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旗袍比漢服認可度更高
其一旗袍的形成在近現代有其發展過程,有現實生活歷程致使的經典性質且沒有中斷,並且已在時代新舊更替間由社會主導階層和上流人士引領,而漢服則由當代少部分知識分子核心帶起,不透知核心價值者推廣,存在一定的非內涵成分,人群理解上沒有時間的修飾和內在的填補。
其二漢服推廣者現今存在相當一部分人缺少切實漢文化修養和歷史內在理論知識,在正常推廣過程中違背我國自古以來正端的民族和諧政策,公然消極排斥少數民族,拒絕承認其歷史存在性以及文化共通性。一定程度上縮小了漢服的價值升華空間,卻增大了時間。
2. 為什麼大部分女生喜歡漢服,不喜歡旗袍
一、這是一種追求
現在穿漢服的女孩子大多都是90後,她們是看著古裝劇長大的女孩子。她們幼時便有個願望,想要和電視上的漂亮姐姐一樣,穿著那樣美麗的衣服。還記得我小時候就見過披著床單走來走去的小夥伴,不得不說漢服已經早早烙印在了我們的心裡。穿漢服是我們的一種追求,追求與眾不同,追求別樣風采。滿大街都是穿著現代裝的人,偶爾看到一兩個身著漢服的姑娘,會不會覺得眼前一亮?
二、這是一種態度
穿漢服是一種對生活的態度,為什麼這樣說?古裝劇里,男子白衣勝雪,豐神俊朗,文質彬彬;女子溫文爾雅,端莊賢淑,柔美可人。穿漢服的男生女生不就是想要和他們一樣嗎?尤其是那些女孩子,想做一個溫婉的古典女子,穿著漂亮的衣服,斜倚妝台,綰發插簪,調脂弄粉。日日看書聽曲,插花烹茶,焚香對弈,如此生活豈不愜意?
三、這是一種情懷
穿漢服是一種情懷,是對傳統文化的尊重與驕傲。
漢服文化並不簡簡單單是一種服飾文化,她還包含了很多其他的元素,例如發髻、配飾等。
隨著中國的國力日漸強盛,我們逐漸意識到了自己民族文化的重要,也深深地為傳統文化驕傲。我們不再盲目地學習西方,不再追求洋裝,不再羨慕韓版風格。
我們認識到,原來我們的傳統服裝這樣美,這樣適合我們的氣質。
於是,我們要把它穿在身上,彰顯我們的文化自信,更要走出去,讓更多的人了解漢服,認識漢服,喜歡漢服。
所以大部分女生喜歡漢服。
3. 為什麼旗袍比漢服認可度更高
旗袍起源於民國, 他是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即便在當下還有很多的女性會選擇穿著旗袍,因為旗袍非常的能夠修飾女性的身材並且將她們美好的曲線展露無遺,這就是為什麼旗袍比漢服更加受到認可的主要原因。
旗袍其實是比較現代的,可能當下的人們的確有著復古的心,但是倘若一個女性把漢服穿到公共場合肯定會受到他人的關注,而旗袍呢卻是真正能夠穿到外面並且得到他人認可的。所以漢服相較於旗袍他少了一絲的切實性。
漢服也是中國的國粹,但是有一些人卻認為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我覺得漢服是美好的象徵可能他和旗袍相比,他的價值遠遠高於旗袍,但是旗袍的認可度高就在於他的實用性和美觀度。他更貼近當下女性的審美,漢服通常比較寬松,不能夠將女性的美展現出來,但是旗袍卻能夠表現得淋漓盡致。
4. 旗袍和漢服誰更能代表中國傳統文化
旗袍和漢服都屬於中國傳統服裝。二者的區別在於旗袍形成於民國時期;而漢服形成於秦漢時期。
旗袍是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 ,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它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絢爛的現象和形式。
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 ,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 ,民國20年代之後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裝。
50年代後,旗袍在大陸漸漸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視為「封建糟粕」、「資產階級情調」遭受批判。
80年代之後隨著傳統文化在內地被重新重視,以及影視文化、時裝表演、選美等帶來的影響,旗袍不僅逐漸在大陸地區復興,還遍及世界各個時尚之地。
漢服,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綉中華「的體現。
傳說漢服「始於黃帝,備於堯舜」,源自黃帝制冕服。定型於周朝,並通過漢朝依據四書五經形成完備的冠服體系,成為神道設教的一部分。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聖的。亞洲各國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鮮、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飾均具有或借鑒漢服特徵。
望採納,謝謝。
5. 漢服與旗袍的區別
漢服,就是漢代開始流行的服飾,也有人認為是漢族人的服飾,他的服飾和造型比較繁雜,讓人感覺到穿著非常不方便。而旗袍是民國建立後進行服飾改革後的產物。
旗袍講究輕便適體,而且能充分地體現女性優美的身姿和流暢的線條。而漢服則恰恰相反。
所以說,不論是從文化背景還是服飾外形上兩者都有很大區別,一個是漢文化幾千年的傳承,一個是時代的縮影。
6. 為什麼喜歡漢服的人大多排斥旗袍
1. 審美觀不同。漢族審美觀與游牧民族相比更接近日韓。所以廠字襟和盤口是被認為比較醜陋的。
2.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是中國歷史上五千年以來的主流民族和主流文化,用少數民族的服裝和文化代代表全中國人也不妥。俄羅斯人也是中國的官方認定少數民族之一,但這不代表全中國就得說俄文,崇洋東斯拉夫文化。
3. 旗袍不是中國人的傳統服裝,孔子,秦始皇,戚繼光,穿的不是旗袍。用旗袍來代表中國傳統幾千年的文化,也照樣不妥。
4. 現代露大腿露手臂的旗袍實際上是民國妓女的服裝。用民國妓女賣騷穿的服裝來代表嚴肅場合,中國形象,傳統文化,是侮辱中國人的存在。
5. 旗袍的推廣是靠滿族人使用暴力和文化摧毀的情況下實行的。
旗袍也許寬大款還挺方便工作和擼串兒的,唯一的問題就是丑。修身款的嚴重限制了本座自由的靈魂,更何況也丑。麻煩圓潤的起開。何況旗袍的原主人是拿刀逼著我們拋棄華夏衣冠。哪怕也許現在甚至民國的旗袍都和他們關系不大,也叫人心裡也隔應。別說時移勢易了。有種人就是矯情比如我,看著更發達的文明被野蠻人活生生打斷扼殺而油然而生厭惡和警惕。
漢服實在款式太繁復了,明式宋式唐式各種上衣下裳啊啊啊啊啊!一不小心穿成壽衣野蠻人也不是沒可能。也沒人給開發一套款式簡單,絕不會出錯同時不粘灰不絆腳,樣式不像野鬼一樣布料到處飄,好洗好熨,冬款不冷夏款不捂,同時價錢還能被大部分人接受的漢服。淘寶上的款式要麼就花紅柳綠像鳳樓姑娘,要麼就結子帶子無數再配個修過頭的蛇精臉,要麼就寬袍大袖只適合乘風歸去。叫我這種路人怎麼心甘情願掏錢嘛。
7. 你覺得中國的旗袍文化和漢服文化,哪個才是國人的最愛
談不上最愛,漢服是漢族民族傳統服飾,是漢族人民特有的服飾,而旗袍文化形成於民國時代,且為女性服裝,與漢服沒有可比性。倒不是說旗袍文化不好,也不是稱贊漢服文化,而是兩種服飾文化形成的年時代、隱含的文化積淀,以及樣式有很大差別,喜愛漢服文化的人群要高於旗袍文化。
咱們再回過頭來看旗袍文化,旗袍文化形成於上世紀20年代,但如果從樣式上分析,有專家認為可以追溯到先秦時代的服飾裝飾,但這都不重要了。隨著旗袍文化的興起,它可以完美的凸顯出女性的身材,在民國時期風靡一時,可以說是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飾。不過隨著歷史文化的變遷,雖然旗袍仍然有很多女性青睞,但已經大不如從前了。所以,漢服文化要比旗袍文化更受世界華人喜愛,這也包括國人在內。此外,旗袍文化實際上是中國傳統服飾的分支,與漢服文化同宗同源,可以說旗袍文化就是漢服文化的變種、分支。
8. 同樣作為傳統服飾,為何穿漢服的人比穿旗袍的更多
因為漢服看起來更仙氣飄飄,而且更具特色,所以很多女生都喜歡穿漢服。
9. 為什麼漢服搞不過旗袍
肯定搞不過,這不是審美問題或文化問題,而是漢服黨的作死問題。
喜歡穿旗袍的人,不會動不動指責 別人:你穿的旗袍不正宗/是山寨貨/款式不對,也不會對產穿西式服裝 /休閑服的人說:你們這是崇洋媚外、數祖忘典。更不會拔高自己說:我們這是弘揚民族文化,你們這幫歷史沒學好的。
但漢服黨就會這么說,他們罵旗袍是「妓女裝 」,穿旗袍的都是「滿遺」。對別人的穿衣自由指手劃腳,發現別人不接受他們的漢服 科普時就謾罵。淘寶上那些賣中國風服飾的,買家交流區,經常有漢服黨出沒,強行插手買家購物自由,要讓人家去他們推薦的店鋪里購買。
然後還窩里斗,部分漢服款式現在被他們自己搞成「仙服」了。但國家是不管的,大家都算「華服」,管你是不是影樓/COS/戲服,都算「華服」。於是漢服 黨們又不樂意了,要抵制華服日,真是爛泥服不上牆。
所以,讓他們自己作死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