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旗袍展示 » 旗袍的可以組什麼詞語
擴展閱讀
杭州哪裡童裝最牛 2025-02-05 02:31:39
上海哪裡有賣衣架女裝 2025-02-05 02:28:34

旗袍的可以組什麼詞語

發布時間: 2023-09-30 03:55:38

『壹』 描寫"女性穿旗袍"的詞語有哪些

1、婀娜多姿

【拼音】: ē nuó ō zī

【解釋】: 形容姿態柔和而美好。

【出處】: 三國·魏·曹植《洛神賦》:「華容婀娜令我忘餐。」

【舉例造句】: 我忘不了她那婀娜多姿的舞姿。

2、千嬌百媚

【拼音】: qiān jiāo bǎi mèi

【解釋】: 嬌、媚:美好。形容女子姿態美好。

【出處】: 南朝·陳·徐陵《雜曲》詩:「綠黛紅顏兩相發,千嬌百態情無歇。」唐·張文成《遊仙窟》:「千嬌百媚,造次無可比方;弱體輕身,談之不能備盡。」

【舉例造句】: 吳衙內在燈下把賀小姐仔細一觀,更覺千嬌百媚。

『貳』 袍子的袍可以組什麼詞語

相關的組詞:
旗袍、棉袍、袍子、道袍、袍澤
蟒袍、同袍、袍襗、袍界、韋袍
鶴袍、綈袍、袍帶、雲袍

『叄』 用四字成語形容旗袍

1. 描寫人物服飾的四字詞語或成語

(1)高冠博帶 【釋義】 戴著高大的帽子,系著寬闊的衣帶。

形容儒生的裝束。也比喻穿著禮服。

【出處】 《墨子·公孟》:「昔者齊桓公,高冠博帶,金劍木盾,以治其國。」(2)鳳冠霞帔 【釋義】 指富家女子出嫁時的裝束,以示榮耀。

也指貴族女子和受朝廷誥封的命婦的裝束。【出處】 《瀟湘雨》(元·楊顯之)第四折:「解下了這金花八寶鳳冠兒,解下了這雲霞五彩帔肩兒,都送與張家小姐妝台次,我甘心倒做了梅香聽使。」

【典故】 姑娘在出嫁時何以能打扮得如此高貴,同皇上的「娘娘」並起並坐,享受這等至高無上的榮譽呢?這里流傳著一段動人的故事:金兀術南侵臨安(杭州),康王趙構不敵金兵而棄城南逃。過錢塘,跨曹娥,金兵仍窮追不舍。

康王於是經奉化直奔寧海而來。到西店境內的前金村時,忽見路邊有座破廟,廟前曬場的谷籮上坐著一位村姑。

村姑見康王逃來,急中生智,叫康王藏到谷籮里,自己仍若無其事地坐在谷籮上面。當金兵追到問姑娘是否有人路過這里時,村姑不慌不忙地用手一指說,他們向南邊逃去了。

金兵信以為真,向南邊猛追而去。結果康王躲過了這場殺身之禍。

康王對這位村姑用巧計瞞過金兵,使他絕路逢生,萬分感激,當即向姑娘許諾,若有重登皇位之日,她可以「娘娘」的名義,在出嫁時享受坐花轎、戴鳳冠、著霞帔的殊榮。不久,康王得救,重歸金殿。

他對昔日那位村姑許諾的「金口玉言」銘記在心,於是下旨賜封這位村姑為「娘娘」,在出嫁時可以真正享受鳳冠霞帔的特殊榮譽。同時還修建了那座破廟,並親筆題寫為「皇封廟」。

後來鄉村姑娘在出嫁時也都紛紛效仿,穿戴起鳳冠霞帔。這種風俗遍及浙江各地,這就是人們所美譽的「浙江女子盡封王」的故事。

此習俗流傳了800多年,直到解放後才逐漸廢止。(3)衣冠輻湊 【釋義】 輻湊:車輻湊集於轂上。

達官顯貴集聚一處。【出處】 《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唐·楊炯):「金城北峙,玉關西候,山澤駢羅,衣冠輻湊。」

(4)衣冠雲集 【釋義】 達官顯貴們集聚在一起。【出處】 《玉合記·還玉》(明·梅鼎祚):「丹墀下玉帛星聯,綺席上衣冠雲集。」

(5)衣冠楚楚(衣裳楚楚、衣冠濟楚) 【釋義】 衣帽穿戴得很整齊、漂亮。【出處】 《詩經·曹風·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6)衣冠濟濟 【釋義】 濟濟:莊重恭敬的樣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齊,很莊重。

【出處】 《詩經·曹風·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郊廟歌辭·周朝饗樂章·忠順》(唐•張昭):「衣冠濟濟,鍾磬洋洋。

令儀克盛,嘉會有章。」 (7)短褐不完 【釋義】 形容生活貧苦,衣衫破爛。

【出處】 《韓非子·五蠹》:「故糟糠不飽者不務梁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綉。」8)怒發沖冠 【釋義】 指憤怒得頭發直豎,頂著帽子。

形容極端憤怒。【出處】 《莊子·盜跖》:「盜跖聞之大怒,目如明星,發上指冠。」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 【典故】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完璧歸趙) 趙惠文王得到一塊稀世的璧玉。

這塊璧是春秋時楚人卞和發現的,所以稱為和氏璧。不料,這件事被秦昭王知道了,便企圖仗勢把和氏璧據為己有。

於是他假意寫信給趙王,表示願用15座城來換這塊璧。 趙王怕秦王有詐,不想把和氏璧送去,但又怕他派兵來犯。

同大臣們商量了半天,也沒有個結果。再說,也找不到一個能隨機應變的使者,到秦國去交涉這件事。

正在這時,有人向趙王推薦了藺相如,說他有勇有謀,可以出使。趙王立即召見,並首先問他是否可以同意秦王要求,用和氏璧交換15座城池。

藺相如說:「秦國強,我們趙國弱,這件事不能不答應。」 「秦王得到了和氏璧,卻又不肯把15座城給我,那怎麼辦?」 「秦王已經許了願,如趙國不答應,就理虧了;而趙國如果把璧送給秦王,他卻不肯交城,那就是秦王無理。

兩方面比較一下,寧可答應秦王的要求,讓他承擔不講道理的責任。」 就這樣,藺相如帶了和氏璧出使秦國。

秦王得知他來後,沒有按照正式的禮儀在朝廷上接見他,而是非常傲慢地在三個臨時居住的宮室里召見藺相如。他接過璧後,非常高興,看了又看,又遞給左右大臣和姬妾們傳看。

藺相如見秦王如此輕蔑無禮,早已非常憤怒,現在又見他只管傳看和氏璧,根本沒有交付城池的意思,便上前道:「這璧上還有點小的毛病,請讓我指給大王看。」 藺相如把璧拿到手後,馬上退後幾步,靠近柱子站住。

他極度憤怒,頭發直豎,頂起帽子,激昂地說:「趙王和大臣們商量後,都認為秦國貪得無厭,想用空話騙取和氏璧,因而本不打算把璧送給秦國;聽了我的意見,齋戒了五天,才派我送來。今天我到這里,大王沒有在朝廷上接見我,拿到璧後竟又遞給姬妾們傳觀,當面戲弄我,所以我把璧取了回來。

大王如要威逼我,我情願把自己的頭與璧一起在柱子上撞個粉碎!」 在這種情況下,秦王只得道歉,並答應齋戒五天後受璧。但藺相如預料秦王不會交城,私下讓人把璧送歸趙國。

秦王得知後,無可奈何,只好按照禮儀送藺相如回國。 (9)作嫁衣裳 【釋義】 指白白替別人操勞,自己卻一無所得。

【出處】 唐•秦韜玉《貧女。

2. 用四字成語形容鄭培明

聚精會神jù jīng huì shén

[釋義] 集中全部精神。原有集思廣益的意思;現常用以形容專心致志;精神高度集中。

[語出] 漢·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聚精會神;相得益章(彰)。」

[正音] 精;不能讀作「jīn」。

[辨形] 會;不能寫作「匯」。

[近義] 目不轉睛 專心致志 全神貫注

[反義] 心不在焉 神不守舍 心神不定

[用法] 含褒義。形容注意力集中;全神貫注。一般作主語、謂語、定語、狀語。

[結構] 聯合式。

3. 所有形容女子美好的aabc四字成語

【亭亭玉立】[tíng tíng yù lì]

亭亭:高聳直立的樣子。形容女子身材細長。也形容花木等形體挺拔。

【楚楚可人】 [chǔ chǔ kě rén]

形容姿容清秀,使人愜意。楚楚可人多形容於女性。

【步步蓮花】[bù bù lián huā]

原形容女子步態輕盈。後常比喻漸入佳境。

【姍姍來遲】[shān shān lái chí]

比喻走得緩慢從容。原形容女子走路緩慢從容的姿態。

現在形容慢騰騰地很晚才到來或前來得很慢。《漢書·孝武李夫人傳》:「立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

『肆』 描寫旗袍的詞語有哪些

描寫旗袍的詞語有光鮮亮麗、衣冠楚楚、風度翩翩、光彩照人、鮮艷奪目、花枝招展、干凈素雅、搭配得體、

【成語】: 衣冠楚楚

【拼音】: yī guān chǔ chǔ

【解釋】: 楚楚:鮮明、整潔的樣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齊,很漂亮。

【出處】: 《詩經·曹風·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舉例造句】: 他整天衣冠楚楚,但對工作卻漠然置之。

【拼音代碼】: ygcc

【近義詞】:衣冠齊楚

【反義詞】:衣衫襤褸、衣不蔽體、不修邊幅

『伍』 描寫旗袍的詞語


1、婀娜多姿:意思是各種輕盈軟美的姿態,形容女性姿態各異,體態優美。
2、搖曳生姿:形容姿態閑雅,婀娜多姿的樣子。
3、風姿綽約:形容女子氣質優雅,體態柔美動人。
4、楚楚動人:形容女子姿容美好,神態柔弱,動人心神。
5、妍姿艷質:形容女子的體態容貌很美。
6、雍容華貴:形容人儀態高雅從容,莊重大方。

『陸』 袍可以組什麼詞

「袍?」的詞語:
袍澤 袍笏 袍子 袍哥 袍服 袍袴 袍褂 袍襗 袍帶 袍袖 袍絝 袍襖 袍繭
袍鎧 袍表 袍界 袍鉀 袍帔 袍花 袍襕 袍段 袍魚 袍仗 袍甲 袍領 袍襺
袍套 袍鞾 袍杖

「?袍」的詞語:
同袍 旗袍 綈袍 龍袍 藍袍 青袍 蟒袍 縕袍 紫袍 戰袍 緋袍 錦袍 袞袍
猩袍 黃袍 皂袍 白袍 奪袍 襕袍 長袍 衲袍 衫袍 棉袍 方袍 赭袍 襦袍
雲袍 道袍 征袍 綠袍 衣袍 布袍 羽袍 鶴袍 皮袍 春袍 宮袍 緇袍 襯袍
罩袍 素袍 霜袍 袿袍 鵲袍 沾袍 袷袍 鵠袍 韋袍 黮袍 田袍 睡袍 禪袍
披袍 客袍 柘袍 毳袍 珠袍 貂袍 褞袍 枲袍 絁袍 豸袍 靴袍

「袍???」的詞語:
袍笏登場

「?袍??」的詞語:
蟒袍玉帶 紫袍金帶 青袍白馬 同袍同澤 黃袍加身 粗袍糲食 綠袍槐簡
綈袍之義 罽袍公子 冠袍帶履 青袍御史 青袍烏帢 黃袍加體 麤袍糲食
青袍角帶 青袍布襪 脫袍退位

「???袍」的詞語:
裰領道袍 割須棄袍

『柒』 袍組詞有哪些詞語

袍子、
旗袍、
袍澤、
袍笏、
同袍、
綈袍、
袍界、
韋袍、
鶴袍、
鵲袍、
緋袍、
紫袍、
袍花、
毳袍、
皮袍、
袍袖、
征袍、
袍甲、
袍帶、
袍襺、
春袍、
袍鞾、
袍絝、
袍哥、
枲袍、
袍仗、
披袍、
素袍、
夾袍、
袍帔、
衲袍、
袍鎧、
袍杖、
袍鉀、
鵠袍、
袍絝、
青袍、
衫袍、
襕袍、
袍表

『捌』 袍的組詞有哪些詞語

袍 páo
〈名〉 有夾層、中著棉絮的長衣
如:袍子

如:長袍;旗袍;袍帶(錦袍腰帶。古代君王和貴官的常服);袍褂(袍服和外褂。清代官服的主要組成部分)
如:袍鎧(戰袍與護身鐵甲);袍甲(戰袍和鎧甲);袍仗(戰袍和兵器。借指軍容);袍袴(戰袍,袴靴。軍戎之服。亦指穿著軍服的人);袍襖(袍和襖。古代軍戎服飾。指比鎧甲輕便的戰袍和戰襖)

如:袍襟(衣襟)

『玖』 袍能組什麼詞語

1.旗袍[qí páo] 中國婦女穿的傳統長衫

2.袍子[páo zi] 中式的長衣服。

3.袍澤[páo zé] 袍與澤都是古代衣服的名稱。長袍與內衣;後來稱軍隊中的同事

4.素袍[sù páo] 白袍。古代平民或尚未取得功名的讀書人穿白袍。

5.夾袍[jiā páo] 夾袍,雙層無絮的長袍。

6.鶴袍[hè páo] 綉有仙鶴的官服。

7.同袍[tóng páo] 舊時在同個軍隊工作的人互稱。參看袍澤

8.袍界[páo jiè] 指袍哥團體。

9.猩袍[xīng páo] 紅袍。

10.豸袍[zhì páo] 古代監察、執法等官員所穿的袍服。

11.鵲袍[què páo] 綉有喜鵲的錦袍。

12.袍甲[páo jiǎ] 戰袍和鎧甲。

13.紫袍[zǐ páo] 紫色朝服。高官所服。

14.袍袖[páo xiù] 袍子的袖管。

15.緋袍[fēi páo] 紅色官服。

16.袍帶[páo dài] 錦袍腰帶。古代君王和貴官的常服。

17.韋袍[wéi páo] 皮袍,皮衣。

18.毳袍[cuì páo] 毛制的長衣

19.征袍[zhēng páo] 出征將士穿的戰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