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旗袍展示 » 立領旗袍領子怎麼做
擴展閱讀
旗袍披風怎麼搭配 2025-02-06 19:44:48
裙子上的紗網破洞怎麼辦 2025-02-06 19:42:28

立領旗袍領子怎麼做

發布時間: 2023-09-12 15:43:18

㈠ 旗袍怎麼裁剪

旗袍怎麼裁剪步驟如下:

1、繪制大框架:分別以大於二分之一臀圍距離和衣長繪制一個長方形,在長方形上找到適應位置,長方形從上到下適應位置為H線,W的位置在H上滾並適應處,這三個位置分別做出水平線,在H水平線上,分別從兩邊量取適應長度,分別從這兩點向下做垂線,背寬線在長方形上從左量取適應長度,並向B線做出垂線,前寬線在長方形上從右量適應長度,向B線做出垂線。

㈡ 旗袍的領子部分要怎麼改造一下才適合脖子短的人穿呢

將旗袍的領改為V領,讓領邊往後折,領邊不可太窄,應該改成類似荷葉領或者鳳仙領,原理是,讓視覺轉至領子,修飾脖子短的缺點。另一點是V領可以讓脖子在視覺上顯得更修長。

㈢ 旗袍的製作教程

1、剪紙樣,然後布料對折裁剪。

2、斜襟處裁剪是左右兩片,下弧線部位多出6厘米。

3、後片對折裁剪,

4、袖的裁片肩點打剪口,

5、脖子短的人啊,領子也木有留縫位,燙布襯底伏歷邊小出一個縫位。

6、裁片標出胸省腰省位置,腰省胸省全部壓線。

7、接肩縫後上領子,斜襟領口和領口剪整齊就OK無需卷邊。

8、開始包邊:領口,袖口,前片。

9、在斜襟處標出6厘米弧線,然後卷邊。

10、前襟在劃線蔽廳謹處對齊壓線固定,為了穿著效果平展固定的位置至盤扣上方,預留的能套進頭宏基為准。

11、標出中點對齊,

12、上左袖-合側縫-包縫,右側分開包縫,上右袖。右袖下側准備上拉鏈。

13、隱形拉鏈熨燙開捲曲度好壓線。

14、壓線固定拉鏈兩端,包底邊,釘扣子。OK啦。

㈣ 旗袍領軟軟用啥辦法立起來

加樹脂襯就可以立起來了。

㈤ 如何製作旗袍

旗袍的製作過程與造其他衣服的過程是大同小異,首先替客人度身,再由客人選擇布料和款式。製作的工序主要分為三個部份:裁剪,畫圖和綉花。傳統的旗袍通常較長到腳踝,亦有短的旗袍,多在膝蓋對上一吋左右。 近代旗袍進入了立體造型時代,衣片上出現了省道,腰部更為合體並配上了西式的裝袖、旗袍的衣長、袖長大大縮短、腰身也越為合體。是式樣簡潔合體的線條結構代替精細的手工製作。大量運用各種鑲邊、滾邊和嵌邊等常用的特殊工藝手法來裝飾旗袍(單色鑲邊、單色滾邊、滾嵌滾、嵌邊、混合滾、三色鑲邊)。

除此之外旗袍的花鈕裝飾也極具特色,旗袍花鈕具有其它服裝上鈕扣所不能比擬的作用,它不僅僅是一個鈕扣,而是旗袍本身一件精美的裝飾品,花鈕設於旗袍領部、襟部,能起到畫龍點睛的功效,採用的圖案,多為古色古鄉的龍、鳳、孔雀、福、綠、壽、喜、吉祥如意等。與中國傳統文化相呼應。

另外綉花、手繪也是旗袍裝飾中廣泛使用的一種手法,它是我國傳統的綉花工藝及國畫藝術,用國匯點綴國服,可謂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旗袍製作工藝步驟如下:

一、檢查裁片

在縫制前對面、里的裁片逐一檢查質量和數量,並依次放整齊。

二、做縫制標記

可根據面料狀況及部位,選用做標記的方法:線丁、粉印、眼刀、針眼。

1.前片 省位、腰節位、開衩位、裝領缺口、紐扣位、裝拉鏈位、下擺貼邊。

2.後片 省位、腰節位、開衩位、裝拉鏈位、下擺貼邊。

3.袖片 袖口貼邊、袖山對位點。

三、緝省 燙省

1.緝省 按縫制標記緝省,盡量與人體體型相吻合。

2.燙省 高檔面料精加工省縫不燙倒,要從中間分燙,省尖不歪斜。中低檔面料省縫倒向中縫線。胸部燙出胖勢,腰節位拔開,使省縫平服不起吊。並針對面料特性選擇溫度,以及干燙或濕燙。

四、歸拔衣片

由於傳統旗袍結構線的特點。僅靠擺縫及收省難以達到合體目的,應通過歸拔工藝進一步造型,使衣片盡量與體型特徵相吻合。但是,由於面料原因有些面料歸拔效果不明顯,甚至有些面料耐熱性差不宜歸拔。

1.歸拔前衣片

(1)歸拔胸部及腹部。在乳峰點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胸部,使胸部隆起。如果腹部略有隆起,也可斜向拉拔。在以上部位拉拔的同時歸攏前腰部,使前片中線呈曲線形。
(2)歸拔擺縫。擺縫腰節拔開,歸到腰節處,擺縫臀部歸攏,使前身腰部均勻地吸進,臀部均勻隆起。
(3)歸拔肩縫部位。拔開前肩縫,使肩縫自然朝前彎曲,符合人體特徵。

2.歸拔後衣片

(1)歸拔背部及臀部。在背部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背部,使背部隆起。臀部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臀部,使臀部隆起。在以上部位拉拔的同時歸攏後腰部,使後片中線也呈曲線形。
(2)歸拔擺縫。擺縫腰節拔開,歸到腰節處,擺縫臀部歸攏,使後身腰部均勻地吸進,臀部均勻隆起。
(3)歸拔肩縫部位。歸攏後肩縫滿足凸出的肩胛部位的需要,也可以採用收肩省的方法來解決。
(4)歸拔袖窿部位。後袖窿弧線處稍作歸攏,使袖窿圓順不還口。

五、敷牽帶

牽帶選用薄型有紡直絲黏合襯,寬1.2cm左右,粘貼時凈縫居中,敷牽帶的松緊要符合歸拔要求。

1.敷前片牽帶。前片牽帶敷在開襟一邊,開襟上口是斜絲綹容易還口,所以敷牽帶。開襟擺縫處從袖窿開始沿擺縫粘到拉鏈位以下1.2cm處。
2.敷後片牽帶。後片牽帶敷在擺縫處,從袖窿開始粘貼到開衩口,胸部及臀部牽帶略緊。

六、滾邊

由於當前旗袍製作工藝不盡相同,因此不同部位的要求也不相同,其製作方法有以下幾種:

1.用暗線滾邊(傳統手工工藝,現在已不多用)

方法一:有夾里部位的毛縫滾邊

(1)將衣片毛縫折光,開衩處剪一眼刀至凈粉0.1cm處。
(2)滾條與衣片正面相對,緝線0.4~0.5cm。
(3)將滾條翻轉、翻足。
(4)將滾條包轉、包足。
(5)將滾條反面與大身繰牢,但不能繰到正面。
(6)將夾里蓋過繰線與滾條繰牢(該工序在復夾里中完成)。

方法二:無夾里部位的毛縫滾邊

(1)折轉衣片毛縫與緝滾條同方法一。
(2)衣片毛縫沿縫頭翻轉,翻足;滾條毛縫按滾邊寬度折光。
(3)將折光後的滾條包轉,包足。
(4)將滾條反面與大身繰牢,但不能繰到正面。

方法一、二的特點是:滾邊飽滿、完整、針跡無外露。

方法三:凈縫滾邊

注意:若面料易脫絲不要選擇該法滾邊。特點:平薄、完整、細膩。

方法四:轉角處的凈縫滾邊

(1)滾條緝到轉角處應先折轉後緝線。注意應向擺縫方向折轉,不應向底邊方向折轉。
(2)將滾條翻轉、包足到反面。

2.用明線滾邊(機縫法)

一般滾邊部位為凈縫(現在該法採用較多)。特點:速度快、效率高。

3.細鑲滾

(1)滾條邊折光。
(2)將滾條折光邊與衣片折光邊放齊,緝0.2cm左右,使滾邊飽滿,呈圓形。
(3)將滾條翻轉、包足後,正面在漏落縫中用拱止口的針法將滾條固定。

特點:滾條特別窄,在0.2cm左右,具有纖秀美。

4.滾嵌線(外嵌圓嵌法)

外嵌線製作方法中,將嵌條內襯有線繩,因而呈圓形。

特點:嵌線窄,0.2cm左右,線條舒展、飽滿、纖秀。因全部採用機縫法,所以效率高(現在採用較多)。

以上幾種滾邊方法可根據面料風格、厚薄、及審美特點合理選擇。

七、合肩縫,裝袖

1.合肩縫

將前、後衣片正面相對,前片放上層,肩縫對齊,緝線0.8~1cm,後肩縫靠近頸肩點1/3處略有吃勢。緝好後根據面料的厚薄燙分縫或倒縫。注意不得拉還肩縫。

2.裝袖

(1)袖口滾邊。方法與擺縫開衩處相同。
(2)抽袖山吃勢。方法同女襯衫。
(3)裝袖。方法同女襯衫。

八、做夾里

1.夾里收省,合肩縫,裝袖夾里

將夾里省緝好,縫合肩縫夾里,再裝袖夾里。分別燙倒縫,省縫倒向中縫,肩縫向後身坐倒,燙平。

2.繰(或緝)下擺貼邊

將前後夾里擺縫對齊,底邊縫頭折光,用手針將夾里下擺貼邊繰牢,針距0.3cm,或用機縫將下擺貼邊緝牢。夾里下擺比衣片下擺短1cm。

九、復夾里

1.復小襟夾里

小襟衣片與夾里正面相對,肩縫、領口比齊、放平,沿領口下端緝至小襟下口,然後將正面翻出燙平。若無夾里,小襟下口加貼邊。貼邊與衣片正面相疊,按所留縫份緝縫,貼邊略松,貼邊扣轉,翻正,拐角方正,坐進0.1cm燙平,貼邊反面用手針繰牢。

2.復前片夾里

將大襟衣片與夾里反面相對,夾里在上,肩縫及開衩處眼刀對齊,擺平。將夾里大襟處及左右擺縫開衩處縫頭折光,蓋過滾邊緝線,手工繰牢,針距0.3cm。若無夾里,大襟開襟部位加貼邊或滾邊。

3.復後片夾里

方法與復前片夾里相同。注意後片夾里擺縫開衩處留1cm縫頭不繰牢。

十、合擺縫、袖縫

1.合緝擺縫、袖縫

方法一:將前衣片套入後衣片中,前後衣片分別正面相對,反面向外,縫頭對齊,沿凈縫緝線。裝拉鏈一邊緝至拉鏈封口處。縫好後將衣片翻出,縫頭向後片坐倒。注意麵子、里子前後順序要放正確。

方法二:面子、里子分別緝縫,面子分縫,里子坐倒縫。

2.繰袖口夾里

將袖口夾里折光,蓋過滾邊緝線,繰牢。袖口縫合處將後袖縫頭修掉0.4 cm左右,用前袖縫折轉、包光、繰牢。

十一、做領,裝領

1.做領面

(1)將凈領襯燙在領面的反面。
(2)將領面上口沿襯邊沿包轉。
(3)將滾條緝在領面上口,包轉、繰牢,並做好裝領對位標記。

2.裝領

(1)裝領面。領面與領口正面相對,領面在上,從左襟開始起針沿領襯下沿緝線。注意領子兩端要上足,各對位點准確,線條順直,左右對稱。
(2)裝領里。首先檢查領面裝好後領圈是否圓順、平服,若不圓順應及時修正,修正後復領里。將領里縫頭折光,復在領面反面繰牢。注意領里略緊於面子。

十二、做紐扣,釘紐扣

1.做紐袢條

方法一:將2 cm左右的斜條兩邊毛口向里折成四層,手工繰牢。如果是薄料可將斜料裁寬,折成六層或八層,也可在斜條中襯幾根紗線,使其飽滿,厚料就不必加線了。為了便於盤花造型保形,繰紐袢時經常加入細銅絲。

方法二:

(1)斜條正面對折,緝線一道。
(2)翻正紐袢。為方便翻正,可在緝線前夾入線繩一根,牽拉線繩翻正更加方便。

方法三:將薄斜條料反面刮漿燙干,毛口向里折成四層,並將銅絲加進四層中間,再沿邊緝明線一道。

2.做扣坨和紐袢

用紐袢條製作。製作方法。

3.盤花

盤花是將紐袢條盤結成所需的各種形狀,用線釘好即是盤花。琵琶紐盤結的方法步驟。盤花紐扣的規格、大小可根據款式和花形確定,應注意比例協調。

盤花造型較多,有的造型復雜。現將幾種簡單花形單線示意如下,供練習使用(用單線便於分辨線路)。

4.釘盤花紐

(1)釘扣位置:第一副扣釘在領頭下,第二副扣釘在大襟轉彎處,第三副扣釘在大襟下端。

(2)釘扣方法:小襟格釘紐袢,大襟格釘扣坨,用細密針縫牢,紐袢條兩端要折光藏在盤花下面。裝隱形拉鏈可不釘第三副扣,拉鏈裝至大襟下端。

注意:扣坨伸出大襟長度與紐袢長度應在扣好後對位正確;第二副扣角度應考慮美觀,及受重力影響而出現的不平問題。

十三、整燙

整燙前修剪線頭,清洗污漬。

1.整燙目的

平整,符合人體體形特徵。

2.整燙順序

先燙里子,後燙面子,先燙上面(肩部),後燙下面(折邊部位),先燙附件(如袖子),後燙主件(如衣身)。

3.整燙步驟

袖口→袖縫→擺縫→肩縫→衣身→下擺→領子

熨燙時應根據面料性能合理選擇溫度、濕燙或干燙、時間、壓力。熨燙時要蓋布,盡量避免直燙。絲絨面料不能直接壓燙,只能用蒸汽噴燙,避免倒毛而產生極光。

旗袍突出女性的線條美,所以現今的旗袍都是收緊腰身,把女性的身段盡量表現出來。原本旗袍是旗人所穿的服裝,特點是寬大,平直,下長至足,材料多用綢緞,衣上綉滿花紋、領、袖、襟、裙都緄有較寬的花

㈥ 兒童旗袍裁剪圖解與製作方法

方法/步驟

一、定位

將布料對折後,根據肩高和袖深、袖口寬度對袖子的各個部分進行標注連線,然後裁剪處袖子。裁袖子的時候要注意前後片的袖籠弧線深度是不一樣的。

五、前片開襟

旗袍,一般都是要前片進行開襟的。為了製作方便,我就在前片已經裁剪好的基礎上將前片進行分割。分割後在裁剪一片內襟布就可以了。

六、前片開襟的另一種辦法

為了節省布料,有的人喜歡在裁剪的時候就將開襟裁好,這樣,比較好掌握。我現在也將這種做法的制圖傳給大家。

七、領子

領子是衣服的眼睛。在一切都准備好以後,就要進行領子的測量跟裁剪了。為了省事,一般都是在裁剪玩前後片之後握搭兄,用軟尺將領口的大小測量以後在進行裁剪。旗袍的領子不宜太高。

八、成衣

各枝培個部分都裁剪完成以後,就要開始製作了。這個過程,我想不用我多做介紹,大家都會的。我現在只是將成衣的圖片傳上來大家進行一些比較。

九、效果圖

一下圖片是寶貝穿上以後的效果圖。希望大家會喜歡奧!

㈦ 各種領子的做法

各種領子的裁剪方法:

1、領口的剪裁流程:一是依前衣片搭門的尺寸定駁頭翻折線和領子翻折線:前衣片搭門的總寬與駁頭、領子的坡度正相關。

2、依前衣片袖口部位來明確駁頭翻折線和領子翻折線。前衣片衣領往右邊導出的後領子的長短比後領弧大0.3cm。可依據一種設計方案觀念剪裁出各種各樣領樣。

3、翻領領子的剪裁方式:翻在底領外邊的領面造型設計。分成翻領領座較高的、翻領領座適度的友誼翻領3種。最先用直尺畫a線,b線垂直平分a線,用斜線畫出領下孔線,領下孔線下推廣打若於割口。在人台的服裝紙樣上畫出衣領先,衣領線可隨意設計。

翻駁領:翻駁領是一種衣領和駁頭連在一起,並向外翻折的領式。翻駁領是服裝中應用較廣泛的衣領款式。如西裝的領型就是典型的翻駁領,夾克、便裝等也都可用翻駁領。

立領:立領的領面豎立在領圈上,穿著時聳立圍繞在人的頸部,並與頸部均勻地保持一定間距。由於立領近似頸部形狀,設計時應以人體的頸部結構為依據。

坦領:坦領是領面向外翻攤的領式。造型時隨著領子的寬窄、形狀的不同呈現出千變萬化的領款。又由於坦領無領座,適合兒童脖子短的特點,因此也被廣泛地應用在童裝設計上。

㈧ 旗袍領製作教程視頻

旗袍領製作教程視頻如下:旗袍領的縫制教程,撐握方法很容易做,新手也零失敗

4、取出布片,平滑孫穗的對折。把制好的圖沿劃線剪下,平鋪在布料上,沿製版圖剪下領子的正反面。注意剪出的領子要比製版圖沿線多一厘米,作為縫縫。

5、外側的領子要粘襯,以保持挺立的領型。襯布非常容易燙壞,可在 熨燙時在表面放一張白紙,在熨燙時要一點點用力下按,不可來回滑動,防止襯布損壞。

6、把內外領的反面沿著一厘米的縫縫處縫合在一起。翻過來,熨燙整理就得到我們想要的旗袍領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