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皮帶上掛玉扣有什麼寓意
民間素有「披金富貴,佩玉平安」的說法。腰帶佩玉扣,寓意「平安如意」、「吉祥辟邪」吧。
『貳』 古代官員用的玉佩和腰帶是什麼意思
是品級的象徵。每個級別配什麼玉佩都有明確規定的。腰帶也是如此。
『叄』 腰上戴玉是什麼意思
古人對玉佩的熱愛不是因為玉的貴重,而是源於玉的品格,所以古語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中國古代男子佩玉,女子是不佩玉的。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制度性的,一是禮儀制度,一是服裝制度。在中國古代,服裝制度實質上也是一種禮儀制度,只是到了現代以後,服裝的制度性才逐漸削弱了。
古代男子佩玉與服裝制度的關系不大,倒和禮儀制度的關系極為密切,而且正是禮儀制度從根本上造成了中國古代男子佩玉,女子不佩玉這種社會現象的。古籍《五經通義》說玉「溫潤而澤,有似於智;銳而不害,有似於仁;抑而不撓,有似於義;有瑕於內必見於外,有似於信;垂之如墜,有似於禮。」孔子也說:「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他認為玉具有仁、智、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等君子的品節。《詩經》里有「言念君子,溫其如玉」之句。
中國古代男子的佩玉分為左右兩組,「佩玉必雙」就是這個意思。
每一組為一佩,每一佩由七塊玉組成,分別有雲、龍、藻、蛇、麟等圖案。佩上的橫玉稱「珩玉」,形如角菱或殘環。珩玉上端有一孔,用來穿帶,掛於腰帶之上;珩玉的兩角各有一孔、中間一孔,分為三組,都用絲帶或珍珠貫穿起來。中間一組的中間部分為一塊圓形佩玉,稱「瑀」。瑀上下各有三孔,用來上下聯結,其末端懸一塊玉,形如半璧,兩端呈尖形,稱為「沖牙」。沖牙的半圓中間有一孔,用以穿帶聯結,其它兩組在中間處各懸琚形玉一塊,上下各一孔,用以聯結上下半組。下半組末端懸一塊璜玉,璜玉的形狀如半璧,兩璜相對,形如全璧。這三組佩玉在人行走的時候,隨著人的行動而相互撞擊,其撞擊聲響古稱「珩鐺佩環」。
佩玉的意義:修身
實際上,佩玉撞擊並不是為了悅耳,而是起著一種提示作用,提醒佩玉男子的行止必須從容適度。走快了,佩玉的撞擊聲非但不悅耳,而且很亂;走慢了,力度不夠,佩玉就不會發出撞擊聲;只有不疾不徐,從容適度,佩玉才會發出悅耳的聲音。人起坐時也是如此。因此,這是一種通過外在手段強化男子道德修養的方式,其道德作用遠遠大於審美作用。
『肆』 為什麼老年人皮帶上掛著的玉佩
寓意平安吉祥。
一般佩戴玉的多是社會上層貴族階級,他們勞動量比較小。不僅用它美化自身外表,還可以用玉佩標志身份,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