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旗袍展示 » 穿旗袍禮儀方式叫什麼
擴展閱讀
六月手套什麼 2025-02-05 09:11:47
吃喜酒穿什麼裙子合適 2025-02-05 09:03:26

穿旗袍禮儀方式叫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9-25 02:28:57

A. 我想知道有關穿旗袍的坐、站以及手的擺放方面的禮儀!

坐下時,兩手從後上方慢慢的把裙腳敷平,慢慢的坐下,讓裙的後面做在屁股下面,沒有一點皺,兩腳傾瀉45度,兩手交替輕輕的放在大腿上即可.
站起來的時候,兩手交叉握住放在肚子上右邊一點,抬頭挺胸!記得面帶微笑哦!

B. 穿旗袍的禮儀有那些

穿旗袍時,
要格外注意保持良好的儀態。
因為旗袍的造型非常貼近女性自然的曲線,
所以不雅的站姿、坐姿
都會在眾人面前完全展露出來。
假如穿著旗袍騎自行車,
必定會貽笑大方,
此外,切記,不管天氣如何,
旗袍的所有紐扣都要扣上,
不然就會落下「輕浮」的印象。

旗袍比較適合中國女性
清瘦玲瓏的身材特點,
而且可以「中西合璧」,
因而「變化多端」。
旗袍的樣式很多,
開襟有如意襟、琵琶襟、
斜襟、雙襟;
領有高領、低領、無領;
袖口有長袖、短袖、無袖;
開衩有高開衩、低開衩;
還有長旗袍、短旗袍、夾旗袍、單旗袍等。
目前國內的旗袍在剪裁中
都加入了很多西式剪裁方法,
從而使旗袍更合體、更實用,
堪稱中國女性別具一格的特色服裝。

女士在參加正式晚宴時,
可以選擇華麗的面料做成的旗袍,
只要選擇得當,
其「驚艷」程度絕對不亞於西式晚禮服。
日常半正式工作場合與休閑場合,
也可用旗袍分別搭配
西式外衣、開襟毛衣、披肩圍巾等,
能夠展示出不同的風格。

穿旗袍時,要注意:


旗袍的面料、花色
應與著裝的場合相協調。
普通棉布和真絲織錦緞
做出同樣款式的旗袍;

其風格會截然不同:
一個樸素雅緻,
一個華麗高貴。
購買旗袍時,
一定要考慮穿著的場合因素,
選擇相應風格的面料和花色。
旗袍的領口封閉較嚴,
購買熱天穿的短袖、無袖旗袍時,
最好選擇吸汗透氣的舒適面料。



選擇旗袍時,
要注意旗袍的款式
與自己的身份相協調。
前衛風格的無肩無袖或露胸旗袍,
以及毛皮滾邊的超短旗袍配上靴子,
穿在明星身上會格外出眾,
卻不適合保守行業
工作人員日常穿著。



旗袍的領圍、領高、肩寬、
胸圍、腰圍、臀圍都要合身,
任何一處過於緊綳或過於寬松,
都會使美感大打折扣,
自己穿上也會感覺很不舒服。



穿著之前檢查所有紐扣,
如有縫線松動的紐扣,
在穿之前一定要再次加固,
保證在穿著時紐扣不會脫落。



旗袍的款式給人的總體感覺
是「在嚴謹中流露出莊重的性感」,
如果紐扣松開,
立刻就會產生「風塵」感。
因此,女士在穿旗袍時,
不管天氣如何,
旗袍所有的紐扣都必須全部扣上。
任何一粒紐扣不扣,
都會給別人留下難以抹去的「輕浮」印象。



長及腳踝的高開衩旗袍,
其風格和坦胸露背
長及腳踝的西式晚禮服
具有異曲同工的效果,
因此,只有在正式的晚宴或演出場合,
或賓館、酒店等
要求穿特定中式工作裝的場合,
女士才能穿
開衩開在大腿中部以上的
高開衩長旗袍。
日常工作或休閑場合的旗袍
開衩不要高於膝蓋上緣以上10厘米。



穿旗袍時搭配的絲襪
最好是連褲襪,
這樣就不用擔心襪口
從開衩處露出了。
但要注意的是,
旗袍的面料
一定要選擇
不與絲襪起靜電的面料。



鞋的款式
要與旗袍風格相配。



內衣不可外露。
與旗袍相配的內衣在款式
和顏色上也要精心選擇,
要求妥帖、舒適,
且內衣輪廓無痕。



穿旗袍時,
要格外注意保持良好的儀態。
因為旗袍的造型
非常貼近女性自然的曲線,
所以不雅的站姿、坐姿
都會在眾人面前完全展露出來。

C. 中國傳統服飾旗袍的禮儀

旗袍是中國的傳統服裝,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它融合了中原文化和北方少數民族服飾的特點,在近代,它融合了歐美服飾的風尚形成了獨具一格的範式。由於其線條明快流暢,可最大限度地展現女性曲線美,如今,旗袍做為一種文化載體成為了最適合東方女性身體特徵的服飾,受到越來越多的中國女性的喜愛。

那麼旗袍的穿著禮儀又有哪些呢?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

選旗袍

旗袍的面料、花色應與著裝的場合相協調。普通棉布和真絲織錦緞做出同樣款式的旗袍,其風格會截然不同:一個樸素雅緻,一個華麗高貴。購買旗袍時,一定要考慮穿著的場合因素,選擇相應風格的面料和花色。

旗袍剪裁

旗袍是挑人的,所以在穿著旗袍時,一定要選擇剪裁合身的旗袍。旗袍不管是領口、胸圍、袖口還是臀圍都要合身,任何一處過於緊綳或過於寬松,都會使整體的美感大打折扣。



旗袍開衩不宜過高

莊重的性感,才是旗袍給人最好的感受,所以在穿旗袍時,不能過多的追求性感嫵媚的效果而忽略了旗袍得到高雅之處。日常工作或休閑場合所穿的旗袍開叉都不要高於膝蓋邊緣以上10厘米。一般只有在正式的晚宴或演出場合,對於服裝有特定要求時,女士才能穿開衩開在大腿中部以上的高開衩長旗袍。

盤扣要扣好

在穿旗袍時,旗袍所有的紐扣都必須全部扣上。任何一粒紐扣不扣,都會給別人留下難以抹去的「輕浮」印象。

穿著旗袍之前檢查所有紐扣,如有縫線松動的紐扣,在穿之前一定要再次加固,保證在穿著時紐扣不會脫落。

注意身姿體態

穿旗袍時,要格外注意保持良好的儀態。因為旗袍的造型非常貼近女性自然的曲線,所以不雅的站姿、坐姿都會在眾人面前完全展露出來。旗袍很修身,所以最忌諱彎腰駝背。

入座的時候盡量注意輕、慢,同時注意用手捋一捋旗袍後面,避免出現褶皺。坐下之後雙腿合攏,再稍微斜一點,無論坐在椅子上還是沙發上,都不要佔滿位置,留下三分之一即可。即使累了也盡量不要靠在椅子上或者沙發上,這樣會顯得特別懶散,讓旗袍的氣質大打折扣。

穿旗袍用餐

無論站著還是坐著,雙臂都應該緊貼身體,用餐需要做任何動作時,也只是文雅地使用肘之前的小臂,避免因為幅度過大而露出下腋(這在穿無袖旗袍時更要當心)。

內衣不外露

穿旗袍時一定要避免內衣不外露。在內衣的選擇上,要選擇與旗袍相配的內衣款式,顏色上也要精心選擇,要求妥帖、舒適且內衣輪廓無痕。

D. 旗袍禮儀 | 女人穿在身上的語言,舉止不可含糊

旗袍的修身剪裁能讓女性的體態更優雅,旗袍是女人穿在身上的語言,身著旗袍,一舉一動也要做到符合禮儀。

畢竟旗袍的樣式比較貼近女性自然的身材曲線,稍不注意,一些不雅的姿態或者身材缺陷都會被無限放大。

因此,穿旗袍之前必須要掌握基本的旗袍禮儀。把旗袍穿得大方得體為最好。

▲旗袍的剪裁一定要合身

不管正式或非正式場合,旗袍一定要穿和自己的身材相稱的。

雖然有句話這么說,「旗袍挑人,它不會因為你富有而巴結你。」但是豐滿的女性也是可以駕馭旗袍的,穿出來也是另一種韻味。只要你選擇的旗袍合你的身段。

(范冰冰是胯部比較寬的類型,選長款修身的旗袍就很好地規避了這一點。)

有些姑娘本來不胖,但是選擇的旗袍不合適,反而暴露了自己的身材缺點。腰圍、臀圍、胸圍、肩寬缺一不可,任何一處過於寬松或緊綳,美感都會大打折扣。

(講道理,張靚穎絕對不算胖的體型,但上圖明顯看出腰部不合尺寸。當然就造成了「裹粽子」的尷尬。)

▲旗袍開衩不宜過高

如果不是特定場合的要求,旗袍的開衩不建議選擇過高的。畢竟,「莊重的性感」是旗袍給人的直觀印象。

開衩過高不僅體現不出性感,還影響婉約含蓄的美感。

最要緊的是,如果把旗袍作為日常穿搭,開衩過高也會造成諸多不便,起身下蹲很容易破壞儀態。而且,高開衩旗袍,如果hold不住,很容易穿出迎賓小姐的感覺。

另外,穿旗袍最好把紐扣扣上,如果解開紐扣,會給人風塵之感。

電影人物畢竟只存在於電影里,日常穿搭還是應該更注意儀容儀表。

▲穿旗袍避免內衣外露

之前看到留言有問到,穿旗袍應該怎麼選內衣。因為夏款旗袍比較輕薄,很容易印出內衣痕跡而影響整體效果,大家穿旗袍時盡量選擇無痕內衣、無肩帶內衣,也可以避免肩帶下滑的問題。

另外,夏季快到了,旗袍多為短袖,大家在肢體動作上也要注意,避免一抬手一伸胳膊,造成內衣外露。短款旗袍也別忘了穿上薄一點的安全褲。

▲起身坐下動作幅度不宜過大

其實旗袍對女性的一舉一動有著無形的約束作用,但它是個正面作用,穿著旗袍,女性會不自覺地規避自己的不雅姿態。

起身、坐下盡量不要太「漢子」式,旗袍是婉約優雅的代名詞,穿著旗袍卻四仰八叉難免會被人說「坐沒有坐相」。

坐下時雙腿不要叉開,自然並攏放在一邊。如果旗袍裙擺不夠長,坐下的時候一定要檢查是否會走光。

至於走路的姿勢,自然一點,避免大搖大擺就好。不必因為穿了旗袍,就連路都不會走了。旗袍是對女性的約束,但絕不是束縛。

▲穿旗袍不要彎腰駝背

旗袍修身,但也最忌諱彎腰駝背。

日常里雖然不必用「走秀」的標准要求自己,畢竟穿旗袍也是要以舒適為准,但基本的昂首挺胸還是有必要的。

穿旗袍哈腰躬背,會顯得很小氣。挺直腰背,氣質自然也就出來了。

最後要說的是,穿旗袍講究搭配協調,說的不僅僅是風格、配飾、鞋子等等外在元素,更重要的是你的舉手投足,禮儀規范。內外兼具,才能穿出優雅。

E. 如何從旗袍看中國禮儀

旗袍作為得體的中國美服,端莊、優雅,它不僅見證了 歷史 的進程,還承載藝術與美感的文明。女子穿在身上,一種高貴的氣質就會流露出來,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女子講究含蓄內斂、溫婉秀麗。

而帶著古典美的旗袍之所以能被中國女人完美駕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於旗袍的美和中國女人的美能完美結合,展現出最優雅、最傳統的中國禮儀。

有人說:旗袍給人的總體感覺就是能從嚴謹中流露出莊重的性感。所以穿旗袍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紐扣不能松開,否則會給人一種風塵感。

穿旗袍的時候一舉一動要優雅得體、落落大方,像葛優躺、蹺二郎腿這種動作不能有,否則不僅容易走光,還會給人一種「輕浮」感。除此之外,穿旗袍的女人一顰一笑要溫婉柔美,不能仰天大笑,這樣的行為和旗袍是不符的。所以,穿旗袍的時候一定要儀態萬千,這樣才能把旗袍之美淋漓盡致的凸顯。

F. 關於旗袍的禮儀

關於旗袍的禮儀

1.由於旗袍本身就非常貼合身體,在一定程度上會約束穿衣者的行動幅度,那也是為什麼以前一些大戶人家的大家閨秀們從小就能舉止非常文雅的原因之一。

穿上旗袍後,人的姿態會得到適度修正,比如習慣弓背的人就自然趨向於挺直身板;不願意看到小腹凸出則會自覺地去收腹……

2.站立的時候,除卻衣服的緊身度不讓自己弓背塌腰外,主觀上也一定要有挺胸直腰的意識,雙手比較自然地合搭在胃的高度或者小腹前。

3.坐下時,首先應該撂一撂後裙擺,給身體彎曲以足夠的空間。

旗袍正因為是連體的緊身設計,如果不騰出空間,很容易引起面料的輕微撕扯。

出於同樣道理,坐也只能坐在椅子的前端,不可坐滿。更不能因為坐下就又習慣性弓背塌腰,否則,背後的縫紉和線頭等同樣會遭受牽引撕扯。

雙腿不能隨性擺放,盡量以優雅的姿勢掩藏在裙擺內。

裙子長度僅僅過膝時,大腿更要始終閉合,注意裸露在外的小腿擺放姿勢。開衩比較高的需要時刻謹防走光。

4.無論是站著還是坐著,雙臂都應該緊貼身體,需要做任何動作時,也最好只是文雅地使用肘之前的小臂,避免因為幅度過大而露出下腋,這在穿無袖旗袍時更要當心。

穿旗袍禁忌

一、旗袍好看不易穿,穿得好起到放大魅力的作用,穿不好可就是缺點暴露無遺啦。由於旗袍是修身剪裁,且面料偏薄,穿著時一定要選擇無痕內褲。

二、穿旗袍活動要謹慎,邁步不要過大,落座適當遮掩。

三、手臂太粗不要穿無袖款。郭晶晶產後首度亮相時就選擇了無袖款旗袍,身材被無限拉寬。

四、穿旗袍時發型要講究。范冰冰這身湖綠色旗袍若是搭配復古發型想必更迷人。

G. 旗袍禮儀

清代男子的服飾以長袍馬褂為主,此風在康熙後期雍正時期最為流行,婦女服飾在清代可謂滿、漢服飾並存。滿族婦女以長袍為主,漢族婦女則仍以上衣下裙為時尚。我為大家整理了一篇關於旗袍禮儀的文章,僅供參考。
旗袍禮儀
清代男子的服飾以長袍馬褂為主,此風在康熙後期雍正時期最為流行,婦女服飾在清代可謂滿、漢服飾並存。滿族婦女以長袍為主,漢族婦女則仍以上衣下裙為時尚。清代中期始,滿漢各有仿效,至後期,滿族效仿漢族的風氣頗盛,甚至史書有「大半旗裝改漢裝,宮袍截作短衣裳」之記載。而漢族仿效滿族服飾的風氣,也於此時在達官貴婦中流行。婦女服飾的樣式及品種至清代也愈來愈多樣,如背心、一裹圓、裙子、大衣、雲肩、圍巾、手籠、抹胸、腰帶、眼鏡......,層出不窮。

1840年以後進入近代,西洋文化浸襲著中國本土文化,許多沿海大城市,尤其是咐轎上海這樣的大都會,因華洋雜居,得西文風氣之先,服飾也開始發生潛在的變革。

風行於本世紀20年代的旗袍,脫胎於清代滿族婦女服裝,是由漢族婦女在穿著中吸收西洋服裝式樣不斷改進而定型的。當時無專業服裝研究中心,服裝式樣的變化以千家萬戶,在時代風尚的影響下不斷變化。

從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末,中國旗袍風行了20多年,款式幾經變化,如領子的高低、袖子的短長、衡橘肆開衩的高矮,使旗袍徹底擺脫了老式樣,改變了中國婦女長期來束胸裹臂的舊貌,讓女性體態和曲線美充分顯示出來,正適合當時的風尚,伍基為女性解放立了一功。青布旗袍最為當時的女學生所歡迎,一時不脛而走,全國效仿,幾乎成為20年代後期中國新女性的典型裝扮。值得一提的是,當時作為領導服裝潮流的十里洋場中摩登女郎、交際名媛影劇明星等,在旗袍式樣上的標新立異,也促進了它的發展,其中如交際花唐瑛等人,最早在上海創辦的雲裳時裝公司便是。自30年代起,旗袍幾乎成了中國婦女的標准服裝,民間婦女、學生、工人、達官顯貴的太太,無不穿著。旗袍甚至成了交際場合和外交活動的禮服。後來,旗袍還傳至國外,為他國女子效仿穿著。

H. 關於接待的著裝禮儀

著裝指人的衣服裝飾。其作為人體外表的重要構成,形成人們最為直接的視覺印象,直觀地呈現出個人的精神內涵、審美品位和禮儀素養。接待工作是嚴肅的禮儀性活動,通常均屬於比較隆重的社交,在這類活動中,接待人員必須著禮服,以示對客人和主人尊重。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接待的著裝禮儀,供大家參考!

1、男士禮分為3種:

中式男禮服:即中山裝。一般應為上下身同色的深色毛料精製。中山裝前門襟有五粒扣子,領口為帶風紀扣的封閉式,上下左右共有四個貼袋,袋蓋外翻並有蓋扣。穿著時,應將前門襟、風紀扣、袋蓋扣全部扣好;口袋內不宜放雜物,以保持平整;配黑色皮鞋。中山裝可用於全部禮儀活動。

西式男禮服:西式男禮服分為日間禮服和晚禮服兩種。一般日落後即為穿著晚禮服的時間,忽視了時間而隨意穿著各式禮服是非常失禮的。

晨禮服,通常上裝為灰色或黑色,後擺為圓弧形;下裝為深灰色黑條褲;戴黑禮帽;系灰領帶;穿黑色皮鞋。通常用於白天參加各種典禮、婚禮及星期日到教堂做禮拜時用,也是接待人員最常用的禮服。

大禮服,又稱燕尾服,西式晚禮服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種。深色高級衣料製成;前身較短,後身較長而下端張開似燕尾形狀;翻領上鑲緞面;褲腿外側有絲帶,通常系白色領結;配黑色皮鞋、黑絲襪;戴白手套。燕尾服是晚間最為正式的禮服,用於隆重庄嚴的場合,如婚禮晚宴、觀歌舞劇、授勛儀式、授獎儀式等。

小禮服,又稱無尾禮服、便禮服。因無尾禮服的領口只系黑色領結,故又稱“黑領結”。無尾禮服適用於一般性的晚宴、音樂會、酒會等。

通用男禮服:即西裝。西裝樣式很多,領形也有大、小駁頭之分,前門有單、雙排扣之分;對扣眼也有一粒、二粒、三粒之分;口袋有明暗之別;套件有二件套(上、下裝)和三件套(上、下裝加西裝背心)的不同。做禮服的西裝應是上下身同色的深色毛料精製而成,系領帶,穿黑色皮鞋,必要時需要加帕飾。

2、女士禮服分為三種:

中式女禮服:最常用的中式女禮服為旗袍。旗袍有各種不同的款式和花色。在禮儀場合穿著的旗袍一般採用緊扣的高領、貼身、衣長過膝、斜式開襟,袖口至手腕上方或肘關節上端或無袖的款式。面料多為高級呢絨、綢緞。顏色以單色為佳,而且不宜在面料上 刺綉 或裝飾過多的圖案或飾物。旗袍的長度最好長至腳面,開衩不宜過高,以到膝關節上方一至二寸為最佳。著旗袍應配穿高跟鞋或半高跟鞋,或配穿高級面料、製作考究的面鞋。

西式女禮服:同西式男禮服一樣,西式女禮服也分為日間禮服和晚禮服兩種。日落後女士必須穿著晚禮服,忽視了時間,隨意穿著日間禮服將被認為是缺乏教養的極其失禮的行為。

晨禮服,也稱常禮服,是質料、顏色相同的上衣和裙子的組合,也可以是單件連衣裙。一般以長袖為多,而且肌膚的暴露很少。與此搭配的是一頂合適的帽子、一幅薄紗短手套、還可攜帶一支小巧的手包或挎包。主要是白天穿,適用於參加在白天舉行的慶典、茶會、游園會和婚禮等。西方人在星期日去教堂做禮拜,也講究穿晨禮服。

通用女禮服:即西服套裙。作為禮服的套裙是指西裝上衣與相搭配的裙子成套設計製作的一種,一般是有一件西裝上衣和一條半截裙所構成的兩件套女裝,也有三件套西裝套裙,是在西裝上衣與半截裙之外加上一件背心。

大禮服。又稱大晚禮服,為袒胸露背的單色無袖連衣裙式服裝。從正面看,穿著者的脖頸、雙臂及前胸以上部分暴露在外;從背面看,穿著者的雙肩、直至腰際也全部裸露在外。其下擺可長及拖地或剛及地面。其面料多為高檔的薄紗或綢緞,色彩必須為單色。穿時必須戴上與其色彩相同的帽子或面紗,還要有一幅薄紗或網眼的長手套相配,及耳環、項鏈等飾品。大禮服是最為正式的禮服,主要適用於在晚間舉行的最正式的各種活動,如官方舉辦的正式宴會、大型 正式的交際舞會等。

小禮服。是一種質地高檔、色彩單一的露背的連衣裙式服裝。小禮服的前胸暴露在外的肌膚相對少些,裙長至腳面而不拖地。其衣袖有長有短,著裝者可根據袖長的具體情況來搭配長短適當的手套。一般情況下,著小禮服時為方便女士交談可不戴帽子或面紗。小禮服的地位僅次於大禮服,主要適合於參加晚上6點鍾以後舉行的宴會、音樂會或觀歌劇時穿著。

著禮服的禮規

西服是目前國際最標准通用的禮服,穿著有著相當統一嚴格的模式和要求。在正式接待場合,必須穿顏色素雅的套裝,以深色、單色為宜;襯衫必須挺括整潔、無皺褶,尤其是領口,襯衫下擺要塞進西褲,袖口扣上不得翻起。如不需系領帶,可不扣領扣。袖長以露出西裝衣袖1-2厘米為合乎要求,襯衫領子應高出西裝領子約1厘米;通常接待場合必須系領帶,在系領帶時,必須扎在硬領襯衫上。領帶系好後,上面的寬片應略長於下面窄片,領帶尖須剛抵腰帶上端。若內穿西裝背心,領帶尖必須置於背心內,領帶尖也不能露出背心。西裝的鈕扣分為單排扣和雙排扣兩種,雙排扣一般不宜敞開。單排扣在非正式場合一般可以不扣鈕扣,在正式場合中,要求將實際扣(除最下一粒鈕扣以外的其他鈕扣)必須扣上,最下一粒鈕扣為樣扣,不必扣上。

西裝套裙會使女性看起來干練灑脫,並能烘托出女性獨有的線條魅力,是職業性最好的服飾選擇,也是女性接待開作者最常用的接待禮服。在接待工作中穿著的西裝套裙要注意不宜選擇色調過於鮮亮的色彩,以冷色調為基調較為合宜。衣服造型一般無特殊要求,可長可短,但上衣不能短於腰,下裙不能長過小腿中部,著裝時不能露背、露肩、露腰、露腹,不可“捉襟見肘”。套裙式樣較多,但不宜添加過多的花邊或飾物,在穿絲、麻、棉等薄型面料或淺色面料的西裝套裙時,一定要內穿襯裙。在正式接待場合中,西裝套裙上衣扣子必須系好,不得脫下。內里必須穿著一件款式適宜的襯衫,不應讓其過於透明,絕對禁忌“內衣外現”。在穿著西服套裙時,只能搭配高筒襪或連褲絲襪,著高跟或半高跟皮鞋,其他任何搭配都是不適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