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最後一隻犀牛是在哪一年被人類獵殺的
1922年,千年緣分。中國最後一頭犀牛在雲南被捕殺。
大自然的珍奇,中國從此就只留在生氣全無的詩文、史料、傳說中…
南非最古老也最負盛名的國家級野生動物維護園區。克魯格公園。
一頭成年母犀牛在克魯格公園被獵殺—這是園區內最後一頭成年母犀牛!2010年7月14日。
歷史和大自然的無奈與悲泣—收藏者、葯材商買賣雙方言笑晏晏、皆大歡喜的面前。
1世外桃源不寧靜
堪稱世界典範,南非在動物保育、生態旅遊以及環境維護的相關技術與研究方面。前後建立了18個野生動物園區。
南非最大的野生動物園,克魯格國家公園建於1898年。佔地約2萬平方公里。每年吸引全世界近200萬觀光客。
一望無際的莽荒草原,這里是一片充溢原始野性的叢林。放眼看去。閑庭信步的大象、意氣風發的獅子、慢條斯理的犀牛、四下張望的長頸鹿、性情溫和的野水牛、行動敏捷的豹子,讓人眼花繚亂的斑馬…形形色色的異獸珍禽在這里繁衍棲息,旁若無人,悠然自得,享受著世外桃源般的寧靜與安詳。
殺機重重。但這片外表寧靜安寧的凈土中危險四伏。
布耳共和國最後一任總督保爾·克魯格為節制猖獗的偷獵行為建立了這片園區,100多年前。但利慾熏心的偷獵者們並沒有因此收斂。附近的一個私人機場,為偷獵者們提供了便利條件。
犯罪團伙就使用了大劑量的麻醉槍,園中最後一頭成年母犀牛今年9歲。還動用了一輛直升機。
偷獵者們駕著直升機在公園上空盤旋,警官默斯德特描述了整個作案過程:當天黃昏時分。確定犀牛最後吃草的位置。天黑以後,趁著暮色向犀牛開了麻醉槍。短短幾分鍾,犀牛就昏倒在地,乘機用繩鋸下牛角。整個作案過程極為迅速,甚至沒有關閉直升機的旋翼。由於住得太遠,聽不到什麼動靜。等我趕到時,偷獵者已經逃之夭夭。可憐的母犀牛要麼是因為麻醉過量要麼因為失血過多而死亡。
和兩頭同樣在偷獵中淪為孤兒的白犀牛幼崽共同生活。成年母犀牛的一頭幼崽被園區管理員移到另一部分園區。
像這樣的偷獵行為屢見不鮮,公園管理者說。園區管理人員應接不暇、痛苦不堪。會打擊這種犯罪行為,但我根本沒有足夠的武器配備來應付這樣有組織的犯罪行為。
2誰是幕後推手
接近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組織警告:針對犀牛的偷獵行為,2009年。已經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專家指出:亞洲經濟的繁榮發展為犀牛角的貿易增長注入了強勁動力。而在日內瓦召開的年會中。
源源不時進入中國、越南和泰國市場。中東很多地區,大量的犀牛角正從非洲通過非法推銷、走私等手段。犀牛角被用作隨身匕首的把手。
當然是因為價值不菲的犀牛角。偷獵的猖狂。
不只被視為醫治疑難雜症靈丹妙葯中必不可少的成分,犀牛角富含與頭發絲類似的角蛋白。許多亞洲國家。更是加工各種高級雕刻工藝品資料的上乘之選。中國古代,犀牛角一直是治病療傷的一味奇葯。
犀牛角是安宮牛黃丸中最為關鍵的成分,安宮牛黃丸是國激進葯物中最負盛名的急症用葯。中醫將它與紫雪丹、至寶丹並稱為「涼開(溫病)三寶」並奉為三寶之首。激進中醫認為。切刮或者研磨之後入葯,性寒,具有清心安神、涼血止血、瀉火解毒之功效。
國政府就明令禁止買賣虎骨和犀牛角。從那時起,早在1993年。水牛角被用於替代犀牛角製作安宮牛黃丸。盡管專家多次證明二者成分均為角蛋白,葯效也無太大區別,但很多人仍相信有犀牛角成分才幹真正發揮葯效。
一丸值千金」葯價更是令人瞠目結舌。網路上更是有人將含有犀牛角成分的安宮牛黃丸的葯效吹得神乎其神。
其黑市價格是非洲犀牛角的6倍還多。但大規模的偷獵和棲息地的不時退化,盡管中國和越南的買家都偏好亞洲犀牛角。亞洲犀牛幾乎絕跡,犀牛角黑市的行家們於是將目光投向了更為遙遠的非洲。
2005年,南非。有36頭犀牛被獵殺,2009年有129頭犀牛被獵殺,2010年6月剛過,就已經有136頭犀牛被獵殺。
Ⅱ 清朝所有總督大小順序是
清代官銜
文官分大夫、郎、佐郎三種,武官分將軍、都尉、騎尉、校尉四種。
文官大夫為五品以上官員,郎為正六品至正八品官員,佐郎為從八品以下官員。
正 從
一品 光祿大夫 榮祿大夫
二品 資政大夫 通奉大夫
三品 通議大夫 中議大夫
四品 中憲大夫 朝議大夫
五品 奉正大夫 奉直大夫
六品 承德郎 儒林郎
七品 文林郎 征仕郎
八品 修職郎 修職佐郎
九品 登佐郎 登佐郎
從六品和正七品中如系吏員出身可為宣德郎,地位與正六品等,正從九品同稱登佐郎。
武官中將軍為從二品以上官員,都尉為正三品至從四品官,騎尉為正五品到七品官,校尉為正八品以下官員。
正 從
一品 建威將軍 振威將軍
二品 武顯將軍 武功將軍
三品 武義都尉 武寅都尉
四品 昭武都尉 宣武都尉
五品 武德騎尉 武德佐騎尉
六品 武略騎尉 武略佐騎尉
七品 武絡騎尉 武絡佐騎尉
八品 奮武校尉 奮武佐校尉
九品 修武校尉 修武佐校尉
官員的服飾
清時官員的服飾有嚴格的規定,依品質,數量,顏色的不同來區分官位的大小,是不許 濫用的。
服飾大致有下列五種:一,頂戴,二,蟒袍,三,補服,四,腰帶,五,坐褥。 這里把各品穿戴
的頂戴,蟒袍,補服列表如下:
頂戴 蟒袍 補服
一品 珊瑚 九蟒五爪 (麒麟) 仙鶴
二品 起花珊瑚 九蟒五爪 (獅子) 錦雞
三品 藍寶石及藍色明玻璃 九蟒五爪 (豹子) 孔雀
四品 青金石及藍色涅玻璃 八蟒五爪 (虎) 雪雁
五品 水晶及白色明玻璃 八蟒五爪 (熊) 白鷳
六品 硨磲及白色涅玻璃 八蟒五爪 (彪) 鸕鶿
七品 素金頂 五蟒四爪 (犀牛) 紫鴛鴦
八品 起花金頂 五蟒四爪 (犀牛) 鵪鶉
九品 鏤花金頂 五蟒四爪 (海馬) 練雀
未入流 鏤花金頂 五蟒四爪 (獬豸) 黃鸝
(御史、按察史、提法史等衣飾圖案為獬豸)
明朝總督和巡撫合稱「督撫」,是臨時官位。
清代,正式以督撫為地方最高長官,總督管轄一省或二、三省,巡撫是省級地方長官。
鴉片戰爭前,清共有8總督16巡撫。
八督:直隸、兩江、陝甘、閩浙、湖廣、四川、兩廣、雲貴。
16撫:江蘇、安徽、河南、山東、陝西、甘肅、浙江、湖南、湖北、廣東、雲南、貴州、福建、江西。
東北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督撫直到公元1906年才設。直隸、四川只設總督,不設巡撫,甘肅巡撫於1754年撤去,由陝甘總督兼任。公元1884年建新疆省,設甘肅、新疆巡撫,駐烏魯木齊。1885年,改福建巡撫為台灣巡撫,駐台北(台灣建省)福建巡撫有閩浙總督兼任。
附:清代官銜品階
正一品--(文)太師,太傅,太保,大學士;(武)領侍衛內大臣。
從一品--(文)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部院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右都御史。(武)將軍,都統,提督;
正二品--(文)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總督,各部院左右侍郎 。(武)副都統,總兵;
從二品--(文)各省巡撫,內閣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各省布政使。(武)副將;
正三品--(文)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順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案察使;(武)參將;
從三品--(文)光祿寺卿,太僕寺卿,各省鹽運使;(武)游擊;
正四品--(文)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僕寺少卿,鴻臚寺卿,太常寺少卿,各省道員;(武)都司;
從四品--(文)翰林院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國子監祭酒,內閣侍讀學士,各省知府;(武)城門領;
正五品--(文)左右春坊左右侍庶子,光祿寺少卿,欽天監監正,六科給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隸州知州;(武)守備;
從五品--(文)鴻臚寺少卿,各道監察御史,翰林院侍讀、侍講,各部院員外郎,各省知州;(武)守御所千總;
正六品--(文)國子監司業,內閣侍讀,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縣知縣,各省通判;(武)門千總,營千總;
從六品--(文)左右春坊左右贊善,翰林院修撰,光祿寺署正,直隸州州同,州同;(武)衛千總;
正七品--(文)翰林院編修,各部院七品筆貼式,順天府學教授、訓導,京縣縣丞,外縣知縣,各府學教授;(武)把總;
從七品--(文)翰林院檢討,中書科中書,內閣中書,國子監博士,直隸州州判,州判。
(武)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文)太醫院御醫,各部院八品筆貼式,外府經歷,外縣縣丞,州學正,縣教諭;(武)外府千總;
從八品--(文)翰林院典簿,府。州、縣訓導;(武)委屬驍騎尉;
正九品--(文)各部院九品筆貼式,縣主簿;(武)外委把總;
從九品--(文)翰林院侍詔,刑部司獄,州吏目,巡檢;(武)額外外委;
未入流--(文)京、外縣典史,驛丞,河泊所所官;(武官沒有未入流)
註:太師,太傅,太保,少師,少傅,少保只是對大臣的一種榮譽加銜,或死後追贈。右都御史是總督的加銜,右副都御史是巡撫的加銜,總督和巡撫是地方最高長官,兼了上銜後,有彈劾權。這些都是官銜而非實職。
Ⅲ 他畫的這幅《犀牛》何以聞名於全世界
南大西洋中部小小的聖赫勒拿島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故事,恐怕當數它作為天然的監獄,囚禁了在1815 年的滑鐵盧戰役中失利而被流放的拿破崙·波拿巴。不過還有一個震驚歐洲的奇跡也曾在這座小島上駐留——當然,和那位法國皇帝相比,它的破壞性可小多了,而且對於1515 年的歐洲而言,也確實算是奇跡。它是一頭印度犀牛,同樣也被囚禁了起來,不過是在一艘從印度遠航至里斯本、在此地做短暫停留的葡萄牙貨船里。這趟旅程可算是航海史上的一次偉大勝利。
當時歐洲正處於迅速擴張的邊緣,很快就將在世界各地探索、測量、征服,這些都有賴於船舶建造與航海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此外,人們也熱衷於將迅猛發展的科技記錄下來並加以傳播,而這要依靠另一項技術——印刷術。這兩種不同的發展在本節的文物上均得以體現,它是文藝復興時期最著名的畫作之一,所描繪的這頭印度犀牛至少在一個方面比拿破崙幸運:它的肖像是由阿爾布雷特·丟勒繪制的。
(圖)比薩教堂,為紀念比薩城的守護神聖母瑪麗亞而建
這一形象已深入人心,就算後來出現了描畫更為准確的版本,丟勒的犀牛畫像在有關自然史的作品中的地位仍不可動搖。17世紀,它的復製品無處不在,從比薩教堂的大門到南美哥倫比亞某座教堂的壁畫都有它的身影。如今,它也出現在馬克杯、T 恤和冰箱貼上。
在創作這幅《犀牛》5 年之後,丟勒遇到了另一種充滿異國情調的物品。1520年在布魯塞爾,他見到了由阿茲特克馬賽克拼貼出的各種面具及動物造型,它們與犀牛一樣新奇而令人激動。「各種奇妙的物品,」他寫道,「用途各異,在我眼裡比奇跡更美麗。」歐洲人將要面對的各個新世界,會從根本上改變他們看待自我的方式。
▌摘自《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尼爾?麥格雷戈(著),新經典文化圖書授權合作稿
Ⅳ 古代只有天子可以穿龍袍,為什麼包拯也能穿龍袍
“開封有一個包青天,他能無私地分辨忠誠和背叛。”1993年,台灣電視連續劇《包青天》橫掃台灣海峽。威嚴的包拯穿著龍袍,坐在高堂上。在“開刀斬”的命令下,無論是皇親國戚還是惡人都死在了斷頭台下。然而,在欣賞包拯正直的同時,觀眾難免會嘀咕。龍袍不是皇帝的專利嗎?包拯為什麼能像皇帝一樣穿龍袍?
電視劇里的包拯穿著“戲服”
他是宋朝的一位清官。他任開封總督時,打開前門,讓所有的信訪者都能直接到他那裡來投訴。官員和政要都很怕包拯,人民群眾特別尊敬他。
包拯佩戴的腰帶應該是玉帶。它通常貼在腰背上,以免被官員的寬袖袍遮住,這樣就分不清檔次了。
此外,官員的帽子和腰間戴的魚袋也因等級不同而略有變化。只是對普通人,特別是現代人來說,很難從古人的衣服上分辨出他們是什麼樣的官員。
為什麼龍袍會出現在服裝里?
在古代,因為皇帝是龍的真兒子,九五計劃中的最高皇帝,只有皇帝才能穿龍袍。除皇帝外,禁止任何人穿龍袍被斬首。即使在清朝,皇帝也對衣服的顏色,即明黃色,擁有獨到的權力。
末代皇帝溥儀曾回憶說,他和弟弟溥儀玩耍時,發現溥儀的內褲是亮黃色的。他當即沉下臉,扇了弟弟一巴掌。
因為龍袍是皇帝的專屬制服,是皇權至高無上的象徵,所以除了皇帝,沒有人敢穿龍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