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旗袍展示 » 張曼玉穿旗袍的是什麼電影

張曼玉穿旗袍的是什麼電影

發布時間: 2023-08-14 15:28:22

❶ 《花樣年華》中張曼玉的旗袍有什麼作用

《花樣年華》是一部由王家衛導演,梁朝偉張曼玉主演的電影,劇中她們兩個因為對方的配偶分別出軌,她們兩個因為調查她們配偶出軌的事情相識,最終因為一系列事情,彼此吸引但最後沒有走在一起的錯愛故事。


❷ 張曼玉主演的一部電影穿了很多旗袍,叫什麼名字

花樣年華 據說一共有12套旗袍

❸ 如何評價花樣年華值得一看么

是很不錯的一部電影,很值得一看!

同時,在影片表達上,王家衛通過獨特的表現手法將民族色彩、民族特色以及時代色彩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從而融合成獨一無二的懷舊氣質,這也成為該片的成功之處。

《花樣年華》以其獨特的電影語言和敘述模式,以及帶有王家衛獨特標記的風格特色,實現了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結合。通過獨特的電影敘述模式,影片煥發出了脫俗的氣質和悠長的內蘊。王家衛把片中簡單的故事拍攝得委婉動人。

❹ 《花樣年華》少年看旗袍,青年看愛情,中年看蘇麗珍婚姻的酸楚,你怎麼看

電影《花樣年華》不僅是王家衛的經典,也是我國影史上難得的抒情佳作。年少時看這部電影,是奔著張曼玉飾演的蘇麗珍身上的26套旗袍,再長些是奔著張曼玉與梁朝偉飾演角色的愛情,而今人到中年再刷,聚焦點則落在了蘇麗珍身心的煎熬上。

《花樣年華》作為少有的抒情之作,故事極其簡單,若不是情懷、氛圍營造得好以及張曼玉身上穿的那26套量身定製的耀眼旗袍,或許它只是一部如同嚼蠟的電影。


這樣的婚姻狀況著實令人心酸,只是少不更事者不太能體會到蘇麗珍婚姻的苦楚,更偏向於把目光放在蘇麗珍的旗袍和周、蘇的愛情上。電影《花樣年華》中,張曼玉飾演的蘇麗珍一共換了26套旗袍。她平常穿的旗袍顏色多是淡雅、肅靜,甚至有些沉悶。

可是在和周慕雲漸漸熟悉後,她的旗袍顏色開始變得鮮艷起來。影片中有一個特別能證明這一點的地方就是,即使是同一身旗袍,她在見完老闆後,願意為了去見周慕雲穿上一件大紅的風衣。

蘇麗珍沒有等來他的勇氣,可當她自己沖破藩籬之後去找他時,他們又錯過了。此後經年,他們一次又一次地錯過,《花樣年華》是含蓄的,它既是一個故事,也是一首抒情詩,就連「痛苦」都被王家衛拍得很美。

❺ 《花樣年華》電影里張曼玉到底換了多少套旗袍,這里有

    23件!看完《花樣年華》, 在揮之不去的傷感哀怨氣氛中,張曼玉身著旗袍頷首低眉的形象久久縈繞眼前。旗袍被譽為最能體現東方女性體態美的服飾,可在國內一段時期里,旗袍僅為服務行業的職業裝,張曼玉此次在《花樣年華》里為旗袍之美做了最完整的注釋。

❻ 電影中的經典旗袍形象,你最喜歡哪位留住她們角色的難忘記憶

旗袍,中國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殊不知許多電影中也有旗袍的元素哦!女星們穿起旗袍來可以說是各有千秋,下面我就跟大家盤點盤點影視中經典的旗袍形象。

1.蘇麗珍——張曼玉

張曼玉在電影《花樣年華》中飾演一名冷香端凝的女子,她穿的旗袍這是中國古典旗袍的代表,令人眩目的旗袍使她時而優雅、時而憂郁,時而雍容,時而悲傷,時而大度,每一件旗袍都代表著女主角的心情,張曼玉不停地換旗袍,換不掉的是身上女人柔美成熟的氣息,這也是影片的一個大亮點。

2.王佳芝——湯唯

在《色戒》中一開始湯唯只是一個愛國的學生,經過數月的訓練後,身穿旗袍的王佳芝裊裊婷婷的走出來,雅緻,精巧,性感,嫵媚,讓人眼前一亮。1930年代是旗袍最光輝燦爛的年代。王佳芝身處的1942年,旗袍仍在其黃金時代上延續,再加上湯唯身材高挑勻稱,穿起旗袍來透著一股古典性感,勾勒出上海女子的一派風情。

3.玉墨——倪妮

沒看《金陵十三釵》之前我一直不看好倪妮的演技,看了之後就感覺打臉了,倪妮的玉墨在電影中一舉一動,一顰一簇都無不透著秦淮河頭牌的風情。旗袍上鮮艷的綉花將玉墨的冷艷襯托得淋漓盡致,露多露少的側面開叉,十足地體現了她女性體形,豐胸、肥臀、纖腰的葫蘆型線條,體態婀娜,妙不可言!

4.縣長夫人——劉嘉玲

在電影《讓子彈飛》中劉嘉玲飾縣長夫人,原是馬邦德在青樓中結識得相好,在攝人心魄的嫵媚容顏下,卻有著一顆男人般的雄雄野心,天不怕地不怕,但外表風情萬種的女媚元素得到完美體現。

最後,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贊、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❼ 有一種旗袍的美叫張曼玉的花樣年華,歷經歲月後依然美得難以忘懷

第一次看王家衛執導,張曼玉和梁朝偉主演的電影《花絕枝稿樣年華》應該已有10年了,少年時看這部電影時只是驚艷於張曼玉穿旗袍時的萬種風情了,至於故事情節現在早已忘得七七八八了;如今重新再看這部電影,有歲月斑駁痕跡的電影畫面和昏暗的基調還是阻擋不了張曼玉穿旗袍時展現出來的絕代風華。

《花樣年華》是以20世紀60年代的香港作為背景,講述了蘇麗珍和周慕雲因為各自的配偶跟對方的配偶有了婚外情之後,逐漸有了接觸從而漸漸產生情愫,最終又錯過的故事。王家衛用比較隱晦的手法描述了他們這段克制又不合道德的愛情。

雖然重新再看了一遍電影,發現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張曼玉穿旗袍時的搖曳身姿,開場張曼玉飾演的蘇麗珍一身明艷的旗袍出場,艷俗的藍底紅花旗袍反而襯托的蘇麗珍很是嫵媚動人,它勾勒出蘇曼妙的身體曲線,將那個時代上海女人含蓄和內斂的美表現的淋漓盡致。

第二次出現搬家的場景,蘇麗珍換上了一件顏色暗沉的旗袍,勾勒出依然柔美的身姿。一個人搬家是個辛苦的工作,導演就是藉助旗袍的變換來推動故事的發展。

在整部電影中蘇麗珍的每一套旗袍都有著獨特的意義,在電影的開始,蘇麗珍還沒有發現丈夫外遇時她都是穿著這種顏色鮮亮的旗袍,輕快明亮的顏色也表現出了她喜悅的心情,同時也展搭橘現出了她曼妙的身姿。在這個時候她的心情的好壞都與自己的先生有很大的關系,這個時候的她還是想要做一個好的妻子,做好陳太太。

隨著電影的進程,她的丈夫陳先生要出差,她開始穿上顏色暗沉的旗袍,表現出她落寞孤單的心情;電影的每一個場景,她每一套旗袍的變換預示著故事的走向,這時候的她因為丈夫經常出差而顯得有些孤寂。

這款暗色調的豎條紋旗袍在片中出現很多次,一個人去買面,發現端倪去找周太太,王媽送信給她等場景,似乎是暗示她還在現實的條條框框中孤獨的生活著,雖然壓抑但還沒有脫離正常的軌道。

中間換了身流光溢彩的旗袍,是她的先生帶回來電飯煲,沒有了明亮的顏色,這一次的旗袍似乎也暗示了這個喜悅的短暫,沒過多久她的先生就去了日本;還出現一次是她生日,她的先生給她點歌祝她生日快樂時她穿著的,似乎是體現她現在有些搖擺不定的心情。

這身旗袍是她忘了去買報紙,找周慕雲拿報紙和周暮雲說他太太去娘家實際卻並孝是去了日本是穿的,暗示了兩個同病相憐的人相遇,似乎也預示著他們之間沒有未來的結局。

這款綠色白條紋的斜方格旗袍輕快明亮,穿插在蘇與周逐漸多的接觸中出現,也許就是暗示愛情在萌芽發展的時刻,這時候的蘇是愉悅明朗的,像一個遇見愛情的小女孩青澀。

這款黑白條紋的旗袍在片中出現過一次,蘇與周在這里相遇後回去後就相約互相攤牌,暗示他們的配偶外遇的格局已經一目瞭然了。

與周慕雲漸漸走近的過程中,重新陷入愛戀之中,蘇麗珍的世界開始擁有了多姿多彩的顏色,女為悅己者容,她身上的旗袍顏色開始明亮起來。

這兩套素色旗袍一個是在演練與丈夫對質的情節,一個是他們要分開的前兆,都不是一個愉快的過程;其實我很喜歡這款白底黑花的旗袍,她穿著又素雅又唯美。

這身旗袍是蘇麗珍去新加坡找周時穿的,很有夢幻的感覺,也許是在暗示他們之間終究是一場夢幻,絢麗而又不真實。

在故事結尾她換的兩套旗袍,已經回歸於平靜,開始有些淡淡的煙火氣息出現,也歸於平靜的生活中去了,最終他們都沒有勇氣邁出那一步,也只能遺憾的錯過了。

在整個電影中,張曼玉換了20多套的旗袍,每一身旗袍都對應主人當時的心情,這一種壓抑的欲說還羞也許就是這部電影精彩之處,讓我們看到了張曼玉穿著旗袍美得不可方物的樣子,這一身身精彩絕倫的旗袍演繹也許就暗合了那一段花樣年華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