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帶類別 » 不吃皮帶吃什麼了
擴展閱讀
宋max皮帶怎麼更換 2025-02-07 11:29:55
什麼顏色睡衣容易失眠 2025-02-07 11:29:04
女裝搭什麼包包好看 2025-02-07 11:22:58

不吃皮帶吃什麼了

發布時間: 2023-09-01 10:55:06

『壹』 國博里有半條長征路上吃剩的皮帶,為何長征的時候會如此艱苦

紅軍的士兵寧願挨餓,也捨不得吃剩下一半的腰帶。這是信仰的力量,是鐵心跟黨走的生動寫照。這是那些艱苦歲月的歷史見證。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紅軍第二十五軍等紅軍主力從長江南北蘇區戰略轉移到陝甘蘇區。

動員群眾、依靠群眾,是紅軍不斷取勝的法寶。在穿越老山時,瑤族人民擔任向導,為紅軍提供食物,成為紅軍繼續長征的有力保障。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紅軍官兵依靠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堅強的革命意志,與惡劣的環境作斗爭,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奇跡。為了生存,紅軍想方設法解決糧食問題。一是挖野菜和魚,而不是穀物。紅軍糧食耗盡後,主要靠吃野菜生存。草原上到處都是野菜,但有些野菜有毒,有生命危險。賀龍要求組織黨員、共青團成員和幹部成立野菜巡查組。由於沒有任何實驗室設備,他們不得不冒著生命危險品嘗各種野菜,挑選食用品種,向全軍報告。一些官兵獻出了生命。

『貳』 皮帶那麼硬,紅軍當年是怎麼吃下去的

紅軍吃牛皮主要有四種方法:

一是煮著吃,先用刀切成一條一條,然後煮到最表面一層軟了,小心颳去,裡面就是可以吃的牛皮。

二是烤著吃,紅軍戰士回憶說:「烤到有些變色、變軟,就能吃了,可不能烤久,不然烤焦就浪費了。」

三是先煮再烤,先把牛皮剪碎,放在開水裡煮,然後,再埋在火堆里烤,借著裡面沒熄掉的火燒熟。

四是先烤再煮,先用火烤熱,烤完把黑灰刮掉再放到鍋里煮,等煮軟了切成絲,和野菜粥攪在一起。

長征路上的皮帶故事:

紅四方面軍部分官兵曾三過草地,條件極為艱苦。戰士周廣才曾分得一條作為戰利品的皮帶。

過草地時,6位戰友的皮帶相繼吃完,輪到吃周廣才的時,年僅十四五歲的他大哭起來,哀求大家不要吃掉他的戰利品。就這樣,大家強忍飢餓,沒捨得吃這條皮帶。

為銘記長征的艱難歷程,紀念那些與自己生死相依的戰友,周廣才在皮帶背面深情地刻下「長征記」三個字,一直把它珍藏在身邊,直到國家徵集文物時才捐了出來。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長征路上吃皮帶

『叄』 李雲龍過草地到底吃的是什麼呢

看過亮劍的人都知道,李雲龍是一個老紅軍,參加過長征的那種。即使是在戰爭時期,人民群眾也對紅軍當年的長征感到十分的好奇。當李雲龍在趙家峪駐守的時候,村裡面的婦女同志們一個勁的纏著李雲龍講長征的故事,李雲龍為了擺脫糾纏,只好給他們講了自己長征的故事。



而作為團長的李雲龍,則更加不可能吃著青稞面,喝著青稞酒過草地了。這一切只是源於他樂觀的精神和愛吹牛的本質決定的,所以大傢伙,李雲龍的話,那一句是吹牛,那一句是實話,大家要分清啊。

他可是拿著一顆手榴彈都能忽悠手榴彈下崽的主,不信你試試。

『肆』 皮帶可以吃嗎

皮帶不可以吃。現在的皮帶大部分都是用橡膠、塑料加上其它化工原料製作而成,含大量有害物質,因此不能吃。紅軍長征時的皮帶基本上都是牧民初加工的牛皮帶或者豬皮帶,另外還有宰殺牲口的時候,把肉做成肉乾,把皮專門做成皮帶系在腰間,以備極端情況下食用充飢。
唐宋時期,就有用革製作鑲嵌有金、玉的玉帶和金帶,腰帶上按等級綴以金、玉、銀、角等。皮革行業是中國輕工行業中的支柱產業。隨著中國皮革工業的快速發展,中國正在成為全球製革生產大國,以及皮革貿易最活躍、最有發展潛力的市場之一。中國皮革行業,經過調整優化結構,在全國已初步形成了一批專業化分工明確、特色突出、對拉動當地經濟起著舉足輕重作用的皮革生產特色區域和專業市場。它們的形成,奠定了中國皮革行業發展的基礎。

『伍』 紅軍長征中的食物是什麼

紅軍長征中的食物有野菜、草根、麥麵疙瘩湯、野韭菜、野蒜、臭蒿子、豌豆苗、蘑菇湯,青稞、牛皮帶、舊牛皮鞋、氂牛肉、苞谷、小米、南瓜、蕨根等。

長征一路上從東南行軍到西北,沿途移風易俗,紅軍的糧食種類也在不斷地調整,配額也不得不一再縮減。長期行軍,給養完全跟不上,所以食不果腹地行軍作戰,成為經常的事情。

時任周總理警衛員的顧玉平回憶說,長征中大家吃的是「包子飯」,就是按定量每人一包,菜也是一份。周總理和他吃的都是同一種菜,一樣的分量。長征途中只有李德有專配的炊事員,其他領導人與士兵吃的都一樣。

南方的炊事員到了少數民族地區全都一籌莫展。長征中擔任炊事員的大多是江西出來的老戰士,在此之前他們從沒見過青稞麥,也沒做過玉米飯,於是只好動腦筋、想辦法,學習新的做飯技術,於是炊事員每到宿營地,首先就忙著到處找碾子推磨。

長征剛進到藏區時,部隊里主要吃的是酥油粑粑,這是一種把青稞炒熟後磨成粉,用酥油拌和,盛在木碗里用手抓著吃的食物。開始,來自江西、湖南等外省的紅軍戰士都吃不慣那股腥味,不願吃,各部隊政治機關只好專門發了材料,解釋說藏民的這種食物其實對身體健壯是很有好處的,鼓勵大家吃下去。

紅軍自從進入黔藏地區,吃大米的機會就越來越少,紅三軍團四師政治部科長謝扶民在日記里寫到與苗民購買糯米的事:「買到的都是糯米,有的單位不願意要,一來因為米好花錢多,二來有人說吃了糯米腿發軟,走不動路。但經過了解,原來這里只產糯米,別無他糧。大家只好說,『好吧,就算過一個年節吧!』」

籍貫來自東南地區的戰士,只有在過年過節的時候才會吃糯米。紅軍這段路程多以苞谷、青稞麥為主食,一直到了渭河南岸,才吃到久違了的大米。

紅軍長征路線

紅一方面軍長征路線:自1934年10月11日至1935年10月19日,歷時12個月零7天,途經江西、福建、廣東、湖南、廣西、貴州、雲南、四川、西康、甘肅、陝西11省級行政區,行程約二萬五千里。

紅二方面軍長征路線:自1935年11月19日至1936年10月22日,歷時11個月,途經湖南、貴州、雲南、西康、四川、青海、甘肅、陝西8省級行政區,行程約一萬六千里 。

紅四方面軍長征路線:自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9日,歷時18個月,途經四川、西康、青海、甘肅4省級行政區,行程共八千餘里。

紅二十五軍長征路線:自1934年11月16日至1935年9月15日,歷時10個月,途經河南、湖北、甘肅、陝西4省級行政區,行程近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