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帶類別 » 獅子頭皮帶怎麼系
擴展閱讀
氬弧焊時手套太熱怎麼辦 2025-01-23 20:24:23

獅子頭皮帶怎麼系

發布時間: 2024-03-21 00:42:13

㈠ 范思哲皮帶如何辨別真偽在京東買了一根范思哲獅子頭皮帶。我發現有的皮帶有邊線 有的沒有怎麼回事

這個是看款的吧,有些款的皮帶就是沒有邊線的所以很正常,你選的那個剛好是有邊線的所以就這樣了

㈡ 請問有一款腰帶,標志是一個獅子頭,是什麼品牌

沒有見過照片不好說,不過獅子頭最出名的是義大利的范思哲。 雖然是范思哲的復牌但也算是奢侈品了,

㈢ 唐朝人的腰帶並不簡單,堪比愛馬仕

一個成熟的大唐男子可以沒有娘子,但不能沒有腰帶。腰帶作為大唐男士日常穿搭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更能體現出時唐朝的時髦品味。一條簡約而不簡單的蹀躞帶,讓長安城的男女們散發著成熟篤信的自信光芒,成為全身上下的點睛之筆。相比之下,今人皮帶上大到讓人頭皮發麻的碩大logo簡直不察拍忍直視。

早在商周時期,人們就發現需要用一條帶子來束縛不羈的服飾。關於衣帶的記載,早見於《詩經》: 「容兮遂兮,垂帶悸兮。 」古代腰帶名目繁多,形制也十分復雜。

秦漢之前男子服飾中的腰帶以革帶和絲帶為主。春秋時就已有帶鉤的革帶。戰國時期,由於趙武靈王親自為「胡服騎射」站台代言,革帶進一步在北方推廣。

隨後各種形制的帶鉤逐漸在革帶中得以應用。一部分用於帶首,也有一部分將鉤紐嵌入帶身,鉤首朝下,用於外掛各種佩飾。北方的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一匹馬就成了他們移動的家,日常所用的生活必備品往往隨身佩帶。大件的器物多拴系在馬上,小型的物件用一條革帶佩在腰間。這可視為初代蹀躞帶的雛形。

先秦時期,和諸多衣冠制度一樣,從皇帝到百姓所使用的絲帶樣式和材質有著巨大的區別。就連當帶子系好打結後,剩餘下垂的部分的長度也有嚴格的規定。鄭玄在作品中提及: 「言惠公佩容刀與瑞及垂紳帶三尺,則悸悸然行止有度。」

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總結: 「帶,紳也。男子帶鞶 ,婦人帶絲。」 男子日常著革帶,女子用絲帶成了 社會 普遍現象。三國以後,出現了結構更為嚴密,造型為環形帶扣的帶鐍,最後完全取代了曾風靡一時的帶鉤。

隨著時代的發展,民族的不斷融合的加強,漢胡騎士們腰間懸掛的佩飾越來越多,最終一種特殊形式的腰帶應運而生。 「蹀躞」一詞一作「鞢(革燮)」,也作「(韋占)韘」、「(革占)鞢」。 本意是指小步行走。卓文君在苦情詩《白頭吟》中提到: 「蹀躞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一條經典款的蹀躞帶,主要由帶扣、帶鞓、帶銙、鉈尾、下垂小帶以及佩掛的小飾件構成,陽剛之氣十足。《夢溪筆談》對此作了詳細的敘述: 「中國衣冠,自北齊以來,乃全用胡服。窄袖緋綠,短衣長靿靴,有帶,胡服也……所垂蹀躞蓋欲佩帶弓劍、愉悅、算囊、刀礪之類。」

各部分都有著實際的用途:

①「帶扣」:唐人也稱為「玦」。通過它才能把革帶固定在腰間。帶扣由扣環、舌(扣針)軸、以及扣尾(帶柄)組成,類似於今州沒枝天腰帶的腰帶頭。

②「帶銙冊敏」: 唐人也稱為「胯」。銙的造型多樣,有圓形以及半圓形,被稱為「圓銙」或「團銙」;有方形稱「方銙」;同時使用兩種造型的復合銙稱為「方團銙」;只使用方銙稱「純方銙」;玉銙緊密排在革帶上的稱「排方」,排得稀疏不緊的,稱為「稀方」。張祜有詩: 「紅罨畫衫纏腕出,碧排方胯背腰來」。 銙下面開出可直接掛鞢帶的扁孔,稱為古眼。銙是一條革帶的門面擔當,往往誰佩戴的質地好,那麼誰的地位就高。

③「鞓」:即腰帶本帶。唐代的「鞓」往往是黑色皮質革帶,相當於我們今天腰帶的主體部分。宋代龐元英《文昌雜錄》中描述: 「唐朝帝王帶雖犀玉,然皆黑鞓。五代始有紅鞓。潞州明皇畫像,黑鞓也。其大臣亦然。」 唐人已然深知,深色的腰帶收腰效果會更好。

④「鉈尾」:腰帶末端的裝飾品。其作用有二,一是為了保護腰帶頭避免磨損,二是起到美觀的作用,唐代金帶和玉帶的末端都會刻有銘文。帶尾佩戴方式也很是講究,原來由上向下反插,唐高宗詔令尾向下插垂頭。《新唐書•車服志》說 「腰帶者,搢垂頭於下,名日尾,取順下之義。」 從中唐時期起,革帶除單帶扣、單尾的款式以外,又出現 了一種左、右腰部兩側各系一帶扣和尾的雙帶扣雙尾款式,系緊之後,雙尾分垂一旁,起對稱裝飾效果。這種革帶到宋金時期十分流行。

縱觀整條蹀躞帶,其中帶銙內容最為豐富,有較高的視覺吸引力,撐起了整個顏值。唐代的帶銙質地有很多,如玉、金、銀、犀、銅、鐵等,都可以磨成相關的形狀做成帶銙。所有的材質中,玉石最為珍貴,質量上佳,用個百八十年不成問題,因而玉帶就成了大唐服飾中革帶的杠把子。《長安十二時辰》中,何監腰間的帶銙即為玉片,與身上尊貴的紫袍相得益彰。

除了材質,帶銙的塊數以及紋樣不流露著低調的奢華,時刻在彰顯著代表著佩戴人的身份。唐代常見帶銙有素麵的,也有雕琢人物動物紋樣,其中以異域風氣的胡人胡獸紋飾最為普遍。西安何家村出土的白玉銙,上雕獅子紋。遼寧遼陽曾出土蹀躞帶,玉銙上浮雕抱瓶童子紋。

唐朝,蹀躞帶不僅成了流行款式,而且還上升到了國家層面的規章制度。大唐政府專門為子民制定了「大帶制度」,用蹀躞帶來區別官品等級。杜佑在《通典》中記載: 「上元元年八月,敕文武官三品以上,金玉帶,十二胯;四品,金魚袋,十一胯;五品,金帶,十胯;六品、七品,並銀帶九胯;八品、九品,服並用鍮石帶,八胯;庻人服黃銅鐵帶,六胯。」 不同品級的官員身著不同帶銙材質和數量的蹀躞帶,等級森嚴。

自腰帶誕生之日起,功能性就被放在設計的第一位,有人用它懸掛佩飾,有人用它上吊。蹀躞帶沿襲前朝設計理念,將功能性發揮的淋漓盡致,不僅可以區分官員品級還具有強大的收納功能,可以懸掛諸如水壺、錢包、扇子、香囊、刀、劍、樂器、算袋等物品。只要你用得上的家當,都可以掛在腰帶上。他們的腰間儼然成了一座移動小倉庫。

蹀躞帶上有通常掛著「算袋、刀子、礪石、契苾真、噦厥、針筒、火石袋」這七件物品,有一個響亮又不失文雅的名字「蹀躞七事」。杜佑的《通典》再次記載: 「景雲二年四月赦文,勅令內外官依上元元年勅,文官武官咸帶七事(註:謂佩刀、刀子、磨石、契苾眞、噦厥、針筒、火石袋等也)」

唐朝人之所以要懸掛這些東西,離不開佩飾的強大實用功能。

刀子是一種匕首類小型刀具,在古代用途廣泛。類似於今日備受野外生存愛好者喜愛的多功能瑞士軍刀。礪石即磨刀石。唐人愛刀如生命,即便鋒利如唐刀也禁不起銹蝕,所以勤勞的唐人把磨刀石掛在腰間,隨用隨磨。

針筒一般為竹製,相當於現在的文件帶。唐人把一些重要的紙張、帛書裝進竹筒里,易於隨身攜帶,又避免了損傷。火石,古人取火工具,相當於今天的打火機。唐人用鋼制的「火鐮」擊打火石取火,不管走到哪裡,火就可以點到哪裡。

契苾真即契苾針。契苾,本是鐵勒族的部落之一,是鮮卑族一支強悍而善戰的民族。他們的文化卻很落後,寫字基本用刻。契苾針就是他們專門用來刻字的工具。

噦厥的作用比較神奇。這種外觀類似錐子的物品用來解繩結。周朝時,貴族們寬衣博帶,穿衣系帶時,為了避免衣服披散,可愛的人們經常把衣帶打成死結。如此打結有效避免了走光,但解開衣結真得令人頭大。於是,機智的古人就發明了專門用來解繩結的噦厥。

蹀躞帶曾經一度是男人的秀場專利,但隨著唐朝女子男裝的盛行,唐朝女子也開始使用蹀躞帶。嚴肅規矩的圓領袍和蹀躞帶似乎是天生一對,足以令女性腰間線條更明顯。長安美妝領袖太平公主就很喜歡這種裝扮。《新唐書》記載:「 高宗嘗內宴,太平公主紫衫、玉帶、皂羅折上巾,具紛礪七事,歌舞於帝前。帝與武後笑曰:『女子不可為武官,何為此裝束?』近服妖也。」

唐玄宗開元以後,朝廷規定一般官吏不必再佩掛蹀躞帶。從此蹀躞帶於是更名正言順走進了唐代女子的衣櫃。她們省去了原來的「七事」,將蹀躞帶改成了狹窄的皮條,功能性漸漸消失,純粹成為女子的一個配飾,精緻卻不誇張,無論是宮斗職場還是外出約會都能hold住全場。

《一代宗師》里,葉問拜師陳華順,師父告誡他:「一條腰帶,一口氣,往後要憑這口氣做人。」對於千年前的大唐男女來說,一條蹀躞帶就代表了他們的 時尚 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