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旗袍展示 » 有些人為什麼要說旗袍是漢服
擴展閱讀
一般皮帶轉速為多少合適 2025-02-12 02:00:23
綿羊皮皮衣怎麼熨 2025-02-12 01:45:43

有些人為什麼要說旗袍是漢服

發布時間: 2023-08-21 04:26:24

『壹』 漢服就是旗袍和中山裝呀,為什麼人還在說所謂的漢服

漢服可不是旗袍中山裝。旗袍是滿族服飾,中山裝是辛亥革命後孫中山為了設計一款現代服飾,以日本學生服為原型而設計的一款現代服飾。


漢服是漢族的民族服裝,從夏朝就已經開始發展了,到了清朝因為滿清入關剃發易服,強行禁止了漢族穿著漢服,全部改為按照旗人的裝束,因此斷代200餘年造成文化的嚴重斷層。好在漢服的資料有很多,所以現在又到了復興的階段。


『貳』 清朝的旗袍算不算漢服中的一類

旗袍是民國的,而且我一直覺得這是民國的流行服飾,不能算是民族服飾。

不算,那是少數民族服裝演變而來。

如今美女們穿的旗袍是近代改進過的,當然算漢服的一種,古代的正宗旗袍並不覺得好看。其實民族服飾並沒必要分得那麼清

不算,算華服。漢服指的是漢族特有的服飾。旗袍是滿族的服飾,滿族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所以應該說是華服。

何為漢服?必須符合兩個條件:

一,在以漢族群體中廣泛穿著。

二,具有朝代特色。

漢服的式樣在每個朝代各有不同、各有特點,所以旗袍當然屬於漢服的一種。

不但旗袍是漢服,旗頭,也是漢語發型。

我夢里見到邀我坐無馬敞篷雕花車的一群古代侍女,就是銀白色綉花錦緞白色長袍子,沒有雜色,沒有拼接色,沒有拼接痕跡,修身卻不緊身通長款,發型是清代頭頂流雲發髻 ,發型是雲朵 的形狀,沒有蝦尾巴,通身沒有飾品。侍女長相軟萌無害,素顏的侍女,比盛裝化妝的楊穎好看一丟丟。

慈禧曾經得意得說過,小黑板帽子,是她自己發明的。

漢服,漢服,顧名思義是漢族人的傳統服飾,不過你的提問有點問題,旗袍和旗服是兩碼事,清朝的是旗服,一般比較寬松,兩邊不開衩,袖長八寸至一尺,衣服的邊緣綉有彩綠。民國時旗袍由旗服改良而來,有寬松的,更多的是緊身的。主要是漢族婦女穿,直領,右斜襟開口,緊腰身,衣長至膝下,兩邊開衩,袖口收小,象徵著婦女解放。嚴格意義上講這是有淵源的兩種衣服。旗袍屬於不屬於滿人的傳統服飾,這點在學術界有爭議,但是一般民間認為雖然旗袍漢人穿的多,但是這不是漢人的傳統服飾,所以結論,這不是漢服。

因為旗袍是滿族服飾演化的,是正經的中國民族服飾。而漢服是主體民族漢族服飾。都是中華文化。

已經被漢族吸收,成為女性的正規禮服之一了。

算!

『叄』 漢服和旗袍的區別在哪呢怎麼分辨旗袍和漢服

漢服和旗袍在我國都有著悠久的歷史,是我國非常有特色的傳統服飾。很多人在平時拍照的時候,都喜歡穿漢服和旗袍來拍照,看起來就像是穿越到古代一樣。雖然說漢服和旗袍都是屬於我國的一種傳統服裝,但是它們二者之間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而漢服就不一樣了,漢服是漢族人的一種傳統服裝,從黃帝時期就已經有了漢服,漢服的歷史相對於旗袍來說更加悠久。並且,仔細觀察可以發現漢服在穿著的時候大多是採用系帶的方式,整個漢服上是沒有任何扣子的。漢服的風格並不像旗袍那麼鮮艷復雜,大多數漢服的風格都是比較素雅的。並且二者的概念也各不相同,旗袍是以旗裝為基礎,結合了一些西方的元素進行改良的,而漢服一直都是漢族的傳統服裝。

『肆』 唐裝、旗袍是不是漢服漢服和唐裝的區別是什麼

唐裝和旗袍都是漢服,它們都是漢服的一種,是經過了時代的演變,慢慢改良而來的。而漢服和唐裝是由很大區別的,像是兩個歷史不同、概念不同、文化也有所不同,這兩種服飾雖然都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文化瑰寶,但是本質上還是存在很大差別的。下面我來簡單介紹一下唐裝和旗袍,還有漢服和唐裝的區別:

唐裝是是中國的一種服飾,泛指唐制漢服,它是漢族服飾系統中一種款式,唐裝的特徵是交領、右衽、系帶、無扣或布扣。唐裝的代表代表服飾有齊胸襦裙、唐圓領袍、交領襦裙等。唐裝中的婦女上衣種類一般分為襦,襖,衫三種,其中襦是一種衣身狹窄短小的夾衣或棉衣;襖長於襦而短於袍,衣身比較寬松;襦、襖有窄袖和長袖兩種而唐裝承載了中華民族的染、織、綉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它是一種服飾,同時也是一種傳統文化傳承。

『伍』 旗袍是漢服嗎理由是什麼呢

首先看一下漢服的定義:「漢服,作為整個漢民族服飾的統稱,是漢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沉澱中,通過不斷演化與民族融合所產生的代表性服飾。它隨著漢民族的歷史發展而發展、變化而變化。」——來源中國知網,《漢服論》, 李晰。簡而言之,漢服是隨著漢民族歷史演化而演化的漢民族的服飾。好,接下來來看看旗袍。在中國古代服飾史中,最主要的服飾形式三種,「棄服」、「深衣」和「袍」。旗袍可以說是袍服發展史上最為輝煌的一頁。旗袍的本意為旗人之袍。所謂旗人,是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落後,將其統治下的人戶分為八旗,滿族人均在旗,稱「旗人」。他們所穿的袍服便成為旗袍。清政府為了維護其統治,要求八旗命婦,一律著旗裝長袍,不得效仿漢人著裙衫。因此,清代滿族婦女的主要服飾就是滿族的旗袍。雖然這樣,但是經200餘年,隨著滿、漢文化的交融,清代的旗袍在造型與裝飾手法上也隨之有了一些變化。旗袍的款式變化:領子經歷了從無到有、從低到高的變化過程,且形似元寶;袖口平而寬大。並一改清初之簡朴風格,極盡奢華,領口、袖口、襟側等處處鑲邊,並以多鑲為美。其次,刺綉極為盛興,精美華麗,總面積甚至達到了70%。但其造型外觀,仍採用平直線條,衣身寬松,只是在下擺左右兩側出現了開衩。到了辛亥革命後,生產力發展,西風東漸,此時旗袍產生了更多的變化。首先,長度縮短到小腿,後來又縮到膝蓋。袖子也變緊,變短。受歐美服飾和西方裁縫的影響,旗袍開始收腰身。到30年代旗袍的發展達到了鼎盛時期。宣傳畫、電影等娛樂業的發展和國外衣料的大量湧入推動了旗袍的普及和發展。上海成了舊中國的服裝中心。而加入西式服裝特點的海派旗袍,也就自然很快從上海風靡於全國各地。從1930年到1931年首先是袖子趨向於貼身,然後整體款式向苗條線形發展。1937年以後,一改20年代衣長至膝下的款式,恢復了衣長至足、吸腰、矮領,袖子發展成短袖。到80、90年代的改良旗袍,又迎來了一個短暫的高潮,雖然出現了「制服旗袍」這樣一個奇怪而應時而生的產物。到現在,國外還有不少設計大師以旗袍為靈感,推出了國際風味的旗袍,甚至是中國旗袍與歐洲夜禮服的結合產物。可以看到,旗袍的發展一直與漢民族的發展息息相關。整個的旗袍演變史也能看到漢民族的歷史。因此,從這個意義而言,我個人認為旗袍屬於漢服。

『陸』 旗袍屬於漢服嗎

不屬於。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
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綉中華」、賽里斯國的體現,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綉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
而旗袍是民國時期漢族婦女製作的西服,但糅合了當時女性的服飾元素。由於那個時候漢族服飾文化完全滿化,所以糅合進西服中的是滿元素。

『柒』 旗袍算不算得上是中國的傳統服裝

旗袍,顧名思義,就是旗人穿的袍,是滿族女人的服裝,所以旗袍不能算是漢服。

現在的女人穿的旗袍,是在原來旗人穿的旗袍的基礎上進行改良而來的,改良後的旗袍使女人穿起來顯得更有女人味。旗袍從原版到改良是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創作結晶,所以現在的旗袍應該算是中國特色服裝,或者也可說是華人的服裝。

『捌』 如何評價旗袍是漢服吧

旗袍是女性服飾之一,源於滿族女性傳統服裝,在20世紀上半葉由民國漢族女性改進,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不屬於漢服(即華夏衣冠)體系。
民國以後,上海、北平等地的漢族女性在其基礎上予以改良。旗袍因其代表新時代知識女性的形象而受到歡迎,由上海開始流行至全中國,成為當時中國都市婦女的主要服裝。
旗裝:是滿族的傳統服飾,並作為所有旗人(男女老幼)統一的一種袍式服裝,所以叫旗裝,滿語稱「衣介」。「旗裝」又叫「旗服」,分為單、夾、皮、棉四種。女子穿長及腳面的旗裝,或外罩坎肩。腳著長筒白絲襪,穿花盆底綉花鞋,褲腿扎青、紅、粉紅等各色腿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