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旗袍展示 » 什麼衣服仿旗袍
擴展閱讀
睡衣裡面為什麼要穿絲襪 2025-02-07 01:50:02
漫展穿什麼裙子 2025-02-07 01:44:56
皮衣縫紉機怎麼加工 2025-02-07 01:33:01

什麼衣服仿旗袍

發布時間: 2023-09-11 15:33:31

Ⅰ 有國服之稱的旗袍是從什麼婦女的服裝演變而來的

有國服之稱的旗袍是從(滿族婦女)的服裝演變來的。

旗袍一開始是八旗婦女日常經常穿的長袍,是後世旗袍的前身。在嘉慶年間,滿族女子經常仿效漢族婦女的穿著打扮。到了清朝末年,漢族女子也慢慢的仿效滿族的裝束。滿漢兩族女子的服飾逐漸交融,使兩個種族之間的服裝差別日益減小,這就逐漸開始了旗袍的演變。在洋務運動的口號之下,大量的留學生到國外學習,於是開始出現了西式服裝。

西式的審美也對女子的服裝產生了一些影響,中國的文化與西方的審美逐漸融合,逐漸形成了一種新式服裝旗袍。在辛亥革命的影響之下,封建王朝被孫中山推翻,西式服裝受到了百姓的大力歡迎。辛亥革命打破了百姓思想禁錮的閥門,逐漸放棄了封建王朝中的苛刻禮教,打破了服裝上的種種限制。旗袍也逐漸從貴族女子走向平民百姓,新式旗袍逐漸形成。

具體介紹

改革讓人們的思想得到了開闊,上海掀起了一陣女權運動,人們希望能夠打破生活上的陳規陋習,在服裝打扮上也得到了很多體現。旗袍最開始是以馬甲的形式出現在女子的身上,後來馬甲逐漸成為有效的樣式,這也就是旗袍的雛形。上海女子主要是旗袍流行的主要帶動者,當時女學生受到了文化的沖擊,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帶動了社會名流穿旗袍。

旗袍是中國的象徵,是一種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融合的一種代表。清朝的旗袍並不開衩,後來在旗袍縮短袖子的時候也開始慢慢開衩。傳統的旗袍是一條直線,還有著非常高的硬領。30年代初期旗袍的腰身開始逐漸收縮,女性的曲線逐漸被展露出來,後來成了無領旗袍。新式旗袍的出現是人們的思想不斷開化的一種表現,代表著時代的進步,可以很好的展現女性的美。

Ⅱ 那種衣服叫什麼來,上面像旗袍,下面是褲子,外面一層紗開叉的。

是不是 越南的國服 奧黛

Ⅲ 連衣裙設計成旗袍的樣子,你覺得會更驚艷嗎

連衣裙設計成旗袍的樣子,你覺得會更驚艷嗎?連衣裙設計成旗袍的樣子,我覺得會更驚艷。

1.因為旗袍的衣服可以讓一個人看起來更加優雅,突出一些女性特徵。這個設計比較新穎,有旗袍創新感,很不錯。選擇這一款連衣裙可以很好的修飾女性身材,同時可以展現完美的衣品。這種女性與眾不同的氣質被展現出來,所以換一種不同的服裝風格可以讓你快速達到時尚的前沿水平。

4.這是中式的旗袍設計,既增加了休閑和美感,又為你增添了優雅的一面。一雙精緻的高跟鞋,你會成為一個優雅美麗的女孩,美麗的臀部設計也是一個受歡迎的部分。好看的曲線總是那麼一目瞭然,因為旗袍總能展現出女性的完美身材。這一層旗袍蕾絲設計正好凸顯女性氣質。白色連衣裙總是有一種高貴優雅的風格,加上袖口的蕾絲部分,增加了裙子的層次感。當你覺得衣服穿起來沒有運費的時候,那麼選擇這件可以增添你的優雅,減少各種搭配的煩惱。

Ⅳ 前兩年流行一種服裝,上身是古典的旗袍,下身卻是現代的裙子(什麼裙子不知道),這種衣服叫做什麼

五四裝,民國校服

Ⅳ 含有中國旗袍元素的改良連衣裙,你會選擇這樣的服飾嗎

旗袍是我們中國的傳統服飾,隨著時間的發展,人們越來越偏向休閑的衣服,旗袍也越來越落寞。不在像以前那麼流行了,旗袍可以很好地展現我們的中國精神和女性的柔美感,把我們東方女性的魅力完美的展現出來,所以就出現了融有旗袍元素的連衣裙,我們今天一起看一件超級美的旗袍元素連衣裙吧。

小姐姐搭配了一雙深紅色的高跟鞋,這雙紅色的高跟鞋和身上的顏色有所呼應,在最前端的珍珠設計也是很好看。不會有奪兵喧主的感覺。這也是一個搭配小技巧,如果要突出一個亮一點的顏色就可以選擇一個暗點的顏色來突出哦!今天小姐姐的搭配還是適合很多人的,快來和我們一起學習穿搭吧。

Ⅵ 旗袍必須是傳統古風的嗎可以模仿洋裙製作嗎可以叫洋式旗袍嗎不算盜版吧

模仿洋裙可以,但要添點中國風和中國古風的飾物,圖案等。你要全按洋裙那算盜版。

Ⅶ 怎麼分辨旗袍和漢服各國人眼中的旗袍和漢服有什麼區別

漢服,就是漢代開始流行的服飾,也有人認為是漢族人的服飾,他的服飾和造型比較繁雜,讓人感覺到穿著非常不方便,尤其是在明清時期,這種寬大的服飾是不利於日常生活的,所以,漢服和唐服在明清時期就逐漸消失了,當然,我們現在看到的服飾是清代推行的服飾,這些服飾比較適合人生的日常生活。

漢服現在看不到的主要原因就是沒有實用價值,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製作工藝太差,現在定製一套最高級別的漢服不到萬元,因為實在是做不出來好的漢服了。這個也是客觀上制約了漢服的發展,你覺得漢服的發展還有哪些障礙?

Ⅷ 中國古代有哪些服飾如旗袍那一類的

  • 唐代男子上自皇帝下至廝役,在日常生活中都穿常服,包括圓領缺袍、襆頭、革帶及長靴,唐代官員自一品至九品,服色以紫、緋、綠、青為等差,唐代女裝主要由裙、衫、帔組成。但唐代前期女裝中還流行卷檐虛帽、翻領外衣等胡服。


  • 宋代服裝大體沿襲唐制。這時的襆頭內襯木骨、外罩漆紗,宋人稱之為「襆頭帽子」,可隨意脫戴。宋代婦女也穿裙和衫,這時的衫子多為對襟,蓋在裙外。宋代品官制度基本上沿襲前代,因此宮中的官服也與前代相仿,分為朝服、祭服、公服、戎服、喪服和時服。

宋時常服有如下幾種:

"袍"有寬袖廣身和窄袖窄身兩種類型,有官職的是錦袍,無官職的是白布袍。

"襦"、"襖"為平民日常穿用的必備之服。

短褐"是一種既短又粗的布衣,為貧苦人服。

"衫",這是一種裳下擺接一橫的男人長衫。

"裳",沿襲上衣下裳的古制。是冕服、朝服或私居服的式樣。宋時也有上衣下裳的穿法。男子 也穿用對領鑲黑邊飾的長上衣配黃裳。居家時不束帶,待客時束帶。

"直裰"是一種比較寬大的長衣。由於下擺無衩而背部卻有中縫而稱"直裰"。

"鶴氅",寬長曳地,是一種用鶴毛與其他鳥毛合捻成絨織成的裘衣,十分貴重。

此外宋代男式衣著,還有布衫和羅衫。


  • 元代宮中服制長期延用宋式。直到l321年元英宗時期才參照古制,制定了天子和百官的上衣連下裳上緊下短,並在腰間加襞積,肩背掛大珠的"質孫服"制,漢人稱"一色衣"或"質孫服"。這是承襲漢族又兼有蒙古民族特點的服制。"比肩"、"比甲"也是常服。"比肩"是一種有里有面的較馬褂稍長的皮衣,元代蒙人稱之為"襻子答忽"。"比甲"則是便於騎射的衣裳,無領無袖,前短後長,以襻相連的便服。元代女服分貴族和平民兩種樣式。貴族多為蒙人,以皮衣皮帽為民族裝,貂鼠和羊皮製衣較為廣泛,式樣多為寬大的袍式、袖口窄小、袖身寬肥。元代平民婦女穿漢族的襦裙,半臂也頗為通行,漢裝的樣子常在宮中的舞蹈伴奏人身上出現,唐代的窄袖衫和帽式也有保存。此外受鄰國高麗的影響,都城的貴族後妃們也有模仿高麗女裝的習俗。

  • 明朝時期,明初要求衣冠恢復唐制,法服的式樣與唐代相近,只是將進賢冠改為梁冠,又增加了忠靖冠等冠式。明代的公服亦用襆頭和圓領袍,但這時的襆頭外塗黑漆,腳短而闊,名烏紗帽,無官職的平民不得服用。

  • 清代就是滿族的旗裝,外輪廓呈長方形,馬鞍形領掩頰護面,衣服上下不取腰身,衫不露外,偏襟右衽以盤紐為飾,假袖二至三幅,馬蹄袖蓋手,鑲滾工藝裝飾,衣外加衣,增加坎肩或馬褂。也就是旗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