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旗袍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時間具體點。
這個網路上就有:
旗袍,中國女性的傳統服裝[1] ,被譽為中國國粹[2] 和女性國服[3] 。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4] 。
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5] ,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6-7] ,是民國20年代之後最普遍的女子服裝[8] ,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9] 。
50年代後,旗袍在大陸漸漸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視為「封建糟粕」、「資產階級情調」遭受批判[10] 。
80年代之後隨著傳統文化在內地被重新重視,以及影視文化、時裝表演、選美等帶來的影響,旗袍不僅逐漸在大陸地區復興,還遍及世界各個時尚之地[4] [11] 。
1984年,旗袍被國務院指定為女性外交人員禮服[12] 。
從1990年北京亞運會起,歷次大陸舉行的奧運會、亞運會以及國際會議、博覽會多選擇旗袍作為大會禮儀服裝[13]
『貳』 旗袍是什麼時候開始
旗袍好像是唐朝開始的。
『叄』 辛亥革命後,中國社會習俗發生了哪些變化
辛亥革命後的社會新風俗
1、剪掉辮子:男子從此改頭換面
2、不再纏足:女子終於可以大步走路
3、換新衣服:中山裝替代了小馬褂兒
4、不再跪拜:平等就是不要卑躬屈膝
5、男女無別:可以一起坐車還能牽手逛街
6、公元紀年:採用陽歷與世界接軌
7、改良新劇:女伶也可以參加公演
8、禁除鴉片:再也不做「東亞病夫」
9、不再三妻四妾:一夫一妻流行起來
(3)辛亥革命後旗袍和什麼開始流行擴展閱讀:
辛亥革命的背景
清朝衰落
以清道光二十年到二十二年(1840—1842)的鴉片戰爭為標志,中國歷史進入了近代,也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時代 。鴉片戰爭和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訂立,使中國社會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中國領土和主權的完整遭到破壞,開始喪失了政治上的獨立地位。
辛酉政變後,隨著太平天國的失敗,清廷政局逐漸穩定下來,慈禧太後的統治地位也日趨鞏固。1895年中日戰爭後,英、俄、美、日、法、德等國爭先恐後地奪取侵華權益,迅速形成了瓜分中國的局勢。
『肆』 辛亥革命後服飾變革的意義
服飾的變革既根除了清代服制的封建等級區別,雖有道德性的寓意,卻沒有等級的限制,體現了民主共和等思想。穿著中山裝成了擁護革命、與清朝封建主義決裂的一種標志。辛亥革命使近代服裝發生了質的變化,是中國服飾從傳統向近現代變革的重要歷史過程。服飾變革不僅是辛亥革命的組成部分,同時還是革命成功的表徵之一。
民國初期受推翻清朝和西方文化的雙重影響,出現了以廢除清朝服飾為中心內容的服飾改革。當時的政府還以國家法制的形式通令改革服裝,民眾的穿著打扮不再受國家禁令的約束,從此進入自由穿著的時代。
多年致力於中國服飾及紅幫文化研究的馮盈之認為,服飾變革不僅是辛亥革命的組成部分,同時還是革命成功的表徵之一,「最典型的就是中山裝」。
從19世紀後期孫中山組織興中會開始醞釀,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以及1912年民國成立,服飾變革從思想到實踐,一直是革命的一部分。孫中山不但是革命先行者,而且也是近代服飾改革的倡導者和身體力行者,他把變革服飾同推翻清王朝專制統治緊密聯系,率先著西服,此後又親自倡導創造了中山裝。
第六代紅幫傳人江繼明對服裝有很深的理解,孫中山早期在日本的時候,就想到要改革中國的長袍服裝,以便穿得舒適、大方、得體。總結了西方服裝以及日本學生裝和士兵裝的各方優點,匯集成現有中山裝的款式,請當時在日本的華人裁縫製作。
在「剪辮易服」的氛圍下,中山裝成為革命者的一個獨特象徵,穿著中山裝成了擁護革命、與清朝封建主義決裂的一種標志。由於孫中山的提倡及其本身所具有的簡便、實用性能,辛亥革命起中山裝便和西服一起開始流行。1929年民國政府通令將中山裝定為禮服。
此後,作為中山裝製作和發展的主力軍,紅幫裁縫還以中山裝為母體,又設計了學生裝、青年裝、軍便服等。由中山裝為母本衍化出來的服裝具有思想、情感和文化的象徵功能。
辛亥革命不僅讓男人穿上了精神得體的中山裝,婦女的旗袍革新也進入了立體造型時代。馮盈之認為,旗袍的改良運動不僅推動了女性服飾文化的發展,也推動了辛亥革命的服制變革向縱深發展。
「所以說,辛亥革命直接導致了服裝制度的變革。」馮盈之表示,辛亥革命使近代服裝發生了質的變化,是中國服飾從傳統向近現代變革的重要歷史過程。
『伍』 辛亥革命後,一種新的服裝款式開始在中國出現並流行起來,這種服裝款式應該是: A.中山裝 B.長袍
A
『陸』 旗袍是誰發明的
中國年輕女性的身材較之西方年輕女性,一般更顯纖細、秀麗的曲線美,而線條簡潔流暢、風格單純又雍容華貴的旗袍,其最大優點正在於它能恰如其分地呈現出這種中國女性胴體的曲線美。它在符合中國年輕女性的審美需求同時,也因製作上省工省料,著裝又很方便的優點,從而顯出蓬勃的生命力。 『柒』 民國時期旗袍的改良與演變過程
旗袍真正的前身,我以為是從清兵入關,定都北京,繼而統一全國。隨著政權的初步穩固,開始強制實行服制改革,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雉發易服浪潮,律令之嚴性命攸關,有「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之說。至此傳統的冠戴衣裳幾乎全被禁止穿戴,相傳千年的上衣下裳的服飾形制只被保留在漢族女子家居時的著裝中。慶典場合不分男女都要著袍,各類袍服名目繁多,有朝袍、龍袍、蟒袍及常服袍等之分。從字義解,旗袍泛指旗人(無論男女)所穿的長袍,不過只有八旗婦女日常所穿的長袍才與後世的旗袍有著血緣關系,用作禮服的朝袍、蟒袍等習慣上己不歸為「旗袍」的范疇。清朝統治者強調滿語騎射,力圖保持其固有的生活習俗和穿著方式,一方面要用滿族的服飾來同化漢人,同時又嚴禁滿族及蒙古族婦女仿效漢族裝束,至清後期,亦有漢族女子效仿滿族裝束的。滿漢婦女服飾風格的悄相交融,使雙方服飾的差別日益減小,遂成為旗袍流行全國的前奏。 『捌』 旗袍起源於哪個朝代呢 旗袍有女性國服之稱,是展現東方美的極佳選擇,它以立體式修身剪裁為主,強調展現女性的曲線,因此旗袍最易打造S型的體態,同時又不失東方女性特有的內斂與優雅。 一、旗袍的起源旗袍是我國一種富有民族風情的婦女服裝,是中國女性的傳統袍服,始於清朝的旗人著裝。經過辛亥革命及現代的改良,保留了傳統旗袍的服飾工藝,使其更加符合對人體的表現。 旗袍作為袍服大家族中的一員,其發源有人認為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深衣。深衣自春秋戰國至漢代曾為人所重,後世的袍服或與深衣有著一定的淵源關系。 在清代,婦女服飾可謂是滿漢並存。清初,滿族婦女以長袍為主,而漢人婦女仍以上衣下裙為時尚;到了清代後期,而漢族仿效滿族服飾的風氣,也於此時在一些達官貴婦中流行起來。 到了20世紀20年代,受西方服飾影響,經改進之後的旗袍逐漸在廣大婦女中流行起來。這種旗袍是漢族婦女在吸收西洋服裝樣式後,通過不斷改進,才進入千家萬戶的。 於是今人皆曰裙是漢人婦女的服裝,卻不知兩三千年來中國的婦女們本是袍、裙兼施,以袍形長衣為傳統的禮服,但因時代變遷,便有袍裙夾雜的糾葛,亟待澄清。 台灣就曾針對旗袍的問題有過一場正名運動,將對近代漢籍女袍之名旗袍正名為祺袍。去其歧義,取其吉祥之意。顧證名實,澄清訛誤庶幾名歸實至,順理成章。 中國婦女有多種袍服,上下兩三千年一脈相承,更不應只以旗袍一詞涵蓋一切。為何必改旗袍為祺袍,因中國婦女之袍服,乃兩三千年來的古禮,而旗袍一詞起源甚晚,只三百餘年,和可當三千年女袍之實? 旗袍是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就袍服的演變過程看,袍服的演變史就是一部民族的融合史,文化的交融史。旗袍不是完全的古典,更多的一種精神,一種文化的蘇醒,一種懷舊情懷。各位看官,你說呢? 『玖』 1912年的辛亥革命給旗袍帶來了哪些變化
洋裝在中國的流行,並未取代中國服裝,而是促進了中國服裝的改良。辛亥革命以後出現的中山裝就是中西合璧的產物。它以西服為模本,依據「禮義廉恥」定前身四個口袋,口袋蓋為倒筆架,寓意為以文治國;依據五權分立原則,前身改為五粒紐扣;依據三民主義原則,將袖口定為三粒扣;衣領定為封閉式翻領,顯示嚴謹治國的理念。中山裝以其特有的政治意義很快推廣,而且成為中國人具有代表性的服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