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旗袍展示 » 旗袍底邊貼片怎麼縫合
擴展閱讀
皮衣不掛上衣架怎麼處理 2024-11-16 08:43:31
怎麼捏睡衣公主 2024-11-16 08:36:09

旗袍底邊貼片怎麼縫合

發布時間: 2022-01-21 00:46:53

Ⅰ 京派和海派旗袍的區別

兩中旗袍只是產地不同,在規制上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旗袍的樣式很多,開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雙襟;領有高領、低領、無領;袖口有長袖、短袖、無袖;開衩有高開衩、低開衩;還有長旗袍、短旗袍、夾旗袍、單旗袍等。改良後的旗袍在二十世紀30年代,幾乎成為中國婦女的標准服裝。旗袍款式多樣,分類方法也各種各樣,有:面料分類、工藝分類、款式分類、季節分類等。
旗袍的開襟通常有七種,包括方襟、雙襟、直襟、斜襟、琵琶襟、圓襟以及無襟。
在製作方面,雙襟比單襟復雜,要先在旗袍上開了兩邊的襟,然後把其中一個襟縫合。這個縫合的襟只作為裝飾,所以穿著雙襟的旗袍與單襟的一樣,只不過雙襟的旗袍在視覺效果上更為美觀和高貴。直襟就比較少,斜襟以前通常會配襯大花扣,但現在都會改用較細的花紐。曲襟的形狀仿如有角的「S」,因為開口較大,所以比較容易穿著。
旗袍的領型有很多種,常見的領型樣式有:企鵝領、鳳仙領、無領 、水滴領、竹葉領 、馬蹄領等。
旗袍的每一種領型都有各自的特點和樣式。在選擇旗袍的時候,領型也可以作為一個參考因素,脖子短的女性不適宜選擇高領,對於脖子較長的女性來說,沒有什麼限制,選擇的范圍要廣很多。
旗袍袖大致上可分為無袖、削肩、短袖、七分袖、八分袖、長袖、窄袖小、喇叭袖、大喇叭袖、馬蹄袖、反摺袖等。
以前的人們主要是按天氣變化來決定旗袍袖的類別,現在的女性著旗袍主要是出席宴會等場合,較年輕的多選後三種,而年長的則大都會選擇長袖。通常長袖是十九至二十寸,中袖越有十六寸,短袖長十寸。
傳統的旗袍一般都為長旗袍,現如今短旗袍也流行起來了。對於具有身高優勢的女性來說,長旗袍穿著高雅大方,短旗袍穿著則性感嫵媚;對於個子稍矮的女性來說,在鞋的搭配上,建議穿高跟鞋有拉長腿型的視覺效果,短旗袍是最佳的選擇。
旗袍的擺型分為寬擺、直擺、 A字擺、禮服擺、魚尾擺、前短後長袖大、鋸齒擺等。
日常的旗袍穿著多以寬擺和直擺為主,禮服擺和魚尾擺用於婚宴、酒會、出席活動等特定場合。
旗袍開衩分為高開叉、低開叉。過去的旗袍是不開衩的,一生酷愛旗袍的張愛玲回憶道:「初興的旗袍是嚴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風格。」旗袍在縮短袖子時,也悄悄地在左邊開了低衩。後來衩越開越高,漸漸高及膝部,高到大腿。由於有人反對,袍衩一度回到膝蓋以下。但輿論壓力一減小,袍衩又迅速升高,1933年後流行大開衩旗袍。
滾邊是旗袍上的一個亮點,雖然說只是用縫紉機在旗袍邊緣縫上一條細線。但是如果有心對比一下沒有經過滾邊的旗袍與經過精緻滾邊過的旗袍,就會知道它在提升旗袍氣質上起到的是點睛之筆。雖然只是個小小的步驟,但它有著自己的講究與搭配方法。比如:最佳的滾邊材料是真絲軟緞,而且滾邊的顏色必須要求素色。但是滾邊的類型就很多了:寬滾邊、細滾邊、單滾邊、雙滾邊。不同的滾邊類型,契合了不同類型的旗袍。
盤扣的種類多樣, 有一字扣、鳳尾扣、琵琶扣、蝴蝶扣、單色扣、雙色扣、蓓蕾盤扣、纏絲盤扣、鏤花盤扣、蝴蝶盤扣、吉字扣等等。
在與旗袍面料色彩的搭配上,如果是單色面料的旗袍,就選擇與該面料不同的顏色,起到突出和點綴的作用;如果是花色面料,就選用單色面料做盤扣,此時盤扣作為「綠葉」陪襯。此外,盤扣造型也要根據不同的旗袍紋樣搭配,其原則是要與面料紋樣相協調,,不能過分平淡,也不能過分出挑。

Ⅱ 旗袍開叉處怎麼包邊

包邊方法如下:

一、裁剪包邊條,包邊條可自行裁剪或購買裁剪好的。裁剪寬度為2.5~4cm的包邊條,長度按照所要包邊部位的長度來設定。


以上是旗袍開叉處的包邊方法,分享一個包邊條的正反面都沒有明線的技巧,將包邊條的正面與面料正面相對,縫合0.5cm,包邊條折向面料反面,手針暗縫,此方法正反兩面都看不到線跡。

此方法用於包邊工藝的部位非常廣,多見於旗袍等中式服裝款式,如袖口、領口、開叉、下擺等很多邊緣部位的處理。

Ⅲ 旗袍叉的做法

旗袍真正的前身,我以為是從清兵入關,定都北京,繼而統一全國。隨著政權的初步穩固,開始強制實行服制改革,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雉發易服浪潮,律令之嚴性命攸關,有「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之說。至此傳統的冠戴衣裳幾乎全被禁止穿戴,相傳千年的上衣下裳的服飾形制只被保留在漢族女子家居時的著裝中。慶典場合不分男女都要著袍,各類袍服名目繁多,有朝袍、龍袍、蟒袍及常服袍等之分。從字義解,旗袍泛指旗人(無論男女)所穿的長袍,不過只有八旗婦女日常所穿的長袍才與後世的旗袍有著血緣關系,用作禮服的朝袍、蟒袍等習慣上己不歸為「旗袍」的范疇。清朝統治者強調滿語騎射,力圖保持其固有的生活習俗和穿著方式,一方面要用滿族的服飾來同化漢人,同時又嚴禁滿族及蒙古族婦女仿效漢族裝束,至清後期,亦有漢族女子效仿滿族裝束的。滿漢婦女服飾風格的悄相交融,使雙方服飾的差別日益減小,遂成為旗袍流行全國的前奏。

旗袍真正的流行是在30、40年代的上海,此時的時裝流行中心早已由蘇、揚移至上海。商埠開放的上海華洋並處,五方雜居,成為十里洋場奢靡繁華之地。上海又是婦女尋求解放的重鎮。30年代後期的旗袍在結構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為稱身合體,值得一提的是,當時作為領導服裝潮流的十里洋場中摩登女郎、交際名媛影劇明星等,在旗袍式樣上的標新立異,也促進了它的發展,青布旗袍最為當時的女學生所歡迎,一時不徑而走,全國效仿。

"旗袍"顧名思義是由清朝時期女性所穿著的服飾演變而來,19世紀中葉,許多沿海大城市如上海,因華洋雜居受西風影響更甚,旗袍便是當時由漢族婦女在穿著中吸收西式服裝裁剪方法不斷改進而定型的。旗袍中所蘊含著中國文化、花鳥、圖繪、手工刺綉,可謂是藝術的結合產物。 所以只要看到旗袍、聽到旗袍,都會令人聯想起高貴典雅、溫柔婉約的中國女性特質。並且在世界服裝時尚潮流不斷的創新變換當中,旗袍依然有其獨特的品味,尤其在近年來,旗袍服飾在時裝世界的舞台上,也成為中國女性文化特質的代言

Ⅳ 旗袍圓襟小襟怎麼縫合

小襟轉彎又是反方向來車縫的,所以車不好就平服,但車這前應該用實樣標注也好刀口位置,轉彎的位剪幾條口,深度不能超過止口線。小襟轉彎又是反方向來車縫的,所以車不好就平服,但車這前應該用實樣標注也好刀口位置,轉彎的位剪幾條口,深度不能超過止口線。小襟轉彎又是反方向來車縫的,所以車不好就平服,但車這前應該用實樣標注也好刀口位置,轉彎的位剪幾條口,深度不能超過止口線。小襟轉彎又是反方向來車縫的,所以車不好就平服,但車這前應該用實樣標注也好刀口位置,轉彎的位剪幾條口,深度不能超過止口線。

Ⅳ 旗袍盤扣的做法圖解

旗袍盤扣的做法圖解

精緻的盤扣一定是喜歡旗袍的人都不願意錯過的美麗元素,那麼小小一粒盤扣是怎麼製作的呢?盤扣是布條經手工盤制而成。服裝經各種藝術造型盤扣裝飾後顯得更加典雅大方。

旗袍盤扣的編法:

旗袍盤扣有哪幾種

盤扣的花式種類豐富,有模仿動植物的菊花盤扣、梅花扣、金魚扣、盤結成文字的吉字扣、壽字扣、囍字扣等。也有幾何圖形的,如一字扣、波形扣、三角形扣等。盤花分裂兩邊,有對稱的,有不對稱的。盤花扣的作用在中國服飾的演化中逐改變,它不僅僅有連接衣襟的功能,更稱為裝飾服裝的點睛之筆。生動地表現著中國服飾重意蘊、重內涵、重主題的裝飾趣味。

旗袍盤扣的意義

盤扣,也稱為盤紐,是隨著滿族服飾而興起的,可稱得上是中國傳統的一個符號。盤花扣是古老中國結的一種,是中國人對服裝認識演變的縮影。我們經常可以在旗袍上看到各式各樣的盤扣,其實盤扣是布條經手工盤制而成,服裝經各種藝術造型盤扣裝飾後顯得更加典雅大方。

我國古代用長長的衣帶來束縛寬松的衣服,元明以後,漸漸用盤扣來連接衣襟,用布條盤織成各種花樣,稱為盤花。盤花的題材都選取具有濃郁民族情趣和吉祥意義的圖案。

旗袍扣子怎麼縫

1、如果布料很薄,在需要裝釘扣子的布料背面熨上一道粘襯,防止縫扣子的時候拉壞衣料。

2、先將紐頭及扣袢放置在扣位上,然後在距扣袢末端0.5CM縫合固定。

3、將紐頭袢翻折至正面,用手按住固定,釘縫時針線穿過紐袢條向上大約二分之三的厚度,使紐袢不歪斜且具有立體感,每間距約0.2CM,縫至紐頭0.3處止。

4、縫合完成後,紐頭須剛好露出門襟之外。扣袢縫合完成後,紐頭須剛好能穿過扣袢。

Ⅵ 旗袍工藝總結怎麼寫

具體工藝
1.打線釘:前片、前側片、掛面、駁線、串口線、袋位、腰節線、扣位、袖標點、底邊、後片、後中線、後叉位、底擺折邊線、腋下片、底擺折邊線、袖大片、袖口線、袖肘線、裝袖點、袖大片、袖口線。
2.做胸襯:收省、組合、歸拔、冷卻定型。
3.前片工藝:收省、組合側片、前片推門(歸拔工藝)、做大袋、做手巾袋、裡布收省、掛面工藝、開里袋、復胸襯、復牽帶、復掛面、扳止口。
4.後片工藝:緝合後背中線、歸拔後片、劈後背縫、拉袖籠牽條、作背開叉、做後片裡布。
5.擺縫工藝:縫合里子擺縫、面布擺縫、滴針、做貼邊。
6.肩縫工藝:定扎肩縫、緝合肩縫、歸拔肩縫、定扎肩縫。
7.做袖、裝領工藝:做領里、做領面、縫合領止口、縫合掛面、領面串口線、縫合前片、領里串口線、面與衣身領圈縫合、領里與衣領圈縫合、做領缺角。
8.做袖、裝袖工藝:拔歸袖大片、縫合內袖縫、拔歸內袖縫、扣燙袖貼邊、做袖叉、縫合外袖縫、收袖山吃勢、做袖裡綢、定扎袖子、緝袖子、裝彈袖棉、扎燙袖子
9.鎖扣眼、釘鈕扣。
10.整燙。
要是單做你一件,加急的話,不管是大服裝生產廠還是個體店面,一天差不多。 自己改下就行了

Ⅶ 中式旗袍為何上面修身,下面開個叉

一般日常著裝的旗袍開叉是很適度的,不會過高暴露過多。如果開叉位不是太高沒必要將叉位縫合,因為旗袍著穿主要講求貼合身材,三圍的尺寸應該是穿下之後再闊餘2-3cm最恰當。現在的旗袍一般是肢胳位到腰身處有側拉鏈的,再配合下擺的開叉才能夠穿上,若是將下擺開叉縫合,就很難穿上身了。要是叉位開到大腿根部過於暴露的話,那最好還是拿到專業的裁縫店由師傅去修改,旗袍是精緻的,自行修改過於粗糙,有損衣服的優雅。

Ⅷ 旗袍硬花盤扣的工藝與歷史

盤扣分軟扣硬扣。但都有扣頭,軟扣簡單,只需要什麼形狀就用口條折出,縫合即可,硬扣就需再扣條里加銅絲合膠,固定形狀後再塞棉花填芯。工藝就復雜一些,但花樣和形狀就更隨意和漂亮了。

Ⅸ 旗袍的製作過程

這個不是一二句話能講得清楚的,需要經過系統學習,會使用放樣、並且還要會使用相應的工具,因此建議報班或找師傅學習。
可以先找些資料自學一下。碰到具體的不懂的問題再上網提問,獲得有針對性的專業答案!

中國旗袍製作工藝

旗袍——被稱為近代中國婦女「國服」。旗袍屬於上下連屬的衣服,基本要素為立領、窄袖、收腰、胸褶、下擺開衩、盤紐,在二十世紀上半葉,一度是中國婦女最主要的服裝。
旗袍原為滿族服裝,是滿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著的服飾,通常與長褲相配穿著,具有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飾風格。1644年滿族入關,滿族旗袍的許多元素漸為漢族婦女接受,遂發展成為專屬婦女的日常服飾。
旗袍製作工藝如下:
(一)檢查裁片 在縫制前對面、里的裁片逐一檢查質量和數量,並依次放整齊。
(二)做縫制標記 可根據面料狀況及部位,選用做標記的方法:線丁、粉印、眼刀、針眼。
1.前片
省位、腰節位、開衩位、裝領缺口、紐扣位、裝拉鏈位、下擺貼邊。
2.後片
省位、腰節位、開衩位、裝拉鏈位、下擺貼邊。
3.袖片
袖口貼邊、袖山對位點。
(三)緝、燙省
1.緝省按縫制標記緝省,盡量與人體體型相吻合。
2.燙省高檔面料精加工省縫不燙倒,要從中間分燙,省尖不歪斜。中低檔面料省縫倒向中縫線。胸部燙出胖勢,腰節位拔開,使省縫平服不起吊。並針對面料特性選擇溫度,以及干燙或濕燙)。
(四)歸拔衣片
由於傳統旗袍結構線的特點。僅靠擺縫及收省難以達到合體目的,應通過歸拔工藝進一步造型,使衣片盡量與體型特徵相吻合。但是,由於面料原因有些面料歸拔效果不明顯,甚至有些面料耐熱性差不宜歸拔。
1.歸拔前衣片
(1)歸拔胸部及腹部。在乳峰點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胸部,使胸部隆起。如果腹部略有隆起,也可斜向拉拔。在以上部位拉拔的同時歸攏前腰部,使前片中線呈曲線形。
(2)歸拔擺縫。擺縫腰節拔開,歸到腰節處,擺縫臀部歸攏,使前身腰部均勻地吸進,臀部均勻隆起。
(3)歸拔肩縫部位。拔開前肩縫,使肩縫自然朝前彎曲,符合人體特徵。
2.歸拔後衣片
(1)歸拔背部及臀部。在背部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背部,使背部隆起。臀部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臀部,使臀部隆起。在以上部位拉拔的同時歸攏後腰部,使後片中線也呈曲線形。
(2)歸拔擺縫。擺縫腰節拔開,歸到腰節處,擺縫臀部歸攏,使後身腰部均勻地吸進,臀部均勻隆起。
(3)歸拔肩縫部位。歸攏後肩縫滿足凸出的肩胛部位的需要,也可以採用收肩省的方法來解決。
(4)歸拔袖窿部位。後袖窿弧線處稍作歸攏,使袖窿圓順不還口。
(五)敷牽帶
牽帶選用薄型有紡直絲黏合襯,寬1.2 cm左右,粘貼時凈縫居中,敷牽帶的松緊要符合歸拔要求。
(1)敷前片牽帶。前片牽帶敷在開襟一邊,開襟上口是斜絲綹容易還口,所以敷牽帶。開襟擺縫處從袖窿開始沿擺縫粘到拉鏈位以下1.2 cm處。
(2)敷後片牽帶。後片牽帶敷在擺縫處,從袖窿開始粘貼到開衩口,胸部及臀部牽帶略緊。
(六)滾邊
由於當前旗袍製作工藝不盡相同,因此不同部位的要求也不相同,其製作方法有以下幾種:
1.用暗線滾邊(傳統手工工藝,現在已不多用)
方法一:有夾里部位的毛縫滾邊
(1)將衣片毛縫折光,開衩處剪一眼刀至凈粉0.1 cm處。
(2)滾條與衣片正面相對,緝線0.4~0.5 cm。
(3)將滾條翻轉、翻足。
(4)將滾條包轉、包足。
(5)將滾條反面與大身繰牢,但不能繰到正面。
(6)將夾里蓋過繰線與滾條繰牢(該工序在復夾里中完成)。
方法二:無夾里部位的毛縫滾邊
(1)折轉衣片毛縫與緝滾條同方法一。
(2)衣片毛縫沿縫頭翻轉,翻足;滾條毛縫按滾邊寬度折光。
(3)將折光後的滾條包轉,包足。
(4)將滾條反面與大身繰牢,但不能繰到正面。
方法一、二的特點是:滾邊飽滿、完整、針跡無外露。
方法三:凈縫滾邊
注意:若面料易脫絲不要選擇該法滾邊。
特點:平薄、完整、細膩。
方法四:轉角處的凈縫滾邊
(1)滾條緝到轉角處應先折轉後緝線。注意應向擺縫方向折轉,不應向底邊方向折轉。
(2)將滾條翻轉、包足到反面。
2.用明線滾邊(機縫法)
一般滾邊部位為凈縫(現在該法採用較多)。
特點:速度快、效率高。
3.細鑲滾
(1)滾條邊折光。
(2)將滾條折光邊與衣片折光邊放齊,緝0.2 cm左右,使滾邊飽滿,呈圓形。
(3)將滾條翻轉、包足後,正面在漏落縫中用拱止口的針法將滾條固定。
特點:滾條特別窄,在0.2 cm左右,具有纖秀美。
4.滾嵌線(外嵌圓嵌法)
教材 第一章介紹外嵌線製作方法中,將嵌條內襯有線繩,因而呈圓形。
特點:嵌線窄,0.2 cm左右,線條舒展、飽滿、纖秀。因全部採用機縫法,所以效率高(現在採用較多)。
以上幾種滾邊方法可根據面料風格、厚薄、及審美特點合理選擇。
(七)合肩縫,裝袖
1.合肩縫
將前、後衣片正面相對,前片放上層,肩縫對齊,緝線0.8~1 cm,後肩縫靠近頸肩點1/3處略有吃勢。緝好後根據面料的厚薄燙分縫或倒縫。注意不得拉還肩縫。
2.裝袖
(1)袖口滾邊。方法與擺縫開衩處相同。
(2)抽袖山吃勢。方法同女襯衫。
(3)裝袖。方法同女襯衫。
(八)做夾里
1.夾里收省,合肩縫,裝袖夾里
將夾里省緝好,縫合肩縫夾里,再裝袖夾里。分別燙倒縫,省縫倒向中縫,肩縫向後身坐倒,燙平。
2.繰(或緝)下擺貼邊
將前後夾里擺縫對齊,底邊縫頭折光,用手針將夾里下擺貼邊繰牢,針距0.3 cm,或用機縫將下擺貼邊緝牢。夾里下擺比衣片下擺短1 cm。
(九)復夾里
1.復小襟夾里
小襟衣片與夾里正面相對,肩縫、領口比齊、放平,沿領口下端緝至小襟下口,然後將正面翻出燙平。若無夾里,小襟下口加貼邊。貼邊與衣片正面相疊,按所留縫份緝縫,貼邊略松,貼邊扣轉,翻正,拐角方正,坐進0.1 cm燙平,貼邊反面用手針繰牢。
2.復前片夾里
將大襟衣片與夾里反面相對,夾里在上,肩縫及開衩處眼刀對齊,擺平。將夾里大襟處及左右擺縫開衩處縫頭折光,蓋過滾邊緝線,手工繰牢,針距0.3 cm。若無夾里,大襟開襟部位加貼邊或滾邊。
3.復後片夾里
方法與復前片夾里相同。注意後片夾里擺縫開衩處留1 cm縫頭不繰牢。
(十)合擺縫、袖縫
1.合緝擺縫、袖縫
方法一:將前衣片套入後衣片中,前後衣片分別正面相對,反面向外,縫頭對齊,沿凈縫緝線。裝拉鏈一邊緝至拉鏈封口處。縫好後將衣片翻出,縫頭向後片坐倒。注意麵子、里子前後順序要放正確。
方法二:面子、里子分別緝縫,面子分縫,里子坐倒縫。
2.繰袖口夾里
將袖口夾里折光,蓋過滾邊緝線,繰牢。袖口縫合處將後袖縫頭修掉0.4 cm左右,用前袖縫折轉、包光、繰牢。
(十一)做領,裝領
1.做領面
(1)將凈領襯燙在領面的反面。
(2)將領面上口沿襯邊沿包轉。
(3)將滾條緝在領面上口,包轉、繰牢,並做好裝領對位標記。
2.裝領
(1)裝領面。領面與領口正面相對,領面在上,從左襟開始起針沿領襯下沿緝線。注意領子兩端要上足,各對位點准確,線條順直,左右對稱。
(2)裝領里。首先檢查領面裝好後領圈是否圓順、平服,若不圓順應及時修正,修正後復領里。將領里縫頭折光,復在領面反面繰牢。注意領里略緊於面子。
(十二)裝拉鏈
1.裝拉鏈
先將拉鏈裝在大襟衣片上,距大襟下端扣位5 cm左右(不裝該扣,可不留其距離)。注意裝後身拉鏈時,應把拉鏈夾在後片與小襟中間。裝配方法可參考裙裝隱形拉鏈方法。
2.繰夾里
把夾里毛縫扣光復上,蓋過緝線繰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