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皮有什麼偏旁
皮帶[pí dài] 用皮革做的帶、帶狀物
麵皮[miàn pí] 面子;情面
牛皮[niú pí] 牛的皮。比喻物品柔軟而有韌性
瓜皮[guā pí].見「瓜皮船」。
頑皮[wán pí] 貪玩愛鬧,不聽勸導
橡皮[xiàng pí] 硫化橡膠的通稱
皮囊[pí náng] 皮袋,佛教比喻人體驅殼
剝皮[bāo pí] 剝去某物的外層
賴皮[lài pí] 抵賴
表皮[biǎo pí] 動物體和植物體的最表面被覆層
翻皮[fān pí] 謂皮革的反面朝外。如:翻皮皮鞋;翻皮馬褂。
皮重[pí zhòng] 空車或空容器法定的重量
皮貨[pí huò] 毛皮貨物的總稱
皮簧[pí huáng] 即皮黃。
Ⅱ 皮字有哪些偏旁
皮字的偏旁只有皮。
基本字義:
皮,漢語常用字(一級字),讀音為pí,最早見於甲骨文。本義為用手剝獸皮;後引申為生物學上動物或植物體表面的一層組織——皮層組織,廣義指表面;皮也是一種中國的姓氏。
繁體字:皮,部首:皮,拼音:pí
筆畫:5,結構:單一結構,五行:水
首尾分解:乙又,部件分解:皮
(2)皮帶都加什麼偏旁擴展閱讀
筆順:
組詞解釋:
1、麵皮[miàn pí]臉皮。
2、皮帶[pí dài]用皮革製成的帶子,特指用皮革製成的腰帶。
3、瓜皮[guā pí]見「瓜皮船」。
4、牛皮[niú pí]牛的皮(多指已經鞣製的)。
5、蝦皮[xiā pí]曬乾的或蒸熟曬乾的毛蝦。也叫蝦米皮。
Ⅲ 「皮」字加偏旁組成新字有哪些再組詞有哪些
1.土+皮為:坡
組詞:上坡坡地山坡緩坡陡坡
2.氵+皮為:波
組詞:波浪風波水波聲波波紋
3.衤+皮為:被
組詞:棉被被動被子植被被頭
4.疒+皮為:疲
組詞:疲憊疲勞疲乏疲軟疲敝
5.彳+皮為:彼
組詞:彼此彼岸彼等彼氏彼蒼
一、坡的釋義
1.地形傾斜的地方:山~。高~。爬~。
2.傾斜:~度。板子~著放。
二、波的釋義:
1.波浪:~紋。隨~逐流。
2.振動在介質中的傳播過程。波是振動形式的傳播,介質質點本身並不隨波前進。最常見的有機械波和電磁波。通常也可分為橫波和縱波。
三、被的釋義:
1.睡覺時覆蓋身體的東西:~子。~單。棉~。毛巾~。羽絨~。~褥。
2.蓋,遮覆:~覆。澤~後世(恩惠遍及後代)。
四、疲的釋義:
1.身體勞累的感覺:~乏。~倦。~勞。~憊。~敝。精~力盡。
2.懈怠,不起勁:~塌。~軟。
五、彼的釋義:
1.指示代詞。那;那個(跟「此」相對):~時。此起~伏。由此及~。
2.人稱代詞。對方;他:知己知~。~退我進。
(3)皮帶都加什麼偏旁擴展閱讀
一、山坡[ shān pō ]
山頂與平地之間的傾斜面。
引證:巴金 《家》二十:「但是在城外,在田坎上,山坡上,卻有許多人拿生命作兒戲,他們在激斗,掙扎,死亡。」
二、風波[ fēng bō ]
風浪,常比喻糾紛或亂子:一場~。平地~。政治~。
引證:魯迅 《且介亭雜文·病後雜談之餘》:「然而辮子還有一場小風波,那就是 張勛 的『復辟』。」
三、被動[ bèi dòng ]
待外力推動而行動(跟「主動」相對,下同):工作要主動,不要~。
引證:毛澤東 《<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的按語》三:「這種人老是被動,在緊要的關頭老是止步不前,老是需要別人在他的背上擊一猛掌,才肯向前跨進一步。」
四、疲憊[ pí bèi ]
極度睏倦,沒有精神。憊(bèi):極端疲乏。
引證:瑪拉沁夫 《鹿的故事》:「鹿的速度漸漸地變慢,停下歇息的次數也越來越多了,這說明它已疲憊不堪。」
五、彼此[ bǐ cǐ ]
1.人稱代詞。
2.那個和這個;雙方:不分~。~互助。
引證:巴金 《寒夜》十八:「都是一家人,彼此多少讓點步,就沒有事了。」
Ⅳ 「帶」字的偏旁部首是什麼
「帶」字的偏旁部首是:巾
帶是象形字。小篆字形,上面表示束在腰間的一根帶子和用帶的兩 端打成的結。下面象垂下的須子,有裝飾作用。
帶[ dài ]
基本解釋
1、 用皮、布或線等做成的長條物:帶子。
2、佩戴,披掛:帶孝。
3、隨身拿著:攜帶。
4、 捎,連著,順便做:連帶。
5、 含有,呈現:帶電。
6、率領,引導:帶領。
相關詞彙:熱帶 、海帶、帶魚、飄帶、皮帶、領帶、帶頭、 綵帶、韌帶等。
(4)皮帶都加什麼偏旁擴展閱讀:
相關詞彙解釋
1、熱帶[ rè dài ]
解釋:赤道兩側南回歸線和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帶稱「熱帶」,也叫「回歸帶」。
《中國地理》第一章:「只有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區,才能見到太陽直射頭頂的景象,所以這個地區獲得的太陽熱量是全球最多的,形成地球上的熱帶。」
2、海帶[ hǎi dài ]
解釋:褐藻的一種。生長在海底的岩石上。
海帶形狀像帶子,長可達數米。富含褐藻膠和碘質,可加工成干製品供食用和葯用,也可提取碘、褐藻膠、甘露醇等工業原料,經濟價值較高。
3、帶魚[ dài yú ]
解釋:海產魚的一種。
帶魚狀如帶,銀白色,無鱗,北方稱「刀魚」。是 黃海 和 東海 出產的主要魚類之一。
4、飄帶[ piāo dài ]
解釋:旗幟、衣帽等物上做裝飾用的帶子。
楊朔 《三千里江山》頭:「爺爺足有七十歲,鬍子雪白,穿著件對襟白袍子,迎面結著飄帶。」
5、皮帶[ pí dài ]
解釋:用皮革做的帶、帶狀物。
老舍 《駱駝祥子》一:「他們拉最破的車,皮帶不定一天泄多少次氣。」
Ⅳ 帶字換偏旁組新字
帶字換偏旁組新字只有:滯
一、帶拼音:dài
釋義:
1.帶子或像帶子的長條物:皮~。鞋~兒。傳送~。
2.輪胎:車~。汽車外~。
3.地帶;區域:溫~。黃河一~。
4.白帶:~下。
5.姓。
6.隨身拿著;攜帶:~行李。~干糧。
7.捎帶著做某事:上街~包茶葉來(捎帶著買)。你出去請把門~上(隨手關上)。
8.呈現;顯出:面~笑容。
9.含有:這瓜~點兒苦味。說話~刺兒。
10.連著;附帶:~葉的橘子。連說~笑。放牛~割草。
11.引導;領:~隊。~徒弟。
12.帶動:以點~面。他這樣一來~得大家都勤快了。
13.照看(孩子):孫子是奶奶~大的。
二、滯拼音: zhì
釋義:停滯;不流通:~貨。~銷。~留。
(5)皮帶都加什麼偏旁擴展閱讀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皮帶[pí dài]
用皮革製成的帶子,特指用皮革製成的腰帶。
2.熱帶[rè dài]
赤道兩側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帶。終年炎熱,冬季夏季的晝夜長短相差不多,降雨多而均勻。
3.帶領[dài lǐng]
在前帶頭使後面的人跟隨著:老同學~新同學去見老師。
4.韌帶[rèn dài]
連結骨與骨之間或支持內臟的富有堅韌性的纖維帶。有加強關節或固定內臟的作用。如膝關節韌帶、子宮圓韌帶等。
5.綬帶[shòu dài]
一種彩色的絲帶,用來系官印或勛章。有的斜掛在肩上表示某種身份。
6.拖帶[tuō dài]
牽引:這些車輛不僅載重量大,而且~靈活,平穩安全。