,而是憑借自身的毅力勤奮學習,熱心助人。被譽為“當代保爾”她雖然沒有機會跟其他同齡人一樣去教室上學,但是她自學完成了小學,中學的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等。1983年,共青團中央在北京舉行命名表彰大會,授予被譽為“80年代的新雷鋒”張海迪優秀共青團員的稱號。1993年張海迪通過論文答辯和考試,獲得吉林大學哲學碩士學位。
另外還有很多海內外的身殘志堅的人,他們都憑借自身的毅力完成了大部分健康人都沒有完成的事情,我們要努力向他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