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帶類別 » 皇帝皮帶扣有什麼變化
擴展閱讀
皮帶z的商標多少錢 2025-01-09 15:52:54
穿皮衣服有什麼壞處 2025-01-09 15:52:44
畫裙子和腿應該怎麼畫 2025-01-09 15:50:36

皇帝皮帶扣有什麼變化

發布時間: 2022-01-26 05:20:42

Ⅰ 清朝入關以後,男性貴族的腰帶上為什麼喜歡掛很多物件

清朝貴族們腰帶上的物件非常有講究,被稱為活計。雖然貴族們的生活水平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是皇帝為了防止那些貴族們玩物喪志,便要求貴族們的腰帶上必須佩戴各種活計,寓意是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祖宗的創業非常艱難。

關於腰帶的顏色,皇太極也做了嚴格的規定。因此出現了黃帶子,紅帶子和藍帶子的說法。至於其他顏色的腰帶,只要官員們不違背朝廷的禁令就可以隨便佩戴。

清朝入關以前僅規定了腰帶的顏色,對於腰帶的材料和材質並沒有過多的限制。因此在康熙和雍正時期,腰帶的使用比較混亂,比如有的紅袋子的成員卻使用了翡翠的材質。為了治理服飾方面的亂現象,乾隆上台以後再次修訂了衣服的規定。

Ⅱ 20世紀以來,中國經歷的三次歷史性的巨大變化是什麼這些變化說明了什麼

三次巨大變化分別是:辛亥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十一屆三中全會。

1、辛亥革命

這次革命結束了中國長達兩千年之久的君主專制制度,是一次偉大的革命運動。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拓展資料

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證明,只有馬克思主義才是指引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和團結中國各族人民不斷取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勝利,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和人民鄭重地選擇了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共產黨領導和走社會主義道路。

Ⅲ 求助一下大家啊,就是那種可以隨意調節松緊的皮帶扣叫什麼扣啊我上次穿的就是那種,感覺還蠻好用的。。

夾扣皮帶

淘寳一下 很多種 挑皮子的 太滑夾不住 ^O^

Ⅳ 古代腰帶有哪些樣式

新媒體編輯/ 新星

作者/ 樓昊傑(實習生)、新星

野史記載,明朝朱元璋時期的大臣們,能根據腰帶的位置,揣測出朱元璋的心情好壞。

當朱元璋褲腰帶一提,上仰到胸部,則說明他心情很好,反之,當他的腰帶下垂到腹部以下,則表明皇帝要大發雷霆了。

朱元璋畫像

我國古代的腰帶,分為兩類:一類以絲帛製成,稱「大帶」;一類以皮革製成,稱「?[pán]帶」或「革帶」。

西周時期,由於皮革鞣製、染色等加工水平的局限,革帶無任何裝飾,通過革帶兩端的絛帶系結來固定,方便性和舒適性都不理想。

先秦貴族的高級禮儀服裝中,大帶用以束衣,革帶用以佩物。由於革帶結實,被用來懸掛玉佩環等比較重的服飾禮器,在革帶外面纏上華麗的絲質「大帶」,以遮蔽不好看的革帶。

秦始皇著裝示意圖,革帶和大帶共同使用。

使用革帶者,無論是鱷魚皮還是小牛皮,在當時都會被認為是社會底層。東漢的《漢書·賈山傳》有「布衣革帶之士」句,顏師古注釋為:「言貧賤之人也」。

同樣是兩條腰帶,如果你將大帶內穿,皮帶外縛,還是會被古人瘋狂diss。

代表華夏禮儀文化的漢服很好地傳承了革帶和大帶的穿戴方式,馬背上的游牧民族則發展出了實用性更強的革帶。

不過,革帶真正開始流行在南北朝。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寫到:「中國衣冠,自北齊以來,乃全用胡服。」這一時期,也是革帶使用和發展的最高峰。

|你的皮帶扣好醜,我拒絕和你聊天|

早在西周末期,革帶上就已出現了「帶鉤」,取代了絛帶,實用性大大增強。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推行少數民族的服飾,其中就包括游牧民族喜用的革帶。

革帶及帶鉤示意圖

人們逐漸發現,帶鉤在實用的同時,用來彰顯身份也是極好的。革帶上配帶鉤在春秋時期成為了風尚。帶鉤對還是公子小白的秦桓公有救命之恩。

《史記?6?齊太公世家》中記載,公子糾和公子小白爭奪國君之位,管仲提前埋伏去齊國繼承王位的小白,一箭「射中小白帶鉤」,機智的公子小白迅速裝死,躲過一劫。

雖然實用性遠不如今天的皮帶扣,但是一條帶有精美帶鉤的革帶絕對是當時的裝逼利器。

帶鉤種類繁多,在形狀上有棒形、獸形、鳥形、人形、龍形、匙形及琵琶形,裝飾紋樣有鳥紋、獸紋、龍紋、卷雲紋、幾何紋、連勾雷紋、渦紋等。無論從造型還是材質,帶鉤無不反映了當時社會最高的工藝水平和審美意識。

?0?2?0?2?0?2?0?2?0?2?0?2

陝西寶雞出圖的水禽形金帶鉤

戰國玉帶鉤

西漢劉安所著的《淮南子·說林訓》記有:「滿堂之坐,視鉤各異。」人們已經通過帶鉤來表達自己的審美水平和社會地位。

今時不同往日,男生系一條有著大Logo帶扣的腰帶,會被人認為俗氣並瘋狂diss之。

大Logo皮帶

|腰不好就別用蹀躞帶了|

西晉至隋唐時期,革帶的功能、形制都趨於多樣性。唐宋文獻中常出現的「玉帶」、「金帶」都屬於革帶,區別只在於革帶上的裝飾物材質。

唐《通典》對不同階級的人應系何種腰帶做出了嚴格的規定:「教文物官三品以上,金玉帶,十二?(帶?[kuǎ]:腰帶上的裝飾物,如玉、金、銀等);四品,金帶,十一???庶人服黃銅鐵帶,六?。」

當時武官還使用一種"蹀[dié]躞[xiè]帶",「蹀躞」原意為小步快走,正符合佩戴者行走的姿態。直到宋遼,武官都流行使用這種腰帶。

遼代蹀躞帶及帶?示意圖

蹀躞帶裝飾物的下端還連著一個鉸鏈,銜接著一個金屬鑄成的小環,專用於系佩刀、劍、磨刀石等物。《舊唐書·輿服志》中記錄:「武官五品以上佩蹀躞七事,七謂佩刀、刀子、礪石、契?真(用於雕鑿的楔子)、噦厥(骨頭做的解繩結的錐子)、針筒、火石袋等也。」

遼代陳國公主駙馬蕭紹矩墓出土的金蹀躞帶

|古代沒有高腰褲|

明洪武年間,官服使用的革帶成為了辨等級的工具。為了使佩戴者顯得氣度大方,明朝官員的革帶,是束而不系的,只用細繩系於腋下衣肋之際,沒有束腰作用。由於革帶束而不系,僅懸於腰際,革帶是活動的,為了保持腰帶平衡,佩戴者必須用手扶著,呈現出「撩袍端帶」的樣子。

明代官服示意圖,「撩袍端帶」為明代官員常使用的姿勢。

關於腰帶佩戴的位置,《禮記?6?深衣》早有記載:「帶,下毋厭髀,上毋厭脅,當無骨者。」腰帶下忌壓到大腿骨,上忌碰到肋骨處,在肋骨和胯骨之間是為得體。如下穿法對古人來說,是不夠尊重的。

現代的高腰褲,儼然成為一種時尚。

到明永樂年間,革帶的形制因禮制需要而成為了定法。革帶上裝飾物的數量和位置等都有嚴格的規定,明《正字通》記載:「明制,革帶前合口處曰三台,左右排3圓桃。排方左右曰魚尾(?尾),有輔弼2小方。後7枚,前大小13枚。」

明代標准形製革帶示意圖

明·玉花樹腰帶

明代開國功臣汪興祖墓中出土的玉帶,使用了14塊和田玉,底部鑲以金托,鏤空雕出了翔於雲間的龍。明初的革帶絕大多數為素麵玉帶,就連萬曆皇帝使用的也都是素麵玉帶。朱元璋用精美的玉帶陪葬,在當時極其罕見,可見汪興祖功高蓋世。

汪興祖墓陪葬的鑲金托雲龍紋玉帶板

|自稱皇室後裔?掀起衣服看腰帶!|

清代滿人入關,為了強調皇室的尊貴,制定了一系列優待政策,尤其對於愛新覺羅這一宗族。順治十八年規定了用腰帶顏色區分身份高低,漢族官員只能系藍色或石青色腰帶,嚴禁越級束用。

《清會典》更詳細記載了皇室的腰帶顏色:「凡宗室覺羅皆別以帶,宗室系金黃帶,覺羅系紅帶。革退宗室者系紅帶,革退覺羅者系紫帶。」

皇太極的正黃色腰帶和鰲拜的青色腰帶,鰲拜權傾一時,在腰帶顏色上也不敢越級。

所以,下次有人給自己加戲,自稱愛新覺羅後人,什麼民族資產被凍結在XX銀行等人來投資,你只需問一句:「您腰帶是什麼顏色?」,便可以讓騙子無所遁形。

而且,刻意彰顯自己的「皇室後裔」身份的人,基本是旁支,正統愛新覺羅後人往往低調到隱姓埋名,多改「金」姓。

|點擊閱讀更多|

●●●

以上內容由《世界遺產地理》整理

如需轉載請聯系郵箱

文章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更多精彩內容,點擊「閱讀原文」購買《世界遺產地理》紙刊。

Ⅳ 古代腰帶前面的玉叫什麼就是一個虎頭,好像是穿在腰帶前的,後面用腰帶可以穿過的

古人在腰帶上的懸掛物品類繁多,統稱為「佩飾」,如佩玉、佩魚、香囊、佩印、荷包、熏球、銀腰掛與吉祥物等。

綴在帶首的固定裝置,大體上也有兩種形制,一種作成鉤狀,稱為「鉤」,也稱「帶鉤」;另一種作成環狀,稱「鐍」,或稱「帶鐍」。 帶鉤一物在中國的出現,最早可上溯到春秋時期。在北京、河北、河南、山東以及山西等地的春秋墓中,都有帶鉤實物出土。文獻資料中也常常提到帶鉤的名稱。如《管子·小匡》:「管夷吾親射寡人中鉤。」《史記·齊太公世家》:「射中小白帶鉤」等等。

製作帶鉤的原料,大多採用金屬,如金、銀、銅、鐵等,也有用玉、石、骨、木做成的,但為數不多。帶鉤的造型,由於時代的不同和地區的差異,也有許多明顯變化。有的做成棒形,有的做成耜形,有的做成獸形,有的做成鳥形,有的做成人形,有的做成龍形,另外還有琴形、匙形及琵琶形等,不可盡述。

帶鉤的製作工藝也很有特色,有的用刻,有的用嵌,有的用鏤,有的用錯,不一而足。

帶鐍的出現比帶鉤要晚。目前所見的帶鐍實物,都是戰國以後的產物。所謂帶鐍,指的是一種環形帶扣,其形或方或圓,考究者附有扣針,用時將皮帶伸入扣內,然後插入扣針即可。由於它結紮起來比帶鉤牢固,所以受到普遍歡迎。三國以後,革帶用鐍者逐漸增多,而用鉤者卻日見減少,最後完全取代了帶鉤。後世流行的鉤洛帶、蹀躞帶以至金帶、玉帶等,都用帶鐍,而不用帶鉤,帶鉤的使命遂告結束。

希望對你有用。

Ⅵ 隨著社會的發展,服飾發生了哪些變化

隨著社會的發展,服飾發生了哪些變化
第二章 人類服 性特徵【教學目的】 1、掌握人類的服裝動機與人類服裝發展的一般規律。 2、熟悉影響人類服裝變化的主要因素。 3、了解服裝起源與人類勞動的關系與服裝變化的現象。 【教學重點】人類服裝發展的一般規律 【教學難點】影響人類服裝變化的主要因素 【教學內容】: 第一章 人類服裝的起源 一、服裝的概念、功能及構成 二、原始社會的服飾狀況 1、裸態生活期 2、獸皮葉草與裝飾期 3、纖維織物期 三、原始人類的服裝動機 1、生理需求論 (1)氣候適應說 (2)身體保護說 2、心理需求論 (1)護符說 (2)象徵說 (3)裝飾審美說 3、性需求論 (1)遮羞說 (2)吸引說 四、服裝起源與人類勞動的關系 在勞動的過程中,產生了人與纖維、獸皮接觸、結合的機會,促進 人類產生了服裝的動機,並在勞動中繼續發展。 第二章 人類服裝的共性特徵 一、影響人類服裝變化的主要因素 1、環境因素 (1)自然環境 (2)社會環境 (3)功能環境 二、服裝變化的現象 1、阻力與動力的矛盾 2、漸變與激變交叉 3、外因與內因的沖突 三、人類服裝發展的一般規律 1、模仿從眾與標新立異的規律 2、趨簡求便與裝飾求美的規律 3、順應環境與內因支配規律 4、融合吸收與自我傳承的規律 5、符號標示與個性自由的規律 6、發揚優秀與淘汰陳舊的規律 【作業】 1、簡述原始人類的服裝動機。 2、簡述人類服裝發展的一般規律。 第三章原始社 會服裝 奴第四 隸社會服裝— —積淀 與定型 【教學目的】了解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服飾的基本形制。 【教學重點】中國服裝初始時期在工具材料技術上的表現以及冕服的體 【教學難點】兩種基本服裝形制的形態特徵以及在中國服裝史的地位【教學內容】: 第三章 原始社會服裝 一、最早的縫紉工具和身體飾物 1、最早的縫紉工具;骨針 2、身體飾物 (1)裝飾品;項鏈 3、織機(織布機)4、纖維和織物 (1)纖維 第四章奴隸社會服裝 一、原始信仰及其對服裝觀念的影響 1、服裝體現了對自然和祖先的崇敬 (1)冕服形制採用玄衣纁裳。形制和色彩代表天地,體現對天地 的崇拜。 (2)天子冕冠前後各垂12 旒,代表一年12 個月的天文觀,體現 對天的崇拜。 (3)天子冕服上的 12 種紋飾(十二章),體現對自然的崇拜。十 (4)冕服配蔽膝是對祖先的崇敬和祈求2、服裝體現了陰陽五行說的宇宙觀 二、禮制與冠服制度 1、冕服 三、冕服冕服由冕冠、上衣下裳,韍(f)、舄(x)、帶等組成。 四、兩種基本服裝形制 中國古代服裝從款式分為兩種:「上衣下裳」形制和「上下連屬」 形制。 五、服飾禮儀與社會民俗 【作業】 1、名詞解釋禮制、正色、弁服、深衣、命婦服、十二章 紋、冕旒、笄、脛衣 、夾衣 衽、裳、五服。 2、為什麼說追溯服裝體現的原始信仰對認識我國服裝文化具有重要意 義?並分析其具體內容。 3、什麼是冕服?簡述其形制和種類。 4、簡述上衣下裳和上下連屬兩種基本形制及其對我國歷代服裝產生的 影響。 5、夏商西周的民俗民風是如何影響服飾禮儀的?請舉例說明。 【教學目的】掌握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服裝及服飾品特徵, 了解絲綢的發展,充分認識絲綢之路的開辟及意義。 【教學重點】楚漢文化與袍服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時尚在男女服裝上的體現 第五章封建 社會前 期服裝 【教學內容】: 第五章 封建社會前期服裝 一、絲綢與絲綢之路 染色多層織物——錦首先,絲綢之路是中國與西方世界相互了解的最早窗口之一。絲綢 之路開通後,中國的絲織品在歐洲享有盛譽,中國文化影響了東亞許多 國家和地區 ,在世界文化交往的歷史上是有非常的意義的事件 其次,絲綢之路是中國古代西域少數民族接受先進文化、了解外部世界的通道。 二、楚漢袍服 1、楚文化與楚袍、漢文化與漢袍 (1)楚文化與楚袍 楚文化在戰國時期發展到鼎盛,高超的絲織和絲綉水平,是這一時 期的重要標志之一。 公元前3 世紀—公元前4 世紀,戰國中晚期,楚文化鼎盛時期,直 裾為當時的時尚款。 楚袍紋樣南方山川迤邐、風光奇瑰的風格,國人敬鬼好巫,崇日尚 赤的地方特色。 色彩特點:黑紅為名貴色彩,明暗相襯,對比強烈。 楚國男子的曲裾深衣 穿曲裾深衣的楚國婦女 (湖南長沙子彈庫楚墓出土帛畫) (湖南長沙陳家大山楚墓出土帛畫) (2)漢文化與漢袍 源於楚文化,史官文化,特點多為寫實性,樸厚,宏偉而飛動,破 除陳舊、創建新風具有宏偉氣魄和積極樂觀的時代精神的文化。 漢袍形制:承襲了秦代禮儀,以袍服為主,受楚袍影響最大。分曲裾交 服的花紋顯得素淡。漢袍曲裾:衣襟右側連綴一塊三角形的帛,使衣襟延長,尖端繞至 身後再從左腋下繞至身前。稍短曲裾只繞至身後止。 漢袍直裾:楚袍的延續,自西漢至東漢逐漸普及,最終取代曲裾袍,成 為主流服裝款式。 三、魏晉南北朝衣衫 2、短衣、佩劍及帶鉤戰國時期南北地域分裂,各國衣冠異制,最為突出的是北方改穿胡 春秋時期青銅器鑄造業十分發達,劍的大量產生,使佩劍成為一種時尚流行。 帶鉤形制:用青銅做成,固定在革帶的一端,束腰時把帶鉤鉤住革 帶另一端的環或孔,與今天所使用的皮帶類似。 五、女子發式及時尚 1、發式:女子無冠,以發筓固定,其發式成為發髻。 (1)、商周發髻:以梳辮為主,捲曲垂於肩或盤成頂心髻,加骨筓 橫貫其間來固定。 (2)、戰國發髻:1、在背後編發中結成雙環 2、下垂做圓錐形 3、雙辨搭在胸前在辮梢上接以假發延長至膝 (3)、漢代發髻:大致分為兩種,一垂背後,一盤於頭頂 2、步搖:古代婦女的一種首飾。取其行步則動搖,故名。其製作 多以黃金屈曲成龍鳳等形,其上綴以珠玉。六朝而下,花式愈繁,或伏 成鳥獸花枝等,晶瑩輝耀,與釵細相混雜,簪於發上。 【作業】 1、簡述絲綢之路的作用和影響。 2、簡述楚漢袍服所依賴的文化背景以及它們各自的特點與相互關系。 3、什麼是大袖衫,有什麼特點。 4、簡述封建社會前期男子的冠,女子的發式及其主要的時尚特點。 【教學目的】了解封建社會中期紡織印染的空前發展,掌握唐宋時期重 要的特色織物及其特點,了解唐代官服的品級特徵,掌握唐代女服女妝 的特點;掌握宋代女服的特點,了解開放唐風給服飾帶來的影響,了解 宋代服飾時代特徵的根源。 【教學重點】唐宋著名的織物繚綾和宋緙的特點,唐宋官服的特點,唐 代女服、女妝的特點;宋代褙子的特點。 【教學難點】唐代官服、唐代女妝的特點 社會中期服裝 【教學內容】: 一、紡織印染與衣料 紡織印染的空前發展。隋、唐時代的染織工藝又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織錦由於發明了緯 線提法,使錦紋的配色和圖案更加豐富多彩。 2、唐綾宋緙新品紛呈 3、衣料上的紋飾與圖案 衣料上的紋樣與圖案最能表現時代的風尚,反映出社會文化的主流 傾向。織錦紋樣中最具代表性的聯珠紋,以及對稱格式的圖案組織—— 二、唐宋官服官服是服飾中較為重要的一項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對社會主流服裝 產生導向作用或支配作用。官服又服從於官僚體制的變化,是官服的具 體表現。 唐宋官僚體制唐宋官僚機構的改革,對服裝產生深遠的影響,這種規范化、簡約 化、明了化的官僚機制和一大套詳細而完備的官服制度,使服裝的符號 性更為鮮明突出,數百年官服的威風不減成為後來歷代封建王朝的典 唐代官服(1)、圓領長袍;領座、袖口、衣裾邊緣貼邊 (2)、前後直裁,前後襟下緣各用一整幅布,橫接成橫斕(斕衫袍), 宋代官服官服包括祭服、朝服、公服、時服 三、唐代女服 唐代是中國服裝文化史上最為發達的階段。政治開放,思想活躍, 服裝款式也比前朝解放的多,唐朝女裝可以稱為時裝,變化迅速展示性 強。化妝美容的流行也非一般年代可比。 初唐時,女裝就不再流行深衣,而改為上衣下裙,上身著窄小的「襦」。 唐代女裝基本形制:領口很低,更有一種u 型領,把整個前胸都袒 露出來,在襦的外面,套兩襠或半臂,都是短袖外衣,領口低於內襦, 所以雖有披帛(長圍巾)半圍,前胸仍裸露著。 四、唐代女妝 3、面妝(敷面、畫眉、點唇、貼面)五、宋代女服 封建社會的衰敗,政治上保守,程朱理學的思想禁錮,加之對外的 投降退讓,使中國服飾文化日漸肅殺,款式和色彩再也沒有唐代那樣開 放和豐富多彩了。宋代女裝色彩比較素雅,小襦襖與褙子造型趨於瘦長, 另一種性感服飾文化色出現:纏足。(妓女多,色情行業興盛,青樓服 飾文化) 宋代婦女的一般服飾: (1)、襦襖:襦是一種短衣,平時一般作為褻衣(內衣)在後 期被穿在外面。 一般上衣,羅衫(3)、袍(僅宮廷樂女穿用) 背子(男做便服或穿用在禮服裡面,女作常服及常禮服穿用)長袖,長衣身,腋下開胯,腋下和背後綴有帶子,做裝 對襟式男女均用 半袖長衣 (7)、背心裲襠 男女均用 鬱金香染的黃裙最貴,紅裙歌姬樂女(10)、褲褌 有襠短褲稱為褌 (11)、足履 纏足之風盛行 穿鞋多 綉風頭 六、服飾時尚與百工百衣 風盛行胡服的便利和舒適合體受到中原人民的歡迎,胡人的其他生活、藝 術也逐漸隨著民族的融合而進入中原,被漢人所接受。唐代婦女的胡服 通常是由錦綉帽、窄袖跑、條紋褲、軟綿靴組成套服。 時世妝當時女子物衣著鮮艷,面妝也是艷如霞光的赭面妝,這是盛唐時期 流行的女子面妝。 3、百工百衣 【作業】 1、簡述唐宋衣料織物的種類及特點。 2、唐宋官僚機構體制對官服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具體表現在那些方 3、唐代服飾具有怎樣的歷史地位?造就唐代服飾豐富多彩的因素有哪些?結合女裝與女妝加以具體說明。 4、為什麼宋代褙子在當時的服裝中最具有時代特色?宋代服飾風格與 唐代相比有哪些異同? 5、什麼是胡服?為什麼唐代會盛行胡服? 第七章封建社 會後期 服裝 【教學目的】了解封建社會後期衣料與圖案的新變化,認識遼、金、元 的服飾特徵,掌握明清官服形制、明清婦女服裝特徵。 【教學重點】元代服飾的特點,明代的補服制度,明代女子服飾的特點, 清代滿族男子和女子服飾的特點,吉祥圖案及寓意。 【教學難點】遼金元時期面料紋樣的變化,補子的文化意義,清代服飾 風俗。 【教學內容】: 衣料與圖案的新變化1、棉花的推廣普及為服裝衣料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2、絲織物的發展 3、衣料紋樣與吉祥圖案 二、遼、金、元的民族服裝 1、遼國契丹族服裝與發式 契丹族服裝一般為長袍左衽,圓領窄袖,下穿褲,褲放靴筒之內。 2、金國女真族服裝服裝主要採用獸皮製作,特別是到了冬天,不分貴賤都穿獸皮服裝, 就連褲子和襪子也都用毛皮製成,以擋風寒的侵襲。 元代蒙古族服裝蒙古族男女均以長袍為主,樣式較遼為大。 三、明代官服 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大明帝國後,先是禁胡服、胡語、胡姓,繼 而又以明太祖的名義下詔:「衣冠悉如唐代漢制」。 明代官服胸前和背後縫綴的補子為當時服飾的一大特色。以動物為 標志區分等級,文官綉禽,武官綉獸,袍色花紋、首服、佩綬、笏板等 都有具體規定。 四、明代婦女服裝 1、貴族婦女服裝中的鳳冠與霞帔 冠服:皇後、皇妃、命婦,皆有冠服,一般為真紅色大袖衫,深青 色背子,加彩綉帔子,珠玉金鳳冠,金綉花紋履。 一般婦女服裝與褙子明代婦女的服裝,主要有衫、襖、霞帔、背子、比甲及裙子等。衣 服的基本樣式,大多仿自唐宋,一般都為右衽,恢復了漢族的習俗。 清代官服主要品種為長袍馬褂,袖端呈馬蹄形是歷代不曾有過的。長袍造型簡練,立領直身,偏大襟,前後衣身有接縫,下擺有兩開衩、 四開衩和無開衩幾種類型。馬褂作為外用,有單、夾、棉幾種不同形式, 一般採用較素的顏色。 皇帝有時還賞穿黃馬褂,以示特別恩寵。影響所及,其他顏色的馬 褂遂在官員士紳中逐漸流行,成為一般的禮服。四、五品以上官員還項 掛朝珠,用各種貴重珠寶、香木製成,構成清代官服的又一特點。絲紡 綉染及各種手工專業的進步,為清代服飾品種的豐富創造了條件。 2、剃發蓄辮與變通措施 3、清冠服制繁縟龐雜、冠帽、袍褂與補服 因其禮節輕重,其形制差別主要表現在頂部修飾上。頂珠、花翎與 補子一樣是區分官階的重要標志之一。為適應不同氣候其材料選用不 同。因此又分為冬夏兩種,冬戴暖帽,夏戴涼帽。 前後各綴有一塊補子,清朝補子比明朝略小,,是清代主要的一種官服,穿著的場所和時間也較多。凡補服都為石青色。補子是區分官職品級的 主要標志。 六、清代婦女服裝 1、滿族女服 滿族婦女為不分衣裳的長袍,常加罩一件短的或長至腰間的坎肩。 長袍,袖端及衣襟、衣裾也鑲上各色邊緣,領間常圍一條圍巾,開始較 為寬大,逐漸變為小腰身。後演變為漢族婦女的主要服飾之一,即所謂 「旗袍」。滿族的女式旗鞋,腳穿2 寸高的「花盆底」,用木製,中部鑿成馬蹄式,故又叫「馬蹄底」。 漢族女服清初漢族婦女服裝承明代樣式,後來受滿族婦女服裝影響,發生變 化,保留漢服傳統,又吸收了滿族服裝的優質因素。漢族女子上身著襖、 衫,下身束裙為主。 襖有大襖小襖之分,小襖內穿,大襖外穿。多為右衽大襟,衣長至 膝或更下,袖口初尚小,後漸大,至清末又復短小,衣領有高低變化。 並在衣襟、袖口有寬邊鑲滾。 漢族婦女在康熙、雍正時期還保留明代款式,時興小袖衣和長裙; 乾隆以後,衣服漸肥漸短,袖口日寬,再加雲肩,花樣翻新無可底止; 到晚清時都市婦女已去裙著褲,衣上鑲花邊、滾牙子,一衣之貴大都花 在這上面。 3、女服衣襟與衣紐 七、明清服飾時尚 男子巾帽、男子衣履 【作業】 明代服飾在繼承傳統上有哪些變化?請結合官服以及貴族婦女服飾的種類、形制、配件等方面的內容給予說明。 清代是如何強制改官易服的,它反映了服飾變化中怎樣的規律?簡述變異後的清代宮服的具體形制。 請簡述清代女子服裝的種類和特點,試分析滿漢兩族婦女為什麼能夠長期保持其原有的服裝形式? 【教學目的】了解鴉片戰爭、辛亥革命對服裝的影響,掌握民國時期男子服裝樣式,掌握新文化運動對女裝的影響,認識中國服裝產業的發展 及解放初到改革開放時期的服裝。 【教學重點】中國近代男裝和女裝的銳變與革新;民國時期旗袍的發展 變化 【教學難點】新思想新觀念在服裝上的影響。 【教學內容】: 一、晚清時期服裝 1、鴉片戰爭後傳統的服制發生動搖 中國進入了近代。帝國主義的侵略,逐步使我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 地的地位。同時,西方資本主義文化的影響也日趨擴大,衣冠服飾隨之 而發生變化。婦女發飾,隨著社會風氣的轉變而不斷變化。 早期,服裝式樣變異甚少,民間仍然是長袍馬褂為男子服飾;女子 2、西風東漸對晚清服飾的影響3、軍服和學生服及青年女裝的嬗變 第八章 近代社 會服裝 二、辛亥革命後的男裝 民國時期的男子中士禮服民國男子服飾主要有馬褂和長衫。用作禮服的馬褂、長衫,其款式、 質料、顏色及尺寸等都有一定的各式。如馬褂,一般都用黑色絲麻棉毛 製品為之,對襟窄袖,下長至腹,前襟釘鈕扣五粒。長衫則用藍色,其 形制為大襟右衽,長至踝上二寸,袖長與馬褂並齊。在下擺左右兩側開 衩。用作便服的馬褂、長衫,顏色可以不拘。 1911 10日,武昌起義爆發,全國各地紛紛響應。與清初 強迫漢人剃發相比較,辛亥革命也把頭發看成是個人的政治宣言,獨立 各省很自然地把標志漢人臣服於滿清朝廷的辮子作為革命目標,「剪辮 子」立刻成為「革新」的標志。一時間,剪辮子成了一股浪潮,這從當 時坊間流傳一句笑談可以窺得一二一一「不剪發不算革命。並且也不算 時髦,走不進大衙門去說話,走不進學堂去讀書。」中國人留辮子的歷 史折騰了三百多年,到此終於落下了帷幕。 2、短裝盛行、發式與冠帽 三、新文化運動後的婦女服飾 1、新文化運動對婦女的影響 2、襖裙與衫褲、女學生裝、時裝、發式、配飾與鞋 四、近代中國民族服裝的發展 1、近代中國服裝產業的發展 2、中山裝 當時的中國思想對外來服裝的改造,這種服裝好看、實用、方便、 省錢,不像西裝那樣,除上衣、襯衣外,還要硬領,這些東西多是進口 (當時這些東西多從外國進口),費事費錢。1922-1924 小袋,倒山形筆架式袋蓋——尊重知識(分子),下兩大袋,琴式,衣襟5 權分立,3袖紐——三民主義 旗袍從20 世紀20 年代至四十年代末,中國旗袍風行了二十多年,款式 幾經變化,如領子的高低、袖子的短長、開衩的高低,使旗袍徹底擺脫 了老式樣,改變了中國婦女長期以來束胸駝背的舊貌,讓女性體態與曲 線美充分顯示出來,正適合當時的風尚,為女性解放立了大功。 旗袍源於旗人之袍,而北京是旗人聚居最多之地,所以直至清末民 初,旗袍是屬於京派文化的。清代的旗人之袍包括男袍和女袍,但由於 旗袍是女裝,所以也可以說旗袍源於旗女之袍。清初較為瘦長緊窄小袖 素簡的旗女之袍,到了清末已變得寬大繁褥。辛亥革命之後,旗人多棄 袍服而著大褂與褲,故 20 世紀 10 年著旗袍者極少,20 年代才略有回 清末滿族旗女穿的旗袍,特點是寬大、平直,下長至足,材料多用綢緞,衣上綉滿花紋,領、袖、襟、裾都滾有寬闊的花邊。 二十年代,旗袍開始普及。其樣式與清末旗裝沒有多少差別。但不 久,袖口逐漸縮小,滾邊也不如從前那樣寬闊。至二十年代末,因受歐 美服裝的影響,旗袍的樣式也有了明顯的改變,如有的縮短長度、有的 收緊腰身等等。到了三十年代初,旗袍已經盛行。當時的樣式變化主要 集中在領、袖及長度等方面。先流行高領,領子越高越時髦,即使在盛 夏,薄如蟬翼的旗袍也必配上高聳及耳的硬領。漸而又流行低領,領子 越低越「摩登」,當低到實在無法再低的時候,乾脆就穿起沒有領子的 旗袍。袖子的變化也是如此,時兒流行長的,長過手腕 ;時兒流行短 到了20世紀30 年代,旗袍款式的變化主要集中在領、袖及長度等 方面。先是流行高領,漸而又流行低領,甚至流行起沒有領子的旗袍。 袖子的變化也是如此,時而流行長的,長過手腕;時而流行短的,短至 露肘。至於旗袍的長度,更有許多變化,在一個時期內,曾經流行長的, 走起路來無不衣邊掃地以後,又流行短的,但通常都在膝蓋以上。 現代意義的旗袍,誕生於 20 世紀初葉,盛行於三四十年代,是中 國女性服裝的代表。學界把上個世紀 20 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點,三 十年代它到了頂峰狀態,很快從發源地上海風靡至全國各地。由於上海 一直崇尚海派的西式生活方式,以致後來出現了「改良旗袍」,從遮掩 身體的曲線到顯現玲瓏突兀的女性美,使旗袍徹底擺脫了舊有模式,成 為中國女性獨具民族特色的「國服」。 旗袍走向經典的過程,可說在30 年代已基本完成,40 年代是其黃 金時代在時間上的延續。 五、20 世紀下半葉服裝 1、解放初到文革前的服裝 2、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服裝 3、改革開放時期的服裝 【作業】 1、晚清至辛亥革命前後男裝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舉例說明,並分析其 變化的原因? 2、簡述中山裝和旗袍的特點和影響。從它們的演變過程中你怎樣理解 民族服裝的發展? 3、新中國的服裝經歷了哪幾個階段?改革開放後又出現了哪些變化? 其原因是什麼? 4、從中國近現代服裝的銳變與革新中,你是怎樣理解服裝發展與社會 變化的關系?如何正確處理服裝變革中繼承傳統與創新、民族與時代的 關系? 第九章古代服 【教學目的】了解西方古代服裝的源頭與遷徙,掌握古代西亞、北非、歐洲的服裝和飾品特徵及代表 【教學重點】古代西亞和北非的服裝特點。 【教學難點】古代西方包纏式服飾的穿法。 【教學內容】: 一、古代西亞與北非服裝 1、古西亞的地理位置和的民族宗教 2、古西亞男裝、女裝特點(蘇美爾、巴比倫、亞述、波斯) (1)蘇美爾服飾 男人——裹裙,一直到纏繞到底部邊緣,露肩,而其餘的織物從掛 在腰間、皮帶 、赤腳、長頭發,成流蘇狀。 女人——包裹服裝,不露肩,就像一整塊布,從她的肩膀上面覆蓋 下來,頭發纏裹她的頭,赤腳。 (2)、巴比倫服飾 服裝面料與圖案都有了較大的變化,以棉,亞麻為衣料,取代了原 來的羊毛衣料,服裝的造型也有了改變,衣服的垂褶更加豐富。 巴比 倫穿這種纏繞式的衣服,衣長至膝下,稱為卷衣。 (3)亞述服飾 :種類繁多的服飾 (4)、波斯服飾 長袍袖子開始出現。衣服下擺不像以前那樣纏裹蓬鬆的那麼誇張.。 在這個階段逐漸形成不「褲」形。 北非古埃及的主要服飾由於古埃及天氣炎熱,服飾具有三個特點:寬敞、輕盈、省布。布 料決定地位,法老的衣服用細軟的亞麻布製作,還用金絲來裝飾。 古埃及男子服飾:赤膊 ,下身包纏式圍裙,通常採用亞麻布。法 老褶裙後會垂下獅尾,士兵則穿著帶有條紋的或彩色布料的褶裙。卡拉 西里斯,征戰美索不達米亞的戰利品 。筒型上衣,穿在半身圍裙外的 罩衣,長而寬松,沒有褶皺紋樣,腰上纏繞著毒蛇的圖案。 古埃及女子服飾:貼身長裙,以直筒裙為主,在一側縫合,從胸一 直垂至腳踝。緊身直筒裙上做很多固定褶皺,貴族用漂白的亞麻布做成 褶衣,上漿固定。 古埃及裝飾:宗教因素,出於愛干凈的需要,男子剃光,女子剪短, 假發,假鬍子成裝飾品。新埃及王朝時期,假發發展到極致,鑲黃金飾 代,五彩玻璃,珠寶。 二、古代歐洲的服裝 1、克里特島地區的服裝 2、古希臘的主要服裝 多里克式希頓用毛織物,衣褶厚重、粗獷,具有簡朴、莊重的男性 特徵 。愛奧尼克式希頓用亞麻織物,衣褶細膩豐富,具有柔和、優雅 的女性特徵。 希瑪純:穿在希頓外面的所有外衣,廣義上也泛指矩形布料。一般 為方形的毛織物,大體上長約3 至5.5 米,寬約1 穿著大致分:全身包裹式、肩部固定式、單肩式、雙肩披掛式 古羅馬的主要服裝古羅馬服飾特點——豪華富麗、庄嚴。古羅馬十分崇拜紫色,但與 希臘相同,以白色和乳白色為主體。 托加: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衣服,同時羅馬法律規定只有羅馬男公民 才能穿。 帕拉:古羅馬女公

Ⅶ 中國古代人有皮帶頭嗎

有腰帶(belt〕
用來束腰的帶子,褲帶。若是皮革的,俗語也稱皮帶。
一、腰帶歷史
中國早期的服裝多不用紐扣,只在衣襟處縫上幾根小帶,用以系結,這種小帶的名稱叫「衿」。《說文·系部》:「衿,衣系也。」段玉裁註:「聯合衣襟之帶也。今人用銅鈕,非古也。」說的就是這種情況。為了不使衣服散開,人們又在腰部繫上一根大帶,這種大帶就叫腰帶,它與今天人們所用來系束褲裙的帶子名稱雖同,但作用並不一樣。
由於腰帶具有這種特殊的作用,所以古人對它十分重視,不論穿著官服、便服,腰間都要束上一帶。天長日久,腰帶便成了服裝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飾物,尤其在禮見時,更是缺它不可。《南史·劉琎傳》:「(琎)方軌正直,……兄瓛夜隔壁呼?琎不答,方下床著衣立,然後應。瓛怪其久,琎曰:「向束帶未竟,其立操如此。」連兄弟之間夜裡見面說幾句話,都必須整衣束帶,否則就覺得有失禮貌。古人對禮節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君臣之間更是如此。據歐陽修《歸田錄》記載,宋太宗夜召陶谷。谷至,見帝而立,卻不肯進去。太宗立即意識到這是因為自己沒有束帶的緣故,於是令左右取來袍帶,匆匆束之。陶谷見皇帝束上了腰帶,這才進去。在當時看來,皇帝召見侍臣而不束腰帶,同樣是失禮的行為,所以不能與他行君臣之禮。
古代腰帶名目繁多,形制也十分復雜。但總的來看,可分成兩類,一類以皮革為之,古稱「鞶革」,或稱「鞶帶」。一類以絲帛製成,古稱「大帶」,或稱「絲絛」。也有將這兩種腰帶統稱為大帶的。在秦漢以前,革帶主要用於男子,婦女一般多系絲帶。《說文·革部》:「男子帶鞶,婦人帶絲。」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不過,男子除了用皮帶外,也可系扎各種絲帶。如《詩經·曹風·鳲鳩》:「淑人君子,其帶伊絲。」鄭玄注雲:「其帶伊絲,謂大帶也。大帶用素絲,有雜色飾焉。」
據先秦文獻記載,當時的絲帶形制比較復雜,顏色、裝飾各不相同,上自天子,下至士庶,等級差別十分顯著。如《禮記·玉藻》所記:「大夫素帶,辟垂;士練帶,率下辟;居士錦帶;弟子縞帶。」又:「大夫大帶四寸。……天子素帶,朱里,終辟。」鄭玄註:「大夫以上以素,皆廣四寸;士以練,廣二寸。」甚至對帶子系結後下垂部分的長短尺寸,都有嚴格的制度:「紳長制,士三尺,有司二尺有五寸。」
所謂「紳」,就是指帶子末端的下垂部分。《論語˙衛靈公》記:「子張書諸紳。」宋邢昺註:「以帶束腰,垂其餘以為飾,謂之紳。」因為紳是帶子末端的下垂部分,所以可提起來記事。當然,這是應急的做法。在一般情況下,官吏記事,是用一種手版,名「笏」,不用時就將它插在腰間,後來乾脆就把垂紳插笏的仕宦稱之為搢紳。搢就是插的意思。《晉書·輿服志》:「其有事則搢之於腰帶,所謂搢紳之士者,搢笏而垂紳帶也。」說的就是這種情況。以後還引申出鄉紳、紳士等名詞,專指那些具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士,意思說他們具備了搢紳的資格。
至於婦女,雖然用不著搢笏,但腰帶系結以後,也有一部分垂下,這種下垂部分的名稱,在叫法上與男帶有些不同。明楊慎《丹鉛續錄》記:「古者婦人長帶,結者名曰綢繆。垂者名曰襳縭。結而可解曰紐;結而不可解曰締。」什麼叫「可解」,什麼叫「不可解」呢?用今天的話來解釋,分別指活結和死結。凡是打成環狀的活結,古時稱「紐」,而扣緊的死結則稱為「締」。《說文·系部》:「締,結可解也。」又「紐,系也。一曰結而可解。」說的正是這個意思。
關於腰帶的系束部位,古時也有明確規定。如《禮記·深衣》記:「帶,下毋厭髀,上毋厭脅,當無骨者。」孔穎達注釋說:「當無骨者,帶若當骨則緩急難中,故當無骨之處。此深衣帶於朝祭服之帶也。朝祭之帶,則近上」。故《玉藻》雲:「三分帶下,紳居二焉。是自帶以下四尺五寸也。」可見腰帶的系束部位,完全是根據各種服裝的不同形制而決定的。我們從戰國以至西漢時期的俑像上可以看出,凡穿繞襟深衣的婦女,腰帶多系在衣襟的尖端,以防衣服散開。這種衣帶的高度,就是視衣襟的高度而定的。革帶的系法與此不同,在革帶頂端的交接之處,一般都綴有一個固定的裝置,用時只要相搭即可,不必像絲帶那樣互相系結。綴在帶首的固定裝置,大體上也有兩種形制,一種作成鉤狀,稱為「鉤」,也稱「帶鉤」;另一種作成環狀,稱「鐍」,或稱「帶鐍」。
帶鉤一物在中國的出現,最早可上溯到春秋時期。在北京、河北、河南、山東以及山西等地的春秋墓中,都有帶鉤實物出土。文獻資料中也常常提到帶鉤的名稱。如《管子·小匡》:「管夷吾親射寡人中鉤。」《史記·齊太公世家》:「射中小白帶鉤」等等。
製作帶鉤的原料,大多採用金屬,如金、銀、銅、鐵等,也有用玉、石、骨、木做成的,但為數不多。帶鉤的造型,由於時代的不同和地區的差異,也有許多明顯變化。有的做成棒形,有的做成耜形,有的做成獸形,有的做成鳥形,有的做成人形,有的做成龍形,另外還有琴形、匙形及琵琶形等,不可盡述。帶鉤的製作工藝也很有特色,有的用刻,有的用嵌,有的用鏤,有的用錯,不一而足。正如《淮南子·說林訓》所記:「滿堂之坐,視鉤各異。」
帶鐍的出現比帶鉤要晚。目前所見的帶鐍實物,都是戰國以後的產物。所謂帶鐍,指的是一種環形帶扣,其形或方或圓,考究者附有扣針,用時將皮帶伸入扣內,然後插入扣針即可。由於它結紮起來比帶鉤牢固,所以受到普遍歡迎。三國以後,革帶用鐍者逐漸增多,而用鉤者卻日見減少,最後完全取代了帶鉤。後世流行的鉤洛帶、蹀躞帶以至金帶、玉帶等,都用帶鐍,而不用帶鉤,帶鉤的使命遂告結束。
帶鐍雖然是革帶上的一種裝置,但有時也可用於絲帶。這種絲帶與絲絛不同,它是以絲織物織成的一種寬闊的腰帶。史籍中常見有緄帶、織成帶等名稱,就是指這種腰帶。如《述異記》稱:「祖欣見形詣僧榮沈床上有一織成寶飾絡帶。」《東觀漢記》:「鄭(鄧)遵破匈奴,於是上賜金剛鮮卑緄帶一具。」在這種緄帶及織成帶的首部,就綴有一個金屬帶鐍。《後漢書·輿服志》記命婦服飾:「自公主封君以上皆帶綬,以采組為緄帶,各如其綬色。黃金辟邪,首為帶鐍,飾以白珠。」由此可見,這種飾有帶鐍的腰帶,不僅可以用於男子,同時也可用於婦女。

Ⅷ 古代皇帝帽子上的珠簾,具體有什麼用

古代皇帝帽子上的珠簾,具體有什麼用?

戴王冠一定要承受其重量,冠冕在古代不僅象徵著頭飾,還象徵著一定的權力、身份。 在中國古代,皇帝們頭上戴著王冠。 不僅是皇帝,普通大臣、諸侯等的冠冕也很重要,示威的嚴峻性,既然有不同身份的象徵,代表最高權力的王冠有什麼不同?

皇冠上一般有珠簾,這個皇冠叫做冠,是禮冠的一種,這個頭飾起源於黃帝。 斛是五彩絲繩,共有12根,各有12枚五彩玉,製作時很講究。 每個玉之間的間隔是1寸,一個斛的長度是12寸,是固定的尺寸。 而且冠的旌數也有一定的差異,天子祭祀神的大裙冠和天子吉服的袴冠使用12斛,祭祀的時候每次旌貫玉也不同。

另外,因為是圓領長袍和展開翅膀的寬頭,所以也被稱為烏紗帽。 所以我們也在電視劇里看到了一句話,丟了烏紗帽。 也就是說,新聞意味著失去了自己的權利。 國王擁有的因為兩翼折斷,所以被稱為翼善冠。 翼善冠的裝飾也非常豪華,不僅是雙龍,還有珍珠,象徵著最高的權利,在中國古代歷史的發展潮流中,冠作為禮服的裝飾也留下了重要的足跡。

Ⅸ 古人玉如意是做什麼用的,那腰帶扣又有什麼別稱

如意約產生於魏晉時期,相傳吳帝孫權曾得到玉如意一柄。 歷史記載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及初唐編撰的《晉書》都有關於如意的記載。只是當時的材質、形狀等現在都不明了。依據推測,如意源於爪杖,即民間俗呼「不求人」。清代如意有以整塊玉 羊脂玉如意料雕琢成形的,如此器。而以揚州產白玉如意最著名。另一種為「三鑲如意」,即以紫檀、琺琅、金銀等材料作柄,柄首、腰、尾均作橢圓,分別嵌鑲玉飾,多種材質,珠聯璧合。 形狀特點 如意的形狀像長柄鉤,鉤頭扁如貝葉。明、清兩代,取如意之名,表示吉祥如意,幸福來臨,是供玩賞的吉利器物。 名詞解釋 「如意」一詞出於印度梵語「阿娜律」。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也有柄端作「心」形的,用竹、骨、銅、玉製作。講僧持之記文於上,以備遺忘。古有手持如意的菩薩像。我國古代有「搔杖」(如今叫癢癢撓),又有記事於上的「笏」(亦稱「朝笏」、「手板」),如意則兼二者之用。 發展歷程 如意是何時從印度傳到我國的,無據可考。《晉書·王敦傳》記載:孫權曾得如意柄,「每酒後,輒味魏武帝樂府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壺,壺邊盡缺。」唐人段成式《酉陽雜俎》中有段故事:「梵僧不空,得總持門,能役百神,玄宗敬之。……又與羅公遠同在便殿,羅時反手搔背,不空曰:『借尊師如意。』殿上花石瑩滑,遂激窣至其前,羅再三取之不得。上欲取之,不空曰:『三郎勿起,此影耳。』因舉手示羅如意。」唐代詩人李賀《始為奉禮憶昌谷山居》詩中有:「向壁懸如意,當簾閱角巾」之句。可見晉唐時代,我國已有如意,是用來搔癢的。 歷史變遷 古代作為工藝美術品的如意,以清代為多,明代亦有但少見。康熙年間,如意成為皇宮里皇上、後妃之玩物,寶座旁、寢殿中均擺有如意,以示吉祥、順心。如意的品類有琺琅 玉如意如意、木嵌鑲如意、天然木如意、金如意、玉如意、沉香如意等等。清代的皇帝、皇後用如意作為賞賜王公大臣之物;民國時代,如意成為貴重禮品,富有之家相互饋贈,祝願稱心如意。 意義 吉祥之物——「如意」是一種象徵吉祥的傳統工藝美術製品。 說到「如意」,人們都不會陌生。現如今的會面、通信也會相互祝願對方「萬事如意」、「吉祥如意」等用語,即隨人意。從字面上講,如意無非是符合自己的意願。寓意的抽象,是極易能讓人理解的。其實如意不光是抽象,還是具象的「如意」。如意在民間有種種的說法,如事事如意、平安如意等,祝頌吉祥者也。 趨吉避凶,源於動物的本能。人們祈求吉祥、幸福的心理活動,常常表現在行動上,即有意去營造吉利的環境。有的用圖畫表現出來,稱之為「吉祥圖案」,它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耐人尋味的寓意,象徵著美好、幸福,寄託了人們的精神和願望。 「如意」何物,不少的圖片上可以欣賞到它的實物。「如意」的實物是一種供人們觀賞的精緻工藝品,如有意一飽眼福,可到北京故宮博物院參觀,會見到明、清兩代皇宮內的用珍貴材料精心製作的如意。 起源 關於「如意」的起源,說法不一。有說是古代文武朝臣的執笏。清代的弘歷皇帝有首「泳商銅如意」詩中雲:「一柄曲拳代談者,玢古色錯金銀。誰知子氏尚質,已有欣於如意人」。可見乾隆皇帝認為商代已有了如意,只是實物難尋,難以證。如意最初的原型只是民間的一種撓癢癢用的東西。漢代時民間出現了以骨、獸角、玉、石、竹、珊瑚及金屬材料製成的如意,長約一尺許,柄端多為手指形,也有靈芝形、心形、雲朵形等。手指形的具有實用的價值,能撓癢癢,取其名曰:「盡如人意」。據宋人吳曾《能改齋漫錄》引自《音義指引》說:「如意者,古人爪杖也,或骨角竹木削作手指爪,柄可長三尺許,或脊有癢,手不到,用以搔爪,如人之意。」這種「搔癢癢兒」的工具,在南方被人稱之為「不求人」,北方人則叫作「老頭樂」。如意的頭部呈彎曲回頭之狀,被人賦予了「回頭即如意」的警世含義。魏晉南北朝時期,如意得到了普遍的使用,它在這期間非常走紅,成為了帝王及達官貴人的手中之物。除用它搔癢,還用它決策大事等,其威勢有些近似了權杖。如南朝的韋睿在徐州的戰事中,就是用了「如意」指揮千軍萬馬,一日數合,取得了大勝。如意也是文人雅士的所喜愛之物,吟詩詠 玉如意賦時,利用它作為打節拍之用,清雅悠閑之時還可以隨身帶之玩賞。如意還是舞蹈的道具,故「如意舞」。梁簡文帝蕭綱的詩中有:「腕動苕花(苕華喻指美人)玉,衫隨如意風」。東吳的孫和,曾在月下作如意舞,不慎打傷所寵愛鄧夫人臉頰,後雖治好了,但臉上仍留下了瘢痕。引誘後宮人效仿,遂成古代點靨之風。 從唐代開始,製作的如意就更加講究了,而且使造型豐富多彩,贏得了人們的青睞。到了明、清時期它從實用品逐漸轉向了一種陳設品,供人們欣賞娛樂的藝術品,使它的長度變短,柄端手指形變為少見的靈芝形、雲朵形狀等。主體呈流線形,柄微曲,整體造型優美華麗。質材方面又多了金、玉、水晶、象牙、瑪瑙等珍貴材料製作成的工藝精品,並有浮雕、鏤空、鑲嵌及景泰藍工藝也用上了,而且裝飾上了精細華麗紋飾。精品中有漢玉檀柄如意、金鏤空嵌珍珠如意、翡翠三鑲如意、料石雕漆如意、木柄嵌玉如意、掐絲琺琅如意等,具有很高的藝術、鑒賞價值。 如意成了觀賞品、珍藏品,身價百增。清代如意從民間轉向宮廷,成了大臣敬獻皇帝的貢物,也是皇帝為宮女的晉升及選妃的珍貴禮品。皇宮中,皇帝也好如意,是歷代皇帝所不能及的,這可從清宮的檔案、軼案乃至皇家的詩畫中可見到。每逢皇帝即位、皇後和妃嬪生日、節日及喜慶佳日,大臣們都要向皇帝後妃等敬獻如意。最為有趣的是有位大臣一次進獻了「九九如意」,就是用九柄如意為一盒,九盒共八十一柄如意。皇帝身邊的大臣有的為了加官得寵,也進貢珍奇的如意等。故宮博物院珍藏的如意中,就保存有進貢者題款的如意。據說:慈禧太後在六十壽辰時,在收受壽禮時,僅如意這項就收到了珍貴的精品八十件。如意還是皇帝選後的信物和憑證,也是帝後賞賜大臣親信的禮品,就連外國的一些使者有時也能得到皇帝饋贈的如意。 現今狀況 如意吉祥,事事如意。在郵票的發行上也有選了如意圖案的。台灣於1966年發行了「清代如意」郵票,其圖案均出自清代的「白玉如意」、「珊瑚如意」、「紅木鑲寶如意」、「金漆如意」四件。丁卯年,郵電部發行了首日封,圖案為「兔捧如意」。1987年台灣再度發行了「清代如意」的郵票,表達了海峽兩岸同胞都希望以此來表達「事事如意」的真情永在。 更有意思的是如意譯成英文為「交好運」的意思,很多的外國人被它的吉祥名字和獨特精美的造型而吸引,購買了工藝品帶回國送給親朋好友。它為中外的文化交流、宏揚中華文化作出了貢獻。 道情詞《玉如意》 道情是我國曲藝的一個類別。道情多以唱為主,以說為輔。有坐唱、站唱、單口、對口等表演形式。 《玉如意》是清朝流傳於江浙一帶的一篇道情詞,在江浙鄉下老一輩讀書人里是一部有代表性的勵志之作。傳說作者是江蘇泰興人嚴政新,因其母愛聽道情,故作《玉如意》。作者詳細資料失考。 《玉如意》內容是描述一個窮苦讀書人赫硯耕在窮困潦倒中奮發讀書最後考中狀元的故事。赫硯耕及其妻子鄔瓊英盡管生活困頓,飽受富親戚的白眼與欺凌,仍然不向生活低頭的過程描述尤為詳細而感人。老百姓稱為「苦不過《玉如意》」。也有同名的崑曲。腰帶小志 中國早期的服裝多不用紐扣,只在衣襟處縫上幾根小帶,用以系結,這種小帶的名稱叫「衿」。《說文·系部》:「衿,衣系也。」段玉裁註:「聯合衣襟之帶也。今人用銅鈕,非古也。」說的就是這種情況。為了不使衣服散開,人們又在腰部繫上一根大帶,這種大帶就叫腰帶,它與今天人們所用來系束褲裙的帶子名稱雖同,但作用並不一樣。 由於腰帶具有這種特殊的作用,所以古人對它十分重視,不論穿著官服、便服,腰間都要束上一帶。天長日久,腰帶便成了服裝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飾物,尤其在禮見時,更是缺它不可。《南史·劉琎傳》:「(琎)方軌正直,……兄瓛夜隔壁呼?琎不答,方下床著衣立,然後應。瓛怪其久,琎曰:「向束帶未竟,其立操如此。」連兄弟之間夜裡見面說幾句話,都必須整衣束帶,否則就覺得有失禮貌。古人對禮節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君臣之間更是如此。據歐陽修《歸田錄》記載,宋太宗夜召陶谷。谷至,見帝而立,卻不肯進去。太宗立即意識到這是因為自己沒有束帶的緣故,於是令左右取來袍帶,匆匆束之。陶谷見皇帝束上了腰帶,這才進去。在當時看來,皇帝召見侍臣而不束腰帶,同樣是失禮的行為,所以不能與他行君臣之禮。 古代腰帶名目繁多,形制也十分復雜。但總的來看,可分成兩類,一類以皮革為之,古稱「鞶革」,或稱「鞶帶」。一類以絲帛製成,古稱「大帶」,或稱「絲絛」。也有將這兩種腰帶統稱為大帶的。在秦漢以前,革帶主要用於男子,婦女一般多系絲帶。《說文·革部》:「男子帶鞶,婦人帶絲。」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不過,男子除了用皮帶外,也可系扎各種絲帶。如《詩經·曹風·鳲鳩》:「淑人君子,其帶伊絲。」鄭玄注雲:「其帶伊絲,謂大帶也。大帶用素絲,有雜色飾焉。」 據先秦文獻記載,當時的絲帶形制比較復雜,顏色、裝飾各不相同,上自天子,下至士庶,等級差別十分顯著。如《禮記·玉藻》所記:「大夫素帶,辟垂;士練帶,率下辟;居士錦帶;弟子縞帶。」又:「大夫大帶四寸。……天子素帶,朱里,終辟。」鄭玄註:「大夫以上以素,皆廣四寸;士以練,廣二寸。」甚至對帶子系結後下垂部分的長短尺寸,都有嚴格的制度:「紳長制,士三尺,有司二尺有五寸。」 所謂「紳」,就是指帶子末端的下垂部分。《論語˙衛靈公》記:「子張書諸紳。」宋邢昺註:「以帶束腰,垂其餘以為飾,謂之紳。」因為紳是帶子末端的下垂部分,所以可提起來記事。當然,這是應急的做法。在一般情況下,官吏記事,是用一種手版,名「笏」,不用時就將它插在腰間,後來乾脆就把垂紳插笏的仕宦稱之為搢紳。搢就是插的意思。《晉書·輿服志》:「其有事則搢之於腰帶,所謂搢紳之士者,搢笏而垂紳帶也。」說的就是這種情況。以後還引申出鄉紳、紳士等名詞,專指那些具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士,意思說他們具備了搢紳的資格。 至於婦女,雖然用不著搢笏,但腰帶系結以後,也有一部分垂下,這種下垂部分的名稱,在叫法上與男帶有些不同。明楊慎《丹鉛續錄》記:「古者婦人長帶,結者名曰綢繆。垂者名曰襳縭。結而可解曰紐;結而不可解曰締。」什麼叫「可解」,什麼叫「不可解」呢?用今天的話來解釋,分別指活結和死結。凡是打成環狀的活結,古時稱「紐」,而扣緊的死結則稱為「締」。《說文·系部》:「締,結可解也。」又「紐,系也。一曰結而可解。」說的正是這個意思。 關於腰帶的系束部位,古時也有明確規定。如《禮記·深衣》記:「帶,下毋厭髀,上毋厭脅,當無骨者。」孔穎達注釋說:「當無骨者,帶若當骨則緩急難中,故當無骨之處。此深衣帶於朝祭服之帶也。朝祭之帶,則近上」。故《玉藻》雲:「三分帶下,紳居二焉。是自帶以下四尺五寸也。」可見腰帶的系束部位,完全是根據各種服裝的不同形制而決定的。我們從戰國以至西漢時期的俑像上可以看出,凡穿繞襟深衣的婦女,腰帶多系在衣襟的尖端,以防衣服散開。這種衣帶的高度,就是視衣襟的高度而定的。革帶的系法與此不同,在革帶頂端的交接之處,一般都綴有一個固定的裝置,用時只要相搭即可,不必像絲帶那樣互相系結。綴在帶首的固定裝置,大體上也有兩種形制,一種作成鉤狀,稱為「鉤」,也稱「帶鉤」;另一種作成環狀,稱「鐍」,或稱「帶鐍」。 帶鉤一物在中國的出現,最早可上溯到春秋時期。在北京、河北、河南、山東以及山西等地的春秋墓中,都有帶鉤實物出土。文獻資料中也常常提到帶鉤的名稱。如《管子·小匡》:「管夷吾親射寡人中鉤。」《史記·齊太公世家》:「射中小白帶鉤」等等。 製作帶鉤的原料,大多採用金屬,如金、銀、銅、鐵等,也有用玉、石、骨、木做成的,但為數不多。帶鉤的造型,由於時代的不同和地區的差異,也有許多明顯變化。有的做成棒形,有的做成耜形,有的做成獸形,有的做成鳥形,有的做成人形,有的做成龍形,另外還有琴形、匙形及琵琶形等,不可盡述。帶鉤的製作工藝也很有特色,有的用刻,有的用嵌,有的用鏤,有的用錯,不一而足。正如《淮南子·說林訓》所記:「滿堂之坐,視鉤各異。」 帶鐍的出現比帶鉤要晚。目前所見的帶鐍實物,都是戰國以後的產物。所謂帶鐍,指的是一種環形帶扣,其形或方或圓,考究者附有扣針,用時將皮帶伸入扣內,然後插入扣針即可。由於它結紮起來比帶鉤牢固,所以受到普遍歡迎。三國以後,革帶用鐍者逐漸增多,而用鉤者卻日見減少,最後完全取代了帶鉤。後世流行的鉤洛帶、蹀躞帶以至金帶、玉帶等,都用帶鐍,而不用帶鉤,帶鉤的使命遂告結束。 帶鐍雖然是革帶上的一種裝置,但有時也可用於絲帶。這種絲帶與絲絛不同,它是以絲織物織成的一種寬闊的腰帶。史籍中常見有緄帶、織成帶等名稱,就是指這種腰帶。如《述異記》稱:「祖欣見形詣僧榮沈床上有一織成寶飾絡帶。」《東觀漢記》:「鄭(鄧)遵破匈奴,於是上賜金剛鮮卑緄帶一具。」在這種緄帶及織成帶的首部,就綴有一個金屬帶鐍。《後漢書·輿服志》記命婦服飾:「自公主封君以上皆帶綬,以采組為緄帶,各如其綬色。黃金辟邪,首為帶鐍,飾以白珠。」由此可見,這種飾有帶鐍的腰帶,不僅可以用於男子,同時也可用於婦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