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旗袍展示 » 旗袍唐裝定位是什麼
擴展閱讀
胖子怎麼穿搭顯瘦裙子 2024-12-24 08:54:54
睡衣褲襠爛了怎麼補 2024-12-24 08:49:51

旗袍唐裝定位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2-08 22:38:53

『壹』 旗袍和唐裝有什麼區別

旗袍是由滿人的傳統服飾逐漸演化而來,已成為東方傳統文化的代表。女人一旦穿上旗袍,都會變的婀娜多姿,風韻十足。盡管好多人的形體並不是十分完美,但都能穿出不同的韻味,或者嫻靜,或者高貴、、、
所謂的唐裝大多數是絲綢面料,傳統花紋顏色以紅、黑、褐為主,盤雲扣立領或者斜襟。

『貳』 什麼叫旗袍什麼叫漢服什麼叫唐裝什麼叫中山裝

滿清的旗袍,漢朝的漢服,唐朝的唐裝,孫中山時期的叫中山裝

『叄』 什麼是唐裝

唐代十分注重與國內外各民族文化的交流,為此唐人的服飾也出現了自西漢「絲綢之路」以來空前的豐富多彩、瑰麗多姿:袍、襕、襦、衫、貫頭衣、裙、披帛……,應有盡有,可謂是百花齊放、色彩紛呈。充分顯示出了唐王朝是我國封建社會國家統一、經濟繁榮、文化高漲的鼎盛時期,對以後各朝代及今人的服飾文化之影響非同小可,且源遠流長。

在唐代的軍臣百姓皆穿袍,也就是現代人所說的長衫、長袍。當時根據穿著者的身份、地位在款式、色彩、圖案上有著嚴格的區別。一般平民用素色的麻布縫制的狹小袖口的袍子與用考究的綢、絲段縫制的文官綉飛禽、武官綉走獸的肥大袖子的官袍形成強烈的反差對比。皇帝的龍袍,又稱黃袍。用色不可冒犯,用赤、玄、縹、絳、白、黃六色配置。下屬的臣將及大小官吏選用紫、絳、緋、白、藍等色製成朝服。這些表現出不同官銜等級、階層地位的服裝一直延續到明、清時代的蟒袍,胸前和背後的正方形圖案就有沿襲唐代官服的傳統。

到了民國以後,清代滿族左右開叉、行動方便的被「漢化」了的旗袍——男子穿的長跑馬褂,代表了中華民族的禮服。二十年代的新文化運動以後,在中西方文化碰撞後,剎那間,穿西服、剪辮子、留分發、剪平頭、拎文明棍的打扮蔚然成風。直到五六十年代在我國民主黨派高級領導人張瀾、沈鈞儒及港澳台等地的男士種仍作為傳統保留的文化服裝在社交場合出現。不過這時期早已摒棄了三十年代以前罩在外面的馬褂。而突出人體線條美的女性旗袍,也是在新文化運動以後,從直線或跳躍到曲線式,與日趨發展的流線型工業產品相吻合而走向世界。當然穿著它走在國外的大街上,肯定有人就會想到「唐人街」。可見旗袍以」唐裝」面孔代表中國的傳統文化、民族風格向世人展示,不足為怪。

現代朝鮮婦女的短衣、長裙以及胸前「Y」字開襟、飛舞的系帶,微風吹拂,飄飄欲仙。這款上短下長的裙套裝,幾乎是原封不動地從唐代流行到今天。歷經歲月滄桑,時代變革,由於配飾時興的發型、鞋襪、提兜、花傘等「輔件」它從未落過伍。仔細思量,取得這種永恆的美感,無外乎在於提高腰節線後的上短下長的面塊對比與古希臘畢達哥拉斯的「黃金分割率」比例關系不謀而合而經久不衰、代代相傳。傣裙也有此特點。

襦是身長不過膝的長衣或短袍,它和袍一樣,不分男女皆通用。因身長適合勞作時穿用,被廣泛地流行在民間。到了明、清時代,上流社會的女子也在長裙上配短袍為外套,穿起來顯得身材修長秀美,其實是「襦」於「襕」相同的比例美所奏效的。只不過「襦」把視點「切割」線引向下方擺而已。今天西南的苗嶺瑤寨,仍有的婦女、男人穿短袍配長裙、長褲的打扮。尤其在袖口、領型、偏襟及鴛紅妃綠的「重彩」刺綉上保留著明、清服裝的藝術風格。

在公元六世紀,日本由於受中國唐代文化的影響,服裝上也模仿中國。類似鑽式背心的貫頭衣,在唐代南方百姓中穿用。後來傳到日本,他們把腰間只用一根繩子系好的簡單衣服改成武官朝廷的禮服。到了十九世紀江戶時代,日本婦女把這根繩子模仿一座古代拱橋,系成鼓形狀的「御太鼓結」的小包袱作背飾,形成了獨具民族風格的「和服」。當今,在服裝工業相當發達的日本,新娘們穿上「大褂」的禮服,它那高貴、華麗的唐裝般鮮艷璀璨的色彩、圖案還不時地為今人所傾倒。

現代女郎往往把裙衫的坦肩露背作為思想解放、標榜時髦的象徵。殊不知在唐代「綾羅纖縷見肌膚」的貴族婦女的大袖紗衫罩就僅繫到胸部的內裙上。對於崇尚豐腴胖體之美態的唐婦來說,這是唐王朝開放以來受於三百多個絲綢之路國家的異族服飾文化「感染」後所持有的「富貴」、「富態」的瑰麗化身,可與浮羅宮里的「名媛淑女」相媲美。難怪裸露女子頸項、胸肩、臂背的作品,歷來成為服裝設計師去蜂擁而入「雕塑」的柔美形象的「焦點」。

更叫人感到空前「浪漫」的是唐代永徽年間婦女也戴起了「帷帽」。式樣為一種高頂寬檐笠帽,在帽檐一周帶上薄而透的面紗。十分有趣的是現代閩南的惠安女頭上的笠帽及裝束都與那時的相似得很,真是令人叫絕。西方婦女帶帽罩面紗的習俗也有了認同。

唐代婦女為使自己的服裝更富有藝術魅力,她們在外出行走時都在肩、臂上披上「帔子」,遮風暖背。在室內或宮中花園里披上比披子更長的帶子——「披帛」。繞肩拽地,似仙女下凡。到了宋代,女子「披帛」日盛,從皇家貴婦的「霞披」到平民女子的「直披」。隨著歷史的發展、社會的前進,這些繁瑣的「服飾」也逐漸的消失。不過類似「帔子」的長、方圍巾以其實用功能仍在現代社會中流行開來。而「披帛」,人們只能從敦煌飛天畫壁、出土陶俑、影視歌舞的古典劇目或滿族傳統婚禮中偶爾領略,欣賞其長虹絢霞般飄逸、浪漫、飛揚的神采了。

『肆』 唐裝 華服 旗袍 漢服,各有什麼區別

唐裝是中國服飾,但是有兩種不同的意義和款式。一是指唐風漢服或唐代服裝,為古代服飾系統中一種款式,特徵是圓領、右衽、系帶、無扣或布扣。
2006年3月17日,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國際服裝論壇以「和諧·時尚·國服」為主題,邀請海內外專家為中國國服尋找答案。許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專家學者紛紛提出建議,要求國家正式確立國服。有鑒於此,李延聲委員特提出建議設計「中華服」作為國服的提案。
旗袍,中國女性的傳統服裝 ,被譽為中國國粹 和女性國服 。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

『伍』 旗袍和現在的唐裝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旗袍和唐裝的起源是不同的。唐裝在古代主要是漢族人的服飾,帶有漢族的風格,即使是現在的唐裝終究是其演化過來的,其精髓和本質特點仍然被沿襲了下來。而旗袍是源於滿族的旗裝,經過改裝而來,所以,旗袍繼承了滿族旗裝的本質特性。因而,他們的本質風格是不同的。

『陸』 旗袍唐裝的定位是國服。還是漢族的新一代民族服裝/

應該是國服吧
旗袍不是滿人的衣服么,怎麼可能作為漢族的民族服飾呢? 要是也要用 漢服作為漢族的民族服飾啊

『柒』 中國的旗袍定位是什麼

說起旗袍,人們第一個反應便是「中國」。是的,旗袍象徵著華夏文明,她委婉地道出中國所特有的文化底蘊。以至於,旗袍被譽為中國女士的「國服」。

『捌』 旗袍 唐裝

唐裝一詞的出現應該從唐人一詞開始。唐朝時期中國處於世界最先進水平,

隨著絲綢之路的重新開通東西交流得到廣泛發展,中華文明也由此傳到歐洲。歐

洲人稱中國人為唐人,這就是現在世界各地華人居住區都稱為唐人街的開始。因

此在海外唐人成為中國人的代名詞。中國人的服裝自然就是唐人的服裝了(唐裝

)。但西方人也只能是從中國傳過去的優質絲綢,瓷器等精美製品和傳說中了解

中國。至於唐人的服飾(唐裝)到底是什麼樣也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隨著時代的

變遷江山輪換,歷史到了滿清時期歐洲工業革命之後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並向海

外派出了眾多的傳教士(實為侵略前鋒),這時的歐洲才開始認識中國。隨著帝國

主義殖民地的擴張,中國也無以倖免。中國也才開始把眼光放眼海外,海外也才

真正的認識了中國,「真正」了解到中國人的服飾是什麼樣的。但這時的中國已

非當年的唐帝國了。洋人看到的唐人服裝(唐裝)也不是大唐帝國時的真正唐裝

了,他們看到的是滿清入關以來強行推行的滿清服裝(旗袍和馬褂),於是乎洋

人看來:「哦,這(旗袍和馬褂)就是唐人的服裝(唐裝)。」之後,國內崇洋

媚外的媒體也不加思考的原版引進「唐裝」一詞來稱呼旗袍和馬褂,直至現在到

處都在稱滿清裝為「唐裝」。

明白了唐裝一詞其實是唐人服裝(中國服裝)的簡稱之後,就明白了唐裝並不是現在所指的馬褂和旗袍。唐裝是一個大概念,他是指中國所有民族服裝的總稱,

包括各個民族和各個時期。不只是旗袍和馬褂,還應該包括漢服、回服、蒙古服

、彝族服等等中國歷代以來56個民族所有服裝的總稱。滿清裝只是唐裝的一部份

,絕不是唐裝的全部。同樣,漢服雖然是唐裝的主要組成部份,但漢服也只是唐

裝的一部份,絕不是唐裝的全部。

另外我們要復興漢服,但絕不容忍借復興漢服(傳統文化)之名行大漢族主義

之實,復興漢服不能以抑制其它少數民族服飾為條件和前提。現在漢網論壇里

已經有一股強烈的大漢族主義風氣,只許提漢服,幾乎到了絕對不能提其它

少數民族服裝的地步,尤其是滿族服飾,這股風氣如果不有效遏制,長久下去

必為民族團結埋下隱患。

『玖』 江旗袍品牌定位是什麼

江旗袍非常時尚 性感 高端

『拾』 唐裝華服旗袍漢服,各有什麼區別

現在我們說的唐裝一般是指民國時期由滿族的旗裝改良成的衣服,特徵為對襟盤扣(還有一種釋義是唐代的服裝,不過用的很少)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漢服是漢族的傳統服裝,而旗袍、唐裝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服裝(代表不了漢族),二者概念不可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